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逻辑语大全/第2章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第1章 逻辑语大全
第2章:逻辑语语法一日遊
约翰·沃尔德玛尔·科文
譯者:维基文库
第3章

第2章
逻辑语语法一日遊

2.1 谓语句

本章会用图表举出逻辑语基本句子结构的例子。我们首先看最普遍的格式,之后看逻辑语句子的基本组成部分的一些变化。除了本章所述的之外,还有更多其他的组句方法,这些我们在之后章节中研究,所以本章只是一个简短的概述,其中的内容会由本书之后的部分慢慢解释。本章也会介绍大部分用来讨论逻辑语语法的逻辑语单词。

我们考虑张三和李四,以及三个有关他们的句子:

例2.1
张三是李四的父亲。
例2.2
张三打李四。
例2.3
张三比李四高。

这些例子都在描述张三和李四之间的关系。但是在汉语中,我们在例2.1中使用“父亲”这个名词来描述一个静止关系,在例2.2中使用“打”这个动词来描述一个主动关系,在例2.3中使用“高”这个形容词来描述一个定语关系。逻辑语没有这些语法区别。用逻辑语表达这三个句子时,它们的结构一模一样。关系用同一个词类表达。在逻辑学中这整个结构称为“谓词”;在逻辑语中它叫做bridi(谓语句),中间的词类称为selbri(谓词)。逻辑学家将有关系的事物称作“论证”,而逻辑语说话者称之为sumti(词项)。这些逻辑语术语会在整本书中出现。

一个关系中有特定数量的事物。在汉语中,“给”接受三个事物:赠予者、接收人和所赠予的事物。例如:

例2.4
张三给李四一本书。

例2.5
李四给张三一本书。

意思不同,因为张三和李四的相对位置对调了。再者,

例2.6
一本书给张三李四。

对我们来说十分奇怪,因为位置中出现了不同寻常的论证。“给”所表达的关系仍未改变。

在逻辑语中,每一个谓词有特定数量和类型的论证,这些论证合称它的“位置结构”。最简单的谓词由一个词根构成,称为gismu(根词)。词典中的定义会明确提供位置结构。当你在构成一个逻辑语句子时,在你选择关系之后,最重要的目标是决定用什么填词项位置。

为了方便识别,只有本章中的逻辑语例子会用粗体(以及一般会用的斜体)标出谓词。

2.2 发音

第3章会提供详细的发音和拼写规则,但以下内容可作粗略参考,让读者明白大概意思。

逻辑语有六个元音:aeiouy。首五个元音的发音跟拼音的a/注音的“ㄚ”、拼音的ê/注音的“ㄝ”、拼音的i/注音的“ㄧ”、拼音的o/注音的“ㄛ”、拼音的u/注音的“ㄨ”大致相似。y的发音是我们所说的schwa,即是拼音的e/注音的“ㄜ”,但是嘴巴张大一点。

逻辑语有十一个辅音,发音或多或少与其在汉语的一样:bdfgklmnpst(但是bdg是浊音)。字母c的发音跟拼音的h/注音的“ㄕ”相似,但不要卷曲舌头,而j是其浊音。x的发音跟拼音的h/注音的“ㄏ”一样。念出r时不用卷曲舌头,也可以颤音。

逻辑语的双元音aieiau几乎跟拼音的ai/注音的“ㄞ”、拼音的ei/注音的“ㄟ”和拼音的ao/注音的“ㄠ”一样。oi则是oi连在一起念。其他双元音以io开始。在第一个情况下,i读成拼音的y/注音的“ㄧ”(如,io读成拼音的yo/注音的“ㄧㄛ”);在第二个情况下,u读成拼音的u/注音的“ㄨ”(如,wa读成拼音的wa/注音的“ㄨㄚ”)。

逻辑语还有三个“半字母”:句号(.)、逗号(,)和撇号(')。句号代表声门塞音或停顿,念出它时需要暂停肺部到口腔的气流。撇号读成英语的h,跟跟拼音的h/注音的“ㄏ”相似,但是不要那么沙哑。h不像其他普通的辅音一样,不出现在单词的开头或结尾,也不出现在辅音旁边。它只出现在两个元音之间。逗号没有声音,它用来分隔通常会连在一起的音节。本章不会使用它。

