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勉庵先生文集/卷二十三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二十二 勉庵先生文集
卷二十三
作者:崔益铉
1909年
卷二十四

[编辑]

仁同兪氏族谱跋

[编辑]

谱属一家私事。而关系则有大焉。厥初生民。推以为祖。所以明万物之有本也。生卒年爵。详其世代。所以著君臣之际也。干支相承。昭穆为序。所以明父子天经。不可以人为乱之也。以之妻封子姓。夫妇别而长幼序。以之立言述事。垂诸不朽。而朋友之信寓焉。谱而合于此义。则名正言顺。天理明而人伦正。一或反是则违天乱常而人纪息矣。日兪君致庆。自海西之延安。过余青城山中。而言曰。兪氏之籍五。其一仁同。而我先祖副学公。在成庙朝。抗疏折奸。有古争臣风。自后簪缨相承。为世望族。中叶以降。迁徙无常。文献无证。至于近日。则殆寂寥矣。不肖等。深惧先徽之日泯。图所以嗣述阐扬。既以重翁省斋两先生文字。铭墓道叙谱牒。在后嗣子孙。固十分无馀憾矣。而有序则有跋。亦例也。幸子一言以光之。余谓两翁。有德君子。其言固可传悠久。愚放废一病人。素患乏文。设或有作。其于不信何。抑观其谱牒凡例。精密简易。于传疑传信之际。必敬必慎。不敢有杜撰自我之迹。而于存亡年号。生养继序之间。尤三致意焉。其䂓模范围。与近世各家。名以序昭穆收宗族。而实归假真售伪。夹私背公之地者。不啻若天壤矣。宜乎两翁之眷眷于是也。然则兪氏今日之谱。虽曰单寒。安知不为异时植天纪明人伦之一助也欤。吾将拭目以俟之。

书张慵隐行录后

[编辑]

张君锡𱢉甫。示以其先君子慵隐公状录。俾置一言。不佞再三辞。既而思之。阐先徽。孝子至情。好懿德秉彜所同。苟嫌短拙泯然而已。则殆天理废而人心息矣。噫。世级愈下。士趍多歧。操躬敛迹。有志经术者。百不获一焉。幸而得之。则又高尚其事。亭立物表者。十不获一焉。慵隐公盖经术而高尚者也。吾闻古之隐德。多嵁。岩以为居。寂寞以为邻。公其人欤。由是言之。则慵隐公七分之迹。已悉于锡𱢉甫记述中。固不待馀人叠床。若其散逸而未及收拾者。又当有乡党月朝。嗣是而书者。

题金羲正辛卯日记后辛卯夏。倭以渔采事。尝试济州。为州民不受。乃有杀越之变。守土官。不能自断。以其状驰启。朝廷择文武备具者。以原任将臣李奎远。差防御使。给马下送。而又虑赴任之初。或有民情惊扰之弊。则欲得本土人解事有物望者一员。使之前期布告而难其人。于是。侍臣闵种默。以前幼学金羲正应荐。乃与日本领事官,我国查判官等。同船出去。一朔馀竣事而还。众议将以机务府新设。官爵主事,委员等职。酬其劳。金君固辞不受。遂除崇仁殿参奉。受告身而归。

[编辑]

右瀛洲士人金君羲正甫。以倭渔采事。相接时日记首末也。盖自丙子纳倭。朝廷将国计民产。付厥掌握。而立云则立。坐云则坐。莫之敢撄者。垂二十年。公卿大夫百执事之列。未闻以济艰刷耻。尊主庇民。自任其责。徒俛首伈伈。日候羽毛介鳞辈。鼻息眴睨。以为欣戚。而苟幸朝夕之无事。呜呼殆哉。其岌岌乎。是录也。在仓卒急遽之际。问对酬酢。不失礼义。善其辞令。颉颃调揉。不慑不激。能使天外异类。起敬心降。不敢以慢辞责言。有所加焉。殆亦未闻于近年来大小奉命者也。苟善观于斯录。于上于下。各自振厉。慨然于耻辱之不可忘。姑息之不可狃。委靡疲软之不可久。早夜孜孜以修明政事。整顿纲维。任贒使能。爱养民力。使吾自治之实。隐然足以折冲外侮。则彼兽蹄鸟迹。安能肆然于白日之下。而汩陈我数千里殷师大邦。五百年礼义正俗哉。凡百君子。尚其视以为准也夫。

跋松梧堂遗稿

[编辑]

松梧堂尹公。曾以诗文。鸣于场屋。虽一代能手。皆敛衽竖幡。顾厄于命数。屡举见屈。便杜门却扫。训子课孙。不干利禄。而开之以孝敬礼让仁义忠信之道。二世三世。逮至今日。绍述阐绎。言足听闻。公四世孙滋铉。一日奉书一卷。谂于余曰。此吾先祖咳唾馀响也。不肖拳拳奉守以至于此。而不能有以表著而显扬之。窃惧其泯没无传。惟丈人幸与之一言。则不朽之惠。岂惟子孙赖之。余受而读之。不待卒篇。而可验其老宿工程也。因谓公之行治。重庵金公撰述。足以传之无穷。尚奚以余言为哉。顾其请之勤。有不可虚者。因书其后如此。

跋双松陈公事实

[编辑]

我东号称小华。而罄赋之所出。极政之所加。不满九州之一。顾国家用人。不以德行才艺。区区于门地。显微。至若西北两省。迺圣祖发迹。殷师设教之地。而其不视以荒服羁州者几希。国已褊矣。又画而别之。何其自小也。然士或有往往自力。不为穷达劝沮。而明德新民之说。嚣嚣于村塾口耳间。是则列圣培养之泽。先正修明之化。可见其无远不曁矣。关北之洪原莲池山下。旧有双松陈公讳斗柄者。登明经科。官至邮丞而止。迄今数百年。冠章甫衣缝掖。尚爱慕尊亲。俎豆以享之。金石以纪之者。岂其取足于一命职位而然哉。盖其平生反求务实之功。范俗及人之政。一自原于天命。根于人心中出来。鼓发观感。自有百世不斩。而非人力所可移易也。安知异日。记益州之迹。传楚国之贤者。不大书其事垂诸久远。而匹美古人也耶。曺君东焕。千里来顾。示其事实一通。因书其感于中者。如右。

题鹤轩记文后

[编辑]

