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872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2冊.pdf/8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寶山海。昔異牟尋于此建寺曰法寶,因以名山。

  • 臥獅山。在法寶山之南五里,以形名。山高百丈餘,袤二里。其山俗名卦獅窩。其下有洞曰芭蕉,廣二尋,高稱之,入深百五十步。其中石乳燦爛,有如蓮、如鐘、如傘之異。又名石花。
  • 筆架山。在府城東南三十里。高百丈,袤二里,形如筆架。一名哱囉。
  • 峽口山。在府城東南四十里。下有石洞。廣二丈,高半之。一郡之水俱洩於此,陰流地中,達於施甸枯柯,入於闌滄江。洞多魚,故又名魚洞。
  • 石子山。在府城西七里。
  • 瑪瑙山。在府城西百里。多產瑪瑙。
  • 茶山。在瑪瑙山之後。
  • 靈鷲山。在府城北八里。高如寶蓋,延袤七里餘。山巓舊有報累寺,俗呼大寺山。有茶園菓林。
  • 棲賢山。在府城北十里。高百丈餘。
  • 白龍山。在府城北十里。東漢時有白龍之祥。〔有張含詩〕:烟霞巖岫極巃嵸,山勢盤霄護白龍。
  • 虎璋山。在府城北二十里。高百丈,袤三里許。下有溫泉,淸㴾可浴。
  • 龍王巖。在府城北二十五里。山勢甚高,一山中斷,二山璧立,若斧劈然。
  • 雲巖山。在府城北二十五里。高百丈餘,盤迴三里許。雜木陰森,巖石深百步。中有石橫臥千下,長丈餘。好事者鑿面爲佛,建寺以覆之,扁曰雲巖臥佛。
  • 五方山。在府城西北五里。高百丈餘,絕頂可以遠望。
  • 大富山。在府城西北三十里。
  • 銀壼山。在大富山之北。上多白石,狀如懸壼。
  • 石澗山。在府城東北三十里。
  • 天井山。在府城東北三十里。岡陵四繞,中有平地可居,故名之。
  • 羅岷山。在府城北八十里。卽闌滄江西岩。高千丈,袤四十里。〔有張含詩〕:蘭津之南何崔嵬,水寨石路盤空迥。江氛嶺祲日月翳,山狂谷狠猿猱哀。炎天風高屢見雹,嚴冬地迥常聞雷。鈎藤毒葛四時茂,鸚哥杜鵑千樹開。
  • 和場山。在府東南一百三十五里。
  • 球瑋山。在騰越州東五里,下峻上平。
  • 嶺峻山。在州東十八里,下有矣比坡。
  • 赤土山。在州東三十里。
  • 飛鳳山。在州南七里,以形名。
  • 團山。在州南八里,形如龜然。
  • 馬峰山。在州東十五里,又名長洞。
  • 水尾山。在馬峯山南一里。
  • 羅左衝山。在州南六十里,上有鎭夷關,後接南旬界,懸岩峭壁,是限華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