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511-023031404016896-25115 余嘉錫論學雜著 下冊.pdf/1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川者,京師長春宮道士也,會世皇將取宋,迺上疏抗言宋未有可伐之罪,遂命副國信使郝文忠公經使江南,歿於眞州。然則當時北方雖久陷金元,而其人心終不忘宋,不獨陵川一人而已。此無他,明於夷夏之防,故不願中國胥而爲夷也。考《陵川集》卷十四。有《壽何待制》詩云:「歲月閑丹竈,乾坤坐白頭」,則其人乃道士,與《輟耕錄》之言合,附識之於此。

《龍德故宮懷古》一十三首 錄七。
常怪韓王智數多,不從太祖據山河,黄流豈是天爲塹,靑屋誰知是帝羅。
案:趙普追封韓王,此譏普之諫取燕雲,卽劉靜修趙普元無四方志之意。
復國誅讎事豈難,背城借一據河山,汴梁更不回頭望,直送汪黃到浙閒。
少康一旅便南奔,畀付英雄國可存,宗澤云亡李網罷,衣冠不復到中原。
却許邦昌爲紀信,渾將秦檜作程嬰,甘心江左爲東晉,長使英雄氣不平。
金人不敢駐幽燕,劉豫猶能帝八年,若使汴梁和且戰,關河一半尚能全。
建炎新焰起江東,冤血青城尙幾重。閩越兩王還有後,天教太祖繼高宗。
帥府雄開不卽眞,宋州躍馬趣曹門,只將京國爲根本,百戰能令社稷存。卷十五。

觀以上所錄諸詩,靜修目覩南宋之亡,故哀惋之詞多,伯常不及見,茲之所取,又皆未奉使以前之所作,故猶有屬望之意焉,此其所以異也。至於追恨北宋不取燕雲,及高宗之棄中原南渡,則其意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