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乃翁遗稿/卷二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一 乃翁遗稿
卷之二
作者:安致权 安宅柱 安泰中
1934年
卷三

[编辑]

上夷山黄先生后干

[编辑]

居在不达积月旷候此盖诚意不足人事不敏 之致伏不审潦炎道体康宁英秀有乐否致权 禀质虚弱志气柔懒门下三十年无一善状回 顾初心梅尢山积切伏念难保者天理易萠者 人心义利之间舜跖之分甚可畏也自古圣贤 以此惟精惟一之工为相传之妙𧦾苟非志气 之刚勇工夫之笃实难以致力致权之病与为 邻而七颠八倒𡚒迅无日者其何望有副于师 训而无愧于儒名耶只自怜叹伏祝努力加餐 以副区区之下诚

答李克之

[编辑]

一奉仙庄如登蓬瀛况且近承情翰兼得佳什 乎敬惟寒栗棣轩调养渐致佳胜尢庸慰仰致 权合下懒𢿱到老益偷虽欲策励振作而贾勇 无术只切愤叹近有敬义堂谬荐之任愚陋岂 足以当之旋切赧然头流录序不敢承当而盛 嘱不可虚负汗颜构呈看讫付丙无使鼠腊之 贱加之于和壁之编也不宣

答石山金氏门中

[编辑]

世谊久而颜面疏居常驰溯念昔外先祖牧使 公立祠奉安之日幸蒙不鄙获参将事之末而 奄经累十星霜每拟㪅造仁轩趍谒祠字兼叙 戚谊者计非不切而自多尘臼汨没之挠又乏 亲贤求益之诚不能旧发今又承竖碑于隧道 以彰先烈其在外裔之列者固当骏奔之不暇 而自顾衰朽贱喘只存形壳不能以筋力为礼 以书替谢倘或垂恕否

杂著

[编辑]

大德山省墓日记

[编辑]

凡人先山守护之道年代逖远则或难尽礼道 途夐阔则渐踈省拜此势之必至而诚之所歉 也惟我十五代祖文贞公谨斋先生衣履之藏 在于长湍大德山而落落千里恒以一未瞻扫 为恨丙辰春合八路诸宗修谱于京自京至长 湍为一百六十里九月念六日与文成公宗孙 昌禄及晋州宗人克行束装登程三日而抵大 德山山气之秀丽水势之逶迤宐乎大德之名 矣墓直金青龙出拜𣣅迎持拜席奉香炉引路 于前余与两宗人偕往到墓下只有三尺短碣 题云高丽国都佥议赞成事安某之墓徘徊瞻 眺感古伤今之怀自倍于平日未展之时也嗟 乎文贞公道学文章著于国史享于云院士林 之尊奉极矣子姓之修墓仪乃如是其在追远 之道岂不恧怩于心乎转而向口井洞谒文成 公墓入宗会斋会者五十馀人自夕达朝讲族 话诗便成花树胜会可谓彝伦之乐事也㪅还 于德山以十月一日祭文贞公墓与若尔人作 松京行先访圃隐遗躅于善竹桥殷殷义血石 面犹存傍有一碑书曰一代忠义万古纲常碑 身常湿如泣故谓之泣碑登满月台见宫阙已 黄尘而蓬蒿没胫葵麦满眼彷徨不忍去因吟 一绝慷慨之怀无异于箕子麦秀之叹也归路 渡临津江江光如练令人眼开心豁音恭愍王 遭红巾乱播越到此与诸臣赋联句退陶诗盘 游狡童厌法宫轻薄词臣媒衅积者此也入北 汉城一遭周览山河之险固足为吾国之宝然 治国当以德地利奚足恃㦲自此信步促武一 宿而抵汉城谱所仁王山日才午矣

头流录

[编辑]

