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69 (1700-1725).djvu/4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父母父母之類

不受理者,杖一百。告殺人及強盜,不受

理者,杖八十。鬥毆、婚姻田宅等事,不受理者,各 減犯人罪二等。並罪止杖八十。受被告之財者,計 贓以枉法。罪與不受理罪從重論。若詞訟元告被論即被 告在兩處州縣者,聽元告就被論。本管官司告理 歸結。其各該官司自分彼此或受人財推故不受理者,罪亦如 之。如上所告事情輕重及受財枉法從重論若各部院監察御史、按 察司、及分司、巡歷去處、應有詞訟、未經本管官 司陳告、及雖陳告而本宗公事未結絕者,並聽。部院等官 置簿立限,發當該官司追問,取具歸結緣由勾 銷。若有遲錯,而部院等官不即舉行改正者、與當該 官吏同罪。輕者依官文書稽程十日以上吏典笞四十重者依不與果決以致耽誤 公事者杖八十其已經本管官司陳告,不為受理,及本 宗公事已絕,理斷不當,稱訴冤枉者。各部院等衙 門即便勾問。若推故不受理、及轉委有司、或仍 發元問官司收問者、依告狀不受理律論罪。若 本管衙門追問詞訟。及大小公事。自行受理並上司批發須要 就本衙歸結,不得轉行批委。致有冤枉擾害違者,隨 所告事理輕重,以坐其罪。如所告公事合得杖罪坐以杖罪合得笞 罪坐以笞罪死罪已決放者同罪未決放減等徒流罪抵徒流 聽訟回避。}}

凡官吏于訴訟人內關有服親及婚姻之家。若受業師。或舊為上司,與公祖父母。及素有仇隙之人、並聽移文迴避。違者雖罪無增減笞四十;若罪有增減者,以故出入人罪論。

誣告

凡誣告人笞罪者、加所誣罪二等。流、徒杖罪不論已決配未決配。加所誣罪三等,各罪止杖一百,流三千里。不加入於絞若所誣徒罪人已役,流罪人已配,雖經改正放回驗。其被逮發回之日,於犯人名下追徵用過路費給還。被誣之人若曾經典賣田宅者,著落犯人,備價取贖。因而致死隨行有服親屬一人者,絞。監候除償費贖產外仍將犯人財產一半斷付被誣之人。至死罪,所誣之人已決者依本絞斬反坐。誣告人以死。雖坐死罪仍令備償取贖斷付養贍未決者,杖一百,流三千里。就於配所加徒役三年。其犯人如果貧乏,無可備償路費取贖田宅,亦無財產斷付者,止科其罪。其被誣之人,詐冒不實,反誣犯人者,亦抵所誣之罪,犯人止反坐本罪。謂被誣之人本不曾致死親屬詐作致死或將他人死屍冒作親屬誣賴犯人者亦抵絞罪犯人止反坐誣告本罪不在加等備償路費取贖田宅斷付財產一半之限若告二事以上,重事告實,輕事招虛及數事。不一凡所犯罪。等,但一事告實者,皆免罪。名例律罪各等者從一科斷非逐事坐罪也故告者一事實即免罪若告二事以上,輕事告實,重事招虛;或告一事誣輕為重者。除被誣之人應得罪名外皆謂剩罪皆反坐。所剩:不實之罪若已論決。不問笞杖徒流全抵,剩罪《未論決》。所誣笞杖收贖,徒流止杖一百,餘罪亦聽收贖。謂誣輕為重至徒流罪者每徒一等折杖二十若從徒入流者三流並准徒四年皆以一年為所剩罪折杖四十若從近流入至遠流者每流一等准徒半年為所剩罪亦各折杖二十收贖者謂如告一人二事一事該笞五十是虛一事該笞三十是實即于笞五十上准告實笞三十外該剩下告虛笞二十贖銀一分四釐八毫或告一人一事該杖一百是虛一事該杖六十是實即于杖一百准告實杖六十外該剩下告虛杖四十贖銀二分九釐六毫及告一人一事該杖一百徒三年是虛一事該杖八十是實即于杖一百徒三年上准告實杖八十外該剩下告虛杖二十徒三年之罪徒五等該折杖一百通計杖一百二十反坐原告人杖一百餘剩杖二十贖銀一分四釐八毫又如告一人一事該杖一百流三千里於內問得止招該杖一百三流並准徒四年通計折杖二百四十反坐原告人杖一百餘剩杖四十贖銀二分九釐六毫之類若已論決並以剩罪不在收贖之限按律首收贖圖與此註算法不同指歸則一至死罪,而所誣之人,已決者,反坐以死;未決者,止杖一百,流三千里。不加役若律該《罪止》者,誣告雖多,不反坐。謂如告人不枉法贓二百兩一百二十兩是實八十兩是虛依律不枉法贓一百二十兩以上罪應監候絞即免其罪其告二人以上,但有一人不實者,罪雖輕,猶以「誣告論。」謂如有人告三人二人徒罪是實一人笞罪是虛仍以一人笞罪上加二等反坐原告之類若各衙門官進呈實封誣告人、及風憲官挾私彈事、有不實者、罪亦如告人笞杖徒流死全誣者坐之。《若》誣重反坐及全誣加罪輕。不及杖一百徒三年者,從「《上書詐不實》論。」以杖一百徒三年科之若獄囚已招伏罪,本無冤枉,而囚之親屬妄訴者,減囚罪三等,罪止杖一百。若囚已招伏笞杖已決。徒流已配,而自妄訴冤枉,摭拾原問官吏。過失而告之者,加所誣罪三等。罪止杖一百,流三千里。若在役限內妄訴當從已徒而又犯徒律《全誣》。

凡全誣者,不用折杖,不論已決未決。

議得:趙甲所犯,若告錢乙將伊辱罵得實,錢乙合坐以《罵人律》,笞一十。今虛,依「誣告人笞罪者,加所誣罪二等律,笞三十」 ,的決寧家。

議得:趙甲所犯,若告錢乙飲酒撒潑得實,錢乙合坐以「不應事重律,杖八十。」 今虛,依「誣告人杖罪,加所誣罪三等律,杖六十,徒一年」 的決。寧家徒流亦如此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