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山集 (兪肃基)/卷十九
箚疑
[编辑]中庸下
[编辑]第二十二章注。人物之性。亦我之性。则此性字。便是一原之性。而其下即曰但以所赋形气不同而有异焉。则又若谓异体之性者然。可疑。性之一字中。不应有两义。则当归重于下一句看为是耶。且尽人尽物。当如小注说解之。以使天下之人物。各尽其性。则似尤稳当。而朱子之必以尽字属之至诚者。而以知之无不明处之无不当为言者何耶。○更详朱子尝论首章天命之性曰。天命之谓性。此只是从原头说。万物皆只同这一原头。圣人所以尽己之性则能尽人之性。由其同一原故也。以此观之。此章二性字。皆就一原处论无疑。且以人物之性。为气质之性。则谓圣人使人物各尽其气质之性者。岂成说话乎。然则章句所谓人物之性亦我之性者。正释经文三性字之义。而其曰但以所赋形气不同而有异者。特以馀意论其气质之有差别。以发分殊之意耳。不过首章章句性道虽同而气禀或异之意也。盖此章尽人尽物。即首章修道之教也。人物之性同出一原。所谓理一也。而曰人曰物。形气不同。便有过不及之差。是则所谓分殊也。圣人所以尽人物之性者。制为礼乐教化。使裁其过而策其不及。以全其本然之天性也。盖只说理一而不说分殊。则所以施吾之礼乐教化者。将失其先后缓急之序。而不能有以各当其宜也。圣人修道之教。至于能尽人物之性。则已含分殊意在其中。故章句不但言人物之性亦我之性。而又必言形气之有异。以见理一而分殊也。○人物之性。亦我之性。则我与人与物之理同也。所赋形气不同。则我与人与物之分殊也。○不曰使天下之人物各尽其性。而必曰知之无不明而处之无不当者。亦包分殊意说也。盖必知之无不明而处之无不当然后。其所以裁成辅相之术。莫不各适其宜。而方可见人尽人之性。物尽物之性也。小注饶双峯引大学新民止于至善来证。以为不是民之自新止于至善。乃是新之止于至善。则恐误。苟如是说。则大学章句所谓明明德于天下者。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明德者。将虚设耶。○更详语类曰物禀得气偏了。无道理使开通。故无用教化。尽物性。只是所以处之各当其理。此固就尽物之性言。而虽以尽人之性言之。若曰圣人使天下之人。于其天命之性。必使察之由之。巨细精粗。无毫发之不尽。亦如圣人之为。则窃恐无此事。此所以大学或问。不过曰各诚其意。各正其心。而未尝言止于至善也。所谓博施济众。尧舜其犹病诸者。正指此等处而言也。然则双峯之说。不无所见也耶。
第二十三章。致曲语类所说甚多。其曰随其善端发见于此。便就此上推致。以造其极。发见于彼。便就彼上推致。以造其极。非是止就其发见一处推致之。此正程子之专做好处说者。而致曲之正训也。其曰气质温厚。其发见者必多是仁。仁多便侵却那义底分数。气质刚毅。其发见者必多是义。义多便侵却那仁底分数。此即或问同异厚薄之论也。乍见虽若与章句之只就善端之发为训者。微不同。而其实温厚者之发见于仁。刚毅者之发见于义者。即是善端之发。而只合就此致之。又推类而悉致之。未可谓其大过而便与克下也。故或问不曰使厚者薄同者异。而必曰薄者厚而异者同。则此正致曲用功处。而语类又有一问答。尤为明白。或问致曲。是就偏曲处致力否。曰如程子说或孝或悌。或仁或义。所偏发处推致之。各造其极也。问如此恐将来只就所偏处成就。曰不然。或仁或义。或孝或悌。更互而发。便就此做致曲工夫。观此则或问厚薄同异之说。不过如此。而未见其与章句不合也。都梁以仁多侵却义一段。谓此指仁之太过而言。则致曲。