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83 (1700-1725).djvu/9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待焉。郡人黃杶,拂石大書,祝公之操,如此石堅,石不 可朽,公名永傳。宏此休功,以濟巨川。父老來觀,相與 告戒,曰:「無愧召公,勿伐勿拜。」

《昌平縣石橋記》
元·黃溍

由都城北抵上京,其驛十有二,而昌平之為縣,當其 第一驛。谿水逕闤闠中,橫絕通衢,霖潦暴至,則水湍 悍益甚,人莫利涉。縣尹畢侯以為:「昌平今畿縣,大駕 時巡,次舍在焉。凡侍從之臣,宿衛之士,與夫外頒教 令,內奉職貢,使客傳逓之往來,率由乎是。為長吏者 曷敢弗謹。」迺規食貨,募匠傭,揆日之吉,架石為橋,其 修六十尺,而其廣得修四之一。自始作至訖功,為日 若干,車者無濟盈,徒者無厲深,而民不知有役,咸相 與誦美之。掌其驛事者宮君琪,持父老之言來諗曰: 「吾畢侯之為人,素慎重。雖居劇縣,善操簡以御煩,見 謂材敏。然以廉平不苛,民樂其業,田里安於事。用能 以暇日致力於茲橋,願有紀而附見其治行之概,勒 諸岸左,以貽永久。古者列國有四鄰,賓客之交,入其 境而門關逵路、廬館川梁修除之不時,猶或譏其失 政矧今百里之郊,警蹕所臨,有能勤其官,敬其事,而 不忘乎嚴飭具備如此,可謂無失政矣,豈徒一時興 作之功有足稱道哉?庸弗辭而為之書?善觀政者,有 考於斯,則他治行固」可推而知也。畢侯名文質,濟南 士族。其出宰也。由翊正掾外補云。

《敕建弘仁橋碑記》
明·李賢

都城之南,一水橫流於㢲方,其源由兌而《坤》而離,四 來沮洳,會而為河,至㢲乃大。有一津焉,在南苑之左, 去城四十里。凡外郡畿內之人,自南而來,東西二途, 胥出此渡。車之大而駕者,小而挽者,物類之䭾者、人 之負者、戴者、騎者、步者,紛紛絡繹,四時不休。有力者 每歲為架木橋,然寒沍之際,不免徒涉,況秋夏水漲, 即有覆溺艱阻之虞,人之病涉,莫此為甚。天順癸未 春,皇上聞之惻然曰:「此先務也,尚可緩耶?」乃命創建 石橋,凡百所需,悉出內帑,一毫不干於民。應用工役, 皆以白金傭之。卜日興造,人皆踴躍歡欣,爭趨效力, 不知其勞。而木石灰鐵之類,率以萬計,不督而集。橋 長二十五丈,廣三丈,為洞有九,以釃水為欄於兩傍, 以障田者緻巧,無以復加。增岸於南北,以防衝突;為 寺為廟,以資維護。經始於是歲四月十五日,訖工於 十一月初一日。總其事者:內官監太監臣黃順、臣黎 賢;董其事者:工部右侍郎臣蒯祥、臣陸祥。告成之日, 賜名「弘仁橋。」乃命臣賢為撰碑記,用示永久。臣聞古 先聖王之治天下也,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紀綱法度,細大具舉。觀《夏令》所謂「除道成梁」,《月令》所 謂「開通道路,利澤及人」,真如天地之於萬物,無有不 足其分者。恭惟皇上復位以來,夙夜孜孜,躬理政務, 惟恐一民不得其所,斯無異於古先聖王之用心矣。 今以一津之濟,聞之惻然,是即不忍人之心也;為建 石橋,以便往來,是即不忍人之政也。名之曰「弘仁」,蓋 弘者廓而大之,而仁則不忍人之政也。是橋之建,信 乎能弘其仁矣。嗚呼!一橋之利,皇仁不遺,況其大此 萬萬者乎!故宜大書而特書也。既為之記,復系以詩 曰:「大哉元后,作民父母」;民之休戚,同其安否。所以先 王發政施仁,憂勤惕勵,罔或因循。仰惟我「皇博施濟 眾,視民如傷,惟樂與共。大綱小紀,乃舉乃張,有或遺 者,於心則惶。」都城㢲方有水病,涉惻然興懷,務遂所 愜。不惜內帑,為建石橋,工役之費,民無秋毫。易危而 安,利澤惟久。萬億斯年,厥跡不朽。

《龍游通駟橋記》
商輅

龍游縣治東有橋曰「通駟」,宋淳祐間樞密馬天驥所 建,石其墩而棚以木,行者便焉。歷年既久,風摧雨蝕, 木朽腐弗支,行者病焉。天順庚辰,弘農王君瓚以名 進士出宰是邑,謂是橋西通百粵,東達兩京,使節之 往來,王程之遲速係焉。非但商旅經行而已,顧棚木 朽腐若是,獨不可易之以石乎?於是請於郡守唐公 瑜、二守魏公安,捐俸首倡。義士祝士華、陸仕齡等相 率輸貲,爭先效力。王君乃命善工斲石捲而成之。空 其中以釃水者十、其長以丈計者八十有奇;屋其上 以間計者五十有奇。始事於壬午之秋,落成於癸未 之冬。由是往者相與歌於塗,來者相與忭於市。微令 吾其魚乎!學諭朱宗榮具始末,造予請記。將刻石以 傳。遂為記以勸未來者。

《揚州府鈔關重修浮橋記》
儲巏

揚州府鈔關肇建城之東南隅,東七十里有河曰「白 塔」,江淮之舟私焉。以其無所禦也,迺徙茱萸灣以榷 之。既而河屢塞,關仍舊,而浮橋則故所無也。弘治庚 戌,楊通判𤣱署征事,始創之,公私以為便。議者又謂 關利博而事殷,非京官鮮克勝任。於是南京戶部移 主事一人往蒞之。主事者非久任,視關梁如傳舍,或 頹敗,輒苟完之。歲滿得代去則已。因仍漸積,橋之不 治蓋久矣。正德辛未春,陳主事德階來視橋益壞,喟 然曰:「關與梁相須於此,不亟治,廢將愈甚。」詢諸父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