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92 (1700-1725).djvu/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饒燕士果悍,即引斧椎壞之。明日,單于果遣右骨都 侯當白將率曰:「漢賜單于印,言璽不言章,又無漢字, 諸王已下迺有漢言章。今印去璽加新,與臣下無別, 願得故印。」將率示以故印,謂曰:「新室順天制作,故印 隨將率所,自為破壞。單于宜承天命,奉新室之制,當 還白。」單于知已無可奈何,又多得賂遺,即遣弟右賢 王輿奉馬牛,隨將率入謝,因上書求故印。後以印文 改易故,怨恨,迺遣右大且渠蒲呼盧訾等十餘人將 兵眾萬騎,勒兵朔方塞下。

《王莽傳》:「更始元年,李松、鄧曄等共攻京師倉,未下,而 長安旁兵四會城下。十月戊申朔,兵從宣平城門入, 城中少年朱弟等趨讙並和,燒作室門斧敬法闥,火 及掖庭。時莽紺袀服,帶璽韍,持虞帝匕首。天文郎按 拭於前日時加某。莽旋席隨斗柄而坐,曰:『天生德於 予,漢兵其如予何』?三日庚戌晨旦明,莽之漸臺,眾兵」 追之,圍數百重。臺上商人杜吳殺莽,取其綬。校尉東 海公賓就故大行治禮,見吳,問:「綬主所在?」曰:「室中西 北陬間。就識斬莽首,軍人分裂莽身。」公賓就持莽首 詣王憲。六日,李松、鄧曄入長安,以王憲得璽綬,不輒 上,收斬之,傳莽首詣更始。

《西京雜記》:「中書以武都紫泥為璽室,加綠綈其上。」 《後漢書世祖本紀》:「建武三年,赤眉遣使乞降。丙午,赤 眉君臣面縛,奉高皇帝璽綬。己酉,詔曰:『盆子竊尊號, 亂惑天下。朕奮兵討擊,應時崩解,十餘萬眾束手降 服。先帝璽綬,歸之王府。斯皆祖宗之靈,士人之力,朕 曷足以享斯哉?其擇吉日祠高廟。二月己未,祠高廟, 受』」傳國璽。

《祭遵傳》:涿郡太守張豐反,遵擊之,豐功曹孟厷執豐 降。初,豐好方術,有道士言豐當為天子,以五綵囊裹 石繫豐肘,云石中有玉璽。豐信之,遂反。既執當斬,猶 曰:「肘石有玉璽。」遵為椎破之,豐乃知被詐。

《馬援傳》:「建武十七年,拜援伏波將軍。」《東觀記》曰:援 上書:「臣所假伏波將軍印書,伏字犬外嚮,城皋令印, 皋字為白下羊,承印四下羊,尉印白下人,人下羊,即 一縣長吏,印文不同,恐天下不正者多,符印所以為 信也。所宜齊同,薦曉古文字者。」事下大司空,正郡國 印章。奏可。

《東平憲王蒼傳》:「永平十一年,蒼與諸王朝京師,月餘 還國,帝臨送歸宮,悽然懷思,乃遣使手詔國中傅曰: 辭別之後,獨坐不樂,因就車歸,伏軾而吟,瞻望永懷, 實勞我心,誦及《采菽》,以增嘆息,日者問東平王處家 何等最樂,王言為善最樂。其言甚大,副是要腹矣。今 送列侯印十九枚,諸王子年五歲已上能趨拜者,皆」 令帶之。

《桓帝本紀》:「延熹七年,勃海妖賊蓋登等稱太上皇帝, 有玉印珪璧鐵券相署置,皆伏誅。」

延熹九年,沛國戴異得黃金印,無文字,遂與廣陵人 龍尚等共祭井作符書,稱「太上皇」,伏誅。

《三國吳志·孫堅傳》註:《吳書》曰:「堅入洛,埽除漢宗廟,祠 以太牢。堅軍城南甄官井上,旦有五色氣,舉軍驚怪, 莫有敢汲。堅令人入井,探得漢傳國璽,文曰:『受命于 天,既壽永昌』。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上一角缺。初,黃 門張讓等作亂,劫天子出奔,左右分散,掌璽者以投 井中。」

《後漢書徐璆傳》:璆為汝南太守。獻帝遷許,以廷尉徵, 當詣京師,道為袁術所劫,授璆以上公之位。璆乃歎 曰:「龔勝、鮑宣獨何人哉?守之必死!」術不敢逼。術死,軍 破,璆得其盜國璽。及還許,上之,并送前所假汝南、東 海二郡印綬。司徒趙溫謂璆曰:「『君遭大難,猶存此耶』? 璆曰:『昔蘇武困於匈奴,不墜七尺之節,況此方寸印』」 乎。後拜太常。

《三國魏志太祖本紀》:「初平元年,袁紹與韓馥謀立幽 州牧劉虞為帝,太祖拒之。紹又嘗得一玉印,於太祖 坐中舉向其肘,太祖由是笑而惡焉。」

《魏武帝集設官令》:「魏諸官印各以官為名,印如漢法, 斷二千石者章。」

《後漢書袁術傳》:「術在南陽,有僭逆之謀,聞孫堅得傳 國璽,遂拘堅妻奪之。」

《劉焉傳》:張魯字公旗。初,魯自號師君,其來學者,初名 為鬼卒,後號祭酒。時人有地中得玉印者,群下欲尊 魯為漢寧王。魯功曹閻圃諫曰:「漢川之民,戶出十萬, 四面險固,財富土沃,上匡天子,則為桓文,次方寶融, 不失富貴。今承制署置,勢足斬斷,遽稱王號,必為禍 先。」魯從之。

《三國張魯傳》:「魯雄據巴漢垂三十年,漢末力不能征, 遂就寵魯為鎮民中郎將,領漢寧太守。民有地中得 玉印者,群下欲尊魯為漢寧王。魯功曹巴西閻圃諫 魯曰:『漢川之民,戶出十萬,財富土沃,四面險固。上匡 天子則為桓文,次及竇融,不失富貴。今承制置署,勢 足斬斷,不煩於王。願且不稱,勿為禍先』。魯從之。」 《魏略》:「司馬景王廢齊王芳,使郭芝入白太后取璽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