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元包数总义 (四库全书本)/全览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元包数总义 全览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七
  潜虚         术数类一数学之属提要
  等谨案潜虚一卷附潜虚发微论一卷宋司马光撰光有书仪诸书已著录是编乃拟太元而作晁公武读书志曰此书以五行为本五行相乘为二十五两之为五十首有气体性名行度解七图然其辞有阙者盖未成也其手写草稿一通今在子建侄房朱子跋张氏潜虚图亦曰范仲彪炳文家多藏司马文正公遗墨尝示予潜虚别本则其所阙之文甚多问之云温公晚著此书未竟而薨故所传止此近见泉州所刻乃无一字之阙始复惊疑读至数行乃释然曰此赝本也其说与公武合此本首尾完具当即朱子所谓泉州本非光之旧又公武言气体性名行变解七图熊朋来则言潜虚有气图其次体图其次性图其次名图其次行图其次命图其目凡六而张氏或言八图者行图中有变图解图也是命图为后人所补公武言五行相乘为二十五两之为五十首而今本实五十五行是其中五行亦后人所补不止増其文句已也吴师道礼部集有此书后序称初得潜虚全本又得孙氏阙本续又得许氏阙本归以参校用朱子法非其旧者悉以朱圏别之然其本今亦不传林希逸尝作潜虚精语一卷今尚载鬳斋十一稿中凡所存者皆阙本之语而续者不载尚可略见大槩然于阙本中亦不全取究无以知某条为赝本盖世无原书久矣姑以原出于光而存之耳陈淳讥其所谓虚者不免于老氏之归要其吉臧平否凶之占以气之过不及为断亦不失乎圣贤之旨也张敦实论凡十篇据吴师道后序则元时已附刻于后今亦并存之敦实婺源人官左朝奉郎监察御史其始末无考考太元经末有右迪功郎充浙江提举盐茶司干辧公事张实校勘字疑即一人或南宋避宁宗讳重刻太元经时删去敦字欤是不可得而详矣乾隆四十六年三月恭校上
  总纂官纪昀陆锡熊孙士毅
  总 校 官 陆 费 墀







  钦定四库全书
  潜虚
  宋 司马光 撰
  万物皆祖于虚生于气气以成体体以受性性以辨名名以立行行以俟命故虚者物之府也气者生之户也体者质之具也性者神之赋也名者事之分也行者人之务也命者时之遇也









<子部,术数类,数学之属,潜虚,潜虚>
  一等象王二等象公三等象岳四等象牧五等象率六等象侯七等象卿八等象大夫九等象士十等象庶人一以治万少以制众其维纲纪乎纲纪立而治具成矣心使身身使臂臂使指指操万物或者不为之使则治道病矣卿诎一大夫诎二士诎三庶人诎四位愈卑诎愈多所以为顺也诎虽多不及半所以为正也正顺䒶墬之大谊也









  性图
  水       □□□□□□土□水□□□□□□
  十十□丨□□□□□□丅□□丅□□□□十□丨十□丨□□□□丅□□□□丅□□十□丨□□十□丨□□丅□□□□□□丅十□丨□□□□十□丨丅□□□□□□□十丅丨□□□□□□十丅丨□□□□□□十□
  凡性之序先列十纯十纯既洽其次降一其次降二其次降三其次降四最后五配而性备矣始于纯终于配天地之道也





<子部,术数类,数学之属,潜虚,潜虚>
  一六置后二七置前三八置左四九置右通以五十五行叶序卬而瞻之宿躔从度卬则为䒶𫖯则为墬卬得五宫𫖯得十数元馀者物之始终故无变齐者中也包斡万物故无位臭至之气起于元转而周三百六十四变变尸一日廼授于馀而终之以步䒶轨以叶岁纪人之生本于虚然后形形然后性性然后动动然后情情然后事事然后徳徳然后家家然后国国然后政政然后功功然后业业终则返于虚矣故万物始于元著于裒蒲侯存于齐消于散讫于馀五者形之运也柔刚雍昧昭性之分也容言虑聆觌动之官也繇懠笺西得罹耽情之訹也□郤庸妥吐火尺尹事之变也讱宜忱喆戛徳之涂也特偶昵续考家之纲也范徒丑隶林国之纪也禋凖资賔𢦦政之务也敩乂续育声功之具也兴痡泯造隆业之著也为人上者将何为哉养之教之理之而已养之故人赖以生也教之故人赖以明也治之故人赖以乂也夫如是故人爱之如父母信之如卜筮畏之如雷霆是以功成而名自立也夫为人上而不能养则人离叛矣养而不能教则人殽乱矣教而不能治则人抵捍矣三具者亡而祈有功名可得乎
  释音
  卬鱼两切 䒶古文天字 𫖯说文音俯 墬籕文地字 𦤀古文冬字古文后字 𢦦










<子部,术数类,数学之属,潜虚,潜虚>
<子部,术数类,数学之属,潜虚,潜虚>
<子部,术数类,数学之属,潜虚,潜虚>
<子部,术数类,数学之属,潜虚,潜虚>
<子部,术数类,数学之属,潜虚,潜虚>
<子部,术数类,数学之属,潜虚,潜虚>
<子部,术数类,数学之属,潜虚,潜虚>
<子部,术数类,数学之属,潜虚,潜虚>
<子部,术数类,数学之属,潜虚,潜虚>
<子部,术数类,数学之属,潜虚,潜虚>
<子部,术数类,数学之属,潜虚,潜虚>
<子部,术数类,数学之属,潜虚,潜虚>
<子部,术数类,数学之属,潜虚,潜虚>
<子部,术数类,数学之属,潜虚,潜虚>
<子部,术数类,数学之属,潜虚,潜虚>
<子部,术数类,数学之属,潜虚,潜虚>
<子部,术数类,数学之属,潜虚,潜虚>
<子部,术数类,数学之属,潜虚,潜虚>
<子部,术数类,数学之属,潜虚,潜虚>
<子部,术数类,数学之属,潜虚,潜虚>
<子部,术数类,数学之属,潜虚,潜虚>
<子部,术数类,数学之属,潜虚,潜虚>
  命图
  吉  臧  平  否   凶
  裒六    二     
  柔五    三     
  刚四    五     
  雍三    五     
  昧二    五     
  昭六    二     
  容五    三     
  言四    五     
  虑三    五     
  聆二    五     
  觌六    二     
  繇五    三     
  懠四    五     
  得三    五     
  罹二    五     
  耽六    二     
  歬五    三     
  郤四    五     
  庸三    五     
  妥二    五     
  蠢六    二     
  讱五    三     
  宜四    五     
  忱三    五     
  喆二    五     
  戛六    二     
  特五    三     
  偶四    五     
  昵三    五     
  续二    五     
  考六    二     
  范五    三     
  徒四    五     
  丑三    五     
  隶二    五     
  林六    二     
  禋五    三     
  凖四    五     
  资三    五     
  賔二    五     
  𢦦六    二     
  敩五    三     
  乂四    五     
  续三    五     
  育二    五     
  声六    二     
  兴五    三     
  痡四    五     
  泯三    五     
  造二    五     
  隆六    二     
  散五    三     