古人尚质。以名不以别号。号。后世之末失也。君子不贵焉。若其不我自称。而为众推许同然一辞者。虽欲辞之而不居。不可得也。则斯其为真实公共。殆比拟于古今绝罕之和靖希夷而可无愧也。翁居华鹤山下。木食涧饮。不出户庭三十馀年。不求人知而人自知之。不我自号而人自号之。是则环山内外居者何限。而鹤轩二字。翁之所独也。是诚行何德义。而得此声于梁楚间哉。其故可知也。易之中孚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此言何谓也。夫子释之曰。中心愿也。已揭其一心字而示之矣。又曰。善则千里之外应之。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并与心之德而教之矣。盖万物同具一心。形虽有尔我之别。而理初无彼此之隔也。此善则彼悦。此肆则彼忤。如桴鼓影响之捷。故隐微幽独之中。造次急遽之顷。一念从违。一事得失。似不甚干而造物降监。向背已分。声气类应。吉㐫不忒。此诚天地之良能。鬼神之本情。夫岂无理而圣人言之哉。由是言之。则翁虽埋没草莽。不少槩见。可想其本领坦荡。内无拘牵。外绝邪妄。而信无不及。自然感应者。有如是矣。噫。岂易言哉。

书金子元回甲诗后

[编辑]

人于生日。当倍悲痛。此子程子千载至训。而亦人人自有之常情也。今观智藏子回甲诗。其蓼莪风树之悲尚矣。而又有奋忠敌忾金革鼓鼙之气。何其异也。呜呼。此时势使之然也。夫忠孝鲜能两全。而皆根于人心。无上下贵贱之殊。惟视其所在而致力焉。智藏子以眇然韦布。宜无所致力于忠君之举。而以春秋乱贼。人皆可讨之义观之。则如诗中所言。君迁母弑之变。其不可以韦布之故而不思致讨明矣。然终不成则天也。而父母劬劳之辰。又适在于苍黄痛哭之日。此智藏子之诗。所以异乎人之回甲诗也。后之读此诗者。论其世尚其人。当亦有以为不失忠孝之意矣。遂书此以谂之。

题李贞悼公家乘后

[编辑]

寿考或可得。贵显尚可求。少焉如飘风之过耳。如浮云之过空。不足为有无。惟名教中人。烈烈焉赫赫焉。数百世如一日者。是孰使之然哉。过去者如是。则未来者又未知几数百世。天下之寿且贵。莫名教若也。余读李氏家乘。始详惠嫔杨氏,汉南君贞悼公屈伸首末。与其脚下诸子。至行懿德。比平日史牒间泛然涉猎。辄觉毛发洒淅。感激自别。此香下柳公。与其胤基一君。所以慷慨太息于世道人事之陞降平陂。而大家发挥。眷眷不置者也。噫。岂偶然而已哉。是则不但为一家之私藏而已。宜写一通。付之四达之街。使浅夫宵人。人人目击。而感发其爱君殉国亲上死长之心。则末俗膏肓。庶或有瘳。而其于伦理。岂少补之哉。后孙凡元甫。固穷好义。素履坦然。尤以见祖先之壁立。而子孙之不倒东来西。甚可敬也。日袖先迹。丐一言以续之。余疏于文墨。非敢为役而托名为荣。遂尘秽卷端而归之。

崔禹叙铨九南征录跋

[编辑]

人言春秋。因乱而作。又以杜工部北征为诗史。夫以圣人君子。至诚恻怛。居不尊不信之地。不得行其政教。则只得记事述辞。用寓其存天理植人纪之微意也。至若后世之野谈琐录。虽不可准以一例。而其或遭值时变。流出于悲愤慷慨。不能自已之同情。则若此录者。又曷可少哉。禹叙其贒矣乎。盖国家自多难以来。西胡内蚀。东匪外煽。叙秩命讨之大经大本。仁义忠孝之实心实性。剥丧殆尽。骎骎为长夜坚冰者。数十年。爱君向国之论。已矣无闻。顾乃尊其人师其道。昼夜额额者。无往非引风而止燎。推波而助澜也。孰能有视若仇敌。誓不共天。而倡言排之者乎。言且不能。抑自许以汛扫廓清之任。而不计成败利钝者。又其谁欤。于斯时也。以天子不识面目之闾巷韦布。手乏寸兵。身无蚁援。而其能出万死一生之计。勇往直前。奋义敌忾。图报数百年涵濡培养之先王恩泽。决非性根仁爱则不能也。孟子以能言距杨墨。为圣人之徒。朱先生以贼当捉当杀。为主边人者。政为今日准备而发也。至其事竟不济。而不得已以万叠头流。为毕生家计者。夫岂志之所愿哉。后之人。庶其观于此而兴感也夫。

题金隐斋昌信行录后

[编辑]

有颀然一儒生。金姓永斗其名。远自湖南之楚山。踵门请曰。吾祖隐斋公。孝友之笃。游学之实。自有源委。顾尚无一部可证文字。惟执事图之。余谓光山氏。远自罗丽。迄于我朝道学也。文章也。节义也。炳炳爀爀。世不绝书。与天壤同其久远者。闾巷妇孺之所共闻知也。屏溪翁。江门八士之一也。公与金屯庵。出入其门。薰炙服习。则其有闻于权文纯宋文正之緖馀。而渊源授受之正。不可诬矣。若其亲病血指。延三日命。居丧。老不废墓前哭。又邻里乡党。耳目之所逮也。公于一省。而邑志昭然。私于一家。而实录在焉。何庸叠床。无已则有一焉。念昔晦翁夫子。辞人文字。而劝其修身读书。使人谓君子之子者。其意岂偶然哉。是则同是阐先而有大小轻重之分焉。勉哉夙夜。无忝所生。孝之大者也。大之当如何。服先王之服。诵先王之言。行先王之道。绝去柔道之牵。而保全天赋之衷。耳。苟如是也。先公隐微之德。将不待区区文字。而著显于世矣。既以是对。又书之如右。用副择狂之盛云。

题同余亭记文后

[编辑]

