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郡县志 (四库全书本)/卷12
元和郡县志 卷十二 |
钦定四库全书
元和郡县志卷十二
唐 李吉甫 撰
河南道〈七〉
曹州〈济阴上〉
〈开元户七万三千一百六十一 乡一百四十九案元和户乡数传写缺〉
禹贡豫州之域于周又为曹国之地后属于宋左传哀公八年宋景公灭曹按曹国在州东北三十七里济阴县界故定陶城是也七国时属齐宋为楚魏所灭三分其地齐得其济阴东平汉为济阴郡之地在济水之南故以为名汉景帝中六年别为济阴国宣帝甘露二年更名定陶哀帝更为济阴郡属兖州后魏于定陶城置西兖州周武帝改西兖州为曹州取曹国为名也隋大业三年改为济阴郡隋乱陷贼武徳四年平孟海公复为曹州
州境〈东西二百五十九里南北二百五十九里〉
八到〈西至上都一千五百二十五里西至东都六百六十五里〉
〈东至兖州三百七十里东南至宋州一百五十里〉
〈西南至汴州一百四十五里西北至滑州二百里〉
〈东北至郓州三百三十里〉
贡赋〈开元贡 蛇床子 葶苈赋 绵 绢〉
管县六
济阴 冤句 乘氏 成武 南华 考城
济阴县〈紧郭下〉
本汉定陶县之地属济阴郡隋开皇六年于此置济阴县属曹州皇朝因之
曹南山在县东二十里诗所谓荟兮蔚兮南山朝𬯀是也
氾水在县南昔汉高祖既定天下即位于氾水之阳张晏曰氾水在济阴界取其汎受弘大而润下按今氾水县东亦有高祖即位坛据叔孙通传云高祖为皇帝通于定陶就其仪在济阴是也
菏泽在县东北九十里故定陶城东北其地有菏山故名其泽为菏泽禹贡曰导菏泽被孟猪
州理中城盖古之陶丘也一名左城帝王世纪舜陶于河滨即禹贡之陶丘今济阴定陶西有陶丘是也尔雅曰再成为陶丘成犹重也
古曹国在县东北四十七里故定陶是也定陶故城尧所居也尧先居唐后居陶故曰陶唐氏史记曰曹叔振铎者周武王弟封于曹鲁哀公八年宋灭曹执曹伯阳自曹叔至伯阳凡十八叶又范蠡相越平吴后变姓名为朱公居于陶号陶朱公亦此地也
莘仲故城在县东南三十里盖古之莘国也伊尹耕于莘野汤闻其贤聘以为相即此地
三鬷亭古国也在县东北四十九里汤伐桀遂伐三鬷俘厥宝玉注曰三鬷国名今定陶是也
冤句县〈紧东至州四十七里〉
本汉旧县也汉初属梁国景帝时属济阴郡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曹州
煮枣故城在县西北四十里汉书樊哙攻煮枣屠之是也
济阳故城在县西南五十里汉济阳县也光武以建平元年生于济阳县明照一室是岁有嘉禾生一茎九穗大于凡禾因名秀光武皇考为济阳令
袁本初故城在县北七十里袁绍所筑
乘氏县〈紧南至州五十四里〉
本汉旧县也属济阴郡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曹州大业末年废武徳四年重置
孟海公南北二城在县东四十五里隋末贼帅孟海公所筑
成武县〈紧西至州一百里〉
本汉旧县也属山阳郡后汉改属济阴郡隋于此置戴州成武县属焉大业二年省戴州县移理州城中后属曹州武徳五年于金乡县重置戴州县又属焉贞观十七年废戴州县又属曹州
故秺城在县西北二十九里昭帝封金日䃅为秺侯南华县〈上东南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汉离狐县也属东郡旧传初置县在濮水南常为神狐所穿穴遂移城濮水北故曰离狐后汉属济阴郡魏志李典从太祖迁离狐太守然则魏时离狐郡也晋属济阴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县属曹州天宝元年改曰南华英公李𪟝左仆射彭城郡公刘晏皆此县人