  元馀齐三者无变皆不占初上者事之始终亦不占五行相乘得二十五又以三才乘之得七十五以为䇿虚其五而用七十分而为二取左之一以挂于右揲左以十而观其馀置而扐之复合为一而再分之挂揲其右皆如左法左为主右为客先主后客者阳先客后主者阴观其所合以名命之既得其名又合蓍而复分之阳则置右而揲左阴则置左而揲右生纯置右成纯置左揲之以七所揲之馀为所得之变观其吉凶臧否平而决之阳则用其显阴则用其幽幽者吉凶臧否与显戾也欲知始终中者以所筮之时占之先体为始后体为中所得之变为终变已主其大矣又有吉凶臧否平者于变之中复为细别也不信不筮不疑不筮不正不筮不顺不筮不蠲不筮不诚不筮必蠲必诚神灵是听玄以凖易虚以拟玄玄且覆瓿而况虚乎其弃必矣然子云曰后世复有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子云必知玄吾于子云虽未能知固好之矣安知后世复无司马君实乎
  钦定四库全书
  潜虚
  附录        宋 司马光 撰发微论潜虚总论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强而名之是为道太极玄气涵三为一衍而伸之是为数两仪之所以奠位象类之所以成形天下国家之所以致治悉不外乎道与数圣人笔而载之是为易子云作太玄所以明易也温公作潜虚所以明玄也易之作出于不得已玄虚之作岂亦出于不得已乎自雄之作玄议者已纷然矣独有于虚乎曰易者经之原也其道奥而难知温公固尝云易天也玄者所以为之阶也将升天而可废其阶乎又尝譬之扶大厦者资众木明大道者资众说盖非特玄论亦虚论也学者由虚以晓玄由玄以究易斯无躐等之患而有渐进之益矣是岂得已而不已哉抑又以温公平生著述论之其考前古兴衰得失之迹作为通鉴自潜虚视之则笔学也留心太玄三十年既集诸说而为注又作潜虚之书自通鉴视之则心学也今世于笔力之所及者家传人诵无间四夷至于心思之所及则见者不传传者不习诚可怪也岂后世之子云于温公见之后世之温公自有时乎敦实自幼得潜虚稿本于其裔孙伋首尾多阙寻访数年始得全文初若聱牙漫漶不可测识深思熟读乃知立辞命意左右前后横斜曲直皆有成理因即其图各为总论庶几学者易览少见温公之用心焉虽然诗三百篇而圣人蔽之以一言若道极于微妙而不见于日用之间则亦何贵于道哉是故易之所谓人道者不过乎仁义玄之所谓太训者不过乎忠孝虚之所谓人之务者不过乎五十五行仰而推之以配三百六十五度日月不能越一度以周天人不能越一行以全徳兹又述作之深意也学者以是求之思过半矣若夫大衍五行律历之至数又何患其难知焉
  玄以凖易虚以拟玄论
  窃观玄之凖易虚之拟玄非谓卦爻象数求以相合也反复其序轸转其道虽若与之相戾而终实与之为表里者乃所以为有得也故易之为卦六十有四而玄之首则八十有一虚之名则五十有五易之爻有六玄之赞则有九虚之变则有七易之卦有内外玄之首有四位虚之体有十等易有八物玄配五行虚则兼之以生成之数易始于干玄则始于中虚则始于元也易终于未济玄则终于养虚则终于馀也易之蓍䇿用四十有九玄之蓍䇿用三十有三虚之蓍策用七十易之揲也以四玄之揲也以三虚之揲也以十易之占也以动玄之占也以逢虚之占也以变是三者固若相戾而不合也反要而语极则实相表里岂有异哉易之为卦也始于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而乘之故极为六十有四焉若玄之为首由一以生三由三以生九九九而乘之斯为八十有一焉至虚之为名则始于五行以天之中数五五而乘之为二十有五以地之中数五六而乘之为三十合而言之为五十有五焉然则易之卦玄之首虚之名无以异也易之为爻守金木水火而为一分土而为二于是有六爻六六乘之故六十四卦而三百八十四爻具焉若玄之为赞则分金木水火而为二守土而为一于是有九赞九九而乘之故八十一首而七百二十九赞设焉至虚之有变以金木水火土生成之合旋相为宫而生商角徵羽及变宫变征于是有七变七七而乘之以元馀齐之无变故五十二名三百六十四变生焉易之爻玄之赞虚之变无以异也易之为书也卦有内外以别正悔于是有二体故有以干为主而重卦者若健而说之为夬是也有以坤为主而重卦者若顺而说之为萃是也以震为主若动而说之为随以巽为主若巽而说之为大过皆以其有二体故也若玄之为书则方州部家以别远近于是有四位焉故一玄象辟都覆三方而方者三公之象也方同九州而州者九卿之象也枝载庶部以象大夫分正群家以象元士凡此皆以其有四位故也至虚之为书则体分十等以表尊卑故一等象王二等象公分岳牧率侯卿大夫士庶次为等降先设十纯各分其位其次降一王引三公也其名为裒其次降二王引四岳也其名为柔其次降三王引九牧也其名为刚其次降四王引连率也其名为雍凡此皆以其有十等故也合而论之二体四位十等同为卦象而已果且有异乎哉易之为书也始于乾坤而分于六子于是有八物焉天地奠位知其为乾坤山泽通气知其为艮兑雷风相薄震巽以辨水火不相射坎离以济凡此以其体乎八物故也若玄之为书则始于一水终于五土于是有五行焉故首性属水知其为中首性属火知其为周礥之为首性得天三之木闲之为首性得地四之金少之为首性得天五之土凡此皆以其配五行也至虚之为书始于天一终于地十于是备五行生成之数一六置后自泯至昧二七置前自蠢至考三八置左自容至前四九置右自徒至乂五十分置于四隅艮昭巽庸坤范干绩各有所隶若此以其备五行生成之数也合而论之八物五行及五行生成之用同于取象而已果且有异乎哉易次其卦以阴阳消息人事盛衰相受其义玄次其有以日之躔次宿之分度以周其数虚次其名以周天之度用三百六十四变变尸一日故易始于干则以万物之所资始所谓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是也终于未济则以变故之不可测所谓易不可穷故以未济终焉是也玄始于中则以一元之气所由基所谓一气潜萌于黄锺信无不在其中是也终于养则以一岁之气所由复所谓星如岁如复继之初是也虚始于元则以元始也所谓冬至之气起于元是也终于馀则馀终也所谓天地无馀不能成变化是也即是推之则卦首名之终始无以异也易之蓍䇿本乎大衍而虚其一玄之蓍䇿本乎天地而虚其三虚之蓍䇿本乎五行而虚其五故干之䇿二百一十有六坤之䇿百四十有四合而计之凡三百有六十以当期之日衍而积之凡万有一千五百二十以当万物之数此易之蓍所以用四十有九也天之数十有八地之数十有八合而计之凡三十有六以律七百二十九赞衍而积之凡二万六千二百四十四䇿以当岁之日此玄之蓍所以用三十有三也五行相乘得二十有五又以三才乘之得七十有五以占五十五名衍而积之凡三千八百五十策以成变化之用此虚之䇿所以用七十也即是推之则䇿算之无穷无以异也分而为二挂一于指揲之以四归奇于扐此则易之揲法也先挂其一半分其馀揲之以三并馀于扐此则玄之揲法也分而为二右挂左一揲左以十归馀于扐再分揲右皆如左法此则虚之揲法也易揲以四故取七八九六以定六爻之法玄揲以三故取七八九以定四位之画虚揲以十故取左右生成之数以定合体之名是则揲法之同也七为少阳八为少阴而七八为无变九为老阳六为老阴而九六为有变不变者静而守其位有变者动而有所之此则易之占法也旦筮用经夕筮用纬休则逢阳星时数辞从咎则逢阴星时数辞违此则玄之占法也左为主右为客先主后客者阳先客后主者隆阳则用其显阴则用其幽此则虚之占法也易取其变故以九六而辨其吉凶玄取其逢故以从违而别其休咎虚用其变故以幽显而辨其臧否是则法之无以异也夫以首凖卦以名拟首以赞凖爻以变拟赞以四位凖二体以十等拟四位以五行凖八物以生成演五行至于卦首名之相次䇿算之无穷蓍之数占之法未有不同者自非好古乐道用心于内超然自得于牺易之旨者孰能进此知扬子云深湛之思司马君实专精之见皆有以臻大易之奥也
  气论
  五行之在天地间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生数也所谓生数者五行具天地自然之气也故五行生数各含一阴一阳之性在九畴则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有自然之象也在易则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有自然之数也物生而后有象至滋而后有数一十有五兆于此矣天一居北方坎位为水地二居南方离位为火天三居东方震位为木地四居西方兑位为金天五居中而为土在虚则有原有荧有本有卝有基焉至土则本无方隅分王四正之方能生万物故北方水一得土五而成六南方火二得土五而成七东方木三得土五而成八西方金四得土五而成九中央五土合而成十则成数四十成于此也生数一十有五成数四十生成之数五十有五所以具天地终始之道在太虚之中能成变化而行鬼神也白虎通曰土可以王四季者何木非土不生火非土不荧金非土不成水非土不高土扶微助衰历成其道故五行更生得土以助之所以昔之原者今有委昔之荧者今有焱昔之本者今有末昔之卝者今成刃昔之基者今成冡矣
  体论
  天地之数一三五七九阳之奇也故为天之数天秉阳也二四六八十阴之偶也故为地之数地秉阴也阴阳合徳而刚柔有体此五位所以贵乎相得也五位相得而各有合者天一与地六相得合而生水有原而有委地二与天七相得合而生火有荧而有焱天三与地八相得合而生木有本而有末地四与天九相得合而生金有卝而有刃天五与地十相得合而生土有基而有冡以五行生成合而言之则有五以五行生成分而言之则有十故一等象王至十等象庶人总五十有五体体有左右所以辨賔主也体有上下所以辨尊卑也左为主右为客上为尊下为卑一等象王尊无二上故体之左右纯乎一也二等象公下王一等故右纯乎二左事王也三等象岳下公一等故右纯乎三左事王公也四等象牧下岳一等右纯乎四左事王公四岳也五等象率下牧一等右纯乎五左事王公岳牧也自一至五皆用五行之生数以兴天下之治者也六等象侯下率一等右纯乎六左事王公岳牧率也七等象卿下侯一等右纯乎七左事公岳牧率侯诎乎一者不及左事王也八等象大夫下卿一等右纯乎八左事岳牧率侯卿诎乎二者不及左事王公也九等象士下大夫一等右纯乎九左事牧率侯卿大夫诎乎三者不及左事王公四岳也十等象庶人下士一等右纯乎十左事率侯卿大夫士诎乎四者不及左事王公岳牧也自六至十皆用五行之成数以成天下之治者也上下相承若此故能使天下之大若网在纲若臂使指无末大必折尾大不掉之患矣
  性论
  五行之性其相生也不失其为相继其相克也不失其为相成相继者四时之次也相成者六府之叙也四时之次金生水而冬承秋水生木而春继冬木生火而夏继春皆相生以相继也六府之修以土治水以水治火而水火为用以火治金以金治木而金木为器以木治土以土治谷而土谷为利此皆相克以相成也虚之合徳虽存二体合为一用大率不出相生相克不失其性故能其用无方焉始于十纯其体立而不改其次降一故水与火配其次降二故水与木配其次降三故水与金配其次降四故水与土配自降一至降四其下亦降次以相配焉最后五行生成各自为配皆不出相生以相继相克以相成是乃五行之性在天地之间未尝或乖且戾也
  名论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五行生成合体而立名不过五十有五齐于天地之中包斡万物故有名而无位冬至之气起于元转而周三百六十四变变尸一日廼授于馀而终之一六居后在天则斗牛女虚危室璧之分焉三八居左在天则角亢氐房心尾箕之分焉二七居前在天则井鬼柳星张翼轸之分焉四九居右在天则奎娄胃昴毕觜参之分焉自泯至昧十有一名在北而属水自容至歬十有一名在东而属木自蠢至考十有一名在南而属火自徒至乂十有一名在西而属金昭一土也处报徳之维分王于丑郤庸妥三土也处常阳之维分王于辰范一土也处背阳之维分王于未绩育声兴痡五土也处蹄通之维分王于戌齐中土也处大中之中在天其北极之任乎
  变论
  律吕之生始于黄锺下生林锺林锺上生太簇太簇下生南吕南吕上生姑洗姑洗下生应锺应锺上生㽔宾㽔宾上生大吕大吕下生夷则夷则上生夹锺夹锺下生无射无射上生中吕阳六为律阴六为吕以黄锺为宫则林锺为征太簇为商南吕为羽姑洗为角应锺为变宫㽔賔为变征至十二律旋相为宫各以七变而成之则尽八十四调此声之元五声之正也至六十律旋相为宫有执始去灭等名终于南事又以七变而乘之则变尽周统基各一日尽三百六十四变於潜虚之中始于裒之初终于散之上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其用大矣
  行论
  五行之在天地之间也非特可以成变化而行鬼神抑亦可以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者也故虚叙人之生本于虚虚然后形形然后性性然后动动然后情情然后事事然后徳徳然后家家然后国国然后政政然后功功然后业是数者其功各有五故终于五十五名其修为之序可以治性可以修身可以齐家可以治国可以平天下也故虚曰行者人之所务也系之辞以明其义用之变以尚其占皆所以前民用也
  命论
  命者时之所遇也吉凶臧否虽惟命是遇然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祸福特未定也以其祸福之未定则稽疑之占不可后也元馀齐三者无变皆不占初上者事之始终亦不占所占者自裒至散五十二名以二三四五六之变观其吉凶臧否平之所遇而决之阳则用其显阴则用其幽然后知其吉之大则身其康强子孙其逢吉其次常吉之外或作内吉作外凶或用静吉用作凶可以观变而避就也
  蓍论
  虚数七十有五其用七十分二挂一揲之以十先左后右徐观其馀以命卦名分客主而定阴阳且如裒之一卦丨为主□为客左揲先馀一右揲后馀二是先主后客者阳若左揲先馀二右揲后馀一是先客后主者阴由是观其所合以裒命之既得其名又合蓍而复分之阳则置右而揲左阴则置左而揲右揲之以七用所揲之馀为所得之变观其命图之上吉凶臧否平而决之阳则用其显如裒之六吉三凶不易也阴则用其幽与显戾也如裒之六吉当为凶三凶当为吉也假如元□蠢□容□徒□齐□生数纯者不可分阴阳当置右而揲左造□考□歬□乂□绩□成数纯者亦不可分阴阳当置左而揲右皆揲之以七以所揲之馀观其吉凶臧否平尔