尹氏二大雅。以厥门父兄之意。过余青城而言曰。咸平之花树山。我尹氏三纲之所自出。精灵气魄。㒲萃陟降。临我后人。固百世如一日。而当玆大乱。视天则梦梦矣。视人则泄泄矣。兢兢一念。窃惧其与时偕往。没入为腥膻鬼教之归也。乃于玆山之下莲池之上。建置小亭。用以为朝夕瞻望仿佛薰炙之地。松沙奇寝郞。实命名以记之矣。丈人幸一言而续貂也。余作而辞曰。所求于记外者。以其或文不尽言。言不尽意。有待馀人。观于此作。霶霈委曲。语完意足。黎眉大手。莫以尚之。愚何敢赞一。夫以物观物。则物各赋形。固不无内外彼此之别。以理观物。则芝兰也。松菊也。莫非可爱底物事。而濂翁之独取于莲者。其意何居焉。岂不以根茎于淤泥秽浊。而不变其洁净洒落。皭而不滓之本性者。有似于正人君子。不为气欲所掩。而伸于万物之上者耶。盖尹氏别提公。为玆山始基之祖。而至若康夫人之从夫幷命。西岩公之复仇战亡。梧川李相公,经山郑相公笔力谨严。可征久远。参议公之赍恨没世。监役公之倡义赴难。愚谷公之秉执尊攘。虽所遇地头之或有不同。其一出于至诚恻怛。而不咈乎天理之心之当然者。斯可见矣。且今一天之下四海之广。衣裳沦于粪壤。人类陷于禽兽者。垂数十年矣。于其子孙。能自植立。服先王之服。读圣贒之书。讲仁义之道。切磨淬砺之盛。皆言足听闻。使濂翁而可作。断当并列于所爱之中。而世人之同不同。又不足论也。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因书其所感者如右。是役也。有司者。相龟,珏炳,琪炳。二大雅。相鼐,厚炳。

书归𤃡斋记文后

[编辑]

夫幼而学。壮而仕。老而归。出处之大经。士君子所同也。其或不能忘情于轩冕印绂之间。而昏夜要津。老白首不知止者。抑何心。若故掌宪尹公。则可异焉。公蚤捷魁科。历敭台省。考其世则先王典章。尚有存者。以其地则一国巨室之源流也。苟少屑意。金马玉署。可平步而致也。乃年未六旬。便即退休于江海之上。命宾友从子第。登山临流。弦歌赋诗。放浪尘埃之外。而无毫发慷慨不遇之意见于言面。则其于势利。何有哉。其仕而能归。不待斋扁而可信无疑矣。从子相鼐甫。袖其原记。丐余一言以尾之。因窃念余于公。虽无雅分。并时释褐。迭相上下于铨望注拟之间者。赫赫如昨日。而倏已为四十年光阴矣。抚旧视今。得无感念而太息者欤。姑书此而归之。公讳滋华。字重明。官止司宪府掌令。斋在紫阳山下𤃡水之上。故自号归𤃡斋云。

跋尹林泉礼衡行迹

[编辑]

穆陵龙蛇之役。尹氏林泉公。以前任明川府使。为京畿监司沈岱从事官。兼副元帅。战至铁原殉节。子愿。血书付奴。从父幷命。余读其家传及临绝时五言一律。未尝不三复流涕也。夫忠义之性。出于秉彜之所同。策名许国。以事一人者。宜其讲之熟矣。历观古今。板荡之际。士大夫其能出身卫国。死于王事。如尹公者。盖无几焉。岂非义利之分不素明。取舍之定无预讲。至于仓卒。则贪生畏死。而惟利之从也耶。若公树立。殆尤翁所谓日月不坠。则其气不泯。山岳不颓。则其节不灭。河海不竭。则其名不亏者也。虽不无大小微著之分。而其有补于风化民彜。一也。是宜为国家者。搜罗褒扬。使中外耳目。感发其忠义之良心。而为异日兴复之地者。不但已也。岂曰尹氏之一家私事而已哉。后孙滋赫,相龙。并文行克家。有声士友间。尤以见醴源芝根。有自来矣。不余鄙夷。谓或有一得之见。千里致意。不可以老昏为辞。而终于默然。因尘秽如右。

书金子元金刚板石汇后

[编辑]

东国之名山。莫金刚若也。故古今文章之游观者。必至焉。至则必有作。自开辟以来。已有此山。亦有是人。则凡为金刚而作者。不已充栋宇矣乎。然山只是一金刚耳。万人作之而言言不同。虽言言不同。而亦不失金刚之景者。何也。是与观圣人相似。有得于一言一行者。有得于威仪容貌者。有得于道学德行者。是虽见各不同。而其为摹状圣人则一也。夫金刚。直不过山之多石者也。乌得与圣人拟比哉。然金刚之为山。雄伟峻深。语形则形形不同。语色则色色不同。怪奇百出。不可摸捉。是山未尝隐乎人。而人不能遍观而尽识也。若此者。不其近于圣人之道之大而博者乎。然则尽括古今人金刚诗文。欲求如圣人之钦明文思濬哲温良等句。而断案之。盖不可易得也。吾友智藏翁金子元。尝游金刚。褎合板石所刻诗文百馀首为一局。俾余置一言。惜乎。余于此山。迹尝一至。而走马看过。依依如梦中境耳。再游之愿。未尝不亘乎中。今已颓唐。难谋振起。盖阅是编。而忽然若身在于万二千峯之间矣。遂不觉瓮牖之在前头。翛然书此。聊以偿宿愿云尔。

跋濯缨斋遗稿

[编辑]

夫策名委质以事人者。不幸值艰险危疑之际。则处之当如何。吾夫子尝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而至穪伯玉之贒。则又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是其可死则死。可去则去。俱在圣人所许而不可差殊看也。宁海朴氏濯缨斋讳奎孙。以前任礼宾卿。当世祖朝。卛土含生。举庆尧舜之理。而乃与金东峯,曺静斋两先生。曁其同堂若遁叟以下五六诸公。飘然远引。同归于花江之草幕洞。赓子䂓之词。效采薇之节。徜徉栖息三十馀年。每晨夕。必东向瞻拜。泪湿衣裾。遭艰执丧尽礼。后公之昆季诸从。或东或西。皆求深僻地为隐。公独不去曰。此即吾父母之乡也。丘墓在迩。不忍远去。幕谷孤月。杏亭春风。㪺彼清泉。可以濯吾缨而止也。噫。公之忠孝大节。于斯备矣。夫人以眇然之身。与天地并立而为三者。以其有仁义也。仁莫大于父子。义莫重于君臣。而公之树立。无慊于君臣父子之大伦。则所谓扶持宇宙之栋梁。奠安生民之柱石者。公实庶几焉。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益可验也。而其视成,朴诸公之致命。亦何欿然乎哉。又于一门之内。曰叔。曰侄。曰兄。曰弟。同其心迹。名节并耀。则其世类所系。不可诬矣。观于此稿者。勿以寂寥而忽之。考世易地而师法。其秉心处义。则其于艰险危疑。未必无得力之一助云尔。