濮水在县南五里昔殷纣使师延作靡靡之乐武王伐纣师延至投濮水而死谓此水也
考城县〈紧东北至州九十五里〉
古戴国也春秋隐公十年宋人蔡人卫人伐戴后属宋楚灭宋改名曰谷汉以为菑县国都城记曰〈案国都城记见史记尧本纪注是徐才宗所撰而隋书经籍志但云二卷不著撰人姓名今附识于此〉县西南有戴水今名戴陂周回可百馀里盖本戴国取此陂水为名也汉之兴也其邑多菑年数不登故邑曰菑章帝柴于岱宗过菑县诏御史曰陈留菑县其称不令故高祖鄙柏人之名武帝休闻喜而显获嘉其改菑县为考城县至晋属济阴郡高齐天保七年省考城县移成安县理此隋开皇十六年仍改名考城县属宋州武徳五年改属曹州
葵丘在县东南一百五十步左传齐桓公会诸侯于葵丘是也
大剂陂即戴陂也在县西南四十五里周回八十七里与宋州襄邑县中分为界
濮州〈濮阳上〉
〈开元户四万六千九百二十一 乡九百十三案元和户乡数传写缺〉
禹贡兖州之域春秋时为卫国地左传齐桓公会诸侯于鄄注曰鄄卫地今东郡鄄城县也战国时属齐在汉为济阴郡之鄄城也后汉献帝于此置兖州晋置濮阳郡后改濮阳国封王子允为王后为郡隋开皇十六年于此置濮州大业三年废濮州入东平郡隋末陷于寇贼武徳四年讨平王世充于此重置濮州
州境〈东西二百三十五里南北一百三十五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六百五十五里西南至东都七百九十五里〉
〈西南至滑州二百一十五里南至曹州二百一十里〉
〈北至黄河二十里东北至郓州一百七十里〉
贡赋〈开元贡 绢二十疋赋 绵 绢〉
管县五
鄄城 雷泽 临濮 濮阳 范
郓城县〈紧郭下〉
本汉旧县属济阴郡隋开皇十六年于此置濮州鄄城县属焉大业三年废濮州县属东平郡武徳四年重置濮州鄄城县又隶焉
黄河北去县二十一里
州理城在故鄄城中魏文帝以临淄侯植为鄄城侯雷泽县〈上西北至州九十里〉
本汉郕阳县古郕伯国周武王封弟季戴于郕汉以为县属济阴郡隋开皇六年于此置雷泽县因县北雷夏泽为名也属濮州
历山在县西北十六里史记曰舜耕历山耕者让畔灉水沮水二源俱出县西北平地去县十四里
雷夏泽在县北郭外灉沮二水会同此泽
姚墟在县东十三里舜生于姚墟
尧母庙在县西南四里
尧陵在县西三里自尧即位至永嘉三年凡二千七百二十一年记于碑贞观十一年有诏禁人刍牧春秋奠酹
临濮县〈上北至州六十里〉
本汉成阳县地属济阴郡隋开皇十六年分鄄城南界雷泽西界置临濮县属濮州南临濮水故以为名大业二年废武徳四年重置
清丘在县西三十五里
濮阳县〈上东至州八十里〉
本汉旧县也古昆吾国即帝丘颛顼之墟也昆吾即夏诸侯为五伯之首左传曰狄灭卫迁于帝丘卫侯自楚丘徙濮阳县秦置东郡理此汉仍为东郡及濮阳县也隋开皇十六年改属濮州
黄河北去县十五里
瓠子河上承黄河汉书武帝时河决瓠子东南注钜野通于淮泗上使汲黯郑当时兴人徒塞之堤复壤是时武安侯田蚡奉邑食鄃在河北河决而南则鄃无水灾乃言江河之决乃天事也非易以人力塞之乃不复塞后二十馀岁岁比不登梁楚尤甚上使汲人郭昌率卒数万人塞瓠子决河沈白马圭璧自将军以下皆负薪下淇园之竹以为楗上悼功之不成乃作歌于是卒塞瓠子筑宫于其上名曰宣房其后王尊为东郡太守河水盛溢泛浸瓠子金堤尊躬率吏民沈白马祀水神亲执圭璧使巫策祝请以身填金堤水盛堤坏吏民皆奔走尊立不动而水渐退
范县〈上西南至州六十里〉