  潜虚
<子部,术数类,数学之属,皇极经世书>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七
  皇极经世书      术数类一数学之属提要
  等谨案皇极经世书十四卷宋邵雍撰邵子数学本于李挺之穆修而其源出于陈抟当李挺之初见邵子于百泉即授以义理性命之学其作皇极经世盖出于物理之学所谓易外别传者是也其书以元经会以会经运以运经世起于帝尧甲辰至后周显徳六年己未而兴亡治乱之迹皆以卦象推之朱子谓皇极是推步之书可谓能得其要领朱子又尝谓自易以后无人做得一物如此整齐包括得尽又谓康节易看了却看别人的不得而张㟭亦谓此书本以天道质以人事辞约而义广天下之能事毕矣盖自邵子始为此学其后自张行成祝泌等数家以外能明其理者甚鲜故世人卒莫穷其作用之所以然其起而议之者则曰元会运世之分无所依据十二万九千馀年之说近于释氏之劫数水火土石本于释氏之地水火风且五行何以去金去木干在易为天而经世为日兑在易为泽而经世为月以至离之为星震之为辰坤之为水艮之为火坎之为土巽之为石其取象多不与易相同俱难免于牵强不合然邵子在当日用以占验无不竒中故历代皆重其书且其自述大旨亦不专于象数如云天下之事始过于重犹卒于轻始过于厚犹卒于薄又云学以人事为大又云治生于乱乱生于治圣人贵未然之防是谓易之大纲又云天下将治则人必尚义也天下将乱则人必尚利也尚义则谦让之风行焉尚利则攘夺之风行焉类皆立义正大垂训深切是经世一书虽明天道而实责成于人事洵粹然儒者之言固非䜟纬术数家所可同年而语也乾隆四十六年四月恭校上
  总纂官纪昀陆锡熊孙士毅
  总 校 官 陆 费 墀












