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古今纪要 (四库全书本)/卷11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十 古今纪要 卷十一 卷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纪要卷十一
  宋 黄震 撰
  
  元宗 相姚崇元年相四年罢励精为治毎事访之 制选京官及都督刺史有才识政迹者更迭出入永为定式汰僧尼万三千人 罢员外检校官 罢两京织锦坊修常平法 尊礼师傅 召试县令帝济第一 焚锦
  绣珠玉 出宫人 相宋璟四年相八年罢务得人百官称职刑赏无私 犯颜敢谏曲意从之 非秘密皆令对仗 编校群书 奏死罪止二十四人十八年 分天下十五道置采访使六条括察 怀州乐工衣绣立以刺史为散官右开元以前好处 开元元年高力士为监门将异时林甫禄山之见用乃力士为之阶 开元元年观灯大酺二年置左右教坊棃园弟子异时杨妃之进燕安骄侈即此心为之兆 二年薛讷黄门三品将共击契丹异时边功之兴即此念为之先姚崇谏不听 开元九年宇文融为括田使异时韦坚杨慎矜王𫟹杨国忠之聚敛皆祖宇文者也右末年之乱基于开元 高力士用宦官始盛四方表奏先呈力士小者即决之势倾中外时杨思勗亦用事 张说募壮士宿卫兵农始分十一年选府及白丁十二万名长宿卫十二年更名劲骑分六番至天宝八年府兵坏无可交劲骑亦变矣应募者皆市井无赖子弟精兵聚西北 置十节度藩镇始成天宝元年 初唐边帅不久任兼统至开元中始久任兼统至天宝六载边帅尽用胡人势始偏重 裴光庭用循资格而官人之法坏无问贤愚限年蹑级 王君㚟大破吐蕃而边功之念炽以符瑞取媚为相 初王玙以祠祭为御史时开元二十五年也 姚崇开元二年表贺太阳不食事已兆矣 罢九龄相林甫而人主之徳衰林甫以仗马谕諌官而谏诤之路绝居相位十九年养成天下之乱而上不知杀太子瑛光王琚鄂王瑶 忌儒臣为节镇入相擢用蕃将安禄山等专兵柄 杨国忠激禄山速反上幸蜀禄山䧟京师上发马嵬父老说太子兴复右末年乱天下事
  太子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
  姚宋相继为相 崇善应变成务璟善守法持正志操不同而恊心辅佐使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庶与房杜并称 毎进见上辄为起去则临轩送之 胡管见谓崇说善迎合故罢而复用璟颋介然守正故斥而不复姚非宋比必张九龄乃可与璟同日语 上将幸东都太庙屋坏璟谓天戒崇谓符坚故殿木蠧坏与行会宜迁神主于太极殿行幸以免输饷之劳胡氏谓其逢君
  姚崇字元之 元宗猎新丰密诏咨天下事欲相之以十事与帝约政先仁恕 不幸边功 行法自近 宦竖与政 绝贡献 戚属任台省 接大臣以礼 容直言 绝佛道营造 谨外戚帝曰朕能行之翌日相 张说忌其入屡间之帝知之遂召崇 序郎吏帝不顾曰崇不能而烦我耶由是进贤退不肖而天下治 裁决专任病痁移告事必令乾曜就咨又使寓四方馆以自近乾曜称旨上必曰此必崇谋不称旨则曰与崇谋未 此皆其得君之专 上励精为治每访之应答如响 请抑权幸爱爵赏纳谏诤却贡献不与群臣亵狎 吏事明敏三为宰相皆兼兵部屯戍士马无不嘿记 尤长吏道处决无淹思 汰僧尼万三千人 力请捕蝗十四万石 擢李伪以哭兴王新此皆其辅治之才 相武氏以不从易之私请黜 与柬之谋诛二张 后迁上阳独流涕曰违旧主而泣人臣终节 五王被害独免相睿宗与璟贬太平公主 此皆其素履之正无居第寓居罔极寺 遗戒厚葬戒造经像追福皆其好处 惩远官后争竞先折货产 营减赵诲受夷人赇罪帝不恱遂引宋璟自代此过小而功大 贺日不食 贺武后鼎铭䜟语 曵踵出张说 揣上意言二子于魏知古卒罢之 忌刘幽求流之 崔沔将劾其子荐为著作夺其权此皆其失处少尚气能文
  卢怀慎陈时政乞久任省官勿用赃废 东都掌选奉身具止一布囊 疾亟荐宋璟李杰李朝隐卢从愿执别璟从愿谓上享国久稍倦勤将有憸人乘间 自以才不及姚宋政事权而不专尝以事积不决以谢上曰天下事委崇以卿雅镇浮俗耳 史称伴食宰相温公取其不𡝭嫉同心济太平 清简 禄赐随散妻子饥寒既薨家无馀蓄惟老苍头自鬻请办䘮事
  宋璟姚崇荐自代自广州都督召上使内侍杨思勗迎之不与交言上嗟叹 犯颜正諌上甚敬惮不合意亦曲从之 上在蜀时言崇在贼不足灭至论璟则曰彼卖直以取名耳林甫传无负罪者妄诉不已付御史台治优人作魃戏谮之上以为然 萧隐之括江淮恶钱急上并罢璟颋而弛钱禁八年 是得君不如崇 为相务清刑政人皆称职 官吏务择人随才授任百官称职刑赏无私纲目恐好事者生心徼幸抑郝灵荃禽突厥默啜功 墨敕与王仁琛五品官乞下吏部 宁王宪奏与薛嗣先官亦乞下吏部 幸东都諌以道不治罪李朝隐 諌后父王仁皎坟过制 日食布素服录囚赈恤璟曰止女谒放䜛夫此为修徳囹圄不扰兵甲不渎此为修刑 不为皇子别择美名佳色 张嘉贞阅堂案见其危言切议失声叹息 此皆其辅治之忠 劝张说辨证易之狱 为御史中丞固请下张昌宗狱武后释之璟曰吾悔不先碎竖子首 卿呼易之斥郑善果君非具家奴何郎之云 易之等常欲出之又欲刺之 中宗复辟叱武三思就第 韦月将告三思乱宫掖几死力争之 刺贝州不为三思敛封殖守杭相二州清毅 承郑愔后为吏部铨总平允 与姚崇白出公主诸王贬 教广人陶瓦竹堵 广人立遗爱碑乞停之 二十年请致仕赐全禄退居 此是立身事君终身无玷处
  苏颋瓌子 覆来俊臣冤狱 元宗平内难诏书填委思若涌泉 知制诰给政事食自颋始 再諌亲征吐蕃 与宋璟同相颋能推其长璟有未及辄助成之二人相得甚欢 璟尝谓献可替否事至即断尽公不私则颋又过其父 廉俭 俸散亲戚 文章与张说号燕许大手颋许公也帝爱其文诏令自此录副
  张说諌武后久留三阳宫避暑 谏发寒胡戏此戯遂绝 易之使同诬魏元忠说辨其诬 中宗时不肯起复时以夺服为荣 睿宗时决谯王重福狱一日而罪人得 此元宗以前素履好处因术家谋动东宫独请以太子监国 既即位知太平怀逆以佩刀献帝二事有功于元宗㝡大王晙诛河曲降虏九姓疑惧犯其帐慰安之 破党顷置麟州安羌众 朔方大使徙河曲残胡于唐邓 置镇兵二十万旧六十万 右方面之功以卫兵弱旬日募勇强士十三万后为彍骑兵农之分始此 以倡封禅议上改丽正书院为集贤而以为学士 东封引所厚为执事官使超阶上欲相姚崇使赵彦昭弹之又使姜皎言其可为河东总管上曰此张说之意即召相崇 沮宇
  文融括田议虽正亦出忌心 又薄崔隐甫无文沮融铨法融遂与隐甫李林甫劾其过恶高力士往观为解于上得善罢   右为相时事 初相帝欲事吐蕃说请讲  息王君㚟计用破吐蕃青海西说又料必败后瓜州失守君㚟死而复相以此知其才于方面尤长 敦气节 推荐后进 于君臣朋友大义甚笃 引天下知名士佐佑王化粉泽典章成一王法 尊经开馆修太宗之政皆说倡之 右好处 以贞观显庆礼不同请讨论删改五礼 虽罢政亦兼文史之任大事访之 齐藳军中论撰国史 朝廷大述作多出其手 帝为文使视草 为文属思精壮长于碑志 与苏颋号燕许大手 右文章 有才智而好贿好面折人 姚崇出之候苏瓌忌日献诗于颋获迁 与帝东宫时袐谋甚众 东封刻颂泰山夸成功 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列五房其后子污禄山败
  源乾曜治京师宽简 诏捕仗内白鹰因自劾 为相出二子补外由是公卿子弟皆出补外堂封之始 清谨 相十年未尝廷议可否唯唯联署 以宽平鲜悔吝 赞宇文融括户 不欲封禅与张说不合
  薛讷仁贵子 沈勇 临大事益壮 与来俊臣争以义仓粟偿息钱 元宗讲武召之军门不可入 奏复置营州上亦欲讨契丹因相之使将兵往击 当暑出师大败削官 白衣摄羽林 吐蕃冦临洮大破之武街 凉州总管讨突厥 开元中大臣自节度为相者讷元振嘉贞王晙张说萧嵩杜暹李适之
