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62 (1700-1725).djvu/8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戎政典

 第二百七十一卷目錄

 金鼓部彙考

  詩經小雅采𦬊

  周禮夏官 考工記

  吳子教戰之令

  尉繚子勒卒令 兵教

  風俗通

  釋名金 鐸

  唐六典武庫令

  字彙鐃鐲

 金鼓部藝文

  鉦銘           漢李尢

  釁鼓文          元許洞

 金鼓部選句

 金鼓部紀事

 金鼓部雜錄

戎政典第二百七十一卷

金鼓部彙考

《詩經》

《小雅采芭》

鉦人伐鼓,陳師鞠旅。顯允方叔,伐鼓淵淵。「振旅闐闐。」

《說文》云:「鉦,鐃也,似鈴。」又云:「鐲,鉦也。」則鐲、鐃俱得以鉦名之。鐲似小鐘,鐃似鈴,有大小之異耳。

《周禮》

《夏官》

辨鼓、鐸、鐲、鐃之用:「王執《路鼓》,諸侯執賁鼓,軍將執晉 鼓,師帥執提,旅帥執鼙,卒長執鐃,兩司馬執鐸,公司 馬執鐲。」

賈氏曰:「春、夏、秋各教其一,必春辨鼓鐸者 。」 鄭鍔曰:「春陽用事,雷始出地,於卦為震。而韗人冒鼓,必以啟蟄之日,教以此時,從其類也 。」 黃氏曰:「有節制而後能勝,金鼓所以節制也,故於教振旅辨之。王雖親征,六卿分將,元帥居中。」 《甘誓》「常武、城濮陳有古法 。」 鄭鍔曰:「路鼓,四面之鼓,王於軍中自鼓,軍事宜執鼖鼓,乃使諸」 侯執之。自執《路》鼓,何邪?王道之大,無所不通。以道統眾,不必自執軍中之事。諸侯從王,欲使軍將以下皆聽命,故尚之於諸侯。

《王昭禹》曰:「鼓之大謂之鼖,諸侯以敵王愾為事。」

則「執賁鼓 」 ,《鄭鍔》曰:「軍將者,卿六,各為一軍之將。」

王昭禹曰:「《晉》以進為義,將以統眾而役敵,有進。」

而已,故「執晉鼓 。」 鄭司農曰:「提讀如攝提之提,謂馬上鼓有曲木提,持鼓立馬髦上者,謂之提 。」 鄭鍔曰:「使師帥執之者,五百人之眾,左提右挈,在掌握之意 。」 陳氏曰:「鼙,應鼙也。大鼓謂之鼖,小者謂之應 。」 鄭鍔曰:「旅帥視師帥為卑,故執鼙者,鼓之小而卑者也 。」 王昭禹曰:「軍法自旅而上然後有旗,以非旗不足以指麾故也。」 自旅而上,然後有鼓,以非鼓不足以令眾故也 。黃氏曰:「進則患怯,退則患紛。軍將執晉鼓以銳其進,卒長執鐃以肅其退 。」 鄭鍔曰:「百人之卒長,知其當止則止,故使執鐃以止鼓;二十五人之兩司馬,知其當進則進,故使執鐸以通鼓;五人之長曰公司馬,軍制自五人始,人之寡不能節制,則眾皆無節」 矣,故使執鐲以節鼓。其職至卑,其名乃同於司馬,欲重其權以服人也 。王氏曰:「謂之公,以別於私,亦稱司馬,所謂家司馬」 是也 。王氏曰:「鼓,陽也,尊者執之;金,陰也,卑者執之。鐃以止鼓,與陽更用事焉,故卒長執之。」 通鼓、節鼓,佐陽而已,故兩司馬、公司馬執之 。李嘉會曰:「賁鼓、晉鼓,提鼙、鐃、鐲、鐸之器。」 考之《鼓人》,或和鼓,或節鼓,或止鼓,相雜成聲,以起其歡喜鼓舞之心,而寓其進退作止之節,踴躍感動,而知所防範。此金鼓相間而作之意。

《考工記》

韗人為《皋陶》。

趙氏曰:成周制鼓,其冒以革,其質以木。皋陶,即鼓之木名。《註》云「謂之皋陶者,正言鼓木是也。」 皋言始也,陶言中虛,如陶穴然也。鼓始於斲木以為質,終於制革以成聲。

長六尺有六寸,左右端廣六寸,中尺厚三寸。

《易》氏曰:「謂鼓木之版。此鼓二十版,每版兩頭各廣六寸,其圍丈有二尺,而鼓面徑四尺矣。中尺,謂鼓版之中一尺,其圍二丈,其鼓之中徑六尺六寸三分寸之二矣。此鼓之中徑,即所謂穹者,而復言穹者三之一。」 如鼓面徑四尺,則版穹一尺三寸三分寸之一;兩面倍之,則二尺六寸三分寸之二。加鼓四尺,則穹徑亦六尺六寸三分寸之二,正與上文「中尺之徑」 合。

《穹》者,三之一。

毛氏曰:「天中高而四垂,故其勢穹,而版亦中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