当克其太过而归于中也。又曰损仁之太过。便是益义之不及。仁不侵义。而仁与义皆各造其极矣。此即厚者薄。同者异之说也。恐非或问所论之义也。盖章句或问语类之说。自是一意。初无两说。而都梁强生同异。故为说如此。然其损益过不及之论。亦不妨自为一说。而殊有补于致曲者之用功也。读者未可以其不合于或问而忽之也。惟是引语类所谓致曲不论人。只论事。逐事上着力。如事君则推致其忠。事亲则推致其孝一段。以为若必待善端自然发见然后推致。倘善端不发见时。将闲过日子不成。惟逐事上着力。才侍君。便推致其忠。才对亲。便推致其孝。则无往不致其力。而善端亦易于圆满。此亦致曲之功之不可少者也。故朱子又补此一层。意方不漏。不可以其各异而疑之也。夫朱子所谓逐事上着力云者。亦曰如对君思忠。而义之端发见。则便即此推致。对亲思孝。而仁之端发见。则又即此推致之谓也。亦章句因其善端之发而悉推致之之意也。何尝谓不待其发见而推致之耶。夫对君而思忠。对亲而思孝。便是善端之发见也。若无此发见之端。则未知所谓推致者。果是何事。其亦不思之甚矣。○曲能有诚。此曲字承上致曲而言。若能致曲则有诚也。不曰致曲。而但曰曲者省文也。如此则此诚字。便是全体之诚。朱子所谓有诚则不曲是也。条辨许东阳谓曲能有诚。一曲之诚也。其言误。小都梁非之是矣。
第二十四章。条辨吕晩村曰。此节首二句。唱起国家将兴以下。一气直贯到祸福将至句一住。此六句総在理上说。所谓可以前知之道也。至诚之前知。正以其道也。又曰道可前知。言理本如是。自蓍龟四体以上。皆指其道而言。祸福将至以下。言惟至诚。能有其道而前知如神也。又曰在天地间有实理。故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在人有实心。则实理在我。故至诚如神也。此盖以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只作理说。及其下至诚如神然后。方作圣人说也。都梁尤主张此说。有曰章句既解祯祥妖孽蓍龟四体。而即総承之曰凡此皆理之先见者也。可见此六句。只是说至诚之理自然发动处。又曰首二句。亦只是说至诚之道。本可以前知。只指理说。至诚之人。善必先知。不善必先知。能以真实无妄之心。与真实无妄之理合。故如神也。此其发明晩村之意者。可谓详且尽矣。但恐子思朱子之意。决不如此何也。经文首二句。只是言圣人有至诚之德。则其道自可以前知。其下即言祸福之兆。见于几微者如此。众人不识。而惟至诚者知之。故结之曰至诚如神。犹曰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者。果如此云尔。章末四字。只是结章首二句之意。则上下叫应。自分明。两至诚者。皆指至诚之人而言。其不可分而二之。一作理之至诚。一作人之至诚也决矣。苟如晩村都梁之说。则章句于其容俯仰之类之下。当曰此即所谓至诚之发见而可以前知者也。可但曰凡此皆理之先见云耶。夫理之先见者。莫非真实而无妄。则指是泛论曰诚可也。若以章首至诚。谓必指祸福之兆而言。则未论义理如何。文势决不然也。○晩村谓先知如神中。至诚正有审几之精修救之妙。岂仅同谶纬术数之学哉。此则至论也。○都梁曰朱子解神谓鬼神者。以既下如字。则不指至诚神妙不测之神。而指鬼神之神也。究竟神之外无鬼神。将兴六句。既说至诚之理之几自然先见。如此之神。则至诚之人。善必先知。不善必先知。不其如神乎。又曰自无而向于有为神。自有而反于无为鬼。今必有祯祥。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皆是诚之几之先见。