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 (康平古本)
张仲景原序
[编辑]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已,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馀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病问疾,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能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素尚方术,请事斯语。 汉长沙太守南阳张机序
卷第二
[编辑]伤寒例
[编辑]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 其于伤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病者,以其最盛杀厉之气也,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 不即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 此则时行之气也。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轻重,为治不同,证如后章。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其冬时伏寒,变为温病。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病与温相似,但治有殊耳。十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然气候亦有应至仍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者,各正一气耳。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阴阳交易,人变病焉。此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小人触冒,必婴暴疹。须知毒烈之气,留在何经,必发何病,详而取之。是以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病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此必然之道,可不审明之。伤寒之病,逐日浅深,以施方治。今世人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对病,或日数久淹,困乃告医。医人又不依次第而治之,则不中病。皆宜临时消息制方,无不效也。凡土地温凉高下不同。物性刚柔。飧居亦异。是故黄帝兴四方之问。歧伯举四治之能。以训后贤。开其未晤。临病之工。宜须两审也。凡伤于寒。传经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多死。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夹鼻络于目。故身热汗出目痛鼻干不得卧。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此三经受病。未入于腑者。皆可汗而已。尺寸俱沉细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此三经受病。已入于腑者。皆可下而已。若两感于寒者,一日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二日阳 明受之,即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 语,三日少阳受之,即与厥 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 受病,则营卫不行,府藏不通,则死矣。其不两感于寒,更不传经,不加异气者,至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也;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歇也;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也;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舌干,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若过十三日以上不间,尺寸陷者,大危。
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者,当依旧坏证病而治之。若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者,变成温疟。
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更遇于风,变为风温。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遇温热,变为温毒。 温毒为病最重也。温毒为病最重也阳脉濡弱,阴脉弦紧者,更遇温气,变为温疫。 以此冬伤于寒,发为温病,脉之变证,方治如说。
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以成痼疾小儿女子,益以滋甚。 时气不和,便当早言,寻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气入藏,则难可制,此为家有患,备虑之要。
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 若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服药不如方法,纵意违师,不须治之。
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 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矣。未有温覆而当不消散者。 不在证治,拟欲攻之,犹当先解表,乃可下之。
若表已解,而内不消,非大满,犹生寒热,则病不除。若表已解,而内不消,大满大实,坚有燥屎,自可除下之。 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 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热入,协热遂利,烦躁诸变,不可胜数,轻者困笃,重者必死矣。
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
夫如是,则神丹安可以误发?夫如是,则神丹安可以误发? 甘遂何可以妄攻?甘遂何可以妄攻? 虚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影响,岂容易哉!
况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死生之要,在乎须臾,视身之尽,不暇计日。
此阴阳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发汗吐下之相反,其祸至速,而医术浅狭,懵然不知病源,为治乃误,使病者殒殁,自谓其分,至今冤魂塞于冥路,死尸盈于旷野,仁者鉴此,岂不痛欤!
凡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而执迷妄意者,乃云神丹、甘遂,合而饮之,且解其表,又除其里,言巧似是,其理实违。 夫智者之举错也,常审以慎;愚者之动作也,必果而速。 安危之变,岂可诡哉! 世上之士,但务彼翕习之荣,而莫见此倾危之败,惟明者,居然能护其本,近取诸身,夫何远之有焉。
凡发汗温服汤药,其方虽言日三服,若病剧不解,当促其间,可半日中尽三服。 若与病相阻,即便有所觉,重病者,一日一夜,当日卒时观之,如服一剂,病证犹在,故当复作本汤服之。 至有不肯汗出,服三剂乃解;若汗不出者,死病也。至有不肯汗出,服三剂乃解;若汗不出者,死病也。
凡得时气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饮不能多,不当与也,何者? 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便更与人作病也。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便更与人作病也。至七八日,大渴,欲饮水者,犹当依证与之。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 言能饮一斗,与五升。 若饮而腹满,小便不利,若喘若哕。 不可与之。忽然大汗出,是为自愈也。
凡得病,反能饮水,此为欲愈之病。其不晓病者,但闻病饮水自愈,小渴者,乃强与饮之,因成其祸,不可复数。
凡得病厥,脉动数,服汤药更迟;脉浮大减小;初躁后静,此皆愈证也。
凡治温病,可刺五十九穴。又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九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为灾,并中髓也。
凡脉四损,三日死。 平人四息,病人脉一至,名曰四损。 脉五损,一日死。脉五损,一日死。平人五息,病人脉一至,名曰五损。平人六息,病人脉一至,名曰六损。
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
脉阴阳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 脉阴阳俱虚,热不止者,死。 脉至乍疏乍数者,死。脉至如转索者,其日死。谵言妄语,身微热,脉浮大,手足温者,生。 逆冷,脉沉细者,不过一日,死矣。
此以前是伤寒热病证候也。
卷第三
[编辑]辨大阳病痉湿暍
[编辑]大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大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大阳病,发热,脉沈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
大阳病,发汗太多,致痉。
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面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
大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名中湿。
湿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其利小便。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痛,发热,身色如薰黄。
湿家,其人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渴欲得水而不能饮,口燥渴也。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问曰,风湿相抟,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
医曰:此可汗。汗之不愈者,何也?
