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校挂钩,使学校与社会互相促进
厂校挂钩,使学校与社会互相促进 驻兰州大学工、军宣队 兰州大学革命委员会 1971年8月23日 |
|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导,兰州大学化学系有机合成试点班,从一九七○年三月起,与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合成橡胶厂的广大工人、革命技术人员一起,参加工厂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开展教育革命。
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实行开门办学,厂校挂钩,绝不仅仅是教学场所的改变和方式的不同,而是教育战线上的一场社会主义革命。
在开门办学、厂校挂钩的问题上,有些人认为,工厂以生产为主,学校以教学为主,二者有矛盾,实行厂校挂钩,学校教学没有主动性;工厂生产单一,产品稳定,而教学要求多样性、完整性,会削弱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认为,要搞好厂校挂钩,必须突出无产阶级政治,从路线上不断提高师生的认识。在工、军宣队的领导下,革命师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教育革命的指示,进一步批判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大家认识到,学校要不要开门办学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方向的问题。在工厂领导和广大革命工人、革命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下,通过生产劳动、座谈访问和典型调查,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专业的教学方向,并从专业教学的具体要求出发,结合工厂生产的实际情况,选定了三个车间作为教学、科研、生产劳动的结合点。以后,又在工人群众的参加下,共同制订了参加生产劳动、教学和科学实验的具体计划,共同编写了新教材。
实行厂校挂钩,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厂和校的关系。工厂的同志,由于生产任务重,希望师生能更多地参加解决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而学校由于教学的要求,无论是时间安排,还是参加生产和科研的项目,都有一定的限制。这就要求厂校双方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共产主义的协作精神,互相支援,合理安排。从学校方面说,在选择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时,要尽可能地考虑到工厂技术革新、技术革命的需要,使学校的教学和科研面向生产,为生产服务。这样,一方面,可以使革命师生深入地接触生产中的新问题,学会怎样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又把教育革命同社会主义建设直接联系起来,促进工农业的发展。例如:我们在下厂之初,与工人同志一起,共同解决了从石油碳四馏分中提取丁二烯(一种橡胶的主要原料)生产中的炔烃分析方法问题,既促进了工厂生产的发展,又丰富了色谱分析方法这门新技术的教学内容。同时,我们还利用校办工厂和实验室加强同工厂的协作,完成了从石油馏分中提取一种新橡胶品种的主要原料——环戊二烯的科研工作,促进了橡胶新品种的生产,密切了厂校挂钩的关系。
二、工和学的关系。有少数同志认为,学员都是工人,怕到工厂参加生产劳动会影响学习。针对这种认识,党支部组织全体师生学习了毛主席的有关教导,认识到工人学员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不脱离工人群众,对于改造思想和反修防修的重要意义。广大工人学员说:“我们上了大学,这是毛主席对我们的关怀,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而且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保持工人阶级的本色。”同时,我们还注意引导学员从大量的生产实际问题中引出带有理论性的问题,去学习必要的书本知识,使学员学得明确,记得牢靠,用得灵活。
三、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下厂之初,我们把教学内容仅仅局限于典型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以后,我们重新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教导,把典型产品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实际问题,着重从理论上加以概括,而且适当增加了讲授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使学员能够举一反三。例如,针对苯乙烯车间生产的情况,教学中不仅涉及了生产中直接遇到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并从有机合成化学的角度对苯乙烯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进行了阐述。我们体会到,仅仅用典型产品生产任务来带动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使学员有机会参加工厂的实际工作,特别是参加一些带有探索性的科学实验,使学员学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
四、厂校挂钩与校办工厂、实验室的关系。我们认为,厂校挂钩虽然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是它不能代替校办工厂和实验室的建设。因此,厂校挂钩,校办工厂和实验室的建设三者不应有偏废。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别名发表,确实作者身份不明(包括仅以法人名义发表),在两岸四地以及马来西亚属于公有领域。但1971年发表时,美国对较短期间规则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国仍然足以认为有版权到发表95年以后,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国进入公有领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权在原作地尚未过期进入公有领域。依据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极容忍处理,不鼓励但也不反对增加与删改有关内容,除非基金会行动必须回答版权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