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Sibu Congkan Xubian064-許謙-讀四書叢説-1-1.djvu/3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方之人環視内向皆欲歸止於其地猶事中各有至善之理人

  當止之也

 緝熈與敬止是文王作聖功用緝熈是接續光明謂明德常明無

  時止息而又敬而行之則事事得其當而止於至善也緝熈体

  上言敬止用上言爲人君以下是曽子之意言文王止於至善

  者如此君臣父子交是事仁敬孝慈信是五者之則即至善也

  此五者人倫之大故曽子提出言之天下事無大小皆有至善

  所以貴於窮理而力行

 五止是曽子就文王之德之實而言使斈者效之亦無不敬而止

  於至善也如文王之視民如傷發政施仁必先矜寡孤獨無凍

  餒之老罪人不拏之𩔖止於仁也崇侯譛文王欲叛紂怒囚之

  羑里文王歎曰父有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君有不明臣不可以

  不忠豈有君而可叛乎及旣釋之乃率殷之叛國以事紂所謂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止於敬也禮記言文王爲丗子事

  王季之節及言文王之祭事死如事生思死者如不欲生忌日

  必哀稱諱如見親如欲色然止於孝也君子慈其子莫大於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