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82 (1700-1725).djvu/7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勢曲折,周一十一里七十二步,高一丈八尺,池深一 丈五尺,門六:東金陟,西懷遠,南上、南下南、北大、北小 北、南北二水關,三水門。

延安府

延安府城池, 唐天寶初建,宋范仲淹、龐籍經略時 繼修。明弘治初,知府崔陞復葺之,周九里三分,高三 丈,池深二丈。門三:東曰東勝,南曰順陽,北曰安定,上 建重樓。膚施縣附郭。

安塞縣城池, 「元初改建,明景泰中重修,周三里七 分,高一丈七尺,池深一丈,有南、西、北三門。」

甘泉縣「城池, 唐天寶初建,明景泰中重修,周三里 三分,高二丈,池深一丈,南北二門。」

保安縣城池, 即古栲栳城。明洪武二年,縣丞洪道 重修,周九里三分,高二丈,池深一丈。崇禎中,截城西 南角築而小之,於地勢尤得便利。後知縣張嗣賢建 城南樓。

安定縣城池, 宋置堡。元因為縣。明洪武中,千戶曹 忠重修,周五里三分,高二丈八尺,池深一丈五尺,東 西二門。

宜川縣城池, 宋初改建,周四里百二十八步,高三 丈,池深五尺,西南跨七郎山。順治四年,知縣陳扆銘 補築南甕城門。

延長縣城池, 金大定二十六年,知縣董承務始建。 明弘治中,知縣王紳重修,周四里二百四十四步。北 倚砦山,南臨延水,東西二門。

清澗縣城池, 宋康定元年种世衡所築。明洪武初 增築,周三里五步,高三丈,池深二丈,東、南北三門。正 德六年,知縣趙輅增修,西面羅城。嘉靖癸丑,同知何 尚賢築南甕城。

延川縣城池, 本元舊址。明正統中,知縣王垣重築, 周四里,高二丈八尺,池深一丈二尺。

鄜州城池 內外二城:「內城相傳為元吳知院所築, 周二里一百三十步;外城周十里,東濱洛水為患。明 成化以來,修築不一,高四丈,池深二丈。」

洛川縣「城池, 元僉院胡興所築,緣山阻澗,周二里 一百六十步,東西南三門。」

中部縣城池 舊在沮水南,後改建於此。隆慶六年, 知縣衛汝霖增築,周四里一百三十六步,高三丈,因 沮水為池。萬曆元年,知縣李迎時築南城。萬曆末,知 縣江之澨增高數尺。崇禎五年,知縣姚一麟築土城, 知縣彭聖培重建門樓。康熙二年,知縣金九鼎增修 啟東門。

宜君縣「城池 明景泰中,主簿李仲和始築,然石滓 難成。成化中,縣丞楊安因龜山之勢,築削成之,周五 里三分,高二丈五尺,池深一丈,門二。」

綏德州城池, 宋鄜延宣撫使郭逵所築。明洪武中, 指揮嚴淵增「修,周八里二百八十步,高三丈,池深一 丈五尺,建門四。」

米脂縣「城池, 宋、金為砦,元為縣。明成化五年,知縣 陳貴拓城東北隅。萬曆元年,知縣張仁覆增築,周五 里三分,高二丈九尺,池深一丈,東、西北三門。」

葭州城池, 宋熙寧中所築葭蘆砦,明洪武初,千戶 王綱改築,周二里一百一十步,高三丈,池深一丈,南 北二門。天啟辛酉,知州盧揚輝重修。

神木縣城池, 「金為砦。元始為縣。明正統八年重修。 成化四年,巡撫余子俊令增修,周四里三分,高二丈 五尺,池深一丈。」

府谷縣城池, 始建未詳。明正德十五年,知縣張汝 涉因舊開拓,周五里八分,高二丈五尺,因河為池。 吳堡縣城池, 「宋、金為砦,元始為縣,周一里七十步, 高二丈五尺,池深八尺。」

鳳翔府

鳳翔府城池, 唐末李茂貞建。明景泰元年,知府扈 進重修。萬曆三十八年,改建南門。周一十二里三分, 高三丈,厚稱之;池深二丈五尺,闊三丈。門四:東曰「迎 恩」,南曰「景明」,西曰「保和」,北曰「寧遠。」順治十八年,茶院 許之漸鼎建門樓。鳳翔縣附郭。

岐山縣城池, 唐武德四年建。元至元二十五年重 葺。明知縣王澤、令狐一豸、楊以漸、李敦信、劉正言、于 邦棟相繼增修,周五里一百二十步,高二丈五尺,池 深二丈,東西二門。順治十四年,知縣王轂於城外更 築圍牆。

扶風縣城池, 唐初改建。明知縣周本、徐讓、孫昌、孫 科、王世康相繼修,周四里,高二丈。東南臨漆湋,西北 阻澗。崇禎十一年,知縣宋之傑重建,高增六尺,廣增 一丈四尺,雉堞俱甃以磚。

郿縣城池, 元至大元年建。明景泰元年,典史高瑄 重築。

寶雞縣城池, 唐至德建,明重修,周二里七分,高二 丈,池深七尺。

汧陽縣城池 「舊在縣西五里。明嘉靖二十六年,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