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删补名医方论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删补名医方论
作者:吴谦 

卷一

[编辑]

古医方得人乃传,非人勿言。故扁鹊仓公皆称禁方,不轻授人,诚重之也。后汉张机着《伤寒杂病论》,始立众方,公之天下。故建安以前,苦于无方;元丰而后,虽有《局方》,漫无指归,不可为法。今博集《金匮》、《千金》、《外台》诸书及王好古、李杲、刘完素、朱震亨、张从政、薛己诸方之佳者,采录成编。然方论始于成无己,近代则有吴琨、李中梓、柯琴、汪昂诸家,于医方虽各有发明,但其问或有择焉未精、语焉未详者。复推其立方之意,综其简要,删繁补缺,归于明显,名之曰∶删补名医方论,以昭示来兹云。

【独参汤】治元气大虚,昏厥,脉微欲绝,及妇人崩产,脱血,血晕。

人参(分两随人、随证) 须上拣者,浓煎顿服,待元气渐回,随证加减。

【集注】柯琴曰∶一人而系一世之安危者,必重其权而专任之;一物而系一人之死生者,当大其服而独用之。故先哲于气几息、血将脱之证,独用人参二两,浓煎顿服,能挽回性命于瞬息之间,非他物所可代也。世之用者,恐或补住邪气,姑少少以试之,或加消耗之味以监制之,其权不重、力不专,人何赖以得生乎?如古方霹雳散、大补丸,皆用一物之长而取效最捷,于独参汤何疑耶!

【按】若病兼别因,则又当随机应变,于独参汤中或加熟附补阳而回厥逆;或加生地凉阴而止吐衄;或加黄耆固表之汗;或加当归救血之脱;或加姜汁以除呕吐;或加童便以止阴烦;或加茯苓令水化津生,治消渴泄泻;或加黄连折火逆冲上,治口毒痢。是乃相得相须以有成,亦何害其为独哉?如薛己治中风,加人参两许于三生饮中,以驾驭其邪,此真善用独参者矣。

【参附汤】治阴阳气血暴脱等证。 人参 附子(制) 水煎服。

【注】先身而生,谓之先天;后身而生,谓之后天。先天之气在肾,是父母之所赋;后天之气在脾,是水谷之所化。先天之气为气之体,体主静,故子在胞中,赖母息以养生气,则神藏而机静;后天之气为气之用,用主动,故育形之后,资水谷以奉生身,则神发而运动。天人合德,二气互用,故后天之气得先天之气,则生生而不息;先天之气得后天之气,始化化而不穷也。若夫起居不慎则伤肾,肾伤则先天气虚矣。饮食不节则伤脾,脾伤则后天气虚矣。补后天之气无如人参,补先天之气无如附子,此参附汤之所由立也。二脏虚之微甚,参附量为君主。二药相须,用之得当,则能瞬息化气于乌有之乡,顷刻生阳于命门之内,方之最神捷者也。若表虚自汗,以附子易黄耆,名人参黄耆汤,补气兼止汗。失血阴亡,以附子易生地,名人参生地黄汤,固气兼救阴。寒湿厥汗,以人参易白术,名术附汤,除湿兼温里,阳虚厥汗,以人参易黄耆,名“耆附汤”,补阳兼固表。

此皆参附汤之转换变化法也,医者扩而充之,不能尽述其妙。

【生脉饮】治热伤元气,气短倦怠,口渴出汗。

人参 麦门冬 五味子 水煎服

【注】经云∶大气积于胸中,则肺主之。夫暑热伤肺,肺伤则气亦伤矣。故气短、倦怠而喘咳也。肺主皮毛,肺伤则失其卫护,故汗出也。热伤元气,气伤则不能生津,故口渴也。是方君人参以补气,即所以补肺。臣麦冬以清气,即所以清肺。佐五味以敛气,即所以敛肺。吴琨云∶一补、一清、一敛,养气之道备矣。名曰生脉,以脉得气则充,失气则弱。李杲谓∶夏月服生脉饮,加黄耆、甘草,名生脉保元汤,令人气力涌出;更加当归、白芍,名“人参饮子”,治气虚喘咳,吐血衄血,亦虚火可补之例也。

【保元汤】治男妇气虚之总方也。婴儿惊怯,痘家虚者,最宜。

黄耆(三钱) 人参(二钱) 甘草(一钱) 肉桂(春夏二、三分,秋冬六、七分) 上四味,水煎服。

【集注】柯琴曰∶昔东垣以此三味能泻火、补金、培土,为除烦热之圣药,镇小儿之惊,效如桴鼓。魏桂岩得之,以治痘家阳虚顶陷,血虚浆清,皮薄发痒,难灌难敛者,始终用之。以为血脱须补气,阳生则阴长,有起死回生之功,故名之为保元也。又少佐肉桂,分四时之气而增损之,谓桂能治血以推展其毒,扶阳益气以充达周身,血内位,引之出表,则气从内托;血外散,引之归根,则气从外护。参、耆非桂引导,不能独树其功。桂不得甘草和平气血,亦不能绪其条理,要非寡闻浅见者能窥其万一也。四君中不用白术,避其燥;不用茯苓,恐其渗也。用桂而不用四物者,以芎之辛散,归之湿润,芍之酸寒,地黄之泥滞故耳。如宜升则加升、柴,宜燥加苓、术,宜润加当归,宜利气加陈皮,宜收加芍,宜散加芎。又表实去耆,里实去参,中满忌甘,内热除桂,斯又当理会矣。

【按】元气者,太虚之气也。人得之则藏乎肾,为先天之气,即所谓生气之原,肾间动气者是也。生化于脾,为后天之气,即所谓水谷入胃,其精气行于脉中之营气,其悍 气行于脉外之卫气者是也。若夫合先后而言,即大气之积于胸中,司呼吸、通内外,周流 一身,顷刻无间之宗气者是也。总之,诸气随所在而得名,实一元气也。保元者,保守 此元气之谓。是方用黄耆保在外一切之气,甘草保在中一切之气,人参保上、中、下、内、 外一切之气,诸气治而元气足矣。然此汤补后天水谷之气则有馀,生先天命门之气则不 足,加肉桂以鼓肾间动气,斯为备耳。

【四君子汤】治面色痿白,言语轻微,四肢无力,脉来虚弱者。若内伤虚热,或饮食 难化作酸,须加炮姜。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各二钱) 加姜、枣、水煎服。加木香、藿香、葛根,为七味白术散。加陈皮,为五味异功散。 加陈皮、半夏,为六君子汤。加蕾香、砂仁,为香砂六君子汤。

【集注】张璐曰∶气虚者,补之以甘,参、术、苓、草,甘温益胃,有健运之功,具冲 和之德,故为君子。盖人之一生,以胃气为本,胃气旺则五脏受荫,胃气伤则百病丛生。 故凡病久虚不愈,诸药不效者,惟有益胃、补肾两途。故用四君子,随证加减,无论寒热 补泻,先培中土,使药气四达,则周身之机运流通,水谷之精微敷布,何患其药之不效 哉!是知四君子为司命之本也。 吴琨曰∶夫面色痿白,则望之而知其气虚矣。言语轻微,则闻之而知其气虚矣。四肢无力,则问之而知其气虚矣。脉来虚弱,则切之而知其气虚矣,如是则宜补气。是方也,四药皆甘温,甘得中之味,温得中之气,犹之不偏不倚之人,故名君子。本方加木香、藿香、葛根名七味白术散,治小儿脾虚肌热,泄泻作渴。以木藿之芳香、佐四君入脾,其功 更捷;以葛根甘寒,直走阳明,解肌热而除渴也。

【按】本方加陈皮,名五味异功散,治气虚而兼气滞者;再加半夏,名六君子汤,治 气虚而兼痰饮者;再加砂仁、藿香,名香砂六君子汤,治气虚而兼呕吐者。此皆补中有消导之意也。

【香砂六君子汤】治气虚痰饮,呕吐痞闷,脾胃不和,变生诸证者。 人参(一钱) 白术(二钱) 茯苓(二钱) 甘草(七分) 陈皮(八分) 半夏 (一钱) 砂仁(八分) 木香(七分) 上生姜二钱,水煎服。

【集注】柯琴曰∶经曰∶壮者气行则愈,怯者着而为病。盖人在气交之中,因气而生, 而生气总以胃气为本,若脾胃一有不和,则气便着滞,或痞闷哕呕,或生痰留饮,因而 不思饮食,肌肉消瘦,诸证蜂起,而形消气息矣。四君子气分之总方也,人参致冲和之 气,白术培中宫,茯苓清治节,甘草调五脏,胃气既治,病安从来。然拨乱反正,又不能 无为而治,必举大行气之品以辅之,则补者不至泥而不行。故加陈皮以利肺金之逆气,半 夏以疏脾上之湿气,而痰饮可除也;加木香以行三焦之滞气,缩砂以通脾肾之元气,而 郁可开也。君得四辅,则功力倍宣,四辅奉君,则元气大振,相得而益彰矣。

【当归补血汤】治男、妇血虚似白虎证,肌热面赤,烦渴引饮,脉来洪大而虚,重按则微。 当归(二钱) 黄 (一两) 水煎服。

【集注】吴琨曰∶血实则身凉,血虚则身热,或以饥困劳役虚其阴血,则阳独治,故 诸证生焉。此证纯象白虎,但脉大而虚,非大而实为辨耳。《内经》所谓脉虚、血虚是也。 五味之中,惟甘能补,当归味甘而浓,味浓则补血;黄 味甘而薄,味薄则补气,今黄 多数倍,而云补血者,以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也。经言∶阳生阴长,是之谓耳。

【佛手散】治妊娠胎动下血,或因伤动,子死腹中,下血疼痛,口噤欲死。服此探之,不 损则痛止,已损则立下。及横生倒生,交骨不开,产后血晕昏乱,崩中金疮,去血过多等证。 当归(二两或三两) 川芎(一两) 上锉粗末合均,每服五钱,水一盏,酒半盏,煎八分,热服。未效再服。 加败龟版一具,梳发一团,名开骨散。

【注】命名不曰归芎,而曰佛手者,谓此方治妇人胎前、产后诸疾,如佛手之神妙也。 当归,川芎为血分之主药,性温而味甘辛,以温能和血,甘能补血,辛能散血也。古人俱 必以当归君川芎,或一倍或再倍者,盖以川芎辛窜,捷于升散,过则伤气,故寇宗 曰∶ 不可单服、久服,亦此义也。然施之于气郁血凝,无不奏效,故用以佐当归而收血病之 功,使瘀去新生,血各有所归也。血既有所归,则血安其部,而诸血病愈矣。至妊娠胎 动,胎伤下血,非血壅胎伤,即血乱妄下。服此以探之,血乱胎未动者,血顺则痛止,血 壅胎未损者,血行痛止,则胎因之而安也;已动已损者,血得顺行,则胎亦因之而顺下也。 横生倒生,因用力太早,或误服催生之药,致气逆血乱,亦用此以调之。产后崩中金疮,亡血昏冒,亦用此以补之。子死腹中,腹痛欲死,亦用此以逐之。以上诸病,皆血病而气 不虚者也。若夫气虚难产,产后血脱,唇面黄白,少气烦乱,动则昏冒,若误与此,反致立败,则必倍加人参,速固无形之气,以救有形之血也。至于交骨难开,加龟版、梳 发,下输阴道;寒加姜、桂,热加黄 ,汗加桂枝,搐加荆穗,又当以意消息、加减可也。

【四物汤】治一切血虚、血热、血燥诸证。 当归 熟地(各三钱) 川芎(一钱五分) 白芍(酒炒,二钱) 上四味,水煎服。

【集注】张璐曰∶四物为阴血受病之专剂,非调补真阴之的方。方书咸谓四物补阴,遂 以治阴虚发热,火炎失血等证,蒙害至今。又专事女科者,咸以此汤随证漫加风、食、痰、气等药,纷然杂出;其最可恨者,不辨热之虚实,率加知母。黄柏,令人久服,而庸工 利其有劫病之能,咸乐用之。殊不知四君子气药,治上下失血过多,一切血药置而不用, 独推独参汤,童便以固其脱者,以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也。昔人有言,见血休治血,必先调其气。又云∶四物汤不得补气药,不能成阳生阴长之功。诚哉 言也!然此汤伤寒火邪解后,馀热留于血分,至夜微热不除,或合柴胡,或加桂枝,靡不 应手辄效,不可没其功也。 柯琴曰∶经云∶心生血,肝藏血。故凡生血者,则究之于心;调血者,当求之于肝 也。是方乃肝经调血之专剂,非心经生血之主方也。当归甘温和血,川芎辛温活血,芍药酸寒敛血,地黄甘平补血。四物具生长收藏之用,故能使营气安行经隧也。若血虚加 参,血结加桃仁、红花,血闭加大黄、芒硝,血寒加桂、附,血热加芩、连;欲行血 去芍,欲止血去芎,随所利而行之,则又不必拘拘于四矣。若妇人数脱其血,故用以调 经种子。如遇血崩、血晕等证,四物不能骤补,而反助其滑脱,则又当补气生血,助阳 生阴长之理。盖此方能补有形之血于平时,不能生无形之血于仓卒,能调阴中之血,而不 能培真阴之本,为血分立法,不专为女科套剂也。王好古治妇女,不论内伤,外感、胎 前、产后,随证加二味于四物中,名曰六合,未免任意牵强。

【圣愈汤】 治一切失血过多,阴亏气弱,烦热作渴,睡卧不宁等证。 四物汤加人参、黄耆(一方去芍药)。 上水煎服。

【集注】柯琴曰∶经云∶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故阳中无阴,谓之 孤阳;阴中无阳,谓之死阴。朱震亨曰∶四物皆阴,行天地闭塞之令,非长养万物者也。 故四物加知柏,久服便能绝孕,谓嫌于无阳耳。此方取参、 配四物,以治阴虚血脱等 证。盖阴阳互为其根,阴虚则阳无所附,所以烦热燥渴;气血相为表里,血脱则气无所归,所以睡卧不宁。然阴虚元骤补之法,计在培阴以藏阳,血脱有生血之机,必先补气,此阳生阴长,血随气行之理也。故曰∶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此方得仲景白虎加人参之义而扩充者乎。前辈治阴虚,用八珍、十全,卒不获效者,因甘草之甘,不达下焦,白术之燥,不利肾阴,茯苓渗泄,碍乎生升,肉桂辛热,动其虚火。此六味皆醇浓和平而滋润,服之则气血疏通,内外调和,合于圣度矣。

【地骨皮饮】治阴虚火旺,骨蒸发热,日静夜剧者;妇人热入血室,胎前发热者。 四物汤加地骨皮、牡丹皮(各三钱)。 水煎服。

【集注】柯琴曰∶阴虚者阳往乘之,发热也。当分三阴而治之。阳邪乘入太阴脾部,当 补中益气以升举之,清阳复位而火自熄也。若乘入少阴肾部,当六味地黄丸以对待之,壮 水之主而火自平也。乘入厥阴肝部,当地骨皮饮以凉补之,血有所藏而火自安也。四物 汤为肝家滋阴调血之剂,加地骨皮清志中之火以安肾,补其母也;加牡丹皮清神中之火 以凉心,泻其子也。二皮凉而不润,但清肝 火不伤脾胃,与四物加知柏之湿润而苦寒者不同也。故逍遥散治肝火之郁于本脏者也,木郁达之,顺其性也;地骨皮饮,治阳邪之乘于肝脏者也,客者除之,勿纵寇以遗患也。二 方皆肝家得力之剂。

【犀角地黄汤】治热伤吐衄、便血,妇人血崩、赤淋。 生犀角 生地黄 白芍 牡丹皮 上四味,先用三物水煎,去滓,入生犀汁,热服。

【注】吐血之因有三∶曰劳伤,曰努伤,曰热伤。劳伤以理损为主,努伤以去瘀为主, 热伤以清热为主。热伤阳络则吐衄,热伤阴络则下血。是汤治热伤也,故用犀角清心去 火之本,生地凉血以生新血,白芍敛血止血妄行,丹皮破血以逐其瘀。此方虽曰清火,而 实滋阴;虽曰止血,而实去瘀。瘀去新生,阴滋火熄,可为探本穷源之法也。若心火独盛, 则加黄芩、黄连以泻热,血瘀胸痛,则加大黄、桃仁以逐瘀也。

【四生丸】治阳盛阴虚,血热妄行,或吐或衄者。 生地黄 生柏叶 生荷叶 生艾叶(各等分) 上四味,捣烂为丸,如鸡子大,每服一丸,滚汤化服。

【集注】柯琴曰∶阴虚而阳无所附,则火炎上焦;阳盛则阳络伤,故血上溢于口鼻也。 凡草木之性,生者凉,而熟之则温;熟者补,而生者泻。四味皆清寒之品,尽取其生者,而 捣烂为丸,所以全其水气,不经火煮,更远于火令矣。生地多膏,清心肾而通血脉之源。 柏叶西指,清肺金而调营卫之气。艾叶芳香,入脾胃而擅去瘀生新之权。荷叶法震,入肝 家而和藏血摄血之用。五志之火既清,五脏之阴安堵,则阴平阳秘,而血归经矣。是方 也,可暂用以遏妄行之热血,如多用则反伤营。盖血得寒,则瘀血不散,而新血不生也。 设但知清火凉血,而不用归脾、养荣等剂以善其后,鲜有不绵连岁月而毙者。非立法之 不善,妄用者之过耳。

【当归六黄汤】治阴虚有火,令人盗汗者。 当归 生地 熟地 黄耆 黄芩 黄连 黄柏 上水煎服。

【注】寤而汗出曰自汗,寐而汗出曰盗汗。阴盛则阳虚不能外固,故自汗。阳盛则阴虚 不能中守,故盗汗。若阴阳平和之人,卫气昼则行阳而寐,夜则行阴而寐,阴阳既济,病 安从来?惟阴虚有火之人,寐则卫气行阴,阴虚不能济阳,阳火因盛而争于阴,故阴液失 守外走而汗出,寤则卫气复行出于表,阴得以静,故汗止矣。用当归以养液,二地以滋阴,令阴液得其养也。用黄芩泻上焦火,黄连泻中焦火,黄柏泻下焦火,令三火得其平也,又于诸寒药中加黄耆,庸者不知,以为赘品,且谓阳盛者不宜,抑知其妙义正在于 斯耶!盖阳争于阴,汗出营虚,则卫亦随之而虚。故倍加黄耆者,一以完已虚之表,一以固未定之阴。经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此之谓欤!

【集注】吴琨曰∶杂证盗汗,与伤寒盗汗不同。伤寒是半表半里之邪未尽,杂证则阴 虚有火而已。彼以和表为主,此以救阴为急。故以补阴之品,佐泻火之药,明者辨之。

【黄耆建中汤】治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夜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诸不足诸证。 黄耆 胶饴 白芍 甘草 桂枝 生姜 大枣 上七味,水煎服。

【集注】喻昌曰∶虚劳而至于亡血、失精,津液枯槁,难为力矣!《内经》于针砭所莫治 者,调以甘药,《金匮》遵之而立黄 建中汤, 急建其中气,俾饮食增而津液旺,以至充血生精,而复其真阴之不足。但用稼穑作甘之 本味,而酸辛咸苦在所不用,盖舍此别无良法也。然用法贵立于元过之地,不独呕家不 可用建中之甘,即微觉气滞,更当虑甘药大过,令人中满也。至大建中则大建其中之阳,小建中则小小创建之义,理中则燮理之义,治中则分治之义,补中、温中,何莫非先中州 之义。缘伤寒外邪逼入于内,法难尽用,仲景但于方首以“小”之一字,微示其意,至 《金匮》始尽建中之义。后人引伸触类,制乐令建中汤、十四味建中汤,曲畅建中之旨。学 者心手之间,所当会其大义也。

【双和饮】 治大病之后,虚劳气乏。补血益气,不热不冷,温而调之。 白芍(二钱) 黄 (炙,一钱半) 甘草(炙,七分) 中桂(七分) 当归(一钱) 熟地黄(一钱) 川芎(七分) 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二盏,煎一盏,温服。

【注】此汤乃李杲以黄耆建中汤减饴糖合四物之方也。黄耆建中,治虚劳不足,是从脾胃中化生血气。此则直补阴血,兼之温养阳气,所以减饴糖之甘,加纯阴之品,名曰“双和”也。地骨皮饮,其意在凉血热,故佐二皮以清之。圣愈汤,其意在救血脱,故佐参、 以补之。双和饮,其意在温养血气,故佐 、桂、炙草以温之。经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是也。

【人参养荣汤】治脾、肺俱虚,发热恶寒,肢体瘦倦,食少作泻等证。若气血虚而变见诸证,弗论其病其脉,但用此汤,诸证悉退。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黄耆 陈皮 当归 熟地 白芍 桂心 远志 五味子 上十二味,加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

【集注】柯琴曰∶古人治气虚以四君子,治血虚以四物;气血俱虚者以八珍,更加黄耆、肉桂,名“十全大补”,宜乎万举万当也。而用之有不获效者,盖补气而不用行气之品,则气虚之甚者,几无气以运动。补血而仍用行血之物,则血虚之甚者,更无血以流行。故 加陈皮以行气,而补气者悉得效其用。去川芎行血之味,而补血者因以奏其功。此善治 者,只一加一减,便能转旋造化之机也。然气可召而至,血易亏而难成,苟不有以求其 血脉之主而养之,则营气终归不足。故倍人参为君,而佐以远志之苦,先入心以安神定志,使甘温之品,始得化而为血,以奉生身。又心苦缓,必得五味子之酸,以收敛神明,使 营行脉中而流于四脏,名之曰养荣,不必仍十全之名,而收效有如此者。

【归脾汤】 治思虑伤脾,或健忘怔忡,惊悸盗汗,寤而不寐,或心脾作痛,嗜卧少食, 及妇女月经不调。 人参 龙眼肉 黄 甘草 白术 茯苓 木香 当归 酸枣仁 远志 姜三片,水煎服。

【集注】罗谦甫曰∶方中龙眼、枣仁、当归,所以补心也;参、耆、术、苓、草,所 以补脾也。薛己加入远志,又以肾药之通乎心者补之,是两经兼肾合治矣。而特名归脾 何也?夫心藏神,其用为思;脾藏智,其出为意,见神智思意火土合德者也。心以经营 之久而伤,脾以意虑之郁而伤,则母病必传之子,子又能令母虚,所必然也。其病则健 忘怔忡,怵惕不安之征见于心也;饮食倦怠不能运输,手足无力,耳目昏 既之证见于 脾也。故脾阳苟不运,心肾必不交,彼黄婆者,若不为之媒合,则已不能摄肾气归心,而 心阴何所赖以养?此取坎填离者,所以必归之脾也。其药一滋心阴,一养脾阳,取乎健者,以壮子益母。然恐脾郁之久,思意不通,故少取木香之辛且散者,以畅气醒脾,使能 速通脾气,以上行心阴。脾之所归,正在斯耳。 张璐曰∶补中益气与归脾同出保元,并加归、术,而有升举胃气,滋补脾阴之不同。 此方滋养心脾,鼓动少火,妙佐以木香少许,调顺诸气,畅和心脾。世医不谙此理,反以 木香性燥不用,服之多致痞闷减食者,以其补药多滞,不能输化故耳。

【妙香散】 治梦遗失精,惊悸郁结。

山药(二两) 人参 黄耆 远志(制) 茯苓 茯神(一两) 桔梗(三钱) 甘草 辰砂 (另研,一钱) 麝香(一钱) 木香(二钱五分) 为末,每服二钱,酒下。

【集注】汪昂曰∶心,君火也。君火一动,相火随之。相火寄于肝胆,肾之阴虚则精不 藏,肝之阳强则气不固,故精脱而成梦矣。山药益阴,兼能涩精,故以为君。人参、黄 用以固气,远志、二茯用以宁神。神宁气固,则精自守其位矣。丹砂镇心安魂,二香开郁 通窍,桔梗载诸心药久留膈上,甘草调和诸药,交和于中。是方不以泻火固涩立法,但 安神固气,使精与神气相根据,而梦少精秘矣。

【按】朱震亨云∶主秘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二脏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 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于动,心动则相火翕然随之,虽不交会,精亦暗流而渗漏矣。所 以圣人只是教人收心养性,其旨深矣。震亨此论至当,其平生精力在补阴以制相火,深 得《内经》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之旨。近世医者惟知阳生,不知阴亦能生;惟 知阴杀,不知阳亦能杀。经虽每每指出阳脱、阴脱,阳绝、阴绝皆令人死,奈志迷偏见者 不回也。即此一证,老年之人,心有所动,而相火衰不能翕然随之,虽有所梦而无所遗,由 此可知震亨用黄柏一味,少佐冰片,名清心丸,独泻相火,而治中年相火盛,梦遗心悸 者,屡用屡效也。

【天王补心丹】治心血不足,神志不宁,津液枯竭,健忘怔忡,大便不利,口舌生疮等证。 人参 酸枣仁 当归 生地黄 麦冬 天冬 柏子仁 远志 五味子 丹参 元参 白茯苓 桔梗 上为末,炼蜜丸如椒目大,白汤下。

【集注】柯琴曰∶心者主火,而所以主之者神也,火盛则神困。心藏神,补神者必补 其心;补心者必清其火,而神始安。补心丹故用生地黄为君,取其下足少阴以滋水,主 水盛可以伏火,此非补心之阳,乃补心之神耳。凡果核之有仁,犹心之有神也,清气无 如柏子仁,补血无如酸枣仁,以其神存耳。参、苓之甘,以补心气;五味之酸,以收心气;二 冬之寒,以清气分之火,心气和而神自归矣。当归之甘,以补心血;丹参之寒,以生心血; 元参之咸,以清血中之火,血足而神自藏矣。更加桔梗为舟楫,远志为向导,和诸药,入 心而安神明。以此养生,则百体从令,何有健忘怔忡、津液干涸、舌上生疮、大便不利之虞哉?

