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全晋文/卷八十七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八十六 全晋文卷八十七 
乌程严可均校辑
卷八十八

束皙

[编辑]
皙字广微,阳平元城人。张华召为掾。华为司空,复以为贼曹属,转著作佐郎,迁博士,再迁尚书郎。赵王伦辅政,请为记室,辞疾归。有《发蒙记》一卷,《集》七卷。

贫家赋

[编辑]

余遭家之轗轲,婴六极之困屯。恒勤身以劳思,丁饥寒之苦辛。无原宪之厚德,有斯民之下贫。愁郁烦而难处,且罗缕而自陈。有漏狭之单屋,不蔽覆而受尘。唯曲壁之常在,时弛落而压镇。食草叶而不饱,常嗛嗛于膳珍。欲恚怒而无益,徒拂郁而独嗔。蒙乾坤之遍覆,庶无财则有仁。涉孟夏之季月,迄仲冬之坚冰。稍煎蹙而穷迫,无衣褐以蔽身。还趋床而无被,手狂攘而妄牵。何长夜之难晓,心咨嗟以怨天。债家至而相敦,乃取东而偿西。行乞贷而无处,退顾影以自怜。衒卖业而难售,遂前至于饥年。举短柄之口掘,此句从《御览》七百六十二补。执偏隳之漏𫓶。此句从《御览》七百五十七补。煮黄当之草莱,作汪洋之羹𫗴。釜迟钝而难沸,薪郁绌而不然。至日中而不孰,心苦苦而饥悬。丈夫慨于堂上,妻妾叹于灶闲。悲风噭于左侧,小儿啼于右边。《蓺文类聚》三十五,《初学记》十八。

读书赋

[编辑]

耽道先生,澹泊闲居。藻练精神,呼吸清虚。抗志云表,戢形陋庐。垂帷帐以隐几,被纨扇而读书。抑扬嘈囋,或疾或徐。优游蕴藉,亦卷亦舒。颂《卷耳》则忠臣喜,咏《蓼莪》则孝子悲。称《硕鼠》则贪民去,唱《白驹》而贤士归。是故重华咏诗以终己,仲尼读《易》于终身。原宪潜吟而忘贱,颜回精勤以轻贫。倪宽口诵而芸耨,买臣行吟而负薪。圣贤其犹孳孳,况中才与小人。《蓺文类聚》五十五。

近游赋

[编辑]

世有逸民,在乎田畴。宅弥五亩,志狭九州。安穷贱于下里,寞玄澹而无求。乘筚辂之偃蹇,驾兰单之疲牛。连捶索以为鞅,结断梗而作秋。攀荜门而高蹈,朅徘徊而近游。井则两家共一,园则去舍百步。贯鸡㲉于岁首,收縘𮉞于牣互。其男女服饰,衣裳之制,名号诡异,随□迭设。系明襦以御冬,胁汗衫以当热。帽引四角之缝,裙有三条之杀。儿昼啼于客堂,设杜门以避吏。妇皆卿夫,子呼父字。及至三农闲隙,遘结婚姻。老公戴合欢之帽,少年著蕞角之巾。《蓺文类聚》六十四,《御览》六百八十七引两条,又六百九十五、六百九十六、八百九十九。

著紫裙之裨簁。《御览》六百九十六。

多盐少豉,脔皆秽闪。《书钞》一百四十三。

格饼正于三播,《书钞》一百四十四。棋炙不过两机。《书钞》一百四十五引两条。

劝农赋

[编辑]

惟百里之置吏,各区别而异曹。考治民之贱职,美莫当乎劝农。专一里之权,擅百家之势。及至青幡禁乎游惰,田赋度乎顷亩。与夺在己,良薄浃口。受饶在于肥脯,得力在于美酒。若场功毕,租输至,录社长,召闾师。条牒所领,注列名讳。则鸡豚争下,壶榼横至。遂乃定一以为十,拘五以为二。盖由热啖纡其腹,而杜康咥其胃。《蓺文类聚》六十五。

