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511-023031404016896-25115 余嘉錫論學雜著 下冊.pdf/23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余嘉錫論學雜著

卷舒也。至五代後唐明宗長興二年詔九經版行於世,俱作集冊,今宜改卷爲集。」集冊蓋謂摺疊成葉子,集而爲冊也。然則五經自有刻板已作葉矣。宋王鞏《聞見近錄》云:「國書嚴重,未有如玉牒者。祖宗以來,用金花白羅紙金花紅羅褾黃金軸,神宗時詔爲黃金梵筴,以軸大難披閲也。」梵筴者,摺疊本也,故今人猶呼冊葉爲經摺。然則宋時官書雖嚴重如玉牒,亦改爲冊葉矣。朱子《晦菴文集》卷六十三〈答余正甫書〉云:「修書之式,只可作小卷,疏行大字,原注:「欲可添注。」每段空紙一行,原注:「以備剪貼。」只似公案,摺疊成沓,字典引篇海云輕禮切。逐卷各以紙索穿其腰背。」原注:「史館修書例如此,取其便於改易也。」然則宋時史館之修書,官府之公案,皆用冊葉矣。自書籍改爲蝴蝶裝,而葉子不復行,然佛家之經,考試之卷子,吏胥之案卷,書畫碑帖之裝裱,猶有作冊葉者,則葉子之制,未盡亡也。

蝴蝶裝

元吾邱衍《閒居錄》云:「古書皆卷軸,以卷舒之難,因而爲摺,久而摺斷,復爲簿軼。原其初,則本於竹簡絹素云。」 此其說書冊制度之變遷,可謂要言不繁。葉子之變爲蝴蝶裝,其故可知矣。蝶裝之制,島田氏、葉氏、馬氏叙之已詳。然考之前人書中,殊不多見。惟《明史·藝文志序》云:「祕閣書籍,皆宋元所遺,無不精美,裝用倒摺,四周外向,蟲鼠不能傷。」蝴蝶裝之優於線裝,數話盡之。然則凡宋元本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