【酸枣仁汤】治虚劳,虚烦不得眠。 酸枣仁(二升) 甘草(一两) 知母(二两) 白茯苓(二两) 川芎(二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枣仁得六升,内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集注】罗谦甫曰∶经云,肝藏魂,人卧则血归于肝。又曰∶肝者,罢极之本。又曰∶ 阳气者,烦劳则张。罢极必伤肝,烦劳则精绝。肝伤精绝,则虚劳虚烦不得卧明矣。枣 仁酸平,应少阳木化而治肝,极者宜收宜补,用酸枣仁至二升,以生心血、养肝血,所谓 以酸收之,以酸补之是也。顾肝郁欲散,散以川芎之辛散,使辅枣仁通肝调荣,又所谓 以辛补之也。肝急欲缓,缓以甘草之甘缓,使防川芎疏泄过急,此所谓以土葆之也。然终 恐劳极则火发,伤阴阳旺,阳分不行于阴,而仍不得眠,故佐知母崇阴水以制火,茯苓利 阳水以平阴,将水壮而魂自宁,火清而神且静矣。此治虚劳肝极之神方也。

【朱砂安神丸】治心神昏乱,惊悸怔忡,寤寐不安。 朱砂(另研) 黄连(各半两) 当归(二钱) 生地黄(三钱) 甘草(三钱) 上为细末,酒泡蒸饼,丸如麻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九,卧时津液下。

【集注】叶仲坚曰∶经云∶神气舍心,精神毕具。又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舍也。且 心为君主之官,主不明,则精气乱;神太劳,则魂魄散,所以寤寐不安,淫邪发梦。轻则 惊悸怔忡,重则痴妄癫狂也。朱砂具光明之体,色赤通心,重能镇怯,寒能胜热,甘以 生津,抑阴火之浮游,以养上焦之元气,为安神之第一品。心若热,配黄连之苦寒,泻 心热也,更佐甘草之甘以泻之。心主血,用当归之甘温,归心血也,更佐地黄之寒以补 之。心血足则肝得所藏,而魂自安,心热解则肺得其职,而魄自宁也。

卷二

[编辑]

【补中益气汤】治阴虚内热,头痛口渴,表热自汗,不任风寒,脉洪大,心烦不安,四 肢困倦,懒于言语,无气以动,动则气高而喘。 黄耆 人参 云术 炙甘草 陈皮 当归 升麻 柴胡 上八味,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煎,温服。

【集注】柯琴曰∶仲景有建中、理中二法。风木内干中气,用甘草、饴、枣,培土以御木;姜、桂、芍药,平木而驱风,故名曰建中。寒水内凝于中气,用参、术、甘草,补 土以制水,佐干姜而生土以御寒,故名曰理中。至若劳倦形衰,气少阴虚而生内热者,表 证颇同外感,惟李杲知其为劳倦伤脾,谷气不胜阳气,下陷阴中而发热,制补中益气之 法,谓风寒外伤其形,为有馀;脾胃内伤其气,为不足。遵《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之义,大忌苦寒之药,选用甘温之品升其阳,以达阳春升生之令。凡脾胃一虚,肺 气先绝,故用黄 护皮毛而闭腠理,不令自汗。元气不足,懒言、气喘,人参以补之。炙 甘草之甘,以泻心火而除烦,补脾胃而生气。此三味,除烦热之圣药也,佐白术以健脾,当 归以和血。气乱于胸,清浊相干,用陈皮以理之,且以散诸甘药之滞。胃中清气下陷,用 升麻、柴胡气之轻而味之薄者,引胃气以上腾,复其本位,便能升浮,以行生长之令矣。 补中之剂,得发表之品而中自安;益气之剂,赖清气之品而气益培,此用药有相须之妙。是方也,用以补脾,使地道卑而上行,亦可以补心、肺,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 其营卫也。亦可以补肝木,郁则达之也。惟不宜于肾,阴虚于下者不宜升,阳虚于下者 更不宜升也。凡李杲治脾胃方,俱是益气,去当归、白术,加苍术、木香便是调中,加麦 冬、五味辈,便是清暑。此正是医不执方,亦是医必有方。

赵献可曰∶后天脾土,非得先天之气不行,此气因劳而下陷于太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故用升、柴以佐参、耆,是方所以补益后天中之先天也。凡脾胃不足,喜甘而 恶苦,喜补而恶攻,喜温而恶寒,喜通而恶滞,喜升而恶降,喜燥而恶湿,此方得之矣。

陆丽京曰∶此为清阳下陷者言之,非为下虚而清阳不升者言之也。倘人之两尺虚微 者,或者肾中水竭,或者命门火衰,若再一升提,则如大木将摇而拨其本也。

【昇阳益胃汤】治脾胃虚,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时值秋燥令行,湿热方退,体重节 痛,口干舌燥,饮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食不消,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不和。 羌活 独活 防风 柴胡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黄 白芍 半夏 黄连 泽泻 陈皮 水煎服。

【集注】吴琨曰∶脾土虚弱不能制湿,故体重节痛;不能运化精微,故口干无味;中 气既弱,传化失宜,故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也。洒淅恶寒,肺弱表虚也。面色不乐,阳 气不伸也。是方半夏、白术能燥湿,茯苓、泽泻渗之,二活,防风、柴胡能升举清阳之气, 黄连疗湿热,陈皮平胃气,参、耆、甘草以益胃,白芍酸收用以和营,而协羌活、柴胡 辛散之性,盖古人用辛散必用酸收,所以防其竣厉,犹兵家之节制也。

【按】人参属补,不知君于枳、朴中,即为补中泻也。羌、防辈为散,不知佐于参、 中,即为补中升也。近世之医,一见羌、防辈,即曰∶发散不可轻用。亦不审佐于何药 之中,皆因读书未明,不知造化别有妙理耳。

【昇阳散火汤】治脾阴血虚,胃阳气弱,春寒不去,及过食冷物,抑遏少阳清气,郁于 脾土之中,四肢发困热、肌热,筋骨间热、表热如火燎于肌肤,扪之烙手,并宜服之。

升麻 葛根 独活 羌活 白芍 人参(以上各五钱) 甘草(炙,三钱) 柴胡(三钱) 防风(二钱) 甘草(生,二钱) 上㕮咀,如麻豆大。每服秤五钱,水二盏,煎一盏,去滓,大温服,无时,忌寒凉之物。

【集注】吴琨曰∶经云∶少火生气。大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扬之则 光,遏之则灭。今为春寒不去,遏郁阳气,饮食冷物,填塞至阴,以致升生之气几于息矣。 故用升麻、柴胡、羌活、独活、葛根,皆辛温风药,以鼓动少阳生气。清阳既出上窍,则 浊阴自归下窍,而食物传化,自无抑遏之患。芍药 味酸,能泻土中之木。人参味甘,能补 中州之气。生甘草能泻郁火于脾,从而炙之,则健脾胃而和中矣。李杲圣于脾胃者,其治 之也,必主于昇阳。俗医知降而不知升,是扑其少火也,安望其卫生耶!若气不虚,本 方除人参、独活加葱白,名火郁汤,治同。

【补脾胃泻阴火昇阳汤】治饮食伤胃,劳倦伤脾,脾胃一虚,阳气下陷,阴火乘之,时 值夏令,当从此治。 黄耆 苍术(泔浸,炒) 甘草(炙) 羌活(一两) 升麻(八钱) 柴胡(两半) 黄连(酒炒,五钱) 黄芩(炒) 人参(七钱) 石膏(少许, 长夏微用,过时去之) 每服五钱,姜、枣煎服。

【集注】汪昂曰∶李杲云∶脾胃一伤,阳气日损,脾胃之清气下陷,浊阴之火得以上 乘,是有秋冬而无春夏也。惟以气味薄之风药,升发阳气,佐以苦寒之品,泻阴中火,则 阴不病阳气伸矣。是方参、 、术、草,以补脾胃也。佐羌活、升、柴,以助阳升;佐 石膏、芩、连,以泻阴火。假令不能食而瘦,乃本病也。右关脉缓弱,乃本脉也。或本脉 兼见弦脉,本证兼见四肢满、闭、淋、溲便难、转筋一二证,此肝之脾胃病也,当加风 药以泻肝木。脉兼见洪大,证兼见肌热、烦热、面赤一二证,此心之脾胃病也,当加泻 心火之药。脉兼见浮涩,证兼见短气、气上喘咳、痰盛、皮涩一二证,此肺之脾胃病也, 当加泻肺及补气之药。脉兼见沉细,证兼见善欠、善恐一二证,此肾之脾胃病也,当加 泻肾水及泻阴火之药。所以言此者,欲人知百病皆从脾胃而生,处方者当从此法加时令药也。

【清暑益气汤】长夏湿热蒸炎,四肢困倦,精神减少,身热气高,烦心便黄,渴而自汗, 脉虚者,此方主之。 人参 黄耆 甘草 白术 神曲 五味子 青皮 升麻 干葛 麦冬 黄柏 泽泻 广橘皮 苍术(钱半) 当归 姜三片,枣二枚,去核,水煎服。

【集注】吴琨曰∶暑令行于夏至,长夏则兼湿令矣。此方兼而治之。炎暑则表气易泄, 兼湿则中气不固。黄 所以实表,白术、神曲、甘草所以调中,酷暑横流,肺金受病,人 参、五味、麦冬,所以补肺、敛肺、清肺,经所谓扶其所不胜也,火盛则水衰,故以黄柏、 泽泻,滋其化源。津液亡则口渴,故以当归、干葛,生其胃液。清气不升,升麻可升;浊 气不降,二皮可理。苍术之用,为兼长夏之湿也。 程应旄曰∶人知清暑,我兼益气,以暑伤气也。益气不独金能敌火,凡气之上腾而 为津、为液者,回下即为肾中之水。水气足,火淫自却也。

【清燥汤】治痿厥之病,腰以下痿软不能动,行走不正,两足欹侧。 黄连 黄柏(酒炒) 柴胡(以上各一分) 麦冬 当归身 生地 猪苓 炙甘草 神曲(以上各二分) 人参 白茯苓 升麻(以上各三分) 橘皮 白术 泽泻(以上各五分) 苍术(一钱) 黄 (一钱五分) 五味子(九枚) 上㕮咀,如麻豆大,水二盏半,煎一盏,去滓,空心温服。

【注】清暑益气汤与此方均治湿暑之剂。清暑益气汤,治暑盛于湿,暑伤气,所以四 肢困倦,精神减少,烦渴身热,自汗脉虚,故以补气为主,清暑为兼,少佐去湿之品,从 令气也。此方治湿盛于暑,湿伤形,所以李杲曰∶六、七月之间,湿令大行,子能令母 实,湿助热旺而刑燥金,绝其寒水生化之源,源绝则肾亏,痿厥之病作矣。故以清暑变为 清燥,佐泻热利湿之药,从邪气也。是方即清暑益气汤去葛根者,以无暑外侵之肌热也。 加二苓者,专去湿也。加黄连、生地,专泻热也。二苓佐二术,利水燥湿之力倍。连、地 佐黄柏,救金生水之功多。中气益,则阴火熄而肺清矣。湿热除,则燥金肃而水生矣。肺 清水生,则湿热痿厥之病,未有不愈者也。但此方药味,性偏渗泻,若施之于冬春,水竭 髓枯骨痿,或非湿热为病者,反劫津液,其病愈甚,则为谬治矣。

【白术附子汤】治寒中腹胀满,作涎作清涕;或多尿足下痛,不能任身履地,骨乏无 力,喜睡,两丸多冷,时作阴阴而痛,或妄见鬼状,梦亡人,腰背、肿眼、腰脊皆痛。 白术 附子(炮,去皮脐) 苍术 陈皮 浓朴(姜制) 半夏(汤洗) 茯苓 猪苓(去皮, 半两) 泽泻 肉桂(四钱)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半两,水三盏,姜三片,同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量虚 实加减多少。

【注】李杲云∶脾胃之证,有热中,有寒中。热中者,是火乘土位之病,则当上举清 阳,下消阴火,故用补中益气,泻阴火昇阳等汤。寒中者,水反侮土之病,则当下伐水 邪,中燥脾湿,故用二苓、术、泽、苍、陈、朴、复,更用桂、附,壮阳胜寒,流通血脉, 寒中之病自可愈也。

【按】李杲制此方,施之于脾胃寒湿内盛,胀满多尿,涎涕外盛,足软,腰脊丸痛,而 气不虚者宜矣。若其人中气已虚,内外寒湿又盛,水来侮土者,总不若理中汤加附子、苍 术,茯苓为愈也。

【葛花解醒汤】治酒客病。 莲花青皮(去穣,三分) 木香(五分) 橘皮(去白白) 茯苓 人参 猪苓(以上各钱五分) 神曲(炒) 泽泻 干姜 白术(以上各二钱) 白豆蔻仁 葛花 砂仁(以上各五钱) 上为细末,和均,每服三钱,白汤调下。 但得微汗,酒病去矣。不可恃此过饮,频服取汗,损人天年。

【注】酒为水谷精液所化,体湿性热,少饮则能调和气血,流畅阴阳,内助中气,捍 御外邪。若过饮无度,轻则伤人脾胃,重则损人神气。所以酒困之人,昏晕烦乱,干呕 恶心,饮食即吐,百体酸软,身热头疼,嘈杂吞酸,胸隔痞塞,口燥舌干,手足颤摇,心 神恍惚,不思饮食,小便混浊,大便溏泻,此皆湿热伤形与气也。

【按】李杲曰∶酒病者,往往以大热、大寒下之者,是无形元气受病,反下有形阴血, 乖误甚矣。大热则伤阴,大寒则伤胃,元气消亡,七神无根据,折人寿命,不然则虚损之 病成矣。故制此方,君葛花,佐以辛香之品;用神曲,佐以快气之品;用苓泽,佐以甘温 之品。服后取汗,是谓外解肌肉,内清阳明令上下、内外,分消其患,使胃中秽为芳变 浊为清化,泰然和矣。

【平胃散】治湿淫于内,脾胃不能克制,有积饮、痞膈、中满者。 苍术(米泔浸七日,五斤) 陈皮(去白) 浓朴(姜汁炒,各三斤) 甘草(炙,三十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姜汤下,日三服。或水煎,每服五钱。

【集注】柯琴曰∶《内经》以土运太过曰敦阜,其病腹满;不及曰卑监,其病留满痞 塞。张仲景制三承气汤,调胃土之敦阜。李杲制平胃散,平胃上之卑监。培其卑者,而 使之平,非削平之谓。犹温胆汤用凉剂,温缓而使之和,非用温之谓,后之注《本草》者 曰∶敦阜之土,宜苍术以平之;卑监之土,宜白术以培之。若以湿土为敦阜,将以燥土为 卑监耶?不审敦阜属燥,卑监属湿之义,因不知平胃之理矣。二术苦甘,皆燥湿健脾之 用,脾燥则不滞,所以能健运而得其平。第二术白者柔而缓,苍者猛而悍,此取其长于 发汗,迅于除湿,故以苍术为君耳。不得以白补、赤泻之说,为二术拘也。浓朴色赤苦 温,能助少火以生气,故以为佐。湿因于气之不行,气行则愈,故更以陈皮佐之。甘先 入脾,脾得补而健运,故以炙甘草为使。名曰平胃,实调脾承气之剂,与张洁古取《金 匮》之枳术汤以为丸,枳实之峻重于浓朴,且无甘草以和之,虽倍白术,而消伐过于此方, 昧者以术为补而久服之,不思枳实峻削而不宜多服也。

【枳术丸】治胃虚湿热,饮食壅滞,心下痞闷。 白术(土蒸,二两) 枳实(麸炒,一两) 上为细末,荷叶煨陈米饭为丸,如椒目大,白汤下。

【集注】李杲曰∶白术苦甘温,其苦味除胃中之湿热,其甘温补脾家之元气。多于枳 实一倍。枳实味苦温,泄心下痞闷,消胃中所伤。此药下胃所伤不能即去,须一二时许, 食乃消化。先补虚,而后化所伤,则不峻厉矣。荷叶状如仰盂,于卦为震,正少阳甲胆 之气,饮食入胃,营气上行,即此气也,取之以生胃气。更以煨饭和药,与术协力,滋养谷气而补脾胃,其利大矣。若用峻厉之药下之,传变诸证,不可胜数。

【资生丸】治妇人妊娠三月,脾虚呕吐,或胎滑不固。兼丈夫调中养胃,饥能使饱,饱 能使饥,神妙难述。 人参(三两) 茯苓(二两) 云术(二两) 山药(二两) 薏苡仁(两半) 莲肉(二两) 芡实(两半) 甘草(一两) 陈皮(二两) 麦 (二两) 神曲(二两) 白豆 蔻(八钱) 桔梗(一两) 藿香(一两) 川黄连(四钱) 砂仁(两半) 白扁豆(两半) 山楂(两半) 上十八味,为细末,炼蜜丸,弹子大,每服二丸,米饮下。

【集注】罗谦甫曰∶此方始于缪仲醇,以治妊娠脾虚及胎滑。盖胎资始于足少阴,资 生于足阳明。故阳明为胎生之本,一有不足,则元气不足以养胎,又不足以自养,故当三 月正阳明养胎之候,而见呕逆。又其甚者,或三月、或五月而堕,此皆阳明气虚不能固耳。 古方安胎,类用芎、归,不知此正不免于滑。是方以参、术、茯、草、莲、芡、山药、扁 豆、薏苡之甘平,以补脾元;陈皮、曲、柏、砂、藿、桔之香辛,以调胃气,其有湿热,以 黄连清之、燥之。既无参苓白术散之补滞,又无香砂枳术丸之燥消,能补能运,臻于至和。 于以固胎,永无滑堕。丈夫服之,调中养胃。名之资生,信不虚矣。

【六味地黄丸】治肾精不足,虚火炎上,腰膝痿软,骨热酸痛,足跟痛,小便淋秘或不 禁,遗精梦泄,水泛为痰,自汗、盗汗,亡血消渴,头目眩运,耳聋齿摇,尺脉虚大者。 熟地黄(八两) 山茱萸(四两) 白茯苓(三两) 干山药(四两) 牡丹皮(三两) 泽泻(三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空心淡盐汤下。

【集注】柯琴曰∶肾虚不能藏精,坎宫之火无所附而妄行,下无以奉肝木升生之令,上 绝其肺金生化之源。地黄禀甘寒之性,制熟则味浓,是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也,用以大滋 肾阴,填精补髓,壮水之主。以泽泻为使,世或恶其泻肾而去之,不知一阴一阳者,天地 之道;一开一阖者,动静之机。精者属癸,阴水也,静而不走,为肾之体;尿者属壬,阳 水也,动而不居,为肾之用。是以肾主五液,若阴水不守,则真水不足,阳水不流,则邪 水泛行。故君地黄以密封蛰之本,即佐泽泻以疏水道之滞也。然肾虚不补其母,不导其 上源,亦无以固封蛰之用。山药凉补,以培癸水之上源,茯苓淡渗,以导壬水之上源。加 以茱萸之酸温,藉以收少阳之火,以滋厥阴之液。丹皮辛寒,以清少阴之火,还以奉少 阳之气也,滋化源,奉生气,天癸居其所矣。壮水制火,特其一端耳。

【按】五行皆一,惟火有二,君火、相火也。君火为心经之火,君主一身之火也。相 火为肾中之火,宣布一身之火也。使君火无相火,则不能宣布诸火,以奉生身之本,相 火无君火,则不能君主诸火,以制其妄行之灾,故李杲立“内伤劳倦,火乘土位”之论, 以心火有馀,用昇阳气、泻阴火朱砂安神等药,而未及心火之不足者,以前人已有归脾、 养心等方也。震亨立阳常有馀,阴常不足之论,以肾火有馀,用补阴、补天等药,而未 及肾火之不足者,以前人己有肾气、桂附地黄汤丸也,根据本方加附子、肉桂,名桂附地 黄丸,治两尺脉弱,相火不足,虚羸少气,王冰所谓“益火之原,以消阴翳”者是也。加 黄柏、知母,名知柏地黄丸,治两尺脉旺,阴虚火动,午热骨痿,王冰所谓“壮水之主,以 制阳光”者是也。《经》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若阴阳偏胜,则疾病丛生。夫肾取象乎 坎,阳藏于阴之藏也。不独阴盛阳衰,阳畏其阴而不敢附,即阴衰阳盛,阴难藏阳亦无 可根据,虽同为火不归原,而其为病则异也。故于肾药中加桂、附,壮阳胜阴,使阳无所畏, 而自归原矣。加知柏补阴秘阳,使阳有所贮,而自归藏矣。世人但知以桂、附引火归原,不知以知、柏平阴秘阳,举世皆蒙其误,故震汉特立补阴之论,以辟以火济火之非。而未 达其旨者,从而诽之,良可叹也。

【八味地黄丸】治命门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虚寒,饮食少思,大便不实,或下元 衰惫,脐腹疼痛,夜多漩尿等证。 熟地黄(九蒸为度,捣膏,八两) 干山药(四两) 山萸肉(四两) 白茯苓 丹皮 泽泻(各三两) 肉桂 附子(各一两) 上八味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

【集注】赵献可曰∶君子观象于坎,而知肾中具水火之用。今人入房而阳易举者,阴 虚火动也;阳事先痿者,命门火衰也。真水竭则隆冬不寒,真火熄则盛夏不热。是方也, 熟地、山药、泽泻、丹皮、茯苓、山萸皆濡润之品,所以能壮水之主;肉桂、附子辛润 之物,能于水中补火,所以能益火之原。水火得其养,则肾气复矣。 喻昌曰∶《金匮》用八味丸,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者。脚气即阴气,少腹不仁即攻心 之渐,故用之以驱逐阴邪也。其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则因过劳其肾,阴气逆 于少腹,阻遏膀胱之气化,小便不能通利,故用之温养下焦,以收肾气也。其短气有微饮 者,饮,亦阴类,阴其胸中之阳,自致短气,故用之引饮下出,以安胸中也。消渴病,饮 水一斗,小便亦一斗,此肾气不能摄水,小便恣出,源泉有立竭之势,故急用以逆折其 水也。夫肾水下趋之消证,肾气不上升之渴证,非用是以蛰护封藏,蒸动水气,舍此曷 从治哉!后人谓八味丸为治消渴之圣药,得其旨矣。 柯琴曰∶命门之火,乃水中之阳。夫水体本静,而川流不息者,气之动、火之用也, 非指有形者言也,然火少则生气,火壮则食气,故火不可亢,亦不可衰。所云火生土者, 即肾家之少火游行其问,以息相吹耳。若命门火衰,少火几于熄矣。欲暖脾胃之阳,必 先温命门之火,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 生肾气也。故不曰温肾,而名肾气,斯知肾以气为主,肾得气而土自生也。且形不足者, 温之以气,则脾胃因虚寒而致病者固痊,即虚火不归其原者,亦纳之而归封蛰之本矣。崔 氏加减八味丸,以五味之酸收,易附子之辛热,肾虚而不寒者宜之也。《千金方》于八味 外,更加元参之咸寒,以助熟地而滋肾;加芍药之酸寒,助丹皮以滋肝。总之为桂附加 锁钥耳。以之壮水则有馀,以之益火恐不足也。《济生方》加牛膝、车前以治水肿,倍茯 苓以辅地黄、山药、茱萸,与泽、丹、车、牛等列,随证加减,允为得法。益阴肾气丸于 六味外加当归、五味、柴胡,以治目暗不见,化裁愈妙矣。

【资生肾气丸】治肾虚脾弱,腰重脚肿,小便不利,腹胀喘急。痰盛,已成鼓证,其效如神。 熟地黄(四两) 白茯苓(三两) 牡丹皮(一两) 泽泻(一两) 干山药(一两) 车前子(一两) 山茱萸(一两) 牛膝(一两) 肉桂 (一两) 附子(五钱) 上十味,蜜和丸,每服八十九,空心米饮下。

【集注】李中梓曰∶经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又云∶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聚 水也。又曰∶肾者主水,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肿胀之病,诸经虽 有,无不由于脾、肺、肾者,盖脾主营运,肺主气化,肾主五液。凡五气所化之液,悉属 于肾;五液所行之气,悉属于肺;转输二脏,以制水生金者,悉属于脾。故肿胀不外此三 经也。然其治法,有内、外、上、下、虚、实,不可不辨也。在外则肿,越婢汤、小青龙汤 证也。在内则胀,十枣丸、神 丸证也。在上则喘,葶苈大枣汤、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 证也。在下则小便闭,沉香琥珀丸、疏凿饮子证也。此皆治实之法,若夫虚者,实脾饮此方证也。 张介宾曰∶地黄、山药、丹皮,以养阴中之真水。山萸、桂、附,以化阴中之真气。 茯苓、泽泻、车前、牛膝,以利阴中之滞。能使气化于精,即所以治肺也;补火生土,即 所以治脾也;壮水利窍,即所以治肾也。补而不滞,利而不伐,治虚水方,更无有出其 右者。然当因此扩充,随证加减。若其人因大病之后,脾气大虚而病水胀者,服此虽无 所碍,终不见效,每熟计之,脾气大伤,诚非肾药之所能治。专用理中汤一两,加茯苓 一两。命火衰者,加附子;两足冷者,加肉桂;腹胀甚者,加浓朴。三大剂而足胫渐消,十馀剂而腹胀退。凡治中年之后脾肾虚寒者,悉用此法。盖气虚者,不可复行气,肾虚者,不可专利水。温补即所以化气,塞因塞用之妙,顾在用之者何如耳。古法治肿,不用补剂,而用去水等药,微则分利,甚则推逐。如五苓散、五淋散、五皮散、导水茯苓汤之类, 皆所以利水也,如舟车神 丸、浚川散、禹攻散、十枣汤之类,皆所以逐水也。但察其 果系实邪,则此等治法,仍不可废也。

【大补阴丸】治阴亏火旺,肺痿咳血,骨蒸盗汗,虚劳之证。 黄柏(盐酒炒) 知母(盐水炒,各四两) 熟地(酒蒸) 败龟版(酥炙,各六两) 猪脊髓和炼蜜为小丸,日干。每服三钱,淡盐汤下。

【注】朱震亨云∶阴常不足,阳常有馀,宜常养其阴,阴与阳齐,则水能制火,斯无 病矣。今时之人,过欲者多,精血既亏,相火必旺,真阴愈竭,孤阳妄行,而劳瘵、潮 热、盗汗、骨蒸、咳嗽、咯血、吐血等证悉作。所以世人火旺致此病者,十居八九,火 衰成此疾者,百无二三。震亨发明先圣千载未发之旨,其功伟哉!是方能骤补真阴,承 制相火,较之六味功效尤捷。盖因此时以六味补水,水不能遽生;以生脉保金,金不免 犹燥,惟急以黄柏之苦以坚肾,则能制龙家之火;继以知母之清以凉肺,则能全破伤之 金。若罔顾其本,即使病去犹恐复来,故又以熟地、龟版大补其阴,是谓培其本、清其 源矣。虽有是证,若食少便清,则为胃虚,不可轻用。

【封髓丹】治梦遗、失精及与鬼交。 黄柏 砂仁 甘草 上蜜为丸,每服三钱。

【集注】赵羽皇曰∶经云∶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又曰∶肾者,主蛰,封 藏之本,精之处也。盖肾为坚脏,多虚少实,因肝木为子,偏喜疏泄母气,厥阴之火一动, 精即随之外溢。况肝又藏魂,神魂不摄,宜其夜卧鬼交精泄之证作矣。封髓丹为固精之 要药,方用黄柏为君,以其味性苦寒,又能坚肾。肾职得坚,则阴水不虞其泛溢;寒能 清肃,则龙火不至于奋扬。水火交摄,精有不安其位者乎?佐以甘草,以甘能缓急,泻 诸火与肝火之内扰,且能使水土合为一家,以妙封藏之固。若缩砂者,以其味辛性温,善 能入肾,肾之所恶在燥,而润之者惟辛,缩砂通三焦达津液,能内五脏六腑之精而归于 肾,肾家之气内,肾中之髓自藏矣。此有取于封髓之意也。 汪昂曰∶此方加天冬、地黄、人参,名三才封髓丹。用天冬补肺以生水,地黄补肾 以益精,用人参补脾,从饮食中化生水精也。以药有天、地、人之名,而补亦在上、下、中 之分,使天地位育参赞居中,故曰三才也。喻昌曰∶加黄柏以入肾滋阴,砂仁以入脾行滞, 甘草以少变天冬、黄柏之苦,俾合人参创建中气,以伸参两之权,殊非好为增益成方之比也。

【虎潜丸】治肾阴不足,筋骨痿软,不能步履。 龟版 黄柏(各四两) 知母 熟地(各二两) 牛膝(三两五钱) 芍药(一两五钱) 锁阳(一两) 虎骨(一两) 当归(一两) 陈皮(七钱五分) 上为末,煮羯羊肉,捣为丸,桐子大,淡盐汤下。