自无而方向于有。只是诚之神处。故以至诚知几为如神。注训神谓鬼神之神。而非至诚神妙之神也。都梁盖以鬼神之神。为至诚之理之先见者。而至诚神妙之神。为至诚之人知几之事。故分别如此。以为至诚者之知几如此。则其为神妙。亦如至诚之理先见者之神。故下如字云耳。夫理之先见。莫非实者。则是固诚之为也。都梁不作泛论。而必贴章首至诚二字说去者。为非本文之意。然其论如神之义。则尽觉精妙。但都梁既以章句所谓鬼神为理之先见者。则便是十六章之鬼神。而反斥云峯说。所未可知也。
第二十六章首节故字。条辨仇沧柱以为承尽性前知两章而言天道之勇。则隔越两章。语气不连。小注胡云峯谓承上章言至诚之功用。则亦太无曲折。此都梁所以幷置异条也。陆稼书则谓此章以诚者之勇。发明天道。盖承上致曲自成两章来。彼两章言人道。虽一以言仁。一以言知。而全赖于勇。此章接言惟至诚。则不赖勇而裕如。以见人道之必不可无勇也。说得觉似有味。但以见人道之不可无勇云者。似为衍语。○更详人道之有成处。便是天道。故致曲章虽言人道之仁。而至于能化则同称至诚。上章虽言人道之知。而至于成物则其为德。亦与至诚者无别也。故此章以故字接之而言至诚无息。然则此章只可曰单承上章而言天道之勇也。不必谓并承上两章也。○林次崖谓诚之未至者。未免有虚假处。虚假则间断矣。而反斥陈氏凡假伪底物。久则皆有间断之说。以为苟如是说。则如颜子未免违仁于三月之后。谓之假伪虚夸可乎。夫假伪之物。当下便间断。不必待后而后。始有间断。则陈氏之说。为不免有病。而但颜子之违仁于三月之后者。若对至诚无息而言。则虽谓之不免虚假。未为过也。次崖既曰诚之未至者。未免有虚假。则是固不以颜子之违仁处。混谓之至诚也。而下面为说如此。不觉旨意之衡决。而条辨置之同条。可谓择之不精矣。○陆稼书谓凡人不能无间断。必是诚未至。如颜子不能不违仁于三月之后。到底是三月之内。其诚原未至。此固十分尽头之论。而但斥存疑颜子三月之内所为皆实。而三月之后未免无实之语。以为看得粗了则恐大过。存疑此说。实本于或问朱子之说。但曰皆实。而未尝言其必如圣人之至诚。则何可混斥以粗浅乎。○饶双峯谓人之诚。有至不至。圣人诚之至。故可说至诚。天地只是诚。无至不至。都梁辨之曰。天地对人之诚有不至者而言。亦可说至诚。遂引末节注引此以明至诚无息之意句。以为天地亦可说至诚无息之证。论语一贯章注。亦有天地之至诚无息等语。则至诚二字。不必靠定为用之于说圣人处。都梁之辨良是。而但中庸经文。凡言至诚者甚多。而皆就圣人上说。此亦不可不知也。○第三节。黄际飞谓上征字是验于外。此亦是验于外。但上外字主身言。此外字主世言。其意盖以上征字为光辉发见之意。而至此节征则悠远然后。方作功业说。然但一征字。不应有两义。而如是分配。未免破碎。都梁谓征字惟在功业上说。所以说得个久则征。若至诚之盛德光辉。睟面盎背。则合下生来便如此。非如致曲之形著明。犹有渐次也。辨得是。○第四节。此节悠久。是上节悠远。注云悠久即悠远。然但必变远言久者。亦用不离体之意也。故曰兼内外而言之也。条辨蔡虚斋所谓凡施于外者。无有不根于中。其外之所施。而在中者即随之。故曰兼内外言者。固得其旨。而即小注潘氏陈氏之说。亦不过如虚斋所云之意也。都梁亦主悠久即悠远之意。而便欲抹去兼内外而言之之意。固已过矣。而又是虚斋而非潘陈。不免取舍之失平矣。○更详陈新安以首节至征则悠远节。为言圣人之道。自博厚节至无为而成。为言圣人配天地之道。分得自精当。而幷被小都梁之摈斥。过矣。○第八节注各极其盛。小注陈新安以博极其博。厚极其厚。高明悠久各极其盛为言。