  郭元振将复镇朔方未行元年冬以讲武军容不整将斩之张说刘幽求諌有大功流新州详见睿宗
  张嘉贞御史张循宪使河东见其条析洗然请以官让 武后召见因请上帘  兵部功状盈几不阅旬廷无稽牒 或告其弟反不实元宗将坐之嘉贞辞以恐塞言路 上许为相曰乞及臣未衰 宋璟罢欲用之忘其名夜半阅表疏得之即拜相 敏于裁遣然彊躁不裕 王钧为治第以赃阃毙之以灭言 希权幸意杖姜皎至死又欲杖裴伷张说责之曰宰相时来则为若贵臣尽杖正恐及吾辈 以弟赃出衔张说曰中书令幸二员何相迫 不立田园 性简疏 子延赏
  王晙多边功 魏元忠朔方失利劾副将晙在朝争之 后二张诬元忠独辨之 桂州开屯田省漕运 破吐蕃于洮水 諌徙突厥降者于河曲乞迁之淮右未几虏果叛因敕晙讨之 𨁂趺等部弓突厥内扰败之 兰池胡反陷六州与郭知运平之 元宗以宫人赐独不受曰事君犹事父讵有常近闱掖而臣子敢当者乎 代张说镇朔方 节义有古人风 吏人畏爱
  李元纮本姓丙高祖赐姓 太平公主与民争碾硙元纮判与民曰南山可移 毁三辅渠硙决以溉田 请勒张说就馆修史 以清俭著故相当国不治宅第 相开元务抑奔竞 父道广相武后再世清节
  杜暹五世同居暹尤孝谨 弟婺州参军赆纸万畨受其百 使突厥埋遗金于其帐下 守边四年抚练勤励夷夏所乐 公清勤约 终身不通朋友馈遗 所少学术当时议论时失浅薄 与元纮议事异同互相奏列贬
  萧嵩姚崇知其远到 王君㚟败河陇边患代镇河西大破吐蕃进中书令亦遥领   在公谨密莫见其际 荐韩休并相 休峭正不相假力求退曰未厌得以乞身 荐牛仙客 林甫忌之请老□一 寿考冨贵优游自恰 紫帉包赐黄柑
  裴光庭行俭子 静嘿寡交以职业称议者方推之东封议守边 劝张说召诸蕃赴行在突厥果朝 续春秋经传不就 为相不禳星变曰使祸可禳而去则福可祝而来 为循资格庸愚者谓之圣书宋璟争之 任主事阎麟之光庭首核之
  宇文融明辨长吏治 开元初户版刓隐诡脱繇赋豪弱相并州县莫能制建议收匿户羡田上以覆田劝农为使 奏慕容琦等二十九人为判官假御史分按州县括没户八千万田称之岁羡钱数百万惟杨玚以为籍外取税坐左迁 驰传行天下事无巨细先上劝农使 常平仓权发敛张说恶融毎建明必争之张九龄谓其卞给不可忽说又沮其分十铨事融劾罢说 上疾其党
  亦出融魏州 恳九河故地为田工役纷然而无成 为相荐宋璟裴耀卿许景先时称知人 性卞急 神用警敏应对如响 讽御史劾信安王帝怒罢相钱谷曰此不治 相凡百日 国用不足帝让裴光廷等 光廷等忌之用再被贬死侈上心 百姓愁恐 有司失职皆始融 自此言利得幸者相接 时韦坚杨慎矜王𫟹杨国忠皆以聚敛贵盛
  裴耀卿东封守济州上书云重扰则不可告成 科敛均省为东州最 为相领转运置河阴集津三门仓引天下租三年积七百万石省运费三千万缗 言刺史县令不当杖辱 见盖嘉运骄夸知经略吐蕃必无功
  韩休为相直方不务进趋天下翕然 帝将放万年尉休请先治金吾程伯献 祊萧嵩以休柔易故荐代光廷休临事或折正嵩 峭鲠 时政得失言之必尽 帝猎张乐稍过休疏已至 帝引鉴谓吾瘠天下肥 萧嵩毎顺旨或退思不安寝休讦直退思天下寝必安 子滉
  张九龄言元宗五年未郊 重守令 吏部资格之弊 张说通谱谓后出词人之冠说文人故惟以文知之 諌说引两省吏胥及所亲为东封执事 又諌其沮宇文融建议 代说集贤学士为相二十年 乞废循资格复十道采访 諌废三子斥武恵妃遣通意旨 諌以宰相赏张守珪斩突厥功 上千秋金镜录 諌牛仙客为尚书劝 諌相林甫 仙客林甫相而九龄罢周子諌劾仙客坐举非其人贬荆州长史卒 谔谔有大臣节 帝稍怠政议论必极言得失 所引皆正人 禄山以范阳编校入奏知必反及讨奚契丹败张守珪执如京师又力请诛之 帝毎用人必言风度能如九龄乎是帝亦未尝不知之在蜀思其言遣祭韶州 天下称曲江公 请不禁铸钱事为耀卿所非 起复为相一事㝡失孙仲方事穆敬宗 确正有风节 劾吉甫不实斥 挟怨驳吉甫谥世不直其言 卒不显
  自帝即位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嘉贞尚吏张说尚文元纮杜暹尚俭韩休九龄尚直各其所长也九龄得罪朝廷之士容身保位无复直言林甫善养君欲深居燕适沈蛊衽席而主徳衰矣
  牛仙客本鹑觚县小吏 萧嵩在河西委以军政清勤接士大夫以信嵩相荐之 河西啬用仓库钜万器械犀锐帝悦欲以为尚书张九龄持不可林甫称之故仙客用而九龄罢 为相与时浮沈锡与缄封不敢用 百司谘决无处可高力士谓其胥吏非宰相器帝怒 卒于位
  李林甫宗室 奸臣传 宇文融为中丞引同列吏部放宁王私谒十人继其一示公 愿䕶夀王为万岁计以结武恵妃 又与高力士共谋继光廷相而上自用韩休因结休而休荐有宰相才 帝还东都耀卿以农场未毕林甫谓若妨农赦所过租可也 九龄諌以仙客为尚书谓天子用人何不可 九龄争废太子谓天子家事何与外人 未几罢九龄耀卿相之而卒用其言杀三子 徐峤贺刑措遂封晋国公 媚事左右迎合上意以固宠 如饷遗左右 恩宠莫比 杜绝言路掩蔽聪明以成其奸 如斥杜暹下邽令而戒其馀以立仗马言路遂绝 贺野无遗言 妒贤嫉能排逐胜己以保其位 如上爱卢绚醖藉绐使请老 上问严挺之安在绐使称疾 上重裴宽绐裴敦复奏贬之 屡起大狱诛逐贵臣以张其势 如逐九龄适之诛杨慎矜张瑄卢幼临柳升 偃月堂思中伤 口蜜腹剑 揣上意赞立夀王而上意不在夀王计绌数䜛太子亦不行是奸计亦有时而穷 忌儒臣积边劳入相擢禄山仙芝哥舒翰为大将而禄山得专三道劲兵十四年不徙 国忠为御史林甫薄其材孱又以贵妃故善之国忠贵盛交恶忧懑死为相十九年天宝十二载卒于位国忠讽禄山暴其短斵棺籍家所谓祸生所忽 子岫泣言祸至曰势已然可奈何 忧刺客先驱百步金吾清道 所居复壁甃石一夕再徙 是亦自知其必及祸
  陈希烈奸臣传 博学尤深黄老 继褚无量元行冲讲禁中 助帝撰述 神降谓老子告锡灵符因讲南华真经希帝旨 林甫以其柔佞引为相 宠与林甫侔 林甫阴诡亦所左右 失职忽忽不乐 安禄山盗京师与达奚珣相之
  李适之宗室 河南尹不苛细 作月陂免谷洛水患 喜宾客饮酒斗馀不乱夜宴昼决事案无留辞 代仙客相 林甫与争权绐使言华山金可采 卒为所构
  唐宗室为相者九人适之相元宗岘相肃代勉相肃徳夷简相宪宗石相文宗福相宣僖回相武宗皆称职号贤相惟程相敬文无所发明林甫奸谀几乱天下 按李麟相肃宗亦宗室则不止九人
  杨国忠太真从祖兄 张易之甥 饮博无检 通虢国夫人裒其资一日尽 蜀豪鲜于仲通资给之荐之节度章兼琼 得蜀货百万至长安以摴蒱进专主蒲簿计帝恱谓度支才 可危太子者先林甫意陷之 虢国居中帝好恶必知一年领十五馀使 请出积变轻赍又悉义仓丁租地课易布帛禁藏如山 以吉温谋夺林甫政匿鲜于仲通南诏之败 林甫死遂相 唱注一日毕以夸神明自是资格纷谬 就第唱补令希烈给事中隅坐在旁曰已过门下矣 领四十馀使度支吏部署一字亦不能尽故吏得轻重大雨败稼择善禾以进扶风太守房琯以言灾劾遂无敢以水旱闻 达奚珣擢其子高第 使剑南李宓以十万击南诏阁罗凤大败河西更以捷间 一再兴师凡失骁卒二十万天下冤之 暴发禄山反状禄山上书自陈条大罪二十国忠又激怒使反以自信其说故禄山反以国忠为名上幸蜀次马嵬陈元礼杀之争啖其肉 四子皆死
  韦见素铨叙平允 国忠以易制荐代陈希烈为相禄山请以蕃将易汉将因与国忠言其必反 元宗使归辅肃宗肃宗以由国忠进礼遇独减 星犯昴知禄山死日月 两京平使迎上皇子谔劝诛杨妃劝幸蜀 谔子𫖮裴垍等五旧交为相朝廷典章多咨之著易缊解𫖮子维内江
  令民刻颂为户部善裁剖与宋之问善诗称二妙䋲长文辞抚宗属举孝廉以母老不仕 维子虚心大理据正不挠 虚舟守洪魏有治名 号 官家
  崔圎 房琯 崔涣皆幸蜀道中相之 详见肃宗
  诸臣杨玚麟游令拒窦怀贞曰所论者民冤位高下何取韦后表民二十二为下及败諌有司追其课奏崔日知先劾李杰 抗议宇文融捡脱户馀口不便 祭酒表用诸儒皆有名 言明经不质
