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91 (1700-1725).djvu/11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照臨無幽,咸遂生樂。施及明孝太子,天錫仁慈之德,

上感君親之悅,下係億兆之望。至元建號,日月重明, 無為而治者迨廿年。雖太子進德修業之洪溢,亦賴 元妃內助之淵密也。敬惟皇太妃聰明淑懿,母儀崇 嚴,德量溥厚,孝敬慈恕,出乎天性,往古未有也。自明 孝太子升遐,內則皇孫翼翼,訓導端嚴;外則百司班 班,臨御整飭。由是聖上君父大見倚重。雖於時皇太 孫未昭儲副之託,而詹事之司未嘗一日廢闕,以見 皇天定命於青宮之位,無時不在,誠非人力所能為 也。欽惟皇太孫殿下德資剛明,才兼文武,英謀獨斷, 大肖祖宗,族屬係望,遐邇歸心。聖祖憲天述道仁文 義武太光孝皇帝灼知天命之所在,久存隆顧,將付 以撫軍之重。於至元三十年夏六月二十二日,賜以 皇太子金寶,大「正儲位,而後詔以出師之期。天下聞 之,室家胥慶,和氣穰穰,出於兩間,是歲秋稔,數年罕 遇。臣竊念天象無言,託命不爽,豈期又於大行皇帝 宮車晚出之後甫八日,傳國神寶,不求而出於大功 臣子孫之家,速由臺諫耳目之司,直達於皇太妃御 前。斯蓋皇天授命,皇太孫誕膺龍飛,以正九五之位」, 俾符寶璽之文,既壽而永,永而又昌。臣又見皇天之 心,大賴我皇元繼體之君,不疾不遲,景命適至,以允 四海之望者。其瑞應之兆有三。按《唐史》,代宗之將為 太子,先封楚王。及位正儲副而監國楚州,獻定國寶 一十有三,因曰:「楚者,太子之封,今天降寶於楚,宜建 元寶應。」蓋以寶為太子瑞應也。昔明孝太子封為燕 王,今皇太孫,燕王之子也,將主神器,而神寶出於燕, 適與前事相符。此瑞應之兆一也。又寶璽之出,正當 皇元聖天子六合一統之時,宮車晚出之近朝,以見 天心,正為繼體之君設也。此瑞應之兆二也。又寶璽 之出,適當月之三十日,有終而復始之象,以見先聖 皇帝御世,太平之功既成,俾繼體之君復其始也。此 瑞應之兆三也。今以此三兆觀之,益見天命之來際, 合於青宮也。臣區區之情,無任傾嚮,輒罄所見,以贊 其萬一。謹將寶璽之出處,古今始末,詳據考按。許慎 《說文》:「璽,玉者,印也。以守土,故為文。從爾從土。」其義蓋 曰天付爾此器,俾寶之以守爾土也。至周太史籀《易》 為「從爾從玉」,義取天付爾此玉寶以為天下君也。三 代以上,璽文無所,考諸史籍并寶璽篆文。《圖說》曰:「傳 國璽方四寸,其文文飾如前。楚以卞和所獻之璞,琢 而成璧。後求昏於趙,以納聘焉。秦昭王請以十城易 之而不獲。始皇并六國得之,命李斯篆其文,玉工孫 壽刻之。」《太平御覽》又以為藍田玉所刻。二世子嬰奉 璽降沛公於軹道旁。高祖即位,服其璽,因世傳之,謂 為「傳國璽。」厥後孺子未立,藏於長樂宮。及莽篡位,使 安陽侯王舜迫太后求之,太后怒罵而不與,舜言益 切,出璽投之地,璽因歸莽。及更始滅莽,校尉公賓得 璽詣宛,獻於更始。赤眉殺更始,立盆子,璽為盆子所 有。後盆子面縛,奉璽於光武。至獻帝,董卓作亂,掌璽 者投於井中。孫堅征董卓,於井中得之,袁術奪於堅 妻。術死,荊州刺史徐璆聞帝為曹操迎在許昌,以璽 送之。帝後遜位,并以璽歸魏帝。道鄉公禪位,璽歸於 晉。懷帝遇劉聰之害,璽歸於聰。聰死,歸曜,曜為石勒 所滅,璽入於勒,勒滅,入於冉閔。閔敗,見收於閔之將 軍蔣幹。晉征西將軍謝尚購得之,以還東晉,時穆帝 永和八年也。自璽寄於劉、石,共五十三年,晉復得之。 是後宋、齊、梁、陳相傳以至於隋滅陳,蕭后與太子正 道并傳國璽,并入於突厥。唐太宗即位,寶璽未獲,乃 自刻玉曰:「皇天景命,有德者昌。」貞觀四年,蕭后與正 道自突厥奉璽歸於唐,唐始得焉。朱溫篡唐,璽入於 溫。莊宗定亂,璽入於後唐。莊宗遇害,明宗嗣立,再傳 養子從珂,是為廢帝。石氏篡立自焚,自是璽不知所 在。至宋哲宗,咸陽民段義獻玉璽。及徽宗為金所虜, 凡有寶璽,金皆取之,內璽一十有四,青玉傳國璽一, 其色與今所獻玉璽相同,則知宋之南遷二百年無 此寶璽也明矣。然自金既取於宋之後,寶璽出處得 失,亦未見明說。以及我元適集皇太孫寶命所歸之 際,應期而出,臣職總御史,親會盛事,不可以不錄。又 圖中別有璽,其文亦八,旁注曰:「此傳國璽背文也。」今 見寶璽之背,皆刻螭形,蟠屈凹凸不齊,遍廢厭四際, 無地可置此文。按《太平御覽》,秦光十九年,雝州刺史 郄恢表,「慕容永」稱藩奉璽,方六寸,厚七分,蟠螭為鼻。 今高四寸六分,四邊龜文,下有字曰「受天之命,皇帝 壽昌。」原其所由,未詳厥始。以信斯言之當,別是一璽, 非今傳國璽也。此又不可不辨。臣彧誠惶誠恐,稽首 頓首,謹奉牋上進以聞,伏希聽覽,微臣不勝瞻望之 至。謹言。

《傳國璽論》
郝經

上世帝王所以立政傳信,考文議禮,則有瑞玉、服章、 《符節》《左契》,各為一代法制。別等差,辨上下,列貴賤,定 尊卑,以為名器,而不以為傳。故唐、虞、夏、殷、周之受命, 莫不革故而易新。其先代之寶,世所共珍而不忍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