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重修一统志 (四部丛刊本)/卷三百七十一至三百七十三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三百六十八至三百七十 嘉庆重修一统志 卷三百七十一至三百七十三
清嘉庆二五年 敕撰 阙名 撰索引 景清史馆藏进呈钞本
卷三百七十四至三百七十六

大清一统志

 永州府

︹古迹︺泉陵故城在零陵县北汉置主子侯表元朔王年封长沙定王子贤为众陵侯颜师

  古曰即泉陵也隋书地埋志零陵旧曰泉陵置零陵郡元和志零陵县本汉泉陵县地隋改为零陵

  县移治于此旧唐书地理志泉陵县故城在今州北二里祁阳故城有二元和志县南至

  永州一百八十里木泉陵县地吴置隋废旧唐志古城在今县东北九十里此吴旧址也唐武德四

  年复置九域志县在州北一百里此唐旧址也县志旧城在今县东南俯临大江元时屡以江涨淹

  圯明景泰中移于东北高阜即今治营浦故城在道州北汉置县三国吴置营阳郡寻废

  晋穆帝复于县置郡水经注营水径营浦县南营阳郡治魏咸熙二年吴孙皓分零陵置在营水之

  阳故以名郡齐梁间改郡曰永阳隋书地埋志永阳县旧曰营阳梁改名置永阳郡平陈郡废省营

  浦县入盖是时徙治唐又改名宏道元和志道州治宏道县本汉营浦县隋改曰永阳武德四年

  营州移永阳于州西南移营道县于州郭贞观八年改州曰道州天宝初改县曰宏道九域志建隆

  三年复改宏道曰营道明初始省入州旧志营浦故城在今州北营阳乡地名大汉又有营道故城

  在州西四十里营山下唐初治此天宝初移今治 按晋书东晋穆帝复置营阳郡宋书南齐书皆

  作营阳郡旧唐书地理志吴置营阳郡晋以为永阳郡者误也泠道故城在寕远县东汉

  置水经注九疑山东北为泠道县界又曰泠水北流径泠道县西南县指泠溪以为名隋省入营道

  旧唐书地理志汉泠道县古城在今延唐县东南四十里隋废入营道仍于泠道废城置营道县武

  德四年移营道于州郭乃于此置唐兴天宝元年改为延唐 按旧唐志既曰泠道城在延唐东南

  又曰隋于泠道废城置营道县唐改名二说自相背缪参考新唐志盖隋移营道治泠道城萧铣又

  分营道置梁兴县至唐改梁兴为唐兴非复泠道故治也营道故城在寕远县西汉置县

  水经注冯水径营道县西右注营水营水又西北屈径营道西旧志隋时徙冶泠道县界唐改曰延

  唐元和志县西至道州一百里本汉泠道县之地隋自奔巢水口移营道县于此武德四年又移营

  道县于州郭内于此置唐兴县天宝元年改名旧志宋又移今治改名寕远九域志县在州东七十

  五里即今冶也 按唐书地理志延唐木梁兴萧铣析营道县置铣平更名与元和志异舂陵

  故城在寕远县西北汉置后汉城阳王祉传长沙定王子贾元朔元年封泠道之舂陵乡传至

  考侯仁以地势下湿山林毒气求内徙初元四年徙于南阳之白水乡而故城废宋书州郡志舂陵

  前汉旧县徙省吴复立仍属零陵郡东晋改属营阳郡宋齐因之水经注都溪水南径舂陵县西因

  春溪为名故城东又有一城东西相对各方百步古老相传言汉家旧城知是节侯故邑也东南三

  十里上有节侯庙隋平陈省入营道元和志舂陵故县在延唐县北五十里永明故城

  在今永明县南唐初所置永阳县也旧唐书地理武徳四年于郭内置营道县乃移永阳于州西

  南一百十里贞观八年省入营道天授二年复析营道置天宝元年改曰永明宋史地理志熙寕五

  年省为镇入道州元祐元年复置县志永明县故址在今县西白塔山后又移治潇江之南有城周

  一里有竒元时移今治冯乘故城在江华县西南汉置唐析置江华县元和志江华县

  本汉冯乘县地故城在县南七十里盖隋唐间徙治也宋开宝四年省旧志在县西南六十里广西

  富川县界江华故城在今江华县东南唐书地理志江武德四年析贺州之冯乘县置

  元和志县北至州一百十三里九域志在道州南九十里盖己徙而北也县志唐初置县在五保之

  地神龙初迁于寒亭北阳华岩之江南故名江华洪武二十八年析寕远卫置右千户所于县建

  城于今县治隔江之东名镇守所城天顺中迁治西北五里地名黄冈合县所为一城即今治也

  大历故城在新田县西元和志道州大历县西北至州二百二十里本汉营道县地大历

  二年𮗚察使韦贯之奏析延唐县置因年号为名宋史地理志乾道三年废大历县明统志废县立

  舂陵故城北十五里永昌废县三国吴分泉陵置属零陵郡晋及宋齐以后因之隋省入

  零陵明统志在祁阳县西八十里应在今县西北祁江之北石燕山之东应阳废县

  安县东北晋置王隐晋书应阳本泉陵之北部沈约宋书晋惠帝分观阳立盖误水经注应水径应

  阳县南即应水为名隋省入零陵谢沐废县在永明县西南汉置属苍梧郡晋属临贺

  郡宋属临庆国齐仍属临庆郡隋省入永阳旧志谢沐乡在今县西南二十五里又县西南四十里

  崇福郷下墟社有城隍庙土人以为谢沐故址也吕蒙城在零陵县北二里明统志吴吕

  蒙西取长沙零桂三郡惟零陵太守郝普城不下蒙因筑城守之新田营今新田县治明

  万历二年置以防寕远东北猺洞崇祯十二年守晏日曙以其地山峦层复民染猺俗建议分寕

  远南北二乡十五都置县即新田为治因名永州旧卫在府治南明洪武初建 本朝

  康熙二十七年裁东安场今东安县治本零陵县之东安驿五代时马氏置东安场宋史

  地理志雍熙元年升东安场置县在州西北一百二十里铁场在江华县南宋史地理志江华

  有黄富铁场银场九域志寕远有上下槽一银场新田县志下槽洞在县南五都息壤

  在零陵县治西南唐柳宗元记龙兴寺东北陬有堂堂之地隆然负砖甓而起者广四步高一尺五

  寸始之为堂也夷之而又高由是寺之人皆神之莫敢夷甘茂盟息壤盖其地有是类也方舆胜览

  在县南故龙兴寺中状若鸱吻色若青石自也出尺馀秦驰道在零陵县东方与胜览在

  县东八十里涧五丈馀类今之河道两岸如削夷险一致始皇命天下修道以备游幸即此

  庳墟在道州北接东安县界孟子舜封象于有庳水经注引王隐曰应阳东五里有鼻墟山下

  有象庙括地志谓之鼻亭唐元和九年薛伯高刺道州命撤其屋墟其地沈其主于江柳宗元为之

  荡宼将军垒在寕远县东六十里南齐李道辨为开拓南蛮大使筑垒于此怀

  素塔在零陵县界方舆胜览唐僧怀素尝于此草书有墨池笔塜在其侧三十六台

  在寕远县东南九疑山唐时所筑今存其四南楼在府城东下临东湖上有红蕖堂唐利史

  李衢莱公楼在道州西北宋寇准谪此后人思之为建楼陈统夫有记御书楼

  在寕逵县东南九疑山永福寺宋绍兴中建以议历朝所赐御书状元楼在寕远县南三

  十里唐李郃故里稽古阁在府学内宋汪藻有记三元阁在道州学宫内宋胡

  铨道州濂溪祠记祠建讲堂后三元阁上太史阁在道州治东宋嘉定间知军州事方信孺

  建自为记新堂在府治内唐刺史韦宙建柳宗元有记思贤堂在府学内宋建绘周

  敦颐范纯仁范祖禹邹浩张浚像共为一堂额曰思贤三省堂在府城内宋张浚寓永时

  建并𢰅记种爱堂在零陵县治西宋绍兴中邑宰吕行中建太守王佐榜曰种爱杨万里有

  读书堂在寕远县东南九疑山高士岩侧县志监簿刘子澄为朱子高弟慕九疑之

  奇筑书院于此聚徒讲学其中西轩在零陵县治西南唐柳宗元有龙兴寺西轩记方舆胜览

  西轩在龙兴寺柳宗元辟下瞰大江双凤亭在府学前宋郡守彭合新学舍得异石如凤作

  亭临之张栻有记九岩亭在府城内岩出池中者凡九跨池为桥创亭于上三亭

  在零陵县东唐柳宗元有记名胜志在东山之麓一曰读书林亭二曰湘秀亭三曰俯清亭唐零陵

  令薛存义建玩鸥亭在零陵县西愚溪口宋汪藻谪居时建自为记万石亭

  陵县城北唐刺史崔某建以多石故名唐㧕宗元有记岩扃亭在零陵县宋胡寅记永城

  南二十馀里有澹山岩者自山谷诗既行岩名闻于天下乃相南缺得地不盈丈为亭命之曰岩扃

  却顾中虚静览胜致而重山大壑环乎外者又或在目且穹山开壑剪竹开径以趋于亭自今骚人

  逸士去来徙倚得所好而远所畏然后斯岩之美全矣窊樽亭在道州东唐元结建方与

  胜览在城中报恩寺之西月岩亭在道州西月岩内宋周子读书处后迁建于岩外明李发

  寒亭在江华县南方舆胜览在江华县隔江唐瞿令问栈险道入洞穴因作亭于石上元

  结大暑登之疑天时将寒故名丹崖翁宅在零陵县南方舆胜览唐永泰中有陇水令唐

  节督去官家于崖下自称丹崖翁元结有宿丹崖𦐈宅诗并有铭刻崖下 按唐节督旧志续志均

  作唐节今从全唐文改正元结故宅在祁阳县西南浯溪上唐上元中结罢道州归爱其

  山水因家焉亦名涭郎宅方舆胜览有浯溪唐亭峿台三铭宋陈衍题浯溪图云元公因水以为吾

  溪因山以为吾山作屋以为吾亭三吾之称我所自也制字从水从山与广我所命也周子

  故居在道州西方舆胜览营道之西二十八里为濓水之源东流十里为濓溪堡左曰龙山右

  曰豸山则濂溪故居也州志元公故里在州西二十五里安定山下元欧阳原功濂溪故居祠堂记

  舂陵郡西距城可十里有乡曰营乐里曰濂溪周子故居在焉左有龙山其形蜿蜒如龙右有豸岭

  崖石哈呀其状若豸中为平田有水逶迤田间澄澈见底即濓水也其居旧制有堂三间岁久寖敝

  延祐七年里儒唐道举重建立为专祠至正六年道举子㦄诏复作东西序规制百倍于前

  𬬻步在零陵县北唐柳宗元志江之浒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曰步永州北郭有步曰铁𬬻盖尝