岭湖之间有一泰山逶迤数百里磅礴累千仞 鸟兽铜铁之所藏寺刹僧尼之所居而其号有 四曰智异曰头流曰方丈曰德山而德山之名 最著盖以南冥曺先生藏修之所在也余平生 少失学问之方老有游观之志六度渡汉旅食 京华其于松京之故都北汉之山城俗离之大 刹统营之雄镇无不历览以尽而德山距金罗 不过数日宿舂耳世故多端至白首纷如之日 未得一见真面寻常为恨岁丁卯二月与李斗 七而拱赵弘毅汝淑甫并辔抵丹城之立石权 复汉士圭即余之女婿也信宿后与权章汉文 兼及姜硕士显周束装启行士圭亦从焉上峯 多风雪春寒如冬故选健仆一名所食之物所 藏之衣别备担出自立石行二十里抵德川书 院院即南冥先生妥灵之所也入庙瞻谒惺惺 子之铃音宛在耳边敬义家之日月昭悬头上 如操几杖而承謦咳也但院任不在是可欠也 行至中山村访柳生家柳生者即吾乡寓居柳 龙八之堂侄也虽无前日之素可谓不见而亲 也路入崎岖岩石剑锐树木猬密峰上有峰潭 下有泽进一步则铁幂当顶退一步则抗堑在 足切非年老生客所可能上也幸因柳生之勤 导艰关到天王峯上则胸襟浩浩东西南北之 大海也眼界茫茫湖岭州郡之分界也风云禽 鸟水石烟霞之胜不可具状小息周览后因上 上峯日月台上四方所见一无高处此岂孔夫 子登泰山小天下之意耶台下少许作屋十馀 间窗户铺陈俱为玲珑乃是咸阳郡所建而明 日巡相国上山留宿处不害为吾辈之居停也 宿于是室翌日晓头登台望东东天入于红锦 之中紫云环于沧海之际火轮初上如铜盘如 竽籥如蜃楼乍沉乍升若是者三后因上天末 云气渐薄红光稍灭倏然开明果是平生一大 观也但天飙甚刚衣裳觉冷不可久留朝后各 还赵李两友因向七佛双磎而余则以有事本 乡道林院不得前进与立石诸友校洞权思敏 思镐同行北麓石险路恶不下前日之所上也 慎步前后探笻左右坐陟危嶝而寸进立倚绝 壁而尺下暮投佛藏庵留宿㪅到德川院院任 丹溪柳孝敏士谷河禹泰皆来待俱是文笔佳 士也俄而具旨酒脍鲜分席列坐主人诵鹿鸣 余则诵鱼丽因行旅酬而罢行行出德山洞外 随处賖酒浪吟而至立石日欲暮矣休脚数日 信马东归回望德山其壁立万仞气像可望而 不可亲然亦足以小泄平日景行之忱也困草 记迹以备后日观省云尔

[编辑]

送柳景仁归乡序

[编辑]

柳君景仁昌原之秀也力学工文早拔乡觧将 有大振之望真儒席之奇珍也㫰在六月旬间 冒热来访于新岩书院与一乡士友涉月积苦 颇有相资之益于焉流火几尽遽尔分袂薪恨 为如何㦲聊以古人岁寒相期之谊赆以一言 焉窃闻圣门之学以求仁为先仁者天地生物 之心而人得以为人者也人而能仁方不负人 之名君之表德以景仁其意不以是欤求仁之 道夫子所谓克己复礼者已尽之而程先生四 勿箴发明尤亲切景仁孚请从事于此凡于一 视一听一言一动克去己私而务循天理则将 见天下皆归仁矣景仁勉乎㦲为仁由己而由 人乎㦲

[编辑]

告先祖谨斋先生墓文

[编辑]

忠孝大节治平经学瓦注有集绍院腏食墓仪 犹欠只存短碣岭外孱孙诚惭意怛

祭夷山先生文

[编辑]

