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岳滩“五·七”农学院看培养农业技术队伍的问题
从岳滩“五·七”农学院看培养农业技术队伍的问题 洛阳地区革委会军分区 偃师县革委会人武部 联合调查组 1969年2月28日 |
|
编者按:这是一所办在农村里的农学院,它为多快好省地培养无产阶级的农业技术人员,开展农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方面的经验。几篇乡土教材,有生动活泼的辩证法。希望各地根据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各项政策,继续给我们推荐典型调查的材料,使教育革命这朵灿烂的花朵开得更加鲜艳!
河南省偃师县岳滩大队,有一所在党支部领导下,由贫下中农亲自创办、直接管理的“五·七”农学院(原岳滩农学院)。这所农学院从一九五九年创办以来,高举毛主席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大旗,突出无产阶级政治,紧密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出了一批忠于毛主席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不脱产农业技术人员(其中半数左右是外地学生),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学技术的大普及和农业生产的大发展。几年来,这个学院已选育出五个定型的小麦优良品种,还有三十个小麦良种正在试验。在贫下中农的共同努力下,全大队小麦平均亩产由办学前的三百多斤,提高到六百多斤,实现了连续三年大面积稳产高产。有二百八十亩丰产田,小麦亩产达到八百斤,试验田的小麦亩产已达到一千零一十九斤。广大贫下中农一致认为,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这样显著的成绩,是毛主席教育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
很久以来,岳滩大队的广大贫下中农,就非常渴望有自己的农业技术人员。但由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疯狂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使贫下中农的希望一次次都化为泡影。有年秋天,原农业部曾派来十多名农业技术人员,其中有两名是留学美国的所谓“农业专家”。当时,贫下中农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谁知,他们中的一些人执行的是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和贫下中农跑的不是一股道。在农业技术上,他们迷信书本,死搬教条,结果什么名堂也没有搞出来,还说:“这里土质不好,不能高产!”拔腿就走了。贫下中农非常气愤地说:“不是土质不好,是他们的思想不好,走的路子不对。咱要走自己的路,办自己的学校,培养自己的‘土专家’,为毛主席他老人家争光!”
岳滩农学院建立后,大队党支部和广大贫下中农非常关心这个新生事物的成长。他们组成学院领导小组,保证学院沿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前进。他们遵照毛主席关于“什么事情都应当执行勤俭的原则”的教导,发扬自力更生,艰苦朴素的精神,不要国家一文钱,不要国家一粒粮,一切问题都由自己解决。
教师是由队干部、老贫农、同贫下中农结合得较好的农业技术人员担任。学生是从生产队里挑选的政治好、思想好、劳动好的贫下中农社员,文化程度不限,小学、中学都行,年龄在十六、七岁以上,甚至四、五十岁的也可以。
学院设置的课程有:毛泽东思想教育、军体、农业技术、文化、劳动等课。毛泽东思想教育课,主要是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把“老三篇”、《矛盾论》、《实践论》作为必修课。军体课,主要是学习解放军的“四个第一”、“三八作风”,讲解军事知识,进行军事训练。农业技术课,主要是学习、落实毛主席提出的农业“八字宪法”。为便于提高和推广农业技术,学院还设有试验场和科研室。
教材本着通俗易懂、少而精的原则,结合农时季节,根据本地和外地、过去和现在农业生产上的先进经验,紧密联系当地三大革命斗争实际,自己编写。这样,有理论,有实际,还有地方特点,易学、易懂,很实用。 教学方法,主要是现场教学,“从战争学习战争”,以田间为课堂,以实物为教具,能者为师,互教互学,用啥学啥,学用结合,立竿见影。备耕时,就学土地规划、改良土壤、深翻整地、推广良种、合理密植、工具改革等;管理时,就学水、肥、管、保等。遇到实际问题,教师和学生进行集体研究,从理论上提高,再到实践中运用。
学习时间一至二年。因为学生入学前,政治思想基础较好,有一定的生产劳动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又是根据农作物生长情况和老农长期积累的科学经验,进行实地学习,边学边干,所以,他们学得快,记得牢,用得活,一两年内就可掌握全部的农业生产技术,独立进行工作。学院没有考试制度。对学生考核的主要内容是,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参加农村三大革命运动,经过贫下中农鉴定,达到思想、劳动、技术三过硬,就可毕业。学生毕业时带着一颗无限忠于毛主席的红心,带着贫下中农送给的红色宝书和优良品种、先进农具,返回本队。
这样的农学院,既是一个学校,又是一个生产队,也是一个科学研究单位。培养的农业技术人员,在实践中敢想、敢干、敢于革命,大胆创造,是一支宣传、落实毛主席的农业“八字宪法”,促进农村三大革命运动深入发展的突击力量。五年来,这个学校共派出不脱产的小麦技术员一百一十七人,到三个省的五十一个县驻队搞点,传授农业技术,普遍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岳滩“五·七”农学院的实践进一步证明,毛主席关于“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伟大教导,无比英明正确。岳滩“五·七”农学院所走的道路,是一条多快好省地培养农业技术队伍的道路。过去,由于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统治,旧学校的学生蹲在大楼里上课,守着黑板学“种田”,毕业后,四体不勤,草苗不分,用得着的没有学,学到的不能用,到农村还得从头学起。贫下中农说:“办这种学校是少慢差费,培养的学生脱离政治、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五·七”农学院就大不一样,它紧密联系农村三大革命运动的实际,一面学习,一面生产,一面搞科学研究,使农业先进技术迅速被广大群众所掌握。这种学校,既不要国家投资,又不增加队里和个人负担,办起来容易,时间短,收效大,是多快好省培养无产阶级农业科学技术人员的途径之一。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别名发表,确实作者身份不明(包括仅以法人名义发表),在两岸四地以及马来西亚属于公有领域。但1969年发表时,美国对较短期间规则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国仍然足以认为有版权到发表95年以后,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国进入公有领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权在原作地尚未过期进入公有领域。依据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极容忍处理,不鼓励但也不反对增加与删改有关内容,除非基金会行动必须回答版权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