  有鐡鐡者居其人去而其号冒而存青箱杂记岭南以村市为墟水津为步今人改为埠摩崖

  碑在祁阳县南浯溪北崖石上镌唐元结所𢰅大唐中兴颂颜真卿书盐厂在东安县东北

  二十五里明万历中建麓床三级在寕远县东南方舆胜览在舜庙前箫韶峯之东北

  无为观后相去十馀里其地又有修妻四坛

 ︹关隘︺湘口关在零陵县西北潇湘二水合流处又黒石关在县西北大桥关在县北六十里

  镇峡关在永明县西汉书地理志谢沐县有关县志镇峡关在县西六十里荆峡镇接广西

  恭城县界为入粤通衢宋时设官镇守熙寕中省仍置砦兵番守明正德中置关今设百总戍守

  山口隘在永明县东南接广西平乐府富川县界猺人出入之路石盘隘在永明县

  南亦接富川界又有马矶隘义山隘斑鸠隘连州隘皆在县南为猺獞往麦要路岭东隘

  在江华县南接广西平乐府贺县桂岭界当开山摇冲设把总戍守归阳巡司在祁阳县

  东一百里乾隆二十一年以归阳巡司移驻县东北百里排山驿永隆巡司在祁阳县

  西北一百里石期市巡司在东安县东南四十里明初置驿万历中废 本朝乾隆

  三十二年移改永明县枇杞巡司于此芦洪巡司在东安县北一百里唐书地理志永

  州有芦洪戍九疑鲁观巡司在寕远县二峒口桃川巡司在永明县

  西南四十里本明守御千户所洪武二十九年置隶寕远卫有关有市 本朝改置巡司锦田

  巡司在江华县东南一百五里本锦田砦宋史地理志熙寕六年废明洪武二十九年置守镇

  千户所隶寕远卫 本朝改置巡司兼设千总成守府志有城周三百二十四文东西二门

  冈巡司在江华县南八十里顺化镇在零陵县东六十里五代时置宋改为驿明废

  又东四十里为杉木镇雷石镇在零陵县南六十里唐置当泷水口水流触石其声如雷

  鸣水镇在零陵县西南一百里鸣水岭五代时置潇湘镇在零陵县北十里㴋湘会

  流之地五代时置一曰潇湘关白水镇在祁阳县东南五十里乐山镇在祁阳县

  东南八十里宋史地理志熙寕六年废乐山砦即此今有市文明镇在祁阳县西北六十

  沙镇在祁阳县北一百二十里大营镇在祁阳县东北五十里旧置驿今裁宋岳

  飞尝驻兵于此有永州祁阳县大营驿题记渌埠镇在东安县东十五里又东有江口镇

  荆塘镇在东安县北一百七十里当宝庆之冲梅冈塘镇在寕远县东北七十

  白𧰼镇在永明县西南四十里接广西富川县小水峡界本白象堡宋开宝四年潘美

  伐南汉自道州进次白象即此县志明洪武中置巡司嘉靖中裁今设把总戍守又遨冈镇在县西

  南五十里桃川所南高寨镇在江华县南旧称高寨营高桥营在道州南设把总戍

  界牌营在道州南设千总戍守午田营在道州西南设把总戍守祖山

  冈营在永明县东南接广西富川县长桧村界设把总戍守青丝井营在江华县

  南接富川县龙窝村界设把总戍守白芒营在江华县南接富川县牛岩滩界设把总戍守

  岭东营在江华县南嘉庆二十年设以提𬓛前营守备移驻城头砦在寕远县东五

  里天成险峻其形如城又黄家砦在县南十五里村头砦在县南三十里又西南有土砦螺蛳砦犁

  壁砦旺冈砦黑山砦鹤鸣砦李家砦在寕远县西三里一径盘旋其顶甚平有泉可饮又

  有水砦新阳砦岩砦皆在县西福仙砦在县西北五里路窄而险贾家砦在寕远县北十

  五里又将军砦唐家砦皆在县北白羊砦高砦神锅砦马头砦岭头砦牛头砦皆在县东北

  山砦在永明县南接广西富川县境路当险要又玉田砦在县东枫山砦在县东南绿碧砦在

  县南白兔砦在县西南白塔砦城下砦皆在县西平山砦石楼砦皆在县西北穿岩砦深潭砦皆在

  大坪砦在江华县东一百九十里接广东连州界又三门砦在县南石门砦在县西南

  白面砦在新田县东南三十里明洪武初置巡司今裁永镇堡在祁阳县西北一百

  大小二源涧口在寕远县境设把总戍守李荡坪在江华县东南二百

  二十五里接广东连山界设百总戍守零东墟在零陵县西二十里接东安县界又祖江

  墟在县北三十五里石鼓墟在东安县东五十里又井头墟三记墟皆在县东水口墟在县

  南五十里接零陵县界沐塘墟在寕远县东南又凤源墟在县西白而墟

  明县西南十五里又上冈墟在县东北长富墟在新田县东南十五里清溪源

  在永明县西七十里县志县界凡十有二源皆猺所居如清溪古凋在县西七十里扶灵勾蓝在县

  西南四十里埠陵在县西北四十里高泽在县西三十五里俱有户籍输税粮为熟猺如顶板猺砍

  山猺则为生猺藏山伏涧迁徙无常推髻既足射猎为生自食其力三宿在江华县西南县志

  竹子尾宿旦久宿平冈宿号三宿皆平地猺也明洪武初招抚下山附籍大祠乡每宿佥点一人为

  千长听调征剿立猺老以约东众猺又县东南有麻贝两江猺多以盘为姓排山驿

  阳县东北一百里明嘉靖中移道州㴋南驿改置于此 本庙因之高溪市在零陵县北七

  十里又曲涡市在县北四十里冷水市在县北五十里江湘市在祁阳县东北六十里明

  初置巡司嘉靖中改置于排山白牙市在东安县东二十里舟车辐辏为县巨镇结陂

  市在东安县北六十里又白沙市在县东三十五里鲸江市在县西五里花桥市在县西十五里

  石板市在县北四十里中秋市在县东北四十里今废下灌市在寕远县南又侯坪市在

  县西北花桥市在县东北四十里又有平田百家坪等市涛墟市在江华县西南一百里又

  牛砦甑水车下等市皆在县西南

 ︹津梁︺芜江桥在零陵县东四里唐建俗名茅江桥水字桥在零陵县西南四十五里

  宋黄庭坚有题议平政桥在零陵县西门外为入广西孔道五马桥在零陵县

  西三十里俗名土马桥亦入粤西通衢东江桥在祁阳县东潇湘门外一名飞虹桥祁水

