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94 (1700-1725).djvu/7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者也,故不及腹帶。鄭康成以樊為鞶帶之鞶,又以龍

為尨,條為絛,前為剪,非也。纓蓋用組為之,與冠纓同; 五采一匝為就,與圭繅冕旒之就同。鄭司農以士喪 馬纓三就為「削革三重」,康成謂「樊纓以五采罽飾之」, 又謂「金路無鍚,有鉤,鵠纓就,數與革路同」,殆不然也。 《禮》曰:「丹漆雕幾之美,素車之乘。」《詩》曰:「路車有奭。」毛氏 曰:「奭,赤貌。路車之飾,皆丹漆矣。」然《禮》言「玉路以祀」,又 言「素車之乘」,蓋王之祀天,自國至大次則乘玉路,自 大次以升壇則乘素車,猶之聽祭報以皮弁,及祭則 服大裘冕也。《巾車》,金路以賓,同姓以封,象路以朝,異 姓以封,革路以即戎,以封四衛,木路以田,以封蕃國。 言「同姓以封」而不言以封同姓,言「異姓以封」而不言 以封異姓,則嫌以賓獨賓同姓,以朝獨朝異姓故也。 同姓一,異姓二。以異姓對庶姓,則庶姓非異姓也。司儀 土揖庶姓時揖異姓孔子以南宮緇為異姓則異姓姻也庶姓非姻也以異姓對同姓, 則庶姓亦異姓而已。故《巾車》「金路封同姓」,象「路封異 姓。」《禮記》:於侯授同姓謂之伯父叔父,異姓謂之伯舅 叔舅。凡此所謂異姓者,庶姓預之也。同姓亦曰內姓, 異姓亦曰外姓。《左傳》曰:「同姓選親,外姓選舊。」

又曰:《書》曰:「大輅在賓階面,綴輅在阼階面,先輅在左 塾之前,次輅在右塾之前。」《禮器》曰:「大路繁纓一就,次 路繁纓七就。」《郊特牲》曰:「大路繁纓一就,先路三就,次 路五就。」然則《周官》馭玉路者謂之大馭,則玉路謂之 大路,獨周為然。若夫商之大路,則木路而已。《春秋傳》 與荀卿曰:「大路越唐。」《禮器》與?《郊特牲》曰:「大路繁纓一 就。」《明堂位》曰:「大路,商路也」,孔子曰「乘殷之路,皆木路 也。」然《禮器》與郊特言「大路繁纓一就」則同,其言「次路 繁纓五就七就」則不同者,先王之路,降殺以兩,反此 而加多焉,蓋亦以兩而已。大路一就,先路三就,則次 路有五就七就者矣。《書》言「次路,以兼革、木二路」,則商 之次路五就七就,庸豈一車耶?鄭氏以「七就」為誤,是 過論也。夫「綴路」,金路也,以其綴於玉路故也。「先路」,象 路也,以其行道之所先故也。「次路」,革路,木路也,以其 次於象路故也。《周官典路》:「若有大祭祀,則出路。大喪 大賓客亦如之。凡會同軍旅,弔於四方,以路從。」蓋王 之行也,乘玉路而先之以象路,次之以革路、木路,而 金路綴於玉路之後。觀《書》,先路在左塾之前而居西, 次路在右塾之前而居東。春秋之時,鄭侯以先路三 命之服賜子展,以次路再命之服賜子產,魯以先路 三命之服賜晉三帥,以一命之服賜司馬輿師以下, 則先路固貴於次路矣。孔安國亦以先路為象路,蓋 亦有所受之也。諸侯有先路,後路亦有大路。《樂記》亦 曰:「大輅,天子之輅,所以贈諸侯。」《雜記》:「諸侯之賵有乘 黃,大路相襚,以後路與冕服,先路與褒衣。」蓋諸侯之 大輅,則金路謂之大路,猶熊侯謂之大侯也。《春秋傳》 稱:王賜晉文公以大路之服。僖公二十八年祝鮀言:「先王分 魯、衛、晉以大路。」定公四年王賜鄭子僑以「大路。」襄公十九年王 賜叔孫豹以「大路。」襄公二十四年《杜氏》「以賜魯、衛、晉之大路, 皆金路。」「賜穆叔、子僑之大路」,當是革、木二路,此不可 考。

五路言翟,言車而不言路。二翟言翟而不言車者,不 言路,避王也。不言車,車不足以名之也。孤言《夏篆》,卿 言夏縵,至「墨車」以下,然後言車,是亦飾盛者以飾名, 飾殺者以車名也。重翟鍚面,厭翟勒面,安車彫面,翟 車貝面。鄭司農曰:「鍚,馬面鍚。」鄭康成曰:「勒面如玉龍 勒之韋,為當面飾。」然則鍚面者,鍚飾馬面也。勒面、彫 面、貝面蓋亦若此。勒面以韋,則鍚面、彫面、貝面以韋 可知也。鍚必鏤之,則彫面亦鏤鍚可知也。鍚面、彫面 以金,貝面以貝,則勒面有鍚亦可知也。或言勒,或言 彫,互備也。馬飾莫隆於鍚,勒飾莫殺於貝,故《巾車》於 王之玉路言「鍚樊纓」,《儀禮》於士之喪車貝勒,此重翟、 厭翟,安車所以鍚面,而翟車所以貝面也。

《程氏演繁露》

漢初馬少,故曰:「自天子不能具醇駟,將相或乘牛車。」 言惟天子之車,然後有馬,然亦不能純其一色,至將 相則時或駕牛也。自吳楚誅後,諸侯惟是食租衣稅, 無有橫入,故貧者或乘牛車,則此之以牛而駕,自緣 貧窶,無資可具,非有禁約也。漢韋元成以列侯侍祠, 天雨淖,不駕駟馬車而騎至廟下,有司劾奏削爵,則 舍車而騎,漢已有禁矣。東晉惟許乘車,其或騎者,御 史彈,則漢法仍在也。至其駕車,遂改用牛。王導駕短 轅犢車,犢,牛犢也。王濟之八百里駁,駁亦牛也。言其 色駁而行速,日可八百里也。石崇之牛疾奔,人不能 追,此其所以寶之也。《南史》:「吳興太守之官,背殺軛下 牛以祭項羽」,知駕車用牛也。豈通晉之制皆不得駕 馬也耶?予於是攷案:上古駕車,則皆駕牛,無用馬者。 故《易》曰「服牛乘馬也。」又曰:「皖彼牽牛,不以服箱。」則牛 服之謂也。至古之耕,卻不用牛。孔子弟子中有冉耕, 字伯牛,豈前此未以牛耕耶?《詩》「十千為耦,長沮、桀溺 耦而耕,沮、溺二人相對自挽犁也。」《甘誓》「御非其馬之 正,汝不共命。」《詩》曰:「四牡騑騑,蕭蕭馬鳴,有車鄰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