<子部,术数类,数学之属,元包经传__元包数总义>
  原序
  扬子云太玄其法本于易纬卦气图卫先生元包其法合于火珠林皆革其诬俗而归诸雅正者也伏羲始作八卦因而重之为六十四是名先天陈希夷所传先天图是也其数有二圆图者天也自一阴一阳各六变为三十二阴三十二阳者运行数也方图者地也八卦纵横上下一卦为主各变七卦者生物数也卦气图以六十卦为主一爻当一策所谓乾坤之䇿三百六十当期之日其于系辞则序卦之义也主于运行之用者天而地之数故为天地之大数也火珠林以八卦为主四阴对四阳所谓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其于系辞则说卦之义也主于生物之用者地而物之数故为人物之小数也卦气图之用出于孟喜章句火珠林之用祖于京房易末流之弊杂乱于星官历翁其事失之诬其辞失之俗故二君以其法为书而归之雅正也太玄日始于寅义祖连山元包卦首于坤义祖归藏由是三易世皆有书矣唐苏源明作元包𫝊李江为之注徒言其理未达其数夫天下之象生于数而数生于理未形之初因理而有数因数而有象既形之后因象以推数因数以推理论理而遗数譬如作乐而弃音律造器而舍规矩虽师旷之聪工倕之巧安能无失哉仆本为康节之学患其难明乃遍采古之言易者而旁通之因识元包之旨不敢自私辄具述之以示同好皇宋绍兴庚辰五月晦张行成谨序









  钦定四库全书
  元包数总义卷一
  蜀 张行成 述
  元包卦次
  太阴自坤七变成比自比七变复成坤馀卦皆然包止用其七变者用其显也八卦爻变自下
  而上至五世则自上而下也

