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佛说阿惟越致遮经/03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中 佛说阿惟越致遮经
卷下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佛说阿惟越致遮经卷下

[编辑]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如来品第十三

[编辑]

尔时,三菩萨各从远来,见此变化,佛所演法,得未曾有。阿难白佛:“此三菩萨从何所来?”

世尊告曰:“东方去是恒沙等刹,有世界曰身超须弥山。住在本土,闻说斯经,故来到是。”

时三菩萨来住佛前,皆以香华供养世尊,俱白佛言:“余等佥然信乐斯法,不怀狐疑。所以者何?心中[火*霍]然,譬如目睹。如来、至真、等正觉恩之所覆。”

时一菩萨前白佛言:“如我所言,至诚不虚,吾于是经都无狐疑。”第二菩萨复白佛言:“余于此法亦复不疑。”第三菩萨复白佛言:“我之所言至诚不虚。所谓佛者,吾则是佛,晓了斯经,无有疑网。”

尔时,众中无数百千诸来会者悉共叉手,不乐本座:“佛兴于世,此徒何故乃宣斯言?”其馀众人各各默声,各心念言:“今佛现在,自当分别。”

阿难复白佛:“此等菩萨皆号云何?”

佛告阿难:“一菩萨者名得如来住,第二菩萨名志得世尊音,第三菩萨名志逮得佛声。如是,阿难!如彼所言,等无有异,其义趣此。”

阿难白佛言:“今此无数百千之众扰动不安,悉各叉手,一心向佛,不知斯义为何趣也?”

“是辈功德转当增加。譬如男子,端正殊妙、颜貌洁白,净水自洗,以栴檀香熏浴其体,著好衣毕,其人体色益自光耀。是辈功德信乐大道,叉手向佛,福转难及。”

佛尔时说颂曰:

   「如來知過去,當來亦如是,見諸法本無,故曰為如來。
   悉達現在事,未來悉覩喻,不造立三行,究竟如無想。
   如往古諸佛,所覺不可計,無從來一等,故曰為如來。
   如往古諸佛,所猗求聖道,覺者亦當然,故曰為如來。
   諸法本所立,道聲寂然定,音歸不可得,故曰為如來。
   專應過去戒,當來亦復然,現在獲本無,故曰為如來。
   如勇猛忍辱,為菩薩之人,彼學亦如是,此人則無上。
   本為菩薩時,獲勤力如是,志所行精進,故曰為如來。
   如諸法平等,所說無特異,不著念在有,故曰為如來。
   平等不有念,常自然等正,無有平等想,非思莫發念。
   本無成三昧,具足此音聲,遵修於定意,故曰為如來。
   諸法悉本淨,本無不有處,一切無所稱,因緣不有形。
   曉了智慧相,明空法亦爾,至誠無所疑,智慧度無極。
   如聖之所度,逮本無思議,彼明不可得,則無量滅度。
   猶獲智慧爽,過度亦復然,以是慧無處,故曰為如來。
   佛道不可獲,如意之所念,不得一切法,故曰為如來。
   獲致於無為,假使多所逮,諸法非有數,歎道不可限。
   世尊之威耀,無有修軌迹,彼道則雅諦,悉從智慧興。
   道尊如無漏,各分別如是,彼道則正真,塗志應自然。
   有曉了聖化,法所御平等,將令至本無,故曰為如來。
   聖與平等同,所住順明軌,道與身本無,故曰為如來。
   今吾講說法,聲平等如是,假使住於斯,爾乃求大道。
   我是故,阿難!口出是語耳,此事如所言,則為識之行。
   曉了不退轉,則勇猛菩薩,故以修精進,讚揚其義耳。
   阿難!是因緣,菩薩志所演,所以謂如來,勇猛菩薩智。
   順此諸因緣,其法為何類?何因謂世尊?
   菩薩修無畏,講道億百劫,所因成大聖,佛道無思念。
   成就慧明跡,皆自為身求,永覩無所畏,故曰為世尊。
   未甞懼生死,終始無所立,以是度群生,故曰為世尊。
   何謂畏生死?云何住終始?何因度眾生?世尊最上覺,無道利法者。
   法亦不有壞,非堅無有散,度人勤苦患,是不畏生死,此非住終始。
   度群黎如此,故曰為世尊。
   未曾懼諸法,永不畏諸義、及一切佛經,令聞無數法,非底不有邊。
   眾生法悉空,諸佛道自然,不覩諸法本,即依順此經。
   專精於諸法,智空法自然,不恐無所畏,曉了道慧空。
   知諸法侵欺,分別無所猗,精進次第演,則解諸法本。
   勗勉一切難,棄捐眾惡道,未甞有恐懼,免眾生惡塗。
   過度億人民,越終始大懼,常不動生死,爾乃度群生。
   過之度彼岸,至上尊無為,得致號之人,故曰為世尊。
   為人分別說,說法猶虛空,亦不有畏難,故曰為世尊。
   因依一切法,多所而開導,道平等無異,聖則不可獲。
   眾生等於彼,則逮成佛道,分別說如此,則無所畏難。
   開化閉鬲人,度無數群生,超越諸所畏,故曰為世尊。
   釋去諸人想,專修于道念,拔除群萌志,故曰為世尊。
   得離眾思想,菩薩無所慕,以故得號字,則亦謂世尊。
   寂滅致等法,曉了一切義,當來所立志,則亦謂世尊。
   不求上妙道,彼亦不求名,若脫無為稱,為人講經義。
   道捨眾憍慢,則不有立願,人求尊名稱,則不慕佛道。
   計音如響等,因興眾想念,貪著虛偽聲,我名譽乃爾。
   不存一切響,口言無所著,菩薩不放逸,故曰為世尊。
   大聖所說音,如是譬像法,假有菩薩號,故曰為世尊。
   以故當了之,莫不迷惑者,至誠求佛道,無數無有漏。
   是緣乃餘事,歎說世尊音,阿難!知隨因,而號為菩薩。
   我是故,阿難!口出此語耳,所緣諸明智,佛號為世尊。
   覺了眾塵埃,未甞為之惑,平等覺除欲,是故號曰佛。
   何以為世尊,顯示斯名號?曷從言白佛,而講說道法?
   佛法無所有,曉了空寂滅,一切無有著,故號字為佛。
   覺了體悉空,見體無所屬,彼不有堅固,身不可久得。
   愚騃離慧明,不要謂常要,覺此悉本無,故號曰為佛。
   分別無明慧,自然不有形,逮得大聖智,故名曰為佛。
   過去所興想,分別學無想,曉眾想無處,不為念所惑。
   覺知往古色,無生不有處,愚者為想惑,計色無所成。
   分別色本無,不可得根源,不著一切法,則無有痛痒。
   曉想譬如幻,無物不有形,已分別斯慧,一切法如是。
   總持無所行,一切身無古,空義非有御,故身不可得。
   人身不堅要,若如芭蕉樹,悉分別此義,故號曰為佛。
   其識自然空,計身無有內,外亦不可獲,識之何等類。
   覩識無所有,一切法亦然,不得處形貌,究竟不可獲。
   識之所知然,計本悉等寂,若了曉想者,則莫有所見。
   明不作是觀,一切人亦然,群生萌類同,以故無能知。
   自然不有啟,諸法無所行,一切莫有受,人法亦俱然。
   一切法忍過,覺了未甞生,無若干放逸,故號曰為佛。
   曉了佛眾經,所經如正諦,一切法無處,故名號曰佛。
   如空諦法爾,所覺經本無,猶佛道無異,莫能得根本。
   從始發意來,所因志大道,則了不有志,諸法無所獲。
   何緣發其志,而慕求聖道?其心與道同,覺了無形類。
   吾以故,阿難!演出此經耳,所因講聖軌,吾為佛道師。
   以斯法像類,其音號曰佛,假使作彼教,乃為求佛道。
   則得近正道,其知是法者,不復懷二心,一切法如是。
   不疑佛經籍,則致世最上,若解此講者,普說法若斯。」