  于此入湘龙泉桥在祁阳县东一百里归阳镇上游清白二江由此入相大忠桥

  在祁阳县南六十里双江桥有二俱在祁阳县北一跨馀溪一跨烟江沈公桥

  安县南门外滥桥在东安县北芦洪江皋桥在道州城西北三十五里宋嘉定中建

  高成桥在永明县西南三里层岩上跨警水学士桥在永明县西南六十里

  家渡在零陵县南二里即古百家濑也宋苏轼有诗湘口渡在零陵县北十里

  浦渡在东安县东十五里斜陂渡在道州北十里把截渡在寕远县北八里

  欧家渡在永明县东北二十五里

 ︹堤堰︺司马塘在零陵县北门外以唐柳宗元得名湘中莲藉胜于他处以司马塘产者为尢

  湮塘在零陵县东北一百里其深莫测明统志相传有民得一白鳝将烹之有老叟曰此

  湘江之龙恐祸及民怒以为虚诞排之翌日一村俱陷横塘在祁阳县东三十里岸阔潮平

  停膏蓄黛是为上下横塘舒塘在祁阳县东一百二十里江滩迅急至此而舒故名碧虚

  塘在寕远县东南宋天圣中筑鱼塘在寕远县南三十里明万历中知县蔡光筑民得灌

  溉之石期坝在东安县东

 ︹陵墓︺︹虞︺帝舜陵在寕远县东南史记五帝本纪舜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注皇览曰舜

  冡在零陵营浦县汉书武帝纪元封五年望祀虞舜于九疑水经注九疑山大舜⿱穴之 -- 窆其阳商均葬其

  阴寰宇记亦名永陵自古禁樵采置守陵户方舆胜览在女英峯下 本朝屡次遣官致祭︹汉︺

  龙述墓在零陵县北一里述守零陵卒葬于此土人名曰廉威阡宋杨万里龙伯高祠堂碑

  云相传伯高葬于城市子孙遂家焉证诸陶岳之记良然蒋嵩墓在道州东南四十里蒋居

  舂陵节侯买墓在寕远县北六十里又戴侯熊渠墓亦在焉︹南北朝︺

  ︹齐︺李道辨墓在寕远县东县志李道辨陇西人时为南道开拓南蛮大使后卒葬此

  ︹唐︺赵群墓在零陵县西北潇湘之交唐柳宗元有志李邰墓在寕远县南去下灌

  ︹五代︺︹后唐︺何仲举墓在道州北二十五里︹宋︺陶弼墓在零陵县

  金釡山宋黄庭坚有志胡宏墓在零陵县东关外周辅成墓在道州西周子

  故居之左吴必达墓在道州东北十五里乐雷举墓在寕远县西吴舜

  举墓在永明县南十里圣人山麓周尧卿墓在永明县西家欧阳修有志

  长庚墓在江华县南五里有碑郭凤墓在新田县南乡︹明︺胡节墓

  陵县西芝山下何天衢墓在道州西北

 ︹本朝︺陈大受墓在祁阳县浯溪南二里今改迁三门滩陈海湾乾隆十八年有   御

  制碑

 ︹祠庙︺忠节祠在府学左祀明末死难陈纯德黄神祠在零陵县东七十里唐柳宗元

  游黄溪记由黄溪东屯南六百步至黄神祠神王姓莽之世也莽既死神更号黄氏居黄溪民咸安

  焉以为有道死乃为立祠留侯祠在零陵县南四十里万山中柳侯祠在零陵县

  西南愚溪上祀唐柳宗元精忠祠在祁阳县东二里祀宋岳飞颜元二公祠

  在祁阳县西南浯溪上祀唐颜真卿元结黄石公祠在东安县东北一百七十里獬豸山

  周元公祠有三一在道州学宫西宋春陵太守直阁向公建胡铨张栻皆有道州濓溪祠

  记一在永州府学宫东宋零陵太守陈公辉倡议建立张栻为之记一在寕远宋邑令黄大明建魏

  了翁为之记帝舜祠有二一在道州西半里儒学后后汉书郡国志引营阳郡记曰营浦

  县南三里馀有舜南巡止宿处今立庙县志唐元结建一在寕远县东南水经注九疑山南有舜庙

  前有石碑文字缺落不可复识方舆胜览祠在舜峯下县志在玉琯岩下明洪武初迁于箫韶峯下

  阳公祠在道州西祀唐刺史阳城沈守备祠在道州北六十里祀明宋死难沈至

  褒忠祠在寕远县东南祀宋都巡检王政烈女祠在江华县治东明万历初

  建祀烈女赵向贞诸葛庙有二一在零陵县南三里一在东安县治西潇湘庙

  在祁阳县东门内祀帝舜及湘君湘夫人皋陶庙有二一在道州西八里一在寕远县西江

  龙飞庙在寕远县西北祀汉光武泰伯庙在寕远县北五里其右有仲雍祠在

  黄马山下舂陵侯庙在寕远县北舂陵故城东后汉书城阳王祉传建武十八年诏零陵

  郡奉祀节侯戴侯庙以四时及腊岁五祀焉王佐庙在永明县南十里祀唐李靖

  将军庙在永明县南六十里祀宋吴舜举笢竹庙在永明县西南十里祀汉高祖

  乌台庙在永明县西二十五里地名冻青源祀宋御史周渭之渭之恭城人尝奏免岭南租

  税故祀之淮南王子庙元和志淮南王子庙在江华县南七十二里荆州记淮南王被

  诛其子奔至比城门化为石今名东塘神

 ︹寺观︺法华寺在零陵县东山唐柳宗元有法华寺新作西亭记宋改名万寿寺明洪武初改

  名高山寺龙兴寺在零陵县城西南唐柳宗元尝僦居于此西有净土院宗元有龙兴寺修

  净土院记宋元丰四年改名太平寺金籣寺在祁阳县东北一百里环寺皆山中一阜如砥

  方十馀亩绕之以渠旧名玉环山是为寺基永福寺在寕远县东南九疑山上九疑山志

  旧名无为寺又名报恩寺相传南齐敕建有断碑可识宋太平兴国中易今名会真观

  阳县西北五里即雷坛观也有岩洞题曰雷霆都会洞天元白玉蟾会真观记雷霆都会洞天祁山

  枕其北溓湘汇其南白鹤巍峩环其东四望突兀撑其西此洞之所以据地之胜也白鹤观

  在祁阳县东北三十里白鹤山名山记祁阳县白鹤观唐末𮗚有钟重数百觔一夕风雷忽孔跃入

  江后有客夜宿昭潭梦一道流曰吾祁阳白鹤观道士欲归久矣幸附后载客诺之遅明忽有钟卧

  水次文曰祁阳白鹤观钟乃载之以归绿天庵在零陵县东门外里许唐僧怀素故居今

  笔塜墨池尚存宋陶榖清异录怀素居零陵东郊治芭蕉亘带几数万取叶代纸而书号所居曰绿

  