  大义乃取年头月尾孤经绝句因诏三传仪礼出身者不任散官 言考功岁限明经进士百人而流外诸色仕者岁二千 莭古礼作冠昏䘮祭礼 止立碑曰徒作后人矴石
  崔隐甫洛阳令请禁中出梨园子弟胡雏杀之 为御史大夫使自监察御史而下事皆承谘多得劾正威名赫然 校外官岁考一日讫 张说轻其不文与林甫暴其过罢之 不謟仙客不得相
  李尚隐方严 劾催郑典选附势斥之 雪李师旦狱二百馀家元宗时 治王旭奸赃 治浮屠妖妄 治司农吏隐钱谷 三为御史不以残挚失名 处事分明不苛密 以循吏终始
  崔沔覆试第一 性舒迟进止雍如 当官不屈为御史请发太仓及范囿鸟兽所给赈贫乏将劾姚崇子招贿卢怀谨姻家弄法崇等荐为著作以夺其权 中书侍郎虽贰宰相旧惟充位沔谓当上下相维毎事多异同张说出之 议宗庙笾豆姨舅服纪 朝廷疑议皆咨之 禄廪散宗族
  裴宽漼从祖弟 瘗饷鹿刺史韦诜妻之 为宇文江东覆田判官 议忌日享庙用乐曰庙尊忌卑则作乐 蒲州久旱入境即雨 河南大治不附权贵 镇范阳夷夏感附三年禄山代之林甫恐其相以计贬之 兄弟八人皆擢明经治第八院相对击鼓会饭 政清简人冀其相
  崔琳与高仲舒同为中书舍人 宋璟亲礼之尝曰古事问仲舒今事问琳 与弟珪瑶俱列棨㦸号三㦸崔家 元宗金瓶覆名 以族大不敢用为相 一床置笏犹重积其上
  韩琬举茂才刺史行乡饮饯之 上疏言政尚法不尚徳之弊 则天中赋绢非时移檄罢督乃奏闻
  韦陟礼部取人许自通所工先就其能试之 吏部铨综公平 任威严 简贵傲视同僚然道谊合者虽布衣与均 林甫出之怏怏毁廉隅饷权俸以自结 国忠以其有文雅名恐入相发其馈遗事贬之 国忠胁死之共说其遁去陟曰命当尔其敢逃刑 肃宗使招谕永王 重其名欲相之以后至疑不用 新进者望风惮之言其骄倨不得志卒 多纵 毎食庖中所弃犹不减万钱 袭封郇公 自谓书陟字若五朵云人号郇公五云体 家法严整议笾豆议服纪
  卢从愿事睿宗典选六年以平允闻 高宗时吏部称职者裴行俭马载至是李朝隐与从愿开元中豫州课第一 不肯以括田户功为上考宇文白其殖产号多田翁以此不得相
  李朝隐谏诛五王忤旨贬 执罢斜封官千四百成安公主夺民田不酬直杖其奴权豪敛伏元宗擢尹河南政严清 杖太子舅之奴 以裴景先裴寂之后争丐賍之死 开元典铨 及
  为御史大夫所引惟细务天下失望
  王邱童子 独属文 修洁 入仕岁数百邱考功核实才登科才百 采录精明无比挺之席豫亦出其下 守怀州清严 萧嵩引当国固辞而盛推韩休休秉政荐为御史大夫 讷言奏白帝多不喜 清约不通馈遗
  严挺之名浚 諌观灯大酺 贡举平允 密启王毛仲之奸 濮汴二州威严 左丞知吏部选谓萧炅伏猎侍郎 九龄欲引辅政使谒林甫凡三年非公事不造 上欲用之林甫绐使称疾去之 溺佛 衰服送浮屠䘮亦自葬于其塔 子武贪暴 详见代宗
  席豫太平公主将表为諌官耻之遁去 考功进绌清明 典选六年号知人 清直畏谨 与子弟属吏亦不草书曰细不谨况大事耶 属和㝡工
  许景先宋璟苏颋择为御史 文得中和之气 帝自择为刺史
  潘好礼卧马下諌邠王猎 清廉 苛细博学修整 试子不通经械而徇之
  齐澣请抑诸武迎太子 蒲州司法争父子俱论死为姚崇给事中称解事舍人大政必咨之讽崇年老宜退 劝举宋璟自代 荅崇不如璟又谓崇不如管晏可谓救时之相 汴州浩繁惟倪若水与澣以清敏闻 东封车骑弥数十里澣为长棚帟幕联亘上食 请去王毛仲而自不密贬 润州避瓜步洲徙漕渠达杨子 倚高力士得为两道采访兴利以中天子意裒货财遗贵幸 林甫恶其行挤之守平阳以黄老清净为治
  倪若水御史课第一 汴州政清浄兴学教化大行諌农时捕䴔䴖 谓班景倩入为大理卿若登仙恨不得为驺仆
  苗晋卿林甫专政委以铨事 厚元载相肃代 详见肃宗相类
  崔光远元宗西狩留尹京兆 惧禄山奔灵武 复回京兆贼避其锋 见肃宗
  于休烈志宁曽孙 善文章 谏以文籍与吐蕃裴光廷曰休烈但见情伪变诈于是生不知忠信节义亦于是在遂与之 肃宗时修史先购求国史 谏元日冬至贺皇后 不治产 恭俭仁爱 推毂士甚众 年老笃学
  贾曽睿宗时言伐辽将士 上为太子谏采女乐 与苏晋掌制诰号苏贾父曽撰则天诰命至又撰元宗传位册 请广学校 保桑梓者乡里举焉 在流寓者庠序推焉 争王去荣杀富平令罪不可贷
  王踞谋刺武三思事泄亡命为佣 上为太子时游猎踞常延待于家 诡计见太子说图太平公主 率鐡骑诛萧至忠等 眷委特异号内宰相或言其诡谲纵横不可共安乐见踈 历九刺史六州二郡 受馈遗数百万 豪侈樗博 林甫恨其恃功使气发其赃仰药死
  刘知几字子元 史才 介直自守 上书讥武后妄赦妄授之弊 思慎赋刺时 中宗时领国史陈五不可而去 不得改正武后实录作史通讥评今古 自比扬雄者四 壮不喜诗雄老悔雕虫史通大元释蒙解嘲谈史减价覆酱瓿委国史于吴竞 领国史三十年 论作史当备三长才学识 刘氏家史人高其传 论衣冠不当乘马 论孝经当从古文易无子夏传老子无河上公注 请存王弼学宋璟不然之 子贶读说苑广刘向所遗而刊落怪妄子兹相徳宗
  吴竞史才 贯经史 方直寡谐惟善魏元忠宋敬则后二人荐堪论撰 辨相王之虑 虑元宗果而不精上疏乞从谏 谏东封道中驰射 大风上疏 任史事以武三思等监临事多不实私撰唐书唐春秋 叙事简核号良史 书张说欲诬元忠事谓说曰此竞实书之说屡使改卒不从屡贬年老犹愿还史职林甫不用
  韦述史才 儿时诵家书二千卷略遍 宋之问以述撰唐春秋擢上第 好谱学 详百氏源沠更撰开元谱 修六典 令狐徳棻吴竞撰唐史不能成述分纪传文约事详 典掌图书四十年任史官二十年 澹泊纯厚 接士无贵贱与均蓄书二万禄山乱独抱国史藏南山 污为官贬饿死
  杨慎矜聚敛之臣 父隆礼为开元太府廿年岁省数百万 宰相荐三子清白上擢慎矜知太府出纳慎馀长安仓慎名含嘉仓 慎矜始议输物有污伤责州县偿所直自是调发始烦 以进不由林甫不敢为御史中丞 林甫以不文致韦坚之狱且忌其宠与王𫟹诬杀之 兄弟皆缢死宇文融既败言利者稍息慎矜得幸于是坚𫟹之徒竞以利进
  韦坚聚敛之臣 慕宇文融聚敛进乃运租赋佐国用 凿广运潭帝升望春楼望之以山东舟三百各陈所产鼓吹鲜衣相衔而进 林甫害其宠授刑部尚书夺其诸使以慎矜代之而诬坚贬死
  王𫟹聚敛之臣 为林甫兴大狱撼东宫 岁进钱钜亿万储禁中供御 按求玉版上帝号领二十馀使 权势亚林甫而谨事之 弟焊召术士谋不轨事觉并赐死 籍第舍数日不能遍 初附慎矜以贵而佐林甫覆其家 凡五年而𫟹亦灭
  王玙以祷祠见幸 用纸钱后相肃宗详见后
  王毛仲明悟 知东宫马驼鹰狗等坊不旬岁至大将军 帝暂不见惘惘若有失 初见饰擢颇持法 牧监二十四万后至四十三万牛羊皆倍数 东封色各为队加开府 骄满 高力士等衔之譛于上后以移书索甲仗遂贬死
  宋庆礼习识边事 谕岭南蛮 治柳城制奚契丹元宗时筑渔阳城 营州开屯田八十馀
  所 在边三十年罢毎运收岁储送享晏然

  郭䖍瓘突厥默啜子同围北廷斩之因请募关中兵击馀党韦凑駮之 河西节度奏家奴战功
  副安西都䕶与阿史献交诉元宗诏平之

  郭知运从䖍瓘破突厥 陇右屡破吐蕃 屯西方戎夷畏惮 与王君㚟功名等号王郭王君㚟初事知运后代为河右陇西节度 微时与回纥四部君长狎至是不相得言其叛遂为所攻杀
  张守珪君㚟死后守瓜州完城虏至置酒其上虏疑因击败之诏为都督 镇陇右 镇河北契丹奚连年梗边大败之帝以告九庙其酋惧诈降又尽灭之诏立碑纪功 匿乌知义之败赂牛仙童贬卒献诚喜功名政宽裕有机略 简廉不逮其父献恭有军功谏徙卢杞
  王忠嗣九岁父海滨战死见帝号泣养之宫中与肃宗游 及长雄毅寡言论兵应对蜂起代州别驾大猾闭门自敛 恐其年少复仇不得特将请精锐数百斩虏数千 为河西杜希望单马驰破吐蕃 讨奚桑干三遇三克 上平戎十八䇿 突厥不敢盗边 本负勇敢为将乃持重安遂不生事常曰平世为将抚众而已不欲竭中国幸功名 训练士马而弢弓示无用 时出奇兵所向必克 朔方自张仁愿后四十年忠嗣继其功 佩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将印控制万里不徇帝取石堡城林甫又短之会董延光取石堡不克诉忠嗣沮军 又言禄山且乱林甫因诬告下狱贬死 高价市蕃马 攻石堡时李光弼请立赏进取免祸曰吾不忍以数万人命易一官