而条辨蔡虚斋则谓地既博也。又厚也。其博厚。又悠久也。是地之道。极其盛矣。在天则既高也。又明也。其高明。又悠久也。是天之道。亦各极其盛矣。所谓各极其盛者如此。两说盖不同。而条辨幷存之同条中可疑。看来虚斋说较长。○第十节文王之所以为文。作谥号说为是。犹言经天纬地之文也。小注新安所谓文不在玆之文者。似涉突兀。○学曾者问不显解为岂不显。似说外面底。于穆不已。文德之纯。却都是说内面底。朱子何不依末章不显作幽深玄远之意。按此问颇切。而都梁答说曰上文至诚许多功用。都是说那显底。総一至诚无息做出来。方是说那深微底。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正将上文功用。都收入本体中也。其言殊欠明白。子思引诗之意。只以纯之一字。以证其至诚无息之合于天道而已。何尝重不显二字。以赞叹上文所云许多功用耶。且末章不显。若作岂不显之意。则与本文义不合。故不得不作幽深玄远之义也。若此章所引。则意只在以纯证诚。以未尝为形容圣德之玄微而发。则依诗人意。作岂不显。自成说。何必变之为真不显乎。此章句所以不从末章所解之例也。且不显若作真不显。则连下文王之德之纯。作读方。如是则句绝冗长。决知其不成文体也。
第二十七章第三节。蔡虚斋曰洋洋节。以外面䂓模言。优优节。就里面许多物项事目来说。其言自好。但䂓模改以范围则差胜。○第六节小注。胡云峯以存心只作涵养工夫。而致知兼知行说者。殊得章句之意。似不可易。而但其曰虽温故。亦不能以尽精微。虽敦化。亦不能以道中庸者。觉欠清洁。其以孔子之言中庸者。皆是已发之中。以为此章中庸之为已发者。亦未当。此章中庸。固指已发言。而孔子所言中庸。则难道只说已发。观于或问论名篇之义者。可见其自兼发未发两义也。其以敦厚以崇礼。不曰而。而曰以者。谓重在上股。而偏属于非存心无以致知者。尤为拘泥。条辨蔡虚斋所谓而以只是一般。犹易大传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以亦而。而亦以也。岂可穿凿而谓其有异旨者。可为明证。而都梁又引或问温故然后有以知新。而温故又不可不知新。敦厚然后有以崇礼。而敦厚又不可不崇礼一段语。以为而以字一㨾看之证。则益见云峯说之谬也。○陆稼书曰。论学者工夫。有存心致知力行三件。此只说得存心致知二件。缺却力行。于是解者纷然不知言存心致知。便包得力行。盖存心不专是虚静工夫。语类有一条。谓伊川言敬言致知。不言克己。盖敬胜。百邪亦自有克。此可见存心包得力行也。若以致知言之。知即知其所当行者。尽精微道中庸知新崇礼皆致知。事则皆力行事。大学之格致诚正修。中庸之学问思辨行。分言则二事。合言只是一事。是致知亦可包力行也。此无可疑。若如史伯璿,蒙引诸家以尽精微知新属知。道中庸崇礼属行。难道行处独无精微与新乎。知处独无中庸与礼乎。支离甚矣。
第二十八章。都梁曰二节提出非天子三字。单对为下者说。德字只用包在内。不以德位幷列。方是申明为下不倍之旨。见既有圣人之德而在天子之位。方议礼制度考文。则凡为下者德皆不及天子之德。位皆不及天子之位。一议礼制度考文。便是自用自专。而以下倍上矣。说得尽好。但其下引语类一段。而谓在上之制作。尽善无弊。所以在下者原无可倍云。则窃恐推之太过。似不可从也。○三节车同轨。车必有大小。则轨亦有大小而必不能皆同也。然则所谓同轨者。天下为大车者皆同轨。而其为小车也。亦皆同轨也耶。但考或问。以辙迹之在地者。相距之间广狭如一为言。则所谓执者。非辙迹之大小也。乃是左轨之右轨。自此至彼。所距广狭之谓也。