 ︹名宦︺︹汉︺召信臣寿春人元帝时为零陵太守为人有方略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

  嘉汝南安城人光武朝迁零陵太守视事七年卒零陵颂其遗爱吏民为之立祠焉龙述

  京兆人光武时㩴零陵太守在郡四年甚多治效夏勤九江人和帝时为零陵太守有理能

  之称安帝时官司徒陈球下邳淮浦人灵帝时桂阳李研等寇钞陆梁太尉杨秉表球为零陵

  太守球到设方略期月贼散而州兵朱盖等反与桂阳贼胡兰等数万人转攻零陵郡中恐⿰扌⿱彐𧰨 -- 掾吏白

  遣家避难球怒曰太守分国虎符受任一邦岂顾妻孥而阻国威重乎乃悉纳吏人老弱与共城守

  弦大木为弓羽矛为矢引机发之远射千馀步多所杀伤贼复激流灌城球反决水淹贼相拒十馀

  日会度尚救兵至募士卒共破斩朱盖等杨璇会稽人灵帝时为零陵太守苍梧桂阳寇起贼

  众多而璇力弱乃制马车数十乘以排囊盛石灰于车上系布索于马尾又为兵车专彀弓弩克期

  会战令马车居前顺风鼓灰贼不得视因以火烧布布燃马惊奔突贼阵后车弓弩乱发钲鼓鸣震

  群盗破散追逐伤斩无数枭其渠帅郡境以清︹晋︺尹奉元帝时为零陵太守王敦构难谯王

  丞驰檄讨之奉首同义谋出军营阳于是一州之人皆同义举易雄浏阳人为舂陵令谯王丞

  起义雄承符列敦罪恶宣募县境有众千人负粮荷戈从之力屈城䧟雄曰惜位微力弱不能救国

  难遂死之︹南北朝︺︹宋︺裴松之闻喜人为零陵内史元嘉初巡行风俗上二十四条

  ︹齐︺范云舞阴人永明十年迁零陵内史在任洁已省烦苛去游费初零陵旧政公田奉米之

  外别杂调四千石及云至郡止取其半百姓悦之︹梁︺孙谦莒人天监六年出为零陵太守

  已老犹彊力为政吏民安之先是郡多虎𭧂谦至绝迹及去官之夜虎即害居人谦为郡县常勤劝

  课农桑务尽地利收入常多于邻境伏暅平昌安邱人武帝时为永阳内史在郡清洁政务安

  静治状上闻诏勘十有五事帝善之迁东阳太守为吏人所怀︹唐︺李岘吴王恪孙天宝中出

  为零陵太守治政得人心寻迁长沙元结河南人代宗时拜道州刺史初西原蛮掠居民数万

  去遗户才四千诸使调发符牒二百函结以人因甚不忍加赋请免百姓所负租税及租庸使和市

  杂物十三万缗许之明年租庸使素上供十万𦈏结又奏宜以时増减诏可结为民营舍给田免徭

  役流亡归者万馀去任后民立石颂其德阳城定州北平人德宗时出为道州刺史治民如治

  家不以簿书介意月俸取足则巳州产侏儒岁贡诸朝城哀其生𮦀无所进帝使求之城奏曰州民

  尽短若以贡不知何者可供自是罢州人感之以阳名子赋税不时观察使数诮责州当上考功第

  城自署曰抚字心劳催科政拙崔敏博陵人贞元中永州刺史黜侵渔吏擒戮妖巫出令三年

  人鱼怨讟柳宗元河东人元和初贬永州司马既窜斥地又荒疠因自放山泽间其湮厄感

  郁一寓诸文仿离骚数十篇读者咸悲恻韦宙京兆万年人元和间出为永州刺史遇岁歉斥

  官下什用供刺史者得九十馀万钱为市粮饷民不知法多触罪宙为书制律并种植为生之宜州

  负岭转饷艰险每饥人辄殍死宙始筑常平仓收榖义馀以待之县旧置吏督赋宙俾民自输湘源

  生零陵香岩市上供人苦之宙为奏罢民贫无牛以力耕宙为置社二十家月会钱若于探名得者

  先市牛以是为准久之牛不乏立学宫取仕家子弟充之民以婚娶会宾客号破酒多至数百人力

  不足则不迎宙条约使略如礼俗遂改薛存义河东人元和间授零陵令甫下车遁逃复

  还蠧奸披露逋租匿役期月而理薛伯高河东人元和中为道州刺史毁鼻亭象祠迁州

  学于州西营川门外柳宗元为记述其善政︹宋︺张去华襄邑人太祖时荆湖平命通判

  道州去华上言桂管为五岭冲要今刘𬬮保境固守若大军先克其城以趋番禺如践无人之境有

  诏嘉寇准下邽人天禧间罢相贬道州司马始至州素无公𪠘百姓竞荷瓦木不日而成

  徐处仁应天榖熟人徽宗时为永州东安令蛮人叛处仁入峒开示恩信蛮感泣誓不复反

  赵不𢙯宋宗室绍兴中除永州通判郡岁输米倍收其赢民病之不𢙯言于子损其数帅司

  檄录靖州狱辨出𡨚者数十百人晴人德之绘其像以祠杨万里吉水人绍兴中调零陵丞

  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刀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