  哥舒翰王忠嗣使讨吐蕃副将踞见杀之 持半段枪击吐蕃所向辄靡 马惊陷河吐蕃三将欲刺之翰大呼皆不敢动 追贼常拟枪于肩叱使回顾因刺其喉腾之高五尺 忠嗣得罪入见帝叩头泣言其枉 为陇右节度弟应龙灭吐蕃不敢近青海时天下富庶无如陇右 攻石堡城不下欲斩将期三日而下 与禄山不恊 国忠厚结之 嗜酒色疾废还京 禄山反代统仙芝旧卒为元帅号二十万守潼关击走庆绪然病不能治事 与安思顺不恊疏七罪请诛之 或劝其诛君侧国忠惧迫帝趣翰出关复陜洛子仪光弼极言不可 国忠迫之行翰动而出遇贼灵武大败降禄山兵存者八千潼关失守上奔蜀 后为庆绪所杀严而少恩不恤士帝劳师士诉衣穿帝制袍十万赐之𫔎藏不散
  高仙芝夫蒙灵詧表副安西都䕶天宝六年以万骑讨西北二十馀国因深入降七十二国 遂代灵詧为四镇节度 石国王降俘献阙下斩之西域由是不服 东讨禄山封常清败因急趣守潼关 监军边令诚数千以事不从因诬以弃陜地减粮赐招就军中斩之军中呼枉其声振地贪家赀钜万然与人亦不惜
  封常清苦求为仙芝傔 从击达奚密作露布遂知名 仙芝征讨常知后务 杖杀其乳母子惮其阙 才果无疑事 勤俭耐劳苦 禄山反大言于上自任平贼募市井庸保六万守河阳
  桥大败禄山遂陷东京奔陜劝仙芝守潼关凡三表陈贼形势皆不达 与仙芝俱见杀
  忠义李憕张说因相者言其贵妻以甥引置幕府 宇文括田表为御史分道捡覆 给事中力于治有任事称明簿㝡下无敢绐 林甫出之河南裁抑萧炅 不听道士孙甑生干政 守清河兴美政迁广陵民立祠 尹京国忠恶之使守东都禄山兵薄城官校皆去与卢奕相约死之 十馀子
  唯源彭得脱 源彭以父死于贼不仕不娶绝荤酒
  卢弈持重寡欲 鄠令治最 自父怀慎兄奂三人皆居中丞官清节相似 留台东都城陷朝服坐台被执数禄山罪谕贼以逆顺临刑西向拜辞骂贼不空口贼党变色 子杞 杞子元辅端翰介正能绍其祖 少以清行闻 杭常绛三州皆㝡
  张介然谨愿长计画 守河陇支郡 王忠嗣哥舒翰镇河陇皆署用之 以富贵不为乡人知求列㦸故里本乡得列㦸始此 禄山反使守陈留全郡未三日贼至城陷死之
  卓行元徳秀负母入京举进士 以亲亡不娶曰兄有子兄子襁褓䘮亲贫无资得乳母自乳之苦贫求为鲁山令 纵系贼盗格虎 大酺召声乐独使乐工歌于𫇭于帝叹贤人之言 俸衣食孤遗岁满馀一缣 爱陆浑山水定居 无仆妾岁饥或日不㸑 嗜酒陶然以酒肴从者不问贤鄙 房琯叹紫芝眉宇 李华兄事徳秀而友萧颖士刘迅作三贤论 平生未尝识女色视锦绣茍辞佚色未尝有十亩之地十尺之舍十岁之僮未尝完布帛而衣具五味而食 卒谥为文行先生
  权皋禄山籍其名署幕府皋知其必反 喑直视而瞑使所亲唅敛之而密逃 南奔度江永王举兵诡姓名免 病客洪州南昌令欲按中人过州未取皋泣曰今何由致天子使而遽欲治之 真卿表为司马召拜起居舍人固辞曰吾洁身乱世以全吾志欲持是受名耶 李季卿列其高行以著作郎召不就 李华桞识韩洄王定皆仰其节与友善 韩泗等为制服 子徳舆
  甄济居青岩山环山不敢渔畋 禄山强署之置羊血伪呕血归禄山封刀召之济引颈待 肃宗使污贼官罗拜 子逢读书自力不谒州县 岁饥节用给亲里 出家赀周朋友缓急 欲请载父名国史袁滋表济行与皋同科元稹移书史馆韩愈愈谓逢与其父俱当得书
  孝友张琇复仇 父审在隽州以被诬谋反见杀于御史杨汪琇年十一与兄瑝徙岭久之 逃还祖杀
  汪而以状系于斧 九龄以为宜贷耀卿等卒杀之

  陆南金匿卢崇道自逃逃岭南侍御史王旭按之弟赵璧争匿崇道者我兄又言弟自诬元宗皆宥之
  隐逸王希夷牧羊取佣葬父母 隐嵩山师黄頥学养生饵松柏 刺史问政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东封诏州县敦劝见行在年九十帝令张说访政宦官扶入宫与语甚恱 敕州县致酒肉帛
  卢鸿博学善书 庐嵩山 开元初再征不至 五年下诏至谒不拜曰礼者忠信所薄臣敢以忠信见 岁给米百斛绢五十 归为营草堂 到山中广学庐聚徒五百
  吴筠举进士不中居南阳 天宝召至愿隶道士籍入嵩山从潘师正 待诏翰林答帝深于道无如老子 答治炼非人主所冝留意 开陈皆名教世务微言讽天子 沙门嫉之高力士事佛共短之 求还嵩山诏立道馆 禄山乱入茅山又入剡 文章诋释氏 歌诗李白祖甲乙
  司马子微事潘师正传道引辟谷术师正谓我得陶隐居正 法建而四世矣 遍游名山庐阜天台 武后召之即归 睿宗使其兄承伟召之问其术曰为道曰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问治国曰国犹身 开元召至王屋山置坛室以居三体书老子 玉贞公主光禄卿韦縚至所居按金箓设祠厚赐
  贺知章陆象先谓季贞清谈风流一日不见鄙吝生擢道士超㧞群类科 张说表撰六典等书累年无功 迁礼部侍郎兼集贤学士一日并谢源乾曜谓两命之荣 元宗自为赞赐之 申王薨选挽郎不平䕃子喧诉知章梯墙出首以决事 晩节尤诞放遨嬉里巷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 草隶十数字世传为宝 醉属辞不停笔天宝初夣游帝居乃请为道士还乡 以宅为千秩观而居 求周宫湖为放生池赐镜湖剡川一曲 帝赐诗皇太子百官饯送
  儒学马怀素昼樵夜燃以读 中文学优赡科 监察御史不为武后按崔慎贞反 劾宰相李迥秀藉易之势敛贿 为十道使黜陟江西处决平恕考功覆取实才不阿权贵请谒 手未尝释卷元宗诏禇无量更日侍读帝日送迎以师臣礼诏举校袐书文籍 然不善著述无所叙别
  禇无量龙出若不闻 尤精礼史记 争韦后不当预祭天解官 侍读东宫进翼善记 号诉犯墓柏鹿鹿为驯扰 以耆老许腰舆入殿 频上书陈得失 鄙姚崇太庙符坚故殿之言因上疏请出后宫举贤撙奢轻赋谨刑纳谏詧谀继绝幸东都请致祭古帝王贤臣序功臣绝世从之请检校求遗书四库完治 太子及四王未就学以孝经论语五通献帝于是各为选侍读 太
  子齿胄于学诏无量升 上谓无量朕师后康子元侯行果亦践是选而礼遇衰
  康子元会稽人 开元诏举治易老庄者 侯行果荐之张说遂侍读 东封说引子元行果徐坚韦縚商裁封禅仪 子元请先祭后燔行果赵冬曦谓祭已而燔则神无由降说称康子独出蒙轮当一队邪议
  侯行果上谓更求善易者无贤行果
  殷践猷通氏族历数医方 善知章陆象先韦述知章号五总龟千年五聚问无不知 举文儒异宰 叔父䘮哀恸呕血卒 子寅举宏辞 杀侮慢吏贬 寅且死以母老不忍决子亮断指剪发置棺中誓事祖母祖母疾不脱衣者数年 白燕巢楣
  元行冲名詹 少孤养于外祖韦机 博学尤通故训 仁杰谓吾药笼中物 魏典事详文约学者尚之 得铜器似琵琶知名阮咸 以书生非弹治才辟关内按察 奏彭王子志谦株蔓狱不乐法家谢大理官 继怀素撰晋书 继无量校四库书 元宗注孝经诏为疏 帝因魏光
  乘请命与诸儒疏魏徵类礼列于经立之学张说以戴礼不可罢止之 行冲疑诸儒间已著释疑言小戴行于汉末其书纷杂魏氏正之
  陈贞节议隐章怀懿徳节愍四太子陵庙礼不当与列帝侔裴子馀驳之止减吏卒之半 议昭成皇后配睿宗肃明皇后不当并升 议奉中宗别庙升睿宗继高宗为七室 伊缺男子孙平子上书非之援经辨数博士不能屈然苏颋右前议卒不复中宗于庙 恶武后明堂瓌侈请以明堂复为乾元殿
  卢履𣲙言古礼父在为母期彻虚而心䘮武后始同父三年非是 又陈父在为立几筵者一期心䘮者再期父必三年而后娶以达子之志 行冲亦谓妻䘮杖期者远嫌疑尊乾道也请据古诏服纪一用古制自是或期而禫禫释心䘮或期而禫三年或齐衰三年
  施敬本讲求封禅仪 旧制盥手洗爵侍中主之敬本谓大宗伯郁人掌祼事汉用侍中皆亵臣今侍中位宰相非郁人比 旧制祀天神太祀主之敬本谓古二君相见卿为宾况天人之际今太祝乃下士