佛分别说此如来、世尊、佛义之时,则无央数百千人众前白佛言:“吾等除疑,无复结网。所以菩萨因由得名,号之如来、世尊为佛。晓了此法,自逮见心,一切法空,人为之惑。父母、妻子,恋恨、恩情,如来手授深妙之义,其心坚住不复轻发。了不动法,如空不摇,无能震者。如是,世尊!一切诸法无所转移。所以者何?诸法如空。”尔时,无数百千之众稽首佛足,绕圣三匝,则还复坐。

阿惟越致遮经

开化品第十四

[编辑]

尔时,有菩萨名诸根常悦,说是颂曰:

   「眾人興果想,救濟于異念,平等於實道,稽首世明智。
   常講說德實,演果為平等,得平夷正覺,稽首世明智。
   無數人貪果,猗行眾生實,佛悉度此等,稽首世明智。
   說法無差特,所住而正均,覺諸法平等,稽首世明智。
   人多慕德果,勗勉令不著,解脫眾顛倒,稽首世明智。
   所興德具足,使眾堅住道,成就一切德,稽首世明智。」

于是,诸根常悦菩萨说偈赞佛已,绕佛三匝,去佛不远瞻圣尊颜,不以为厌,心开意悦。

于是,莲华首藏菩萨即从座起,莲华散佛已,赞曰:

   「眾人皆懷想,度脫諸所著,永離於恐懼,稽首上能仁。
   寂除一切處,說法無境界,英雄超諸受,稽首上能仁。
   尊解諸法空,自然無堅固,平等法越難,稽首上能仁。
   斷除諸根株,眾生著塵勞,勉濟使無畏,稽首上能仁。
   無恐而不懼,為大師子吼,超度諸境界,稽首上能仁。
   無有眾憂患,慼惱已永盡,心除遠凶害,稽首上能仁。」

莲华首藏菩萨大士赞佛已讫,即白佛言:“若人行此,当为作礼。最后世时,闻是深经,智慧明达,未曾恐惧。”

复有菩萨名离欲迹,前白佛言:“假使有人闻此深经欢喜信者,则谓明智,当以华香夙夜供养。”

复有菩萨号曰广心,前白佛言:“说此经法尊兴佛道,不疑此者德不可量,致供养利,其心坚固。信是经者,所愿者得;其不信者,为魔所固,则随魔行。”

复有菩萨号曰莲华目,前白佛而赞颂曰:

   「若信是經者,為世作眼明,無有狐疑心,指示人道路。」

复有菩萨名心信悦,佛前颂曰:

   「聞斯經法者,歡喜信為上,是等之人輩,則為世神明。」

复有菩萨号喜神灵,而说颂曰:

   「其聞是經者,信之而不疑,為世之威神,人中之上尊。」

复有菩萨名曰常戚,前白佛言而说颂曰:

   「若有疑是經,當為興悲哀,志在虛妄法,則數數生死。」

复有菩萨名曰宝衣,而说偈曰:

   「無數億衣服,清淨善微妙,疾化度尊長,令未曾狐疑。」

复有菩萨名曰禅食,佛前说颂曰:

   「其信此深經,當為施美食,一切味具足,專精大聖行。」

复有菩萨名曰见人住圣,佛前说颂曰:

   「其疑是經者,當為興悲哀,啼哭墮泣淚,不信深經法。
   或從地獄來、或還入惡道,用須臾之間,狐疑此像法。
   為惡友所攝,不解深妙義;為疑網所縛,以故歸非處。
   則不順正戒,觀瞋恚懷惱,於是所住時,喻之如凶獸。
   既不修道術,懈怠不精進,信邪無智慧,不信此典籍。
   慕終始群生,著吾我恩愛,猗在三界患,不信斯微妙。
   懷害為愚冥,著在欲所樂,貪猗自見身,誹謗是道教。
   志慕好衣服、追逐美飲食,少存清白法,故誹謗斯經。
   人在樂欲界,貪慕無德實,其人則自遠,不近於世尊。」

复有菩萨名曰弃恶法,佛前说颂曰:

   「當棄是輩人,譬如遠溷廁,愚者疑此經,猗界而求脫。
   當共遠離之,猶若死臭屍,其疑深經者,遠之當如此。
   有人誹謗者,如賊危聚落,則住在冥處,見惡意捨走。
   觀此即當馳,是賊凶、惡物,若誹謗此經,不見意無亂。」

尔时,阿难前白佛言:“未尝有。天中天!是诸菩萨分别经慧,乃如是乎?因三昧力说是语也?承佛圣旨晓了之乎?”