答曰: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
若治风湿者,发其汗,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
湿家病,身上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内药鼻中则愈。
病者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
大阳中热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
大阳中暍者,身热疼重,而脉微弱。
大阳中暍者,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则热,口开前板齿燥。
若发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下之则淋甚。
卷第四
[编辑]辨大阳病
[编辑]大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大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大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
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大阳病。发热而渴不恶 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大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尽其经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大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热,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大阳中风。脉阳浮而阴弱,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 桂枝汤方
-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馀,以助药力。 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取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取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大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大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 桂枝加葛根汤方
- 葛根四两 芍药二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二两(去皮)
-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馀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大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
大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又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大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 桂枝加附子汤方
-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三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将息如前法。
大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 桂枝去芍药汤方
- 桂枝(去皮)二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将息如前法。
-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 桂枝(去皮)二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将息如前法。
大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以其不能得少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 桂枝(去皮)一两十六铢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去节)各一两 大枣(擘)四枚 杏仁(汤渍去皮尖及两仁者)二十四枚
-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顿服。将息如上法。
大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却与桂枝汤则愈。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 桂枝(去皮)一两十六铢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去节)十六铢 生姜(切)一两十六铢 杏仁(去皮尖)十六铢 甘草(炙)一两二铢 大枣(擘)五枚
-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将息如上法。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大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不可大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 桂枝(去皮) 芍药 麻黄 甘草(炙)各十八铢 大枣(擘)四枚 生姜(切)一两二铢 石膏(擘绵裹)二十四铢
-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 白术 茯苓各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得之便厥。咽中干。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若胃气不和。讝语者。小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得之者。回逆汤主之。
- 甘草干姜汤方
- 甘草(炙)四两 干姜二两
-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燥。两胫拘急。而讝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之。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孪。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讝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讝语。故知病可愈。
卷四
[编辑]辨大阳病
[编辑]大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 葛根汤方
- 葛根四两 麻黄(去节)三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生姜(切)三两 甘草(炙)二两 芍药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似汗。馀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大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大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 葛根加半夏汤方
- 葛根四两 麻黄(去节)三两 甘草(炙)二两 芍药二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生姜(切)二两 半夏(洗)半升 大枣(擘)十二枚
-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大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
- 葛根黄连黄芩汤方
- 葛根半斤 甘草(炙)二两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
-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大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 麻黄汤方
- 麻黄(去节)三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甘草(炙)一两 杏仁(去皮尖)七十个
-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歠粥。馀如桂枝法将息。
大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大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大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燥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膶。
- 大青龙汤方
- 麻黄(去节)六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甘草(炙)二两 杏仁(去皮尖)四十枚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枚 石膏(碎)鸡子大
-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一服汗者。停后服。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大青龙汤主之。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欬。或渴。或利。或噎。小便不利。小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 小青龙汤方
- 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去皮)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洗)半升
-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 若渴者。去半夏。加括蒌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若嘻者,去麻黄,加附子(炮)一枚。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者去麻黄。加杏仁半升。
伤寒心下有水气。欬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
大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大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 桂枝(去皮)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芍药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厚朴(炙去皮)二两 杏仁(去皮尖)五十枚
-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大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大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大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大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二阳并病。大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如此可以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拂郁不得越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更发汗则愈。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解。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脉浮而数。可发汗。宜麻黄汤。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到衄者。麻黄汤主之。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在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如此者。阴阳自和则必自愈。
发汗后。身疼痛。脉沈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发汗后。喘家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 麻黄(去节)四两 杏仁(去皮)五十个 甘草(炙)二两 石膏(碎绵裹)半斤
-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 桂枝甘草汤方
- 桂枝(去皮)四两 甘草(炙)二两
-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 茯苓半升 桂枝(去皮)四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五枚