  王仲邱请合显庆贞观二礼大祀并用
  赵冬曦中宗时请定科条直书其事以凖加减隋律曰律无正条自是憎爱为轻重 开元时集贤院修撰 与康子元议封禅仪
  尹愔父思贞春秋擢高第 释奠讲辨三教 撰诸经义枢续史记未就梦天官麟台交辟卒 愔博学尤通老子为道士 元宗尚元言召对甚喜 辞集贤兼修国史诏以道士服视事
  郑钦说解梁太常任昉所得钟山圹铭 李林甫恶之贬卒
  文艺李邕父善淹贯不能属辞号书簏 注文选 诸生四远至传其业号文选学 邕少为补益之附事见义两书并行 见李峤求假直秘书读书未几谢去奥篇隐轶了辨如响 峤与张廷珪荐文高气方直才任谏诤拜拾遗 大言请听宋璟劾昌宗奏 谏中宗用郑普思 僐张柬之贬 韦氏败拜侍御史弹劾任职 元宗时廷珪授为中丞姚崇疾其阴操黜之 东封召见献赋矜肆自谓且宰相 与张说相恶会坐赃孔璋上书请代得减死 从中人杨思勗讨岭南贼 起守括州喜兴利除害复坐诬得罪 入朝眉目瓌异阡陌聚观后生望风内谒门巷填隘 中人临问索所为文章 以䜛出守汲郡北海 林甫就郡杖杀之 长于碑颂 金帛请文者钜万 文名天下号李北海 卢藏用谓如干将莫邪但虞伤缺杜甫为作八哀诗 资豪不治细行在所贿谢畋游自肆以败
  吕向一笔环写百字若萦发号连锦书 卖药即市阅书 上美人赋讽花鸟使 诗讽校猎 帝自为文西岳诏向镌勒 东封諌以番酋入仗内朝回道见老人乃其父 以李善释文选繁醸与吕延济刘良张铣李周翰更为诂解时号五臣注
  王翰豪徤恃才 张嘉贞伟其人张说礼之益加举起㧞群类 声技视王侯 豪侠游畋伐鼓穷欢贬卒
  孙逖崔日用令赋士火炉与定交年十五 举手笔俊㧞哲人奇士隐沦屠钓及文藻宏丽等科及贤良方正 考功取真卿李华颖士等 八十犹为令求降外官増父秩 开元间苏颋齐澣苏晋贾曽韩休许景先典诏诰为最而逖尤精密 九龄视其草不能易一字 子成
  李白宗室 梦长庚生 客隐岷山举有道不应苏颋谓天木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喜纵横 任侠轻财 与孔巢父韩凖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沈饮号竹溪六逸 贺知章见其文称谪仙言于元宗召见金銮论当世事奏颂 赐食亲调羮 沈香亭召之已醉于市以水颒面援笔成文 醉使高力士脱靴故帝欲与官杨妃沮之 知不为亲近益骜放不自修 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饮中八仙求还山 浮游四方 禄山反往宿松康庐间依永王璘 璘起兵逃彭泽 璘败郭子仪请解官以赎得流夜郎 归依当涂令李阳冰 代宗以拾遗召已卒恱姑孰谢家青山欲葬之 后裔惟二孙女为民妻告之范传正为改葬 二女有风范不肯改嫁
  张旭吴人 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张颠 尉常熟老人陈牒求判因见其所藏尽其法 始见公主担夫争道又闻鼓吹得笔法意观公孙舞剑器得其神 后人于欧虞禇陆书皆有异论至旭无非短者 惟颜真卿崔邈传其法文宗诏以白诗旭草裴旻剑舞为三绝
  裴旻为奚所围舞刀立马上矢四集皆迎刀而断守北平日射虎三十一父老曰彪也遇真虎且败小虎出丛大吼弓矢皆堕自是不复射
  王维九岁属辞 弟缙齐名 孝友 九龄擢拾遗禄山获之以药下利阳喑迫为给事中 贼合梨园乐作诗悼痛故得免罪 自表五短缙五长乞免右丞而使缙还京师时为蜀州 作书别缙及亲故停笔而化 草隶画名盛开元天宝间贵人虚左以迎 画思入神 别墅辋川图 观案乐图事沈存中辨其妄 兄弟奉佛不食荤衣彩 代宗问维乐章缙上之
  郑䖍或告其私撰国史苍黄焚之坐谪十年 元宗爱其才置左右以不事事为置广文馆而以为博士䖍闻命不知广文曹司所在诉于宰相 雨坏廊不修寓治国子监馆遂废 善图山水 好书无纸取慈恩寺柿叶隶书 写诗并画以献帝称郑䖍三绝 禄山劫之称病求摄市令潜以密章达灵武 为崔图绘斋壁得免死 䖍长地理山川物产兵戍无不详 天宝军防录诸儒服其善著书 在官贫约 杜甫赠诗 郑相如预知天宝事戒无污伪官故不附贼
  萧颖士四岁属文 十岁补大学 一览即诵 进士第一 父旻抵罪以有佳皃得宥 裴耀卿等先进与均礼故名播天下 奉使括遗书淹久被劾 客濮阳授业号萧夫子 以父䘮不肯见林甫林甫怒不下已颕士作樱桃赋讥之 依春秋为编年书司马昭弑帝书陈霸先反 史官韦述荐自代不屈林甫免官 倭国愿得萧夫子为师 知禄山必反托疾荐大室山 禄山反见河南郭纳谋守御纳忽不用 见山南源洧諌毋退保江陵 不受永王召 请宰相崔圎捍江淮刘展果反 圆以为扬州功曹 后客死汝南逆旅   门人谥文元 乐闻人善 推引后进皆名士天下推知人 兄事元徳秀而友殷寅真卿等 与李华称萧李 与陆据李华读龙门路傍碑颖士即诵华再阅据三乃记 奴事之十年笞楚不去云爱其才 惟许子昻冨嘉谟卢蔵用之文董南事孔述眷之博学
  李华慕汲黯 劾国忠支娅州县肃然 禄山反上诛守䇿 辇母逃贼见获署伪官 自以隳节危亲肃宗召之不拜 客山阳勒子弟力农 晚事浮屠不甚著书惟家传墓版州县碑颂金帛强之乃应 大历初卒 含元殿赋 吊古战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文污为故书置梵书度颕士读之谓君加思虑便能至 宗子翰从子观见肃宗
  孟浩然襄阳人 好节义 振人患难 九龄王维称道 维邀入内署元宗偶至问诗对不才明主弃 采访使韩朝宗约偕至京荐之会剧饮欢甚不赴 背疽卒 王维过郢州画像刺史亭名浩然亭郑减改孟亭
  王昌龄 崔颢与浩然同名开元间皆位不显不顾细行 颢好饮博娶美妻
  方枝张果善息气能累日不食 自谓生尧丙子岁位侍中 召问神仙事 未几卒
  姜抚韦縚言其数百岁召之 自言服春藤上采赐中朝老臣民间以酒渍饮多暴死乃止遂惭逃
  外戚王仁皎元宗废后父 避职不事 委远名誉
  杨国忠太真从兄为相见前
  宦官握兵故祸惨始于明皇盛于肃代成于徳宗极于昭宗
  杨思朂姓苏 元宗讨四难为爪牙 开元初大败安南蛮 平五溪乱斩首三万 平邕州封陵僚梁大海 平龙州蛮坑其党六万 騺忍敢杀
  高力士冯盎曽孙 岭南李千里献二阉曰金刚力士 武后累逐之中人高廷福养之 元宗在藩倾心附结 以诛萧岑等功为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四方奏请先省后进小事传决 宇文融林甫国忠禄山仙芝等皆厚结之得将相牛仙童边令诚等宠虽与力士等亦藉力士左右肃宗在东宫以兄事它王公主呼翁戚里尊曰㸙 谏以天下事付林甫帝不恱由是还内宅不
  复事 以阴巧得誉有素思艺者亦帝爱幸骄位见恶人士天宝初置力侍省与力士同为之上幸蜀艺臣贼而力士从幸 在蜀谏何忧之语 从上皇西内十日李辅国诬流之 赦还见二帝遗诏恸哭呕血死   赞立肃宗为太子 言云南䘮师北兵强悍 因大雨言权假宰相所致天下事庸可复安 亲昵覆败不为救 宇文以来权利相贼阶天下之祸虽有补益弗相除云
  酷吏王旭珪孙 斩易之兄昌仪 斩韦后党周仁轨卢崇道岭外逃归杀其三子凡海内名士皆絓染流徙 与李嵩李全严酷号三豹 制狱械纪希虬使奴事之得其罪数千上之遂贬死
  吉温顼从子 薛嶷引见元宗上目之曰是一不良我不用罢之 京兆尹萧炅使为林甫讯李适之张垍伪选十六人日中狱具 自谓若遇知己白额虎不足缚 炅荐之林甫使除不附己者钱塘罗希奭为奔走椎鍜 杀柳绩积尸大理垣下并遣希奭杖杀李邕裴敦复及皇甫惟月韦坚杀杨慎矜连数十族 号罗绀吉网 媚国忠禄山 谓禄山曰君若荐我为宰相则右相可挤右相即林甫 禄山大恱镇河东表自副 国忠引为中丞朝廷动静不淹宿即报禄山 上欲使代希烈相国忠以附禄山用韦见素代之 禄山国忠争宠温昵禄山遂贬既而与希奭皆见杀 上闻其斥曰温本酷吏子朕过用之故屡构大狱今斥公属安矣禄山反授其七岁子河南参军以报之
