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72 (1700-1725).djvu/10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平人。」兼申明先降條貫,至今多日,未「見指揮。伏望聖 慈特令檢會所進劄子施行。」

《請罷天下公用回易等》
前人

臣竊見天下州軍公用錢,自降指揮許令回易之後, 諸路尤被其苦,而河北之害尤甚。前後累有臣僚論 列,乞罷回易,雖近降條約,罕或遵行。緣逐路不以遠 近,廣令興販,並將物貨抑配人戶,不惟誅剝細民,兼 又阻絕商旅,以致賣放鹽酒違禁之物,無所不為。本 路鹽酒稅課利,遞年以此大段虧少,蓋侵奪使然,是 致用度不足,未免重煩朝廷。況逐州合破官錢不少, 若只用管設軍員犒勞賓客,自亦有餘,但好進之輩, 圖規厚利,交結權幸,以為身計爾。臣欲乞應係有公 用錢處,依先降指揮更不得回易。其沿邊及人使路 分,即與量添錢數,則公私之利,無便于此。其互以公 用酒食及匹帛之類往來相餽遺者,并望嚴賜止絕。 如敢故犯,乞坐違制之罪。

《請重坐舉邊吏者》
前人

臣伏睹近降敕命,以樞密直學士、知益州蔣堂為奏 舉前保州通判、祕書丞石待舉不當,罰銅四十觔放 案。石待舉殘虐屯兵,刻削廩食,群兇相扇,固守城壁, 殺害民吏,幾成大患。原其情狀,免死猶未塞責,而保 任之者止從輕典,竊恐不足以誡其監舉也。緣河朔 三路,軍民財賦,事務繁劇,長吏僚佐,尤在得人。所以 申命近臣,同罪保舉,蓋國家慎重選擢如是之至也。 而論薦之人,不能體認朝廷求實才、備急用之意,但 緣其雅素,或暱于愛私,或迫于勢要,或通于賄賂,勢 不得已,因而舉之,又何暇論材器、較治行之詳悉哉! 致一旦用之,為國生事,不可不深慮也。臣欲乞今後 應河北、陝西、河東知州軍通判、兵馬都監以下依舊。 令兩制以上臣僚,舉曾歷三路差遣,諳悉邊事京朝 官及武職等,委是精當,方得以次選用。如擢用後稍 不如舉狀,並乞同坐,重行朝典。

《策問》
蘇軾

古者禮刑相為表裡,禮之所去,刑之所取。《詩》曰:「淑問 如皋陶,在泮獻囚。」而漢之盛時,儒者皆以《春秋》斷獄。 今世因人以立事,因事以立法,事無窮而法日新,則 唐之律令有失于本矣,而況禮與《春秋》,儒者之論乎? 夫欲追世俗而忘返,則教化日微;泥經術而為斷,則 人情不安。願聞所以折衷斯二者。

《私試策問》
前人

問:「任人而不任法,則法簡而人重;任法而不任人,則 法繁而人輕。法簡而人重,其弊也請謁公行而威勢 下移;法繁而人輕,其弊也人得苟免而賢不肖均。」此 古今之通患也。夫欲人法並用,輕重相持,當安所折 衷,使近古而宜今,有益而無損乎?今舉于禮部者,皆 用糊名易書之法;選于吏部者,皆用長守不易之格; 六卿之長不得一用其意,而胥吏姦人皆出沒其間, 此豈治世之法哉?如使有司皆若唐以前得自以其 意進退天下士大夫官吏恣擅、流言紛紜之害,將何 以止之?夫古之人何修而免于此?夫豈無術,不講故 也。願聞其詳。

《策略三》
前人

「臣聞聖王之治天下,使天下之事各當其處而不相 亂,天下之人各安其分而不相躐,然後天子得優游 無為而制其上。今也不然。元昊抗衡,本非中國之大 患,而每以累朝廷,是以徘徊擾攘,卒不能有所立。今 委任而責成,使西北不過為未誅之寇,則中國固吾 之中國,而安有不可為哉?」于此之時,臣知天下之不 足治也。請言當今之勢。夫天下有二患:有立法之弊, 有任人之失。二者疑似而難明,此天下之所以亂也。 當立法之弊也,其君必曰:「吾用某也,而天下不治,是 某不可用也。」又從而易之。不知法之弊,而移咎于其 人;及其用人之失也,又從而尤其法。法之變,未有已 也。如此則雖至覆敗死亡,相繼而不「悟,豈足怪哉!」昔 者漢興,因秦以為治,刑法峻急,禮義消亡,天下蕩然, 恐後世無所執守,故賈誼、董仲舒咨嗟嘆息,以立法 更制為事。後世見二子之論,以為聖人治天下,凡皆 如此。是以腐儒小生,皆欲妄有所變改,以惑世主。臣 竊以為當今之患,雖法令有所未安,而天下之所以 不大治者,失在於任人,而非法制之罪也。國家法令 凡幾變矣,天下之不大治,其咎果安在哉?曩者大臣 之議,患天下之士,其進不以道,而取之不精也,故為 之法,曰中年而舉,取舊數之半,而復明經之科;患天 下之吏無功而遷,取高位而不讓也,故為之法,曰「當 遷者有司以聞,而自陳者為有罪。」此二者,其名甚美, 而其實非大有益也。而議者欲以此等致天下之大 治,臣竊以為過矣。夫治之于人,猶五聲六律之于樂 也。法之不能無姦,猶五聲六律之不能無淫樂也。先 王知其然,故存其大略而付之于人,苟不至于害人 而不可彊去者,皆不變也。故曰「失在任人而已。」夫有 人而不用,與用而不行其言,行其言而不「盡其心」,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