所有单词的重音都在倒数第二个音节,除非该音节的元音是y,因为它不会重音。在这种情况下,重音位于倒数第三个音节。如果单词只有一个音节,那么它没有重音。

所有逻辑语单词音形一致,所有字母都发音。

2.3 可以当词项用的单词

以下列出一些可以当词项用的单词。下表只提供例子,全表请见第7.16节

mi 我、我们
do
ti 这、这些
ta 那、那些
tu 那更远的、那些更远的
zo'e 未指定值(在当词项不重要或明显时使用)

逻辑语词项不分数字(单数、复数)和性别(阳性、阴性、中性)。如果想做这些区别,就必须用不属本章范围的方法。

结构词titatu代指说话者指着的东西,不能用于原则上不能被指的东西。

名称也可以用作词项,但必须在前面加la这个单词:

la meris. 叫玛丽的人(们)
la djan. 叫约翰的人(们)

其他语言的名称可以用逻辑语的其他拼写法转写,而且有些字母不能用于逻辑语名称中。详情请见第6.12节

2.4 用来表示谓词关系的单词

下表列出本章中可以用作逻辑语谓词的一些单词:

vecnu x1(卖方)用x4(价格)向x3(买方)售卖x2(商品)
tavla x1(说话者)用x4(语言)跟x2(收听者)谈论x3(主题)
sutra x1(施事)做x2(动作)很快
blari'o x1(物品/光源)是蓝绿色的
melbi x2(观察者)根据标准x3认为x1(物品/想法)是美丽的
cutci x1是给x2(脚)穿的x3(材料)制鞋子/靴子
bajra x1用x3(肢体)在x2(表面)上x4(步态)地行走
klama x1使用x5(移动方式)通过x4(路线)从x3(原点)去/来到x2(目的地)
pluka x1在x3条件下使x2(受事)满意
gerku x1是品种x2的狗
kurji x1照顾x2
kanro x1根据标准x2是健康的
stali x1留在x2身边
zarci x1是由x3(店主)经营的卖x2(商品)的商店/店铺

每个谓词(关系)都有一个特定规则,根据位置定义谓语句中每个词项的角色。上表中,我们用x1、x2、x3、x4和x5标注词项位置的顺序。由于逻辑语的谓词原本用英语定义,加上汉语的语法顺序与英语的不同,所以上表中词项位置的顺序未必是x1至x5。

这个表格跟第2.3节的表格一样,远非完整。实际上,一个类似这样的完整的表格是不存在的,因为逻辑语允许说话者或撰写者在发现已有的词汇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以特定的方式)创造新词。这个想法是逻辑语(以及其他诸如德语和汉语的语言)与英语的基本差别。在英语中,大部分都极力避免使用“不在词典裡”的单词。逻辑语说话者鼓励创造逻辑语新词,因为这一举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第4章将会解释如何创造新词,而第12章会解释如何给予它们合适的意思。

2.5 逻辑语的简单谓语句

我们来看一下逻辑语的一些谓语句。根词tavla的位置结构是:

例2.7
x1用x4语言跟x2谈论x3

其中每个x代表各种论证,可以在汉语句子的给定位置中插入。比如:

例2.8
张三用逻辑语跟李四谈论工程学。

在这个句子中,x1有“张三”,x2有“李四”,x3有“工程学”,而x4有“逻辑语”。我们可以将这以句改写成:

例2.9
谈话正在进行,其中说话者为张三,收听者为李四,话题为工程学,而语言为逻辑语。

与例2.7对应的逻辑语谓语句,它的格式是

例2.10
x1 [cu] tavla x2 x3 x4

cu用来将任何之前的词项和谓词分开。在以下例子所示,它通常可以省略。

例2.11
mi tavla do zo'e zo'e
我用某个语言跟你谈论某个东西。
例2.12
do tavla mi ta zo'e
你用某个语言跟我谈论那件事。
例2.13
mi tavla zo'e tu ti
我用这个语言跟某人谈论那边的东西。

例2.13比较奇怪,因为我们很难指着一个语言。说话者可能会指着一份这本书,希望别人听得懂!