【集注】王又原曰∶肾为作强之官,有精血以为之强也。若肾虚精枯,而血必随之,精 血交败,湿热风毒遂乘而袭焉。此不能步履、腰酸筋缩之证作矣。且肾兼水火,火胜烁阴, 湿热相搏,筋骨不用宜也。方用黄柏清阴中之火,燥骨间之湿,且苦能坚肾,为治痿要 药,故以为君。虎骨去风毒。健筋骨为臣。因高源之水不下,母虚而子亦虚,肝藏之血不 归,子病而母愈病,故用知母清肺原,归芍养肝血,使归于肾。龟禀天地之阴独浓,茹 而不吐,使之坐镇北方。更以熟地、牛膝、锁阳、羊肉群队补水之品,使精血交补。若陈 皮者,疏血行气。兹又有气化血行之妙,其为筋骨壮盛,有力如虎也必矣。《道经》云∶虎向水中生,以斯为潜之义焉夫!是以名之曰∶虎潜丸 叶仲坚曰∶痿原虽分五脏,然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内经》云∶五脏因肺热叶焦,发 为痿 。又曰∶阳气内伐,水不胜火,则骨痿髓虚,故足不任身。骨痿者生于大热也,若 视为虚寒而投以桂、附,多致不救。是方以虎名者,虎于兽中禀金气之至刚,风生一啸, 特为肺金取象焉。其潜之云者,金从水养,母隐子胎,故生金者必丽水,意在纳气归肾也。 龟应北方之象,禀阴最浓,首常向腹,善通任脉,能大补真阴,深得夫潜之意者。黄柏 味浓,为阴中之阴,专补肾膀之阴不足,能 使足膝中气力涌出,故痿家必用二者为君,一以固本,一以治标,恐奇之不去,则偶之也。 熟地填少阴之精,用以佐龟版、知母清太阴之气;用以佐黄柏、牛膝入肝舒筋。归、芍 佐之,肝血有归;陈皮疏之,气血以流,骨正筋柔矣。又虑热则生风,逗留关节,用虎 骨所以驱之;纯阴无阳不能发生,佐锁阳以温之。羊肉为丸,补之以味。淡盐汤下,急于入肾。斯皆潜之为义。

【滋肾丸】(又名通关丸) 治热在下焦,小便癃闭,而口不渴者。 黄柏(酒炒,二两) 知母(酒浸,炒,二两) 肉桂(一钱) 上为细末,熟水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下。

【集注】李杲曰∶小便者,足太阳膀胱所主,生于肺金。肺中伏热,水不能生,是绝 小便之源也;渴而小便不通者,肺气不得降是也。故用清燥金之正化气薄淡渗之药,泻 火而清肺,滋水之化源也。若热在下焦而不渴,是绝其流而尿不泄也。须用气味俱浓,阴 中之阴药治之。《素问》云∶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又云∶膀胱者,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无液癃秘,是无阴则阳元以化也。须用知、柏大苦寒之剂,桂 一钱为引,服之须臾,前阴若刀刺火烧,尿如涌泉而愈。此证一在上焦气分而渴,一在 下焦血分而不渴。两者之殊,至易辨耳。 柯琴曰∶水为肾之体,火为肾之用。人知肾中有水,始能制火,不知肾中有火,始 能致水耳。盖天一生水,一者,阳气也,即火也,气为水母,阳为阴根,必火有所归,斯 水有所主。故反佐以桂之甘温,引知、柏入肾而奏其效。此相须之殷,亦相制之理也。

【琼玉青】治虚劳干咳。

生地黄(四斤) 白茯苓(十三两) 白蜜(二斤) 人参(六两) 上以地黄汁同蜜熬沸,用绢滤过,将参、茯为细末,入前汁和匀,以瓷瓶用绵纸十数 层,加箬叶封瓶口,入砂锅内,以长流水没瓶颈,桑柴火煮,三昼夜取出,换纸扎口,以 蜡封固,悬井中,一日取起,仍煮半日,汤调服。

【集注】李中梓曰∶干咳者,有声无痰,火来乘金,金极而鸣也。此本元之病,非渐 渍难以成功;若误用苦寒,只伤脾土,金反无母。故丹溪以地黄为君,令水盛则火自息。 又损其肺者益其气,故用人参以鼓生发之元。虚则补其母,故用茯苓以培万物之本。白蜜为百花之精,味甘归脾,性润悦肺,且缓燥急之火。四者皆温良和浓之品,诚堪宝重。郭 机曰∶起吾沉瘵,珍赛琼瑶。故有琼玉之名。

【龟鹿二仙胶】大补精髓,益气养神。 鹿角(血者,十斤) 龟版(自败者,五斤) 枸杞子 (甘州者,三十两) 人参(十五两) 上用铅坛,如法熬胶,初服酒化一钱五分,渐加至三钱,空心下。

【集注】李中梓曰∶人有三奇,精、气、神,生生之本也。精伤无以生气,气伤无以 生神。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鹿得天地之阳气最全,善通督脉,足于精者,故能多淫而 寿;龟得天地之阴气最具,善通任脉,足于气者,故能伏息而寿。二物气血之属,味最 纯浓,又得造化之无微,异类有情,竹破竹补之法也。人参益气,枸杞生精,佐龟、鹿 补阴补阳,无偏胜之忧;入气入血,有和平之美。由是精生而气旺,气旺而神昌,庶几 龟、鹿之年矣。故曰二仙。

【四神丸】治脾肾双虚,子后作泻,不思食,不化食。 肉果(二两) 补骨脂(炒,四两) 五味子(二两) 吴茱萸(炮,二两) 上为末,红枣四十九枚,生姜四两、切,水煮,枣熟去姜,取枣肉捣,和药丸,桐子大。空心盐汤下。

【二神丸】去茱萸、五味。

【五味子散】去肉果、补骨脂。

【集注】柯琴曰∶泻利为腹疾,而腹为三阴之都会,一脏不调,便能泻利。故三阴下 利,仲景各为立方以主之∶太阴有理中、四逆,厥阴有乌梅、白头翁,少阴有桃花、真 武、猪苓、猪肤、四逆汤散、白通、通脉等剂,可谓曲尽病情,诸法备矣。然只为一脏 立法,若三藏相关,久留不痊,如子后作泻一证,犹未之及也。夫鸡鸣至平旦,天之阴, 阴中之阳也。因阳气当至而不至,虚邪得以留而不去,故作泻于黎明。其由有四∶一为 脾虚不能制水,一为肾虚不能行水,故二神丸君补骨脂之辛燥,补肾以行水,佐肉果之 辛温,补脾以制水,丸以姜、枣,又辛甘发生诸阳也;一为命门火衰不能生土,一为少 阳气虚无以发陈,故五味子散君五味子之酸温,以收坎宫耗散之火,使少火生气以培土 也,佐吴茱萸之辛温,以顺肝木欲散之势,为水气开滋生之路,以奉春生也。此四者,病 因虽异,而见证则同,皆水亢为害。二神丸是承制之剂,五味子散是化生之剂也。二方 理不同而用则同,故可互用以助效,亦可合用以建功。合为四神丸是制生之剂也,制则 生化,久泄自瘳矣。称曰四神,比理中、八味二丸较速欤!

【按】命门无火,不能为中宫腐熟水谷之用,肾气不固,谁复司其闭藏之职。故木气才萌,不疏泄而亦疏泄矣。虽是木邪干土,亦实肾之侮脾也。此际当脾肾双补,固涩平肝。 故以补骨脂温肾,肉果补脾,五味子收涩,吴茱萸泻肝。肾暖而气蒸,肝平而脾旺,关门闭而水谷腐矣。

卷三

[编辑]

【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麻黄 桂枝 石膏 干姜 杏仁(四十枚) 川芎 当归 人参 甘草(各三两) 上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自愈。不 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并治脉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集注】赵良曰∶痱病者,营卫气血,不养于内外,故身体不用,机关不利,精神不 治。然是证有虚、有实。虚者自饮食房劳七情感之,如《内经》所谓内夺而厥,则为喑 痱之类是也。实者自风寒暑湿感之。虚者不可以实治,治之则愈散其气血。今此方明言 中风痱,是属营卫之实邪也,故用续命。续命乃麻黄汤之变者,加干姜以开血受寒邪,石 膏以解肌受风邪,当归和血,人参益气,川芎行血散风也。其并治咳逆上气,面浮者,亦 以为风寒所致也。

【三生饮】治卒中,昏不知人,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并痰厥、气厥。 南星(生用,一两) 川乌(去皮,生用,五钱) 附子 (去皮,生用,五钱) 木香(二钱) 上每服五钱,姜水煎;加人参一两。

【集注】柯琴曰∶风为阳邪,风中无寒,不甚伤人,惟风中挟寒,害始剧矣。寒轻而 在表者,宜发汗以逐邪;寒重而入里者,非温中补虚终不可救。此取三物之大辛、大热 者,且不炮不制,更佐以木香,乘其至刚、至锐之气而用之,非专以治风,兼以治寒也。然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但知勇于攻邪,若正气虚而不支,能无倒戈之患乎?必用人参两 许以驾驭其邪,此薛己真知确见,立于不败之地而收万全之效者也。若在庸手,必谓补 住邪气而不敢用,此谨熟阴阳,毋与众谋,岐伯所以叮咛致告耳。观其每服五钱,必四服 而邪始出。今之畏事者,用乌、附分数,必制熟而后敢用,更以芩连监制之,乌能挽回 如是之危证哉?古今人不相及,信然。本方去乌、附即星香散,治痰厥、气厥足矣。

【稀涎千缗汤】治风痰不下,喉中声如牵锯,或中湿肿满。 半夏(大者,十四枚) 猪牙皂角(炙,一挺) 甘草(一钱) 白矾(二钱) 上四味为末,用生姜自然汁少许,冲温水一盏,调末一钱,灌之,得吐痰涎,即醒。 【集注】柯琴曰∶攻邪有汗、吐、下三法,仲景于吐剂立栀子鼓、瓜蒂二方,所以导热 邪之上出,逐寒邪而外散也。其有不因外感,因醇酒浓味渐积,凝结变为顽痰,一旦乘虚 上塞咽喉,气不得通,忽然昏仆,目反直视,喉中声如牵锯,此为痰厥。先辈所云∶怪证 多属于痰者,此也。非用峻药以攻之,顽痰不能遽退,故用生姜、半夏之辛以散之,甘 草之甘以涌之,白矾之涩以敛之,牙皂之勇以开之。此斩关夺门之势,惟禀气素实而暂 虚者可用,壅塞稍疏,续进他药,不可多用以伤元气。如平素虚弱者,又当攻补兼施,六 君子汤中加牙皂、白矾末以吐之,则庶几矣。若误作中风治之,去生便远。

【秦艽升麻汤】治风寒客胃,口眼 斜,恶 见风寒,四肢拘急,脉浮而紧。 升麻 葛根 秦艽 白芷 防风 桂枝 甘草 人参 芍药 葱白 上十味,水煎服。 【集注】李中梓曰∶至哉坤元!为五脏之主。木胜风淫,则仓廪之官受制,脾主四肢, 故痿痹也。口为土之外候,眼为木之为外候,故俱病也。升麻、白芷皆阳明本药,故用为 直入之兵。桂枝、芍药和其营卫,防风、秦艽驱散风邪,葱根佐风药发汗,则无微不达, 又借人参、甘草补而和之,则大气周流,而邪气有不散者乎!

【防风黄耆汤】 治中风不能言,脉迟而弱者。 防风 黄 (等分) 水煎服。

【集注】柯琴曰∶夫风者,百病之长也。邪风之至,急如风雨,善治者治皮毛,故用 防风以驱逐表邪。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用黄 以鼓舞正气。黄耆得防风,其功愈大者,一攻一补,相须相得之义也。唐柳太后中风不言,许荫宗造防风黄耆汤数十斤,置床下蒸之,身在气中居,次日便能语,是以外气通内气,令气行而愈也。《经》曰∶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耳目修明,声音能彰。制此方者,其知此义矣。夫熏蒸之力,尚能去 病,况服之乎!今人治风,惟以发散为足法,而禁用参、 ,岂知目盲不能视,口噤不能 言,皆元气不足使然耳。谁知补气可以御风,正胜而邪却之理耶!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信哉!

【玉屏风散】 治风邪久留而不散者,自汗不止者亦宜。 防风 黄 白术(等分) 上为细末,酒调服。

【集注】柯琴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治风者,不患无以驱之,而患无以御之;不 畏风之不去,而畏风之复来。何则?发散太过,元府不闭故也。昧者不知托里固表之法, 遍试风药以驱之,去者自去,来者自来,邪气留连,终无解期矣。防风遍行周身,称治 风之仙药,上清头面七窍,内除骨节疼痹,外解四肢挛急,为风药中之润剂,治风独取此 味,任重功专矣,然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阖,惟黄 能补三焦 而实卫,为元府御风之关健,且元汗能发,有汗能止,功同桂枝,故又能除头目风热,大 风癫疾,肠风下血,妇人子脏风,是补剂中之风药也。所以防风得黄 ,其功愈大耳。白 术健脾胃,温分肉,培土即以宁风也。夫以防风之善驱风,得黄 以固表,则外有所卫; 得白术以固里,则内有所据。风邪去而不复来。此欲散风邪者,当根据如屏,珍如玉也。其 自汗不止者,亦以微邪在表,皮毛肌肉之不固耳。

【黄耆五物汤】治风靡身无痛,半身不遂,手足无力,不能动履者。久久服之,自见其功。

黄耆(蜜炙,六钱) 白芍药(酒炒,三钱) 桂枝(嫩枝连皮,三钱) 生姜 (外皮,三钱) 大枣(去核,四枚) 水煎服。

【注】经曰∶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者,内居营卫,营卫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 为偏枯;其邪气浅者,脉偏痛。此谓虚邪贼风之中人也。营卫虚则其人深,久留发为偏 枯、半身不遂也。营卫实则其人浅,即作经脉偏痛、风痹病也。八风、五痹之病,营卫 实者,则以续命汤、换骨丹发其营卫之邪。风靡。偏枯之病,是营卫虚,则当以此汤补其 营卫之虚也。故君黄 以补卫,臣桂、芍以补营,佐姜、枣补而兼通,以和营卫也。此 方乃小建中汤之变制,加黄 减甘草、饴糖者,是其意在补外,而不在补中也。若左半 身不遂,则加当归以补血;右半身不遂,则倍黄 以补气;手软倍桂枝;足软加牛膝;筋 软加木瓜;骨软加虎骨;元气虚加人参;阳气虚加附子;在临证者消息之。久久服之,无 不应也。如外风邪盛,则又当从事乎羌活愈风汤,补而散之可也。

【羌活愈风汤】 治年近四旬,营卫不足,肝肾虚弱,风中经络。精神恍惚,语言不清,半 身不遂,手足麻木,筋骨无力;或手足枯瘦浮肿,或手足筋挛不收。一切风病稍愈之后, 调理俱宜此方。及初觉大指次指麻木不用,手足少力,或肌肉微掣,口眼跳动,若不预防 调治,三年之内,风病必生,亦宜服之。 羌活 甘草(炙) 防风 黄 蔓荆子 地骨皮 川芎 细辛 枳壳 人参 麻黄 知母 甘菊花 薄荷 枸杞 当归 独活 白芷 杜仲 秦艽 柴胡 半夏(制) 浓朴(姜 制) 熟地黄 防己(以上各二两) 芍药 黄芩 白茯苓(各三两) 石膏 生地 苍术(各四两) 官 桂(一两) 前胡(二两) 上每服一两,水二盏,煎一盏,去滓,空心温服。如遇天阴,加生姜三片,临卧再煎, 滓俱要,食远空心服。

【清热化痰汤】治中风痰热,神气不清,舌强难言。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炙) 橘红 半夏 麦冬 石菖蒲 枳实 木香 竹茹 黄芩 黄连 南星 水煎,加竹沥。姜汁服。

【注】中风有内生、外中二因。内生则因胃浊生痰,志极动火;外中则因形气不固,感 召风邪。所以内生者,病必痰迷不语,火发神昏。外中者,病必筋骨不用,口眼歪斜。单 发者易治,同发者难愈。然此病之来,必有先兆。如大指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无力,或 肌肉微掣,此营卫受邪,外中之先兆也。如上盛下虚,头眩脚软,神短忽忽,言语失常, 此痰火将发,内生之先兆也。医方中预防外中、内生之剂甚多,皆不若羌活愈风,清热 化痰二方均以补正为主,除邪次之。故羌活愈风,以十全大补汤为君剂;清热化痰,以 六君子汤为君剂也。羌活愈风汤,用人参、苓、草以补气,归、地、芍药以补血,黄 、桂 枝以扶卫,麻黄、芎 以调营。湿盛则筋骨痿软,故佐苍、半,防己以除之。风盛则筋 骨拘劲,故佐枸、杜、地黄以滋之。病久气必滞,故佐枳壳、浓朴以行之。风多从燥化, 故佐知、膏、黄芩以清之。更佐诸羌、独辈发散之品,以驱六经之风,是风非汗不除也。 久病风邪之人,若一旬无汗,须加麻黄微汗以和其表。若数日大便不利,更加大黄微利 以和其里。春倍柴胡、半夏,夏倍知、膏、黄芩,季夏倍防己、术、苓,秋倍浓朴加桂、藿, 冬倍归、桂加附子,此皆通塞从时,活变法也。一气一候亦然,假如今日风气大来,是 风淫也,则倍防风;热气大来,是火淫也,则借黄芩;湿气大来,是湿淫也,则倍苍术;清 气大来,是燥淫也,则倍桂枝皮;寒气大来,是寒淫也,则加炮附子。此又随气候加药法 也。清热化痰汤,用参、苓、术、草以补气,木香、枳实以利气,橘、半、南星以化痰,黄 芩、黄连以泻热,菖蒲通心,麦、竹清心,姜汁、竹沥通神明去胃浊,则内生诸病自渐愈 矣。气实减人参、白术者,恐助热也。气虚减木香枳实者,恐伤气也。痰热甚盛,大便 秘实者,此方攻病力缓,又当与礞石滚痰丸相兼服之,大便利,止再服,恐过则伤正也。 若利后数日,仍秘实者,仍服之,是又恐痰热盛而助邪也。其变通加减施治,总在临证 者消息之,难以尽述。

【防风通圣散】风热壅盛,表里三焦皆实者,此方主之。 防风 川芎 当归 芍药 大黄 薄荷 麻黄 连翘 芒硝(各半两) 石膏 黄芩 桔 梗(各一两) 滑石(三两) 甘草(三两) 荆芥 白术 栀子(各二钱半) 生姜(三片) 每服三钱。

【集注】吴琨曰∶防风、麻黄解表药也,风热之在皮肤者,得之由汗而泄。荆芥、薄 荷清上药也,风热之在颠顶者,得之由鼻而泄。大黄、芒硝通利药也,风热之在肠胃者, 得之由后而泄。滑石、栀子水道药也,风热之在决渎者,得之由尿而泄。风淫于肺,肺 胃受邪,石膏、桔梗清肺胃也。而连翘、黄芩,又所以祛诸经之游火。风之为患,肝木 主之,川芎、归、芍,和肝血也。而甘草、白术,所以和胃气而健脾。刘守真长于治火,此 方之旨详且悉哉!亦治失下发斑,三焦火实。全方除硝、黄名双解散,解表有防风、麻黄、 薄荷、荆芥、川芎,解里有石膏、滑石、黄芩、栀子、连翘,复有当归、芍药以和血,桔 梗、白术、甘草以调气,营卫皆和,表里俱畅,故曰双解。本方名曰通圣,极言其用之妙耳。

【九味羌活汤】(一名冲和汤) 四时发散之通剂。 羌活 防风 川芎 白芷 细辛 苍术 黄芩 甘草 生地 加生姜三片,葱白三茎,水煎服。

【活人败毒散】 治伤寒温疫,风湿风眩,拘蜷风痰,头痛目眩,四肢痛,憎寒壮热,项 强睛疼。老人小儿皆可服。 羌活 独活 前胡 柴胡 川芎 枳壳 白茯苓 桔梗 人参(各一两) 甘草(五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煎七分,温服,或沸汤点服。 烦热口干,加黄芩。

【集注】赵羽皇曰∶东南地土卑湿,凡患感冒,辄以伤寒二字混称。不知伤者,正气 伤于中,寒者,寒气客于外,未有外感而内不伤者也。仲景医门之圣,立法高出千古,其 言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以失于固密而然。 可见人之伤寒,悉由元气不固,肤腠之不密也。昔人常言伤寒为汗病,则汗法其首重矣。 然汗之发也,其出自阳,其源自阴,故阳气虚,则营卫不和而汗不能作;阴气弱,则津 液枯涸而汗不能滋。但攻其外,罔顾其内可乎?表汗无如败毒散、羌活汤。其药如二活、 二胡、芎、苍、辛、芷群队辛温,非不发散,若无人参、生地之大力者居乎其中,则形气 素虚者,必至亡阳;血虚挟热者,必至亡阴,而成痼疾矣。是败毒散之人参,与冲和汤之 生地,人谓其补益之法,我知其托里之法。盖补中兼发,邪气不致于流连;发中带补,真 元不致于耗散,施之于东南地卑气暖之乡,最为相宜,此古人制方之义。然形气俱实,或 内热炽盛,则更当以河间法为是也。 胡天锡曰∶非其时而有其气,惟气血两虚之人受之。寒客营而风客卫,不可用峻剂, 故稍从其轻者,此羌活汤、败毒散所由立也。九味汤主寒邪伤营,故于发表中加芎、地,引 而入血,即藉以调荣。用葱姜为引,使通体汗出,庶三阳血分之邪,直达而无所滞矣。败 毒散主风邪伤卫,故于发表中加参、苓、枳、桔,引而达卫,固托以宣通。用生姜为使,使 留连肺部,则上焦气分之邪不能干矣。是方亦可用黄芩者,以诸药气味辛温,恐其僭亢, 一以润之,一以清之也。 \x柴葛解肌汤\x 治三阳合病,头痛发热,心烦不眠,嗑干耳聋,恶寒无汗,三阳证同见者。 石膏 柴胡 羌活 白芷 黄芩 芍药 桔梗 甘草 葛根 加姜枣,水煎服。

【注】陶华制此以代葛根汤。不知葛根汤,只是太阳、阳明药,而此方君柴胡,则是又 治少阳也;用之于太阳、阳明合病,不合也。若用之以治三阳合病,表里邪轻者,无不效 也。仲景于三阳合病,用白虎汤主之者,因热甚也,曰汗之则谵语遗尿,下之则额汗厥 逆,正示人惟宜以和解立法,不可轻于汗下 也。此方得之葛根、白芷,解阳明正病之邪,羌活解太阳不尽之邪,柴胡解少阳初入之邪。 佐膏、芩治诸经热,而专意在清阳明,佐芍药敛诸散药而不令过汗,桔梗载诸药上行三 阳,甘草和诸药通调表里。施于病在三阳,以意增减,未有不愈者也。若渴引饮者,倍石 膏加栝蒌根,以清热而生津也。若恶寒甚无汗,减石膏、黄芩加麻黄,春夏重加之,以 发太阳之寒。若有汗者,加桂枝以解太阳之风,无不可也。

【升麻葛根汤】 治阳明表热下利,兼治痘疹初发。 升麻 葛根 芍药 甘草(炙) 上四味,水煎服。

【集注】柯琴曰∶此为阳明初病,解表和里之剂,可用以散表热,亦可用以治里虚,一 方而两擅其长也。夫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是阳明之本证。仲景未尝立治表之方, 见阳明初起,汗出多而恶寒者,便用桂枝汤;及无汗而恶寒者,则用葛根汤。证同太阳而 称阳明者,是阳明之表病自太阳传来,故治仍同太阳也。此方治阳明自病,不用麻桂者, 恐汗太过而亡津液,反致胃燥也。用升麻、葛根发胃脘之阳,以散肌肉之表热;芍药、甘 草泻脾经之火,以解胃府之里热。有汗则发,无汗则止,功同桂枝,而已远干姜、桂,且 不须啜稀粥以助阳也。胃实为阳明之里证,仲景用承气三方。然阳明初病,往往有移热于 脾而下利者,《内经》所谓暴注下迫,皆属于热也。下利,正是胃热之兆,故太阳阳明合 病,必自下利,仲景用葛根汤以发两阳之表热,即所以治里热也。此方即仿其义,去姜、 桂之辛热,以升麻代麻黄,便是阳明表剂,而非太阳表剂矣。葛根禀性甘凉,可以散表实, 协升麻以上升,则使清阳达上而浊阴下降。可知芍药收敛脾阴,甘草缓急和里,则下利自 止。可知治里仍用表药者,以表实下利、而非里实故也。痘疹自里达表,出于少阴而发 于太阳,初起则内外皆热,故亦宜于凉散耳。若无汗加麻黄,有汗加桂枝,渴热加石膏,咽 痛加桔梗,头痛合芎芷散,头面肿合消毒饮,有少阳证加柴,芩,火盛加芩、连,凡邪在 三阳,以此出入,无不利也。

【参苏饮】治感冒风寒,头痛发热,憎寒咳嗽,涕唾稠粘,胸膈满闷,脉弱无汗。 人参(八分) 苏叶(八分) 干葛(八分) 前胡(八分) 陈皮(八分) 枳壳(八分) 茯苓(八分) 半夏(八分) 桔梗(五分) 木香(五分) 甘草(五分) 生姜(五片) 大枣(一枚) 上水煎,热服取汗。 【注】风寒感冒太阳则传经,以太阳主表,故用麻、桂二方,发营卫之汗也。若感太阴 则不传经,以太阴主肺,故用此汤外散皮毛,内宣肺气也。盖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君 人参以补之。皮毛者,肺之合也,肺受风寒,皮毛先病,故有头痛无汗,发热憎寒之表,以 苏叶、葛根、前胡为臣以散之。肺一受邪,胸中化浊,故用枳、桔、二陈以清之,则咳嗽、 涕唾稠粘、胸膈满闷之证除矣。加木香以宣诸里气,加姜、枣以调诸表气,斯则表里之 气和,和则解也。以本方去人参加川芎,以前胡易柴胡,名芎苏饮。治气实有火者,头 痛甚亦加之。喘嗽者,加杏仁以降气,桑皮以泻肺。合四物名茯苓补心汤,治气血两虚, 及新产之后虚损吐血,感冒伤风咳嗽,最相宜也。

【藿香正气散】治外受四时不正之气,内停饮食,头痛寒热,或霍乱吐泄,或作疟疾。 藿香 桔梗 紫苏 白芷 浓朴 大腹皮 半夏 茯苓 陈皮 甘草 上十味,加姜枣,水煎,热服。 【集注】吴琨曰∶四时不正之气,由鼻而入,不在表而在里,故不用大汗以解表,但 用芬香利气之品以正里。苏、芷、陈、腹、朴、梗,皆气胜者也,故能正不正之气;茯、半、 甘草则甘平之品,所以培养中气者也。若病在太阳,与此汤全无干涉,伤寒脉沉发热,与 元气本虚之人,并夹阴发热者宜戒。又金不换正气散,即平胃散加半夏、藿香,凡受山 岚瘴气及出远方不服水土、吐泻下利者主之。盖平胃散,可以平湿土而消瘴,半夏之燥以 醒脾,藿香之芬以开胃,名曰正气,谓能正不正之气也。

【神术汤】主治三时外感寒邪、内伤生冷而发热及脾泻肠风。 白术(三钱) 防风(二钱) 甘草(一钱) 上三味,无汗用苍术加葱白、生姜,有汗用白术、生姜。

【集注】柯琴曰∶此王好古得意之方,仿仲景麻、桂二方之义,而制为轻剂也。然此 是太阴之剂,可以理脾胃之风湿,而不可治太阳之风寒,亦不可以治阳明之表证与少阳 之半表里也。《内经》所谓春伤于风,邪气留连而洞泄,至夏而飧泄、肠 者宜之。若冬 伤于寒,至春而温病者,又非所宜也。今人不知仲景立方之旨,只恐麻黄、桂枝之伤人 也,得此平和之剂恃为稳当。不知营卫不和,非调和脾胃者所可代。胃家之实者,非补虚 之品所能投。肝胆之相火往来,少阴之水火相射者,不得以燥剂该摄也。失明药之理,始 得方之用,能知方,始可用方而不执方。若病在太阳,先发阳明之汗,是引贼破家,张 洁古岂独为葛根道哉!

