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511-023031404016896-25115 余嘉錫論學雜著 下冊.pdf/12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余嘉錫論學雜著

同。二子雖不幸而生於元,試取其詩文,玩其辭以逆其志,二子之心,豈願爲元人者哉。雖然,不獨二子已也,元人之作,似此者不可勝數,試更取其雜劇小說而觀之,往往取兩宋名將之事,演爲話本,被之管絃,莫不欲驅胡虜而安中國。故扮演楊繼業父子,爲其能拒遼也,裝點狄青,爲其能平蠻也,描寫梁山泊諸降將,爲其招安後會與征遼也,率兵隨童貫征遼,乃楊志之事,《水滸傳》誤屬之宋江,詳見余《宋江三十六人考實》。推崇岳武穆,爲其能破金也,其他牽連以及古之賢臣勇士,皆所以鼓忠義之氣,望中國之復强。由斯以談,當元之世,有心之人,盈天下皆是也,豈徒劉、郝二子也哉,特其詞譎而意隱,非熟察之,未易知爾。吾故取二子之詩,附入此篇,以與雜劇小說相發明,庶讀者有以見名臣大儒之所言,皆自天理流出,夫婦之愚,可以與知者,雖盲詞俚曲之中,亦往往有之。由是窮古今之變,考其民風國俗之所以然,知聖人之道,深入人心,春秋大一統尊中國讓夷狄之義,亘萬世而不敝,則愛國之心,油然而生矣。

楊業傳索隱第三

元順帝至正三年三月,詔修遼、金、宋三史,五年十月書成,見《元史》卷五十一〈順帝紀〉,及三史卷首。凡七百四十七卷,僅《宋史》一書,已至四百九十六卷,卷帙之繁富如此,費時纔兩年又七月,可謂速矣。遼、金二史,各有所本,今姑不論。其於《宋史》,第取宋之國史實錄及諸家傳記,隨意刪改,草率成篇,牴悟漏略,所在皆是,於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