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83 (1700-1725).djvu/7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周迴八里,城及女垣合高十仞,上布甲士,立仗建旗」, 四圍置闕,面別一觀,觀下三門,遲明而畢。高麗望見, 謂若「神功。」

《煬帝本紀》十一年「二月庚午,詔曰:設險守國,著自前 經,重門禦暴,事垂往策,所以宅土寧邦,禁邪固本。而 近代戰爭,居人散逸,田疇無伍,郛郭不修,遂使游惰 寔繁,寇攘未息。今天下平一,海內晏如,宜令人悉城 居田隨近給使,強弱相容,力役兼濟。有司具為事條, 務令得所。」

《唐書張仁愿傳》:「始,朔方軍與突厥以河為界,北厓有 拂雲祠,突厥每入寇,必謁祠禱解,然後料兵而南。時 默啜西擊,仁愿請乘虛取漠南地,於河北築三受降 城,六旬而三城就。以拂雲祠為中城,南直朔方,西城 南直靈武,東城南直榆林,三壘相距各四百餘里,斥 地三百里。又於牛頭朝那山北置烽堠千三百所。自」 是突厥不敢踰山牧馬,朔方益無寇,歲減鎮兵數萬。 《羅立言傳》:立言者,宣州人,貞元末擢進士,魏博田弘 正表佐其府,改陽武令,以治劇遷河陰。立言始築城 郭,地所當者皆富豪大賈所占,下令使自築其處,吏 籍其闊陿,號於眾曰:「有不如約,為我更完。」民憚其嚴, 數旬畢,民無田者不知有役。

《李嗣業傳》:「嗣業進右金吾大將軍,留為疏勒鎮使。城 一隅阤,屢築輒壞。嗣業祝之,有白龍見,因其處蕝祠 以祭,城遂不壞。」

《唐會要》:天寶二年正月二十八日,築神都羅城,號曰 「金城。」

《宋史王易簡傳》:朱友謙以河中叛,攻華州甚急,城中 危懼,咸請築月城以自固。尹皓恃勇不聽,下令曰:「有 敢復言者斬!」易簡固請,乃許。板築始就外,城果壞,軍 民賴之。

《韓通傳》:「世宗征淮南,命通為京城都巡檢。世宗以都 城狹小,役畿甸民築新城,又廣舊城街道。命左龍武 統軍薛可信、右衛上將軍史佺、右監鬥衛上將軍蓋 萬、右羽林軍康彥環分督四面,通總領其役,功未就。 世宗幸淮上,留通為在京內外都巡檢,權點檢侍衛 司。是役也,期以三年,纔半歲而就。」

《趙昌言傳》:昌言知天雄軍,屬澶州,河決漲溢浸府城。 昌言籍府兵,負土增堤,數不及千,乃索禁卒佐役,皆 偃蹇不進。昌言怒曰:「府城將墊,人民且溺,汝輩食厚 祿,欲坐觀耶?敢不從命斬。」眾股栗赴役,不浹旬城完。 太宗手詔褒諭之。

《陳恕傳》:「恕以吏幹聞,再遷工部郎中,知大名府。時契 丹內寇,受詔增浚城隍,其器用取于民者不時集。恕 立擒府中大豪一人,會將吏將斬之。宗族號愬,賓佐 競前請救,大豪叩頭流血,請翌日集事,違期甘死。恕 令械之以徇,民皆恐慄,無敢後期者。數日功就,會契 丹引去,召入為戶部侍郎。」

《樊知古傳》:「知古為河北轉運使。端拱二年,詔加河北 西路招置營田使,奏請修城木五百餘萬,牛革三百 萬。上曰:萬里長城,豈在于此?自古匈奴黃河互為中 國之患。朕自即位以來,或疆埸無事,則有修築圩隄 之役。近者邊烽稍警,則黃河安流無害。此蓋天意更 迭垂戒,常令惕勵。然而預備不虞,古之善教。深溝高 壘,亦王公設險之意也。所請過當,不亦重困吾民乎。」 乃詔有司量以官物給之。

《夢溪筆談》:李允則守雄州,北門外民居極多,城中地 窄,欲展北城,而以遼人通好,恐其生事。門外舊有東 嶽行宮,允則以銀為大香爐,陳於廟中,故不設備。一 日,銀爐為盜所攘,乃大出募賞,所在張牓,捕賊甚急。 久之不獲,遂聲言「廟中屢遭寇,課夫築牆圍之,其實 展北城也。不踰旬而就,虜人亦不怪之,則今雄州北」 關城是也。

《宋史曹彬傳》:「彬子瑋為涇原路都鈐轄兼知渭州,於 是隴山諸族皆來獻地,瑋築堡山外,為籠竿城,募土 兵守之,曰:異時秦、渭有警,此必爭之地也。」

《湘山野錄》:魏侍郎瓘初知廣州,忽子城一角頹墊,得 一古塼,塼面範四大字云:「委於鬼工」,蓋合而成魏也。 感其事,大築子城。纔罷,詔還,除仲待制簡代之。未幾, 儂智高寇廣,其外城一擊而摧,獨子城堅完,民逃於 中,獲生者甚眾。賊退,帥謫筠州。朝廷以公有前知之 備,加諫議,再知廣。

《宋史李昭述傳》:昭述為河北都轉運使,河決澶淵,久 未塞。會契丹遣劉六符來,乃命昭述城澶州,以「治隄」 為名,調兵農八萬,逾旬而就。初,六符過之,真以為隄 也,及還而城具,甚駭愕。

《呂公弼傳》:「公弼知太原,麟州無井,唯沙泉在城外,欲 拓城包之,而土善陷,夏人每圍城,人皆憂渴死。公弼 用其僚鄧子喬計,倣古拔軸法,去其沙,實以末炭,墐 土於其上,遂包泉於中。自是城堅不陷,而州得以守。」 《夢溪筆談》:「熙寧中,濉陽界中汴水暴至,堤防頗壞,人 力不可制。都水丞侯叔獻時蒞其役,相視其上數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