佛言:“承佛威神,缘此经义,得三昧力逮至无为。所以者何?今是住者族姓子等,于六十亿诸佛闻此经籍,信乐赞诵;亦如于今志三昧力,承佛威神讲此经。所以者何?如彼所言,等无有异,则为明证。”

阿难问佛:“其闻是经,即欢喜信而不狐疑,族姓子、族姓女得何福祐?”

佛告阿难:“族姓子、族姓女志求无上正真之道,假使七宝满此天下,施与如来。若复有人,闻此深经即欢喜信,非以狐疑,福过于彼。”

佛言:“置是满天下宝。如恒沙等诸佛世界满中珍宝,供养如来;其闻此经欢喜信者,福过于彼。”

佛尔时颂曰:

   「假使是天下,七寶滿其中,以供施如來,世尊成諦慧。
   智人聞是經,信樂不迴動,此福最為上,其德不可限。
   使如恒沙等,諸佛界如是,供養聖世尊,不及聞是經。」

阿难白佛言:“族姓子、族姓女闻是经法而欢喜信持、讽诵,其福如何?”

佛言:“若族姓子、族姓女求无上正觉,百劫供养如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又得五通,各各百劫晓了世间,无所复疑;不受此经,其人则为不供养佛。”

佛尔时颂曰:

   「若具足百劫,奉供養世尊,飲食普備悉,則不供養佛;
   其受是經者,則奉於大聖,捨離猗道想,法供養諸佛。
   如此順尊教,乃為奉事佛,法供養等覺,如來則法身。
   假使滿百劫,選擇好衣服,奉世尊正覺,此非供養佛;
   其受是經者,乃為尊恭肅,此應奉事佛,勝以衣被服。
   若於百劫中,明珠好華香,進世尊等覺,不應供養佛;
   設有受此經,皆除猗果想,是則為供養,世尊最上慧。
   若起七寶塔,為世雄興立,皆高如須彌,不為供養佛;
   假使受此經,不自覩吾我,是供養最尊,一切無有上。
   若具足百劫,有人奉禁戒,不持此經籍,彼戒無名聞;
   其受是經者,此戒大名稱,若奉清淨戒,此戒無有上。
   無量不可議,明智順是經,因緣而奉事,其禁常備足。
   彼禁悉究竟,不謂之毀戒,其學是經典,即當如上教。
   其不學是經,則非求佛道;奉聖雖具足,則亦無所學。
   修戒如是像,分別此經義,其持是卷者,禁戒則具足。
   假使百劫中,一心奉忍辱,設有瞋罵者,皆忍一切人;
   若受是經者,聞持而諷誦,忍此最為上,微妙不可量。
   或斷手足者,心未甞懷恨,不厭不以劇,其心初不起。
   如是之忍辱,行之於百劫,遵行如是者,此忍無有持;
   若受是經者,聞持而諷誦,此忍最為上,微妙不可量。
   若持此經卷,其忍最為上,巍巍無等倫,則不有虛偽。
   不斷至誠教,佛慧莫有上,非輕毀此經,一切逮如願。
   假使百劫中,精進不懈怠,夙夜興不寐,一切得如願;
   若修學此經,講說成明智,是精進為上,勤修無踰者。
   若滿百劫中,為五通神仙,不逮聞是經,則為無神足;
   假使受此法,分別而無著,神通為以達,一切莫有上。
   設於百劫中,修奉於智慧,超度世間明,娛樂所猗行;
   如不學此卷,則不成智慧,斯聖達勇猛,能持此深經。
   此者則道智,曉了聖明慧,若聞深經要,歡喜受奉持。
   有分別深慧,曉諸法所趣,當從說是經,此像之智慧。
   修習正經典,一智無有二,故修精進行,順持要經籍。」