  坤 复 临 泰 大壮 夬 需 比
  太阳
  干 姤 遁 否 观 剥 晋 大有
  少阴包以坤为首阴也易以干为首阳也阴生于上阳生于下故包先少后长易先长后少
  兑 困 萃 咸 蹇 谦 小过 归妺
  少阳
  艮 贲 大畜 损 睽 履 中孚 渐
  仲阴
  离 旅 鼎 未济 𫎇 涣 讼 同人
  仲阳
  坎 节 屯 既济 革 丰 明夷 师
  孟阴
  巽 小畜 家人 益 无妄 噬嗑 頥 蛊
  孟阳
  震 豫 解 恒 升 井 大过 随
  元包卦变
  周易乾坤二卦馀卦类推易主爻而用七变而反生十二变而复本
  干⚊已 亢龙 ⚊辰 飞龙 ⚊卯 渊龙 ⚊寅 人龙 ⚊丑 见龙 ⚊子潜龙坤⚋亥 龙战 ⚋戌 黄裳 ⚋酉 括囊 ⚋申 含章 ⚋未 直方午履霜
  元包乾坤二卦包主卦而用七变而归魂十四变而反本
  干⚊上为世爻不变 ⚊五世变剥 ⚊四世变观 ⚊三世变否下体成坤 ⚊二世变遁 ⚊一世变姤若上九变遂成纯坤无复干性矣干之世爻上九不变九返于四而成离则明出地上阳道复行故游魂为晋归魂于大有则干体复于下矣自大有又七变焉而干体复纯也乾坤上爻不变游魂于离坎则为晋需若上爻反生则为复姤也盖八卦与六爻之用不同在卦者十四变而复本在爻者十二变而复本
  坤⚋上为世爻不变五世变夬 ⚋四世变大壮三世变泰下体成干 ⚋二世变临 ⚋一世变复若上六变遂成纯干无复坤性矣坤之世爻上六不变六返于四而成坎则云上于天阴道复行故游魂之卦为需归魂于比则坤体复于下矣自比又七变焉而坤体复纯也
  初九为复当子渐变至上九成干当已者自坤变而来长数也初九为姤当一世渐变至五世成剥者自干变而往消数也长数者气由虚而造形未有一之卦也故乾坤各六变而互生又六变而复本体消数者形随气而返虚已有一之卦也故乾坤各七变而归魂又七变而复本体未有一者六爻之用气之用也故六变已有一者八卦之用形之用也故七变六变者得十二卦七变者得十卦是故先天图无一之卦各六变有一之卦各五变也文王之易所主在爻干变成坤坤变成干屯升成𫎇𫎇降成屯飞伏升降不存其本六十四卦莫不皆然元包者归藏易也所主在卦一卦七变而归魂则卦体复于下又七变而复本矣不互变也大抵主在爻者以互卦为体主在卦者以世爻为体以互卦为体者用十二通乎昼夜之道而知也夫变不存一而能不失本体非若太极之神周流六虚兼体动静者何以及此哉
  先天自坤变干得三十六阳馀十二阴不尽自干变坤得三十六阴馀十二阳不尽者存象之一以十二为一也乾坤各六变六十三卦而六爻不动者存卦之一以六为一也元包八卦上爻不变者存爻之一以一为一也天地人物大小之用不同而皆存本故能生生不穷一而不变则穷两而相易则通阴阳相为用用九以六故干之用在离用六以九故坤之用在坎参同契曰易谓日月坎离者乾坤之妙用二用无爻位周流行六虚是故乾坤互变坎离不动当游魂为变之际各能还其本体也凡八卦游魂之变乾坤用坎离坎离用乾坤震艮用巽兊巽兊用震艮皆为阴阳互用以至六十四卦若上爻不变则皆然是故诸卦祖于乾坤皆有乾坤之性也其正以坎离为用者惟乾坤为然坎离肖乾坤故用乾坤震巽艮兊体虽变而纯可与共学其一不变自明而诚游魂之际为頥中孚大小过则亦肖乾坤坎离也
  先天天卦自干变坤得一百九十二阴而成六十四卦自坤变干得一百九十二阳亦成六十四卦总百二十八卦地卦纵横各六十四亦总百二十八卦元包八卦之变七变而归魂八卦成六十四卦自归魂之卦又七变而复本八卦亦成六十四卦共百二十八卦也卦有六十四天地阴阳幽显互用皆成一百二十八故甲子六十而百二十所以人皆有百二十年之夀得其半者为下夀也卦百二十八者八之十六也甲子百二十者八之十五也十五为运行之数十六为生物之数其一者地之本在先天为八正卦在元包为八纯卦之体也八卦毎卦十四变重者五变实得十卦总八卦而八十通之实不同者六十四卦而已故地体足数八十实用者八八也坤之退数即干之进数干之退数即坤之进数所不同者爻变六爻皆变卦变上爻不变六爻皆变者气之用也一爻不变者形之用也
  元包六十四卦用世爻者八卦变为六十四卦也周易六十四卦用动画者六十四卦变为四千九十六卦也
  元包始于坤而用其消数变而已定之后知以藏往也周易始于干而用其长数动而将变之初神以知来也是故坤一世为复即干初九之潜龙至五世皆同易用本卦而取动画之象为占者观其爻动而将变之初包用变卦而取世爻之象为占者观其爻变而已定之后也以乾坤言之他卦可类推矣
  后天卦依周易卦序
  乾坤 頥大过 坎离 中孚小过
  已上八卦皆飞伏匹对
  泰否 随蛊 渐归妹 既济未济
  已上八卦飞伏升降皆对
  屯𫎇 需讼 师比 小畜履 同人大有
  谦豫 临观 噬嗑贲 剥复 无妄大畜
  咸恒 遁大壮 晋明夷 家人睽 蹇解
  损益 夬姤 萃升 困井 革鼎 震艮
  丰旅 巽兊 涣节
  已上四十八卦皆升降反对
  先天卦依先天图卦序
  乾坤 夬剥 大有比 大壮观 小畜豫
  需晋 大畜萃 泰否 履谦 兊艮 睽蹇
  归妺渐 中孚小过 节旅 损咸 临遁
  同人师 革𫎇 离坎 丰涣 家人解
  既济未济 贲困 明夷讼 无妄升 随蛊
  噬嗑井 震巽 益恒 屯鼎 頥大过 复姤右行自乾坤左行至复姤三十二匹对毎两卦各六变而互生又六变而复本不存一而变者气之变也为生气以变时
  坤复 剥頥 比屯 观益 豫震 晋噬嗑
  萃随 否无妄 谦明夷 艮贲 蹇既济
  渐家人 小过丰 旅离咸革 遁同人
  临 𫎇损 坎节 涣中孚 解归妹
  未济睽 困兊 讼履 升泰 蛊大畜
  需 巽小畜 恒大壮 鼎大有 大过夬
  
  右行从坤至姤左行从复至干各五变而极存一不变者为物随气而变也其不变之一为地之一柔一刚物之根种也其一在下者物之命也故随气流转不能游魂而归魂与八正卦之变为异自坤复至干姤五变而相交自干姤至坤复又五变而复本