  奸臣李林甫见前相类
  安禄山营州柳城胡 生有祥张仁愿搜其帐尽杀之匿而免 随母嫁虏将安延偃遂姓安张守珪使与史思明俱为捉至因为养子中丞张利贞采访河北禄山百计媚之入朝盛言其能天宝初为平卢节度 林甫请专用蕃将故帝宠益坚 帝使出入宫禁为贵妃养儿 起第京师服御拟乘舆 太子九龄言其反不信 天宝十三载反僣号燕 肃宗立其子庆绪使李猪儿杀之详见肃宗
  肃宗 颜真卿因蜡丸颁赦河南北江淮而诸道徇国之心始坚 郭子仪将兵五万至灵武而人始有兴复之望 张巡许远死守睢阳以全江淮而东南赋入得济中兴之需 广平王俶即代宗与郭子仪复西京东京 史思明囚安庆绪使者降张镐请勿假以威权上不从而思明复陷东京其乱终帝之世右复两京及再乱事 请兵回纥 卖官济军兴 又专以官赏诸将大将军告身才易一醉而名器之滥极 子仪光弼讨安庆绪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使而忠臣义士自此不得尽其力 平卢节度王元忠死令察军中所欲者立之而节度使之废置自此一出军士王玙专依鬼神求媚为中书侍郎 置道场禁中李辅国专掌禁兵制敕必经辅国押署然后行 上皇居兴庆宫辅国矫上语迎居西内上欲诛之畏其握兵不敢 元载为租庸使按籍举八年租调逋负籍所有中分之甚或十取八九名白着 李辅国初与张后表里专权迁上皇后交恶后谋诛之谋泄见杀辅国继为盗所杀右纪纲大坏矣
  郭子仪守灵武以朔方军讨禄山收云中马邑开东陉 光弼已拔常山与合兵攻赵郡败思明于嘉山河北往往斩贼迎王师 与光弼率五万赴灵武国威大振 帝惟倚朔方军为根本 贼将诱河曲胡迫行在子仪以回纥平之 败崔乾祐于潼关关陜始通 与元帅广平王俶复长安追败贼于潼关克华阴宏农郡 追败庆绪复东都 进取河阳河内执安守忠 与九节度进
  讨庆绪于相州而鱼朝恩监之王师无统以及于败 朝恩因谮罢之以光弼代领朔方兵 思明再窥河洛西戎逼扰以为鄜坊节度重京师 或言天下未平不宜置散地出镇邠州党项遁 以为诸道都统率兵趋范阳定河北朝恩沮之 光弼败邙山失河阳河中太原乱遂以为副元帅封汾阳王屯绛诛首恶诸镇皆奉法 代宗立为朝恩元振所谮遂表解元帅节度 与光弼齐名而宽厚得人过之 身为天下安危二十年 却回纥吐蕃事并详见代宗
  李光弼王忠嗣遇之厚于诸将曰他日得我兵 禄山反子仪荐持节河东救常山获安思义不杀问计败思明于九门 又追败之赵郡㧞赵进围博陵 又与子仪败之嘉山降河北十馀郡欲竟趋范阳会潼关失守乃赴灵武 入太原斩侍御史崔众威震三军兵不满万思明以十万攻之败走留蔡希徳攻之亦败走 九节度败庆绪邺西光弼请逼之鱼朝恩不许思明来援诸将惊溃独光弼整众还太原 代子仪为朔方无所更易号令之壁垒旗帜皆精明天下兵马副元帅 思明窥洛光弼驰入东都进军河阳大败贼于中泽再战就军中择郝廷玉论惟贞督战大败之禽周击等 安太清走据怀县进围之而留雍希颢守野水渡使勿战与贼将高晖李日越同来 禽太清复怀州 又破思明于河阳 鱼朝恩言贼易灭诏促光弼战仆固怀恩阴佐朝恩违光弼命阵于原官军大败于邙山怀州复陷上召光弼入朝史朝义乘邙山之捷进略申光等十三州光弼舆疾破平之 朝恩征相州北邙之败忌之程元振亦忌之二人用事日谋中伤 吐蕃犯京师代宗诏入援遂畏祸不敢行 幸陜犹倚以为重卒不至 军中指顾诸将不敢仰视 李郭齐名而战功为中兴第一
  常见素详见元宗 与崔涣房琯奉册宝至灵武
  崔涣喜其占奏即拜相 肃宗立与见素赴行在以选补不精出 简淡自处 慨论元载奸贬死李麟宗室 好学善文 河东有清政 禄山反以儒者非御侮材还为祭酒 为相以宗子独留继百司 苗晋卿崔圆等皆附辅国取安独守正不阿顺
  崔圆锐功名 元宗西幸至河他供帐皆备盛陈蜀土丰稔及甲兵之盛即日相之 肃宗召赴行在为制遗爱碑于蜀 留守东都值相州之败委东都奔襄阳 守怀汾以治行称 镇淮南六年吏民乞留
  裴冕明锐 尝为王𫟹判官𫟹得罪辨其诬𫟹死为敛葬 副肃宗为帅募骁勇十馀万 与杜鸿渐劝进遂相 请卖官鬻僧道济军 子仪言其有社稷功为程元振所构代宗遂相之 入拜不能兴元载旧为其所甄引代之赞谢 忠勤自将而不知宰相大体 豪侈 仆射中 见俸簿月二千缗喜见颜色 李辅国讽使荐己为相
  房琯父融相武后 作封禅书说张说得用 为县主徳化为治㝡 为华清宫 骊山疏岩剔薮幸蜀追及拜相 奉册至灵武肃宗以有重名倾意待之 参决机务 谏以第五琦为租庸使
  是又一国忠上曰六军方急无财不能对 贺兰进明言琯大言无当因以永丰王统兵事离间之上疏之 自请平贼用春秋车战大败于陈涛斜颜真卿劾之 多言其请包文武可复用 上怒之出为邠州人以便安政声流闻 好老子浮屠高谈有馀 天下多故不以职事为意而欲从容镇静以辅治 又知人不明故功名隳损 史赞称唐名儒多言琯徳器有王佐才若承平不失为名宰
  苗晋卿林甫委铨事 以中丞帐倚子奭为书判魁元宗覆实曵白 河北政化大行 望壶关县门辄步 郡太守迎犒立饮白釂 以老辞致仕 肃宗自扶风召相 大渐摄冡宰代宗立固辞 老蹇甚间日入政事堂召对小延英对小延英始此 宽厚所至称惠化 再秉政出入七年小心谨畏不甚斥是非得失故保宠名而练达事体百官簿最一省无遗人比胡广 諌用李辅国为常侍 諌论陈希烈死 陆贽请进其子官因言其谦柔敦厚三朝所推 厚元载
  张镐好王伯大略 嗜酒 国忠荐为已重 布衣二年至宰相 谏禁中道场曰当修徳弥乱未闻饭僧可致太平 察思明以范阳献顺之伪及许叔冀狡狯必变 镐不结宦官皆盛言思明叔冀之忠遂罢相后果叛 后为抚州洪川平诸冦 廉简 在位虽浅天下推旧徳
  王玙少为礼家 承元宗意专事祷祠 初效俚俗用纸钱 肃宗立亦以祷祠见宠为中书门下平章事中外大骇 左道纷进 分遣女巫祷天下山川至黄州刺史左震斩之 作天华上宫露台昭应令梁镇上书停之
  李岘宗室 京兆尹幸温汤独无所献 出守零陵政得人心 京师谣曰欲粟贱追李岘 相肃宗经纶为己任事多独决上待之恩意亦厚 李辅国制敕不出中书岘极言其恶始停口敕处分各归有司 毛若虚希辅国旨变乱谢夷甫狱岘谓示无御史台帝出岘 相代宗 事见后
  李揆谏上皇翊圣号 取士陈书中庭约使尽言既相帝叹门第人物文学三绝 善奏对 决事明当 锐进近名 忌吕𬤇入相构之 谓元载麞头鼠目流落十六年丐食取给 载死独用卢杞恶之为入蕃使 酋长问唐第一人李揆是公否 本传称格李辅国羽林骑激栯京师之议而辅国传谓当国以子姓事之号五父
  吕𬤇勤谨 事哥舒翰诸僚出游独据案钩视簿最由中人进于肃宗所陈无不纳 为使按群臣之污赃者人惮其持法 上忧九节度败相之释衰拜赐㦸 引妻父为卿妻舅为郎从中人请与人以官遂罢 镇荆州请置南都而改为江陵府 伏甲为长史斩陈希昻 暴李辅国所擢妖人申泰芝𢙣 威惠两行 李揆恐其以善治闻复用使人刺其失上逐揆 在朝不称职 荆州号令明赋役均治尚威信境无盗贼民歌咏之至徳以来方面数十人为最 荐杜鸿渐元载 严郢请谥二名独孤及议美恶不在多名
  第五琦劝贺兰进明出贼不意收所陷郡 遣奏事肃宗陈令急在兵兵强弱在赋赋出江淮为渊请假臣一职悉东南宝赀飞饷函洛上恱拜江淮租庸使塩铁铸钱使 盐鐡名始此 当军兴随事趣办人不益赋而用饶 铸乾元钱以一代十 为相又铸重规一代五十 会物价腾踊饥馑相望议者非之贬忠州 或告其纳金曰位宰相可自持金耶有司以为具服流之 起为朗州有异政 复领盐鐡等使子峯妇郑皆以孝著表门 为度支患豪将求取无节始以左藏财赋进大盈库事见杨炎传
  萧华谨重方雅 陷于禄山间道奉表欲以魏为内应 李辅国求宰相拒之辅国矫诏罢之元载辅国请罢华而相之 见代宗
  裴遵庆外晦内明不干当世 役夫怨萧克济有丑言 有司论大逆争之全救数十族 吏事第一 知选强敏详视簿牒 萧华荐之相 代宗以忠厚大臣使宣慰怀恩 复以仆射知选事优其老听就第注官 性惇正老而弥谨 荐贤耻谢 谏从益畏 削稿 史称中人之贤 子向以学行特户门曽孙枢相昭宗