尔时,贤者阿难于佛前说颂曰:

   「假使四千里,若遠四千里,則往聽是經,順度佛德果,
   便往到其家,不以道為難,智者當速行,所在推是經。
   其欲速禪思,越度諸一切,誦說此經道,受持解其義,
   設求一切安,志慕菩薩行,講說是經典,則至安樂國。
   得覩平等覺,阿彌陀無念,而修隨經義,一切佛所演。」

佛言:“善哉,善哉。阿难!审如所言,等无有异。族姓子、族姓女赞此经者,讽诵之时其心不乱,离一切想;自在其舍,见佛世尊。赞经不乱,临寿终时,目睹无数诸佛世尊。所以者何?族姓子、族姓女一切诸佛皆救护之,受持是经而读讽诵之所致之也。”

阿惟越致遮经

师子女品第十五

[编辑]

尔时,私休童女与五百童女俱问佛言:“唯然世尊!女人若学是经卷者,获何功德?设讽诵读,福何所趣?”

佛言:“女人若求无上正真之道,欲学此经,观馀女人。所以者何?若学此经专精不乱,不效他女贪于尘劳,犹是之缘致女人身。”

私休又问:“何谓女人之尘劳也?为欲所惑奚受女身?”

答曰:“若有女人,见他妇女端正姝好、宝璎珞身,不以愿乐,自观察已。譬如秽厕,心不乐欲,造污路观,不以为清。若贪乐是,则受女身。又计女人多怀嫉妒,心口各异,而不相副、不应前后。虽见比丘,但求名闻,不用经法,多怀瞋恚。喜会人客,未尝利求如此像经。若读诵者,心在著求,其志愦乱,游于尘埃。以是之故,受女人形,不能除罪。此以女人,设除爱欲,不兴邪想,受此经本,持讽诵读。所以者何?是深尊经,除女尘色。”

又问:“假使女人不愿其身,受此经法,持讽诵读。以何因缘转女像耶?”

佛言:“欲转女身,受此经籍,持讽诵读,不愿女人,常畏秽之。譬如有人见大炽火自投其中,而口说言:‘莫令火烧,无使伤肌。’于童女意云何?彼人言尔,宁得愿乎?”

答曰:“不得。天中之天!所以者何?计于火种主有所烧,烂坏肌肉不得无伤。”

佛言:“如是。此经亦然,烧尽尘埃爱欲无馀。设使贪著情欲之态,累世自危。是故女人欲转是身,速当究竟成于圣道、见无央数诸佛世尊、备无量辩,当受此经持讽诵读。”

私休童女及五百人俱白佛言:“吾等省念。世尊!往古从定光佛如来、至真、等正觉受此经本,持讽诵读,为无量亿百千之众演说其义。”

阿难白佛:“此私休身虽为女人,则非女也。所以者何?今吾最后而目察睹,私休童女示现变化乃如是乎。愍伤女人欲以度脱,摄诸男子不见处所,以是感动化众女人。”

佛言:“阿难!其私休者,非男非女,无有此法。所以者何?观诸法本,不得男子、亦无女人,一切诸法皆无可获,等不差特。所以者何?如是计之,非男非女。私休童女分别此经,无所罣碍,逮得法明。是故,阿难!若有女人欲求男子,当顺私休修行之法,受是经卷持讽诵读。”

尔时,五百比丘尼前白佛言:“吾等之类,从今日始,受是经本,持讽诵读。不乐女人,秽厌此身。从今以往,不复座寐,讽诵此经,通利乃定。”

时佛赞曰:“善哉!是之所说讽诵斯言,被大德铠通达精进,不慕女像。是故,仁者!益加勤修,受此经本,持讽诵读。”

时比丘尼闻佛所说欣然大悦,即脱身衣以覆佛上,而叹颂曰:

   「我今日得樂,望為男子身,正覺言無異,必獲世上尊。」

于是,五百长者妻闻比丘尼被是德铠,即从座起前白佛言:“唯天中天!吾从今始,受此经卷,持讽诵读。愿令我等获得自在,不系缀人、莫察他颜,离于魔使难固之患。所以者何?正使女人生于王家,则有所属不得自在,尽其形寿给事夫婿。是故我等今日始遵精进。假使有人说此经中一句之义,不敢诽谤,至穷命尽不近夫婿,令我等读解此经。”

于时世尊赞长者妻言:“善哉,善哉!是女人等今于佛前大师子吼,此言甚佳被无极铠。如人所志不察他颜、不负重担十月怀躯、亦不加遭而入胞胎。所生佛国清净佛土,无女人处,莫有瘕疵。”

阿难问佛:“此诸姊等所生世界,其号云何而无瘕疵?”

佛言:“世界号宝莲华藏,当生彼土。”

又问佛言:“圣号为何如来、至真、等正觉?”

佛言:“佛号一切诸宝妙珍之光如来、至真、等正觉,现在说法。是长者妻学此经籍,见彼如来。”

时长者妻欢喜踊跃善心生矣,即解颈著百千之宝七宝珠璎,以散佛上,同声说偈言:

   「今日獲大望,當棄女人身,等覺言無特,口演至誠語。
   當除此愚形,女人殃罪體,癡騃志貪著,不解知本無。
   非更於胞胎,除去所受身,逮得無上義,未甞有所處。」

时长者妻说是偈已,瞻仰尊颜,目未尝瞬。

阿惟越致遮经

叹法师品第十六

[编辑]

于是,天帝释则取天华已散佛上,而白佛言:“唯然,世尊!吾以奉受此微妙经。”

答曰:“是故拘翼!蒙此经恩,天阿须伦不兴战斗。”

于是,文殊师利欲以开化无数百千人民之众,使立德本,前白佛言:“如来、至真、等正觉本发道意而讽诵此大法之本。”

佛言:“是故,仁者!于不可计百亿那术菩萨最尊光明智圣,普遍十方诸佛之土,犹日宫殿无所不照。”说是语时,此之国土六反震动,遍雨天华。

阿难白佛:“地何故动,而雨天华?”

佛告阿难:“无数亿天闻文殊师利之所赞咏,心怀踊跃,散此天华而兴立愿:‘吾等亦当受此经卷,逮得道慧如文殊师利。’适说此言,众罪悉毕,得近此经。以故欣然稽首佛足,复礼文殊师利,是故地动。”

阿难问佛:“是经之德,广大无极。其闻此经,其得不小,不可妄遇。”

佛言:“如是,阿难!族姓子、族姓女前后供养无央数佛,尔乃逮闻是经法耳。若闻信乐,受持讽诵,则为天上天下圣神。”

佛语阿难:“假使是经所流布处,则不虚妄,有佛比伦。若有受持讽诵学者,则坏罗网降伏弊魔、则逮法瑛而演法明,勗勉众冥得至道场。若有从我闻是经籍,欢喜受持而讽诵学,则为佛子从法身生。欲服圣食、坐于佛树,如吾坐时、讲说经法如佛所演,当受是经,持讽诵读。”

阿难问佛:“惟愿世尊说当来者,后岂有人受此经法,持讽诵读?”

佛言:“阿难!于今现在佛前信者,彼人后世乃信之耳,受持讽诵。佛观天上、天下、人间、诸魔、梵天、沙门、梵志、诸天人民、及阿须伦,不闻是经。后世闻之而信乐者,未之有也。于今闻者,后乃信耳。譬如长者及长者子,财富无数,独处藏宝,行到他国。于阿难意,计之云何?其人藏宝不还得耶?”

答言:“得之。所以者何?知其藏处,求辄得之。”

佛言:“如是。今闻是经,后世归之,犹取藏宝,如佛于此,道眼睹之。其今现世闻是经法欢喜信者,受持讽诵;后世必获亦如是。阿难!汝坐佛前,听是深经。”

阿惟越致遮经

讥谤品第十七

[编辑]

尔时,阿难白佛言:“其闻是经而不信乐、呰毁诽谤,罪何所趣?”