乃有老闲旧猥,欺狭难觉。时虽被考,不过校督。歌对囹圄,笑向桎梏。《御览》六百五十。

饼赋

[编辑]

《礼》仲春之月,天子食麦,而朝事之笾,煮麦为䵄。《内则》诸馔不说饼。然则虽云食麦而未有饼,饼之作也,其来近矣。

若夫安干、粔籹之伦,豚耳、狗舌之属;剑带案盛,餢飳髓烛。或名生于里巷,或法出乎殊俗。

三春之初,阴阳交际。寒气既消,温不至热。于时享宴,则曼头宜设。

吴回司方,纯阳布畼。服𫄨饮水,随阴而凉。此时为饼,莫若薄壮。

商风既厉,大火西移。鸟兽氄毛,树木疏枝。肴馔尚温,则起溲可施。

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成口外。充虚解战,汤饼为最。

然皆用之有时,所适者便。苟错其次,则不能斯善。其可以通冬达夏,终岁常施,四时从用,无所不宜,惟牢丸乎?

尔乃重罗之麮,尘飞雪白,胶黏筋䵑,䐧溔柔泽。肉则羊𦜶豕胁,脂肤相半,脔若绳首,珠连砾散。姜株葱本,莑□切判。□□锉末,椒兰是畔。和盐漉豉,揽合樛乱。

于是火盛汤涌,猛气蒸作。攘衣振掌,握搦拊搏。面弥离于指端,手萦回而交错。纷纷馺馺,星分雹落。笼无迸肉,饼无流面。姝媮咧敕,薄而不绽。巂巂和和,䑋色外见。弱如春绵,白如秋练。气勃郁以扬布,香飞散而远遍。行人失涎于下风,童仆空嚼而斜眄。擎器者呧唇,立侍者干咽。

尔乃濯以玄醢,钞以象箸。伸要虎丈,叩膝偏据。槃案财投而辄尽,庖人参潭而促遽。手未及换,增礼复至。唇齿既调,口习咽利。三笼之后,转更有次。《北堂书钞》一百四十四,《蓺文类聚》七十二,《初学记》二十六,《御览》八百六十。

奏荐王璞

[编辑]

郡吏王璞初入朝,唯冀圣鉴垂采,知其绝常耳。其可使当户牖之对意,三公气万乘也。《北堂书钞》□□□□。

广田农议

[编辑]

伏见诏书,以仓廪不实,关右饥穷,欲大兴田农,以蕃嘉谷,此诚有虞戒大禹尽力之谓。然农穰可致,所由者三:一曰天时不諐,二曰地利无失,三曰人力咸用。若必春无霡霂之润,秋繁𣶢沲之患,水旱失中,雩禳有请。虽使羲和平秩,后稷亲农,理疆甽于原隰,勤藨蓘于中田,犹不足以致仓庾盈亿之积也。然地利可以计生,人力可以课致,诏书之旨,亦将欲尽此理乎?

今天下千城,人多游食,废业占空,无田课之实。较计九州,数过万计。可申严此防,令监司精察,一人失课,负及郡县,此人力之可致也。

又州司十郡,土狭人繁,三魏尤甚,而猪羊马牧,布其境内,宜悉破废,以供无业。业少之人,虽颇割徙,在者犹多,田诸菀牧,不乐旷野,贪在人闲。故谓北土不宜畜牧,此诚不然。案古今之语,以为马之所生,实在冀北,大贾䍧羊,取之清渤,放豕之歌,起于钜鹿,是其效也。可悉徙诸牧,以充其地,使马牛猪羊龁草于空虚之田,游食之人受业于赋给之赐,此地利之可致者也。昔骓𬳵在坰,史克所以颂鲁僖;却马务田,老氏所以称有道,岂利之所以会哉?又如汲郡之吴泽,良田数千顷,泞水停洿,人不垦植。闻其国人,皆谓通泄之功不足为难,舄卤成原,其利甚重。而豪强大族,惜其鱼捕之饶,构说官长,终于不破。此亦谷口之谣,载在史篇。谓宜复下郡县,以详当今之计。荆、扬、兖、豫,污泥之土,渠坞之宜,必多此类,最是不待天时而丰年可获者也。以其云雨生于畚臿,多稌生于决泄,不必望朝𬯀而黄潦臻,禜山川而霖雨息。是故两周争东西之流,史起惜漳渠之浸,明地利之重也。宜诏四州刺史,使谨案以闻。