文会堂兪公行录跋

[编辑]

昔余南迁。朴友道谦。自光州河南。送至务安津头。居数月。又涉重溟。入黑山鵩舍。致一幅问字。开心宽譬。相勉以正。不啻眷眷。乃道谦舅氏兪处士镇衡古道书也。窃以为人在窜逐流离之境。虽其平生亲友。亦或背去。当此时也。曾无一面之雅。而独能不顾时讳。泰然致意于绝岛荐棘之中者。真今世而古人。深幸其穷途一遇。永以为好。及余出海。闻处士已厌世。又未几。哭道谦。辄津梁断绝。莫有详焉者。为可恨。日处士从子正濬。示以厥先祖文会堂行录一册。始知处士渊源。果有所自来矣。其录曰。公讳复谦。文会堂。其号也。天姿粹美。气宇轩昂。十二岁。丁二忧。哭泣之哀。感动邻里。弱冠业功令。屡魁乡解。无命不得售。乃筑室穷山。专心为己之学。不由师授。自臻高明。负笈请教者。殆数百员。每日谒庙。逐月省坟。不以年老而少懈。当国恤。筑坛家后。朔望必北向痛哭。三年食素。即此数语。可见始终行己之大略也。盖其修诸身者。一于天性。而笃孝悌之道。教于人者。不干禄利。而勉圣贒之学。苟非存养之正。识见之高。而能如是乎。况其遗风馀韵。著称乡党。诵在士林。愈往愈新者。必非一时声音笑貌之所能使然也审矣。窃附尚论之义因及其所感于中者。书之如右。后之人庶几知考实而非诬也。

书慎庵具君遗文后

[编辑]

湖南之绫州。有一佳士。志学未就而不幸短命死者。曰具君赫谟。君从宋渊斋,心石两公学。两公亟称之。可见其根基坏墣。已成了五六分。虽其平日言行之无卓卓可传。然想其志之所存。固必不欲无为而死。其视俗人辈优游自弃。老曰首不知返者。奚翅黄鹄之与壤虫哉。君之兄翼谟甫。收其诗文若干。送余谓是尝仰公未已。若得公一言。足以慰其九原之魂。余闻而悲之。不忍辞。遂书此。以识其人之可惜。

书南孝子状文后

[编辑]

圣人之言孝多矣。未尝闻以刲股断指训者。何也。夫圣人之道。如菽粟茶饭。未有高远虽行之事。如必以断指刲股。为孝之至。舜,周公将先为之矣。然则世人之孝此类多。彼皆不足为孝乎。曰非也。欲良人之赎。尚有百身之愿。况欲赎其亲。指于何有。惟不可常也。故圣人不训焉。抑观其心焉。故又有为己为人之训焉耳。绫州有孝子南志昇者。事亲至诚。备极志物。父病而斫指吮疽。母病亦如是。俱得回甦。及孝子殁。而公议齐兴。儒状道题。积而成轴。书曰。至𫍯感神。又曰。询谋佥同。夫有实心者。必有实应。应而至于天人合亦大矣。吾于孝子乎。何间焉。尹君滋铉。就其状题。又要余作数语以续之。余知尹君谨慎。宜不妄语。且孝子之孙相必。克笃行谊。可见芝醴有根源。余感孝子事。又重违君之请。于是乎书。

竹村集跋

[编辑]

竹村权公思学。隐居岭南之宜宁。不求闻达。七十年朝夕仰钻。而孜孜未休者。惟六经四子之书。格致诚正之学而已。初公之本生高祖牧使宇亨。排𥚁福。极力营护于尤翁楚山之𥚁。甘同其摧败而无悔。从曾祖不拭庵䎙。以遂庵门弟。亲得其所受于尤翁者。而公之考梅竹轩。则不出家而得师。学识文行。大为士友所推重。公内资父兄之业。外承渊源之正。兼之姿质醇美。志尚敦笃。早谢公车。专务为己。若公可谓有凤飞千仞之像。而不愧乎古之尚志者矣。公为文不甚求工。皆随意而书。诗亦质淡。不事华采。然使览者。知其有坦荡自乐之趣。恭勤好学之实。而不敢生骄奢放淫之想。则未必无有补于后世之学者矣。集凡几卷。其曾孙晩煕,哲煕。将谋重刊。俾不佞置一言。余受而读之。既卒业。遂书此以归之。

跋李顾庵家训

[编辑]

余曾于岭海之役。一再过锦城馆下。见江山云物。秀奇伟丽。殆与京华。相甲乙。意其里巷草泽之间。求志自乐。隐沦不售者。厥或间值。思欲留连谘访。开广见闻。而恨路程忙迫。未之能也。后二十年。有颀然一章甫。访至病室。亟延而坐而叩之。则李姓泰鲁名。欲得一言。表章于其先大人家训也。余闻之。不觉惊喜者。其居使然。而独念无以副远来之意。则为可愧耳。于是受而反复。其为书也。自治心饬躬。以至事亲奉先。处世接物。若大若小。于粗于精。举发病对癠。精切恳到。因事设教。丁宁详密。一是自躬行吃紧中流出。非模仿假袭而为之者。虽谓之塾教续编。要诀副本。非过语也。盖公林壑六十年。其学专用心于内。而世人所屑。一毫不以介意。故其安于所性。始终一节。又可与王彦方,徐仲车。异世而同归。是则公之为公。自有攸在。固不待外人齿牙。而为显晦轻重。且况家有贤子。师友渊源。言足听闻。由此而绍承阐绎。愈久愈章。则百世之后。安知无秉笔君子撮其精要。载诸史乘而垂之久远也欤。余不娴文字。重以衰颓。无堪相役。而千里远恳。不可不答也。特书此卷末。公名擎根。顾庵其号也。

书李孝子柏齐状文后

[编辑]