  身名其堂曰诚斋浚入相荐之朝子长孺后继为零陵簿丞田如鳌赣州人绍兴间知道

  州时母后南还郡国悉献典礼谓出⿱⺾㳄馀实于常赋之外巧为各色以敛如鳌独以州小民贫一无

  胡寅崇安人知永州寕德皇后讣至朝廷用故事以日易月寅上䟽言礼雠不复则服不

  除愿降诏旨服丧三年衣墨临戎以化天下先是安国知永州寅治永绰有父风人称奕世戴德云

  李南寿龙泉人绍兴间知道州疏减大礼钱之病民者后擢起居舍人乞外补孝宗曰卿道

  州政事甚美如卿等姓名尝书屏间未忍令卿去朕侧王政山东人乾道中为衡永郴桂都

  巡检郴寇犯寕远政御之𬒳执骂贼死赠观察使李揆浏阳人乾道中寕远尉𫉬盗数多或

  谓可得美擢揆曰杀人媚人吾不为也民至今称之章颖临江军人孝宗时调道川教授作周

  敦颐祠会宜章寇为乱群僚相继引去颕独留寇平郡守奏颖有协赞之功可大用王阮

  人廉正方介学有原本孝宗时移永州教授献书阙下请罢吴楚牧马之政而积马于蜀茶马司以

  省往来纲驿之费岁时分牧之资凡数千言黄畴若丰城人淳熙中授祁阳主簿邑民有

  斥僧为盗且杀人移鞫治畴若疑其无证以白点刑狱马大同且争之甚力己而得真盗

  大声仙游人淳熙中通判道州⿺辶商寇至调军督战贼溃去寻知州事百姓呼为傅父欧海

  茶陵人知零陵有善政作劝农十诗真德秀称为卫良之遗表闻于朝李芾衡州人理宗时

  为祁阳尉赈荒有声摄县县大治辟湖南安抚使幕官时盗起永川招之岁馀不下芾与参议邓垌

  提兵破其巢擒贼魁以归馀党遂平后知永州有惠政︹元︺乌克逊泽临汉人至元二

  十一年调永州路判官湖广平章约苏穆尔贪纵淫虐诛求无厌或妄言初归附时比屋敛银将输

  之官银己具而事中止约苏穆尔即下令责民自实随地置岳株连拷掠死者载道所𫉬尽掩有之

  有使至永泽戒吏供帐酒食务适其意使者感愧因以利害晓之一郡获安是岁盗起宝庆武冈行

  省遣泽讨平之丞相僧格建议考校钱榖泽自上计行省约苏穆尔怒其无所增羡拘系之僧格败

  约苏穆尔伏诛得释 乌克逊泽旧作乌占孙泽约苏穆尔旧作要束木僧格旧作桑哥今俱改正

  刘潜吉安人任永州录事岁饥邻境遏籴遣吏持所受告身恳于全守石古峯守义其请遂通

  商贩民赖以活兵尉张荣寿等恃勇掠民乃白府将尽捕下狱强𭧂敛手樊炳永州总管为政

  廉明兴学校毁淫祠八百馀区驱巫祝以代民役任满除湖南宣慰副使林兴祖福州罗源

  至正八年授道州路总管时寇进城至即布恩信贷商钞为守御计贼闻一日具五百盾以为大

  军至中夕遁去永明县峒猺窃发以手榜谕之皆曰林总管廉而爱民不可犯也三年不入境春旱

  虫食麦苗兴祖为文祷之大雨三日虫死而麦稔罢兴作赈贫乏轻徭薄敛郡中大治邓祖

  胜永州守将明兵围城食尽自杀︹明︺陈福山同安人洪武时知零陵县居官清谨修筑

  堰塘溉田二百馀顷民赖其利号曰陈公堰应应天人宣德中知永州府政尚宽平

  昭雪𡨚狱奏革黑石湘口大桥三关税务用通商旅盛祥丹徒人正统中知道州多惠政州有

  虎患祷于神二虎渡河一虎毙鼻亭祠下及卒民祔祀寇准祠十同汉阴人鲠介不阿勤于民

  事景泰中知东安县儒学旧在城外数有苗警同为迁建治东士民德之杨宗丰城人成化中

  知永州府岁时每亲行渠堰筑祁阳城行九等均徭法谕民婚嫁无得论财贫者官给布帛一时婚

  配者九千馀家马成四川人成化中知祁阳县满秩九年应迁百姓赴阙乞留遂命复任三年

  乡民中有至老不见官府者一日偶至县庭长揖不跪左右叱之成叹曰使吾民皆如是胥与葛

  氏游矣礼而遣之符锺南昌人嘉靖中知道州值岁荒饿莩载道锺悉发仓榖赈济而后以

  闻全活无算适永明界峒摇越境为寇谕以恩盛乃大服周谅永丰人嘉靖中知寕远县高山

  寇乱谅躬率郷民捣其巢穴立五营以扼其险又平江华苗有功擢御史𫝊应祯安福人隆

  庆间知零陵县刚正不阿锄奸除寇本邑咸阳里与粤全州接壤民因争田致相攻杀几致乱应祯

  剖别抚安之唐山斗云南人万历间知零陵县清正不苛丁内艰去不能具行装左右或

  请曰某事一判发可得万缗山斗泣而叱曰是重予不孝也卒不听邬熙和新昌人万历中

  知祁阳县岁大祲死者相枕籍熙和煮粥以哺施药以疗全活万人王时春东莞人万历中

  知寕远县岁饥出俸米炊粥以活流亡天早祷雨愿减禄算又自责以禳火至今氏有馀思

  可立丰城人知永明县单骑至邑或问故可立曰吾不忍以迎送驿骚吾父老子弟也迨受事

  一意与民休息裁冗兵汰浮粮民称为曾母万元吉南昌人崇祯中为永州推官有宗藩

  诸孙招纳亡命元吉寘其家人于理周志跃直隶人崇祯中东安典史时流寇犯境志跃率

  居民御敌没于阵沈至绪萧山人崇祯中以武进士为道州守备高紫二源猺赋犯州至

  绪力战死其女云英知书道兵法至绪死云英时年十五出与猺战胜之夺父尸还猺遁去城𫉬全

  张珣东莞人崇祯十二年析置新田县珣以衡州同知摄县事悉心规画凡城垣署舍学宫坛

  祠以次具举

 ︹本朝︺魏绍芳文安人顺冶中知永州府千戈甫平一时招徕休养民有更生之望大兵进征

  云贵绍芳精心调度绝不扰民建濓溪书院置义学社学称贤守第一永人至今思之文运

  亨辽阳人顺冶中知新田县值猺贼犯城运亨率民兵拒守贼众大至城陷死之同殉节者教谕

  邯郸王铸攻子弟皆遇害杨召春正白旗人康熙中知江华县不畏强御猺民多骫法召春

  按治之以弭盗安民为急务在任二载六寨敛迹以艰去民思不忘徐尊显竟陵人康熙中

  任永明教谕重修学宫置学田三百亩拓复濓溪书院购经史遴诸生肄菐其中资以膏火

  纯崇明人乾隆初知永明县在官清廉视民如家人父子以劳㾕卒于官病草时民相率至卧捐

  前问讯归观日皆执绋悲号声溢衢老为肖像尸祝焉翁运标馀姚人有孝行启任湖南

  县令有惠政乾隆十三年擢道州民焚香数里迎之道州路通郴桂峭壁千仞下临深溪为行旅患

  运标捐资倡率凿险通幽长八十馀里悉成坦途岁大疫为文告于城隍神请自罚无伤百姓购良

  方制筑亲至村落一一审视或以传染为虑曰我为民父母子弟病忍不一顾耶全活甚众以疾卒

  于官州人为之立祠沈华吴人乾隆中知零陵县力行保甲宵小敛迹教学劝耕士鲜不率野

  无旷土催科责之戸首吏胥无所售奸每至乡必抚恤其老㓜人皆德之调知武陵县治绩一如宰

  零陵谢仲坃阳春人乾隆中以常德丞屡摄永州府事正已率属屏绝请托自署楹帖

  云但有馈遗都郤去曾无情面可求来淫雨害稼度祷立止政暇辄延耆士论学不倦庄熊

  芝阳湖人乾隆中知零陵县方春劝农周行田问集乡耆问稼穑水旱蔼然有古循吏风

  三格岳池人乾隆中知零陵县廉惠甚著创建群玉书院讲学诫士后置田养之去后为祔祀

  书院称和溪先生何泽茂闽人乾隆中权知寕远县善治盗先是微行周历尽悉乡堡间

  积年巨贼遇报窃即签示贼所在至则果就𫉬尝一夜𫉬十馀人良善以安陈丹心

  人乾隆中知寕远县下车致文行士周访民间疾苦首革除之县多旷土教民植薯岁偶歉得无饥

  移零陵去任县人群送之江浒攀舟不忍别汪辉祖萧山人乾隆中知寕远县夙习吏事

  凡治狱情罪必当尤喜表章节孝未旌者悉附祠侧著舂陵表贞录又著善俗书民事纎细无不详

  备教化大行风俗一变萧国璋山海关人嘉庆初知祁阳县建龙神祠有祷立应修义渡

  以济人先知寕远亦多善政曾镛泰顺人嘉庆中知东安县治尚宽简惩一二诈诬之民邑

  几无讼捐葺育婴堂课士字民视若家事以仕学兼优举治行未几卒人咸惜之

 ︹人物︺︹汉︺郑产泉陵人为白土乡啬夫汉末多事国用不足产子一岁辄出口钱民多不举子

  产乃敕民勿得杀子口钱当自代出为表上言钱得除更名白土为更生乡︹三国︺︹汉︺刘

  敏泉陵人与蒋琬齐名为左䕶军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威将军镇汉中时魏遣曹爽袭蜀敏与王平据兴𫝑多张旗

  帜弥亘百馀里会大将军费祎从成都至魏军即退敏以功封云亭侯赖厷零陵人父恭昭

  烈帝用为汰常厷为丞相西曹令史随诸葛亮于汉中蚤夭亮甚惜之与张裔蒋琬书曰令史失赖

  厷为朝中损益多矣︹吴︺黄盖泉陵人孙圣举义兵盖从之坚薨随䇿及权擐甲周旋蹈刃屠

  城诸山越不宾有寇难之县辄用盖为守长凡守九县所在平定建安中随周瑜拒曹操于赤壁盖

  建䇿曰操军方连船舰首瓦相接可烧而走也瑜用其计卒破操拜武录中郎将武陵蛮及长沙益

  阳山贼反乱盖尽讨平之加偏将军盖姿貌严毅善于养众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子柄爵关内侯

