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NLC511-023031404016896-25115 余嘉錫論學雜著 下冊.pdf/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興遺史》曰:「睿思殿祗候李絪者,能謳詞,善小說,主養飛禽。」《武林舊事》卷六記小說人朱脩、孫奇隸德壽宮,皆其證也。《三朝北盟會編》卷一百四十九云:「紹興元年十二月,邵靑受招安。先是杜充守建康時,有秉義郎趙祥者,爲靑所得。靑受招安,祥始得脫身歸,乃依於内侍綱。綱善小說,上喜聽之。綱思得新事編爲小說,乃令祥具說靑自聚衆已後蹤跡,並其徒黨及强弱之將,本末甚詳。編綴次序,侍上則說之。故上知靑可用,而喜單德忠 單德忠爲邵靑部下統制官,勸靑受招安者。之忠義。」可見小說喜演草澤英雄故事,所謂鐵騎公案也。邵靑聚衆之時。聲勢不廣。影響不大。且人尙生存。猶得編爲話本。況宋江之聲稱赫然者乎!其綴成小說,流行民間,無足怪者。

夫話本既眞假相半,自不能純構虛詞。故《宣和遺事》記「花石綱」、「生辰綱」、「閻婆惜」事,雖未必曲折如眞,至於江等聚義梁山濼及受招安後率兵與攻方臘,則必不容誣。然《遺事》之寫宋江,反不如内侍綱所編邵靑蹤跡之詳。蓋其書本講史之體,意在演說南北宋興亡,不爲宋江而作。故取小說家梁山濼話本,刪除繁文,存其大略耳。楊維楨《東維子集》卷六有〈送朱女史桂英演史序〉曰:「朱氏名桂英,家在錢塘,世爲衣冠舊族,善記稗官小說,演史於三國、五季,因延致舟中,爲予說道君艮嶽及秦太師事。」觀此可以知元代講史風氣,及《宣和遺事》之所由作矣。

夫宋江興兵山東時之徒黨,據《宋史·侯蒙傳》所記,《宣和遺事》所講述,僅三十六人而已。宋、元之際,有僞撰江題壁詞者,造爲「六六雁行連八九」之語,詳本文宋江條。是爲一百八人之所由起,當亦出於說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