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以粮为纲 大力发展经济作物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以粮为纲 大力发展经济作物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写作小组
1971年4月7日
本作品收录于《人民日报

毛主席提出的“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是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唯一正确的方针。它向我们指明必须把粮食生产放在首位,同时解决好两个布局问题:一是在农业内部,妥善解决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的布局,正确处理粮食同其他多种经济作物的关系;二是农、林、牧、副、渔的布局。认真贯彻执行这一伟大方针,解决好这两个布局的问题,就能够全面而迅速地发展农业生产,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为进一步巩固工农联盟创造有利的条件。

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在安徽的代理人,出于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目的,对于这一伟大方针,竭力从右的或“左”的方面进行干扰破坏。例如,占安徽省耕地面积近二分之一的淮北地区,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产区,而且各种经济作物也相当丰富。刘少奇及其在安徽的代理人曾经在这里一面砍掉了许多经济作物,胡说淮北不能种棉花,大搞“北棉南移”,一面又大搞“金钱挂帅”、“物质刺激”,阴谋把经济作物的生产引向邪路。他们既破坏了粮食生产,又破坏了多种经营,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人民生活都受到损害。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摧毁了以刘少奇为首的资产阶级司令部,但修正主义的余毒尚未完全肃清。在坚持以粮为纲、发展经济作物的问题上,仍然存在着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斗争。

有的同志认为:农业生产主要是粮食,其他经济作物可有可无,多种少种,多收少收,无关大局。

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有害的。

早在三十多年前,毛主席就教导我们:“农业生产是我们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它不但需要解决最重要的粮食问题,而且需要解决衣服、砂糖、纸张等项日常用品的原料即棉、麻、蔗、竹等的供给问题。”这清楚地说明了我们必须狠抓粮食生产,把它放在首位,对各种经济作物的生产也决不能放松。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基础作用固然首先表现在粮食上,同时也表现在经济作物方面。经济作物是许多轻工业的重要原料。不抓经济作物的生产,许多轻工业就会变成“无米之炊”。直到现在,我国轻工业的原料仍有百分之七八十来自农业。经济作物的发展,直接促进轻工业的发展。而农业、轻工业的发展,又从资金和市场等方面大大促进了重工业的发展。不仅如此,不少经济作物及其制成品,本身就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所必需的材料;有些经济作物还是出口的重要物资。如果忽视经济作物的生产,不在以粮为纲的前提下把它摆在应有的位置上,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损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社会主义建设。这难道是无关大局的小事吗?

在以粮为纲的前提下,经济作物的发展,可以更合理地使用农村劳力和资源,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能够增加生产资金,扩大公共积累,加快农业的机械化,逐步提高广大社员的生活水平,有些经济作物,还直接为农业提供优质肥料。这些都为粮食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产互相促进,全面发展,有利于农村社会主义阵地的巩固和发展。例如,淮北利辛县柳西大队在以粮为纲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棉、油、药、麻等经济作物,大抓多种经管,去年仅经济作物收入就将近二十万元。几年来,在逐步提高社员生活水平的同时,全大队还添置了拖拉机两部、汽车一部、柴油机三十五部,水泵五十七部及其他小型农业机械二百五十六部,并自建发电厂一个。结果,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亩产已超过千斤,集体经济不断巩固发展。

“无关大局”、“可有可无”的思想,在经济作物非主要产区的一些同志中间往往比较突出。在这些地区,经济作物不但种植少,而且往往技术较为落后,产量不高,人们更容易认为经济作物无关大局,没有搞头。其实,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经济作物主要产区当然应该认真贯彻执行,为国家提供更多更好的棉花、油料、糖料等等产品;非主要产区也同样应该认真贯彻执行,也要因地制宜地适当安排经济作物的生产。从一个社、一个队来看,一些小面积的经济作物似乎不大“显眼”,但从一个县,一个地区,一个省乃至全国来看,就会积少成多,对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满足人民和当地社员的生活需要,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还要看到,这些非主要种植地区增产的潜力是很大的,认真抓好,可以很快大幅度增产。例如,淮北临泉县后常湾生产队,一九六八年皮棉亩产还只有四十五斤,一九六九年,思想革命化带动了生产大发展,他们因地制宜地学习了外地先进经验,大搞科学种田,使皮棉亩产猛增到一百五十四斤。临泉县革委会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及时总结推广了他们的经验,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一年,使全县占耕地面积百分之六的十万多亩棉花,亩产猛增六成以上,一举超过了《纲要》,粮食亩产也超过了《纲要》。这说明这些地区发展经济作物的潜力很大,一旦认真抓起来就大有作为。