【麻黄加术汤】治湿家身烦疼。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炙,二两) 杏仁(七十个) 白术(炒,四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煮麻黄,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集注】程知曰∶此汤为湿家表散法也。身疼为湿,身烦为热。加白术于麻黄汤中,一 以助其去湿,一以恐其过散,此治湿之正法也。发散方中加白术,又为张洁古、王好古二人开法门。

【桂枝附子汤】主冶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烦疼,不能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 桂枝(四两) 附子(炮,三枚) 甘(一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集注】程知曰∶湿与风相搏,流入关节,身疼极重,而无头痛、呕、渴等证,脉浮虚 者风也,涩者寒湿也。风在表者,散以桂、甘之辛甘。湿在经者,逐以附子之辛热。姜、枣 辛甘,行营卫通津液以和表。盖阳虚则湿不行,温经助阳散湿,多藉附子之大力也。

【栝蒌桂枝汤】治太阳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此汤主之。

栝蒌根(二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汁,汗不出,食顷须啜热粥发之。

【集注】喻昌曰∶伤寒方中,治项背几几,用桂枝加葛根汤矣。彼之汗出、恶风,其邪在表,而此之太阳证,罔不具备,其邪之亦在于表可知也。但以脉之沉迟,知其在表之邪为津液内竭所召,不当从风寒之表法起见,故不用葛根之发表解肌,改用栝蒌根之味苦入阴,擅生津液之长者为君,加之桂枝和营卫、养筋脉而治其痉,乃变表法为和法也。然既君以栝蒌根当增之,桂枝为臣当减之。

【水解散】治天行时气初起,头痛,壮热等疫。 大黄(四两) 白芍(二两) 黄芩 甘草(炙) 桂心 麻黄(各三两) 上为粗末,每撮一两,水煎服。汗下不再服。

【二圣救苦丹】川大黄(生,一斤) 皂角(猪牙者,去皮弦,微炒,四两) 上为末,和匀,水泛为丸,每服三钱,无根水下。弱者减服。

【注】天行时气,即四时不正之气,感而为病者,初不名疫也。因病气互相传染,老 幼相似,沿门阖境而共病之,故曰∶天行时气也。然此疫气从鼻而入,一受其邪,脏腑 皆病,若不急逐病出,则多速死。急逐之法,非汗即下,故古人治疫之方,以下为主,以 汗次之,是为病寻出路也。此二方,一以治冬疫,一以治春疫。冬疫多寒,春疫多热。多 寒者宜水解散,方中用麻、桂、芍,草发营卫之汗,大黄,黄芩泻疫毒之邪。多热者宜 救苦丹,方中用皂角开窍而发表,大黄泻火而攻里,使毒亦从汗下而出也,二方审而用 之,治疫之大法可类推矣。

【天水散】(一名“益无散”,一名“六一散”) 治夏时中暑,热伤元气,内外俱热,无气以动,烦渴 欲饮,肠胃枯涸者。又能催生下乳,积聚水蓄,里急后重,暴注下迫者宜之。 桂府滑石(水飞,六两) 甘草(一两) 辰砂(三钱) 上为细末,新汲水一碗,调服三钱。

【集注】柯琴曰∶元气虚而不支者死,邪气盛而无制者亦死。今热伤元气,无气以动, 斯时用参、 以补气,则邪愈甚;用芩、连以清热,则气更伤。惟善攻热者,不使败人 元气;善补虚者,不使助人邪气,必得气味纯粹之品以主之。滑石禀土中冲和之气,行 西方清肃之令,秉秋金坚重之形,寒能胜热,甘不伤脾,含天乙之精而具流走之性,异于 石膏之凝滞,能上清水原,下通水道,荡涤六腑之邪热从小便而泄。炙甘草禀草中冲和 之性,调和内外,止渴生津;用以为佐,保元气而泻虚火,则五脏自和矣。然心为五脏主,暑热扰中,神明不安,必得朱砂以镇之,则神气可以虚遽复;凉水以滋之,则邪热可以 急除,此清心之阳热可通行也。至于热利初起,里急后重者宜之,以滑可去着也。催生下乳,积聚蓄水等证,同乎此义,故兼治之。是方也,益气而不助邪,逐邪而不伤气,不 负益元之名,宜与白虎、生脉三方鼎足也。

【香蒂饮】治暑热乘凉饮冷、阳气为阴邪所遏、头痛发热、恶寒烦躁、口渴腹满、吐泻者。

香薷 浓朴(姜汁炒) 白扁豆(炒) 水煎浸,冷服。

【集注】叶仲坚曰∶饮与汤稍有别,服有定数者名汤,时时不拘者名饮。饮因渴而设, 用之于温暑则最宜者也。然胃恶燥,脾恶湿,多饮伤脾,反致下利。治之之法,心下有水 气者发汗,腹中有水气者利小便。然与其有水患而治之,曷若先选其能汗、能利者用之。香薷芳香辛温,能发越阳气,有彻上彻下之功,故治暑者君之,以解表利小便。佐浓朴 以除湿,扁豆以和中,合而用之为饮。饮入于胃,热去而湿不留,内外之暑悉除矣,若 心烦口渴者,去扁豆加黄连,名黄连香薷饮。加茯苓、甘草,名五物。加木瓜、参、耆、橘、术,名十味。随证加减,尽香薷之用也。然劳倦内伤,必用清暑益气,内热大渴,必用 人参白虎,若用香薷,是重虚其表而反济其内热矣。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如冬月之麻黄,气虚者尤不可服。今人不知暑伤元气,概用以代茶,是开门揖盗也。

卷四

[编辑]

删补名医方论(四)

\x黄连解毒汤\x 治一切阳热火盛,面赤口干,狂燥心烦,错语不眠,大热干呕,吐血 衄皿,及下后而便不实,热仍不已者。 黄连 栀子(各等分) 黄柏 黄芩 水煎服。 【集注】汪昂曰∶寒极曰阴毒,热极曰阳毒。是方名曰黄连解毒,是君以黄连直解心 经火毒也。黄芩泻肺经火毒,黄泻肾经火毒,栀子通泻三焦火毒,使诸火毒从膀肌出。若 大便实者加大黄,名栀子金花汤,利大便,是使火毒从大、小二便而出也。盖阳盛则阴衰, 火盛则水衰,故用大苦大寒之药,抑阳而扶阴,泻其亢甚之火,而救其欲绝之水也。然非实热不可轻投。 【按】黄连解毒汤、白虎汤、三黄石膏汤、大青龙汤,皆治表里俱热证。然大青龙汤治 表实壮热,里热之浅在肌;三黄石膏汤治表实壮热,里热之深在胃。故一以石膏佐麻、桂, 一以石膏佐麻、豉,均发太阳之表,解阳明之里也。大青龙汤,则更以杏、草、姜、枣、 佐麻黄,其意专发热郁之在肌也。三黄石膏汤,则更以芩、连,栀、柏佐石膏,其意专 泻热深之在胃也。白虎汤治表热在肌,里热在胃,所以不用麻、桂以发太阳,专主石膏 而清阳明也,解毒汤治表热在三阳,里热在三焦,所以亦不以麻、桂发太阳表,亦不以 石膏清阳明里,而专以三黄泻上下内外之实火也。此皆太阳之邪,侵及阳明,而未入腑 成实者也。若已入腑成实,则又当从事乎三承气汤,以下其热也。 \x三黄汤\x 治三焦实热,一切有余火证,大便秘结者。 黄芩 大黄(各等分) 黄连 水煎服。 \x二黄汤\x 治上焦火旺,头面大肿,目赤肿痛,心胸。咽喉。口舌、耳鼻热盛及生疮毒者。 黄芩 黄连 甘草(各等分) 水煎,食后服。 【按】三黄汤用黄芩泻上焦火,黄连泻中焦火,大黄泻下焦火,三焦实火大便实者,诚 为允当。若大便不实者,黄连解毒汤证也。以大黄易黄柏者,因其下焦热结未实也。加栀 子者,使其热不从大便出而从小便出也。上、中二焦实火,用凉膈散。若夫上焦实火,则 以此汤之大黄易甘草,名二黄汤,使芩、连之性,缓缓而下,留连膈上。张洁古以凉膈 散减硝、黄加桔梗,亦此义也。虽同一泻火之剂,而其中上下、缓急、轻重之不同,此 皆加减转换法也,不可不知。 \x三黄石青汤\x 治伤寒阳证,表里大热而不得汗,或已经汗、下,过经不解,六脉洪 数,面赤鼻干,舌燥大渴,烦躁不眠,谵语鼻衄,发黄、发疹、发斑。以上诸证,凡表 实无汗,而未入里成实者,均宜主之。 石膏(两半) 黄芩 黄连 黄柏 麻黄(以上各七钱) 淡豆豉(二合) 栀子(三十个) 每服一两,加葱三根,水煎,热服。气实者倍服。 【注】仲景于表里大热,立两解之法。如大青龙汤治表里大热,表实无汗,故发汗,汗 出而两得解也;白虎汤治表里大热,因表有汗,不主麻、桂,因里未实,不主硝黄,惟 以膏、知、甘草,外解阳明之肌热,内清阳明之腑热,表里清而两得解也。若夫表实无 汗,热郁营卫,里未成实,热盛三焦,表里大热之证。若以大青龙汤两解之,则功不及 于三焦。若以白虎汤两解之,则效不及于营卫。故陶华制此汤,以三黄泻三焦之火盛,佐 栀子屈曲下行,使其在里诸热从下而出。以麻黄开营卫之热郁,佐豉葱直走皮毛,使其 在表之邪从外而散。石膏倍用重任之者,以石膏外合麻、豉、取法乎青龙,是知解诸表 之热,不能外乎青龙也。内合三黄,取法乎白虎,是知解诸里之热,不能外乎白虎也。且 麻、豉得石膏、三黄,大发表热,而不动里热;三黄得石膏、麻、豉,大清内热,而不 碍外邪。是此方擅表里俱热之长,亦得仲景之心法者也。若表有微汗,麻黄减半,桂枝 倍加,以防外疏;里有微溏,则减去石膏,倍加葛根,以避中虚也。 \x凉膈散\x 治心火上盛,中焦燥实,烦躁口渴,目赤头眩,口疮唇裂,吐血衄血,大 小便秘,诸风螈 ,胃热发斑发狂,及小儿惊急,痘疮黑陷。 连翘(四两) 大黄(酒浸) 黄芩(酒炒) 薄荷(一两) 甘草(二两) 栀子(炒) 芒硝 上为末,每服三钱,加竹叶,生蜜煎。 【集注】汪昂曰∶此上、中二焦,泻实火药也。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故 以连翘、黄芩、竹叶、薄荷散火于上,而以大黄、芒硝之猛利,荡热于中,使上升下行, 而膈自清矣。用甘草、生蜜者,病在膈,甘以缓之也。古方用凉膈散居多。本方加菖蒲、 远志,名转舌膏,治心经蕴热。加青黛、蓝根,名活命金丹,治肝经风热。张洁古减去 硝、黄,加桔梗为之舟楫,浮而上行,治上焦诸热,便不实者宜之,不可以此方过泻而轻訾之也。 \x竹叶黄 汤\x 治消渴,气血虚,胃火盛而作渴。 淡竹叶 生地黄(各二钱) 黄 麦冬 当归 川芎 黄芩 甘草 芍药 人参 半 夏石膏(各一钱) 上水煎服。 【集注】柯琴曰∶气血皆虚,胃火独盛,善治者补泻兼施;寒之而不至损阳,温之而 至助火,扶正而邪却矣。四君子气药也,加黄 而去苓、术者,恐火就燥也。四物汤血 药也,倍地黄而用生者,正取其寒也。人参、黄 、甘草,治烦热之圣药,是补中有泻矣。 且地黄之甘寒,泻心肾之火,竹叶助芍药清肝胆之火,石膏佐芍药清脾胃之火,麦冬同 黄芩清肺肠之火,则胃火不得独盛,而气血之得补可知。惟半夏一味温中辛散,用之大 寒剂中,欲其通阴阳之路也。岐伯治阴虚而目不瞑者,饮以半夏汤,覆杯则卧,今人以 为燥而渴者禁用,是不明阴阳之理耳。 【按】是方即竹叶石膏汤加生地、当归、白芍、川芎、黄 、黄芩也。彼则治伤寒解 后烦渴少气,气逆欲吐。此则治消渴,气血虚、胃火盛。因其气虚,故加黄 佐人参、甘 草以补气;因其血虚,故加归、芎、芍、地以补血;因其胃火盛,故加黄芩佐石膏以清 胃火。其烦渴则一,故余药皆同也。于此二方推之,用半夏之意,自可知矣,故脾者为 胃行其津液也。脾湿胃燥,津液不行,得火则化痰,得寒则成饮。胃火清,脾湿燥,其 痰饮自除矣。半夏消痰破饮,使未化痰之津液回清,而已成痰之浊液自化,非他药所可 比伦也,故二方于胃火盛燥渴中同用之。 \x清胃散\x 治胃经湿热,齿龈肿痛,或牵引头脑,或面发热。 升麻 甘草 生地黄 川黄连 牡丹皮 当归 水煎服。 【集注】罗谦甫曰∶阳明胃多气多血,又两阳合明为热盛,是以邪入而为病常实。若 大渴、舌苔、烦躁,此伤气分,热聚胃府,燥其津液,白虎汤主之。若醇饮肥浓炙爆过 用,以致湿热壅于胃府,逆于经络,而为是病,此伤血分,治宜清胃。方中以生地益阴 凉血为君,佐之以丹皮,去蒸而疏其滞。以黄连清热燥湿为臣,佐之以当归,入血而循 其经。仍用升麻之辛凉,为本经捷使引诸药直达血所,则咽喉不清,齿龈肿痛等证,廓然俱清矣。 \x导赤散\x 治心热,口糜舌疮,小便黄赤,茎中作痛,热淋不利。 生地 木通 甘草梢 上三味,水煎服。 【注】赤色属心,导赤者,导心经之热从小肠而出,以心与小肠为表里也。然所见口 糜舌疮、小便黄赤、茎中作痛、热淋不利等证,皆心热移于小肠之证。故不用黄连直泻 其心,而用生地滋肾凉心,木通通利小肠,佐以甘草梢,取易泻最下之热,茎中之痛可除, 心经之热可导也。此则水虚火不实者宜之,以利水而不伤阴,泻火而不伐胃也。若心经实 热,须加黄连、竹叶,甚者更加大黄、亦釜底抽薪之法也。 \x五淋散\x 治膀胱结热,水道不通,淋涩热痛,或尿如豆汁,或成砂石,或如膏脓,或小便血。 赤苓(一钱五分) 赤芍(一钱) 栀仁(一钱) 当归 甘草(各钱二分) 上五味,加灯心,水煎服。 \x八正散\x 瞿麦 栀子 扁蓄 大黄 木通 滑石 车前子 甘草(各一钱) 加灯心一钱,煎服(朱震亨方∶加木香一钱〕。 【注】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三焦之职也。受藏津液,气化能出,膀胱之职也。若水道 不输,则内蓄喘胀,外泛肤肿,三焦之病也。若受藏不化,则诸淋涩痛,癃闭不通,膀胱 之病也。经曰∶阴无阳元以生,阳无阴无以化。故阴阳偏盛,皆不生化也。阳盛阴虚,而 膀胱之气不化为病者,通关丸证也。阴盛阳虚,而膀胱之气不化为病者,肾气丸证也。此 关乎气化阴阳之为病也。经曰∶下虚则遗尿。又曰∶膀胱不约为遗尿。经曰∶胞移热于膀 胱则癃。又曰∶膀胱不利为癃。故虚而寒者,藏而不能约;实而热者,约而不能出也。膀 胱气虚,无气以固,则藏而不约不禁,遗失之病生,补中固真汤证也。膀胱气热,壅结 不行,则约而不出,淋涩癃闭之病生,八正五淋散证也。此不全关乎气化,而又关乎虚 寒、实热之为病也。八正、五淋皆治淋涩癃闭之药,而不无轻重之别。轻者,有热未结, 虽见淋涩尿赤、豆汁,砂石、膏血、癃闭之证,但其痛则轻,其病不急,宜用五淋散单 清水道故以栀、苓清热而输水,归、芍益阴而化阳,复佐以甘草调其阴阳,而用梢者,意 在前阴也。重者,热已结实,不但痛甚势急,而且大便亦不通矣,宜用八正散兼泻二阴,故 于群走前阴药中,加大黄直攻后窍也,丹溪方加木香者,其意亦以气化者欤! \x逍遥散\x 治肝家血虚火旺,头痛目眩烦赤,口苦倦怠烦渴,抑郁不乐,两胁作痛,寒 热,小腹重坠,妇人经水不调,脉弦大而虚。 芍药(酒炒) 当归 白术(炒) 茯苓 甘草(炙) 柴胡(各二钱) 引用煨姜三片,薄菏少许,煎服。 加味逍遥散,即此方加丹皮、山栀(炒)各五分。 【集注】赵羽皇曰∶五脏苦欲补泻,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盖肝性急善怒,其气 上行则顺,下行则郁,郁则火动而诸病生矣。 故发于上,则头眩、耳鸣而或为目赤。发于中,则胸满、胁痛而或作吞酸。发于下,则 少腹疼疝而或溲尿不利。发于外,则寒热往来,似疟非疟。凡此诸证,何莫非肝郁之象 乎?而肝木之所以郁,其说有二∶一为土虚不能升木也,一为血少不能养肝也。盖肝为 木气,全赖土以滋培,水以灌溉。若中土虚,则木不升而郁。阴血少,则肝不滋而枯。方 用白术、茯苓者,助土德以升木也。当归、芍药者,益荣血以养肝也。薄荷解热,甘草和 中。独柴胡一味,一以为厥阴之报使,一以升发诸阳。经云∶木郁则达之。遂其曲直之 性,故名曰逍遥。若内热、外热盛者,加丹皮解肌热,炒栀清内热,此加味逍遥散之义也。 \x龙胆泻肝汤\x 治胁痛口苦,耳聋耳肿,筋痿阴湿,热痒阴肿,白浊溲血。 龙胆草(酒炒) 黄芩(炒) 栀子(酒炒) 泽泻 木通 车前子 当归 (酒洗) 柴胡 甘草 生地(酒炒) 水煎服。 【注】胁痛口苦,耳聋耳肿,乃胆经之为病也,筋痿阴湿,热痒阴肿,白浊溲血,乃 肝经之为病也。故用龙胆草泻肝胆之火,以柴胡为肝使,以甘草缓肝急,佐以芩、栀、通、 泽、车前辈大利前阴,使诸湿热有所从出也。然皆泻肝之品,若使病尽去,恐肝亦伤矣,故 又加当归、生地补血以养肝。盖肝为藏血之脏,补血即所以补肝也。而妙在泻肝之剂,反 作补肝之药,寓有战胜抚绥之义矣。 \x左金丸\x 治肝脏火实,左胁作痛。 黄连(炒,六两) 吴茱萸(汤泡,一两) 上为末,作丸。 【集注】胡天锡曰∶此泻肝火之正剂。肝之治有数种∶水衰而木无以生,地黄丸,乙 癸同源是也;土衰而木无以植,参苓甘草剂,缓肝培土是也;本经血虚有火,用逍遥散清 火;血虚无水,用四物汤养阴。至于补火之法,亦下同乎肾;而泻火之治,则上类乎心。 左金丸独用黄连为君,从实则泻子之法,以直折其上炎之势;吴茱萸从类相求,引热下 行,并以辛燥开其肝郁,惩其捍格,故以为佐。然必本气实而土不虚者,庶可相宜。左 金者,木从左而制从金也。 \x泻青丸\x 治肝火风热,不能安卧,多惊多怒,目赤肿痛,及小儿急惊抽搐。 龙胆草 山栀 大黄(酒蒸) 川芎 当归 羌活 防风 等分,蜜丸,竹叶汤下。 【注】龙胆草直入肝经,以泻其火,佐栀子、大黄,使其所泻之火,从大、小二便而 出,是治火之标也。肝主风,风能生火,治肝不治风,非其治也。故用羌活、防风散肝 之风,即所以散肝之火,是治火之本也。肝之情欲散,故用川芎之辛以散之。肝之质喜 滋,故用当归之濡以润之。是于泻肝之中,寓有养肝之意。泻肝者,泻肝之病也;养肝者, 悦肝之神也。盖肝木主春,乃阳升发动之始,万物生化之源,不可伤也。 \x当归龙荟丸\x 治肝经实火,头运目眩,耳聋耳鸣,惊悸搐溺,躁扰狂越,大便秘结, 小便涩滞,或胸胁作痛,阴囊肿胀,凡属肝经实火,皆宜服之。 当归(一两) 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 龙胆草(一两) 栀子仁(一两) 大 黄(五钱) 芦荟(五钱) 青黛(五钱) 木香(二钱五分) 黄柏(一两) 麝香(另研,五钱) 上为末,炒神曲,糊丸。每服二十丸,姜汤下。 【集注】汪昂曰∶肝木为生火之本,肝火盛则诸经之火相因而起,为病不止一端矣。故 以当归、芦荟、龙胆草、青黛直入本经气血 两途,先平其甚者,而诸经之火,无不渐平矣,佐以黄芩泻肺火,黄连泻心火,黄柏泻 肾火,大黄泻肠胃火,栀子泻三焦火,备举大苦大寒而直折之,使上、中、下三焦之火, 悉从大、小二便利出。少加木香、麝香者,取其调气开窍灵通周至也。然非实火不可轻投。 \x越婢加半夏汤\x 治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半夏(半升) 大枣(十五枚)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沫,内药,取三升,分温三服。 \x小青龙加石青汤\x 治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气。 麻黄(三两) 桂枝(三两) 细辛(三两) 芍药(三 两) 半夏(半升) 石膏(三两) 干姜(三两) 五味子(半升) 甘草(三两) 上九味,以水一斗,煮麻黄,去沫,内诸药,取三升。强人服一升,羸者减之,日三服。小儿服四合。 【集注】喻昌曰∶前一方,麻黄汤中以桂、杏易石膏,以脉大有热而加姜、枣,则发散 之力微而且缓也。后一方,小青龙汤中加入石膏,以证兼烦躁,虽宜汗散寒饮,犹防助 热伤津也。越婢方中有石膏、半夏二物,协力建功。石膏清热,藉辛热亦能豁痰,半夏 豁痰,借辛凉亦能清热。前麦冬汤方中下气止逆,全藉半夏入生津药中。此二方又藉半 夏入清温剂中,仲景加减成方,无非化裁后学矣。 \x清燥救肺汤\x 治诸气 郁,诸痿喘呕。 桑叶(经霜者,三钱) 石膏(炒,二钱五分) 甘草(一钱) 胡麻仁(炒、研,一钱) 真阿胶(八分) 人参(七分) 麦冬(一钱二分) 杏仁(去皮尖、炒黄,七分) 枇杷 叶(去毛,蜜炙,一片) 上九味,以水一碗,煎六分,频频二三次,滚热服。 痰多加贝母、栝蒌。血枯加生地。热甚加犀角、羚羊角,或加牛黄。 【集注】喻昌曰∶按诸气 郁之属于肺者,属于肺之燥也,而古今治气郁之方,用辛香 行气,绝无一方治肺之燥者。诸痿喘呕之属于上者,亦属于肺之燥也。而古今治法,以 痿、呕属阳明,以喘属肺,是则呕与痿属之中、下,而惟喘属上矣,所以亦无一方及于 肺之燥也。即喘之属于肺者,非表即下,非行气即泄气,间有一二用润剂者,又不得其 肯綮。今拟此方名清燥救肺,大约以胃为主,胃土为肺金之母也。其天冬。知母能清金滋 水,以苦寒而不用,至如苦寒降火之药,尤在所忌。盖肺金自至于燥,所存阴气不过一 线耳。倘更以苦寒下其气,伤其胃,其人尚有生理乎?诚仿此增减以救肺燥变生诸证,庶克有济。 柯琴曰∶古方用香燥之品以治气郁,不获奏效者,以火就燥也。惟缪仲醇知之,故 用甘凉滋润之品,以清金保肺立法。喻昌宗其旨,集诸润剂,而制清燥救肺汤,用意深, 取药当,无遗蕴矣。 【按】经云∶损其肺者益其气。肺主诸气故也。然火与元气不两立,故用人参、甘草 甘温而补气,气壮火自消,是用少火生气之法也。若夫火燥 郁于肺,非佐甘寒多液之 品,不足以滋肺燥,而肺气反为壮火所食,益助其燥矣。故佐以石膏、麦冬、桑叶、阿胶、 胡麻仁辈,使清肃令行,而壮火亦从气化也。经曰∶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降之。故又佐 以杏仁、枇杷叶之苦以降气。气降火亦降,而制节有权;气行则不郁,诸痿喘呕自除矣。要 知诸 郁,则肺气必大虚,若泥于肺热伤肺之说而不用人参,郁必不开而火愈炽,皮聚 毛落,喘咳不休而死矣。此名之救肺,凉而能补之谓也。若谓实火可泻,而久服芩、连, 苦从火化,亡可立待耳。 \x麦门冬汤\x 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主之。 麦门冬(七升) 半夏(一升) 人参(三两) 甘草(二两) 粳米(三合)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一服。 【集注】喻昌曰∶此方治胃中津液干枯,虚火上炎,治本之良法也。夫用降火之药而 火反升,用寒凉之药而热转炽者,徒知与火热相争,弗知补正气以生津液,不惟无益而 反害之矣。凡肺病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者,肺之母气也。《本草》有知母之名, 谓肺藉其清凉,知清凉为肺之母也。又有贝母之名,谓肺藉其豁痰,豁痰为肺之母也。然 屡施于火逆上气,咽喉不利之证,而屡不应者,名不称矣。孰知仲景妙法,于麦冬、人 参、甘草、大枣、粳米大补中气以生津液队中,又增入半夏辛温之味,以开胃行津而润 肺,岂特用其利咽下气哉!顾其利咽下气,非半夏之功,实善用半夏之功也。 \x人参清肺汤\x 治肺胃虚寒,咳嗽喘急,坐卧不安。并治久年劳嗽,吐血腥臭。 人参 阿胶 骨皮 知 母 乌梅 粟壳 炙草 杏 仁 桑皮(各等分) 加枣子,煎服。 \x人参定喘汤\x 人参 麻黄 阿胶 五味 粟壳 甘草 半夏曲(各一钱) 桑皮(二钱) 生姜三片,水煎服。 \x人参泻肺汤\x 治肺经积热上喘,胸隔胀满痰多,大便涩。 人参 黄芩 栀子 枳壳 薄荷 甘草 连翘 杏仁 桑皮 大 黄 桔梗 水煎服。 【集注】王又原曰∶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又肺为娇脏,其不堪破耗也明矣。自 肺热伤肺之说行,曰保肺补肺,众共哗之。曰清肺泻肺,药与和之。岂知古人清肺、泻肺 等汤,而必皆以人参立名,夫亦可晓然于肺气之不可耗,而人参之在所必用也。肺体清 而法天,下济而司降令,一切混浊不得上干者,皆胸中之气健营运而不息也。若肺气少 弛,则降下失令,混浊之气遂逆上行,此为咳嗽为喘急,肺叶胀举,胸膈紧痛,移热大 肠,大便艰涩,种种显有余之象,实种种为不足之征。故不问内伤外感,为热为寒,要 以人参保定肺气为主。或佐骨皮、知母、阿胶滋之,乌梅、五味、罂粟壳敛之,半夏曲、 生姜降之,杏仁,桑皮、枳壳、桔梗利之,栀子、黄芩、连翘凉之,麻黄、薄荷发之,大 黄下之,总恃人参之大力,握枢而运,已入之邪易出,而将来之邪无从入也。肺邪得诸 药以俱出,而肺气不随诸药以俱出也。然则人参亦何尝伤肺,乃畏而不敢用耶?又谓风 寒咳嗽,忌用五味子;嗽用粟壳,止嗽如神,切肺如刀。然此无本之言,不知始自何出,皆 因不读《本草》,不知药之性味功能,以讹传讹也。近世之医,亦不能辨,惟识者察之。 \x泻白散\x 治肺气郁热,咳嗽而喘,面肿身热。 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 水煎服。 【集注】季楚重曰∶经云∶肺苦气上逆。上逆则上焦郁热,气郁生涎,火郁生热,因 而制节不行,壅甚为喘满肿嗽。白者肺之色,泻白泻肺气之有余也。君以桑白皮,质液而 味辛,液以润燥,辛以泻肺。臣以地骨皮,质轻而性寒,轻以去实,寒以胜热。甘草生用 泻火,佐桑皮、地骨皮泻诸肺实,使金清气肃而喘嗽可平,较之黄芩、知母苦寒伤胃者 远矣。夫火热伤气,救肺之治有三∶实热伤肺,用白虎汤以治其标;虚火刑金,用生脉 散以治其本;若夫正气不伤,郁火又甚,则泻白散之清肺调中,标本兼治,又补二方之 不及也。 \x阿胶散\x 治肺虚有火,嗽无津液,咳而硬气者。 真阿胶(一两) 牛蒡子(炒,二钱半) 马兜铃(炒,五钱) 杏仁(七钱) 炙甘草(五 钱) 糯米)一合) 每服两许,水煎服。 【集注】程应旄曰∶痰带红线,嗽有血点,日渐成痿,缘肺处脏之最高,叶间布有细窍, 气从此出入,呼吸成液,灌溉周身,所谓水出高源也,一受火炎,吸时徒引火升,呼时 并无液出,久则肺窍俱闭,喉间或痒或疮,六叶遂日焦枯矣。今用阿胶为君者,消窍瘀也。 用杏仁,大力子,宣窍道也。马兜铃者,清窍热也。糯米以补脾,母气到则肺自轻清无碍矣。 \x二陈汤\x 治肥盛之人,湿痰为患,喘嗽胀满。 半夏(制,三钱) 茯苓(三钱) 陈皮(去白,二钱) 甘草(一钱) 上四味,加姜三片,水煎服。 【集注】李中梓曰∶肥人多湿,湿挟热而生痰,火载气而逆上,半夏之辛,利二便而 去湿。陈皮之辛,通三焦而理气。茯苓佐半夏,共成燥湿之功。甘草佐陈皮,同致调和 之力。成无己曰∶半夏行水气而润肾燥。经曰∶辛以润之是也。行水则土自燥,非半夏 之性燥也。或曰∶有痰而渴,宜去半夏代以贝母。吴琨曰∶渴而喜饮,小便利者易之。不 能饮水,小便不利,虽渴宜半夏也,此湿为本,热为标,所谓湿极而兼胜已之化,非真 象也。又东南之人,湿热生痰,故朱震亨主之加枳实、砂仁,名枳实二陈汤,其性较急 也,先哲云∶二陈为治痰之妙剂,其于上下、左右无所不宜,然只能治实痰之标,不能治 虚痰之本。虚痰之本在脾胃,治者详之。 \x温胆汤\x 治热呕吐苦,虚烦,惊悸不眠,痰气上逆。 竹茹 枳实 半夏 甘草 陈皮 茯苓 生姜 上七味,水煎服。 【集注】罗谦甫曰∶胆为中正之官,清静之府,喜宁谧,恶烦扰,喜柔和,恶壅郁。盖 东方木德,少阳温和之气也。若病后,或久病而宿有痰饮未消,胸膈之余热未尽,必致 伤少阳之和气,以故虚烦惊悸者,中正之官,以 蒸而不宁也。热呕吐苦者,清静之府,以 郁炙而不谧也。痰气上逆者,木家挟热而上升也。方以二陈治一切痰饮,加竹茹以清热, 加生姜以止呕,加枳实以破逆,相济相须,虽不治胆而胆自和,盖所谓胆之痰热去故也。命 名温者,乃谓温和之温,非谓温凉之温也。若谓胆家真畏寒而怯而温之,不但方中无温胆 之品,且更有凉胃之药也。 \x小半夏汤\x 呕家本渴,渴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x小半夏加茯苓汤\x 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茯苓(三两) 煎服如前。 \x《外台》茯苓饮\x 治心胸中有痰饮宿水,自吐出水,复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茯苓(三两) 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枳实(二两) 橘皮(二两半) 生姜(四两) 上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三服。如人行八九里,再进之。 【集注】赵良曰∶呕为痰饮动中,涌而出之。呕尽本当渴,渴则可征支饮之全去。今 反不渴,是其饮尚留,去之未尽也。用半夏之辛温,生姜之辛散,散其欲出之饮,则所 留之邪自尽矣。半夏、生姜皆味辛,可治膈上痰,心下坚,呕逆目眩。然悸必心受水凌, 故加茯苓以去水,伐肾邪安心神也。后方加人参、枳实、橘皮,此由上、中二焦气弱,水 饮入胃,脾不能输归于肺,肺不能通调水道,以致停积为痰、为宿水。吐之则下气因而上 逆,虚与气结,满不能食,当补益中气。以人参、白术为君,茯苓逐宿水,枳实破诸气 为臣。开脾胃,宣扬上焦,发散凝滞,则陈皮、生姜为使也。其积饮既去,而虚气塞满 其中,不能进食,此证最多。