  ︹晋︺唐谌零陵人少有志操武帝初年举茂才拜武骑尝侍平吴还拜零陵太守境内清晏道

  不拾遗百姓乐业唐宏零陵人永嘉初举孝廉拜殿中郎累迁尚书太司徒荐举贤能朝野

  唐𠬢泉陵人官郡功曹史庾闿荐𠬢笺曰𠬢立身持操行著一邦若得⿰马参 -- 骖轨鸾衡服襄骏

  足则机石之良选可以对扬万里者也︹南北朝︺︹齐︺唐献之泉陵人举秀才官至

  广州都督严毅公清临事能㫁岭表肃然︹唐︺张子厚江华人家洄溪元结闻而就之见其

  容若少壮问其年己九十有奇问其何以能此子厚对曰岩下有泉田环于左右五世居此饮食取

  足无求乎他乃止结宿结赠以诗刻于岩下张季秀道州人代宗时处士道州刺史元结

  请于朝曰季秀介直自全退守廉逊乞令州县造舍给田免其户役从之季秀卒结表其门

  季子祁阳人性爱书贫甚尤介特不苟受施读经传言推太史公班固下到今通为书号史纂

  又取鬻老管庄子思晏子下到今为子纂黜陟使取其书以名闻除为太子校书唐节督

  零陵人曾为泷水令去官家于泷下水石间日号丹崖翁刺史元结为作丹崖铭何坚

  人德宗时举进士自太学归韩愈送以序称为道民之贤者周鲁儒延唐人太和间举进

  士词赋宏丽有时名官终员外𭅺知制诰刘禹锡有送鲁儒赴举诗其序云与之言能言其得姓因

  家之所自暨县道乡亭之风俗望山名水之概状罗含所未记朱赣所未详咸得之于生李邰

  延唐人太和二年应贤良方正擢进士第一时昌平刘簧以䇿诋宦官落第邰叹曰刘蕡下第我辈

  登科能不厚颜乃上疏言陛下以直言招天下士蕡以直言副陛下所问虽讦必容虽过当奖书之

  史册千古光明况臣所对不及蕡远甚内怀愧耻自谓贤良奈人言何乞回臣所授以旌蕡直疏奏

  不纳人服其公︹宋︺路振祁阳人幼颕悟父洵美奇之淳化中擢甲科迁太子中允通判邠州

  迁知滨州一日契丹至城下兵少民相恐振亲加抚谕坚壁自守契丹引去大中祥符初使契丹𢰅

  乘轺录以献擢左司谏知制诏振文词温丽尢长诗咏从事谯亳独直行在专典纶翰笺奏填委应

  用无滞时称为敏赡𢰅九国志有集十卷其子纶为太常寺奉礼𭅺周尧卿永明人警悟彊

  记以学行知名天圣进士积官至太常博士范仲淹荐经行可为师表未及用卒尧郷年十二丧父

  忧戚如成人及母䘮倚庐三年席薪枕块虽疾病不御酒肉既葬慈乌百数衔土集陇上人以为孝

  感所致居官禄虽薄必以周宗族朋友其学长于毛郑诗及左氏春秋子论鼎州司理参军诜湖州

  归安主簿陶岳祁阳人性清介以儒学有名官太常博士尚书职方员外𭅺知端州不苟取余

  靖寓端访诸父老言为砚所苦前后刺史不永砚者惟包拯及岳二人而己陶弼岳子俶傥

  知兵庆历中杨畋讨湖南猺授以兵往袭大破之以功得阳朔主簿调阳朔令两知邕州绥辑惠养

  善政甚多进西上阁门使留知顺州交人袭取桄榔弼𫉬间牒谕以逆顺纵之去终弼任不敢犯加

  东上阁门使未拜而卒周辅成营道人敦颐之父世居濂溪登进士历官多善政终贵州

  桂岭令以子贵赠谏议大夫万历中奏请从祀启圣公祠周敦颐营道人初为主簿调南安

  军司理参军移桂阳令俱著治绩徙知南昌历合州判官嗣为广南东路转运判官三年转虞部郎

  中提点刑狱以洗𡨚泽物为己任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峯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

  所居濓溪以名之卒年五十七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迟于取名而锐于求

  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𭒀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博学力行著太极图明天

  理之根源究万物之终始又著通书四十篇发明太极之蕴序者谓其言约而道大文质而义精得

  孔孟之木源大有功于学者也嘉定十三年赐谥曰元公淳祐元年封汝南伯从祀孔子庙庭二子

  寿周夀元公子元丰五年进士初任吉州司户次秀州知录终司封𭅺中黄庭坚跋寿所𢰅

  龙眠居士大悲赞云元翁纯粹动金石其言语文章发明秋慧非为作使之合盖其中心纯粹而生

  光耳弟焘元祐进士为黄池令两浙转运使时苏轼知杭州与焘唱酬甚夥后终宝文阁待制

  遘其先自江寕徙永州登进士第积官至光禄大夫钦宗时守中山金人再至受围半年遘呼总

  管使尽括城中兵击贼为步将沙振所害及其子锡并仆妾十七人城遂降建炎初赠特进遘性孝

  友为入宽厚长者任部刺史二十年每出行郡邑必焚香祈天愿不逢贪浊吏尝荐王安中吕颐浩

  张悫谢克家何铸后皆至公辅世以为知人弟适由闲封少尹官至光禄卿金人执之以北后十年

  死于云中邓璋永州人范纯仁谪永州璋馆门下教授诸孙同郡王绘布衣也时有诏举遗佚

  胡安国以璋与绘应召二人老不行安国请命之官以劝为学者李良辅称二人党人范纯仁客而

  流人邹浩所请托也蔡京素恶安国异己得良辅言大喜命湖南提刑置狱推治又移湖北再鞫卒

  李长庚江华人绍兴进士历官五十年仕至朝议大夫廉洁有守不事生产惟积书数

  卷 --卷(⿵龹⿱一龴)著有冰壶文集义太初道州人先以词赋名寻舍去宗濂溪之学登淳熙进士品行端

  方周必大朱子皆与之游屡表其能历官知高琼二州俱有声著冰壶诗十卷易集注五卷 --卷(⿵龹⿱一龴)文集二

  吴庸道州入登淳熙特科为容州陆川主簿李接倡乱庸与同郡徐邦直唐捷起兵御之

  庸不克死事闻赠承德𭅺官一子樊谨寕远人淳熙六年郴寇入江华谨应募觇贼为贼所

  执不屈死之乐雷发寕远人少颕敏书无不读九长诗赋累举不第门人姚勉登科以让

  第䟽上理宗召亲试对选举八事䇿嘉纳之特赐及弟因数议时政不用归隐雪矶︹元︺蒋节

  零陵人元未聚义兵千人结寨保障湖南兵起节击走之行省疏节为安抚司领其部曲修葺城池

  自备粮饷招抚猺獠讨平山寨且耕且守︹明︺周埙敦颐九世孙好学善谈易长于诗讨元季

  隐居营道山之阴洪武初有司以明经举送京师不仕归熊魁营阳人早岁䘮父与兄裘同事

  母何氏色养备至母常患危疾魁割胸肉以进服之顿愈欧善堂寕远人洪武初李文卿内

  附馀党未息平章杨燝驻兵道州议县北十里外尽屠之善堂年九十馀率众耆老说燝曰兵以辑

  乱为功今峒獠之外皆赤子被胁从耳岂可妄杀无辜璟悟乃止赖以全活者十数万人唐慎

  零陵人永乐举人官御史巡按广西有淫祠能为民祸福皆云著赭永过庙门即降灾慎乃著绯衣

  往焚其像而庐之邪妖竟息后擢兵备佥事张琮东安人宣德中为守镇百户苗寇犯境琮

  冒矢石拒敌中流矢卒雷复寕远人正统进士任御史风裁凛然出为广西副使讨斩叛民

  胡赵成成化中巡抚山西凡六降敕旨奖谕𡩋良祁阳人正统进士天顺中为刑曹时曹石

  恃功骄横恣陷善类良仁恕明敏誓不受权贵指使历浙江布政使拔谢迁王华诸生中时称知人

  熊绣寕远人成化进士由行人擢御史巡按陜西劾布政使于璠贼秽璠诬奏绣他亊逮讯卒

  无验璠所亲当路者力主之谪清丰知县宏治中累迁副都御史巡抚延绥正德初为雨广总制有

  军功以不合刘瑾致仕卒谥庄简周鹏永明人成化进士官刑部生事每录囚多所平反出

  为潮州知府筑三浰溪堤溉田数千湏陈宪章为碑记之官至云南𠫵政何天衢道州人宏

  治进士正德中官御史弹劾无所避权贵敛手刘瑾柄用落职家居瑾败起知河南有累迁浙江布

  政使宸濠不轨内侍毕直潜为应接天衢以计擒之嘉靖初论功晋都御史巡抚河南矿贼王堂倡

  乱讨平之进工部侍𭅺留守南都胡节零陵人宏治进士正德中官御史立朝敢言时刘瑾

  擅权节巡按山东一无所馈瑾怒使缇骑逮进京节杭疏条瑾罪恶俱为瑾匿矫旨下锦衣狱为瑾

  党毒死嘉靖初赠光禄卿郁浩零陵人宏治进士嘉靖中官刑部员外𭅺世祖欲加兴献尊号

  浩上疏力争不听终江西佥事张机祁阳人事后母孝及父母相继殁庐墓十有二年宏治中

  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成章道州人父泰纳妾丁生成章甫四岁秦卒丁之父逼令改适丁勇银钱与嫡妻

