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64 (1700-1725).djvu/2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諸君觀布射戟小支,中者當各解兵;不中可留決鬥。」 布即一發,正中戟支。靈等皆驚言:「將軍天威也!明日 復歡會,然後各罷。」

《魏志武帝紀》:「太祖常私入中常侍張讓室,讓覺之,乃 舞手戟於庭,踰垣而出,才武絕人,莫之能害。」

《張遼傳》:「太祖征孫權還,使遼屯合肥。俄而權率十萬 眾圍合肥,於是遼夜募敢從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饗 將士。明日大戰,平旦,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陣殺數十 人,斬二將,大呼自名衝壘入,至權麾下。權大驚,眾不 知所為,走登高冢,以長戟自守。」

《典韋傳》:韋好持大雙戟與長刀等,軍中為之語曰:「帳 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

《吳志孫權傳》建安二十三年「十月,權將如吳,親乘馬 射虎於庱亭,馬為虎所傷,權投以雙戟,虎卻廢,常從 張世擊以戈,獲之。」

《太史慈傳》:「慈到曲阿,會孫策至,慈偵視輕重,時獨與 一騎卒遇策。策從騎十三,皆韓當、宋謙、黃蓋輩也。慈 便前鬥,正與策對。策剌慈馬而攬得慈項上手戟,慈 亦得策兜鍪。會兩家兵騎並各來赴,於是解散。」 《諸葛恪傳》:「孫權拜恪撫越將軍,領丹陽太守,授棨戟 武騎三百。」

《晉書陶璜傳》:「璜從海道至交趾,董元距之,諸將將戰, 璜疑斷牆內有伏兵,列長㦸於其後。兵纔接,元偽退, 璜追之,伏兵果出長戟逆之,大破元等。」

《楊駿傳》:永熙中,溫縣有人如狂,造書曰:「光光文長,大 戟為牆,毒藥雖行,㦸還自傷。」及駿居內府,以戟為衛 焉。

《宋書五行志》:「晉惠帝永興元年,成都伐長沙,每夜戈 㦸鋒有火光如縣燭。此輕民命,好攻戰,金失其性而 為變也。」

《南齊書祥瑞志》:「昇明三年,左里村人於宮亭湖得靫 戟二枚,傍有古字文遠不可識。」

《魏書自序傳》:「子建子收,字伯起,隨父赴邊,值四方多 難,好習騎射,欲以武藝自達。滎陽鄭伯調之曰:『魏郎 弄戟多少』?收慚,遂折節讀書。」

《周書達奚武傳》,武轉太傅。武賤時奢侈,好華飾,及居 重位,不持威儀,行常單馬,左右止一兩人而已。外門 不施戟,恆晝掩一扉。或謂武曰:「公位冠群后,功名蓋 世,出入儀衛,須稱具瞻,何輕率若是?」武曰:「子之言,非 吾心也。吾在布衣,豈望富貴,不可頓忘疇昔。且天下 未平,國恩未報,安可過事威容乎?」言者慚而退。 《隋書柳彧傳》:「彧為屯田侍郎,固讓弗許。時制,三品已 上,門皆列戟。左僕射高熲子弘德,封應國公,申牒請 戟。彧判曰:『僕射之子,更不異居父之㦸槊,已列門外, 尊有壓卑之義,子有避父之禮,豈容外門既設,內閣 又施。事竟不行,熲聞而嘆伏』。」

《唐書淮安王神通傳》:「齊物字道用,天寶初,擢累陜州 刺史,開砥柱,通漕路,發重石,下得古鐵戟,銘曰『平陸』, 上之,詔因以名縣。」

《盧坦傳》:「舊制,官階勳俱三品,始聽立戟。後雖轉四品 官,非貶削者戟不奪。坦為戶部侍郎時,階朝議大夫, 勳護軍,以嘗任宣州刺史三品,請立㦸,許之。時鄭餘 慶淹練舊章,以為非是,為憲司劾正,詔罰一月俸,奪 戟。自貞元以來,立戟十八家,不應令,並追正之。」 《張介然傳》:「張介然者,猗氏人,本名六郎,性慎愿,長計 畫。始」為河、隴支郡太守。王忠嗣、皇甫惟明、哥舒翰踵 領節度,並署營田、度支等使。入奏稱旨,賜與良渥。介 然啟曰:「臣位三品,當給棨戟。若列於京師,雖富貴,不 為鄉人知,願得列戟故里。」元宗許之,別賜戟京師第 門,仍賜絹五百匹,宴閭里長老。本鄉得列戟,自介然 始。

《張儉傳》:「儉歷東夷校尉,官為都護府即以儉為都護。 永徽初,加金紫光祿大夫。卒年六十,諡曰密。儉兄大 師,太僕卿,華州刺史,武功縣男。弟延師,左衛大將軍, 范陽郡公。性謹畏,典羽林兵三十年,未嘗有過。卒,贈 荊州都督,諡曰敬,陪葬昭陵。儉兄弟三人,門皆立戟, 時號三戟張家。」

《尹思貞傳》:「思貞授司府少卿,時卿侯知一亦厲威嚴, 吏為語曰:『不畏侯卿杖,祇畏侯卿筆』。」加銀青光祿大 夫。其家砍地獲古戟十二,俄而門樹戟,時人異焉。 珍珠船,《隋書》:三品以上門皆立戟。五代馮道官一品, 給門戟十六枚,中書侍郎平章事桑維翰、李崧給十 二枚。

《冊府元龜》:晉天福三年五月敕:「舊制,內外臣僚,據官 品私門,合立㦸事。將相之崇,朝廷所重,並輸忠節,仰 奉宗祧。宜旌佐國之功,顯示榮家之慶。應中外臣僚 帶平章事、侍中、中書令及諸道節度使,並許私門立 戟,仍並官給,并各賜詔書,仍據官品依令式處分。」 《宋史·太祖本紀》:開寶四年秋七月戊戌,賜開封尹光 義「門戟。」

《宋史·輿服志》:門戟,木為之而無刃,門設架而列之,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