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92 (1700-1725).djvu/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重慎也。」

《匈奴傳》:「甘露三年,單于正月朝天子于甘泉宮,賜以 冠帶衣裳,黃金璽盭綬。」

《王莽傳》:「莽上書言:臣以元壽二年六月戊午倉卒之 夜,以新都侯引入未央宮,庚申拜為大司馬,充三公 位。元始元年正月丙辰,拜為太傅,賜號安漢公,備四 輔官。今年四月甲子,復拜為宰衡,位上公。」臣莽伏自 惟,爵為新都侯,號為安漢公,官為宰衡、太傅、大司馬。 爵貴號尊,官重一身,蒙大寵者五,誠非鄙臣所能堪。 據元始三年天下歲已復,官屬宜皆置。《穀梁傳》曰:「天 子之宰,通於四海。」臣愚以為宰衡官以正百僚、平海 內為職,而無印信,名實不副。臣莽無兼官之材。今聖 朝既過,誤而用之,臣請御史刻宰衡印章曰:「宰衡太 傅大司馬。」印成,授臣莽,上太傅與大司馬之印。太后 詔曰:「可。韍如相國,朕親臨授焉。」

莽孫功崇公宗坐,自畫容貌,被服天子衣冠,刻印三: 一曰維祉冠存已夏處南山臧薄冰,二曰「肅聖寶繼」, 三曰「德封昌圖。」又宗舅呂寬家前徙合浦,私與宗通, 發覺按驗,宗自殺。莽曰:「宗屬為皇孫,爵為上公,知寬 等叛逆族類,而與交通,刻銅印三,文意甚害,不知厭 足,窺欲非望。《春秋》之義,君親毋將,將而誅焉。迷惑失」 道,自取此辜。嗚呼哀哉!宗本名會宗,以制作去二名, 今復名會宗。貶厥爵,改厥號,賜諡為《功崇繆伯》,以諸 伯之禮葬于故同穀城郡。

《後漢書張步傳》:「王閎者,王莽叔父平阿侯譚之子也。 哀帝時為中常侍。時倖臣董賢為大司馬,寵愛貴盛, 閎屢諫忤旨。哀帝臨崩,以璽綬付賢曰:『無妄以與人』。 時國無嗣主,內外恇懼。閎白元后請奪之,即帶劍至 宣德後。闥舉手叱賢曰:『宮車晏駕,國嗣未立,公受恩 深重,當俯伏號泣,何事久持璽綬,以待禍至耶?賢知』」 閎必死,不敢拒之,乃跪授璽綬。閎馳上太后。朝廷壯 之。

《西京雜記》:元后在家,嘗有白燕銜白石大如指,墜后 績筐中。后取之,石自剖為二,其中有文曰:「母天地。」后 乃合之,遂復還合,乃寶錄焉。後為皇后,常并置璽笥 中,謂為天璽也。

《漢書·元后傳》:「王莽以符命自立為真皇帝,先奉諸符 瑞以白太后,太后大驚。初,漢高祖入咸陽,至霸上,秦 王子嬰降於軹道,奉上始皇璽。及高祖誅項籍,即天 子位,因御服其璽,世世傳受,號曰『漢傳國璽。以孺子 未立,璽藏長樂宮。及莽即位,請璽,太后不肯授莽,莽 使安陽侯舜諭指。舜素謹敕,太后雅愛信之。舜既見』」 太后,知其為莽求璽,怒罵之曰:「而屬父子宗族蒙漢 家力,富貴累世,既無以報,受人孤寄,乘便利時,奪取 其國,不復顧恩義。人如此者,狗豬不食其餘,天下豈 有而兄弟邪!且若自以金匱符命,為新皇帝變更正 朔服制,亦當自更作璽,傳之萬世,何用此亡國不祥 璽為而欲求之?我漢家老寡婦,旦暮且死,欲與此璽 俱葬,終不可得。」太后因涕泣而言,旁側長御以下皆 垂涕。舜亦悲不能自止,良久,迺仰謂太后:「臣等已無 可言者,莽必欲得《傳國璽》,太后寧能終不與邪?」太后 聞舜語切,恐莽欲脅之,迺出漢傳國璽投之地,以授 舜曰:「我老已死,知而兄弟今族滅也。」舜既得傳國璽, 奏之,莽大說。莽又欲改太后漢家舊號,易其璽綬,恐 不見聽。而莽疏屬王諫欲諂莽,上書言:「皇天廢去漢 而命立新室太皇太后不宜稱尊號,當隨漢廢,以奉 天命。」莽迺車駕至東宮,親以其書白太后。太后曰:「此 言是也。」莽因曰:「此誖德之臣也,罪當誅。」於是冠軍張 永獻符命銅璧,文言「太皇太后當為新室文母太皇 太后。」莽迺下詔曰:「予視群公,咸曰休哉!其文字非刻 非畫,厥性自然。予伏念皇天命予為子,更命太皇太 后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協于新室。故交代之際,信 于漢氏。哀帝之代,世傳行詔籌,為西王母共具之祥, 當為歷代為母,昭然著明。予祗畏天命,敢不欽承!謹 以令月吉日,親率群公、諸侯卿士,奉上皇太后璽紱, 以當順天心,光于四海焉。」太后聽許。莽於是鴆殺王 諫,而封張永為貢符子。

《匈奴傳》:王莽之篡位也,建國元年,遣五威將王駿率 甄阜、王堸、陳饒、帛敞、丁業六人,多齎金帛重遺單于, 諭曉以受命代漢狀。因易單于故印,故印文曰「匈奴 單于璽」,莽更曰「新匈奴單于章。」將率既至,授單于印, 紱詔令上故印。紱單于再拜受詔。譯前欲解取故印, 紱單于舉掖授之。左姑夕侯蘇從旁謂單于曰:「未見 新印文,宜且勿與。」單于止不肯與,請使者坐穹廬。單 于欲前為壽,五威將曰:「故印紱當以時上。」單于曰:「諾。」 復舉掖授譯。蘇復曰:「未見印文,且勿與。」單于曰:「印文 何由變更?」遂解故印。紱奉上將率受著新紱,不解視 印,飲食至夜迺罷。右率陳饒謂諸將率曰:「鄉者姑夕 侯疑印文幾令單于不與人。如令視印,見其變改,必 求故印,此非辭說所能距也。既得而復失之,辱命莫 大焉。不如椎破故印,以絕禍根」,將率猶與,莫有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