当谓语句的末尾出现一个或多个结构词zo'e时,它们可以去掉,这个过程我们一般称之为“省略”。因此,例2.11和例2.12可以这样表达:

例2.14
mi tavla do
我(用某个语言)跟你说话(谈论某个东西)。
例2.15
do tavla mi ta
你(用某个语言)跟我谈论那个东西。

注意,例2.13不能直接用这个方法省略,因为里面的zo'e不在谓语句的末尾。

2.6 谓语句结构变化

请考虑以下句子:

例2.16
mi [cu] vecnu ti ta zo'e
卖方-x1 - 售卖 所售卖商品-x2 买方-x3 价格-x4
- 售卖 这个 对那个 以某个价格。
我对那个/那些买方卖这个/这些东西。
(价格明显或不重要)

在例2.16中,谓词前有一个词项(x1)。我们可以在不改变词项顺序的情况下,在谓词前放多于一个词项:

例2.17
mi ti [cu] vecnu ta
卖方-x1 所售卖商品-x2 - 售卖 买方-x3
这个 - 售卖 对那个
(翻译成不自然或富有诗意的汉语)
我这个东西卖给那个买方。
例2.18
mi ti ta [cu] vecnu
卖方-x1 所售卖商品-x2 买方-x3 - 售卖
这个 对那个 - 售卖
(翻译成不自然或富有诗意的汉语)
我这个东西给那个买方卖了。

例2.16到例2.18都在表达同一个意思。人们在谓词前放多于一个词项,通常是为了风格或者强调在不同寻常的位置的词项。(非英语母语者可能会喜欢这种顺序。)

如果谓词前没有词项,那么这一般意味着x1谓词值等同于zo'e,即不重要或明显,因此不提供。谓词之后的任何词项由x2开始计数。

例2.19
ta [cu] melbi
物品/概念-x1 - 是美丽的 (对某人根据某个标准)
那个/那些 - 是美丽的。
那个很美。
那些很美。

当x1被省略时,这句话会变成:

例2.20
melbi
未指定-x1 是美丽的 对某人根据某个标准
美丽啊!

去掉x1可以强调谓词的关系,使它出现在句子的第一位。这种句子称为观察句,因为某人首次观察或注意这个关系,并且想快速把这个信息传递给另一个人时,就会用这个形式。一般人能够理解的汉语观察句包括在看到烟雾或闻到烟味的时候说出“有烟!”,或者对过马路时可能会遇到危险的人说“有车!”。主要前面没有词项,任何逻辑语谓词都可以当观察句用。

单词cu不会出现在观察句裡。cu是一个分隔词,如果要用cu的话,那么谓词前必须有一个需要分开的词项。如果谓词前没有词项,cu不许使用。诸如cu的有语法用途的短词,它们在逻辑语中称为cmavo(结构词)。

2.7 词项顺序变化

有些时候你想换顺序,将某个词项放在谓语句前面。当你将结构词se放在谓词中最后面一个单词的后面时,它会对调第一和第二个词项位置的意思。所以

例2.21
mi tavla do ti
我跟你谈论这件事。

例2.22
do se tavla mi ti
你被我谈论这件事。

意思相同。当你把结构词te放在同一个位置时,它会对调第一和第三个词项位置的意思。

例2.23
mi tavla do ti
我跟你谈论这件事。

例2.24
ti te tavla do mi
这件事被我跟你讨论。

意思相同。请注意,只有第一和第三个词项位置对调了;第二个词项仍在第二位。

结构词vexe分别对调第一和第四个词项位置,和对调第一和第五个词项位置。对调位置顺序这个过程称为“转变”,而结构词setevexe会转变谓词。

你可以在同一个谓词上使用多于一个这类的结构词,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它们会从左至右分析。然而,实际上,人们只会在同一个谓词上用一个结构词,因为他们可以用其他方法对词项位置作更复杂的操作。详情请见第9.4节

这些结构词所达成的效果类似于我们所说的“被动语态”。在逻辑语中,被转变的谓词会采用新的位置结构,为了反映位置转换而重新标注词项。因此,如果这种转变与其他结构体(如le selbri [ku],见第2.10节)混合使用,则可以达成被动语态的效果。

2.8 更长言辞的基本结构

人们不是每次都只说一句话。在逻辑语中,长于一个句子的话语或文字有自己特定的结构。言辞是一整段话语或文字。言辞中的句子(通常但不总是含有谓语句)由结构词ni'oi分开。它们对应说话汉语中的停顿(或者不暂停)和书写中文中的诸如句号、冒号和感叹的各种标点符号。这些分隔词防止下一句开头的词项被误认作上一句中突然出现的词项。