  诸臣颜真卿字清臣 师古五世从孙 少孤母教 监察御史使河陇辨冤狱而雨号御史雨 使河东劾朔方令郑延祚三十年不葬母终身不齿殿中侍御史时吉温以私危宋浑曰奈何以一时忿危宋璟后 杨国忠出为平原守 知禄山反密为偹而泛舟饮酒以纾其疑 禄山反河朔二十四郡惟真卿守 募兵大飨慷慨感厉十七郡同日自推为盟主兵二十万 清河太守使李萼乞师从之斩贼万级 军费困竭㧞景城盐自助 思明尹子奇复陷河北惟平原博平清江固守 度不可抗 赴行在拜御史大夫䋲治如平日百官肃然 纳京复告宗庙祝署嗣皇帝真卿曰上皇在蜀可乎乞筑坛东向哭 宰相出之唐旻诬之贬饶州 镇浙西以预备刘展为生事召为刑部侍郎 上皇迁西内率百官问起居李辅国贬之 代宗自陜还请先谒陵庙而即宫斥元载朝廷岂堪公再坏 载请群臣奏事先白长官长官白宰相详可否遂疏极论载奸载贬之陜州 为抚湖刺史 载既诛杨绾荐之 卢杞陷之使谕希烈 希烈使李元平说斥之 朱滔等使者谓求相孰先太师又斥之 希烈屡胁之终不屈遂见害 逮事四朝 刚而有礼 天下称曰鲁公
  穆宁以息属母弟从真卿于平原 劝真卿固守真卿亡过河见肃宗自言不用宁言至此 上欲以为谏议会真卿以直忤亦罢 光弼檄取粮不予曰命宁主粮者敕也 李忠臣与夹淮为治劫掠遂衰漕贾得通 或以和州天宝旧版校户劾之御史覆视则増数倍然不事权右毅然寡合执政恶之虽直亦置散位 从奉天回曰可行吾志矣即罢 宁之老四子赞为御史中丞质右补阙员侍御史赏监察御史皆守道以行谊显 家令训诸子 先是韩休家训子侄至严称家法者尚韩穆二门
  李嗣业善陌刀 为高仙芝陌刀将破吐蕃十万于娑勒 从平石国及突骑施跳荡先登号神通大将 仙芝败于石国嗣业救之得还 表镇疏勒筑城屡坏祷之白龙见城成 祷耿恭故井泉复出 足蹶葱岭大石元宗时 与诸将赴凤翔割臂相盟所过州县秋毫不可犯 帝喜其至曰卿至贤于数万众 统前军复长安复东都战功居多 九节度围相州独披坚执锐为诸军冠中流矢病闻战大呼卒于军不及于溃 赏赐皆上于官助军
  九节度者朔方郭子仪 淮西鲁炅 兴平李奂滑濮许叔冀 镇西北庭李嗣业 郑蔡李广琛河南崔光远而河东李光弼泽路王思礼将所部助之
  王思礼从哥舒翰 数劝翰诛国忠 从复东西京相州之败与光弼军独完 善守短攻拜司空不为宰相而拜三公始此
  鲁炅颜真卿问哥舒翰得人乎翰指示之曰当为节度 镇山南贼围之南阳一年昼夜战力竭奔襄阳然贼欲侵江汉赖炅扼其冲南夏得全相州败中流矢奔 溃兵剽掠炅军尤甚
  辛云京世将家 有胆决 禽生斩馘常冠军 思明屯相州以锐兵四千追袭破之 太原军乱上以其性沈毅使尹太原赏罚丝毫不贷军中畏信 回纥入朝所在暴钞过太原以戎狄待之虏畏不敢惕息 太原大治 徳宗时第至徳以来将相云京为次
  马璘读马援传马革褁尸慨然 挟册从安西府累立奇功 率补甲三千赴凤翔初战卫南以百骑破贼五千 从光弼攻洛阳 邙山之战先率五百骑出入三反光弼谓未见以少击众雄捷如马将军者 破吐蕃 不赦元日犯盗之卒 彻士龙而雨 大历间与珲咸破吐蕃 少学术武干绝伦 治第侈甚徳宗毁其中寝而禁第舍逾制者 亭馆入官为群臣赐宴之地
  李光弼将荔非元礼中潬破周挚 李嗣业卒于相州代之
  郝廷玉善格斗善布阵
  李国臣 柏良器年二十四更六十四战伏弩解李希烈宁陵之围
  李抱玉从光弼战河阳差功第一 详见代宗
  崔光远元宗西狩留为京兆尹 斩乘火乱入宫阙者 斩贼将 惧禄山奔灵武上使复为京兆 回至渭北斩贼二千自是贼常避其锋 镇魏州溃围走误斩良将李处崟 镇荆襄沈饮贼郭恒约党项入寇 成都平李奂而不能禁士卒之剽掠
  李泌见肃宗灵武议国事 辞官 劝幸彭原俟西北兵赋 諌与张良姊博 谏赐张良姊七宝鞍 谏良姊正位中宫宜待上皇命 请迎上皇 相徳宗详见后
  杜鸿渐肃宗按兵平凉未知所适为定计至灵武力劝即位 相代宗详见后
  李勉灵武劾大将管崇嗣背阙坐笑帝叹有勉乃知朝廷之尊 谏杀关东俘后归者自至 详见徳宗
  王栖曜一矢殒禄山将邢超遂救曹州 见徳宗
  来瑱尚名节 有大志 张镐荐能断大事有御侮才 守颍川破贼甚众人目为来嚼鐡 镇山南两破思明馀党襄汉士宜其政 朝廷易镇讽众留已 裴荗表其恐难制代宗诏代镇而图之荗大败被禽 程元振谮之流死
  田神功尝战不胜降思明 禽刘展 镇淄青 镇兖郓解宋围 镇河南 见光弼待官属均礼始折节谦损
  路嗣恭神乌臧姑二县考绩为天下㝡 渭南令主杜化东阳二驿当关畿用兵储具有素子仪以灵武初复百姓凋弊戎落未安请以嗣恭镇朔方披荆棘立军府威令大行 江西观察善治财赋 岭南将哥舒晃杀莭度大扰平之 因晃事诛角贾没其财数百万 为元载䕶贾明观出竟 代宗时赂杨炎录前功三事贪而无识
  李适中有道科 哥舒翰败于潼关请竭禁藏募死士 言中人监军之弊因言臣数言之不听故陛下有今日行 负气敢言权近侧目 言诸生不可分镇 辅国恶其才毁之 谏肃宗分剑南为东西川两镇百姓弊于调度 镇西川失松维二州 语王霸衮衮不厌 功名自许言浮其术政宽简所莅人便 五十为诗即工毎一篇即时传布
  令狐彰自思明处籍士马州县献款遂镇滑亳魏博田畴大辟 贡赋如期 遣兵防秋所过不受供儗 将死赦子归私第 悉上军府兵仗财用簿㝡 表刘晏李勉自代
  乌承玼与族兄承思号辕门二龙 败奚契丹 饬史思明束身本朝 子重𦙍
  仆固怀恩鐡勒侧人 自正观世为金徽都督 善斗识戎情 从郭子仪讨禄山云中下马邑 会光弼于常山赵郡走思明 与子仪赴灵武 子玢败降虏㧞归斩之将士殊死战破其众奉诏乞师回纥 从子仪下冯迎河东 统回纥兵从复两京 从子仪破安太清下怀卫州
  攻相州为先锋 然刚决犯上子仪能优容之光弼代子仪怀恩常悒悒不乐 印山之战不用令故败 代宗立遂叛引吐蕃回纥入冦卒为叛臣 以后详见代宗叛臣类
  李忠臣即董秦 从刘正臣赴难屡立战功 与田神功下平原乐安 破庆绪将下诏褒谕从子仪围相州 陷思明挈五百人冒围归光弼诏赐姓氏 与平东都 至徳宗时遂为叛臣详见代宗徳宗臣类
  李怀玉即李正己 从侯希逸 讨史朝义 代宗初军士逐希逸而代为淄青节度遂为藩镇
  详见代宗藩镇类

  刘昌史朝义围宋州说李岑屑曲坚守 见徳宗
  韩滉聚敛 军兴赋税无艺滉深文钩录 详见代徳宗
  崔群乞上勿问子仪家与嬖人争财之讼人谓识大体 诰吴少诚擅决洧水溉田竦然听命韦陟招谕永王璘 与高适来瑱盟辞旨慷慨 永王败趣赴凤翔陟驰往慰谕李广琛从永王乱者帝疑顾望不用 详见元宗
  于休烈修史 谏冬至元日贺皇后 详见元宗
  柳芳史臣 继韦述成史起高宗讫肃宗乾元 天宝弃取不伦 后与高力士俱贬黔中因质开元天宝事本末为唐历然无褒贬与父芳并居集贤 考礼详明徳宗嘉异 以议论劲切执政出之 以久踈斥上表乞归朝觐关中置牧区调民牛马民间怨苦
  徐浩四方诏令多出其手 遣辞赡速而书法至精参太上皇诰册宠绝一时 为右丞言自林甫国忠有司就宰相府断事尚书以下未省郎署请如故事有司断狱必刑部审覆详断复始此李辅国譛贬之 代宗召拜会稽县公出镇岭南以环货数十万饷元载李栖筠传 与薛邕分典选托邕拟妾弟畏安尉李栖筠劾为明州别驾晚节治广领选颇嗜财惑于所嬖以败 父峤之授书法 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 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渇骥奔泉
  元结元魏之后 十七折节向学事元徳秀 阳俊谓一第恩子 肃宗问天下士苏源明荐之上时议三篇设问答备言得失 为山南参谋募战士降剧贼五千 瘗战死者 諌亲征思明发宛叶兵守泌阳险全十五城 水部员外郎参山南东道来瑱府劝给父母随子在军者衣食曰渠有责其义勇而不劝孝慈耶 代宗立固辞丐侍亲归樊上 益著书作自释 道州常蛮乱后户裁四千结为守不忍加赋乞免租税及租庸使和市物十三万给为民营舍给田免徭役流亡归者万馀容管经略身谕蛮豪绥定八州民乐其徳立石颂徳
