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800 (1700-1725).djvu/9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刁斗鐫斗

《字書》曰:「刁斗以行軍,晝炊夕擊。」今世所見古刁斗,柄 長尺四五寸,其斗僅可容勺合,如此則恐非炊具,擊 之則可。此物乃王莽時鑄威斗厭勝家所用耳。或於 上刻貳師將軍字及其它官號,尤表其偽。大抵刁斗 如世所用,有柄銚子,宜可炊一人食,訛刁斗字為銚 字爾。字書以銚為田器,不言可知也。若鐫斗,亦如今 有柄斗而加三足。予嘗見之,辨其質與色,真三代物。 蓋刁鐫皆有柄,故謂之斗。刁無足而鐫有足爾。又《字 書》以鐫為溫器,蓋古以鼎烹,夫鼎大,卒難至熱,故溫 已烹之冷物,今一二人食則用鐫,余所見者正然。

鼎大小

予猶及見漢館陶侯鼎,可容今之斗,則三代可知矣。 然近世所存古鼎,或有容一升半升者,考其款識,則 真古物也,亦謂之鼎。鼎乃太烹之器,豈爾耶?此蓋古 之祭器,名曰「從彝」,曰「從」,則其品不一,蓋以貯已熟之 物,以祭宗廟,象鼎之器形,而實非鼎也。猶今人食器, 亦有象鉎、釜者。凡曰鬲、曰匜、曰甗、曰尊,其形有甚小 者皆然,故小尊。或識曰「寶尊彝。」

香爐

古以蕭艾達神明而不焚香,故無香爐。今所謂香爐, 皆以古人宗廟祭器為之。爵爐則古之爵狻,猊爐則 古《踽足豆》,香毬則古之鬵,其等不一,或有新鑄而象 古為之者。惟博山爐乃漢太子宮所用者,香爐之制 始於此,亦有偽者,當以物色辨之。

古器不知名

餘姚一達官家,有古銅盆,大如火爐,而週迴有十二 環。婺州馬鋪嶺人家掘得古銅盆,而兩環在腹下、足 之上。此二器《文字》所不載,或以環低者為古攲器。

追蠡

禹之聲尚文王之聲以追蠡。趙岐注以追為鐘紐,於 義未安。追者,琢也。《詩》云:「追琢其章。」今畫家滴粉令凸 起,猶謂之追粉。所謂追蠡,蓋古銅器,款文追起處漫 滅也。趙氏釋蠡為絕,亦非。絕蓋剝蝕也。今人亦以器 物用久而剝蝕者為蠡。

舂陵塚鏡

道州民於舂陵侯塚得一古鏡,於背上作菱花四朵, 極精巧。其鏡面背用水銀,即今所謂「磨鏡藥」也。鏡色 略昏而不黑,並無青綠色及剝蝕處。此乃西漢時物, 入土千餘年,其質並未變。信知古銅器有青綠剝蝕 者,非三代時物無此也。

晉塚古器

或傳嵊縣僧舍治地得磚,上有「永和」字。及得銅器,如 今香爐而有蓋。蓋上仰三足,如小竹筒,空而透。上筒 端各有一飛鶴,爐下亦三足,別有銅盆承之。

雲煙過眼錄

喬達之所藏

《石屏》一,其上橫岫石,如黛色,林木蓊然如著色。元暉 畫,莫知為何石。

又汝窯爐一瓶二,喎盆二,甚佳。

焦達卿所藏

《古伯彝》,正如一青瓜,色碧可愛。湯仲謀云:「余至順壬 辰見總管趙伯昂所收古伯彝,蓋色光瑩如漆,內有 文曰『古伯彝』」,不審焦氏曾有蓋否?葉森幼年見焦公 此彝,正如前見,當時即無此蓋。

鮮于伯機所藏

玉印一,其文曰「鍳定寶書之印」,口題幽字; 一,玉爐經火不甚佳,然皆龍紋,是謂思陵中物。 有透光鏡,一映則背花俱見,其影皆空。昔麻知幾有 詩,余亦嘗賦詩。其後伯機又得一面,郝潛夫亦有二 面。最後胡存齋一鏡透影極分明。余有鏡映之,或止 透一半,或透而不甚分明。蓋凡鏡皆透,有分明不分 明耳。

張受益所藏

銅器中最佳者莫如《監水匜》,文藻精妙,色如綠玉,第 無款耳。三代之器都無款。

《商甗》內有款,又細文,大壺,頸有「琱戈」一「月」字。

方壺一,遍身皆硃砂斑,色紅如血點,又碧圓壺,亦佳 玩。楊中齋《勤有堂》故物。

兩耳彝爐,下連方座,四周皆作雙牛,文藻並起,朱綠 交錯。葉森按:「此制非彝爐,當是敦也。」

小鼎一。內有款文藻甚佳,其色青綠。

箆刀一,其鐵皆細花文,云此迺用銀片細剪,又以鐵 片細剪如絲髮,然後團打萬搥,迺成自然之花,其靶 如合色烏木,乃西域雞舌香木也。此乃金水總管所 造刀也。上用滲金鐫「錯造」五字,斌鐵自有細文如雪 花,以銀和鐵團打,恐非也。

王子慶所藏

《古鏡》一,中藏簧,有聲鏗然,蓋夾鑄也。

劉伯益所藏

蒼玉符長可一尺,闊三寸,厚半寸許,兩旁作雙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