  右先天方图横数一卦变七卦其本卦皆在下







  右先天方图纵数一卦变七卦其本卦皆在上皆以干一兊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为次元包卦
  元包卦用六十四蓍用三十三共一百之数坤数也坤数以上位三十六为天之用下位六十四为地之体也坤八八八四八二八一大壮四一二一六一六八共七十六兊二二二六二八二七六七八七小过四七归妹四二共七十六干一一一五一七一八五八七八三八大有三一共六十八艮七七七三大畜七一七二三三一二中孚五二五七共六十八离三三三七三五未济三六𫎇七六五六一六同人一三共六十八巽五五小畜五一家人五三五四无妄一四噬嗑三四七四七五共六十八坎六六六二六四既济六三二三四三明夷八三六八共七十六震四四四八四六四五八五六五大过二五二四共七十六变 八卦毎卦五而返存一不变七世而归魂者八卦自变也其不变之一在上为物之性故游魂而归魂也毎卦七变而归魂又七变而复本
  元包用法
  先生曰五行之数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此其生也六曰水七曰火八曰木九曰金十曰土此其成也凡五行生成之数五十有五肇于勿芒动于冥默物休咎于未形辨忧虞于既惑鬼出神入而变化无穷穷幽洞灵而生成不息体混茫之自然与天地而为极实所谓微妙玄通深不可测故仲尼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矣易用四十九䇿者穷少阳也包用三十六䇿者极太阴也穷少阳盖尚文也极太阴盖尚质也文质之变数之由生阳不穷九阴不极八明大衍之不可过也阳之䇿一十有二阴之䇿二十有四凡三十有六盖取数于乾坤五行八卦同符合契共而为一曰太一分而为两曰两仪揲之以三曰三才营之以四曰四时归馀于终取象于闰数之闰也在于左阳之动也数之萌也在于右阴能生也混茫既判天地辟矣天地既辟三统分矣三统既分四时序矣四时既序闰斯生矣正闰相生数无穷矣元包以五十为土者天地之数五十五也太玄以五五为土者太衍之数五十也
  元包蓍数
  元包三十六蓍六用成一卦共二百一十六蓍六十四卦通计一万三千八百二十四蓍
  得先天生物数十之一无天之太极地之四卦数先天为天地生物数元包为物数正如经世开物数八月而用二百四十日闭物数四月而用十二日也存本数
  一揲成一爻毎揲先存二十四蓍一卦计百四十四蓍通六十四卦计九千二百一十六蓍
  毎卦于干䇿二百一十六之中存坤之百四十四盖三分用一也易合乾坤之䇿以当期之日元包存坤䇿于乾策之中易以太极为主包以坤为主易天地各四体而兼三用包存四体而用二用用之中又有用不用者天地与人物之数大小不同也先天存四卦数九千二百一十六而开物数九万二千一百六十者六十四卦皆为用也元包六十四卦存数亦九千二百一十六而用䇿二千八百八十者止用乾坤二卦也
  归竒数
  三画卦老阳九三女十二三男十五老阴十八
  六画卦老阳自重一十八老阳重三女二十一老阳重三男二十四三女自重亦二十四老阳重老阴二十七三男重三女亦二十七老阴重三女三十三男自重亦三十老阴重三男三十三老阴自重三十六
  自十八至三十六毎变加三凡六变而有七数又二十四二十七三十中之三变各重一数则十数也归竒数自十八而起三六也三十六而终六六也天以三分故太玄嬴赞始于十八策终于六成故太玄踦赞成于三十六策通之而五十四故泰积之要始于十有八䇿终于五十有四而元包归竒起于十八䇿用数终于五十四䇿也
  十八䇿一卦
  老阳自重
  二十一䇿总六卦共一百二十六䇿
  夬 大有 小畜 履 同人 垢老阳重三女者六卦
  二十四策总十五卦共三百六十策
  大壮 需 大畜 无妄 讼 遁老阳重三男者六卦
  兊 睽 中孚 离 革 家人 巽 大过
  三女自重者九卦
  二十七䇿总二十卦共五百四十䇿
  泰 否老阴老阳重者二卦
  渐 旅 咸 涣 未济 困 益 噬嗑 随归妹 节 损 丰 既济 贲 恒 井 蛊三男女重者十八卦
  三十䇿总十五卦共四百五十策
  观 晋 萃 升 明夷 临老阴重三女者六卦
  艮 蹇 小过 坎 𫎇 解 震 頥 屯三男自重者九卦
  三十三䇿总六卦共一百九十八䇿
  剥 比 豫 谦 师 复老阴重三男者六卦
  三十六策一卦
  老阴自重
  六十四卦总一千七百二十八得二百八十八之六用䇿得二百八十八之十其六者为参天十者为参天两地通四千六百有八析而十之得四万六千八十则易轨所用四会万物之数也元包得先天生物数十分之一存二分用一分乃得易轨用数十分之一又去其三分用其五分也
  卦策数
  三画卦老阴一十八三男二十一三女二十四老阳二十七
  六画卦老阴自重得三十六老阴重三男得三十九三男自重得四十二老阴重三女亦得四十二老阳重老阴得四十五三男重三女亦得四十五三女自重得四十八老阳重三男亦得四十八老阳重三女得五十一老阳自重得五十四
  自三十六至五十四毎变加三凡六变而有七数又四十二四十五四十八中之三变各重一数则十数也故数有十而天用止于七七数之中止有六变其一则存本也归竒自十八而起六三也三十六而终六六也䇿数自三十六而起六六也五十四而终六九也自三六至六六自六六至六九皆得十九天地之终数也相交共一而三十七为天独用之数故万物本乎天也自一至万天之五也细数得三十七
  三十六策
  坤老阴自重
  三十九䇿总六卦共二百三十四䇿
  剥 比 豫 谦 师 复老阴重三男者六卦
  四十二策总十五卦共六百三
  观 晋 萃 升 明夷 临十策老阴重三女者
  艮 蹇 小过 坎 𫎇 解 震 頥 屯六卦三男自重者
  四十五策九卦总二十卦共九
  泰 否百策老阴老阳自重
  渐 旅 咸 涣 未济 困 益 噬嗑 随
  归妺 节 损 丰 既济 贲 恒 井 蛊者二卦三男女者
  四十八䇿十八卦总十五卦共
  大壮 需 大畜 无妄 讼 遁七百二十策老阳重
  兊 睽 中孚 离 革 家人 巽 大过 鼎三男者六卦三女
  五十一䇿自重者九卦总六卦
  夬 大有 小畜 履 同人 姤共三百六策老阳重
  五十四策
  干三女者六
  六十四卦总二千八百八十策则坤之策百四十四偶之而又十析之者也易一卦除挂一数皆得二百八十八蓍则先天四位之卦数也惟坤用策与归竒各半元包两卦共存二百八十八析而十之乃得六十四卦之用策故不用者为用之宗也在天地而一在人物而十者一甲析于十干也包以坤为首地易也地者天之用去十三蓍而用三十六者从用数也坤体本四六加二用为六六则以老阳四九之体为老阴六六之用也是故干一爻之策三十六乾坤二爻去挂一之竒亦三十六干之竒十二者三四也坤之竒二十四者三八也以四合八为十二故三十六在干爻为四之九在竒策为十二之三十二均之乃为二六竒数者物数也以干三少合坤三多干四坤八阳一阴二阴得乎阳物乃生焉生物本乎阳故二爻之竒乃得干一爻之䇿坤以六六用干四九存其四六之体用干二六之用是故一父三男一母三女阳画皆十二阴画皆二十四而元包三十六蓍毎用先存二十四也总六用成一卦得乾坤二卦归竒之蓍而合干一卦之用策故地为天之用也