割股庐墓。孝乎曰孝。然则果人人而可行乎。曰朱子不云乎。以其可以求知于世而为之。亦为人也。只观其所为如何耳。然则何以观之。观其诚与不诚而已也。吾于李孝子柏齐事。未尝不三叹也。前后丧。皆进血延三日缕。庐墓六载。省扫三十七年。未尝以风雨废一日。不诚而能之乎。宜其士论之齐发。而㫌褒尚迟。可恨也。噫。彼或贪利禄而忘亲弃丧者。独何心哉。

题尹松庵得莘行录后

[编辑]

古语云。爱其人。亦爱其屋上之乌。夫屋乌之当爱。亦当爱其所居之地。爱其所居之地。亦当爱其所居之地之名之同也。朱子圣人也。后学之寓慕羹墙。是孰不然。今若得其所居之地之名之同。其爱赏兴感。若将周旋左右于丈席之间者。其心宁可已乎。虽然。非贒者。不能真有是心也。湖南之咸平。有紫阳,武夷,云谷等地名。松庵尹公之居是洞也。寓慕兴感。平生致力于大全语类之编。每恨不及抠衣亲炙之列。呜呼。殆其庶几乎。按状。公尝喜读伯夷颂,鲁连传,渊明辞。此固亦吾朱子之所好。想公慷慨有气义。盖是欲学朱子者也。余既未得居公之居。与同其兴感。庸书此于行录后。以付爱乌之义云尔。

题柳西山实纪后

[编辑]

名教二字。虽云天之经地之义。而扶持植立。在乎人焉。庄陵诸臣。有舍命而扶持者。有全躯而扶持者。死生虽殊。其不咈于爱之理。而得其心之所安则一。有生者之义。兼死者之心。而韬晦敛迹。民无得而称焉。如西山先生之为者。殆亦间世而一遇。后孙寅奭。袖其实纪。请数行而尾之。余谓他作可能。于先生何述焉。韩愈氏之言曰。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先生之行之节。固无待乎后进之士。而寒泉李文正。陶山李相国。为之铭与传。述先生平生甚悉。玆岂非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者欤。窃闻成先生被𥚁之日。有一女在襁褓。公潜匿于海州首阳山下。择女奴忠勤者。使之乳哺。资给衣粮。辛苦鞠育。及长。使其第七子辑。娶以为妇。是其积荫厚德。宜享子孙之馀庆。故五世孙副司直澍。值光海雠母。陈疏请斩其主论者伟卿,造,讱等。大为士林所推重。八世孙世章。登武科。丙子乱后。题诗南门楼上。有杖剑初来意。豊功勤白头。如何和一字。使我独登楼之句。又于仁显王后逊位之日。以其禄米盛于橐。书臣谨封三字。潜投墙内。终始不替。其馀以行义闻者。世不乏人。噫。君子之生斯世也。本于身而及于后者。赫赫如此。则自足以不朽矣。馀外文献之微与显。又何足筭也。病废笔砚。无堪为役。托名为荣。书之如右。

跋金渔隐行录

[编辑]

渔隐金公讳尚琼。字华仲。光山世家。雄伟有胆略善弓马。以万历癸未。登武科。旋丁母艰。庐墓尽制。服阕。特旨除宣传官。甲子适乱。扈驾公州。承命觇贼势于京师。因参张元帅晩幕下。切责其逗留观望状。赴战鞍岘。斩获甚多。寻除都揔府经历忠清虞候等职。皆固辞不就。退居先垅下。养鸡种黍。教子课孙。扁其所居室曰瞻慕。盖恨其早孤不得终养也。尝暇日。共子侄等习射曰。国家脱有变警。为臣子者。岂容坐视为全躯保妻子之计哉。吾虽退伏。死于王事。是素所蓄积也。录振武原从勋。此其家传文献也。后孙鲁铉。讲不明不仁之古训。千里赍书。要所以表于阡者。余谓阐先人之常情。而亦不无慎重者存。与其牵补断烂而无甚发明。宁阙疑传信。只继志述事之为平易坦荡。而使人谓忠臣义士之后裔者。不亦善乎。遂书此以谂之。

题晋州河氏家德

[编辑]

久则形。形则著。凡事尚然。况于叙秩彜伦之因我所性。而修明践守。积累久远。则其光辉发越之盛。孚允傍达。虽欲掩翳。而不可得矣。是则晋州氏三世行谊。诚非一朝一夕之故。而有以为大受张本者。不可诬也。盖闻河氏。以国初相臣文孝公为显祖。逮至近日。则都正泰瓒。虞候坰秀。司果宪承。其子孙爵与名也。而都正之幼年斫指。欲续母命。虞候之善事继母。一如父为。司果之承顺乃爷。倾财赈给。统而论之。其于三物之六行。殆有馀而无不及焉。噫。秉彜懿德。得于天而具于心。宜若人皆可至。而有能有不能。父不得以传于子。孙不得以受于祖者。生禀之异而教化风俗有移易耳。且夫洋𥚁滔天。六合如焚。仁义忠孝之说。为世大禁。而率天下为夷狄禽兽者乎。乃河氏一门。世述志事。联芳趾美。无愧为仁义中人。观其所由。类皆得于天赋。不待勉强。殆张子所谓无所为而为者。使先圣先王而在者。其将拟伦于十室忠信。一乡善士之列。而收录㫌表之典。抑已久矣。然古之君子。惟求其可知于人。而不患夫莫己知也。虽运属平陂。政值紊乱。而所存所养。常浩浩如也。今之人惟在内是忽。在外是求。求未必得。得亦不足光鲜。多见其惑也。河氏。其勉矣乎。

翠谷集跋

[编辑]

翠谷子殁三百年。其遗集出而芦沙奇先生发挥之。夫有才行文章。不得命而死。如翠谷子者。固可悲矣。而湮名且三百年。始遇奇先生而显。又非幸欤。然则谓之翠谷死三百年。而复生。未为过也。虽然。向使翠谷。能极上寿。而无才行文章之实。虽奇先生。亦奈何。由是观之。人岂可不知所修欤。抑岂可以百年为远而自暇逸欤。又先祖有美而为子孙者愚。不得显扬者多。若翠谷子者。可谓无憾矣。翠谷姓曺氏。名汝钦。登明宗丁卯司马。年三十一殁。与林石川亿龄,白玉峯光勋诸贒。并为文章之交云。