然其辙迹所距之广狭。亦必以车之大小。有所差别。而谓之同者何也。○吕晩村曰若子思时之天子。正是有位无德。不敢作礼乐之人。亦在为下不倍义例中。岂议礼制度考文者乎。按此章以愚自用贱自专起头。下以有位无德有德无位分应。则非不言在上者。而朱子以此章为承上章为下不倍而言者。盖以虽幷说贵贱。而于贱者特详故也。今不察此。而以有位无德者。混归之为下不倍义例中。则恐如何。○按此章所谓天子。蔡虚斋引或问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等语。专作受命而有天下。如禹汤文武之圣说。而若夏小康商高宗周宣王。俱不与焉。以为是当守先王之法。率由旧章者云。此说甚未可晓。或问之说。不过因周之车轨书文。何以能若是必同之问。而推本言制作之盛尔。何尝谓若非创业之君。则虽有德有位。幷亦不敢作礼乐也耶。且以周家言之。武王末受命。则其于制度之事。固多有未遑者。而付之周公矣。假使周公之圣。晩生成康之后。则亦当夹辅天子而制礼作乐。以成文武之意。必不但已。乌可以为君非创业。而胶守不倍之义。无所猷为也耶。若果如此。则殆伊川所叹昔所未遑。今不敢复作也。岂圣人因时达权之道哉。都梁尤主张虚斋此说。以为在上之制作。乃是尽善无弊。所以在下者原无可倍。又曰不倍者。正谓有圣人之德。居天子位者。所议之礼。所制之度。所考之文。尽善而无可倍也。夫子惟周是从。亦以其尽善而必当从也。使非周制尽善而当从。则夫子之从周为私意。使非有德位之天子议制考尽善而无可倍。则天下之不倍。为皆屈于势分。何必修凝之君子。乃称不倍哉。愚意正如此相反。所谓不倍云者。正谓其时王之制。虽有所未尽者。在下者不敢自以有德而作礼乐。斯其所以不倍也。若单指制度之尽善而自不可倍。则天下之不倍者。人人皆是。何必修凝之君子。乃独称不倍也哉。至于今用之吾从周之训。味其语意。自与论语吾从周之意不同。盖周公之制。固为尽善。而至于夫子之时。则时势既异。自当有损益。使夫子而得位。必不但胶守旧章。而以其不得位也。故曰吾从周。此所谓为下不倍也。何可谓其尽善而自不可倍也耶。以其为时王之制也。虽有当损益者。而贱不敢自专。故曰吾从周。而若其答颜子为邦之问。参用四代之礼乐。则乃平日之素志也。如是为言。岂不平顺。而都梁既曰周制自尽善。自当从。又曰孔子得位。则承周之后。又当监三代而有所损益。不亦矛盾捏扤之甚乎。至学曾者设问以如此。则夫子告颜子监三代足矣。却监三代者何也云。则乃曰孔子得位。自是以性之之圣。揖让而有天下。安得不有慕于韶舞。其言尤涉艰窘。殊非笃论也。○小注云峯所谓孔子虽不欲循时俗之弊。而亦不敢不循时王之制。此所以为孔子之时中云者。正得章句孔子既不得位则从周之说。而都梁方主张周制尽善。自不得不从之说。故抑置异条。可谓太自专矣。
第二十九章首节。条辨蔡虚斋所谓非谓天下寡过。谓天下之人得以寡过云。未晓其意。○第二节章句。上焉者以时言。下焉者以位言。文势似不伦。故先师尝疑之。而或问固亦以此设问。欲以下焉者作霸者事。如程子说。而朱子曰以王天下者而言。则位不可以复上矣。以霸者之事而言。则其善又不足称也。亦何疑哉。观此则朱子非不知文势之不伦。而盖不得已也。○三节天地鬼神之所以分。终未了然。或问言天地以道言。语类云此鬼神。不专指龟从筮从与鬼神合其吉㐫之类。只是合鬼神之理。天地之道。鬼神之理。所不同者果何在。语类又曰天地鬼神。以隐显对言。或问亦曰鬼神无形而难知。故曰无疑。谓幽有以验乎明也。夫反而归者为鬼。则固可谓之幽隐。而至而伸者为神。则其所以同谓之幽隐者何也。若曰以其能屈能伸二气之灵处而言之。则虽其至而伸者。亦皆可谓之幽隐也。则章句宜引横渠良能之说言之可也。而必以造化之迹为言何也。
