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tate Council Gazette - 1991 - Issue 02.pdf/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本页已校对

神文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任务。没有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方向和动力就没有保证,物质文明建设也搞不好。面对九十年代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的国内改革和建设任务,更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不懈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广泛深入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振奋民族精神,改善社会风气,克服在两个文明建设上“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健康发展。中央和地方都要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发展规划,逐渐增加必要的投入,使之与国家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投入的增长保持适当比例。

(9)必须处理好集中与分散的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过分集中的体制格局,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此必须充分予以肯定。但由于权力下放过程中有些措施不那么适当,宏观管理又没有跟上,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当前经济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过于分散的现象。国家掌握的财力物力过少,宏观调控能力减弱。这既妨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解决这样的矛盾和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步骤和方法,并且着重通过深化改革来实现。适当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来办好一些必须由中央办的关系全局利益的大事,这不仅是克服当前经济困难的需要,也是长远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有利于全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生产力和地区经济的合理布局。在我们这样一个十一亿人口的大国,过分集中不行,过分分散也不行,必须把必要的集中和适当的分散恰当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推进现代化建设。

(10)必须处理好治理整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十三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确定的关于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是正确的。经过两年多来的艰苦努力,治理整顿已经取得明显成效,社会供求总量趋于平衡,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农业连续两年丰收,工业生产逐步回升,经济秩序得到初步整顿。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是统一的,相互促进的,改革在治理整顿中不仅没有停滞,而且在继续进行和深化。但是,经济生活中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差、体制关系不顺等多年积累的矛盾和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八五”头一年或更长一点时间,要继续进行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在治理整顿中求发展。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