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83 (1700-1725).djvu/10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考工典

 第三十四卷目錄

 橋梁部紀事

 橋梁部雜錄

 橋梁部外編

考工典第三十四卷

橋梁部紀事

《拾遺記》:「舜命禹疏川奠嶽,濟巨海黿鼉,以為橋梁。」 《竹書紀年》:「周穆王三十七年,伐楚,大起九師,東至於 九江,架黿鼉以為梁。」

《集仙錄》:「穆王命八駿,吉日甲子,黿鼉魚鱉為梁,以濟 弱水,而賓於王母。」

《水經注》:「霸水,古曰滋水,秦穆公更名,以顯霸功。水上 有橋,謂之霸橋。」

《史記蘇秦傳》:「秦說燕王曰:『信如尾生,與女子期於梁 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柱而死』。」

《刺客列傳》:豫讓者,晉人也,事智伯,智伯甚尊寵之。及 趙襄子滅智伯,豫讓曰:「嗟乎,士為知己者死,今智伯 知我,我必為報讎而死。」頃之,襄子當出,豫讓伏於所 當過之橋下。襄子至橋,馬驚,襄子曰:「此必是豫讓也。」 使人問之,果豫讓也。《正義》曰:「汾橋下架水」,在并州 晉陽縣東十里。

《春秋後傳》:趙襄子遊於圃中,至於梁,馬卻不肯進,青 笄為驂乘。襄子曰:「進視梁下,前類有人。青笄進視梁 下,豫讓卻寢,佯為死人。青笄云:『長者,且有大事』。」 《史記·秦本紀》:「昭襄王五十年,初作河橋。」正義曰:此 橋在同州臨晉縣,東渡河至蒲州,今蒲津橋也。 《誠齋雜記》:「燕太子丹質於秦,秦王遇之無禮,乃求歸。 秦王為機置之橋,欲以陷丹。丹過之,蛟龍捧轝,而機 不發。」

《三輔黃圖》:「秦始皇併天下,都咸陽,宮殿端門四達,以 則紫宮,渭水貫都,以象天漢,橫橋南渡,以法牽牛。 始皇造渭橋,鐵鐓重不能移,乃刻石作力士孟賁像, 祭之鐓乃可移動。」

《述征記》:始皇東巡,弗行舊道,過菏水,率百官以下,人 提一石以填之,俄而梁成。今所累石,無造作之處。 《史記留侯世家》:「良嘗閒從容步遊下邳圯上,有一老 父,衣褐,至良所,直墜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 履』。良愕然欲毆之,為其老彊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 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徐廣》曰: 「圯,橋也,東楚謂之圯。」音怡。

《滑稽列傳》:魏文侯時,西門豹為鄴令,發民鑿十二渠, 引河水灌民田。到漢時,長吏以為十二渠橋絕馳道, 相比近,渠水且至,欲合三渠為一橋。鄴民人父老不 肯聽。長吏以為西門君所為也,賢君法式不可更也, 長吏終聽置之。

《張釋之傳》:「上行出中渭橋,有一人從橋下走出,乘輿 馬驚,於是使騎捕屬之廷尉。釋之治問曰:『縣人來聞 蹕,匿橋下久之,以為行已過,即出,見乘輿車騎即走 耳。廷尉奏當,一人犯蹕,當罰金』。」張晏曰:「在渭橋中 路。」臣瓚曰:「中渭橋兩岸之中。」《索隱》曰:「二說皆非也。」案: 今渭橋有三所:一所在城西北咸陽路,曰西渭橋;一 所在東北高陵路,曰東渭橋。其中渭橋在故城之北 也。

《平準書》,「公卿議封禪事,天下郡國皆豫治道橋,繕故 宮。」

《通典》:「漢武帝作長安城西門曰便門橋,與門相對,因 號便門橋。」

《華陽國志》:蜀郡城北十里有昇仙橋。司馬相如初入 長安,題市門曰:「不乘駟馬高車,不復過此橋。」

《漢書趙充國傳》:「充國至金城,奏治湟陿以西道橋七 十所,令可至鮮水。」

《薛廣德傳》:廣德為御史大夫,上酎祭宗廟,出便門,欲 御樓船,廣德當乘輿車,免冠頓首曰:「宜從橋。」詔曰:「大 夫冠。」廣德曰:「陛下不聽臣,臣自刎以血污車輪,陛下 不得入廟矣。」上不說,先請幫助識別此字。光祿大夫張猛進曰:「臣聞 『主聖臣直,乘船危,就橋安,聖主不乘危。御史大夫言 可聽』。」上曰:「曉人不當如是耶!」乃從橋。

《王莽傳》:地皇三年二月,霸橋災,數千人以水沃救不 滅。莽惡之,下書曰:「夫三皇象春,五帝象夏,三王象秋, 五霸象冬。皇王德運也。霸者繼空續乏,以成歷數,故 其道駁,惟常安。御道多以所近為名。」迺二月癸巳之 夜,甲午之辰,火燒霸橋,從東方西行,至甲午夕,橋盡 火滅。大司空行視考問,或云寒民舍居橋下,疑以火 「自燎為此災也。其明旦,即乙未立春之日也。予以神 明聖祖黃虞遺統,受命至於地皇四年,為十五年,正 以三年終冬,絕滅霸駁之橋,欲以興成新室,統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