  忠义颜杲卿真卿同五世祖 刚正明济 书判超等席豫推伏 禄山表假守常山 禄山反与长史袁履谦谋起兵 真卿以平原相掎角传檄河北言王师二十万 入土门遣郭仲邕曵柴扬尘贼弃围走 钜鹿广平河间并斩伪刺史传首常山 乐安传首上谷文安信都魏邺皆自固兄弟兵大振 禄山大惧使思明攻之 粮矢尽城陷不降骂贼至死不绝 履谦为贼断手足脔之
  孥泉明有孝莭 以往太原约王承业免于难 父故将妻奴三百馀人转徙不自存悉力赡给求父与履谦尸敛葬 郫令教化清明诛宿盗人情翕然 贫而廉相从百口飦粥不给无愠叹
  贾循苏颋谓今颇牧 禄山使守幽州杲卿招之以倾贼巢 谋泄禄山杀以徇
  张巡邓人 博通群书 气志高迈所交必大人长者 开元末擢进士 清河令有治绩 困厄归者倾赀振护 以杨国忠为国怪朝官不可为调真源令 诛猾吏华南金 政简民安 谯郡守杨万石遣迎禄山巡遂举兵 令狐潮围之六旬大小数百战潮走 大将六人劝降巡设天子像朝拜而引六人斩之 粮尽取潮盐米千斛矢尽缚稿人千馀得贼箭数十万 复遣之贼不备因斫潮潮大乱 围四月贼常数万巡才千馀战辄克 贼将杨朝宗谋趋宁陵绝巡粮路巡㧞众至睢阳与太守许远姚訚等合 遣雷万春南霁云战宁陵北杀万馀人朝宗走 拜河南副节度 安庆绪遣尹子琦等十馀万攻之日中二十战远让巡治兵而已居下子琦败去拜巡御史中丞 子琦闻巡欲攻陈留复围之巡亲督战贼渍五月剡蒿矢试子琦霁云一发中其左目贼退七月复围之食尽救不至巡杀爱妾奴远杀僮罗雀鼠煮铠弩以食 说贼将李怀忠等降皆得
  其死力 霁云冒万众出请救于许叔冀贺兰进明皆不应 贼益急众议东奔巡远以睢阳江淮保障不可 十月士病不能战被执骂贼不降与霁云姚訚万春等三十六人遇害 巡读书不过三为文不稿 睢阳士卒居人一见皆识其姓字 四百战斩贼将三百卒十馀万 用兵未尝依古法以少击众未尝败 凡食三万口人知将死而无畔者 城破遗民四百而已 亡三日而救至十日而贼亡 李翰谓天下不亡皆其功史赞谓贼下得博食东南牵制首尾全江淮财赋济中兴双庙至今
  许远敬宗曽孙 宽厚长者明吏治 与巡同年而长巡呼兄 巡死远被送至偃师亦不屈死巡子去疾讼其独全 李翰为巡𫝊缺远事昌黎非之曰远非畏死者 史赞远后死不为屈
  南霁云幼为人操舟 高衡击贼汴州以为先锋遣至张巡计事留事巡不肯归 巡受围筑台募万死一生独喑呜而来 射贼无不应弦而毙
  雷万春令狐潮围雍邱六矢着面不动 方略不及霁云而强毅用命则同
  姚闿崇从孙 豪荡饮□ 素善巡 为城父令同守睢阳
  程千里禄山反募兵河东因镇之而守上党战功多禽贼将蔡希徳几得而救至 桥坏见执敕诸骑还报可失将不可失城 庆绪囚之为严庄所害
  庞坚禄山反与薛原同守颍川 阿史那承庆悉锐攻之 昼夜战自正月尽十一月城陷 二人不降贼缚之至死
  张兴一饭斗米肉十斤 为饶阳禆将禄山攻之婴城弥年 城陷持十五斤刀击贼贼为气慑思明缚马前劝之降问曰大丈夫不能为国扫除反为其下何哉 锯解死且骂曰吾能裒疆死兵败贼众
  卓行甄济肃宗使污贼官罗拜之
  权皋皆不污于禄山并详见元宗
  孝友侯知道 程俱罗穿圹作冡身执其劳有助者挽哭而却之 李华作二孝赞 庐墓
  哭无莭 知道七年俱罗三年

  何澄粹池州人 亲病俗尚鬼不进药澄剔股以进 号青阳孝子
  隐逸秦系避乱剡溪 结庐泉州南安九日山穴石为研注老子 刺史往见而系未尝至城门 姜公辅之谪筑室与相近忘流落之苦 葬公辅山下张建封闻其不可致请就加校书郎 善刘长卿 长卿自以为五言长城系用偏师攻之年八十 南安人立亭其山号高士峯
  张志和金华人 䇿干肃宗见赏重待诏翰林 贬还以亲既死不仕 居江湖称烟波钓徒著
  元真子亦自名 著太易    兄鹤龄恐遁世不还筑室越州东郭茨以生草 钓不设饵志不在鱼 县令使浚渠无忤色 观察陈少游往为终日留表其居曰元真坊辟其门回回轩巷为构梁人号大夫桥 帝赐奴婢各一志和配之号渔童樵青 对陆羽太虚为室明月为烛与四海诸公共处 湖州谒真卿愿为浮家泛宅往来苕霅间 善图山水酒酣或击鼓大笛䑛笔辄成宪宗图其真求其渔歌不能致 李徳裕比严光

  陆羽字鸿渐 或言僧得之水滨长自筮得鸿渐于陆因为姓名其师教旁行书言无兄弟绝后嗣非孝师怒之使执粪除又使牧牛 亡去为优人署伶师太守李齐物异之授书 遂居火山门貌陋 吃而辨 闻善若已 见过规切 与人期雨雪虎狼不避 上元初更隐苕溪称桑苎翁阖门著书或独行野中诵诗不得意恸而归人谓接舆 拜太子文学徙太祝不就 徳宗贞元
  时卒 嗜茶著经天下益知饮茶 鬻茶者祀为茶神 常白熊广其论 李季卿召烹茶不礼之羽愧因著毁茶论其后尚茶成风 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
  儒学啖助丹阳簿秩满屏居甘足疏糗 考春秋三家短长号集传十年乃成 又摄其纲为例统 谓邱明孔子前时人 爱公谷以左氏解多误 高弟赵匡陆质录助春秋集注号纂例 时大历间施士匄以易强蒙以论语皆自名其学 士匄子陵最卓异
  施士匄吴人 兼善左氏春秋 二经教授博士秩满诸生上疏乞留之凡十九年仲子陵舍峨眉 好古学通后苍大小戴礼乘传过家黔中选补 家惟图书及酒
  文艺苏源明守东平请废济阳以隶东平 不受禄山伪官 两京平知制诰数陈政治得失 思明
  陷洛谏亲征十不可遂罢东幸

  李翰华子 天宝末房琯韦陟荐为史官宰相不肯拟 传张巡功状上之帝感悟巡大节始白于世义士多之 文精密而思迟 常从令皇甫曽求音乐思涸则奏之神逸乃属文
  宦官鱼朝恩至徳初监李光廷军 九节度围相州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观军容使始此 以神䇿兵屯陕思明陷洛长驱至硖石诏益兵十万使神䇿将卫伯玉败贼 洛平还屯陜 详见代宗
  李辅国貌儜陋略通书计 事高力士 使主厩中簿最 王𫟹使典禾豆能检擿耗欺马肥与谋诛国忠 灵武劝即位 四方章奏军符委之 龊龊谨密取人主亲信而内深贼 不啖荤为浮屠诡行人以为柔良 宰相群臣欲见天子皆因以请 察事听儿数十 捕逮流降未始上闻 诏书下辅国署已乃行 李揆父事之号五父贵幸呼五郎 李岘叩头言且乱国诏敕不由中书者必审覆 譛太上皇交通外人自以兵劫迁之西内以功迁兵部尚书 讽宰相裴冕联表荐为相上密使萧华止冕 帝寝疾张后召代宗图之不从辅国伏兵杀后 代宗即位尊为尚父事皆关白辅国自安使侠者刺之投首溷中
  酷吏崔器污禄山伪官 义兵至更募众应之 走灵武吕𬤇以为中丞 深文诋从贼王官陈希烈达奚尹等数百人死李岘执奏以六等定罪病亟叩头若谢罪曰达奚尹诉于我
  毛若虚上还京请掊天下财资国用 覆囚先取家赀定贼 权震朝廷群臣屏息 贬死
  逆臣安禄山天宝十二载冬反 肃宗至徳二年正月子庆绪杀之自立
  庆绪广平王率嗣业子仪讨之复东都庆绪大败走邺 乾元元年诏子仪以九节度兵讨之于邺庆绪又大败 求救于史思明且请以位让之思明兵至九节度师溃 思明因入邺斩庆绪而留其子朝义守之父子共三年灭
  史思明突厥种 与禄山共里先一日生故相善天宝入奏帝赐坐奇之曰尔贵在晚 禄山反留守范阳 执杲卿陷九郡进围饶阳 光弼收常山子仪取赵郡合攻之败走 属潼关溃召光弼等还思明军复张 攻土门大败 再陷常山 攻平原遂进围信都 庆绪败于相州遂杀庆绪称大燕 乘胜陷洛阳 败光弼等于北邙
  朝义使骆悦杀其父思明 王师讨之败走 仆固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围之莫州 田承嗣使之走幽州 李怀仙斩之归长安父子凡四年
  田承嗣 李怀仙 李宝臣并禄山思明将 史朝义败归朝 代宗即位因怀恩请皆以为节度遂为藩镇 详见代宗藩镇类












  古今纪要卷十一
<史部,别史类,古今纪要>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