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98 (1700-1725).djvu/3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有人為持者,要之皆以意自便,無所謂故事。」夫九齡 使人持笏有囊,而世因置笏囊,乃知古人舉動不苟 如此。今人借使能置,人亦無肯效者。

笏部外編

《洞冥記》五:「孟岐,河清之逸人也,年可七百歲,語及周初 時事,了然如目前。岐侍周公升壇上,岐以手摩成王 足,周公以玉笏與之,岐嘗寶執,每以衣袂拂拭,厚七 分,今銳斷𢘆,切桂葉食之。聞帝好僊,披草蓋而來謁 帝焉。」

《南史豫章王嶷傳》:嶷薨後,見形於第後園,乘腰輿指 麾處分,呼直兵。直兵無手板,左右授一玉手板與之, 謂曰:「橘樹一株死,可覓補之。」因出後園,閤直兵倒地, 仍失手板。

《見聞錄》:郭翀,壺關人。博學能文,少負大志,以狀元自 期。嘗與其友賈、李素約,詣北極廟夜取神笏,先得 者及第。賈、李皆先往取之,笏巋然不動。翀至取笏,神 立授之。既而還笏,神復起。及見廟祝云:「夜聞神語,有 郭狀元借笏與之,但不得上第。」洪武四年,廷試,翀果 傳臚第一,吳伯宗第二。伯宗,金陵人,先知名,太祖命 填為狀元,以翀為第二,果如神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