  何各藏其半约成章长授之及成章为诸生何临殁授以半钱告之故遂寻母得之及母卒庐墓三

  年嘉靖中授国子学录陈荐祁阳人隆庆进士官御史忤中官冯保称病归万历间起按陜

  西时三秦荒旱延庆为甚荐理赎锾得四万馀金上疏请赈全活甚众累官吏部尚书著古今衷辨

  百馀申在廷祁阳人万历中举人由学正出知贵阳郡以黔蛮易乱预缮城堞足糗粮

  练什伍天启初成都兵变围贵州在廷有守城功崇祯中赠太朴少卿周希圣零陵人万

  历进士知华阳县邑岁供宫扇十馀万大为民困希圣出俸钱佐之犹不支秩满擢御史具疏极陈

  其弊谪灌阳典史用荐起太仆寺丞累迁南户部尚书杨涟劾魏珰奸坐党削籍蒋向荣

  零陵人万历进士知南乐县民侯华为母所讼向荣叹曰令教民者也而使阶除下有不孝子不德

  孰甚焉乃置华于狱欲解印绶去邑人咸诮责华华亦自痛悔遂坐母于庭出华秋之使谢母母子

  相抱天哭观者咸泣下华卒为孝子迁吏部郎中见魏珰专政乞归蒲宗瑞永明人居家孝

  友以贡生授崇善知县以疾归遇盗掠其行李止竹笼一肩群惊曰囊槖如此不取民间一文可知

  因相戒散去蒲秉权永明人万历进士授建昌令天启中擢吏科给事中时魏珰窃国柄

  会有袭封之命秉权力䟽争之得寝珰败起西寕兵备历肃州副使邦𬬩永明人父思性

  𢹂家谒选卒母欧阳氏扶柩还乡中流舟覆𬬩才五岁同母皆为邻舟所救见父棺浮沉乃复投水

  攀棺号泣众皆怜之共援柩登岸𫉬归年十四为诸生未几卒母欧阳及妻蒲氏皆以节显

  德明东安人崇祯举人十六年张献忠陷城强授伪职德明抗节不屈仰药死 本朝乾隆四

  十一年赐入忠义祠 张 纶祁阳人举崇祯中乡试方介寡合遭寇乱避地深山筑土

  室以居亲故罕见其面卒于土室陈纯德零陵人崇祯进士时帝锐意求治召诸进士于

  前咨以时事纯德敷陈称旨授御史巡桉山西尽心职业寻督畿辅学政都城陷作书别父母北面

  再拜自缢赠太仆卿谥恭节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节愍唐周慈零陵人笃

  志正学万元吉为推官甚器之后从元吉死蒋道亨永明人衡川府教授摄武陵县事崇

  祯十六年张献忠陷衡州道亨抱印骂贼遂遇害

 ︹本朝︺傅明贤零陵人顺治初粤寇围城明贤负母岀门者不许其父己先出母命往省之哭

  而行母闻邻人为兵所残惊怖死明贤归一恸而绝应零陵人世为巫居唐公庙粤寇

  围城粮尽兵入庙中欲杀食其父应黉请以身代贼杀之邑人哀之立祠庙侧蒋本生

  人康熙举人㓜孤力学事母孝母卒庐墓三年每长号声彻郊坰有白雁集于庐侧拊翼哀鸣岁馀

  王𬭚祁阳人康熙乡举知安平县县地瘠民贫𬭚至蠲其苛急调普定值苗变筹画军需

   民不知扰水灾办赈无冒无滥民沾实惠焉黄简祁阳人父用中避兵竹山为兵所执简求

   以身代兵乃释父刺简死雍正六年 旌陈糦零陵人少以淹博着尤精于易垂老两目眵昏

   日集生徒讲解不倦人咸以耆宿奉之后官湘潭县训导雷时登祁阳人年四岁母饶为寇

   掠求之不得朝夕哭泣稍长读书成诸生日以求母为念遂遍历楚豫徒步五千里果得母于新安

   奉之而归伍泽荣祁阳人雍正进士知宝坻县有惠政民爱戴不忘卒祀名宦陈大

   受祁阳人雍正进士性沉敏强记童时初授内则即退行其仪家人怪之拱而曰礼也由编修历

   官安徽江苏福建巡抚两广直隶总督协办大学士直军机处不务赫赫之名兴利除弊必以渐凡

   所规画务为久远卒赐祭葬祀贤良祠谥文肃 蒋 凤邑零陵人父涟以孝称鳯邑

   雍正乡举知东流县调建德决狱多所平反邻狱有疑者皆委谳验民颜其堂曰片言晆文

   焕零陵人雍正戊申举孝友文章第一授知江南桃源县值水灾民多漂溺丈焕募船拯救并请

  按户查赈全活遂众既复大早诣乡亭祈祷雨立沛时氏饮之酒因额亭曰醉雨蒋元缙

  永明人乾隆选枚授常州通判调保定先是安州与新安县民争地容城杨忠愍祠产十八顷亦被

  隐占元缙奉檄履勘尽归忠愍祠故地并勘出官淤多顷判入莲花书院以资养士署用知兼摄容

  城县事俱以廉能称申大年祁阳人乾隆乡举由议叙累官刑部郎中出为邵武知府郡上

  瘠民贫大年至悉罢苛政以惠绥之致仕归不名一钱郡人皆攀辕泣送周廷高零陵人干

  隆选拔判开州河决阳武口廷高冒雨行水筑堤要害处水不为灾值旱蝗为文祷于神翼日蝗尽

  死累官西安同知所至有治迹孙占鳌零陵人㓜时家贫尝给事郡署挟书而往郡守奇之

  劝令读书不数年补县学生文名大噪晚而潜心理学终日默坐澄心一切世味泊如也著有周易

  疑参四书质疑诸书年九十有六卒刘烺零陵人㓜时为人佣耕年十五方就塾勤学刻励以

  礼法自持父母晚病目皆好书烺授经家墪凡门人诗文佳者津津雒诵父母闻而欢笑竞日九经

  皆有心得手稿藏于家不以问世年七十三以岁贡终王名望零陵人由营伍洊升都司

  嘉庆三年随将军恒瑞进剿川省邪匪官兵分路攻击名望奋力先进获毙甚多因力竭殁于阵事

     闻议荫云骑尉

 ︹流寓︺︹汉︺窦辅扶风平陵人大将军武之孙武为宦官所杀辅时年二岁武门人桂阳胡胜及

  令使南阳张敞共逃辅于零陵界诈云已死胜以为己子而使聘娶焉唐世文太原人徙

  家零陵素骁勇状貌英伟眼环齿露昭宗时黄巢寇起世文团练乡兵保定闾里刘建锋举为永州

  刺史光化初马殷据楚令李唐攻永州世文力战城陷死之︹宋︺范纯仁吴县人哲宗时

  永州安置时疾失明闻命怡然就道既至永韩维谪均州其子诉维执政日与司马光不合得免行

  纯仁之子欲以纯仁与光议役法不同为请纯仁曰吾用君实荐以至宰相昔同朝论事不合则可

  汝辈以为今日之言则不可也有愧心而生不若无愧心而死其子乃止沈辽钱塘人神宗时

  为审官院主簿王安石更张法令辽持论不阿罢去久之监杭州军资库摄华亭县适他使者至修

  夙怨中以法夺官流永州范祖禹华阳人言者论祖禹修实录诋诬又摭其谏禁中雇乳媪

  事贬昭州别驾安置永州吕希纯寿州人哲宗时谪舒州团练副使道州安置汪藻