结构词ni'o用来分段(各段讨论不同的话题)。在一篇较长的文章或言辞中,文章的主题结构可以用多个ni'o表示,所以ni'oni'oni'o也许可以用来标示新的一章,ni'oni'o用来标示新的一节,而ni'o用来标示新的小主题,对应着一段中文文字。

结构词i用来分句子。它有时会与修饰句子在言辞语境里的准确意思的单词一同使用。(第2.15节所探讨的结构词xu是其中一个例子——它可以将句子从陈述句转化为关于真实性的问题)当多于一个人在说话时,新加入的说话者通常会省略i,尽管他/她可能会在谈论同一个话题。

新加入的说话者在继续谈论前说i,这没有问题。实际上,为求明确,我们鼓励说话者说i(因为第二个说话者有可能只是在第一个说话者的句子尾端上补充一些词语)。i或可翻译为连写句中的“而”或“然后”,人们在用随意的方式说话时会用到这种句子:“我干了这个,然后干了那个,然后……,然后……”。

2.9 内容词组

当两个根词相邻出现时,第一个会修饰第二个,而谓词会采用最右边的单词的位置结构。这些根词的搭配,我们称之为tanru(内容词组)。例如,

例2.25
sutra tavla

的位置结构是

例2.26
x1用语言x4跟x2谈论x3很快
x1用语言x4很快跟x2谈论x3

当三个或以上的根词相邻出现时,第一个会修饰第二个,它们结合而得的意思会修饰第三个,而它们结合而得的意思会修饰第四个,如此类推。例如,

例2.27
sutra tavla cutci

的位置结构是

例2.28
s1是s2穿的“说话很快的人”类型的材料s3制鞋子

意思是这双鞋子是给说话很快的人穿的。

请注意,这里的“‘……’类型”用来连接两个或以上的根词的汉语翻译。这个方法有助于让学习者明白每个内容词组在其语境下的意思。然而,我们也可以作更有创意的解释:

例2.29
bajra cutci
跑步者 鞋子

很大可能是指适合跑步者的鞋子,但是在一些异乎寻常的情况下,把它理解成“会(自己?)跑的鞋子”也未尝不可。然而,一般来说,内容词组的意思取决于其成分的字面意思,而非任何内涵或比喻意思。因此

例2.30
sutra tavla
快的 说话者

不一定在暗示这个人有三寸不烂之舌,而

例2.31
jikca toldi
社交的 蝴蝶

必须在指一种翅膀色彩鲜艳的鳞翅目昆虫。

内容词组的位置结构一定与最后一个成分的一样。因此,以下句子有klama的位置结构:

例2.32
mi [cu] sutra klama la meris.
- 快速地到 玛丽去。

当转变词se klama位于内容词组的最后组成部分时,整个谓词的位置结构会变成se klama的:x1位置放目的地,而x2位置放去的人:

例2.33
mi [cu] sutra se klama la meris.
- 快速地 被去到 被玛丽。

然而,以下例子展示转变不只有对调位置:

例2.34
la tam. [cu] melbi tavla la meris.
汤姆 - 美丽地说话 '对玛丽。
汤姆 - 是一位美丽的说话者 对于玛丽。

的位置结构是tavla的,但是请注意这里有两种不同的诠释。

现在,我们可以利用转变改变位置结构顺序:

例2.35
la meris. [cu] melbi se tavla la tam.
玛丽 - 被美丽地说话 被汤姆。
玛丽 - 是一个美丽的听众 对于汤姆。

我们看到,进行改变是为了集中在玛丽在谓语句关系的角色,导致有不同的诠释出现。

请注意,如果改变的单词被转变,则没有位置结构的改变,因此各个诠释出来的意思都不会差太远:

例2.36
la tam. [cu] tavla melbi la meris.
汤姆 - 在说话者上美丽 对玛丽。
例2.37
la tam. [cu] se tavla melbi la meris.
汤姆 - 在听众上美丽 对玛丽。

我们可以看到汤姆被玛丽视为美丽的方式有所改变,但是汤姆仍是被视为美丽的那位,而玛丽仍是视某人为美丽的那位。

2.10 描述词项

2.11 内容词举例

2.12 词项di'ula'e di'u

2.13 领属

2.14 呼格与命令

2.15 问句

2.16 标示词

2.17 时态

2.18 逻辑语语法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