- 上四味,以甘烂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作甘烂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 厚朴(去皮)半斤 生姜(切)半斤 半夏(洗)半升 甘草二两 人参一两
-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沈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燥者。茯苓回逆汤主之。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 茯苓桂枝甘草汤方
- 茯苓四两 桂枝(去皮)三两 白术 甘草(炙)各二两
-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 芍药 甘草(炙)各三两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 茯苓回逆汤方
-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 甘草(炙)二两 干姜一两
-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 调胃承气汤方
- 芒硝半升 甘草(炙)二两 大黄(去皮清酒洗)四两
-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芒硝。更煮一两沸。顿服。
大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燥烦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 五苓散方
- 猪苓(去皮)十八铢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去皮)半两
- 上五味。𢭏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小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 茯苓甘草汤方
- 茯苓二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甘草(炙)一两 生姜(切)三两
-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渴欲饮水。水入口吐者。五苓散主之。
未持脉时,病人叉手自冒心。师因教试令欬。而不欬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重以发汗虚故也。
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 栀子豉汤方
- 栀子(擘)十四个 香豉(绵囊)四合
-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 栀子甘草豉汤方
- 栀子(擘)十四枚 甘草(炙)二两 香豉(绵囊)四合
-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 栀子生姜豉汤方
- 栀子(擘)十四个 生姜五两 香豉(绵囊)四合
-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 栀子厚朴汤方
- 栀子(擘)十四个 厚朴(去皮)四两 枳实(浸水炙令黄)四枚
-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下之后。发汗。昼日烦燥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沈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 栀子干姜汤方
- 栀子(擘)十四个 干姜一两
-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 干姜附子汤方
- 干姜一两 附子(生去皮切八片)一枚
-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大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膶动。振振欲擗地者。玄武汤主之。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则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目眴。不得眠。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馀粮丸。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吐蛔。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此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可救表。救里宜回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病发热头痛。脉反沈者□□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回逆汤。
大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后发汗。其人因致冒。
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大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下之必先振栗。汗出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大阳病。发热汗出者。此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伤寒五六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鞭。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欬者。小柴胡汤主之。
-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洗)半升 甘草(炙) 生姜(切)各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括楼实一枚。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加括楼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鞕。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欬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抟。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藏府相违。其病必下。邪高病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黄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
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 小建中汤方
- 桂枝(去皮)三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 胶饴一升
-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汤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郤复发热汗出而解。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大阳病十馀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 大柴胡汤方
-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洗)半升 生姜(切)五两 枳实(炙)四枚 大枣(擘)十二枚
-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 柴胡加芒硝汤
- 柴胡二两十六铢 黄芩一两 人参二两 甘草(炙)一两 生姜(切)一两 半夏(洗本云五枚)二十铢 大枣(擘)四枚 芒硝二两
- 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煎微沸。分温再服。
伤寒十三日。不解。时讝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
若小便利者。大便当鞕。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大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小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 桃核承气汤方
- 桃仁(去皮尖)五十个 大黄四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甘草(炙)二两 芒硝二两
-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讝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 柴胡四两 龙骨 黄芩 生姜(切) 铅丹 人参 桂枝 茯苓各一两半 半夏(洗)二合半 大黄二两 牡蛎一两半 大枣(擘)六枚
-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碁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
伤寒。腹满讝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大阳病二日反躁。反熨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讝语。故发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鞕。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
大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其身必发黄。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讝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
- 桂枝(去皮)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牡蛎(熬)五两 蜀漆(洗去醒)三两 龙骨四两
-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形作伤寒。其脉不弦坚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讝语。弱者发热。脉浮者。解之当汗出愈。
大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必清血。名为火邪。
火邪。脉浮热甚。而反炙之。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
微数之脉。慎不可炙。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血难复也。
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炙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炙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燥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 桂枝(去皮)一两 甘草(炙)二两 牡蛎(熬)二两 龙骨二两
-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大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大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不发热。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
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冷食。朝食夕吐。以医吐之所致也。
大阳病吐之。但大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大阳病。十馀日。心中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
大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沈。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小腹当鞕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抵当汤主之。
- 抵当汤方
- 水蛭(熬) 虻虫(去翅足熬)各三十个 桃仁(去皮尖)二十个 大黄(酒洗)二两
-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大阳病身黄。脉沈结。小腹鞕。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抵当汤主之。
伤寒有热。小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当可下之。宜抵当丸。
- 抵当丸方
- 水蛭(熬)二十个 虻虫(去翅足熬)二十个 桃仁(去皮尖)二十五个 大黄三两
- 上四味。𢭏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当下血。
大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