在经济作物中,大宗的东西,如棉花、油料、糖料等项,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特别重要,必须有计划地继续积极发展。同时,对比较小宗的经济作物,也要因地制宜地适当安排,不能挤掉。某些小宗的经济作物,只要人们重视起来,并不需要占用多少耕地和资金,就可以获得显著发展。拿葵花籽、蓖麻籽来说,它们是重要的食用油料或工业原料,完全可以利用宅前、屋后、堤埂、河边等地方种植。如果社社队队都重视这些作物的种植,仅我们一个省收获总量就不难达几十万担。反之,如果忽视了它们,就势必给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有的同志认为:土地、资金、劳力就这么多,对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抓了这头就只好丢了那头,很难兼顾。 这也是一种形而上学观点。的确,发展粮食生产与发展经济作物,有争地、争肥、争劳力等矛盾的一面,但是,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它们之间更有着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一面。例如,当涂县红星大队近几年来油菜种植面积扩大了一倍多,实行了科学种田,使油菜亩产比文化大革命前增加了一倍多。油菜的发展,不但支援了国家大批油料,而且也促进了粮食的增产:一是每年可增加一万多元的收入,为增加公共积累和改善社员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直接增加了大批饼肥,可供一千多亩晚稻施足基肥;三是油菜成熟期早,稻田种了油菜,还可再种双季稻,实现一年三熟。这个大队近几年来粮食逐年增长,去年亩产已达一千三百六十斤。可见,把革命干劲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因地制宜地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在科学种田上狠下功夫,就能够不断挖掘增产潜力,正确解决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之间的矛盾,使两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这里,根本的问题在于要有一个革命化的领导班子。我省学大寨先进集体淮北萧县郭庄大队就是一个例子。一九六五年以前,这个大队由于领导班子严重不纯,一直是一个落后的大队,粮棉产量都很低。后来,在阶级斗争的风浪中,建立起一个有很大革命干劲、密切联系群众的领导班子,狠抓了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认真落实党的政策,充分发动群众,革命和生产都发生了巨变。去年在遭到大冰雹和连续四十多天阴雨的灾害下,粮食亩产由前年六百三十三斤增长到一千零三十斤,主要经济作物棉花亩产由一百二十四斤增加到一百八十五斤。

还有的同志认为:抓粮食保险,抓经济作物危险。他们怕发展经济作物会助长资本主义自发势力。

应该看到,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代理人,在农村推行“三自一包”、“四大自由”、弃农经商等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流毒很广。在发展经济作物方面,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还很尖锐、复杂。如果不突出无产阶级政治,没有为革命发展经济作物的思想,不顾国家利益,而搞“以钱为纲”,势必走上资本主义邪路。这一点务必要高度警惕。但是,发展经济作物同资本主义之间并无必然的内在联系。在这里,是否会助长资本主义势力,关键在于执行什么路线。

资本主义自发势力是客观存在的,这是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时期阶级斗争的必然反映。如果丧失了警惕,即令光抓粮食生产,不搞经济作物,资本主义自发势力也仍然会向你进攻。怕,不是唯物主义者应持的态度。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发展经济作物生产时,必须狠抓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向广大干部和群众“不断地灌输社会主义思想,批评资本主义倾向”,加强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继续深入持久地开展革命大批判,彻底肃清“刘毒”。我们要坚决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认真落实党的政策,排除右的和“左”的干扰。在经济作物的种植上,必须坚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必须服从国家需要,纳入国家计划,反对“自由种植”。在销售上,必须完成国家收购任务,反对自由买卖,严防投机倒把。在收益分配上,要坚决按照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兼顾的原则,增加公共积累,支援粮食生产,并适当地逐步增加社员个人收入。要保证经济作物产区的社员口粮,不低于附近产粮区的水平。在保证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家庭副业。要划清多种经营和正当的家庭副业同投机倒把、弃农经商的界限。这样做的结果,经济作物的发展,不仅不会助长资本主义自发势力,相反,必然促进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巩固和发展,能够更有效地抵制和打击资本主义自发势力。

要正确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积极地有计划地发展经济作物,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在发动群众继续深入开展农村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的同时,对本地区、本单位的土地、劳力、资金和其他自然条件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地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要注意发挥工业、商业等有关部门的作用,从多方面促进经济作物的发展。要认真总结经验,抓好典型,加强具体指导。在注意到一种主要倾向的时候,也要注意可能掩盖着的另一种倾向,保证经济作物的生产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胜利发展。

目前正当春耕时节,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掌握生产环节,取得比去年更大的成绩”。让我们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认真抓好各种经济作物的生产,促进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夺取更大的胜利!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别名发表,确实作者身份不明(包括仅以法人名义发表),在两岸四地以及马来西亚属于公有领域。但1971年发表时,美国对较短期间规则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国仍然足以认为有版权到发表95年以后,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国进入公有领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权在原作地尚未过期进入公有领域。依据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极容忍处理,不鼓励但也不反对增加与删改有关内容,除非基金会行动必须回答版权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