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84 (1700-1725).djvu/1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漢書魯恭王傳》:「恭王初好治宮室,壞孔子舊宅以廣 其宮,聞鐘磬琴瑟之聲,遂不敢壞,於其壁中得古文 經傳。」

《後漢書陳蕃傳》:蕃年十五,嘗閑處一室,而庭宇蕪穢。 父友同郡薛勤來候之,謂蕃曰:「孺子何不洒掃以待 客?」蕃曰:「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 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孔少府集》:鄭元在徐州,文舉欲其還郡,敦請懇惻,使 人繼蹟。又教曰:「鄭公久遊南夏,今艱難稍平,儻有歸 來之思,無寓人於我室,毀傷其藩垣林木,必繕治牆 宇以俟還。」

《三國魏志管寧傳》注《魏略》曰:「焦先,字孝然,自作一瓜 牛廬,淨掃其中,營木為床,布艸蓐其上,至天寒時,搆 火以自炙,呻吟獨語。其後野火燒其廬,先因露寢,遭 冬雪大至,先袒臥不移,人莫能審其意。」臣松之案:《魏 略》云:「焦先及楊沛並作瓜牛廬,止其中。以為瓜當作 蝸。蝸牛,螺蟲之有角者也,俗或呼為黃犢。先等作圜 舍,形如蝸牛蔽,故謂之蝸牛廬。」《莊子》曰:「有國於蝸之 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 而戰,伏尸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謂此物也。 《陳群傳》:「群為司空,錄尚書事。青龍中,營治宮室,百姓 失農時。群上疏曰:禹承唐虞之盛,猶卑宮室而惡衣 服,況今喪亂之後,人民至少,比漢文景之時,不過一 大郡。加邊境有事,將士勞苦,若有水旱之患,國家之 深憂也。且吳、蜀未滅,社稷不安,宜及其未動,講武勸 農,有以待之。今舍此急而先宮室,臣懼百姓遂困,將 何以應敵?昔劉備自成都至白水,多作傳舍,興費人 役,太祖知其疲民也。今中國勞力,亦吳、蜀之所願,此 安危之機也。惟陛下慮之。」帝答曰:「王者宮室,亦宜並 立,滅賊之後,但當罷守耳,豈可復興役乎!是故君之 職,蕭何之大略也。」群又曰:「昔漢祖唯與項羽爭天下, 羽已滅,宮室燒焚,是以蕭何建武庫太倉,皆是要急, 然猶非其壯麗。今二虜未平,誠不宜與古同也。夫人 之所欲,莫不有辭,況乃天王莫之敢違。前欲壞武庫, 謂不可」不壞也;後欲置之,謂不可不置也。若必作之, 固非臣下辭言所屈;若少留神,卓然回意,亦非臣下 之所及也。漢明帝欲起德陽殿,鍾離意諫,即用其言。 後乃復作之。殿成,謂群臣曰:「鍾離《尚書》在,不得成此 殿也。夫王者豈憚一臣,蓋為百姓也。今臣不能少凝 聖聽,不及意遠矣。」帝於是有所減省。

《晉書石勒載記》:「勒將營鄴宮,廷尉續咸上書切諫,勒 大怒曰:『不斬此老臣,朕宮不得成也』!」敕御史收之。中 書令徐光進曰:「陛下天資聰睿,超邁唐、虞,而更不欲 聞忠臣之言,豈夏癸、商、辛之君邪?其言可用則用之, 不可用故當容之。奈何一旦以直言而斬列卿乎?」勒 嘆曰:「為人君不得自專如是,豈不識此言之忠乎?向 戲之耳。人家有百匹資,尚欲市別宅,況有天下之富, 萬乘之尊乎!終當繕之耳。且敕停作,成吾直臣之氣 也。」因賜咸絹百匹,稻百斛。又起明堂、辟雍、靈臺於襄 國城西。時大雨霖,中山西北暴水流漂巨木百餘萬 根,集於堂陽。勒大悅,謂公卿曰:「諸卿知不?此非為災 也,天意欲吾營鄴都耳。」於是令少府任汪、都水使者 張漸等監營鄴宮。

《王彪之傳》:「彪之遷尚書令,與謝安共掌朝政。安每曰: 朝之大事眾不能決者,諮王公,無不得判。以年老上 疏乞骸骨,詔不許,轉拜護軍將軍,加散騎常侍。安欲 更營宮室,彪之曰:『中興初,即位東府,殊為儉陋,元明 二帝亦不改制。蘇峻之亂,成帝止蘭臺都坐,殆不蔽 寒暑,是以更營修築。方之漢魏,誠為儉狹,復不至陋』」, 殆合豐約之中,今自可隨宜增益修補而已。彊寇未 殄,正是休兵養士之時,何可大興功力,勞擾百姓邪! 安曰:「宮室不壯,後世謂之無能。」彪之曰:「任天下事,當 保國寧家,朝政為允,豈以修屋宇為能邪?」安無以奪 之,故終彪之之世,不改營焉。

《大秦國傳》:「大秦國一名犁鞬,在西海之西,其地東西 南北各數千里,有城邑,其城周迴百餘里,屋宇皆以 珊瑚為梲栭,琉璃為牆壁,水精為柱礎。其王有五宮, 其宮相去各十里,每旦於一宮聽事,終而復始。」 《南史孝義傳》:「何子平,廬江灊人也。母喪,八年不得營 葬,晝夜號哭,常如袒括之日。所居屋敗,不蔽風雨,兄 子伯」興欲為葺理,子平不肯曰:「我情事未申,天地一 罪人耳,屋何宜覆」

《謝弘微傳》:「弘微孫朏,為吳興太守,建武四年,為侍中 中書令,不應遣諸子還都,獨與母留,築室郡之西郭。 明帝詔加優禮,旌其素概,賜床帳褥席,奉以卿祿。」 《徐羨之傳》:「羨之從孫湛之為南兗州刺史,善政俱肅, 威惠並行。廣陵舊有高樓,湛之更修整之。南望鍾山, 城北有陂澤,水物豐盛,湛之更起風亭月觀,吹臺琴 室」,果竹繁茂,花藥成行,招集文士,盡游玩之。適 《劉瓛傳》:瓛姿狀纖小,儒業冠於當時,都下士子貴游, 莫不下席受業,當世推其大儒,以比古之曹、鄭。性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