佛告阿难:“汝且默然,用是问为?”

阿难白佛:“愿佛说之。若不信者,闻诽谤罪,或能自改。”

佛言:“得五逆罪,又复如害三千大千世界人命,其罪云何?”

阿难言:“甚多甚多。天中天!凶殃无量。”

佛言:“诽谤法者,罪至于此。若复有人破坏、损毁恒边沙等佛之塔寺,佛泥洹后火烧寺舍,罪宁多不?”

答曰:“甚多甚多。天中天!是辈之人不当见闻。”

佛言:“阿难!当为其人现说此罪。若复有人毁乱灭尽过去、当来、现在佛法,其罪如何?”

阿难言:“其罪甚深,不可称计。”

佛言:“谤是经者,其殃如斯。”

“若止馀人使不学者,罪当奈何。”

佛言:“假使三千大千世界众生修行十善,又发无上正真道意。若有一人尽挑其眼,彼罪何如?”

阿难言:“其罪甚多甚多。天中天!无央数劫中常当生盲,又泥犁火烧之难竟。”

佛语阿难:“我故语汝殷勤嘱累。假使有人诽谤、禁止一人不得为此法,罪逾于彼。”

阿难又问:“若复有人发求大道,狐疑是经亦不诽谤,罪何所趣?”

佛言:“其人发意前后狐疑若干之数,常当违远诸佛世尊;随其疑数,又从疑数更若干劫乖阔道教。”

阿难白佛:“若不信喜、禁止众人令不学之,其人受殃身大小、如受罪多少?”

佛言:“且止,阿难!用是问为?”

阿难白佛:“愿世尊演说。此四辈中或有尔者,及当来世边地之土诸大国人闻是经法多有疑者,当令信解不复诽谤。”

佛言:“其人身当长一万姟,周遍勤苦毒痛,不可计之。”

阿难问佛言:“其舌大小?”

佛言:“其舌广长各四万里,驾犁耕舌五百亿载,各五百亿岁当吞销铜,其火焰赫,及雨身上烧炙缹煮。所以者何?此不护舌之所致也。”

于是四辈诸来众会衣毛皆竖,泪出而惧,颠倒躄地,同时举声求哀悔过:“当为是善男子、善女人请救其罪,乃当毒痛若干之恼,其身长大,苦不可言。”

复有馀人其泪流面前,白佛言:“不能自察今世、后世,心起狐疑。今现佛前及违十方诸佛世尊经籍之教,阴盖所覆不自见过。今悉自归佛前,首罪不敢覆藏,惟佛原之。譬如愚𫘤无知之人,乖其理政,自睹罪咎。惟佛大哀,愿见原赦。”

佛告四辈:“善哉,善哉。族姓子、族姓女疑于是法,观己过罪,悔彼殃衅,犹日除冥。”

尔时,阿难前白佛言:“今此众会志怀狐疑,亦当复获如此罪耶?”

佛言:“阿难!虽怀狐疑,今复悔过,是辈之罪,犹当轻微。”

阿难又问:“愿佛说之。”

佛言:“临寿终时,遭地狱痛。一一毛孔,当更无数,不可计患,犹是馀息。所以者何?在于佛前舍疑悔过,加及十方无数诸佛哀施恩德。是故,阿难!善男子、善女人当自察之,得身如此,遭无量痛。闻是经卷欢喜,不当狐疑。其不欲舍佛法圣众、去来今佛圣法之教,当信是经,持讽诵读。”

阿惟越致遮经

嘱累品第十八

[编辑]

贤者阿难白世尊曰:“诸佛大圣悉等同一说不退轮乎?”

佛言:“如是,等无有异。”

阿难问佛:“假使诸佛同等讲不退轮,何因大圣向者说言:‘假使有人不欲违远佛法圣众、佛所兴显去来今佛,不当远离此经之卷。’?”

阿难又问:“佛说法何所光兴?”