又昔魏氏徙三郡人在阳平、顿丘界,今者繁盛,合五六千家。二郡田地逼狭,谓可徙迁西州,以充边土,赐其十年之复,以慰重迁之情。一举两得,外实内宽,增广穷人之业,以辟西郊之田,此又农事之大益也。《晋书‧束皙传》。

孙为庶祖持重议

[编辑]

《经》云“臣服君之祖周”,此君为祖三年也。是祖有废疾,不袭统也。然则有爵可传,身不主祭,与庶子何异?而孙服斩,义例昭然。大宗之地,皆称祖立庙而自为其子孙所奉;即所谓小宗之绪,主其祖父之祀,岂可自同众孙,不服三年哉?《通典》八十八。

避讳议

[编辑]

元康七年诏书称“咸寍元年诏下尊讳,风伯雨师,皆为训诂。”又公官文书吏人上事,称引《经》书者,复多回避,使大义不明。诸经传咸言天神星宿,帝王称号,皆不得变易本文,但省事言语,临时训避而已。《通典》一百四。

案风伯之名,所由来远,其在汉魏,固已有之,非晋氏避讳,始造此号也。若以异于《周礼》宜当改,则今国家行事,神物称号,近代不皆率古,盖亦简易,以从仍旧,随时之制,不足悉变。唯雨师之名,实由避讳,宜如旧称。《通典》一百四。

九品议

[编辑]

员外侍郎及给事冗从,皆是帝室茂亲,或贵游子弟,若悉从高品,则非本意,若精乡议,则必有损。《御览》二百二十一引《束皙集》。

高禖坛石议

[编辑]

石在坛上,盖主道也。夫未详其置之故,而欲必其可除之理,理不可然。案《郊祀志》,秦汉不祀高禖。《汉‧武帝五子传》,武帝晚得太子,始为立禖,其事未之能审。许慎《五经异义》云:“山阳民祭,皆以石为主。”然则石之为主,由来尚矣,其此象矣。而《祭礼》“龟策祭器,弊则埋之,而改置新”。石今破,则宜埋而更造,不宜遂废。收集破石,积之故处,于礼无依,于事不肃,愚所未安也。《隋书‧礼仪志二》,《通典》五十五。《御览》五百二十九︰“元康八年,高禖坛上石破为二,贼曹属束皙议。”

荅汲冢竹书释难书

[编辑]

其后子夏,仲尼之徒,传业西河,人疑其圣。《初学记》二十一。

玄居释

[编辑]

束皙闲居,门人并侍。方下帷深谭,隐几而咍,含毫散藻,考撰同异,在侧者进而问之曰:“盖闻道尚变通,达者无穷。世乱则救其纷,时泰则扶其隆。振天维以赞百务,熙帝载而鼓皇风。生则率土乐其存,死则宇内哀其终。是以君子屈己伸道,不耻干时。上国有不索何获之言,《周易》著跃以求进之辞。莘老负金铉以陈烹割之说,齐客当康衢而咏《白水》之诗。今先生耽道修蓺,嶷然山峙,潜朗通微,洽览深识,夜兼忘寐之勤,昼骋钻玄之思,旷年累稔,不堕其志。鳞翼成而愈伏,术业优而不试。乃欲阖匵辞价,泥蟠深处,永戢琳琅之耀,匿首穷鱼之渚,当唐年而慕长沮,邦有道而反甯武。识彼迷此,愚窃不取。