第三十章祖述宪章。上律下袭。章句既曰兼内外该本末。而或问但言上律下袭二者。不及祖述宪章之意。似若可疑。条辨史伯璿谓目虽有四。事不过二。尧舜之道。文武之法。不过即于上律下袭之中见之。尧舜文武所以施之天下国家。何者不是上律下袭之事。夫子远宗近守。亦在于上律下袭而已。其论最当。蔡虚斋更引或问下款所论迎日推荚颁朔授民。而禅受放伐之各以其时者。属之律天时。体国经野。方设居方。而昆虫草木之各遂其性者。属之袭水土一段。以为此即尧舜文武之事也。然则或问固未尝备论四句之意。而益可见上律下袭。便是祖述宪章之事而非有二也。只看经文下款。单以天地之道譬夫子之德。而更不分说祖述宪章之意。则可知史氏所谓目虽有四。事不过二者。非杜撰也。○蔡虚斋曰。用舍行藏与仕止久速。似无不同。若各当其可则附于时。随遇而安则附于地。亦略有别。都梁曰最要看章句自然一定字。盖天地只是一理。上律下袭。岂有两个。但就其变动不居者而言。便是天时。就其一定不易者而言。便是水土。圣人之上律下袭与用行舍藏。即仕止久速。但可仕便仕。可止却又止。可久便久。可速却又速。如此因时变化。即所谓上律也。然用之断然是行。却无藏底道理。舍之断然是藏。却无行底道理。确然不可移易。即所谓下袭也。发明尤详尽。○黄氏洵饶谓二十七章道之大道之小。十二章费之大费之小。皆此章小德之川流。所以然者。大德之敦化也。史伯璿谓小德大德隐也。川流敦化则费矣。小德川流。是费隐之小者。大德敦化。是费隐之大者。自陆稼书舍黄氏而取史氏。都梁亦然。其非黄氏则曰不知德都是里面事。而妄分大小为费隐。是史氏则曰川流便是天下莫能破意。敦化便是天下莫能载意。小德虽是分见。大德虽是総括。其实不是两个。故皆以为隐。夫小德大德。虽不是两个。以其散殊之用。谓之小德。以其一本之体。谓之大德。则分配为费隐。似无不可。而都梁必以小德亦谓之隐者。盖十二章之费。此章之小德。虽同是此理之用。而费则此理之着于事物而可见者也。德则此理之隐于里面而不可见者也。观章句。不曰不害不悖者。小德之川流。而必曰所以不害不悖者。小德之川流。则可见其所以处是德。而与十二章注。其理之所以然者。隐而莫之见云者。一般无异。则不可以小德当了费字也明矣。此都梁所以以大德小德。皆属之隐者。其说不可易也。但大德之为隐。则实与十二章之隐。似不同。盖十二章之隐。则大处亦有此隐。小处亦有此隐。依旧是此理之散殊者非一本也。朱子谓体之微者。不过对费之可见者而属之体耳。非如此章大小德之以一本万殊而为体用也。故费隐之体用。不可以忠恕中和为言。而大德小德之为体用。方可以忠恕中和为言。不可以其同为此理之隐。而遂谓之无所分别也。吕晩村谓不是小德中。各隐个大德作主。只分看见个小德。合小德看。便见个大德耳。似已见得此义。可喜。但晩村所谓敦化不可见。只在川流处见之者。与都梁说以敦化川流。幷属之费者。似不合。而置之同条。岂失照勘耶。又按条辨设问一段。或曰子前言隐为体费为用。而贯彻乎费隐之中者。为诚矣。今从史氏以小德大德为隐。不几以诚为隐乎。曰不然也。下章以宽裕温柔等之仁义礼智。言小德矣。而所以实有是仁义礼智者乃诚也。又以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之心体。言大德矣。而其所以宰是肫肫渊渊浩浩者乃诚也。虽诚与小德大德。不是两个。而即以诚当了小德大德。亦不得。愚意此说恐未是。费隐之体用。既非一本万殊之谓。则隐不可以诚言之。此语类答文蔚之问及或问论诚为此篇枢纽处。必以诚之一字。为贯乎费隐之中者。实亦有精义存焉。若此章所谓大德小德者。明是一本万殊之旨。故或问曰以天地言之。则高下散殊者。小德之川流。于穆不已者。大德之敦化。以圣人言之。则物各付物者。小德之川流。纯亦不已者。大德之敦化。此与一贯章注吻合无间。而语类亦以大德为忠。小德为恕。大德为中。小德为和。则所谓大德者。非诚之一贯者而何。都梁徒执费隐之隐。不可以诚言。而欲幷与此章之大德而谓不可以诚当了。岂不误哉。