退隐杨公实纪跋

[编辑]

朱先生谓士大夫出处进退。实关世道之污隆。风俗之盛衰。此言何谓也。盖名教二字。天之经地之义。而民之秉彜也。自生民以来。迄至于今。世无治乱。人无驯暴。而卒改易此不得。殄灭此不得。天地有时而坏。而此道不坏。日月有时而晦。而此义不晦。此乃大舜所谓五品。皋陶所谓五典。武王所谓天显。孔子所谓因。孟子所谓伦。其事甚重。而其任甚难矣。我东虽僻处天下之一隅。而肇自殷师出来。以其祖舜司徒之教。教而治之。则九畴之范。八条之法。擩染服习。忠孝节义。朋兴辈作。而无愧为周礼之在鲁矣。粤在庄陵之末。国家多事。三相六臣。后先致命。馀外散班。引义自废者。盖不可数计周知。时则有若节度杨公。以肺腑之亲。见几长往。灭影于万山之中。而之死无悔。虽其事迹有微著。文献有断续。所以树风声厉廉耻。而为一时狐鼠辈所愧赧欲死者。苟非公私大小之别。了然于胸中而能然乎。宜其并列于生死六臣而无间。然顾后承单寒。加赠节惠。漠然无闻者为可恨。后孙永植。以其实纪之将入梓也。征跋于余。余于杨氏。为弥甥。且有乡井旧契。义不敢辞。遂书此以尾之。

跋耕隐实纪

[编辑]

胜朝之末。儒化大兴。盖将有道东之渐。而时则有若田氏兄弟。与一代诸贒。道义相磨。共赞王猷。即野隐先生讳禄生。耒隐先生讳贵生。耕隐先生讳祖生。是已。独耕隐先生。得于位而不得于寿。不能大有所施。而岁月久远。屡经世变。其懿言至行之传于人者。又不多。所传者。惟七岁时题壁上及诫子诗警学文数三篇而已。是宜为当世君子之所惜。而亦不能无憾于后之学者矣。然颜子寿不过三十二。而所传者。惟博约二语及请事四勿而已矣。自当时诸子。以至后千百世。皆莫能有以及之者。然则君子所传。奚取乎多哉。况圃隐潘南两先生之所以赞公像者。有曰。主敬浃义。精硏圣学。又曰。中和之德。粹面盎背。至其先生所作二诗一文。则信乎其立志之早。见道之确耳。学者苟深体于此。而又以潘圃所赞者。想像而师法焉。则其可见于先生之本体者。亦已多矣。以视夫世之多寿无闻。而适增青山一抔土者。其可惜可憾。果何如也哉。又况自是而启我朝文明之化。至今儒者。尚尊孔孟之学。而说仁义之道者。盖莫非当时诸贒首倡之功。呜呼。岂不盛哉。其后孙某。以先生实纪重刊事。请跋于余。

跋六友堂家状

[编辑]

晋州南江之役。如三壮士大义高节。铭鼎彜。垂竹帛。尚乎无以议为。虽儒生武士行伍黑衣之列。类俎豆绰楔。罔有遗漏。盖节义二字。扶持宇宙之栋梁。奠安生民之柱石。我先王所以尽底褒扬。恐或泯没者。非只慰死者之忠魂。将以树彜伦于无穷。而使遗亲后君之辈。有所畏戢而知劝也。故六友堂朴公洽。字汝润。咸阳世家。以不识面目之草野韦布。值蛇豕荐食之日。托群兄弟。以奉养老母。挺身奋义。毅然以讨贼卫国。为己任。卒之与兵使黄进,崔庆会,复仇将高从厚,彪义将沈友信,县监张润,伏兵将姜希辅,府使李宗仁,义兵将闵汝云,县令宋悌等。同日以殉。盖众寡相悬。邻援不至。无能为力于当日成败之数。而其一出于忠肝义胆。视死如归。则不可诬也。苟非义利之分明于外。取舍之极定于内。而不为利害𥚁福所摇夺。能如是乎。传来本状。不经东里之润色。其于事实源委。有难轻易论著。姑书此。以遗公之傍孙。

跋鹪鹩堂实纪

[编辑]

鹪鹩堂实纪一局。柳公德龙字时见事行大略也。寂寥残编。流落数百年。读之者尚于此。知公矣哉。盖闻公天赋出伦。五岁。诵六甲解九数。八九岁。善属文。义利王霸公私贵贱之分。迎刃其解。罔有凝滞。南冥先生嘉其质美。而期之以后日颜子。觉斋河公。谓其可妻而处之甥馆。则其授受端的。造诣高明。不待子云尧夫。而已知其信然矣。公居母丧。河夫人婴疾未归。临绝。深欲其面诀。则谓死可吊。生不可面。替送一衫。用于袭敛。逮夫龙蛇之役。负父逃难。幸得俱全。而二姊妹洁身殉命。如奉天窦氏故事者。尤见其严于礼制。化行一家之大致也。讵不伟欤。噫。从古行义之士。类不免才命相仇之叹。其生也。鲜有能致用于当日。而及其没也。遗芬馀馨。能垂耀无穷者。又落落难觏。则公之赖冥翁而名不坠地者。亦不遇之遇也。圣人云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者。其信矣乎。

跋郑弃斋事实

[编辑]

君臣定分。不可逾越。故当天命人心去就之际。有谏而致命者。有往而不返者。是皆出于秉彜之良情。而非毫发勉强为也。庄陵死节之臣。固足以轩天地争日月。莫以尚矣。其外流殛枳废。或隐忍自靖。没身无悔者。尤不可差殊看也。监察郑公行义始终。见于海东忠义录与国史撰要者。不啻丁宁。而其赠元雾巷诗。同是上王臣。忍生乙丙辰。书灯双掬泪。洒向锦江滨者。字字忠赤。可使一时狐鼠辈。愧死不暇。倘有好古者。补入于庄陵续志。而与东峯诸公。同其久远也欤。

书汉城尹申公墓文后

[编辑]