卷五

[编辑]

\x礞石滚痰丸\x 治实热老痰之峻剂,虚寒者不宜用。 黄芩(八两) 大黄(酒蒸,八两) 沉香(忌火,五钱) 礞石(焰消 过,埋地内七日用,一两) 上四味为细末,水丸,川椒大,量人大小用之。用温水一口,送过咽即仰卧,令药 徐徐而下,半日不可饮食,勿起身行动言语,待药气自胃口渐下二肠,然后动作饮食。服 后喉间稠粘壅滞不快,此药力相攻,故痰气泛上也。少顷药力至,而渐逐恶物人腹下肠,效如附应。 \x指迷茯苓丸\x 治中焦停痰伏饮。 半夏(制,二两) 茯苓(一两) 枳壳(五钱) 风化硝(二钱半) 上四味,姜汁糊为丸。 【注】经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游者,营运也;溢者,渗溢也;输者, 输布也;精气者,水化之精气也。言入于胃营运水化之精气,渗溢于肠胃之外,而上输 布于脾也。又曰∶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言水之清者上升,犹天之雨露也。又曰∶通调 水道,下输膀胱。言水之浊者下降,犹地之江河也。此皆言水自浊化清,由腑输脏;自 清分浊,由脏输腑,水之营运循环也。又曰∶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言水发源于脾,周布 四脏,并行五经也。此皆言水内养脏腑,外滋百骸,水之变化精微也。如是者,何痰之 有?若饮食失度不和于中,水精不渗溢于外,直下走大、小肠而为泄泻矣。若三焦失运,气 不蒸化,水之清者不升,水之浊者不降,精化为水,则内停作胀,外泛作肿,上攻喘呼, 下蓄淋 矣。若上焦气不清肃,不能输布,留于胸中,水之精者悉变为浊,阳盛煎灼成痰, 阴盛凝蓄为饮也。故治痰者,以清火为主,实者利之,虚者化之。治饮者,以燥湿为主,实 者逐之,虚者温之。所以古人治饮有温补之法,而治痰则无之也。王隐君制礞石滚痰丸, 治老痰一方,用黄芩清胸中无形诸热,大黄泻肠胃有质实火,此治痰必须清火也。以礞 石之燥悍,此治痰必须除湿也。以沉香之速降,此治痰必须利气也。二黄得礞石、沉香, 则能迅扫直攻老痰巢穴,浊腻之垢而不少留,滚痰之所由名也。若阳气不盛,痰饮兼作,又 非此方所宜,当以指迷茯苓丸合而治之,用半夏燥湿,茯苓渗湿,风硝软坚,枳壳利气。 别于二陈之甘缓,远于大黄、礞石之峻悍,殆攻中之平剂欤! \x金匮枳术汤\x 治心下硬如大盘,边旋如杯,水饮所作。 枳实(七枚) 白术(二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软即散。 【注】心下,胃之上脘也。上脘结硬如盘,边旋如杯,谓时大时小,水气所作,非有形 食滞也。用枳实以破结气,白术以除水湿,温服三服,则腹软结开而硬消矣。李杲法仲景 以此方倍白术,是以补为主也,此方君枳实,是以泻为主也。然一缓一急,一补一泻,其 用不同,只此多寡转换之间耳。 \x桂苓甘术汤\x 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又曰∶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桂 苓甘术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三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集注】赵良曰∶《灵枢》谓心胞络之脉动则病胸胁支满者,谓痰饮积于心胞,其病 则必若是也。目眩者,痰饮阻其胸中之阳,不能布精于上也。茯苓淡渗,遂饮出下窍,因 利而去,故用以为君。桂枝通阳输水走皮毛,从汗而解,故以为臣。白术燥湿,佐茯苓消 痰以除支满。甘草补中,佐桂枝建土以制水邪也。夫短气有微饮,此水饮停蓄,呼吸不 利而然也。《金匮》并出二方,妙义益彰。呼气之短,用苓桂术甘汤之轻清以通其阳,阳 化气则小便能出矣。吸气之短,用肾气丸之重降以通其阴,肾气通则关门自利矣。 【按】风水,阳水也;石水,阴水也。阳水多实,阴水多虚。阳水在上,故多喘,阴 水在下,故多满。所以治阳水用散用攻,治阴水用温用补。然阴中必有阳,此方治阴水 在阳而上者也,肾气丸治阴水之在阴而下者也。于此推之,阳中亦必有阴,故有小青龙 汤、五苓散之治法也。今举世不分阴阳虚实,皆以金匮肾气汤治之,服之不效,终不改辙, 每至吐血而死,良可叹也。 \x疏凿饮子\x 治遍身水肿,喘呼口渴,大小便秘。 羌活 秦艽 槟榔 大腹皮 商陆 茯苓皮 椒目 木通 泽泻 赤小豆(等分) 加姜皮,水煎服。 【注】经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若水饮阻于内,风寒束于外,则三焦之 气化不行,上焦之如雾,中焦之如沤,同为下焦之如渎也。以致水气外泛,皮肤作肿,内 停腹里作胀,上攻喘咳呕逆,下蓄小便不利,种种诸证,而治法总不外乎表里也。小青龙 汤、真武汤、越婢汤、五苓散、疏凿饮子五方,皆治有水气兼表里证之药也。小青龙汤 治表里寒实,中有水气。真武汤治里有虚寒,中兼水气。二证俱内不作胀,外不作肿,故 一以麻、桂辈散寒以行水;一以姜、附辈温寒以制水也。越婢汤治表里实热,中有水气, 五苓散治表里虚热,中有水气。故一以麻黄、石膏,散肤之水,清肌之热,以消肿也;一 以桂、苓、术、泽,解肌表热,利所停水,以止吐也。疏凿饮子治表里俱实,不偏寒热而 水湿过盛,遍身水肿喘胀便秘者。故以商陆为君,专行诸水。佐羌活、秦艽、腹皮、苓 皮、姜皮,行在表之水,从皮肤而散;佐槟榔、赤豆、椒目、泽泻、木通,行在里之水, 从二便而出。上下、内外,分消其势,亦犹神禹疏凿江河之意也。至于越婢汤加半夏者, 因喘气上逆,用之降逆也,加附子者,因汗出恶风,散表固阳也。小青龙汤加石膏者,因 喘而烦躁,用之兼清胃热也。五苓散以术、桂易滑石、阿胶,名猪苓汤,专清阴兼治水也。 真武汤,去生姜加人参,名附子汤,专温阳不治水也。由此可知仲景用方,于群温剂中, 加以大寒之品;大寒剂中,加以辛热之品。去桂枝加滑石,则不走外;去生姜加人参,则 不治水。其转换变化,神妙如此,拘拘之士,不足语也。 \x葶苈大枣泻肺汤\x 治肺痈喘不得卧及水饮攻肺喘急者。 葶苈(苦,一两) 大枣(十枚) 以水五盅,先煮枣三盅,去枣内葶苈,煮取一盅半,顿服,弱者减服。戒盐酱。 \x苏葶定喘丸\x 治饮停上焦,攻肺喘满不得卧,面身水肿,小便不利者。 苦葶苈子(研泥) 南苏子(研泥) 各等分,合均,用枣肉为小丸,阴干,瓷罐盛之,恐渗去油性,减去药力。每服三钱, 于夜三更时白汤下,以利四五次为度,利多则减服之,利少则加服之。次日身软,则隔 一日、或隔二日服之。形气弱者,先减半服之,俟可渐加。戒盐酱,服之即奏奇功,如 不严戒一切咸物,即对证用药,万元一生。 \x舟车神 丸\x(又名净府丸) 治水肿水胀,形气俱实。 黑牵牛(炒,四两) 大黄(酒浸,二两) 甘遂(面裹煨,一两) 大戟(面裹煨,一两) 芫花 (醋炒,一两) 青皮(炒,一两) 橘红(一两) 木香(五钱) 槟榔(五钱) 轻粉(一钱) 上为末,水丸,每服五分,五更白滚水下,大便利三次为度。若一二次不通利,次 日仍服。或六分七分,渐加至一钱,若服后大便利四五次,或形气不支,则减其服,三 分二分俱可,或隔一、二、三日服一次,以愈为度。甚者忌盐酱百日。 【注】草苈大枣汤、苏葶定喘丸、舟车神 丸,三方皆治肿胀之剂。然葶苈大枣汤,治 水停胸中,肺满喘急不得卧,皮肤浮肿,中满不急者,故独用葶苈之苦,先泻肺中之水 气,佐大枣恐苦甚伤胃也。苏葶定喘丸,即前方加苏子以降气,气降则水降,气降则输 水之上源,水降则开水之下流也。舟车神 丸,治水停诸里,上攻喘咳难卧,下蓄小便 不利,外薄作肿,中停胀急者,故备举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大黄,直攻水之巢穴,使 从大、小二便而出,佐青皮、陈皮、木香以行气,使气行则水行,肿胀两消,其尤峻厉 之处,又在少加轻粉,使诸攻水行气之药,迅烈莫当,无微不入,无穷不达。用之若当,功 效神奇,百发百中。然非形实或邪盛者,不可轻试,苟徒利其有劫病之能,消而旋肿,用者慎之! \x实脾饮\x 治身重懒食,肢体浮肿,口中不渴,二便不实。 白术(土炒) 茯苓 甘草(炙) 浓朴(姜炒) 大腹子 草果仁 木香 木瓜 附子 干姜 加姜枣煎服。气虚者加人参。 【注】脾胃虚,则土不能制水,水妄行肌表,故身重浮肿。用白术、甘草、生姜、大 枣,以实脾胃之虚也。脾胃寒,则中寒不能化水,水停肠胃,故懒食不渴,二便不实。用 姜、附、草果,以温脾胃之寒。更佐大腹、茯苓、浓朴、木香、木瓜者,以导水利气。盖 气者水之母也,土得水之防也,气行则水行,土实则水治,故名曰实脾也。然此方导水利 气之力有余,阴水寒胜而气不虚者,固所宜也,若气少声微,则必以理中汤加附子,数 倍茯苓以君之,温补元气以行水,为万当也。 【按】苓桂术甘汤、实脾饮、肾气丸,皆治阳虚水气之证。苓桂术甘汤,治上焦阳虚 不能输布,水留于上,心下逆满,气上冲胸故用苓、桂、术、甘之品,扶阳通气输水道 也。实脾饮,治中焦阳虚不能蒸化,水渍于中,外泛作肿,二便通利,故用姜、附、苓、 术之剂,培土温中,胜寒湿也。肾气丸,治下焦阳虚,不能行水,小便不利,肢体浮肿。 喘急腹胀,故用桂、附、地、苓之辈,温而补之,以行水也。 \x清脾饮\x 治痰积成疟,无表里证者。 青皮 浓朴 草果 半夏 柴胡 白术 甘草 茯苓 黄芩 水煎服。 【注】疟为少阳病兼太阳表者,麻桂各半汤汗之;兼阳明里者,大柴胡汤下之;若不 兼表里,或已汗、下而仍作者,当从少阳和解法也。是方以小柴胡、四君二汤合剂,清 少阳而顾及于脾,故名曰清脾也。减人参者,以气不虚也,加草果、浓朴气味俱浓之品,取 以输胃之积。加青皮、佐茯苓、半夏,用以破痰之原。先哲云∶无痰不成疟,无积不成 疟,此汤是也。若夫气虚者仍加人参,气实者更加槟榔,热多者加石膏,汗多者加桂枝, 自当临病斟酌也。 \x芍药汤\x 治滞下赤白,便脓血,后重窘痛。 芍药(二两) 当归(五钱) 黄连(五钱) 黄芩(五 钱) 槟榔(三钱) 木香(三钱) 甘草(三钱) 每服半两,水煎服。痢不减,加大黄。 【注】滞下起于夏秋,非外因湿暑,即内因生冷,湿蒸热郁酿成。初起腑病,久则传 脏,腑病易治,脏病难治。腑者何?病在大肠则从金化,故其色白;病在小肠则从火化, 故其色赤。所以赤痢多噤口,以小肠近胃,秽气易于上攻,而为呕逆不食也。脏者何?传 心则热不休,下利血水;传肾则利不止,如屋漏水;传脾则水浆不入,吵逆不食。此汤 治初病在腑之方也,用当归、白芍以调血,木得、槟榔以调气,血和则脓血可除,气调则 后重自止,芩、连燥湿而清热,甘草调中而和药。若窘迫痛甚,或服后痢不减者加大黄,通因通用也。 \x温脾汤\x 主治锢冷在肠胃间,泄泻腹痛,宜先取去,然后调治,不可谓虚以养病也。 浓朴(二两) 干姜(二两) 甘草(二两) 桂心(二两) 附子(二两) 大黄(四钱) 上㕮咀,取一两,水二盅,煎六分,顿服。

【集注】喻昌曰∶许叔微制此方,深合仲景以温药下之之法,其大黄止用四钱,更为 有见。夫锢冷在肠胃而泄泻矣,即温药中宁敢用大黄之猛重困之乎?减五之一,乃知许 叔微之得于仲景深也。仲景云∶病患旧微溏者,栀子汤不可与服。又云∶太阴病,脉弱 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即是观之,肠胃锢冷之 泄泻,而可恣用大黄耶?不用则温药恐不能制,而洞下之势或至转增。裁酌用之,真足法矣。

\x大黄附子汤\x 主治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 大黄(二两) 附子(炮,二枚) 细辛(二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取二升半,分三服,服后如人行 四、五里,再进。

【集注】喻昌曰∶仲景治伤寒热邪痞聚心下,而挟阳虚阴盛之证,用附子泻心汤之法 矣。其杂证胁下偏痛发热为阳,其脉弦紧为阴;是则知阳中阴邪上逆也,复立此温药下 之一法。然仲景谆谆传心,后世领略者鲜。《金匮》又别出一条云∶其脉数而紧,乃弦状 如弓弦,按之不移,数脉弦者,当下其寒;脉紧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 阴,可下之。读者罔识其旨,讵知皆以温药下之之法耶!其曰当下其寒,谓阳中有阴实 之邪可下,其金针不跃跃乎? 张璐曰∶三承气汤,为寒下之柔剂;白散、备急丸,为热下之刚剂;附子泻心汤、大 黄附子汤,为寒热互结,刚柔并济之和剂。近世但知寒下一途,绝不知有温下一法。盖暴 感之热结可以寒下,久积之寒结亦可寒下乎?是以备急等法所由设也。然此仅可治寒实之 结,设其人禀质素虚,虽有实邪固结,敢用刚猛峻剂攻击之乎?故仲景又立附子泻心汤, 用芩、连佐大黄以法膈上之热痞,即兼附子之温以散之;大黄附子汤用细辛佐附子,以 攻胁下寒结,即兼大黄之寒以导之。寒热合用,温攻并施,此圣法昭然,不可思议者也。 \x越鞠汤丸\x 治一切湿痰食火,气血诸郁。 香附 苍术 抚芎 神曲 山栀仁 水煎服,或作丸。 【注】夫人以气为本,气和则上下不失其度,营运不停其机,病从何生?若饮食不节, 寒温不适,喜怒无常,忧思元度,使冲和之气升降失常,以致胃郁不思饮食,脾郁不消 水谷,气郁胸腹胀满,血郁胸膈刺痛,湿郁痰饮,火郁为热,及呕吐恶心,吞酸吐酸,嘈 杂嗳气,百病丛生。故用香附以开气郁,苍术以除湿郁,抚芎以行血郁,山栀以清火郁, 神曲以消食郁。此朱震亨因五郁之法,而变 通者也。五药相须,共收五郁之效。然当问何郁病甚,盒饭以何药为主?至若气虚加人 参,气痛加木香,郁甚加郁金,懒食加谷 ,胀加浓朴,痞加枳实,呕痰加姜、夏,火盛 加萸、连,则又存乎临证者之详审也。 \x四磨饮\x 治七情感伤,上气喘急,胸膈不快,妨闷不食。 人参 槟榔 沉香 天台乌药 上四味,各浓磨水取七分,煎三五沸,放温,空心服。 【集注】王又原曰∶经云∶圣人啬气如持至宝,庸人役物而反伤太和,此七情随所感 皆能为病。然壮者气行而愈,弱者气着为病。愚者不察,一遇上气喘急,满闷不食,谓是 实者宜泻,辄投破耗等药,得药非不暂快,初投之而应,投之久而不应矣。夫呼出为阳,吸 入为阴,肺阳清肃,则气下行;肾阴宁谧,则气归摄,不复散而上逆矣。若正气既衰,即 欲削坚破滞,则邪气难伏,法当用人参先补正气,沉香纳之于肾,而后以槟榔、乌药从 而导之,所谓实必顾虚,泻必先补也。四品气味俱浓,磨则取其气味俱足,煎则取其气 味纯和,气味齐到,效如桴鼓矣。 \x备急丸\x 治寒气冷食稽留胃中,心腹满痛,大便不通者。 大黄(二两) 干姜(二两) 巴豆(去皮,研如脂,一两) 先捣大黄、干姜为末,内巴豆合捣千杵,和蜜丸,如豆大,藏密器中,勿泄气,候用。 每服三四丸,暖水或酒下。 《金匮》主中恶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如卒死者,捧头起,灌令下咽,须 臾当差,不差更与三丸,当腹中鸣,即吐利便差。若口噤者,须化开,从鼻孔用苇管吹入,自下于咽。 【集注】柯琴曰∶大便不通,当分阳结阴结。阳结有承气、更衣之剂,阴结又制备急、 白散之方。《金匮》用此治中恶,当知寒邪卒中者宜之。若用于温暑热邪,速其死矣。是 方允为阴结者立,干姜散中焦寒邪,巴豆逐肠胃冷积,大黄通地道,又能解巴豆毒,是 有制之师也。然白散治寒结在胸,故用桔梗佐巴豆,用吐下两解法。此则治寒结肠胃,故 用大黄佐姜、巴,以直攻其寒。世徒知有温补之法,而不知有温下之法,所以但讲寒虚,不议及寒实也。 【按】世人之情,惟知畏贫,不知畏祸,因其贫遗其祸。病患之情亦多如是,惟知畏 虚,不知畏病,因其虚忘其病。殊不知虚犹贫也,病犹祸也。虚而有病,犹夫贫者有祸 也,去其祸而但贫,犹可安也。实而有病,犹夫富者有祸也,不去其祸,而其富未可保也。 最可笑者,近世之医临诊病家,外饬小心,中存不决。且诿言虚不可攻,纵使病去,正气 难复。病患畏惧,自然乐从,受病浅者幸而自愈,设不愈者,另延医至。讵病者先意难 入,攻病之药尚未入口,众议咻咻,致明通之士,拂袖而去,坐而待毙,终不悟为庸工 之所误也。医者久擅其术,初心原为自全,恬不知耻,久之亦竞以为养病为能,攻病为拙, 而举世之病者,皆昧昧于治病也。尝考孙思邈以仲景麻黄、桂、杏、甘草之还魂汤,治 卒中昏冒,口噤握固;李杲以仲景巴豆、大黄、干姜之备急丸,治卒中暴死,腹痛满闭, 下咽立效。岂二人不知虚实耶?盖上工之医,未诊病时,并不先存意见,亦不生心自全,有 是病但用是药耳。柯琴曰∶备急丸治寒结肠胃,白散治寒结在胸。于此又可知还魂汤治 寒结在胸之表,以散无形之邪气也;白散治寒结在胸之里,以攻有形之痰饮也;备急丸 治寒结在肠胃,以攻不化之糟粕也。 \x磁朱丸\x 治神水宽大渐散,昏如雾露中行,渐睹空中有黑花,睹物成二体,及内障, 神水淡绿色、淡白色。又治耳鸣及聋。 磁石(二两) 辰砂(一两) 神曲(生,三两) 更以一两水和作饼,煮浮,入前药,炼蜜为丸。每服十丸,加至三十丸,空心米汤下。 【集注】王又原曰∶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则目之能视者气也,目之所以能视 者精也。肾为藏精,故神水发于肾。心为离照,故神光发于心。光发阳而外映,有阴精 以为守,则不散而常明。水发阴而凝静,有阳气以为布,则洞悉而不穷。惟心肾有亏,致 神水干涸,神光短少,昏 内障诸证所由作也。磁石直入肾经,收散失之神,性能引铁, 吸肺金之气归藏肾水。朱砂体阳而性阴,能纳浮游之火而安神明。水能鉴,火能烛,水 火相济,而光华不四射欤!然目受脏腑之精,精神于谷,神曲能消化五谷,则精易成矣。盖 神水散大,缓则不收,赖镇坠之品,疾收而吸引之,故为救急之剂也。其治耳鸣、耳聋 等证,亦以镇坠之功能治虚阳之奔耳。 柯琴曰∶此丸治癫痈之圣剂。盖狂痴是心、肾、脾三脏之病,心藏神,脾藏意与智, 肾藏精与志。心者神明之主也,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即此 谓也。然主何以不明也?心法离而属火,真水藏其中,若天一之真水不足,地二之虚火 妄行,所谓天气者蔽塞,地气者冒明,日月明,邪害空窍,故目多妄见而作此奇疾也。 作金石之重剂以镇之,狂必不止。朱砂禀南方之赤色,入通于心,能降无根之火而安神 明。磁石禀北方之黑色,入通于肾,吸肺金之气以生精,坠炎上之火以定志。二石体重 而主降,性寒而凉阴,志同道合,奏功可立俟矣。神曲推陈至新,上交心神,下达肾志、 以生意智。且食入于阴,长气于阳,夺其食则已,此《内经》治狂法也。食消则意智明 而精神治,是用神曲之旨乎?炼蜜和丸,又甘以缓之矣。 \x石斛夜光丸\x 治神水宽大渐散,昏如雾露,空中有黑花,及睹物成二,神水淡绿、淡白色者。 天门冬(二两) 菟丝子(七钱) 人参(二两) 茯苓(二两) 甘菊花(七钱) 干山药(七钱) 麦冬(一两) 熟地(一两) 肉苁蓉(五钱) 青葙子(五钱) 生地(一 两) 枸杞(七钱) 羚羊角(镑,五钱) 草决明(八钱) 石斛(七钱) 杏仁(七钱) 蒺藜(五钱) 川芎(五钱) 甘草(炙,五钱) 黄连(五钱) 防风(五钱) 枳壳(五钱) 乌犀(镑,五钱) 牛膝(七钱五分) 上为细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酒盐汤下。 【集注】罗谦甫曰∶此方为阳衰阴弱,不能升精于目而设,故目科与《千金》磁朱丸 并重,治证亦同。然磁朱为镇坠药,此为羡补药。《针经》曰∶五脏六腑精气,皆上于目 而为之精。故夫目之精明者,阴阳合传而为精明者也。若肾肝虚,则阴弱不能敛精以升 养神水于内。脾肺虚,则阳衰不能摄阴而浮散神光于外。以致神水宽大,睹物成二。此 其治法,其营在肝,其主在肾,其合在脾,能合肾脾之阴而使肝达之,则必能归精于两眸, 而继明如昼夜矣。是方先补肾肝,以二冬、二地、菟丝、枸杞、五味、牛膝、苁蓉群队滋 阴之品,以之强阴填精,敛气安神养血,此壮水之主,亦所以生水也。复以人参、炙草、 茯苓、山药培补中宫,使调合阴阳也。佐之以蒺藜、甘菊、川芎、枳壳、防风行肝达气, 青葙、决明子解结散滞,黄连、乌犀、羚角清火泻热。然必取石斛之妙合脾肾者清而行 之,要使升精归明之用,脏腑合德专精致一耳。其以为丸者,补上治下,利以缓,利以 久,不利以速也。 \x洗刀散\x 治风热上攻,火眼赤痛,骤生云翳,外障遮睛。 防风(一钱) 石膏(一钱) 滑石(一钱) 归尾(一钱) 赤芍(八分) 羌活(八分) 荆芥(五分) 黄芩(五分) 连翘(五分) 川芎(五分) 桔梗(五分) 麻黄(五分) 白术(五分) 大黄(五分) 芒硝(五分) 独活(五分) 元参(五分) 木贼(五分) 菊花(五分) 白蒺藜(五分) 蝉蜕(五分) 草决明(五分) 薄荷(四分) 栀子(四分) 蔓荆子(四分) 细辛(三分) 甘草(三分) 加清茶叶五分,水煎服。 【注】目之病内障者,昏暗不明而不肿痛,得之于内,七情动中,劳伤心肾也。外障者, 赤肿而痛,睛不昏暗,得之于六淫所袭,热蕴经络也。故内障多虚,外障多实。子和曰∶ 眼无火不病,非止内障,正指外障而立言也。外障赤肿而痛者,或散外邪,或泻内热,或 并解之,可立愈也。其有风火上攻,留而不散,凝结云翳,掩其光明者,又非或散、或 下所能即愈也。洗刀散方既可以攻风热,又可以去云翳,是一方而兼擅其长也。方中用 防风通圣散全剂,是主以去风热也。倍归尾、赤芍,是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加羌、 独活,蔓荆子,倍防风,是祛风而专在太阳表也。太阳之里少阴也,故又加细辛直走少 阴,加元参下安肾火,是治表而顾及其里也。其加木贼、蝉蜕、草决明、白蒺藜、菊花者, 是佐诸祛风清热之群药,以消风热骤壅之云翳也。 \x失笑散\x 治产后心腹绞痛欲死,或血迷心窍,不省人事。 五灵脂 蒲黄(等分) 每服三钱,酒煎服。 \x独圣散\x 南山楂肉(炒,一两) 水煎,用童便沙糖和服。 【集注】吴于宣曰∶经云∶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故产后瘀血停滞,三经皆受其 病,以致心腹瘀痛,恶寒发热,神迷眩运,胞膈满闷。凡兹者,由寒凝不消散,气滞不流 行,恶露停留,小腹结痛,迷闷欲绝,非纯用甘温破血行血之剂,不能攻逐荡平也。是 方用灵脂之甘温走肝,生用则行血;蒲黄辛平入肝,生用则破血。佐酒煎以行其力,庶 可直抉厥阴之滞,而有推陈致新之功。甘不伤脾,辛能散瘀,不觉诸证悉除,直可以一 笑而置之矣。至独圣散用山楂一味浓煎,与沙糖童便同服者何也?山楂不惟消食健脾,功 能破瘀止儿枕痛;更益以沙糖之甘,逐恶而不伤脾,童便之咸,人胞而不凉下。相得相 须,功力甚伟,名之曰独圣,诚不虚也。 \x大黄 虫丸\x 治五劳七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 大黄(酒蒸,十两) 桃仁(去皮尖,炒,四两) 杏仁(去皮尖,炒,四两) 黄芩(炒,二两) 甘草(三两) 芍药(炒,四两) 地黄(十两) 干漆(炒,一两) 虻虫(去翅足,炒,一两五钱) 水蛭(炙黄,百枚) 蛴螬(炒,一两五钱) 虫(去头足,炒,一两) 上十二味为末,蜜丸如小豆大。酒服五丸,日三服。 【集注】李中梓曰∶劳伤之证,肌肤甲错,两目黯黑,此内有瘀血者也。瘀之日久,则 必发热,热涸其液,则血干于经隧之间,愈干愈热,愈热愈干,而新血皆损。人之充养 百骸,光华润泽者,止借此血,血伤则无以沃其肤,故甲错也。目得血而能视,血枯则 无以荣,其目故黯黑也。仲景洞见此证,补之不可,凉之无益,而立此方。经曰∶血主 濡之,故以地黄为君。坚者削之,故以大黄为臣。统血者脾也,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 又酸苦涌泄为阴,故以甘、芍、桃仁为佐。咸走血,苦胜血,故以干漆之苦,四虫之咸为 使。夫浊阴不降,则清阳不升,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今人遇一劳证,便用滋阴之药,服 而不效,坐以待毙,术岂止此耶! \x仙方活命饮\x(附∶薛己治疡通方) 治一切疮疡,未成脓者内消,已成脓者即溃,又止痛、 消毒之圣药也。 穿山甲 白芷 防风 皂角制 乳香 没药 当归尾 赤芍 花粉 贝母 陈皮 金银花 甘草 上十三味。用酒一碗。煎数沸服。 【集注】罗谦甫曰∶此疡门开手攻毒之第一方也。经云∶营气不从,逆于肉理。故痈 疽之发,未有不从营气之郁滞,因而血结痰滞蕴崇热毒为患。治之之法,妙在通经之结, 行血之滞,佐之以豁痰理气解毒。是方穿山甲以攻坚,皂刺以达毒所,白芷、防风、陈 皮通经理气而疏其滞,乳香定痛和血,没药破血散结,赤芍、归尾以驱血热而行之,以 破其结。佐以贝母、金银花、甘草,一以豁痰解郁,一以散毒和血,其为溃坚止痛宜矣。 然是方为营卫尚强,中气不亏者设。若脾胃素弱,营卫不调,则有托里消毒散之法,必 须斟酌而用。此薛己所论千古不易之治也。因附治疡用方之法于后,使学人服膺云。 薛己曰∶治疡之法,若肿高 痛者,先用仙方活命饮解之,后用托里败毒散。漫肿 微痛者,用托里散,如不应,加姜、桂。若脓出而反痛,气血虚也,八珍散。不作脓不 腐溃,阳气虚也,四君加归、 、肉桂。不生肌、不收敛,脾气虚也,四君加芍药、木 香。恶寒僧寒,阳气虚也,十全大补加姜、桂。晡热内热,阴血虚也,四物加参、 。欲呕 作呕,胃气虚也,六君加炮姜。自汗、盗汗,五脏虚也,六味九料加五味子。食少体倦,脾 气虚也,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喘促咳嗽,脾肺虚也,前汤加麦冬、五味。欲呕少食,脾 胃虚也,人参理中汤。腹痛泄泻,脾胃虚寒也,附子理中汤,热渴淋秘,肾虚阴火也,加 减八味丸。大凡怯弱之人,不必分其肿溃,惟当先补胃气。盖疮疡之作,缘阴阳亏损,其 脓既泄,气血愈虚,岂有不宜补者哉!或疑参、 满中,间有用者,又加发散败毒,所 补不偿所损。又或以有疾不服补剂,因而致误者多矣。可胜惜哉! \x托里消毒散\x 人参 黄 白术 茯苓 当归 川芎 白芍 金银花 白芷 甘草 连翘 水煎服。 【注】参、 、术、苓、草以益气分,归、芎、芍以滋血分,银花、白芷、连翘以解毒。