第三十一章。睿智之智。以气而言。礼智之智。以理而言。只看章句释睿智。以生知之质。则可知其专以气言也。小注诸儒之说。于此界分。颇涉鹘突。始觉农岩知觉之说。为发先儒之所未发也。○条辨蔡虚斋曰。礼智之智。虽人之所同。睿智之智。圣人之所独。或问礼智与睿智。有理气之别。固不同也。睿智既曰圣人之所独。则将与知觉之圣凡同得者。亦有异乎。曰然。睿智之智与知觉之智。虽同是以气言者。知觉之知。单以此心灵觉之体而言也。若睿智之智。则以灵觉之体。幷纯粹之质而言之也。此又睿智灵觉之不同者也。虚斋又曰此言智之德曰文理密察。则亦非众人所得而同者也。朱子谓文理密察。此是圣人于至纤至悉处。无不详审。虚斋此论。未可谓无所据也。
第三十二章。此章若以大经大本化育言之。大本体也。大经与化育用也。朱子亦曰经纶合是用。立本合是体。亦以大经大本。分体用之意也。若以经纶立知言之。皆是真实无妄之为。都是体也。朱子所谓至诚是那里面骨子。经纶大经,立大本,知化育此三句。便是骨子者是也。章下注以此章为大德之敦化者。亦以经纶立知言也。非以大经大本化育谓之大德也。读者不察朱子分属之意。而便以大经大本化育谓之大德。则所谓大本者。固是大德。而大经与化育。安得混谓之大德乎。此则条辨都梁之说。似已得其意。而但章句于三者训诂之下。统而论之曰此皆至诚无妄。自然之功用。夫既曰大德。又曰以存主处言。则此理之体。而今曰功用。语若迳庭。故诸家于是不得其解。为说纷然。自蔡虚斋必于大经大本化育三者。硬说功用之意。而都梁则又以为此章是从外想入内。徒然执着个此一意。必以此节为功用。下节为心体。断然分体用说去。而至学曾者以章句既以极诚无妄。通贴三者而言。已是大德。不至下节。方言心体致诘。则难于为说。乃以功用与心体原不相离等语。儱侗为答。総之于功用二字。看不出耳。以愚观之。章句所谓此皆至诚无妄。自然之功用云者。只是以经纶立知而言。非以大经大本化育而言。如虚斋之说也。所谓功用二字。不过效验之谓。如首章章句言圣神之能事之意也。盖经纶立知。在学者则必待思勉之功。不能自然而然。而若在至诚分上。则不待思勉而自能如此。故章句既分释之曰所谓经纶之也。所谓立之也。非但闻见之知而已。而総而结之曰此皆至诚无妄。自然之功用。盖此一句。上承经纶立知三者之意。而下起夫岂有所倚着而能之哉之意也。人患不至于至诚之域耳。既能至诚。则经纶立知。乃其能事。不待着力。故曰自然之功用。夫如是则功用二字。何尝为体用之用。如都梁之说哉。且朱子以上章为从内说向外。此章为从外说向内。所谓从外说向内者。盖此章先说经纶大经立大本知化育。则大经与化育。固见于外者也。以比下节之仁天渊。则有兼言用专言体之不同。此之言从外说向内也。都梁因此而遂幷下节。谓从外想入内。遂为之说曰由经纶想见之则以为肫肫。由立本想见之则以为渊渊。由知化想见之则以为浩浩。夫以大经与化育。谓之外则犹可也。所谓立天下之大本者。专说在内也。安得混谓之从外想入内耶。且大德不过浑沦一个物事。而有仁渊天之别者。只是以经纶而言之。则谓之肫肫其仁。以立本而言之。则谓之渊渊其渊。以知化而言之。则谓之浩浩其天耳。