右近故判中枢府事桂田申公所述。公有德有言。望重朝野。一时搢绅家金石。皆属焉。就以此作言之。始也斟酌于断烂之文献。而终焉考信于里巷之流传。取义明白。措辞谨严。虽百世。不能易也。盖汉城尹公。当国家多事之日。策名委质。或居官守言责之列。而不能随众俯仰。与时消息。则乃至摈斥流窜而泯没无称者。亦事会之所不免。然君子所守。居必仁。行必义。由仁义而屈。固或有之。由仁义而伸。亦其理也。余见闻孤寡。且生也后。于前辈往迹。固不敢尚论轻重。而直道二字。足以见公大槩。则虽庸言庸行。宜其有一二可证。顾公家文字。艺苑记述。并无及焉。始得桂田公于数百年之后。而使遗韵馀馥。赖不坠地者。亦天意之使然。非人力所可安排也审矣。考其家世。则如壮节公豊功盛烈。与天壤俱弊。尚乎无以议为。自是以来。节义文章。名卿闻人。朋兴辈作。世趾厥美。以至近日。虽草野韦布之微。多法言法服。严华夷人兽之别。或出位封章。扶植世教。或求志林樊。私淑其身。见流而寻源。溯近而推远。则无非其祖宗以来不食之馀荫。吁亦盛矣。斯文泰镇。吾党望士。好古笃学。要余一言以尾之。窃闻天道。恒与善人。而其收功之远且大者。不出于居仁由义。惟直是求之一条路脉。则断知其前修之不我欺矣。遂忘其僭逾而尘秽如右。

题杜浣溪行录后

[编辑]

东土小国也。罄赋之所出。极政之所加。不过中州一省。而人杰地灵。所在优优。苟教养有法。举措得宜。则足以备百僚煕庶绩。而无遗才幸位之叹。顾有司之人。局于见闻。只以门户阀阅。地势远迩。区别等差。而无廓然大公之量。故其所甄拔。不出辇毂数百里内外。至若海隅僻壤。荜门圭户去处。虽有绝伦之才。经世之学。类草亡木卒。无得以称。盖亦朝家之欠典。豊沛之西。滨海而县者曰沃沟。即我文昌先祖杖屦之乡也。近有杜氏浣溪翁。隐居自修。行敦孝友。淹贯博雅。无愧为十室忠信。一乡善士。而惜乎世鲜知德。刺史不能荐。天子不闻声。而坎𡒄以终也。嗣胤滢植。属余置一言。噫。自古林壑隐沦之士。类赖当时闻人齿牙之重。以表显来世。则是任也决非夫人所可堪者审矣。须别求作家。以光先德。庶几无憾。姑书此。庸塞好问之意。翁讳诗在。字卿甫。当宁十年癸酉。登司马。取杜工部浣花溪诗。自号浣溪居士云。

跋明谷遗稿

[编辑]

右明谷吴公诗文序记若干倂附录。后孙骏善。编辑为一部。将付剞劂。征跋于不佞。窃惟士君子立身垂后。莫有大于出处之际。出处而不失其正。非贒者不能。贒者之作。固不可使其无传。况师友渊源。君臣际会之盛。又旷世一有而不可多见者乎。盖公以故家名阀。风节气槩。无愧古人为者。昏朝十年。杜门晦养。若将终身。及夫天日重明。群贒汇征。可为之势。十居八九。则辄幡然献策。荐蒙拔擢。人物才望。公议归重。康色温诱。圣眷隆重。由是以往。庶见其赞襄至治。树勋宗祊。不失为分内事也。而天阏其寿。赍志未究者。为可恨。岂豊于此者。或啬于彼。得于人者。难必于天。自来气数之前定者耶。然进退在我。从吾所欲而有裕。修短有命。不以欣戚而有迁。是则公之可传。实有不依形而立。不随死而亡者。矧又咳唾馀响。功令著作。虽其一时应副。而有足以想像风采之万一者乎。公有四子。文行科第。并皆显荣。自是以来。趾述无替。菑获不休。无宴安歧径之诱。有处善循理之乐。迄今数百年。蔚然为南土法家。此又公不食之报也。诗曰。恺悌君子。求福不回。其信矣乎。

题琴横两祠事迹后

[编辑]

人间之要路通津。眼无开处。物外之青山绿水。梦有归时。此我文昌侯孤云先生语也。今以此语而迹先生则是内真也。彼双谿寺学士堂之影。外真也。合外内之真而一之。然后先生之为先生可知也。原夫先生之于吾东山水。游赏殆遍。而至于双谿之八咏楼则居住最久。盖亦时然也。此可与知者道。难与不知言也。以若跻圣庙之贒。而安其像于佛宫。有所未安。至有太学阙里之通。而移学士堂之真。奉于琴川之祠。固其所也。倡之者谁。吾宗禹敬。而和之者。河东士林余好德。其人也。一自琴祠被撤之后。不惟本孙之慕仰无地。抑亦行路之指点赍咨。厥惟久矣。乃者三迁其地。而横川祠之经纪于今日。亦岂偶然乎哉。余为头流山。贺其不寂寞。若其营建首末。始自子孙。中于士林。何莫非一心致力。而至于始终无替。竣功乃已者。月城李圭在,前司果崔廷铉。乃其大同公议也。因识之如右。

跋竹溪世迹

[编辑]

右三编实纪。寔思齐先生安公之子若孙曾咳唾遗响。而后孙谏议公编辑之。渼湖金文敬公校雠之。付诸剞劂。行之已久。一开卷。可知其父兄师友渊源之有所本。而为己务实之工。不可诬也。盖自圣人既远。道学不明。士大夫不知用心于内以立其本。而徒恃其词章诵数之力。以能有为于世者。盖亦多矣。彼其见闻之博。论议之伟。节槩之高。一时之间。从其外而观之。岂不诚有以过人者。然探其中而责其实。要其久而待其归。求其充然。其以慰满于人心。而无瑕疵之可指者。什百之中。未见其可以一二数也。呜呼。若三公者。其真所谓有本者欤。盖思齐公。以笃行邃学。遭时不淑。位不满德。而遗风馀韵。终之与静冲诸贒。殊途同归。则本乎内而著于外者。固如是矣。至于竹岩之不求仕进。养真林樊。梅潭之行敦孝友。人无间言。亦其平日所养。自有定力。不失性情之正。而清溪之少从王事。视死如归。尤足以激顽立懦。羞失节之士。是数者盖有当时法家拂士所难其一。而今父子叔侄。匹美齐芳。蔚然为百世为善之劝者。不其伟欤。清溪初赠佥正。㫌闾加赠至承旨。腏享于从容,褒忠,㫌忠三院。征跋者泰燮。亦恺悌吉士也。