本汉旧县属东郡春秋时晋大夫士会之邑也高齐废隋开皇六年又置范县属济州十六年改属濮州故顾城在县东二十八里夏之顾国也诗曰韦顾既伐昆吾夏桀注曰三国党于桀皆为汤所诛
密州〈高密中〉
禹贡青州之域兼得徐州之地今州界于春秋之时为莒鲁之地战国时属齐秦并天下属琅琊郡汉文帝十六年分齐立胶西国都高密宣帝更名高密国后魏永安二年分青州立胶州取胶水为名也隋开皇五年改胶州为密州取境之密水为名也隋乱陷贼武徳五年山东底定改置密州
州境〈东西三百一十六里南北三百九十里〉
八到〈西至上都二千七百四十五里西至东都一千八百八十五里〉
〈东至大海一百六十里南至海州三百八十四里〉
〈西南至沂州三百七十里西北至青州三百三十里〉
〈东北至莱州三百四十五里〉
贡赋〈开元贡 细布 牛黄 海蛤赋 絁布〉
管县四
诸城 高密 辅唐 莒
诸城县〈上郭下〉
本汉东武县也属琅琊郡乐府章所谓东武吟者也后汉属琅琊国晋属东莞郡后魏属高密郡隋开皇十八年改东武为诸城县取县西三十里汉故诸县城为名琅琊山在县东南百四十里史记曰始皇二十六年灭齐遂登琅琊作层台于山上谓之琅琊台周回二十里秦王乐之因留三月徙黔首二万户于山下后十二年刊石立碑纪秦功徳
海在县东一百五十里
卢水出县东南卢山水侧有胜火木野火烧死其炭不灰故东方朔有谓不灰之木者也
县理东南百三十里滨海有卤泽九所煮盐今古多收其利
潍水故堰在县东北四十六里蓄以为塘方二十馀里漑水田万顷
高密县〈上西南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汉旧县也文帝十六年分齐立胶西国封齐悼惠王子印为胶西王都高密世祖封邓禹为高密侯高齐文宣帝省高密县隋开皇中复置属密州
海在县东南六十里
潍水在县西南自诸城县界流入去县四十里昔韩信与楚将龙且夹潍水而阵信为万馀囊盛沙壅水上流引军击龙且阳不胜还走龙且追信信决壅囊水大至龙且军大半不得渡遂斩龙且
胶水在县东三十里
夷安泽在县北二十里周回四十里多麋鹿蒲苇龙且城在县西南五十五里楚将龙且所筑也
郑玄墓在县西七十里
辅唐县〈上东南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汉安丘县也属北海郡后汉属北海国有渠丘亭故莒渠丘公所居也高齐文宣帝天保七年省隋分昌安县置牟山县大业二年改牟山县为安丘县取汉书旧名也属密州乾元二年改为辅唐县
牟山在县西南十三里牟山县取名于此
浯水堰三齐记曰昔者堰浯水南入荆水灌田数万顷今尚有馀堰而稻田畦畛存焉
莒县〈上东北至州一百九十里〉
故莒子国也汉为莒县文帝二年封朱虚侯章为城阳王都莒后魏亦以莒县属东莞郡隋开皇三年废郡莒县属莒州大业三年罢莒州以莒县属琅琊郡武徳五年重置莒州县属焉贞观八年废莒州以县属密州潍山在县东北八十三里潍水所出也
县理在莒国故城中城三里并皆崇峻惟南开一门子城方十二里郭周回四十里
故曹公城在县南七十二里昔魏太祖征陶谦拔五城略地东海于此筑城周回四里
汉海曲县在县东一百六十里属琅琊郡有盐官地有东吕乡东吕里太公望所出也王莽末海曲县有吕母者其子为县令枉杀乃散财以招少年少年感母恩问母所欲具言之乃共起兵杀县令其后屯结至数万赤眉之兴由此始也今东海县有吕母国即旧集之所也
元和郡县志卷十二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元和郡县志>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