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冶谷先生集/序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冶谷先生集

作者:尹东洙
1726年
事实

昔黄勉斋论为学之道曰。真实心地。刻苦工夫。盖工夫能刻苦而后。可以进德修业。日造乎高明。心地能真实而后。可以笃志务实。不骛乎虗伪。此易之所以自强不息为干之德。而君子之所以必诚之为贵也。余以勉斋之训。求之近世。先辈之学。惟冶谷赵先生庶几乎。先生自少时。慨然有志于学。每日未明而起。盥栉衣冠。端拱正坐。终日无惓怠之意。非六经四书。不读。见朱子书。心诚好之。手抄而口诵。其他性理之书。靡不诵究。且记平日所得于耳目心思者。名曰三官记。又抄古人言行之善者。名曰常目编。晨诵庸学一遍。临卧诵西山夜气箴。日以为常。笃学力行之功。老而匪懈。先生之于工夫。可谓刻苦矣。先生资禀笃厚。性行诚悫。宅心则以浮伪为戒。饬躬则以忠信为本。盖其所受于天赋。所存于身心者。已可谓纯诚无伪之君子。而先生又以浦渚赵先生。潜冶朴先生为师。则其教曰。学者须当以毋自欺为先。又曰。仰不愧。俯不怍。是功效。曰近思录。四子堦梯也。先生一依其训。尊信服习。表里如一。幽显不贰。卒以是成德。先生于心地。可谓真实矣。迹其一生用功本末。深有合于黄氏八字旨诀。则宜其德之厚。业之大。存而为上下之所尊敬。殁而为士林之所景慕也。先生之于文辞。不甚屑意。而蕴乎内者发之言。辞达而义该。语圆而理畅。不可与徒尚华藻者比。信乎有德者必有言也。东洙生也晩。不及供洒扫之役于先生之门。而我曾王考鲁西先生。与先生契义至厚。我祖考农窝公。累尝获拜于先生。所以诵服先生之行义者甚深。余之所闻于家庭者如此。而余之妹婿李君思齐。亦笃行之士也。居在先生之遗里。盖慕先生之德而兴起者也。又能道先生之细行甚备。故尝有高山景行之慕。而恨不抠衣于凾丈之间也。又先生是浦渚赵先生之门人。则浦渚。即我之外高祖也。我从祖明斋先生常曰。牛,栗两先生后。力于学问之功。唯浦翁为最。而先生小少师承。则其渊源所渐。尤可知矣。浦翁尝以先生学行荐闻于朝。实用司马君实刘器之故事也。于此。尤可见先生之学之德之真可尊而可敬也。先生之曾孙敬煕。裒收遗文。并三官记。缮写成编。藏于家。又相与谋付剞劂。而持以示余辱征弁卷之文。敬受而读之。则一言一字。皆出悃愊。无一毫矫餙之意。至于三官记。见闻不遗。思索皆精。反身自修之实。有异于口耳之学。以实心做实功者。盖可验矣。明斋先生尝亟称三官记曰。此皆公实用功处。观乎此。可知其践履之笃矣。噫。先生之文。余何敢言。虽托名卷末。为后学之幸。而昧识陋文。诚有不敢当者。累辞而终不获。遂以平日之所耳闻。中心之所诚慕者。书以归之。

崇祯后再丙午。后学坡平尹东洙再拜谨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