卷六

[编辑]

删补名医方论(六)

\x桂枝汤\x 治风寒在表,脉浮弱,自汗出,头痛发热,恶风恶寒,鼻鸣干呕等证,及杂 证自汗、盗汗、虚损、虚疟亦可用。若脉浮紧,汗不出者,酒客病风寒而汗出者,禁用。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服一升,覆令微汗,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 服一升,汗出病痊,不必尽剂。服已,更啜稀粥一盏,以助药力。 【注】凡风寒在表,脉浮弱自汗出者,皆属表虚,宜桂枝汤主之。名曰桂枝汤者,君 以桂枝也。桂枝辛温,辛能散邪,温从阳而扶卫。芍药酸寒,酸能敛汗,寒走阴而益营。 桂枝君芍药,是于发散中寓敛汗之意;芍药臣桂枝,是于固表中有微汗之道焉。生姜之 辛,佐桂枝以解肌表;大枣之甘,佐芍药以和营里。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用以 调和中气,即以调和表里,且以调和诸药矣。以桂、芍之相须,姜、枣之相得,借甘草之 调和阳表阴里,气卫血营,并行而不悖,是刚柔相济以为和也,而精义在服后须臾啜热 稀粥以助药力,盖谷气内充,不但易为酿汗,更使已人之邪不能少留,将来之邪不得复入 也。又妙在温服令一时许, 微似有汗,是授人以微汗之法。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 除,禁人以不可过汗之意也。此方为仲景群方之冠,乃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之第一方 也。凡中风、伤寒,脉浮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皆得而主之。其他但见一、二证即是,不 必悉具。故麻、葛、青龙发汗诸剂,咸用之也。若汗不出麻黄证也,脉浮紧者麻黄脉也, 固不可与桂枝汤,然初起无汗,当用麻黄发汗,如汗解后复烦,脉浮数者,与下后脉仍 浮、气上冲者,及下后下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皆用此以解外。何也?盖此时表虽不解,腠 理已疏,邪不在皮毛而在肌肉,且经汗下,津液已伤,故脉证虽同麻黄,而主治当属桂枝 矣。粗工妄谓桂枝汤专治中风,不治伤寒,使人疑而不用;又谓专发肌表不治他病。不知 此汤倍芍药、生姜加人参,名桂枝新加汤,用以治营表虚寒,肢体疼痛;倍芍药加饴糖,名 小建中汤,用以治里虚心悸,腹中急痛;再加黄 ,名黄 建中汤,用以治虚损虚热,自 汗盗汗。因知仲景之方,可通治百病也。 \x麻黄汤\x 治太阳风寒在表,头项强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痛,恶风寒无汗,胸 满面喘,其脉浮紧或浮数者,用此发汗,虽有是证,若脉浮而弱,汗自出,或尺中脉微 与迟者,俱不可用。风、寒、湿成痹,肺经壅塞,昏乱不语,冷风哮吼最宜。 麻黄(去节,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炙,一两) 杏仁(去皮尖,六十枚)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 八合。温覆取微汗,不须啜粥。一服汗出,停后服。汗出多者,温粉扑之。 【注】凡风寒在表,脉浮紧数无汗者,皆表实也,宜麻黄汤主之。名曰麻黄汤者,君 以麻黄也。麻黄性温,味辛而苦,其用在迅升,桂枝性温,味辛而甘,其能在固表。证 属有余,故主以麻黄必胜之算也。监以桂枝制节之妙也。杏仁之苦温佐麻黄逐邪而降逆; 甘草之甘平,佐桂枝和内而拒外。饮入于胃,行气于元府,输精于皮毛,斯毛脉合精,溱 溱汗出,在表之邪必尽去而不留,痛止喘平,寒热顿解。不须啜粥而藉汗于谷也。其不用 姜、枣者,以生姜之性横散于肌,碍麻黄之迅升,大枣之性泥滞于膈,碍杏仁之速降,此 欲急于直达,稍缓则不迅,横散则不升矣。然则为纯阳之剂,过于发散,如单刀直入之将, 用之若当,一战成功,不当则不戢而召祸。故可一而不可再,如汗后不解,盒饭以桂枝代 之。此方为仲景开表逐邪发汗第一峻药也。庸工不知其制在温覆取汗,若不温覆取汗,则 不峻也。世谓麻黄专能发表,不治他病。不知此汤合桂枝汤,名麻桂各半汤,用以和太 阳留连未尽之寒热。去杏仁加石膏合桂枝汤,名桂枝二越婢一汤,用以解太阳热多寒少之 寒热。若阳盛于内而无汗者,又有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以散太阴肺之邪。若阴盛于内 而无汗者,又有麻黄附子细辛甘草汤,以温散少阴肾家之寒。《金匮要略》以此方去桂枝, 《千金方》以此方桂枝易桂,皆名还魂汤,用以治邪在太阴,卒中暴厥,口噤气绝,下咽 奏效,而皆不温覆取汗。是知麻黄汤之峻与不峻,而温覆与不温覆。此仲景用方之心法, 岂常人所能得而窥耶! \x大青龙汤\x 治太阳风寒两伤,营卫同病。伤寒之脉而见中风之证,中风之脉而见伤寒 之证,二证俱不出汗而烦躁者,用此两解发汗。虽有是证,若脉微弱,自汗出者,不可 服之,服必亡阳。 麻黄(去节,六两) 桂枝(二两) 杏仁(去皮尖,四十个)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 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石膏(碎,绵囊,如鸡子大)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 升,取微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 得眠也。 【注】何以知风寒两伤、营卫同病、以伤寒之脉而见中风之证,中风之脉而见伤寒之 证也。名大青龙汤者,取龙兴云雨之义也。治风不外乎桂枝,治寒不外乎麻黄,合桂枝麻 黄二汤以成剂,故为兼风寒中伤者主之也。二证俱无汗,故减芍药、不欲其收也。二证俱 烦躁,故加石膏以解其热也。设无烦躁,则又当从事于麻黄桂枝各半汤也。仲景于表剂 中加大寒辛甘之品,则知麻黄证之发热,热全在表;大青龙证之烦躁,兼肌里矣。初病 太阳即用石膏者,以其辛能解肌热,寒能清胃火,甘能生津液,是预保阳存津液之先着 也。粗工疑而畏之,当用不用,必致热结阳明,斑黄狂冒,纷然变出矣。观此则可知石 膏乃中风伤寒之要药,得麻、桂而有青龙之名,得知草而有白虎之号也。服后取微汗,汗 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得汗,停其后服,盖戒人即当汗之证,亦不可过汗也。所以仲景 桂枝汤中不用麻黄者,是欲其不大发汗也;麻黄汤中用桂枝者,恐其过汗无制也。若不慎 守其法,汗多亡阳,变生诸逆,表遂空虚而不任风,阴盛格阳而更烦躁不得眠也。 \x小青龙汤\x 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 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及杂病肤胀、水肿证,用此发汗而利水。 麻黄(去节,三两) 芍药(三两) 五味子(半升) 甘草(炙,三两) 干姜(二两) 半夏(洗, 半升) 桂枝(三两) 细辛(三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若渴者,去半夏加括姜根三两,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炮)一枚。若小便不利少腹 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者,去麻黄加杏仁(去皮尖)半升。若微利者,去麻黄 加荛花如鸡子(熬令赤色)。 【按】“加荛花如鸡子,熬令赤色”,此必 传写之讹。盖《本草》芜花即芫花类也,用之攻水,其力甚峻,五分可令人卞行数十次, 岂有治停饮之微利,而用鸡子大之荛花者乎?当改加茯苓四两。 【注】太阳停饮有二∶一中风,表虚有汗,五苓散证也;一伤寒,表实无汗,小青龙汤 证也。表实无汗,故合麻桂二方以解外。去大枣者,以其性泥也。去杏仁者,以其无喘 也,有喘者加之。去生姜者,以有干姜也,若呕者仍用。佐干姜、细辛,极温极散,使寒 与水俱从汗而解。佐半夏逐痰饮,以清不尽之饮。佐五味收肺气,以敛耗伤之气,若渴 者,去半夏加花粉,避燥以生津也。若微利与噎,小便不利,少腹满,俱去麻黄,远表 以就里也。加附子以去噎散寒,则噎可止。加茯苓以利水,则微利少腹满可除矣。此方与 越婢汤同治水饮溢于表,而为肤胀、水肿,宜发汗外解者,元不随手而消。越婢治有热者, 故方中君以石膏以散阳水也。小青龙治有寒者,故方中佐以姜、桂以消阴水也。 \x葛根汤\x治太阳、阳明两经合病,头项强痛,背亦牵强,脉浮元汗恶风者,及表不 解,下利而呕者,并宜服此发汗。 葛根(四两) 麻黄(去节,三两) 桂枝(二两) 芍药(二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 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注】是方也,即桂枝汤加麻黄、葛根。麻黄佐桂枝发太阳营卫之汗,葛根君桂枝解 阳明肌表之邪。不曰桂枝汤加麻黄、葛根,而以葛根命名者,其意重在阳明,以呕利属阳 明多也。二阳表急,非温服覆而取汗,其表未易解也。或呕或利,里已失和,虽啜粥而 胃亦不能输精于皮毛,故不须啜粥也。柯琴曰∶此证身不疼、腰不疼、骨节不疼、不恶 寒,是骨不受寒矣。头项强痛,下连于背,牵动不宁,是筋伤于风矣。不喘不烦躁,不干 呕,是里不病,元汗恶风,病只在表。若表病而兼下利,则是表实里虚矣。比麻黄、青 龙二证较轻,然项强连背拘强,更甚于项强无汗,不失为表。但脉浮不紧,故不从乎麻 黄,而于桂枝方加麻黄倍葛根以去实,小变麻桂之法也。盖葛根为阳明主药,凡太阳有 阳明者,则佐入太阳药中;凡少阳有阳明者,则佐入少阳药中,无不可也。李杲定为阳明 经药。张洁古云∶未入阳明者、不可便服。岂二人未读仲景书乎?要知葛根、桂枝,俱是 解肌和里之药,故有汗、无汗,下利、不下利,俱可用,与麻黄之专于发表者不同也。 《金匮》治太阳病无汗,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 【集注】喻昌曰∶伤寒项背KT KT ,无汗恶风者,用葛根汤。此证亦用之者,以其邪在 太阳、阳明两经之界。两经之热并于胸中,必伤肺金清肃之气,故水道不行,小便少,津 液不布而无汗。阳明之筋内结胃口,外行胸中,过人迎环口,热并阳明,斯筋脉牵引,口 噤不得语。然刚痉无汗,必从汗解,况湿邪内郁,必以汗出如故而止。故用此汤合解两 经之湿热,与风寒之表,法无害其同也。 \x桂枝麻黄各半汤\x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 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 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 黄各半汤。 桂枝(一两六铢) 芍药(一两) 麻黄(去节,一两) 生姜(一两) 甘草(炙,一两) 大枣(擘,四枚) 杏仁(去皮尖,二十四个)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 六。 【注】太阳病,得之八九日,有如疟状之寒热。热多寒少者,其人不呕,小便清白,此 里和不受邪,虽为欲自愈;然必审其如疟状寒热,一日二、三度,轻轻而发,诊其脉微 而且缓,则知邪衰正复,表里将和,始为欲愈也。若脉微不缓,正未复也,更恶寒者,邪 未衰也,虽不能自愈,但已为前之汗、吐、下虚其表里,故不可更发汗、更吐、更下也。脉 微恶寒,表里俱虚,面色当白,今色反赤,是犹有表邪怫郁,不能得小汗出宣发阳气,故 面赤身痒,未欲解也,宜桂枝麻黄各半汤,小小汗之以和营卫,自可愈也。 \x桂枝二麻黄一汤\x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 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一两十六铢)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去节,十六铢) 甘草(一两二铢) 杏仁(去皮尖,十六个) 生姜(一两六铢) 大枣(擘,五枚)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 【注】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不解,若烦渴者,则表邪已入阳明,白虎汤证也。今 脉虽洪大而不烦渴,则为表邪无在太阳,故与桂枝汤如前法也。若脉不洪大,壮热亦减, 惟寒热如疟,日再发者,虽属轻邪,然终为微寒所持,非汗出必不解也,宜桂枝二麻黄 一汤,小发营卫之汗。不用麻黄桂枝各半汤者,盖因已大汗出,不欲其发营卫汗,欲其 和营卫汗也。 \x桂枝二越婢一汤\x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 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一两六铢) 芍药(一两) 甘草(炙,一两三铢) 石膏(二十四铢) 麻黄(十六铢) 大枣(擘,五枚) 生姜(切,一两六铢)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日再服。本方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各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汤。 【注】桂枝二越婢一汤,即大青龙以杏仁易芍药也,名虽越婢辅桂枝,实则大青龙之 变制也。去杏仁恶其从阳而辛散,用芍药以其走阴而酸收。以此易彼,裁而用之,则主 治不同也。以桂枝二主之,则不发汗,可知越婢一者,乃麻黄石膏二物,不过取其辛凉 之性,佐桂枝二,中和表而清热,则是寓微汗于不发之中,亦可识也。非若大青龙以石 膏佐麻黄而为发汗驱热之重剂也。桂枝二麻黄一汤,治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 而无热多寒少,故不用石膏之凉也。桂枝麻黄各半汤,治如疟状,热多寒少,而不用石 膏更倍麻黄者,以其面有怫郁热色,身有皮肤作痒,是知热不向里而向表,令得小汗以 顺其势,故亦不用石膏之凉里也。桂枝二越婢一汤,治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而用石膏 者,以其表邪寒少,肌里热多,故用石膏之凉,佐麻桂以和营卫,非发营卫也。今人一 见麻桂,不问轻重,亦不问温覆不温覆,取汗不取汗,总不敢用。皆因未究仲景之旨,麻 桂只是营卫之药。若重剂温覆取汗,则为发营卫之药;轻剂不温覆取汗,则为和营卫之 药也。 \x越婢汤\x 治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者。又治里水,一 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令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 术汤主之。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五枚) 甘草(一两) 恶风加附子(炮)一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麻黄,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三服。 【集注】喻昌曰∶越婢汤者,示微发表于不发之方也,大率取其通调营卫。麻黄、石 膏二物,一甘热,一甘寒,合而用之。脾偏于阴则和以甘热,胃偏于阳则和以甘寒。乃 至风热之阳,水寒之阴,凡不和于中土者,悉得用之何也?中土不和,则水谷不化其精悍 之气,以实营卫。营卫虚,则或寒、或热之气,皆得壅塞其隧道,而不通于表里。所以 在表之风水用之,而在里之水兼渴,而小便自利者,咸必用之,无非欲其不害中土耳。不 害中土,自足消患于方萌矣。 赵良曰∶五脏各一其阴阳,独脾胃居中而两属之。故土不独成四气,土亦从四维而 后成,不惟火生而已。于是四方有水寒之阴,即应于脾,风热之阳,即应于胃,饮食五味 之寒热,凡入于脾胃者亦然。一有相干,则脾气不和,胃气不清,而水谷不化其精微,以 行营卫,以实阴阳也。甘者,土之本味,所以脾气不和,和以甘热,胃气不清,清以甘 寒。麻黄之甘热,走手足大阴经,连于皮肤,行气于三阴,以祛阴寒之邪;石膏之甘寒,走 手足阳明经,达于肌肉,行气于三阳,以祛风热之邪。既用其味甘以入土,用其寒热以 和阴阳,用其性善走以发越脾气,更以甘草和中缓急,二药相协而成功。大枣之甘,补 脾中之血;生姜之辛,益胃中之气。恶风者阳虚,故加附子以益阳。风水者,则加术以散皮 肤间风水,气发谷精以宣营卫,与麻黄、石膏伪使,引其入土也。越婢之名,不亦宜乎! 【按】喻昌所论明析,赵良之说,能细剖其理,开悟后学,故两录之。 \x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x 治温热内发,表里俱热,头痛身疼,不恶寒反恶热,元汗而 喘,大烦大渴,脉阴阳俱浮者,用此发汗而清火。若脉浮弱沉紧,沉细恶寒,自汗出而 不渴者,禁用。 麻黄(去节,四两) 杏仁(去皮尖,五十枚) 甘草(炙,二两) 石膏(碎,绵裹,半斤)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集注】柯琴曰∶石膏为清火之重剂,青龙、白虎皆赖以建功,然用之不当,适足以 召祸。故青龙以元汗烦躁,得姜、桂以宣卫外之阳也;白虎以有汗烦渴,须粳米以存胃 中之液也。此但热无寒,故不用姜、桂,喘不在胃而在肺,故不须粳米。其意重在存阴, 不必虑其亡阳也,故于麻黄汤去桂枝之监制,取麻黄之专开,杏仁之降,甘草之和,倍石 膏之大寒,除内外之实热,斯溱溱汗出,而内外之烦热与喘悉除矣。 \x麻黄附子细辛汤\x 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二三日无里证者。 麻黄(一两) 附子(炮,一枚) 细辛(二两) 热微者,以甘草易细辛微发汗。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沫,内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 三服。 【集注】柯琴曰∶少阴主里,应无表证;病发于阴,应有表寒。今少阴始受寒邪而反 发热,是有少阴之里,而兼有太阳之表也。太阳之表脉应不沉,今脉沉者,是有太阳之证, 而见少阴之脉也。故身虽热而脉则沉也。所以太阳病而脉反沉,便用四逆以急救其里;此 少阴病而表反热,便于表剂中加附子以预固其里。夫发热无汗,太阳之表不得不开,沉 为在里,少阴之枢又不得不固。设用麻黄开腠理,细辛散浮热,而无附子以固元阳,则 少阴之津液越出,太阳之微阳外亡,去生便远。惟附子与麻黄并用,则寒邪虽散,而阳 不亡;此里病及表,脉沉而当发汗者,与病在表脉浮而发汗者径庭也。若表微热,则受 寒亦轻,故以甘草易细辛而微发其汗,甘以缓之,与辛以散之者,又少间矣。 \x桂枝加附子汤\x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 此方主之。 桂枝汤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煎服法同,不须啜粥。 【集注】柯琴曰∶发汗太过,阳无所止息,而汗出不止矣。汗多亡阳,元府不闭,风乘 虚入,故复恶风;津液外泄,不能润下,故小便难。四肢者,诸阳之本;阳气者,柔则 养筋,开阖不得,风寒从之,故筋急而屈伸不利也。是方以附于加入桂枝汤中,大补表 阳也;表阳密,则漏汗自止,恶风自罢矣。汗止津回,则小便自利四肢自柔矣。汗漏不止, 与大汗出同,而从化变病则异。服桂枝、麻黄后,大汗出而大烦渴,是阳陷于里,急当救 阴,故用白虎加人参汤。服桂枝、麻黄汤,大汗出遂漏不止,是阳亡于外,急当救阳,故用桂 枝加附子汤。要知发汗之剂,用桂枝不当,则阳陷于里者多;用麻黄不当,则阳亡于外者 多。因桂枝汤有芍药而无麻黄,故虽汗大出,而元府尚能自闭,多不致亡阳于外耳。 \x芍药甘草附子汤\x 发汗病解,反恶寒者,虚故也,此方主之。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服。 【集注】柯琴曰∶发汗病解而反恶寒,比未汗时更甚,其阳虚可知矣。夫太阳、少阴 为表里,太阳之病,本由少阴之虚,不能藏精而为阳之守也。今恶寒反见于发汗病解后, 是寒邪已从汗解,太阳阳虚不能卫外而为阴之使也,则阳亡之兆已见于此。若无以桂枝 汤攻表,非以扶阳反以亡阳也。故以芍药收少阴之精气,甘草缓阴邪之上行,附子补坎 宫之少火,但使肾中元阳得位,在表之虚阳恶寒自解耳。 \x桂枝甘草汤\x 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 桂枝(四两) 甘草(炙,二两) 上二味,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 【集注】柯琴曰∶汗出多,则心液虚,中气馁,故悸。叉手自冒,则外有所卫,得按 则内有所根据,如此不堪之状,望之而知其虚矣。桂枝本营分药,得麻黄,则令营气外发 而为汗,从辛也;得芍药,则收敛营气而止汗,从酸也;得甘草,则补中气而养血,从 甘也。故此方以桂枝为君,独任甘草为佐,以补阳气生心液。甘温相得,斯气血和而悸自 平。不须附子者,以汗虽多而未至于阳亡。不须芍药者,以汗已止而嫌其阴敛也。 \x桂枝加芍药加大黄汤\x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 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x桂枝加芍药汤方\x 于桂枝汤方内,更加芍药三两,随前共六两,余根据桂枝汤法。 \x桂枝加大黄汤方\x 即桂枝加芍药汤方内,更加大黄一两。 【集注】柯琴曰∶腹满为大阴、阳明俱有之证,然位同而职异。太阴主出,太阴病则 腐秽之出不利,故满而时痛;阳明主内,阳明病则腐秽燥而不行,故大实而痛。大实痛 是阳明病,不是太阴病。仲景因表证未解,阳邪已陷入于太阴,故倍芍药以益脾调中,而 除腹满时痛,此用阴和阳法也。若表邪未解,而阳邪陷入于阳明,则加大黄以润胃通结,而 除其大实痛,此双解表里法也。凡妄下必伤胃气,胃气虚则阳邪袭阴,故转属太阴;胃 液涸则两阳相搏,故转属阳明。属大阴则腹满时痛而下实,阴道虚也;属阳明则腹满大 实而痛,阳道实也。满而时痛,是下利之兆,大实而痛,是燥屎之征。故倍加芍药,小变 建中之剂,少加大黄,微示调胃之方。 \x小建中汤\x 治伤寒表未解,或心悸而烦, 或腹中急痛,而脉阳涩阴弦者。 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生姜(切,三两) 甘草(二两) 胶饴(一斤) 大枣(擘,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火消解,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 中汤,以甜故也。 【注】是方也,即桂枝汤倍芍药加胶饴。名曰小建中,谓小小创建中气,以中虽已虚, 表尚未和,不敢大补也。故以桂葶汤仍和营卫,倍芍药加胶饴调建中州,而不啜稀粥温 服令汗,盖其意重在中虚,而不在伤寒之表也。中虚创建,营卫自和,津液可生,汗出 乃解,烦悸可除矣。伤寒浮得脉涩,营卫不足也,沉得脉弦,木入土中也。营卫不足则 表虚,木入士中则里急,表虚里急,故亦以此汤主治也。呕家不可用,谓凡病呕者不可 用,恐甜助呕也。 \x炙甘草汤\x 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者。又治肺痿,咳吐多,心中温温液液者。 甘草(炙,四两) 生姜(切,三两) 桂枝(三两) 麦门冬(半升) 麻子仁(半升) 大枣(擘,十二枚) 人参(一两) 阿胶(二两) 生地黄(一斤)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服一升, 日三服。 【集注】柯琴曰∶仲景于脉弱阴弱者,用芍药以益阴,阳虚者,用桂枝以通阳,甚则 加人参以生脉,未有用地黄、麦冬者。岂以伤寒之法义重扶阳乎?抑阴无骤补之法欤?此 以心虚脉结代,用生地黄为君,麦冬为臣,峻补真阴,开后学滋阴之路也。地黄、麦冬,味 虽甘而气则寒,非发陈、蕃莠之品,必得人参、桂枝以通阳脉,生姜、大枣以和卫营,阿 胶补血,酸枣安神,甘草之缓,不使速下,清酒之猛,捷于上行,内外调和,悸可宁而脉 可复矣。酒七升水八升,只取三升者,久煎之则气不峻,此虚家用酒之法。且知地黄、麦 冬得酒最良。此证当用酸枣仁,肺痿用麻子仁可也。如无真阿胶,以龟版胶代之。 桂枝人参、葛根黄芩黄连二汤合论∶太阳外证未解,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 表里不解,脉微弱,心不痞硬者,桂枝人参汤主之。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其脉促喘 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 \x枝枝人参汤\x 桂枝(四两) 甘草(四两) 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干姜(三两) 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三升,日再服,夜一服。 \x葛根黄芩黄连汤\x 葛根(半斤) 黄连(三两) 黄芩(三两) 甘草(炙,二两) 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二升,分温再服。 【集注】柯琴曰∶外热不除,是表不解,下利不止,是里不解,病因则同。一以微弱 之脉而心下痞硬,是脉不足而证有余;一以脉促而喘,反汗自出,是脉有余而证不足,表 里虚实,当从脉而辨证矣。弱脉见于数下后,则痞硬为虚。故用理中之辛甘温补,止利消 痞硬,又加桂枝以解表。先煮四味后内桂枝,和中之力饶,而解肌之气锐,是于两解中寓 权宜法也。桂枝证脉本缓,误下后而反促,阳气重,可知邪束于表,阳扰于内。故喘而汗 出,利遂不止者,是暴注下迫,属于热也。故君气清质轻之葛根,以解肌而止利;佐苦寒 清肃之芩连,以止汗而除喘;又加甘草以和中。先煮葛根后内诸药,解肌之力缓,而清 中之气锐,又与补中逐邪者殊法矣。又曰∶上条脉证是阳虚,虽协热于外,而里则虚寒;下 条脉证是阳盛,虽下利不止,而表里俱实。同一协热利,同是表里不解,而寒热虚实攻补 不同。前方理中加桂枝,而冠桂枝于人参之上;后方泻心加葛根,而冠葛根于芩连之首。 不名理中泻心者,总为表未解故耳。补中亦能解表,凉中亦能散表,补中亦能散痞,凉 中亦能止利。仲景制两解方,神化如此。 \x白虎汤\x 治阳明证,汗出渴欲饮水,脉洪大浮滑,不恶寒反恶热。 石膏(碎,绵裹,一斤) 知母(六两) 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集注】柯琴曰∶阳明邪从热化,故不恶寒而恶热;热蒸外越,故热汗自出;热烁胃 中,故渴欲饮水∶邪盛而实,故脉滑,然犹在经,故兼浮也。盖阳明属胃,外主肌肉,虽 有大热而未成实,终非苦寒之味所能治也。石膏辛寒,辛能解肌热,寒能胜胃火,寒性沉 降,辛能走外,两擅内外之能,故以为君。知母苦润,苦以泻火,润以滋燥,故以为臣。用 甘草、粳米调和于中宫,且能土中泻火,作甘稼穑,寒剂得之缓其寒,苦药得之平其苦, 使沉降之性,皆得留连于味也。得二味为佐,庶大寒之品无伤损脾胃之虑也。煮汤入胃,输 脾归肺,水精四布,大烦大渴可除矣。白虎为西方金神,取以名汤,秋金得令而炎暑自 解矣。更加人参以补中益气而生津,协和甘草、粳米之补,承制石膏,知母之寒,泻火 而土不伤,乃操万全之术者。 \x白虎加人参汤\x 治太阳中热,汗出恶寒,身热而渴者, 是也。 石膏(一斤) 知母(六两) 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如前煮服法。 【集注】赵良曰∶汗出恶寒,身热而不渴者,中风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者,中 也。其证相似,独以渴不渴为辨。然伤寒、中风,皆有背微恶寒与时时恶风而渴者,亦以 白虎人参汤治之。盖为火烁肺金,肺主气者也。肺伤则卫气虚,卫虚则表不足,由是汗 出身热恶寒。《内经》曰∶斛移热于肺,传为膈消。膈消则渴,皆相火伤肺所致,可知其 要在救肺也。石膏能治三焦火热,功多于清肺,退肺中之火,故用为君。知母亦就肺中 泻心火,滋水之源,人参生津益所伤之气而为臣。粳米、甘草补土以资金为佐也。 \x猪苓汤\x 治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 得眠者。 猪苓(去皮) 茯苓 阿胶 滑石 泽泻(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下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集注】赵羽皇曰∶仲景制猪苓一汤,以行阳明、少阴二经水热。然其旨全在益阴,不 专利水。盖伤寒表虚最忌亡阳,而里热又患亡阴。亡阴者,亡肾中之阴与胃家之津液也。 故阴虚之人,不但大便不可轻动,即小水亦忌下通。盖阴虚过于渗利,则津液反致耗竭。 方中阿胶质膏养阴而滋燥,滑石性滑去热而利水,佐以二苓之渗泻,既疏浊热而不留其 瘀壅,亦润真阴而不苦其枯燥,是利水而不伤阴之善剂也。故太阳利水用五苓者,以太 阳职司寒水,故加桂以温之,是暖肾以行水也。阳明、少阴之用猪苓,以二经两关津液, 特用阿胶、滑石以润之,是滋养无形以行有形也。利水虽同,寒温迥别,惟明者知之。 \x五苓散\x(附∶茵陈五苓散) 治脉浮小便不利,热微消渴者。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中风 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 茯苓(十八铢) 猪苓(十八铢) 白术(十八株) 泽泻(一两) 桂(半两) 上五味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服暖水,汗出愈。 【注】是方也,乃太阳邪热入腑,水气不化,膀胱表里药也。一治水逆,水入则吐;一 治消渴,水入则消。夫膀胱者,津液之府,气化则能出矣。邪热入之,若水盛则水壅不化 而水蓄于上,膀胱之气化不行,致小便不利也。若热盛则水为热耗,而水消于上,膀胱 之津液告竭,致小便不利也。水入吐者,是水盛于热也;水入消者,是热盛于水也。二 证皆小便不利,故均得而主之。然小便利者不可用,恐重伤津液也。由此可知五苓散非 治水热之专剂,乃治水热小便不利之主方也。君泽泻之咸寒,咸走水府,寒胜热邪。佐二 苓之淡渗,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并泻水热也。用白术之燥湿,健脾助土,为之堤防以 制水也。用桂之辛温,宣通阳气,蒸化三焦以行水也。泽泻得二苓下降,利水之功倍,小 便利而水不蓄矣。白术须桂上升,通阳之效捷,气腾津化渴自止也。若发热表不解,以 桂易桂枝,服后多服暖水,令汗出愈。是此方不止治停水小便不利之里,而犹解停水发 热之表也。加人参名春泽汤,其意专在助气化以生津。加茵陈名茵陈五苓散,治湿热发 黄,表里不实,小便不利者,无不克也。 \x桂枝汤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x 治服桂枝汤或下之,无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 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x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方\x 于桂枝汤方内,去芍药加茯苓、白术各三两,余根据桂枝汤法煎服。小便利则愈。 【注】服桂枝汤已汗也,或下之已下也,今无有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之表;心下 满微痛,小便不利停饮之里;无汗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当用小青龙汗之。今无汗表不解, 有水气,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而不用小青龙者,以其已经汗下,表里俱虚也。故仍 用桂枝汤以解表,去芍药之酸收,避无汗心下之满;加茯苓之燥渗,因水停小便不利也。 余根据桂枝汤法煎服,谓根据桂枝汤法取汗也。小便利则愈,谓饮病输水道则愈也。此方即桂 苓甘术汤而有生姜、大枣。其意专在解肌,利水次之,故用生姜、大枣佐桂枝,以通津液 取汗也。桂苓甘术汤不用生姜、大枣而加茯苓,其意专在利水,扶阳次之,故倍加茯苓 君桂枝,于利水中扶阳也。故方后不曰根据服桂枝汤方也。 \x十枣汤\x 治太阳中风表解, 汗出而不恶寒,里有水气,小便不利,呕逆短气,心 下至胁痞满硬痛者。此治水之急方也。 大枣(擘,十枚) 甘遂 大戟 芫花(熬,各等分) 上三味,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 人一钱,羸人服半钱,平旦温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再服,加半钱。得快下后,糜 粥自养。 【集注】柯琴曰∶仲景治水之方,种种不同,此其最峻者也。凡水气为患,或喘或咳, 或悸或噎,或吐或利,病在一处而止。此则水邪留结于中,心腹胁下痞满硬痛,三焦升 降之气阻隔难通。此时表邪已罢,非汗散之法所宜,里饮实盛,又非淡渗之品所能胜,非 选逐水至峻之品以折之,则中气不支,束手待毙矣。甘遂、芫花、大戟三味,皆辛苦气 寒而禀性最毒,并举而用之,气味相济相须,故可夹攻水邪之巢穴,决其渎而大下之,一 举而患可平也。然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以毒药香邪,必伤及脾胃,使元冲和甘缓之品 为主宰,则邪气尽而大命亦随之矣。然此药最毒,参术所不能君,甘草又与之相反,故 选十枣之大而肥者以君之,一以顾其脾胃,一以缓其峻毒。得快利后,糜粥自养,一以使 谷气内充,一以使邪不复作。此仲景用毒攻病之法,尽美又尽善也。昧者惑于甘能中满 之说,而不敢用,岂知承制之理乎?