  元包数总义卷一



  钦定四库全书
  元包数总义卷二
  蜀 张行成 述
  元包数义
  元包以坤先干归藏之易也易者变也天主其变包者藏也地主其藏天统乎体八变而终于十六易用四十九蓍者存挂一之数为太极则六八四十八者体中之用也地分乎用六变而终于十二包用三十六蓍者以共一之数为太一则六六三十六者用中之用也太玄本三十六蓍亦地数也地虚三以扮天故用三十三挂一而三十二则四八之数地之体也玄之为书以一元行乎地之四体之间四体即方州部家是也故玄之挂一有天用地之义而虚三有地承天之义若元包三十六不挂不虚而毎揲存二十四则八卦用于地上者也是故干三竒震坎艮各得其一巽离兊各得其二则十二画也坤三偶巽离兊各得其一震坎艮各得其二则二十四画也阴阳之画共三十六以阴之二载阳之一则三十六尽为用矣故易老阳之策极于四九而包以六六用之易以两卦相重而后天地合包亦以两揲相通而后九六均是故卦数自一至八凡三十六重之而七十二一揲之蓍合乎单卦之数两揲之蓍合乎重卦之数五行之数五十有五自三十六言之五行盈于八卦十九当闰数之物自七十二言之八卦盈于五行十七当运数之气以八归五气类相从则干兊为金坤艮为土震巽为木坎为水离为火吉凶顺逆占法由生故曰三十有六取数于乾坤五行八卦同符合契也其法分而为二以三揲之左右各存三四十二蓍所谓营之以四以象四时也常存此数不用者坤之二十四气为万化之基易存四卦之义也馀十二蓍则爻数与归竒数也爻数不九即六归竒数不六即三爻数得九者阳画也归竒数则三矣爻数得六者阴画也归竒数则六矣阳画九而归竒三用者三不用者一也阴画六而归竒六用不用各半也三画皆阳者干也皆阴者坤也二阳一阴者三女也二阴一阳者三男也三画皆阳其数二十七重之而五十四者六九也三画皆阴其数十八重之而三十六者六六也二阳一阴其数二十四重之而四十八者六八也二阴一阳其数二十一重之而四十二者六七也此八重卦之本数亦六七八九之数而以六为主者也大衍六七八九之数以求爻也爻者用也六七八九皆祖乎四者用生乎体自四揲而来也元包六七八九之数以求卦也卦者体也六七八九皆祖乎六者体生乎用自六爻而来也以用为主故易为天以体为主故包为地也干之一卦得五十四归竒一十八坤之一卦得三十六归竒亦三十六三男四十二归竒三十三女四十八归竒二十四以五十四合三十六则九十也以四十八合四十二亦九十也以十八合三十六则五十四也以三十合二十四亦五十四也故元包八卦爻数合之为三百六十归竒数合之为二百一十六总之而五百七十有六得先天八位之卦数与大衍除挂一而用四十八蓍十二用之数正同所不同者大衍以四为一故两卦相偶用不用之数即得五百七十有六元包以一为一比大衍数四分仅得其一盖大衍兼用七八九六分于男女者太极用八卦天地之数也元包専用九六宗于父母者八卦自用人物之数也是故大衍五十之虚一天之虚之极也四十九之合一地之有之极也四十九之挂一人之用之极也在四十八用之外元包以共一为太一是四十九合一之义尔揲之以三为三才在三十六用之内故易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备四体而致用者天用地也包营之以四以象四时存四体而不用者地用物也此所以大小不同也元包存本之数毎揲二十四一卦六揲而百四十四凡六十四卦九千二百一十有六则大衍五百一十二卦之蓍存乾坤坎离四卦不用之策数也包所存之数亦地之本数故与大衍同大衍从天故又有挂一之数三千七十二包四分得其三乃地之用数也包八卦之数干五十四而八之则四百三十二坤三十六而八之则二百八十八三男四十二而八之各三百三十六三女四十八而八之各三百八十四干归竒数十八而八之则一百四十四坤归竒数三十六而八之则二百八十八三男归竒数三十而八之各二百四十三女归竒数二十四而八之各一百九十二总卦数计二千八百八十则三百六十之八也总归竒数计一千七百二十八则二百一十六之八也一千七百二十八则七十二之二十四二千八百八十则七十二之四十共六十有四以地之体十六析之卦数得其十归竒得其六皆二百八十八也以先天凖之卦数之十为离之显仁则开物八万六千四百之数归竒之六五为坎之藏用则闭物四万三千二百之数一为存本则八千六百四十之闰数然先天视元包皆三十倍矣此元包与大衍先天之合也所谓八卦自用者阴阳分为八位各以一卦变七卦自一世至五世游魂归魂而卦体复各守本体其一不变故曰八卦自用其数也今世卜筮所用火珠林即是此法而其文不雅先生著书欲传此一法于后世尔非为文也分而为二自左揲至右终而爻见竒则复归于左故曰数之闰也在于左阳之动也数之萌也在于右阴能生也大衍四十九蓍各以一卦变六十四卦其数之变至于一十五万五百二十八则毎蓍得三千七百二元包三十六蓍各以一卦变八卦其数之变至于一万三千八百二十四则毎蓍得三百八十四三千七十二者三百八十四之八也
  大衍四十九蓍此言第三变五百十二卦之数者先天数也若第二变六十四卦之数则毎蓍止得三百八十四总挂一归竒用䇿得一万八千八百十六也
  先除挂一一蓍计三千七十二存天之太极也
  再除三揲三挂三蓍计九千二百一十六为乾坤坎离四卦之数存地之太极也
  实用四十五蓍以应一卦当一节之数计一十三万八千二百四十则六十卦三百六十爻毎爻用三百八十四地生物之数也
  元包三十六蓍
  先除二十四蓍计九千二百一十六则乾坤坎离存本之数也大衍存四卦之数在十三万八千二百四十之外者太极之地数也元包存四卦之数在一万三千八百二十四之内者物之地数也
  馀一十二蓍之用卦数通归竒计四千六百八则震巽艮兊反复迭用之数也易之蓍四十八而策穷于三十六者干与坤坎与离反复不互见为四卦故各当十二震巽艮兊反复互见为二卦故共当十二而十二常不见是故元包之蓍三十六存二十四不用之外所用者十二而已一万三千八百二十四析而十之即一十三万八千二百四十地之生物全数也九千二百一十六析而十之则九万二千一百六十地开物之数也四千六百八析而十之即四万六千八十地闭物之数也开物者易用策之数闭物者易归竒之数归竒之数易之物数也盖全数十二会三分之天地各用其一馀一分以为人物也两揲七十二蓍各存二十四者存坤之体也归竒共九策者存干之用也通之用五之三不用十九之三者用其冲气存其物体也
  存本数毎卦百四十四归竒数均之毎卦二十七用策均之毎卦四十五以归竒合存本毎卦一百七十一则太玄九章之数者闰数也以用策合存本毎卦百八十九合之而三百七十八则太玄五日三辰之策者馀分数也以用策并归竒毎卦七十二则太玄一日之策数者昼夜之数也
  周易太玄元包潜虚蓍数义
  易三微成著三著成象二象十有八变而成卦者谓揲蓍法也三微成著者谓三揲归竒三多三少与两少一多两多一少三微之气已成一象则爻之微象也蓍谓爻也天三变成一象于上而六七八九之数成一爻于下故谓六七八九为四象也三著成象者三爻既具得三画一卦为地之一象则卦之著象也著象相交乃成一重卦矣四十九蓍除挂一之外以四揲之得一十二竒数得四三四四四五四六用数得四六四七四八四九老阳用者九不用者三少阳用者七不用者五少阴用者八不用者四老阴用者六不用者六竒数通挂一则老阴用者以四为一而得六不用者以五为一而得五少阳用者以七为一而得四不用者亦以七为一而得三老阳少阴之竒通挂一则不可分矣六七为本属乎天八九为标属乎地地之竒数不可分者宗于一天也先生曰阳不穷九阴不极八明大衍不可过者蓍为天数故也并而均之则用策一爻皆三十者天五地六之二中竒策一爻皆十九者天九地十之二终也并两卦用策得三百六十当一期之日并两卦云挂一之竒䇿得二百一十六当重干之策三十六者老阳之数也三百六十者十之也二百一十六者六之也数有十天以三为体地以四为体天兼二用故天六而地四两卦竒策得老阳之六者天之三微变于上而后地之四象化于下地之四象未见故用六也两卦用策得老阳之十者地以四体承天六用载元气而左行以成一岁之日故用十也六者二三也得其参天十者二五也兼参天两地矣其挂一之蓍一十二以代虚一之蓍一十二既揲成挂则虚一之蓍即为二卦十二爻之本体皆不用而用以之宗者也是故六十四卦用策万一千五百二十得三百八十四之三十竒策七千二百九十六得三百八十四之十九通爻体三百八十四为七千六百八十乃得三百八十四之二十用者三十为天数托于地以显诸仁竒者二十为地数归于天以藏诸用通之为大衍五十易倚天地正数而立之之数所谓三天两地而倚数者也