呜乎先生禀刚正之气坚确之操袭王父梅斋 公诗礼之训继皇考夷溪翁德业之盛早游密 门晚学霁师劈王霸义利之路迳溯濂洛关峡 之渊源以兴起斯文为己任奖进英材为乐事 先生之于道造诣深矣践履笃矣何敢以浅见 薄识粘泥补玉耶呜乎先生德可以致经济文 可以焕皇猷而坚守东冈断纷华物欲之累虚 老南湖终韦带布衣之士此小子之不能无怨 尢于命物之天也虽然不息者道也不朽者文 也先生遗稿弃在巾箱道德文章应有发挥之 日以是自慰耳呜乎粤在丙子小子执贽于先 生之门才分鲁下虽未成就鱼鲁粗辨是谁之 赐义重师生恩同父子则一息未灭之前那可 㤀先生之德耶日月流迈琴祥已届谆谆德音 何处㪅闻温温德仪何地㪅素有浻斯酌万端 哀臆

祭族祖顺爕虎瑞

[编辑]

呜乎惟我世德兴州旧族文贞文简良度靖肃 逮至友亭始奠南服馀荫未艾千百其孙竹水 滚滚诸族同源道溪㳙㳙各派分门猗欤新村 一斋嫡传公承厥武禀赋既全金刚其质玉温 其心玩我图书乐我园林居乡恂恂处族睦睦 公于吾考道义相勗族行虽间情谊莫逆有疑 互问临难相确居在牛鸣源源征逐白首残龄 永拟惠好小子不天祸延先考又公兄弟次第 作古孤露馀生伥伥靡怙曩时新岩书院创新 百年未遑今日乃伸院貌虽成馀事未准天之 不憗哲人遽殒伊后院事专仗聋窝幽明两际 我怀如何道川月吊霞山云空物虽菲薄诚实 由衷

祭外舅赵公儒珍

[编辑]

天挺吾公生质甚美霁月襟抱秋水精神孝根 天真德超人世渔老衣钵院村菟裘干敏之才 施措之手抱我经济守拙林泉布衣终归世道 之厄自咸移漆久离梓乡出系疏亲两庭事一 三抱旭雁敬对如宾小子庸愚赘公之馆磨我 钝质指我迷方颠沛零丁惟公是恃梁木遽折 万事凄凉公寿虽稀吾私不足公形虽秘德音 犹存奉以周旋庶免大错敢将菲薄庸伸微忱

祭再从叔聋窝公文

[编辑]

维年月日我再从叔主聋窝处士顺兴安公易 箦于道溪之小窝讣出远近士友莫不嗟叹曰 山阿寂矣栋梁摧矣斯道何托后学畴依相与 奔走悲号如失所归焉用是年十月庚子及门 徒友会送于新岩之麓礼也志其墓状其行发 潜阐幽昭示后来世自有任其责者窃非哀侄 浅见薄识之所可模状万一也只将菲奠略陈 愚衷惟我彝鼎之勋诗礼之业倡前于谨斋继 后于友亭蔚为东国领袖至于中叶簪组零星 而文学将坠何幸从叔与吾先君并生是门此 实斯文之休运岂直私家之馀荫耶公之生也 天锺清淑之气地赋灵异之质聪明颕悟温雅 宽仁既有好个田地而早治举业连登乡解又 魁覆试从兹以往芹宫木天经幄胄筵何置不 宐而云胡一疾奄启手足以吾从叔之善而寿 不至稀筹以吾从叔之文而仕不登龙门天果 不可信耶呜乎新岩建院乃是先父兄积年经 纪而往在庚子秩文就绪缛仪粗成虽出于士 林公议而非公之殚诚周章能之乎但仪节未 备而天夺公速前头庶务孰为句管生者之忧 只切无疆即远在明万古永诀呜乎尚享

祭女婿权士圭复汉

[编辑]

呜乎士圭人谁不死死谁不哀未有若我之于 君也以少哭老人事之当然而以我之老哭君 之少将何据而诘其端乎呜乎士圭年才四十 三而倏忽若风烛之自灭耶粤在赤马之年迎 君于贰室见其面而爱之知其心而悦火谓应 斯人克享多福之庆云何一疾遽尔短折留槐 庭畔八子泣孤身后寂寞之叹虽云可免家中 猬毛之政孰能代干若我之私则年近七旬顽 命如缕见此恶业百年非久一死何迟呜乎士 圭君果舍我而逝耶肠断气塞不能尽言呜乎 哀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