若乃士以援登,进必待求,附势之党横擢,则林薮之彦不抽,丹墀步纨裤之童,东野遗白颠之叟。盍亦因子都而事博陆,凭鹢首以涉洪流,蹈翠云以骇逸龙,振光耀以惊沈䲡?徒屈蟠于坎井,眄天路而不游,学既积而身困,夫何为乎秘丘。

且岁不我与,时若奔驷,有来无反,难得易失。先生不知盱豫之谶悔迟,而忘夫朋盍之义务疾,亦岂能登海𣾨而抑东流之水,临虞泉而招西归之日?徒以曲畏为梏,儒学自桎,囚大道于环堵,苦形骸于蓬室。岂若托身权戚,凭势假力,择栖芳林,飞不待翼,夕宿七娥之房,朝享五鼎之食,匡三正则太阶平,赞五教而玉绳直。孰若茹藿湌蔬,终身自匿哉!”

束子曰:“居!吾将导尔以君子之道,论尔以出处之事。尔其明受余讯,谨听余志。

昔元一既启,两仪肇立。离光夜隐,望舒昼戢。羽族翔林,蟩蛁赴湿。物从性之所安,士乐志之所执。或背丰荣以岩栖,或排兰闼而求入。在野者龙逸,在朝者凤集。虽其轨迹不同,而道无贵贱,必安其业,交不相羡。稷契奋庸以宣道,巢由洗耳以避禅,同垂不朽之称,俱入贤者之流。参名比誉,谁劣谁优?何必贪与二八为群,而耻为七人之畴乎!且道睽而通,士不同趣,吾窃缀处者之末行,未敢闻子之高喻,将忽蒲轮而不眄,夫何权戚之云附哉!

昔周汉中衰,时难自托,福兆既开,患端亦作。朝游巍峩之宫,夕坠峥嵘之壑。昼笑夜叹,晨华暮落。忠不足以卫己,祸不可以预度,是士讳登朝而竞赴林薄。或毁名自污,或不食其禄。比从政于匣笥之龟,譬官者于郊庙之犊。公孙泣涕而辞相,杨雄抗论于赤族。

今大晋熙隆,六合寍静。蜂虿止毒,熊罴辍猛。五刑勿用,八纮僃整。主无骄肆之怒,臣无牦缨之请。上下相安,率礼从道。朝养触邪之兽,庭有指佞之草。祸戮可以忠逃,宠禄可以顺保。

且夫进无险惧,而惟寂之务者,率其性也。两可俱是,而舍彼趣此者,从其志也。盖无为可以解天下之纷,澹泊可以救国家之急。当位者事有所穷,陈策者言有不入。翟璜不能回西邻之寇,平、勃不能正如意之立。干木卧而秦师退,四晧起而戚姬泣。夫如是,何舍何执,何去何就?谓山岑之林为芳,谷底之莽为臭。守分任性,唯天所授。鸟不假甲于龟,鱼不假足于兽,何必笑孤竹之贫而羡齐景之富!耻布衣以肆志,寍文裘而拖绣。且能约其躬,则儋石之稸以丰;苟肆其欲,则海陵之积不足。存道德者,则匹夫之身可荣;忘大伦者,则万乘之主犹辱。将研六籍以训世,守寂泊以镇俗。偶郑老于海隅,匹严叟于僻蜀。且世以太虚为舆,玄罏为肆。神游莫竞之林,心存无营之室。荣利不扰其觉,殷忧不干其寐。捐夸者之所贪,收躁务之所弃。薙圣籍之荒芜,总群言之一至。全素履于丘园,背缨緌而长逸。请子课吾业于千载,无听吾言于今日也。”《晋书‧束皙传》。

补亡诗序

[编辑]

序曰:皙与同业畴人肄修乡饮之礼,然所咏之诗,或有义无辞,音乐取节,阙而不僃。于是遥想既往,思存在昔,补著其文,以缀旧制。《文选‧补亡诗》注。

失题

[编辑]

零露垂林,非缀冕之饰;薄冰凝池,非登庙之宝。《北堂书钞》一百五十二,《御览》十二引《束皙集》。

必将采素璧于层山,探圆珠于重泉也。

员外郎皆帝室茂亲,贵游子弟。《北堂书钞》□□□□。

吊萧孟恩文

[编辑]

