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页面:NLC404-01JF1778-930 新文字半月刊 1935年第一期.pdf/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Latinxua sh dungfang weidadi geming

Sin Wenz


Di 1 Ki

新文字半月刋

1935n. 8ye 20xao


Mulu


Sin Wenz Banjyekan She Chuban

定價銅元六枚

廢除漢字 之光

1. 新文字是什麼?

新文字是一種用拉丁字母寫中國話的拼音文字,所以又呌作拉丁化中國字。爲方便起見,我們也可呌他拉丁化(Latinxua)。新文字是要代替方塊字(漢字)的。新文字是一種現代的,科學的,國際化的,簡易的拼音文字。新文字是大衆的文字。

2. 爲什麼要廢除漢字?

世界上無論那種文字,在最初都是象形的。譬如要寫太陽便畫一個太陽,要寫人便畫一個人形。但是後來人需要的字漸漸多了,生活的方式也複雜了,單單是畫圖絕不能表明意思。于是便想起了什麼『會意』,『指事』等方法,畫個『丄』便是『上』,畫個『丅』便是『下』,在樹底下休息便是『休』畫個人伸着兩臂便表示『沒有』,抱着兩臂便是『愛』。會意指事再不够用,於是不得不胡寫亂用的『假借』、『轉注』了。最後不得不拋棄了『形』的觀念,完全從聲音上着想。于是每個字便完全代表了聲音。後來生活進化,語言發達,文字也再作一次『革命』的工作,把一個個的表音字,集合成幾十個字母,用他來拼一切的口音。于是文字又衝破了他本身的障碍,得到了新力量。適合于新環境,長足的發達起來。

中國文字,在前幾步工作上,和其他文字是一樣的。大篆(籀文),小篆還都保持着古字的形體,每個字還可以看出他代表的意思。到了秦始皇的時候,政務複雜,文件繁重,刑罰事一天多似一天,舊的文字,處處感到不便。于是便發展出程邈的隸書。將原有的字,隨便加減幾筆,總以易寫易認爲原則。於是『鳥』變成四條腿,『牛』一隻角,『日』不像太陽倒像窗戶,『㱃』本是從『酓』的音,把他改作『飲』,聲也錯了。這樣的胡改亂改,正是一種革命工作。此後變成楷書、八分書、草書,無非是爲的適應新環境,而每個字不再表示意義,只表示聲音了。據錢玄同統計現在漢字中稱得上衍形的不過佔全體百分之一,其餘都是衍聲的。這種情形,再進一步,就可以和埃及變腓尼基文(西洋文字變化之祖)一樣的,變成幾十個字母拼音。但這『再進一步』的工作,終未實現。於是漢字便一直停留在古代的形式上,經過了兩千年,使我們日日感到困苦,使百分之八十的中國人變成文盲。

『再進一步』的工作,爲什麼突然停止呢?這也是有原因的。其原因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