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84 (1700-1725).djvu/5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武后時史傳所紀又有含樞億歲同明金華觀風諸殿

按《唐書狄仁傑傳》:「武后時,李楷固、駱務整討契丹,克 之,獻俘含樞殿,后舉酒屬仁傑,賞其知人。」

按《崔神慶傳》,「神慶,武后時待制億歲殿。」

按《薛訥傳》:「突厥擾河北,武后詔訥經略對同明殿。」 按《六典》,同明殿在東都集賢殿東。

按《唐書陳子昂傳》:「武后奇其才,召見金華殿。」

按《武后傳》:「后徙上陽宮,帝率百官詣觀風殿問起居。」

中宗時史傳所紀有通天銀潢諸宮端扆承慶千秋萬春諸殿

按:《舊唐書中宗本紀》:「神龍元年正月丙午,中宗即位 於通天宮。」

按。《文苑英華》。魏元忠有《侍宴銀潢宮》詩。

按《會要》:「神龍元年正月二十四日,中宗即位於通天 宮端扆殿。」

按:《舊唐書中宗本紀》:「中宗景龍二年七月癸亥,御承 慶殿,慮囚徒。」

按《六典》,「兩儀殿之東曰萬春殿,西曰千秋殿。」

元宗開元二年九月庚寅作興慶宮

按《唐書·元宗本紀》云云。 按《地理志》,興慶宮在皇城 東南,距京城之東,開元初置。至十四年,又增廣之,謂 之南內。二十年,築夾城,入芙蓉園。京城前直子午谷, 後枕龍首山,左臨灞岸,右抵灃水,其長六千六百六 十五步,廣五千五百七十五步,周二萬四千一百二 十步,其崇丈有八尺。 按《讓皇帝傳》:「初帝五子列第 東都」積善坊,號為「五王子宅。」及賜第上都隆慶坊,亦 號「五王宅。」元宗為太子,嘗製大衾長枕,與諸王共之, 睿宗知,喜甚。及先天後,盡以隆慶舊邸為興慶宮,而 賜寧王及薛王第於勝業坊,申、岐二王於安興坊,環 列宮側。天子於宮西南置樓,其西曰「花萼相輝」之樓, 南曰「勤政務本之樓。」帝時時登之,聞諸王作樂,必亟 召升樓與同榻坐,或就第,賦詩宴嬉,賜金帛侑歡, 諸王五日朝側門,世謂「天子友悌」古無有者。

按《會要》:初上在藩邸,與宋王成器等同居於興慶里, 人號曰「五王宅。」至景龍末,邸內有龍池湧出,日以浸 廣,望氣者云有天子氣。中宗數幸其地,命泛舟,以駝 象踏氣以厭之,至是為宮焉。後於西南置樓,南題曰 「勤政務本之樓」,西題曰「花萼相輝之樓。」

按《六典》,「興慶宮在皇城之東南,東距外郭城東垣。宮 之西曰興慶門,其內曰興慶殿。次南曰金明門,門內 之北曰大同門,其內曰大同殿。宮南曰通陽門,北入 曰明光門,其內曰龍堂。通陽之西曰花萼樓,樓西曰 明義門,其內曰長慶殿。宮北曰濯龍門,其內左曰芳 苑門,右曰麗苑門;南走龍池曰瀛洲門,內曰南薰殿。」 瀛洲之左曰「仙雲門」,北曰「新射殿。」開元十六年正月 十三日,始移仗於興慶宮聽政。十九年正月丙子,耕 於興慶宮。二十年六月,廣花萼相輝樓,築城至芙蓉 園。天寶四載,突厥毗伽可汗妻骨咄祿婆匐可敦率 眾自歸,天子為御花萼樓,宴群臣,賦詩以美其事。七 載五月壬午,上御興慶宮,受冊徽號。

按《玉海》,「興慶宮,本明皇舊第也。開元二年七月,宋王 成器等請獻興慶坊宅為離宮。甲寅,制許之,故作興 慶宮。庚寅,有詔興役。」

按《冊府元龜》:「開元二年七月,宋王成器等累上表,請 以興慶舊里宅為宮。乃下制曰:『朕昔與弟兄聯居藩 邸,虔奉聖訓,遂膺昌期。嘗思鄠社之遊,頗有芒碭之 氣。王等固陳符瑞,取則不遠,擬備巡幸,推而勿居。雖 府在京師,亦同於譙沛。式遵故事,宜依今請』。」遂以興 慶里舊邸為興慶宮。後於西南置樓,西面題曰「花萼 《相輝之樓》。」南面題曰:「勤政務本之樓。」

按《雲麓漫抄》、「《長安圖》,元豐三年五月五日,龍圖閣待 制、知永興軍府事汲郡呂公大防,命戶曹劉景陽按 視,邠州觀察推官呂大臨檢定其法,以隋都成大明 宮,並以二寸折一里,城外取容,不用折法,大率以舊 圖及韋述《西京記》為本,參以諸書及遺跡,考定太極、 大明、興慶三宮用折地法,不能盡容諸殿,又為別圖。」 漢都城縱廣各十五里,周六十五里,十二門,八街九 陌。城之南北曲折,有南斗、「北斗之象,未央、長樂宮在 其中,未央在西直便門,長樂在東直社門。」隋都城,外 郭縱十五里一百七十五步,廣十八里百十五步,周 六十七里,高一丈八尺。東西南北各三門,縱十一街, 橫十四街,當皇城朱雀門南北九里一百七十五步。 縱十一街,各廣百步。皇城之南橫街十,各廣四十七 步。皇城左右各橫街四,三街各六十步。一街直安福、 延喜門,廣百步。朱雀街之東市一坊五十五,萬年治 之;街之西市一坊五十五,長安治之。坊之制:皇城之 南三十六坊,各東西三門,縱各三百五十步。中十八 坊,廣各三百五十步;外十八坊,廣各四百五十步。皇 城之左右共七十四坊,各四門,廣各六百五十步。皇 城左右之南六坊,縱各五百五十步;北六坊,縱各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