  系数以乾坤之策当期之日者起于一爻均得三十策为一月而十二之故后天轨革以卦当年以爻当月以䇿当日也康节谓一爻为一䇿者以用卦六十之爻与乾坤之策数同故后天卦气图以六十卦直三百六十日也系辞以二篇之策当万物数者三百六十为一年积一世三十年得万有八百加闰数七百二十成三十二年以三十二之数而均于三十则年得三百八十四日三百六十为天道六变之正馀二十四为中盈朔虚之分月得二日也三百六十者去闰之数也故当期之日者用数也加二十四者通闰之数也故当万物之数者体数也闰数为物数归竒以象闰故亦为物数闰数为物数者自馀分言之天之馀以与物自十九言之天地之终则为物也二百二十八者十二爻之竒策二百一十六而加十二积策成爻为天之微象则未成物者也三百八十四者六十四卦之爻数三百六十而加二十四积爻成卦为地之著象则已成物者也天用六变馀分六日以与物阴又于六变之中克其六日共为十二以成十二辰之体在天当十二次在地当十二野皆物之体也故乾坤二卦挂一之蓍十二以代虚一之蓍十二而当十二气之用应之以十二爻则十二物之体也天一而二地二而四故闰之本体在年数者六而十二当乾坤二卦之爻在月数者十二而二十四当乾坤坎离四卦之爻阴阳合德刚柔有象是为十二物之根种与天地同分于太极所赖以生生不穷者也其二卦之竒策二百一十六为天之六其二卦之用策三百六十为天地之十则岁常用之以生成此十二物故挂一象三其蓍十二在竒策则成二百二十八偶之为二十四而在用策则成三百八十四皆为物数也二百一十六为老阳之气六变得坤之百四十四阳以阴凝而后岁功成物矣其竒策二百一十六则未成物也是故二百一十六当自子至午七月而加馀分之日百四十四当自未至亥五月而减小月之日坤位在未地道代终故坤作成物也先天卦数六十四卦得五百七十六则二卦去挂一之蓍数也蓍天也故通挂一数地也故去挂一蓍为实独用其显故用其用数数为虚兼用幽显故尽用五百七十有六也二卦用策以当三百六十爻则一卦成三十卦二卦去挂一之策以当五百七十六数则一卦成三十二卦亦用数不通闰体数通闰之理也五百七十六得三十六之十六则八卦而一卦变八卦之数也用数得其二六则六子之六卦数四百三十二也体数得其四则乾坤之二卦数百四十四也位数在地坎离主之乾坤退藏六子用事是故乾坤合体共当坤之策六子通用再得干之策也五百七十六在爻则用十而存六在数则用十二而存四者天地之分日辰之用不同是故经世之位十六地常晦一从会而用十二也
  蓍去挂一而四十八为十二之四老阳之策三十六以四九之体为六六之用则用之者三不用者一也太玄之蓍三十三于老阳用策之中地虚三以拼天天用三六地用二五为天地相交而互用者也玄用易蓍四分之三故天有四方玄有三方数皆自三而变者去其不用之一以当北方罔冥之一玄而用其直𫎇酋之三方以当天地人之三元也天统乎体体者有四地分乎用用者有三易为天用地之数故用四而别虚一挂一于四体之外玄为地承天之数故用三而又虚三挂一于三用之内也用数之中自分用与不用则亦用之者三不用者一是故玄蓍极用不过三九其虚其挂其竒并之而不用一九也夫自体言之四而用三自用言之又四而用三所谓地常晦一故地体十六用其十二而十二又用其九也易以四揲者从地之四象也三揲成一爻者太极元气含三为一天之三也六爻为一卦者用之六也易即用六爻者体用合一也所谓从体起用故谓天用地也玄以三揲者从天之三元也两揲成一重者阴阳合德刚柔有体地之两也四重为一首者体之四也玄别用九赞者体用分两也所谓去体从用故为地承天也易三揲之竒一揲不五则九再揲三揲皆不四则八者天除其一地除其二也玄两揲之竒皆不三则六者地除其二也易通三揲而竒十九得天九地十之数玄通二揲而竒九得天九而已故易为天包地玄为地承天也易一卦之竒得十九之六并之而一百十四得玄一首四揲之暗数玄之四重者地之四体也其初揲之暗数者地中之虚用故当物数也玄一首之竒得九之四并之而三十六得易一爻老阳之策数干之六爻者天之六用也其一爻之䇿数者天元之本始故当日数也无非天用地地承天之理也玄之蓍本用老阳之策四之九虚其三则为三之十一用二十七者为去二用九用二十四者为去三用八用二十一者为去四用七是去其二三四之九而用其七八九之二十四也九者干也去之以存九天之用二十四者坤也用之以立四重之体也易揲以四玄揲以三揲去其一蓍易用六七八九之策玄用七八九之策去其六之一数六者坤之数是为不用之一其实则方州部家所以载其体其虚则玄之所生也易去其三四五六之数用其六七八九之策天四地四中交共一则从天之七四者体也中交所以起用故离之则四十八者为先天八卦六爻之体合之则四十二者为经世日月一变之用也玄去其二三四之数用其七八九之䇿天三地三中虚五六则成地之八三者用也中虚所以生体故虚之则三十三者为太玄虚三承天之蓍实之则四十四者为观物阴阳刚柔之数也
  元包三十六蓍者用干四九之体为坤六六之用故以坤为首存其四六用其二六则三分之中用一而存二也老阳之数三十六进之为三十六旬一年之中开物之日二百四十则天地生物之数为天地之用闭物之日一百二十则物已成体致用之数为万物之用是故经世以开物八月为生物之数于闭物四月之中取交数馀数十二以为闰数则物数也元包三分用一是为物数故主八卦兼五行而用也用数之中又自分用不用析十二为四分用不用各半者为坤之六去一用三者为干之九并之则八分之中不用其三者存其三天用其五者用其参天两地也大抵与易之理皆合然易用六者为四六二十四用九者为四九三十六归竒不用三天者毎卦得一百八为三十六之三䇿数用参天两地者毎卦得百八十为三十六之五易以四为一者包以一为一易以四九为一者包以一九为一易为地归竒于天包为物归竒于地是故易为天地之大数包为人物之小数也
  元包曰易用七七极少阳也包用六六穷老阴也明大衍之不可过也是故易元包皆不越五十之数然而潜虚用七十蓍何也曰坤当百数故十数之衍得百位易用其半虚一以从天七之用玄为地承天而布气之数包为地配天而载物之数故皆不过乎易数也虚与包皆为物数然包于元者独指地之元气潜于虚者兼太极之气与神故包名书以元首卦以坤而虚名书以虚首图以气也太极判而生天地天地交而生万物天与其气以载神地与其形以载气是故虚于百数之中十取其七而用之在七则体地之十在十则用天之七所以体用十数名用七变而蓍用七十也易用七七而虚一者存太极也虚用七十而虚五者存五气之元也易为天数虚为物数易体三才六位虚体五行十数也虚实用五变者天之五也并始终而七变则天之⿱⿵乃𰀁皿 -- 盈数也体用五行之十数者地之二五也并合数而十九则天地之终数也体极十九用极于七故易初揲之竒均一爻而七并三揲均之而一爻尽于十九归竒者闰数是以月行一日之馀得十九分度之七而经世动植数声数毎位而七音数二位而十九也经世有三数潜虚得其物馀二者则天地之数也



  元包数总义卷二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