卷七

[编辑]

删补名医方论(七)

\x大承气汤\x 治阳明病,潮热,手足 然汗出,谚语汗出多,胃燥独语,如见鬼状,喘 冒不能卧,腹满痛,脉滑实。又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又少阴病初得之,口燥咽干者。自 利清水,色纯青,心下痛,口燥舌干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 大黄(酒洗,四两) 浓朴(半斤) 枳实(炙,五枚)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再上火 微煮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即停后服。 \x小承气汤\x 大黄(四两) 浓朴(炙,去皮,二两) 枳实(三枚)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三服。初服汤当大便,不尔再服,以 利为度。得便即止服。 【集注】柯琴曰∶诸病皆因于气,秽物之不去,由于气之不顺也。故攻积之剂,必用 气分之药,因以承气名汤。方分大、小者,有二义焉∶浓朴倍大黄,是气药为君,名大承 气;大黄倍浓朴,是气药为臣,名小承气。味多性猛,制大其服,欲令大泄下也,因名曰 大,味寡性缓,制小其服,欲微和胃气也,因名曰小。且煎法更有妙义,大承气用水一斗, 煮积朴,取五升,去滓,内大黄,再煮取二升,内芒硝,何哉?盖生者气锐而先行,熟 者气纯而和缓,仲景欲使芒硝先化燥屎,大黄继通地道,而后积、朴除其痞满。若小承 气以三味同煎,不分次第,同一大黄,而煎法不同,此可见仲景微和之意也。 喻昌曰∶《金匮》治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龄齿,可与大承气汤,乃 死中求生之法也。《灵枢》谓热而痉者死,腰折、螈 、齿龄也。兹所云卧不着席,即腰 折之变文。脚挛急,即螈 之变文。且断齿加以胸满口禁,上、中、下三焦热邪充斥,死 不旋踵矣。在伤寒证腹满可下,胸满则不可下,然投是汤者,须知所谓胸满,谓其邪尚 在表,故不可下。此证入里之热,极深极重,匪可比伦,况阳热深极,阴血立至消亡,即 小小下之,尚不足以胜其阳救其阴。故取此汤以承领其一线之阴气,阴气不尽为阳热所 劫,因而得生者多矣。“可与”二字甚活,临证酌而用之,初非定法也。既有下之重伤其 阴之大戒,复有下之急救其阴之活法,学人欲为深造,端在此矣。 \x谓胃承气汤\x 治表解有汗,里热不除,胃因不和,而不作解者。 大黄(酒洗,四两) 甘草(炙,二两) 芒硝(半斤) 上三味,以水三升,先煮二味,取一升,去滓,内芒硝,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注】三承气汤之立名,而曰大者,制大其服,欲急下其邪也;小者,制小其服,欲 缓下其邪也。曰调胃者,则有调和承顺胃气之义,非若大、小专攻下也。经曰∶热淫于 内,治以咸寒;火淫于内,治以苦寒。君大黄之苦寒,臣芒硝之咸寒,二味并举,攻热 泻火之力备矣。更佐甘草之缓,调停于大黄、芒硝之间,又少少温服之,使其力不峻,则 不能速下而和也。 \x更衣丸\x 治津液不足,肠胃干燥,大便不通。 朱砂(研如飞面,五钱) 芦荟(研细,生用,七钱) 滴好酒少许,和丸。每服一钱二分,好酒下。 【集注】柯琴曰∶胃为后天之本,不及固病,太过亦病。然太过复有阳盛阴虚之别焉。 两阳合明而胃家实,仲景制三承气汤以下之;三阳燥结而津液亡,前贤又制更衣丸以润之。 古人入厕必更衣,故以此命名也。朱砂以汞为体,性寒重坠下达;芦荟以液为质,味苦 膏润下滋。兼以大寒大苦之性味,能润燥结,从上导下而胃关开矣。合以为丸,两者相须, 得效最宏,奏功甚捷,诚匪夷所思矣。 \x麻仁丸\x(又名脾约丸) 治肠胃燥热,大便秘结,小便数多。 麻子(二升) 芍药(半斤) 枳实(半斤) 大黄(去皮,一斤) 浓朴(去皮,一斤) 杏仁(去皮煎熬,碾脂,一升) 上六味为末,炼蜜为丸,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利为度。 【集注】成无己曰∶约者,约结之约,又约束也。经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 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今胃强脾弱, 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小便数而大便硬,故曰脾约。麻仁甘平而润,杏仁甘 温而润。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本草曰∶润可去燥。是以麻仁为君,杏仁为臣。 枳实破结,浓朴泻满,故以为佐。芍药调中,大黄通下,故以为使。 朱震亨曰∶既云脾约,血枯火燔津竭,理宜滋阴降火,津液自生,何秘之有?此方惟 热甚而禀实者可用,热微而虚者,愈致燥涸之苦矣。 \x桃仁承气汤\x 治血结胸中,手不可近,或中焦蓄血,寒热胸满,漱水不欲咽,善忘,昏 迷如狂者。此方治败血留经,通月事。 桃仁(去皮尖,五十个) 桂枝(三两) 大黄(四两) 芒硝(二两) 甘草(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 日三服,当微利。 \x抵当汤并丸\x 治伤寒蓄血,并治 瘕,追虫攻毒甚佳。 水蛭(熬,三十个) 虻虫(熬,去头足,三十个) 大黄(三两) 桃仁(去皮尖,三十个) 上四味为散,以水五升,煮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再服,利为度。 水蛭(熬,二十个) 虻虫(熬,去翅,二十五个) 桃仁(去皮尖,二十个) 大黄(三两) 上四味杵,分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九,取七合服。 时当下血,若不下更服。 【集注】柯琴曰∶膀胱为水府,血本无所容蓄者也。少腹者,膀胱之室也,热结硬满, 当小便不利,而反利者,是病不在膀胱内而在少腹内也。可知其随经之营血,因瘀热而 结于少腹之里,而非膀胱之里也。故小便虽利,而硬满急结,蓄血仍瘀于少腹也。热淫 于内,神魂不安,故发狂。血瘀不行,则营不运,故脉微而沉,营不运,则气不宣,故 沉而结也。营气不周于身,则身黄。消谷善饥者,胃火炽盛也。大便反易者,血之濡也, 色黑者,蓄血渗入也。善忘者,血不荣、智不明也。此皆瘀血之征兆,非至峻之剂,不 足以抵其巢穴而当此重任,故立抵当汤。蛭,虫之善饮血者,而利于水。虻,虫之善吮血 者、而猛于陆。并取水陆之善取血者以攻之,同气相求,更佐桃仁之苦甘,推陈致新,大 黄之苦寒,荡涤邪热,故名抵当也。若热虽盛而未狂,少腹满而未硬,宜小其制,为丸 以缓治之。若外证已解,少腹急结,其人如狂,是转属阳明,用调胃承气加桃仁、桂枝 之行血者于其中,以微利之,胃和则愈矣。此桃仁承气为治之缓也。 \x栀子豉汤\x(附∶加减诸汤) 治阳明病,脉浮而 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烦躁,心中愦愦,怵惕懊 ,目疼鼻干,不得卧。 栀子(擘,十四枚) 香豉(绵裹,四合)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 进一服,得吐止后服。 若少气者,加甘草二两。若呕者,加生姜三两。若下后心烦腹满、起卧不安者,去 香豉加浓朴四两、枳实四枚。若医以丸药下之,身热不去,心中结痛,去香豉加干姜二 两。若身热发黄者,去香豉加甘草一两、黄柏二两。 【集注】柯琴曰∶太阳以心腹为里,阳明以心腹为表。盖阳明之里是胃实,不特发热 恶热、目痛鼻干、汗出身重谓之表。一切虚烦虚热,咽燥口苦舌苔,腹满烦躁不得卧,消 渴而小便不利,凡在胃之外者,悉是阳明之表也。仲景制汗剂,是开太阳表邪之出路,制 吐剂是引阳明表邪之出路。所以太阳之表宜汗不宜吐,阳明之表当吐不当汗。太阳当汗 而反吐之,便见自汗出不恶寒,饥不能食,朝食暮吐,欲食冷食,不欲近衣等证,此太阳 转属阳明之表法,当栀子豉汤吐之。阳明当吐而不吐,反行汗下,温针等法,以致心中 愦愦,怵惕懊 ,烦躁舌苔等证,然仍在阳明之表,仍当栀子豉汤主之。栀子苦能涌泄, 寒能胜热,其形象心,又赤色通心,故主治心中上、下一切证。豆形象肾,又黑色入肾, 制而为豉,轻浮上行,能使心腹之浊邪上出于口,一吐而心腹得舒,表里之烦热悉解矣。 所以然者,急除胃外之热,不致胃家之实,即此栀豉汤为阳明解表之圣剂矣。热伤气者少 气,加甘草以益气。虚热相抟者多呕,加生姜以散邪。若下后而心腹满,起卧不安,是 热已入胃,便不当吐,故去香豉。屎未燥硬,不宜复下,故只用栀子以除烦,佐枳朴以泄 满,此两解心腹之妙,又小承气之轻剂也。若以丸药下之,身热不去,知表未解也,心中 结痛,知寒留于中也。表热里寒,故任栀子之苦以除热,倍干姜之辛以逐寒,而表热自 解,里寒自除。然非吐不能达表,故用此以探吐之。此又寒热并用,为和中解表之剂矣。 内外热炽,肌肉发黄,必须苦甘之剂以调之,柏皮、甘草色黄而润,助栀子以除内烦而解 外热。形色之病,无假形色以通之。此皆用栀豉加减以御阳明表证之变幻也。夫栀子之 性,能屈曲下行,不是上涌之剂,惟豉之腐气上蒸心肺,能令人吐耳。观瓜蒂散必用豉 汁和服,是吐在豉而不在栀也。栀子干姜汤去豉用姜,是取其横开。栀子浓朴汤,以积 朴易豉,是取其下泄。似皆不欲上越之义,虽苦亦能作涌,然非探吐不能吐也。病患旧微 溏者不可与,则栀子之性自明矣。 \x瓜蒂散\x 治胸中痞硬痰饮,一切实邪,及气冲咽不得息者,用此吐之。 瓜蒂(熬黄,一分) 赤小豆(一分) 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热汤七合,煮作稀糜, 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服,得快吐乃止。 【注】胸中者,清阳之府,诸邪入胸,皆阻阳气不得宣达,以致胸满痞硬,热气上冲, 燥渴心烦,温温欲吐,脉数促者,热郁结也。胸满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手足寒冷,欲 吐不能吐,脉迟紧者,寒郁结也。凡胸中寒热与气与饮郁结为病,谅非汗下之法所能治, 必得酸苦涌泻之品,因而越之,上焦得通,阳气得复,痞硬可消,胸中可和也。瓜蒂极苦, 赤豆味酸,相须相益,能除胸胃中实邪,为吐剂中第一品也。而佐香豉粥汁合服者,藉 谷气以保胃气也。服之不吐,少少加服,得快吐而即止者,恐伤胃中元气也。此方奏功 之捷,胜于汗下。所以三法鼎立,今人不知岐伯、仲景之精义,置之不用,可胜惜哉! \x小陷胸汤\x 治心下痞,按之则痛,脉浮 滑者。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 栝蒌实(大者,一个)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实,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集注】程知曰∶此热结未深者,在心下,不似大结胸之高在心上。按之痛,比手不可 近为轻。脉之浮滑又缓于沉紧,但痰饮素盛,挟热邪而内结,所以脉见浮滑也。以半夏之 辛散之,黄连之苦泻之,栝蒌之苦润涤之,皆所以除热散结于胸中也。先煮栝蒌,分温三 服,皆以缓治上之法。 程应旄曰∶黄连涤热,半夏导饮,栝蒌润燥,合之以开结气,亦名曰陷胸者,攻虽 不峻,而一皆直泻,其胸里之实邪,亦从此夺矣。 \x大陷胸汤丸\x 主治伤寒发热,不发汗而反下之,表热乘虚入于胸中,与不得为汗之 水气结而不散,令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其人身无大热,但头汗出,或潮热燥渴, 脉沉紧者。如水肿、肠 ,初起形气俱实者,亦可用。 大黄(六两) 芒硝 苦葶苈子 杏仁(去皮,各半升) 甘遂(为末,一钱) 上五味,以水先煮大黄、杏、苈,去滓,内芒硝,煮一二沸,内甘遂末,温服,得快利止后 服。如未剧者,加白蜜二合,作丸如弹子大,水煮一丸,服过宿乃下,如不下更服。 【集注】柯琴曰∶胸中者,宗气之所出,故名气海。气为阳,故属太阳之部。气为水 母,气清则水精四布,气热则水浊而壅结矣。水结于胸,则津液不下,无以润肠胃,故大 便必燥,不下输膀胱,故水道不通。大黄、芒硝善涤肠胃之热实,此病在胸中而亦用以为 君者,热淫于内,当治以苦寒,且以润阳明之燥,是实则泻子之法,补膀胱之寒,亦制之以 其所畏也。任甘遂之苦辛,所以直攻其水结。然水结因于气结,必佐杏仁之苦温,以开其水 中之气,气行而水自利矣。水结又因于气热,必佐葶苈之大寒,以清其气分之热,源清而流 自洁矣。若胸中水结而未及中焦者,当小其制,而复以白蜜之甘以缓之,使留恋于胸中, 过宿乃下,但解胸心之结滞,而保肠胃之无伤,是又以香剂为和剂也。是方为利水攻积之 剂,故治水肿、痢疾之初起者甚捷,然必视其人壮实,可以一战成功,如平昔素虚弱与病久 而不任攻伐者,当念虚虚之戒矣。 \x三物白散方\x 治伤寒,寒实结胸无热证者,及胸膈寒实痰水内结等证。 桔梗(三分) 贝母(三分) 巴豆(去皮,熬黑,研如泥,一分) 上杵二味为末,内巴豆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合服。强人一钱,羸者减之。病在膈上 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 【注】是方治寒实痰水结胸,极峻之药也。君以巴豆极辛极烈,攻寒逐水,斩关夺门,所 到之处无不破也。佐以贝母开胸之结,使以桔梗为之舟楫,载巴豆搜逐胸邪。膈上者必 吐,膈下者必利,使其邪悉尽无余矣。然惟知任毒以攻邪,不量强羸,鲜能善其后也,故 羸者减之,不利进热粥,利过进冷粥,盖巴豆性热,得热则行,得冷则止。不用水而用 粥者,藉谷气以保胃也。 \x大黄黄连泻心汤\x 治伤寒表解,心下痞,按之不软,其脉关上浮者。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注】痞硬虚邪而用大黄、黄连,能不起后人之疑耶?仲景使人疑处,正是妙处。盖 因后人未尝细玩,不得其法,皆煎而服之,大悖其旨矣。观乎用气薄之麻沸汤渍大黄、黄 连,须臾去滓,仅得其无形之气,不重其有形之味,是取其气味俱薄,不大泻下。虽曰 攻痞,而攻之之妙义无穷也。 \x附子泻心汤\x 治伤寒表解,心下痞,恶寒汗出者。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 附子(炮去皮,别煮汁,一枚)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注】心下硬痛,结胸也;硬而不痛,心下痞也。恶寒而复汗出,非表不解,乃表阳 虚也。故以大黄、黄连、黄芩泻痞之热,附子温表之阳,合内外而治之。其妙在以麻沸 汤渍三黄,须臾绞去滓,内别煮附子汁,义在泻痞之意轻,扶阳之意重也。 \x甘草泻心汤\x 治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 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 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 甘草(四两) 黄芩(三两) 黄连(一两) 干姜(三两) 半夏(洗,半升) 大枣(擘,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毋论伤寒、中风,表未解,总不可下,医反下之,因而成痞。其人下利日数十 行,水谷不化,腹中雷鸣者,误下胃中空虚也。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者,乘 虚客邪上逆也。医见心下痞硬,谓下之不尽,又复下之,其痞益甚。但此非结热之痞,亦 非寒结之痞,乃乘胃空虚,客气上逆,阳陷阴凝之痞也。方以甘草命名者,取和缓之意。 用甘草、大枣之甘温,补中缓急,治痞之益甚。半夏之辛,破客逆之上从。芩、连泻阳 陷之痞热,干姜散阴凝之痞寒。缓急破逆,泻痞寒热,备乎其治矣。 \x生姜泻心汤\x 治伤寒汗出解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 中雷鸣下利者。 甘草(炙,二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一两) 半夏(洗,半升) 黄芩(三两) 黄连(一两) 生姜(切,四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伤寒汗出之后,余邪转属阳明,心下痞满硬痛不大便者,此其人胃素燥热,因 而成实,攻之可也。今其人平素胃虚,兼胁下有水气,即不误下,余热乘虚入里,结成 痞硬不痛,胃虚不能消化水谷,则干噫食臭也。胃中寒热不和,则腹中雷鸣下利也。名 生姜泻心汤者,其义重在散水气之痞也。生姜、半夏散胁下之水气,人参、大枣补中州 之土虚,干姜、甘草以温里寒,黄芩、黄连以泻痞热。备乎虚水寒热之治,胃中不和下 利之痞,未有不愈者也。 \x半夏泻心汤\x 治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柴胡证具,而以他药下之,但满不痛,心下 痞者。 半夏(洗,半升)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人参(三两) 黄连(一两) 甘草(炙,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集注】王又原曰∶伤寒五六日,柴胡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成痞。即用小柴胡汤,以 干姜易生姜,以黄连易柴胡。彼以和表里,此以彻上下。而必推半夏为君者,痞从呕得来, 半夏之辛以破结而止呕也。 \x旋复代赭石汤\x 治汗、吐、下解之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 旋复花(三两) 人参(二两) 代赭石(一两) 半夏(洗,半升) 生姜(切,五两) 甘草(炙,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集注】罗谦甫曰∶汗、吐、下解后,邪虽去而胃气已亏矣。胃气既亏,三焦因之失 职,清无所归而不升,浊无所纳而不降,是以邪气留滞,伏饮为逆,故心下痞硬,噫气 不除。方中以人参、甘草养正补虚,姜、枣和脾养胃,所以安定中州者至矣。更以代赭 石之重,使之敛浮镇逆,旋复花之辛,用以宣气涤饮,佐人参以归气于下,佐半夏以蠲 饮于上。浊降痞硬可消,清升噫气自除,观仲景治少阴水气上凌,用真武汤镇之;治下 焦滑脱不守,用赤石脂禹余粮固之。此胃虚气失升降,复用此法理之,则胸中转否为泰, 其为归元固下之法,各极其妙如此。 \x麻黄连轺赤小豆汤\x 治伤寒表不解,瘀热在里发黄者。 麻黄(二两) 赤小豆(一升) 杏仁(去皮尖,四十枚) 生姜(切,一两) 大枣(擘,十二枚) 甘草(炙,一两) 生梓白皮(一升) 连轺(二两) 以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半日则尽。 【注】湿热发黄无表里证,热盛者清之,小便不利者利之,里实者下之,表实者汗之, 皆无非为病求去路也。用麻黄汤以开其表,使黄从外而散。去桂枝者避其湿热也,佐姜枣 者和其营卫也,加连轺、梓皮以泻其热,赤小豆以利其湿,同成表实发黄之效也。连轺 即连翘根,无梓皮以茵陈代之,成无己曰∶煎以潦水者,取其味薄不助湿热也。 \x栀子柏皮汤\x 治伤寒身黄发热,无表里证者。 栀子(擘,十五枚) 甘草(一两) 黄柏(一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注】伤寒身黄发热者,若有无汗之表,以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汗之;若有成实之里,以 茵陈蒿汤下之。今外无可汗表证,内无可下里证,惟有黄热,宜以栀子柏皮汤清之可也。 此方之甘草当是茵陈,传写之误也。 \x茵陈蒿汤\x 阳明病发热,但头汗出,身无汗,小便不利,渴饮水浆,此为瘀热在里, 身必发黄,腹微满者,本方主之。 茵陈蒿(六两) 栀子(擘,十四枚) 大黄(二两) 上三味,以水二斗,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 当利,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集注】柯琴曰∶太阳、阳明俱有发黄证,但头汗出而身无汗,则热不外越。小便不利, 则热不下泄,故瘀热在里。然里有不同,肌肉是太阳之里,当汗而发之,故用麻黄连翘 赤小豆汤为凉散法。心胸是太阳阳明之里,当寒以胜之,用栀子柏皮汤,乃清火法。肠胃 是阳明之里,当泻之于内,故立本方,是逐秽法。茵陈禀北方之气,经冬不调,傲霜凌 雪,偏受大寒之气,故能除热邪留结,率栀子以通水源,大黄以调胃实,令一身内外瘀 热,悉从小便而出,腹满自减,肠胃无伤,乃合引而竭之之法,此阳明利水之圣剂也。又 曰∶仲景治阳明渴饮有四法∶本太阳转属者,五苓散微发汗以散水气∶大烦燥渴小便自利 者,白虎加参清火而生津;脉浮发热小便不利者,猪苓汤滋阴而利水;小便不利腹满者, 茵陈蒿汤以泄满,令黄从小便出,病情治法,胸有成竹矣。每思仲景利小便必用气化之品, 通大便必用承气之品。故小便不利者,必加茯苓,甚者兼用猪苓,因二苓为气化之品,而 小便由于气化也。兹小便不利,不用二苓者何?本论云∶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 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小便故也。斯知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用,则 汗不出而渴者,津液先虚,更不可用明矣。此以推陈致新之茵陈,佐以屈曲下行之栀子,不 用枳、朴以承气,与芒硝之峻利,则大黄但可以润胃燥,而大便之不遽行可知。故必一 宿而腹始减,黄从小便去而不由大肠去,仲景立法神奇,匪夷所思耳。