泰安宗人家乘跋

[编辑]

万物未有无根而生者。人于先系。欲谨守之。其心岂有穷乎。厥或荡析死亡。系牒未免中失。此虽缺于人情。亦理势之所必有。孝子慈孙。不幸而遇此者。但当传其信者。而阙其疑者。不当以收拾残缺。塡补遗漏。为十分道理。郭崇韬。安知决非子仪之后。狄枢密。又安知的其梁公之馀裔。然当时与后世。莫不轩枢密而轾崇鞱。非它故也。此非容疑之地。疑而传。不若信而不传。吾之持此说久矣。而其能信之笃行之果者。于吾宗命喜甫。见之。盖其先系。自文昌以下。佚不传。无文献可征。乃断自十一世以下。为小谱。如皇明楼希仁已例。噫。君子于心之所不安。不敢须臾处。为天命之可畏也。世或引所不知路人。冒而为祖者。可监于此而知戒也夫。

跋权尚庵实纪

[编辑]

士之遇不遇。各有命焉。不可以力致也。然滔滔终古。能安于其命而无求于世者。一何鲜觏也。夫达而进者。常牵于缰锁。穷而处者。每病于湮没。二者之不得兼。亦其理与势然也。即二者而论之。其显晦升沈。奚啻云泥之悬哉。而若较其劳佚而乘除之。则彼焦中骛外。锺漏乎奔忙者。孰与栖迟衡泌泄泄十畒之间。而尚友千古。反身修德之为广大宽平而俯仰无怍者乎。尚庵处士权公。安东世家。其五世祖霜岩公。以寒冈门人。著节昏朝。祖上舍公。己亥礼讼。以左袒于尤斋宋先生。被党目。子贱之为君子。有自来矣。公自少有志古人之学。持论不苟。绳尺斩然。闻陶庵李文正领袖士林。拟负笈就正。而贫病未能。则净扫一室。奉夫子像。朝夕瞻拜。白首穷经。老而冞笃。义理头脑。学问路迳。一以考亭华阳。为究竟。箪瓢不给。而胸中常浩然无丝毫尘埃气。令闻所著。方伯剡闻于朝。再入郞荐。而亦无几微见于言面。则古所谓皎皎霞外。亭亭物表者。庶几近之。而其遇不遇穷与达。不须较也。郑处士载圭。公外裔也。有德有言。士友方倚重。尝搜辑其遗事。为实纪一编。知余无文而强之。置一言于卷尾者。为其臭味之相近。遂不辞而为之书。

跋敬庵崔公遗事

[编辑]

夫人读数百卷书。论说淋漓。若述赡富。莫有能上下者。问其于何得力。为终身吃紧之地乎。则便茫然不能置对者。十居八九。若故敬庵崔公三十二字警语。岂不可贵。其言曰。心上有天。书中有人。心有二事。主敬集义。身有二事。慎言谨行。家有二事。勤读力耕。噫苟非心好而诚求之。安能言之若是其亲切有味也哉。公天赋秀异。不资师受。自少从事小学。以及诸书。沉潜反复。不为他说所乱。故常以文章为馀事。科宦为外物。惟道理一边。是务是急。而又以敬之一字。为一心主宰。万事本领者。尽守约而指远矣。乃其见于事为。则侍亲三十年。绝不见怠慢之色。叱咤之声。父患项肿数年。医穷技殚。乃与夫人。相递嗽脓。祷辰请代。竟至差完。及丧。居庐尽制。前后国哀。设位望哭。终丧不鱼肉。噫。是岂勉强而为之哉。一是出于无所为而为者。而平日学问之力。亦不可诬也。惜乎。世鲜知德。坎𡒄以没。而不得荐闻于听卑之天也。后孙根亨。赍其遗事。要余置一言。抚玩三复。不可以浅拙辞。公讳信光。字君宅。庆州人。丙子殉节忠臣贞武公震立。为七世显祖。中移漆原。世传文行。自号敬庵云。

跋余氏家状

[编辑]

见木犹可知山。况于子孙而典型其父祖者乎。余于方丈回路。宿河东府。发向双磎。行五里许。有颀然老人。博带峩冠。迎于道左。要暂过其所居之室。余不能辞。因随而前进。见林壑秀媚。土泉甘肥。宜乎隐者之所盘旋。问其洞。曰花心。叩其世。乃宜宁余氏平泉。盖其家风淳谨。无外慕。出而耕稼渔樵。苟全性命。入而种学绩文。不替诗礼。真可谓遁世无闷之吉士也。载笑载言。娓娓竟夕。因及其先大人孝友睦姻。平日行治之大略。而曰父有善行。子不阐扬。罪之大者。尚不得显者一言以图久远。幸丈人垂怜而斟量焉。噫。皤其颠朱其毂。而无寸善可称者何限。是则一言一事之微。虽在馀人。尚可备录而无遗。况于精神气脉之相贯。而不容但已者乎。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翁其庶几乎。翁名律相。字永鲁。松湖其自号云。

文氏孝烈录跋

[编辑]

呜呼。一烈二孝。萃于一门。而未蒙绰楔之典。久为士林之所慨惜者。即故士人文命孝妻姜氏。曁其子副护军光烈。其孙议官璋贒妻杜氏是已。姜氏自幼以孝闻。及归。善事舅姑。夫病救疗。仰天泣祷。至有绫蛇之感。获数月之瘳。及其城崩。即欲下从。而念孤儿之靡托。忍痛含冤。教养成立。此其烈行之大略也。光烈时丁外艰。年才九岁。未敛。勺水不入口。既葬。夜宿墓侧。昼则渔樵供母。及丧。哀毁庐墓。一如前丧。璋贒素有行谊。杜氏妇德克备。有古女士风。事继母。极诚敬。姑常以孝妇称之。姑病革。割股和粥。以延数日命。此又两世孝行之卓乎难及者也。夫烈妇有孝子。孝子有孝妇。诚叔季浇俗之所未尝耳焉者。苟或将此行录。载之野史。俾今与后之人。有所观感而兴起。则岂不为风化万一之助也耶。乡道之状。已成卷轴。霞石李公又为之记其迹。顾此老朽。何必更赘。但公议所在。不可默然。于是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