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72 (1700-1725).djvu/4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佛入人家內偷錢,褚氏止在曠野採摘,況苜蓿野菜非錢物可比,褚氏女流,與男人不同。嗣後如有黑夜偷竊,或白日而入人家內偷竊財物,被失主毆打致死者,仍照《偏頭等案》之例,擬徒完結。若並非黑夜,又未入人家內,止在曠野,白日摘取苜蓿野菜等類,不得濫引「夜無故入人家」 之律擬徒,以致兇徒漏網俟。

「命下之日,通行直隸各省遵行可也」等因。于《康熙五》

十一年九月十五日題,二十三日奉。

旨:「陳奇琅依擬應絞,著監候秋後處決,餘依議。」

一刑部為稟報事。該本部議得:《直隸巡撫趙》疏稱,「軍流人犯隆冬停發遞解逃人,于封印後即得留養,遵行已久。惟免死減等盜犯,向無隆冬封印停解之例。」 盜犯既沐

皇恩,得邀末減。其罪與軍流人犯相同,罪名雖異、而

「解部則一,嗣後起解減等盜犯時值隆冬封印,亦照逃人例暫為留養,俟開印後再為轉遞」 等因題請前來。查定例內充軍流徒人犯,于隆冬時停其發遣等語。今該撫既稱減等盜犯與軍流人犯相同,罪名雖異而解部則一,時值隆冬封印暫為留養,俟開印後再為轉遞,應如所請,嗣後免死減等盜犯,起解時值隆冬,應照「軍流人犯停遣」 之例,准其停遣。解至中途。時值封印,准其暫為留養,于次年開印後再行起解俟

「命下之日,通行直隸各省,一體遵行可也」等因。《康熙》

五十一年九月十六日題,二十一日奉。

旨:「依議。」

一刑部題《為舉報人命》事。該臣看得張積毆死大功服兄張慎一案,據山西巡撫蘇《審擬斬罪具題》。經刑部等衙門議覆、將張積擬斬立決。奉

旨張慎辱罵張積母親侯氏,致氏氣憤,泣訴伊子張

「積護母,與張慎互相爭嚷打死,且張積母親年老,又無繼養之人,著九卿詹事科道會同再行議奏。欽此。」 查張積與張慎比鄰而居,素無嫌怨。張慎于康熙五十年五月三十日夜睡,聞犬吠,心疑有賊,起視無蹤。次早見門外擲有磚塊,因而亂罵。積母侯氏疑為罵己,出與爭論,旋亦各散。午後張慎復詈罵侯氏,氣憤臥炕。伊子張積自地回家,侯氏泣訴張慎侮罵情由。張積一時忿激,遂持木棍尋至張慎家,與慎爭嚷,舉棍連擊張慎囟門、左乳致命等處,以致張慎受傷深重,是晚殞命。張積應照弟毆大功兄死者律擬斬立決。但張積護母情迫,並無欲殺之心,業蒙

聖恩洞鑒。臣等仰惟

聖上每遇命案、稍有可原、莫不施恩。今《張積將》、張慎

打死實因張慎辱罵伊母,護母毆打致死,且伊母侯氏年老無人繼養,應將張積免死,枷號二個月,責四十板存留養親。仍向張積名下追埋葬銀二十兩,給付死者之家。餘仍照前議。謹題奉。

旨:「依議。」

一、吏部為彙參疏防事。議得先經福督范以「匪類陳五顯等聚眾在于德化等縣劫掠」 一案題參。臣部會同兵部,以該管文職各官雖將此盜案詳報,但平時不能預行查挐,縱容盜賊滋蔓,聚集二千餘人,以致騷擾地方,肆行搶劫,不便照疏防例議處,將專汛官革職,兼轄官降二級調用,加級紀錄不准抵銷。行令該督將各該府職名查參議覆具題。奉

旨:「依議」,欽遵行文在案。今准該督疏稱:「陳五顯」一案。

「專轄各官,俱照例處分,不同城知府例無處分。仰望仍循定例」 等因,將不同城泉州府知府劉侃等職名題參前來。查尋常盜案,不同城知府雖無處分之例,但該管知府平時不能豫行查報,縱容盜賊,以致聚集多人,騷擾地方,非尋常盜案可比。查《諱盜例》內,「知府不同城,不知不報者,降一級留任」 等語。應將泉州府知府劉侃、漳州府知府魏荔彤、延平府知府任宗延,均照例各降一級留任。所有加級紀錄,不准抵銷。恭候

命,下臣部遵奉施行。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初八日奉 旨:「依議。」

一、刑部為報呈事。該本部會同院寺會看得田進寶《喝令李二打死李發旺》一案,據直隸巡撫趙疏稱,李二、李發旺俱係田進寶親甥,于康熙五十年五月初三日,李二為田進寶割麥回家,李發旺亦呼伊弟李二刈穫,因李二不允,發旺隨持棍赶毆。適進寶撞遇忿怒掌擊旺頰,出言不遜,進寶輒喝令毆打,李二即奪棍擊傷旺之左膊,進寶之孫田小三、田小秋聞聲,亦即持棍出助田小三棍毆發旺腰眼。田小秋、李二各毆旺右膊臁肋,致旺受傷深重,逾時殞命,將田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