所谓所从言之不同也。其实只一个至诚无妄之体也。非仁渊天上面。复别有所以然之理。名之曰至诚而为大德之根柢也。都梁从来于大德与至诚。必欲别设层位而有差殊观之意。故既曰诚为大德之源头。而其答学曾问。又引朱子圣以德言。诚是所以为德处之说。而谓肫肫渊渊浩浩。不过形容心体所以能肫肫渊渊浩浩者。方始诚也。殊不知仁渊天。只是形容大德。大德即是诚。初未尝有二也。朱子于或问。既以于穆不已与纯亦不已。为天道圣人之大德。则所谓于穆不已。纯亦不已者。非诚而何。果使诚之于大德。非当体便是。则或问当曰于穆不已。纯亦不已者。所以为大德也。而今不然。朱子之意。断可识矣。所谓圣以德言。诚所以为德者。此德字只是功业之意。非大德小德之德也。语类之旨自分明。今都梁欲引此而为诚为大德之源之证则误矣。○小注饶双峯以仁配道。以渊配性。以天配命。而又以为性命二者。有动静之分。故一属地一属天。其言甚破碎支离。都梁辨之详矣。○此章首节之为大德敦化。蔡虚斋则以至诚二字当之。都梁则以经纶立知当之。两说疑若不同。而其实经纶立知。只是至诚之为。则非有二也。而但都梁必欲以至诚说于经纶立知上面。为大德之根源。故不免判分为两层矣。林次崖则曰上章临容执敬别。是以五德分说。非小德川流乎。此章经纶立本知化。是以五德合说。非大德敦化乎。亦可作一义也。○或问以经纶为致和。立本为致中。夫以中和言。则中是大德。和是小德。亦语类经纶合是用。立本合是体之意也。但此章之为大德。特以经纶立知言。则或问所说。亦以致之一字当大德也。非以中和为大德也。读者多误看。○至圣至诚。特以表里言之。固无地位层级之可论。然但章句于此章末节。引郑氏之说。而谓惟圣人能知圣人。则小注陈氏所谓以孔子而知尧舜者当矣。语类虽有至诚之道。非至圣不能自知之语。准之于章句之意。则恐是未定之说也。都梁徒知至圣至诚之不可分作两物。而不思章句所谓惟圣人能知圣入者。不可作一人看也。亦觉滞泥。
第三十三章第二节内省不疚。无恶于心。虚斋都作已能者言。不看做工夫。固非矣。自陈三山,吕晩村。皆以须内省不疚。方无恶于心为言。此正都梁所斥时解。以内省不疚作功用。无恶于志作现成说。亦觉语气隔断者。而置之同条何也。都梁之自为说。则曰当云必内省。无有疚病。而能无恶于心也。愚未知此与其所斥时说者。抑有何分别耶。愚意此两句。皆作工夫说为是。言君子当内省不疚。俾无疚于其心也。谚解所释则似皆作已能者说。如虚斋说。恐误。○第五节小注胡云峯以奏格节为不言亦敬之效。笃恭节为不动亦敬之效。又以首章致中和。为致其中而后致其和。此章之笃恭。为已致其和而益致其中者。支离破碎。不成义理。史伯璿辨之详矣。而但饶双峯所谓前节效验。承前节工夫。后节效验。承后节工夫者。亦涉未安。而史氏却许以得章句之旨者何也。其论首章之先戒惧后谨独。此章之先谨独后戒惧之异。曰君子无时不戒惧慎独。动即慎独。静即戒惧。动静无端。故立言之序。互有先后。无所不可耳。其言极是。○蔡虚斋曰笃恭。即是上文谨独存养之极致处。敬贯动静。故曰笃恭。即致中和。陆稼书曰笃恭。只是不思不勉。无一毫形迹。自然而恭。不自知其恭之谓。不显笃恭。皆贯动静。观此则胡云峯以笃恭单属致中。不显单指未发之中者。其失自著矣。稼书又曰笃恭而天下平。亦不是全无政教。有关雎麟趾之精意。少不得周官法度。只是行其所无事。按语类有曰不大声以色。只是说至德自无声色。今人说笃恭了。便不用刑政。不用礼乐。岂有此理。古人未尝不用礼乐刑政。但自有以感人。不专靠他刑政尔。陆说深得语类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