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511-023031404016896-25115 余嘉錫論學雜著 下冊.pdf/9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家將》雖小說,而實一時人心之所同,故能與學者之作相表裏。其後元之所以亡,明之所以興,其幾蓋在於此。錢辛楣乃謂小說專導人以惡,夫豈其然?屬稿旣定,名之曰《楊家將故事考信錄》,凡四篇,將以俾好事者覽觀焉。其或者有所感發也乎?一九四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武陵余嘉錫書于北平不知魏晉堂。

故事起源第一

自教育不興,人多不識字,眞能讀書者尤少。鄉曲陋儒,幾不知歷史爲何物。販夫走卒,纖兒村婦之流,茶餘酒後,促膝抵掌,侈口而談史事,聽其所言,大率荒謬無稽,不出於小說,必出於戲劇,而以戲劇之所常演者爲尤多。良以讀小說者猶必略識幾字,粗解文義,始能口講指畫,固非盡人所能辦也。至於戲劇,本來自民間,自鄉村以至市鎭,必有神祠,祠之大者必有戲臺,凡民間之祈請報賽,必於此演劇,至於農民收穫之後,演戲酬神,輒於廣塲掃地支棚,謂之草臺,召江湖班定期演唱,往往至十數日不止,遠近男婦,襁負兒女,聞風麕集,摩肩企踵,窮日夜不厭。咸同以後,北京之茶園盛興,外省亦起而仿傚,人民持數十錢,卽可聽戲一日,歸則逢人津津樂道,眉飛色舞,甚或戟指怒罵,皆劇中故事也。有解事者,或爲徵引史傳,正其謬誤,輒掉首不信。故戲劇之力,入人爲深。

胡應麟《莊嶽委談》卷下。曰:「今世俗搬演戲文,蓋元人雜劇之變,而元人雜劇之類戲文者,又金人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