卷八

[编辑]

删补名医方论(八)

\x小柴胡汤\x 治伤寒五六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耳 聋,脉弦数者,此是少阳经半表半里之证,宜此汤以和解之。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 甘草(炙,三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栝蒌根。若 腹中痛,去黄芩加芍药。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 加茯苓。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温覆取微似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 姜,加五味子、干姜。 【集注】程应旄曰∶方以小柴胡名者,取配乎少阳之义也。至于制方之旨及加减法,则 所云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尽之矣。何则?少阳脉循胁肋,在腹阳背阴两岐间,在 表之邪欲入里,为里气所拒,故寒往而热来。表里相拒而留于岐分,故胸胁苦满。神识以 拒而昏困,故嘿嘿。木受邪则妨土,故不欲食。胆为阳木而居清道,为邪所郁,火无从 泄,逼炎心分,故心烦。清气郁而浊,则成痰滞,故喜呕。呕则木火两舒,故喜之也。此 则少阳定有之证,其余或之云者,以少阳在人身为游部,凡表里经络之罅,皆能随其虚 而见之,不定之邪也。据证俱是太阳经中所有者,特以五六日上见,故属之少阳,半表 半里兼而有之,方是小柴胡证。方中以柴胡疏木,使半表之邪得从外宣,黄芩清火,使 半里之邪得从内彻。半夏豁痰饮,降里气之逆。人参补久虚,助生发之气。甘草佐柴、芩 调和内外。姜、枣佐参、夏通达营卫,相须相济,使邪无内向而外解也。至若烦而不呕 者,火成燥实而逼胸,故去人参、半夏加栝蒌实也。渴者,燥已耗液而逼肺,故去半夏 加栝蒌根也。腹中痛,木气散入土中,胃阳受困,故去黄芩以安土,加白芍以戢木也。胁 下痞硬者,邪既留则木气实,故去大枣之甘而泥,加牡蛎之咸而软也。心下悸、小便不 利者,水邪侵乎心矣,故去黄芩之苦而伐,加茯苓之淡而渗也。不渴身有微热者,半表之 寒尚滞于肌,故去人参加桂枝以解之也。咳者,半表之寒凑入于肺,故去参、枣加五味 子,易生姜为干姜以温之,虽肺寒不减黄芩,恐干姜助热也。总之,邪在少阳,是表寒里 热,两郁不得升之,故小柴胡之治,所谓升降浮沉则顺之也。 \x大柴胡汤\x 治热结在内,心下急呕不止,郁郁微烦,柴胡证仍在者,与大柴胡汤下之。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 芍药(三两) 枳实(四枚) 大黄(二两) 生姜(五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柴胡证在,又复有里,故立少阳两解法也。以小柴胡汤加枳实、芍药者,仍解 其外以和其内也。去参、草者,以里不虚。少加大黄,以泻结热。倍生姜者,因呕不止也。 斯方也,柴胡得生姜之倍,解半表之功捷,枳、芍得大黄之少,攻半里之效徐,虽云下之,亦 下中之和剂也。 \x柴胡桂枝汤\x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此太阳少阳并病 也,柴胡桂枝汤主之。 柴胡(四两) 桂枝(一两半) 人参(一两半) 甘草(一两) 半夏(洗,二合半) 黄芩(一两半) 芍药(一两半) 大枣(擘,六枚) 生姜(切,一两半)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服。 【集注】柯琴曰∶仲景书中最重柴、桂二方。以桂枝解太阳肌表,又可以调诸经之肌 表;小柴胡解少阳半表,亦可以和三阳之半表。故于六经病外,独有桂枝证、柴胡证之 称,见二方之任重不拘于经也。如阳浮阴弱条是仲景自为桂枝证之注释;血弱气虚条亦 仲景自为柴胡证之注释。桂枝有坏病,柴胡亦有坏病,桂枝有疑似证,柴胡亦有疑似证。 病如桂枝证而实非,若脚挛急与胸中痞硬者是已。病如柴胡证而实非,本渴而饮水呕食 谷呕,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是已。此条为伤寒六七日,正寒热当退之时,反见发热恶 寒诸表证,更见心下支结诸里证,表里不解,法当表里双解之。然恶寒微,发热亦微,可 知肢节烦疼,则一身骨节不疼;可知微呕,心下亦微结,故谓之支结。表证虽不去而已轻, 里证虽已见而未甚。故取桂枝之半,以散太阳未尽之邪;取柴胡之半,以解少阳微结之 证。口不渴、身有微热者,法当去人参;以六七日来,邪虽未解,而正已虚,故仍用之。 外证虽在,而病机已见于里,故方以柴胡冠桂枝之上,为双解两阳之轻剂也。 \x黄芩汤\x 治太阳、少阳合病,自下利者。若呕者,加半夏、生姜。 黄芩 甘草 芍药(各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呕者,加半夏半升,生姜三两。 【集注】程应旄曰∶此之合病者,头痛,胸满口苦,咽干,目眩,或往来寒热,或脉 大而弦,半表之邪、不待太阳传递而即合。少阳里气失守,所以下利,阳热渐盛,所以上 呕。故用黄芩汤清热益阴,半里清而半表自解矣。 柯琴曰∶太阳、少阳合病,是热邪已入少阳之里。胆火下攻于脾,故自下利,上逆 于胃,故兼呕也。与黄芩汤,酸苦相济,调中以存阴也。热不在半表,故不用柴胡,今 热已入半里,故黄芩主之。虽非胃实,亦非胃虚,故不须人参以补中。兼呕者,故仍加 半夏、生姜,以降逆也。 \x黄连汤\x 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 黄连(三两)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 人参(二两) 桂枝(三两) 半夏(半升)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 【集注】程应旄曰∶热在胸中,有烦躁郁闷之证可知。胃中反有邪气,以寒邪被格在 下故也。此证寒热俱有,较之大青龙之寒热,已向近里一层,故其证不见之表里际,而只 见之上下际。腹中痛者,阴邪在胃而寒乃独治于下也。欲呕吐者,阳邪在胸、而热乃独 治于上也。此为上下相格治法,亦寒热并施,而辛寒易以苦寒,辛热加以苦热,更以人参、 半夏以补宣中气,升降阴阳。自此条而互及泻心诸汤,皆其法也。 成无己曰∶湿家下后,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是邪气入里而为下热 上寒也。此伤寒传里而为下寒上热也。 喻昌曰∶阴阳悖逆,皆当和解法。 \x黄连阿胶汤\x 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 黄连(四两) 黄芩(一两) 芍药(二两) 鸡子黄(二枚) 阿胶(三两)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 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集注】柯琴曰∶此少阴病之泻心汤也。凡泻心必藉连、芩,而导引有阴阳之别。病 在三阳,胃中不和,而心下痞硬者,虚则加参。甘补之,实则加大黄下之。病在少阴,而 心中烦不得卧者,既不得用参、甘以助阳,亦不得用大黄以伤胃矣。用芩、连以直折心火, 用阿胶以补肾阴,鸡子黄佐芩、连于泻心中补心血,芍药佐阿胶于补阴中敛阴气,斯则 心肾交合,水升火降。是以扶阴泻阳之方,变而为滋阴和阳之剂也。是则少阴之火,各归 其部,心中之烦不得卧可除矣。经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斯方之谓欤! \x理中汤丸\x 治中气不运,腹中不实,口失滋味,病久不食,脏腑不调,与伤寒直中 太阴,自利不渴,寒多而呕等证。 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上四味,捣筛为末,蜜丸如鸡子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枚, 夜二枚;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根据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 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多吐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 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 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 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衣被。 【集注】程应旄曰∶阳之动始于温,温气得而谷精运,谷气升而中气赡,故名曰理中, 实以燮理之功,予中焦之阳也。若胃阳虚,则中气失宰,膻中无发宣之用,六腑无洒陈之 功,犹如釜薪失焰,故下致清谷,上失滋味,五脏凌夺,诸证所由来也。参、术、炙草,所 以守中州,干姜辛以温中,必假之以焰釜薪而腾阳气,是以谷入于阴,长气于阳,上输 华盖,下摄州都,五脏六腑,皆以受气,此理中之旨也。若水寒互胜,即当脾肾双温,加 以附子,则命门益土母温矣。白术补脾,得人参则壅气,故脐下动气;吐多腹满者,去 术也。加桂以伐肾邪,加生姜以止呕也。加附子以消阴也。下多者湿胜也,还用术燥湿 也。渴欲饮水饮渴也,加术使饮化津生也。心下悸停水也,加茯苓导水也。腹中痛倍人参, 虚痛也。寒者加干姜,寒甚也。 \x干姜附子汤\x 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 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干姜(一两) 附子(去皮,生用,破八片,一枚)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x茯苓四逆汤\x 伤寒厥而心下悸,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六两) 人参(一两) 甘草(炙,一两) 干姜(一两) 附子(生用,破八片,一枚)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注】凡太阳病治不如法,汗后复下,或下后复汗,误而又误,变成坏病。若其人阳 盛而从热化,则转属三阳,阳衰而从寒化,则系在三阴。此二汤所治之烦躁,皆坏病也。烦 躁虽六经俱有,而多见于太阳、少阴者,太阳为真阴之标,少阴为真阳之本也。未经汗 下而烦躁,多属阳,其脉实大,其证渴热,是烦为阳盛,躁为阴虚。已经汗下而烦躁,多 属阴,其脉沉微,其证汗厥,是烦为阳虚,躁为阴极也。夫先下后汗,于法为逆,外无大 热,内不渴呕,似乎阴阳自和,而实妄汗亡阳,所以虚阳扰乱于阳分,故昼日烦躁不得 眠,盛阴偏安于阴分,故夜而安静。脉沉微,是真阳将脱而烦躁也。用干姜、附子壮阳以 配阴。姜、附者,阳中阳也,生用则力更锐, 不加甘草则势更猛,是方比四逆为峻,救其相离,故当急也。先汗后下,于法虽顺,若 病不解,厥悸仍然,骤增昼夜烦躁,似乎阴盛格阳,而实肾上凌心,皆因水不安其位,挟 阴邪而上乘,是阳虚有水气之烦躁也。用茯苓君四逆,抑阴以伐水。人参佐四逆,生气 而益阳。参、苓君子也,兼调以甘草,比四逆为缓,阴阳不急,故当缓也。一去甘草,一 加参、苓,而缓急自别,仲景用方之妙如此。 \x附子汤\x 治少阴病,身痛手足寒,骨节痛,口中和,背恶寒,脉沉者。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二枚) 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少阴为寒水之脏,故伤寒之重者多入少阴,所以少阴一经最多死证。方中君附 子二枚者,取其力之锐,且以重其任也。生用者,一以壮少火之阳,一以散中外之寒,则 恶寒自止,身痛自除,手足自温矣;所以固生气之原,令五脏六腑有本,十二经脉有根, 脉自不沉,骨节可和矣。更佐白术以培土,芍药以平木,茯苓以伐水。水伐火自旺,旺则 阴翳消,木平土益安,安则水有制,制则生化。此万全之术,其畏而不敢用,束手待毙 者,曷可胜计耶! \x四逆汤\x 治脉沉厥逆等证。 甘草(炙,二两) 干姜(一两半)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注】方名四逆者,主治少阴中外皆寒,四肢厥逆也。君以炙草之甘温,温养阳气。臣 以姜、附之辛温,助阳胜寒。甘草得姜、附,鼓肾阳温中寒,有水中暖土之功;姜附得甘 草,通关节走四肢,有逐阴回阳之力。肾阳鼓寒,阴消则阳气外达而脉升手足温矣。 \x通脉四逆汤\x 治少阴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 人面赤色,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厥阴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 出而厥者主之。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甘草(炙,二两) 附子(生用,去皮,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去 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加人参二两。 【注】论中扶阳抑阴之剂,中寒阳微不能外达,主以四逆。中外俱寒,阳气虚甚,主 以附子。阴盛于下,格阳于上,主以白通。阴盛于内,格阳于外,主以通脉。是则可知四 逆营运阳气者也,附子温补阳气者也,白通宣通上下之阳气者也,通脉通达内外之阳气 者也。今脉微欲绝,里寒外热,是肾中阴盛,格阳于外,故主之也。倍干姜加甘草佐附子, 易名通脉四逆汤者,以其能大壮元阳,主持中外,共招外热反之于内。盖此时生气已离, 亡在俄顷,若以柔缓之甘草为君,岂能疾呼外阳耶?故易以干姜。然必加甘草与干姜等 分者,恐涣漫之余,姜、附之猛不能安养元气,所谓有制之师也。若面赤者,加葱以通 格上之阳。腹痛者,加芍药以和在里之阴。呕逆者,加生姜以止呕。咽痛者,加桔梗以利 咽。利止脉不出气少者,俱倍人参,以生元气而复脉也。 \x白通汤\x 治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元脉,干呕烦者,白通 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脉微续者生。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 片,一枚)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x白通加猪胆汁汤\x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 人尿(五合) 猪胆汁(一合) 以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猪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 无胆汁亦可。 【注】是方也,即四逆汤减甘草加葱白也,而名之曰白通者,以葱白能通阳气也。减甘 草者,因其缓也;加尿胆者,从其类也。下咽之后,冷体既消,热性便发,情且不违而 致大益,则二气之拒格可调,上下之阴阳可通矣。 \x真武汤\x 治少阴水气为患,腹痛下利,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其人或咳或呕,或 小便利而下利者,用此加减。 白术(二两) 茯苓(二两) 白芍(二两) 大附子(炮,一枚) 生姜(切,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去芍 药加干姜二两。若呕,去附子加生姜,足成半斤。 【注】小青龙汤治表不解有水气,中外皆寒实之病也。真武汤治表已解有水气,中外 皆寒虚之病也。真武者,北方司水之神也,以之名汤者,借以镇水之义也。夫人一身制水 者脾也,主水者肾也,肾为胃关,聚水而从其类,倘肾中无阳,则脾之枢机虽运,而肾 之关门不开,水即欲行,以无主制,故泛溢妄行而有是证也。用附子之辛热,壮肾之元 阳,则水有所主矣。白术之苦燥创建中土,则水有所制矣。生姜之辛散,佐附子以补阳,于 主水中寓散水之意。茯苓之淡渗,佐白术以健土,于制水中寓利水之道焉。而尤妙在芍 药之酸收,仲景之旨微矣。盖人之身阳根于阴,若徒以辛热补阳,不少佐以酸收之品,恐 真阳飞越矣。用芍药者,是亟收阳气归根于阴也。于此推之,则可知误服青龙致发汗亡 阳者,所以于补阳药中之必需芍药也。然下利减芍药者,以其阳不外散也;加干姜者,以 其温中胜寒也。水寒伤肺则咳,加细辛、干姜者,散水寒也;加五味子者,收肺气也。小 便利者,去茯苓,以其虽寒而水不能停也。呕者,去附子倍生姜,以其病非下焦,水停于 胃也。所以不须温肾以行水,只当温胃以散水,且生姜功能止呕也。 \x当归四逆汤\x 手足厥冷,脉细欲绝者,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加吴茱萸、生姜。 当归(三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细辛(二两) 通草(二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二十五枚)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x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x 于前汤内加吴茱萸半斤,生姜三两。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分温五服。 【注】凡厥阴病则脉微而厥,以厥阴为三阴之尽,阴尽阳生,若受其邪,则阴阳之气 不相顺接,故脉微而厥也,然厥阴之脏,相火游行其间,经虽受寒,而脏不即寒,故先 厥者后必发热。所以伤寒初起,见其手足厥冷,脉细欲绝者,不得遽认为虚寒而用姜、附 也。此方取桂枝汤,君以当归者,厥阴主肝为血室也。佐细辛味极辛,能达三阴,外温 经而内温脏。通草其性极通,善开关节,内通窍而外通营。倍加大枣,即建中加饴用甘 之法。减去生姜,恐辛过甚而迅散也。肝之志苦急,肝之神欲散,甘辛并举,则志遂而 神悦,未有厥阴神志遂悦,而脉微不出,手足不温者也。不须参、苓之补,不用姜、附 之峻,此厥阴厥逆与太少不同治也。若其人内有久寒,非辛温之品所能兼治,则加吴茱 萸、生姜之辛热,更用酒煎,佐细辛直通厥阴之脏,迅散内外之寒,是又救厥阴内外两 伤于寒之法也。 \x吴茱萸汤\x 治厥阴病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少阴证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阳 明食谷欲呕者。 吴茱萸(一升)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集注】罗谦甫曰∶仲景救阳诸法,于少阴四逆汤必用姜附;通脉四逆汤倍加干姜,其 附子生用;附子汤又加生附至二枚。所以然者,或壮微阳使之外达,或招飞阳使之内返, 此皆少阴真阳失所,故以回阳为亟也。至其治厥阴,则易以吴茱萸,而并去前汤诸药,独 用人参、姜、枣者,盖人身厥阴肝木虽为两阴交尽,而一阳之真气实起其中,此之生气 一虚,则三阴浊气直逼中上,不惟本经诸证悉具,将阳明之健运失职,以至少阴之真阳 浮露而吐利,厥逆烦躁欲死,食谷欲呕,种种丛生矣。吴茱萸得东方震气,辛苦大热,能 达木郁,直入厥阴,降其盛阴之浊气,使阴翳全消,用以为君。人参秉冲和之气,甘温 大补,能接天真,挽回性命,升其垂绝之生气,令阳光普照,用以为臣。佐姜、枣和胃 而行四末。斯则震坤合德,木土不害,一阳之妙用成,而三焦之间无非生生之气矣。诸 证有不退者乎?盖仲景之法,于少阴则重固元阳,于厥阴则重护生气。学人当深思而得 之矣。 \x乌梅丸\x 治厥阴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蛔。又主久痢。 乌梅(三百个)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一斤) 当归(四两) 附子(六两) 蜀椒(去汗,四两) 桂枝(六两) 人参(六两) 黄柏(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浸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 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九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稍加至二十 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集注】柯琴曰∶六阴惟厥阴为难治。其本阴,其标热,其体木,其用火,必伏其所 主而先其所因,或收、或散、或逆、或从,随所利而行之,调其中气使之和平,是治厥阴 法也。厥阴当两阴交尽,又名阴之绝阳,宜无热矣。第其具合晦朔之理,阴之初尽即阳 之初生,所以厥阴病热,是少阳使然也。火王则水亏,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气 有余便是火也。木胜则克土,故饥不欲食。虫为风化,饥则胃中空虚,蛔闻食臭出,故吐 蛔也。仲景立方,皆以甘辛苦味为君,不用酸收之品,而此用之者,以厥阴主肝木耳。 《洪范》曰∶木曰曲直作酸。《内经》曰∶木生酸,酸入肝。君乌梅之大酸,是伏其所主 也。配黄连泻心而除疼,佐黄柏滋肾以除渴,先其所因也。连、柏治厥阴阳邪则有余,不 足以治阴邪也。椒、附、辛、姜大辛之品并举,不但治厥阴阴邪,且肝欲散,以辛散之 也。又加桂枝、当归,是肝藏血,求其所属也。寒热杂用,则气味不和,佐以人参,调 其中气。以苦酒浸乌梅,同气相求,蒸之米下,资其谷气。加蜜为丸,少与而渐加之,缓 则治其本也。蛔,昆虫也,生冷之物与湿热之气相成,故药亦寒热互用,且胸中烦而吐 蛔,则连、柏是寒因热用也。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信为治虫佳剂。久痢则 虚,调其寒热,酸以收之,下痢自止。 \x赤石脂禹余粮汤\x 治久利不止,大肠虚脱,服理中丸而利益甚者。 赤石脂(捣碎,一斤) 禹余粮(捣碎,一斤)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集注】柯琴曰∶甘、姜、参、术可以补中宫元气之虚,而不足以固下焦脂膏之脱。此 利在下焦,故不得以理中之剂收功矣。然大肠之不固,无责在胃,关门之不闭,无责在 脾,二石皆土之精气所结,实胃而涩肠,急以治下焦之标者,实以培中宫之本也。要知 此证土虚而火不虚,故不宜于姜、附。若湿甚而虚不甚,复利不止者,故又当利小便也。 \x白头翁汤\x 治厥阴热利,下重,脉沉弦,渴欲饮水者。 白头翁(三两) 黄连(三两) 黄柏(三两) 秦皮(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注】三阴俱有下利证,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也;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惟厥阴下 利属于寒者,厥而不渴,下利清谷;属于热者,消渴下重,下利脓血。此热利下重,乃 火郁湿蒸,秽气奔迫广肠魄门,重滞而难出。《内经》云暴注下迫者是矣。君以白头翁寒而 苦辛,臣以秦皮寒而苦涩。寒能胜热,苦能燥湿,辛以散火之郁,涩以收下重之利也。佐 黄连清上焦之火,则渴可止。使黄柏泻下焦之热,则利自除也。治厥阴热利有二,初利 用此方,以苦燥之,以辛散之,以涩固之,是谓以寒治热之法;久利则用乌梅丸之酸以收 火,佐以苦寒,杂以温补,是谓逆之从之,随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之平也。

本作品由于校订不足而错误百出。您可以参考可靠的原作版本,尝试改善它,再移除这个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