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ibu Congkan1073-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50-16.djvu/3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公勿去可也以理之所必無者曉之如首篇所云請别㝷

一箇好底性來換了此不好底性著之意爾及公自知其

不能不去則告之曰不能則去可也言亦順夫常理而巳

反復此章之意只如此恐不必於不去處别求道理也

明道徳性寛大規模廣闊伊川氣質剛方文理宻察其道

雖同而造徳各異故明道嘗爲條例司官不以爲浼而伊

川所作行狀乃獨不載其事明道猶謂青苗可且放過而

伊川乃於西監一狀較計如此此可謂不同矣然明道之

放過乃孔子之獵較爲兆而伊川之一一理㑹乃孟子之

不見諸侯也此亦何害其爲同耶但明道所處是大賢以

上事學者未至而輕議之恐失所守伊川所處雖髙然實

中人皆可跂及學者只當以此爲法則庶乎寡過矣然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