东海萧惠字孟恩者,父昔为御史,与皙先君同僚。孟恩及皙,日夕同游,分义蚤著。孟恩夫妇皆亡,门无立副;皙时有伯母从兄之忧,未得自往。致文一篇,以吊其魂,幷修薄奠。其文曰:

旧友人阳平束皙,谨请同业生李察奉脯修一束、麦𥼓一器,以致祠于处士萧生之墓曰:呜呼哀哉!精爽遐登,形骸幽匿。有邪亡邪,莫之能测。敬荐薄馈,魂兮来食!孟恩孟恩,岂犹我识?《御览》四百十。

吊卫巨山文

[编辑]

元康元年,楚王玮矫诏举兵,害太保卫公及公四子三孙。公世子黄门郎巨山与皙有交好,时自本郡来赴其丧,作吊文一篇,以告其柩。曰:

同志旧友阳平束皙,顷闻飞虎肆暴,窃矫皇制。祸集于子,宗祊几灭。越自冀方,来赴来祭。遥望子弟,铭旌藂立。既窥子庭,其殡盈十。徘徊感恸,载号载泣。敛袂升阶,子不我揖。引袂授袪,子不我执。哀哉魂兮,于焉迺集?《御览》五百九十六。

发蒙记总论王肃圣证论

[编辑]

春夏封诸矦

[编辑]

《月令》所纪,非一王之制。凡称古者,无远近之限。未知夏封诸矦,何代之典?秋祭田邑,夏乎殷乎?而王据《月令》以非《祭统》,郑宗《祭统》而疑《月令》,无乃俱未通哉!莫若通以三代,说两氏而不俱一也。《通典》七十一引束皙《总论》。

嫁娶时月

[编辑]

《春秋》二百四十年,鲁女出嫁,夫人来归,大夫逆女,天王娶后,自正月至十二月,悉不以得时失时为裦贬,何限于仲春季秋以相非哉!夫《春秋》举秋毫之善,贬纤介之恶,故春狩于郎,书时,礼也;夏城中丘,书不时也。此人闲小事,犹书得时失时,况婚姻人伦端始,礼之大者,不讥得时失时不善者邪!若婚姻季秋,期尽仲春,则隐二年冬十月,夏之八月,未及季秋。伯姬归于纪,周之季春,夏之正月也。桓九年春,季姜归于京师。庄二十五年六月,夏之四月也,已过仲春。伯姬归于纪,或出盛时之前,或在期尽之后,而经无贬文,三传不讥,何哉?凡诗人之兴,取义繁广,或举譬类,或称所见,不必皆可以定时𠊱也。又案《桃夭篇》叙美婚姻以时,盖谓壮盛之时,而非日月之时,故“灼灼其华”,喻以盛壮,非为嫁娶当用桃夭之月。其次章云“其叶蓁蓁,有蕡其实,之子于归”,此岂在仲春之月乎?又《摽有梅》三章注曰:“夏之向晚,迨冰未泮,正月以前。草虫喓喓,未秋之时。”或言嫁娶,或美男女及时,然咏各异矣。《周礼》以仲春会男女之无夫家者,盖一切相配合之时,而非常之人节。《曲礼》曰:“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故日月以告君,斋戒以告鬼神。”若常人必在仲春,则其日月有常,不得前却,何复日月以告君乎?夫冠婚笄嫁,男女之节,冠以二十为限,而无春秋之期,笄以嫁而设,不以日月为断,何独嫁娶当系于时月乎?王肃云:“婚姻始于季秋,止于仲春。”不言春不可以嫁也。而马昭多引《春秋》以为之证,反《诗》,相难错矣。两家俱失,义皆不通。通年听婚,盖古正礼也。《通典》五十九。

赐进士出身二品衔广东等处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兼管驿传事务黄冈王毓藻校刊

《全晋文》卷八十七终

  ↑返回顶部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