佛言:“不退轮众,为显佛法,合集聚会。不退转种,如来所演也。”

阿难又曰:“诸不退转菩萨大士应圣众乎?”

佛言:“阿难!清净正意,发大道心。观察此意,是辈皆应不退转众。”

阿难白佛:“至未尝有。诸佛世尊善权方便,随时之义显扬大道。”

尔时,天帝释即以天华散于佛上而叹颂曰:“令一切人承善权方便演说经籍。”

佛言:“拘翼!其闻是经欢喜信者,此辈之人犹当以此善权方便说法开化,多所发起,亦复如我,等无有异。”

尔时,有无数诸天之众皆以天华供养世尊,俱说斯言:“令一切人逮得此法。”

阿难白佛:“惟愿世尊建立大慈,令是经卷后世人蒙之。”

佛告阿难:“善男子、善女人来在此会,后世必值得是经卷。假使差跌在大海中,应得是经,毕当闻之。所以者何?过去诸佛之所神变,摄是经法。”

阿难白佛:“虽为过去诸佛威神,亦复现在今者如来、至真、等正觉之所建立也。”说是语时,三千大千世界六返震动。应时佛前无央数亿百千之华,众宝莲华自然涌出,普光众会各照十方恒沙等国。尔时,会者遍见十方恒沙等刹佛世尊前有宝莲华亿百千叶,无不达者也。

时天帝释自变其形,作长者身,擎若干等华分布四辈,而说此言:“愿持此华已,散如来、至真、等正觉,又加供养此深经义。”

四辈如言,各各取华散诸佛上。众会皆见所散之华在诸佛上化成华盖。应时四辈各白佛言:“此何本瑞?光明巍巍乃如是乎?地大震动,又众宝华化现在佛前,所散诸华,一切佛上变成宝盖?”

佛言:“阿难!皆是经卷之变应也。故当知,建立此经,流布一切,受者则思。”

尔时,阿难复白佛言:“今者,世尊!圣旨之德建此经也。”

佛言:“如是建立护,以及现在佛,亦复若此,等无差特。”

阿难问佛:“今此经卷,所名云何?如何奉持?”

佛言:“阿难!是经名曰‘不猗果实除德迹想’,又名‘持信奉法道迹往来不还无著声闻缘觉’也,又名‘开化弊魔’,又名‘遵奉六度无极’。当持。所以者何?闻此经若信乐者,即当具足六度无极。”

阿难又问:“云何信乐而奉持者具足六度无极?”

佛语阿难:“若族姓子、族姓女信喜是经不疑,布施则度无极、不毁失戒则禁无极、在所忍辱则忍无极、亦不应懈怠离于怯弱则进无极、所为兴立如不轻举则禅无极、一切无念等于诸法则智无极。是故,阿难!说是经卷号之名曰六度无极,又名‘不退转轮方等之法’。”

阿难白佛:“唯然,世尊!闻是经名则为大饶益,何况受持讽诵者乎?”

佛言:“如是,难值。”

阿难又问:“闻是经名能超几劫?”

佛言:“阿难!闻是经不退转轮,欢喜信者,则当越除无数千百劫终始之患。”

“假使又闻,弃除贡高,信发道意,是辈云何?”佛言:“阿难!佛皆授决,得为无上正真之道意也。”

尔时,四辈众会人人其前化有莲华光色无量,一一华者有无央数百千诸华,各怀悦豫,则取莲华供养世尊,同音叹曰:“愿令吾等值是法世,亦效如今分别说之。”

时佛即笑,便有伎乐而自然鸣,香闻十方;无数千天空中雨华、栴檀粟金、及天心华,诸天之衣散世尊上。

贤者阿难长跪叉手,前白佛言:“佛不妄笑,会当有意。”

佛语阿难:“今诸四辈,天、龙、鬼神、人及非人,闻是经者,后世所生,辄值此经演说其义,如我今日等无有异。”

佛说是时,贤者阿难、文殊师利菩萨、诸天世人,莫不欢喜。

佛说阿惟越致遮经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