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511-023031404016896-25115 余嘉錫論學雜著 下冊.pdf/14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楊業之祠,不當在古北口,其殆未之思也。紀氏引王曾《行程錄》云:「古北口内有業祠。」考王曾此錄,又名《上契丹事》,各書所引多刪節,莫備於《長編》卷七十九。所載,其文但云:「過朝鯉河,亦名七度河,九十里至古北口,兩旁峻崖中,有路僅容車軌,口北有鋪,彀弓連繩,本范陽防阨奚契丹之所,最爲隘束。」如是而已,未嘗言有楊業祠,紀氏不知何以誤記。且謂《宋史》爲元人所修不可據,不知《宋會要》、《隆平集》、《東都事略》、《續通鑑長編》、《太平治統類》等書,大抵出於《三朝國史》,無不相同。《遼史·本紀》所書,則出於耶律斜軫之奏報。《宋史》縱不可據,此諸書亦不可據乎?凡讀古人書,當實事求是,若不參稽博考,而第以私意測之,未有不羣疑滿腹者也,豈獨楊業一事已哉。業死後,不知會否歸葬。乾隆《一統志》卷十一保定府。 云:「楊業墓在唐縣西北一百十里,相傳業戰沒葬此。」明釋鎭澄《清涼山志》卷二。云:「令公塔,在九龍岡,宋楊業忠死,子五郎收骨建塔。」皆傅會不足信。至元入雜劇,以爲業死後,番人取其骨,懸之昊天寺塔上,尤爲誕妄。《日下舊開考》卷五十九。引《元一統志》云:「遼道宗清寧五年,秦越大長公主捨第爲寺,旣成,以大昊天寺爲額。」清寧五年,卽宋仁宗嘉祐四年,上距太宗雍熙三年楊業戰死之歲,七十三年矣,業之骨已朽,倘安得之塔上。是眞齊東野人之語,而《畿輔通志》,卷一百七十八。於昊天寺條下,引梁清標詩,有「黄塵餘霸氣,白骨冷幽州」之句,並自注云:「俗傳寺舊有塔,遼以貯楊無敵骨。」以戲劇之詞,形之歌詠,可謂俗語不實,流爲丹青矣。

帝聞之痛惜甚,俄下詔曰:「執干戈而衛社稷,聞鼓鼙而思將帥,盡力死敵,立節邁倫,不有追崇,曷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