  饶州德兴人绍兴八年升显谟阁学士以言者夺职居永州张浚绵竹人绍兴二十年徙居

  永州浚去国几二十载天下士无贤不肖莫不倾心慕之方畴弋阳人绍兴中秦桧以畴与胡

  铨通书编置永州王庶庆阳人绍兴十三年御史胡汝明论庶讥讪朝政谪道州安置至贬

  蔡元定建阳人庆元时朱子落职罢祠元定以朱子门人送道州编管蔡沈

  人从父元定谪道州父子相对常以理义自怡悦元定殁徒步护䘮还有遗之金而义不可受者谢

  却之曰吾不忍累先人也曾极崇仁人题金陵行宫龙屏迕丞相史弥远谪道州︹明︺罗

  朝贵广东人寓寕远县以织草履为业尝学于湛若水敦行义得遗金亟还其人

 ︹列女︺︹宋︺路振母祁阳人振丁父艰母氏虑其废业日加诲激虽隆冬盛暑未始有懈

  国宾妻东安人建炎中盗聚众于滁州夫为所掠泣曰丁氏族流亡已尽乞存夫以续其祀

  贼遂释夫而害之︹明︺陆炯耀妻艾氏零陵人兵乱𬒳执欲污之艾曰终当从汝

  众辱不能须尔马涉水如命执者信之至深处急投水死朱垣薇妻高氏零陵人为

  乱卒所掠与夫俱投水死时同县江涌瑞妻李氏亦为贼所掠殉节死王三仕妻蒋

  氏零陵人年十七归三仕无子三仕夭家饶于财族人利其赀逼嫁之蒋自缢死知县李如芳为

  丈刻碑表墓周汝相妻陈氏祁阳人夫卒呕血死曾三聘妻陈氏

  祁阳人尚书陈荐士年十六归曾夫亡以首触棺垂毙而甦服除不食死邱某妻申氏

  祁阳人为乱卒所掠赴水死王涣然妻周氏道州人归王甫二载涣然溺死周匍

  匐江浒自缢死赵氏道州入名闺凤先受某聘未适婿天父廷玉亦早逝有姑子诬廷玉存时

  曽许为室胁之婚赵度不免伺夜密缝其衣赴营道江死田税妻傅氏寕远人税前妻

  生一男傅生一女值贼肆掠傅𢹂二子计不得两全指其男曰此吾夫之嗣也遂弃其所生女负男

  以逃邑人称为女中伯道赵龙女寕远人为贼所执女曰我身如玉可碎不可污也贼杀之

  杨丈试妻孙氏寕远人文试殁无子杨苦节终身周氏二女永明人周

  正琚女为土贼所𫉬女绐之曰我党从尔但吾父曾藏金昂山当往取为妆具及至绝顶俱耸身投

  义天诰女永明人为流寇所掠抗骂不从遂过害赵志伦女江华人名

  向贞年十八被掠不从大骂拔贼刀刺贼贼怒遂断手足死

 ︹本朝︺甘潜妻蒋氏零陵人夫亡守节康熙年间 旌黄一中妻蒋氏

  新田人夫亡守节康熙年间 旌李二贵妻杨氏零陵人夫亡守节同县节妇沈

  士琬妻蒋氏沈士瑄妻唐氏姜大羲妻郭氏高汲妻邹氏蒋子松妻胡氏张士瑛妻唐氏吕昌渭妻

  魏氏杨子海妻李氏李廷义妻杨氏祝上才妻张氏盛朝纲妻唐氏均雍正年间 旌柏起

  鹄妻于氏祁阳人夫亡守节同县节妇申昉妻刘氏唐文思妻申氏唐三国妻李氏陈琪

  妻唐氏均雍正年间 旌李灼妻杨氏道州人夫亡守节同县节妇蒋嘉宾妻何氏蒋

  家茂妻何氏贞女周士岳聘妻何氏均雍正年间 旌郑岂几妻杨氏寕远人夫

  亡守节雍正年间 旌杨梓梅妻李氏零陵人夫亡守节同县节妇黄开元妻王

  氏王宗传妻何氏成文治妻张氏子妇章氏王象奎妻刘氏黄正昌妻李氏黄一铭妻柏氏黄国安

  妻𡊮氏蒋昌嗣妻成氏唐俨妻彭氏李王妻柴氏蒋节妻吕氏王昇彦妻邓氏周雄妻李氏李沆妻

  漆氏戴永珍妻谢氏孙启美妻雷氏姜成物妻唐氏邓宗典妻张氏刘兴秀妻王氏易有升妻彭氏

  罗尚钿妻尹氏陈登位妻卢氏魏思海妻孙氏李正泰妻张氏唐元䄡妻李氏刘标妻李氏唐一美

  妻秦氏黄君祥妻杨氏唐三物妻黄氏唐国谟妻黄氏齐化臣妻周氏卿尚韬妻李氏高齐岱妻张

  氏均乾隆年间 旌李良橘妻汤氏祁阳人夫亡守节同县节妇曾应成妻陶氏邹

  心存妻张氏陈国琠妻周氏龙云妻何氏李廷雄妻王氏张忠议妻唐氏雷鳌鳞妻段氏邓之藩妻

  王氏陈良泰妻龙氏邓以坚妻曾氏曹学元妻匡氏李良松妻李氏徐正性妻申氏申台妻唐氏申

  士敏妻刘氏廖才盛妻蒋氏唐一龙妻胡氏萧世菼妻曾氏孝妇龙明鉴妻李氏陈彩妾周氏烈妇

  刘达楚妻李氏何如文妻李氏李世柏妻刘氏贞女文书质聘妻黄氏文志质聘妻申氏李辉聘妻

  龙氏均乾隆年间 旌荣春甲聘妻唐氏东安人未婚夫亡守贞同县节妇周

  一御妻蒋氏子妇邓氏周氏妇李氏谢生衍妻白氏胡炳焜妻邓氏均乾隆年间 旌冯楚

  产妻吴氏道州人夫亡守节同州节妇何之泳妻李氏何又奠妻周氏陶士晨妻严氏熊

  旦妻吉氏熊瑚妻文氏周之元妻何氏周梯云妻何氏均乾隆年间 旌樊明训妻欧

  氏寕远人夫亡守节同县节妇李方渥妻樊氏李方洲妻杨氏均乾隆年间 旌周玉瑸

  妻王氏永明人夫亡守节同县节妇王之英妻杨氏徐登阁妻周氏周玉献妻薄氏何廷楷

  妻蒲氏弟妇王氏王猷妻蒋氏均乾隆年间 旌蒋袭周妻刘氏江华人夫亡守

  节同县节妇胡徽之妻何氏蒋维贞妻常氏均乾隆年间 旌雷大夏妻何氏

  人夫亡守节同县节妇胡尚𨱅妻柴氏贞女季茂林聘妻乐氏均乾隆年间 旌卢伯元

  妻卿氏零陵人夫亡守节同县节妇高仲显妻刘氏刘方琥妻邓氏吕必谅妻朱氏高瑾妻

  伍氏伍福望妻王氏周之骏妻李氏贞女刘芳珽聘妻张氏均嘉庆年间 旌刘文献妻

  邹氏祁阳人夫亡守节同县节妇何世登妻彭氏于拍纯妻文氏韩国善妻石氏韩士志妻贺

  氏烈妇雷荣荐妻刘氏李兴位妻蒋氏均嘉庆年间 旌胡绍宋妻周氏道州人夫

  亡守节同州贞女郭相仑妻唐氏均嘉庆年闲 旌李际荣妻樊氏寕远人夫亡守

  节同县节妇李际受妻石氏李承清妻欧阳氏李承渤妻郑氏均嘉庆年间 旌李发祥

  妻蒋氏永明人夫亡守节同县节妇蒋启锺妻徐氏何嘉质妻周氏王绍倬妻甘氏王绍侃

  妾黄氏烈妇陈加增妻周氏均嘉庆年间 旌彭廷贵妻蒋氏新田人里人以秽

  辱之恚念投水死嘉庆年间 旌

 ︹仙释︺︹汉︺屈处静祁阳人楚白公之后㓜而悟道绝迹人表凡十二年驾鹤而去︹晋︺萼

  绿华自言是九疑山中得道女罗郁也晋穆帝昇平二年夜降于羊权家赠诗一篇并火澣手

  巾一条金玉条脱各一枚︹宋︺何大士道州人弱冠欲往九疑山学道中途忽闻人呼曰顾

  无人但见所践石上如观音像顿悟持戒益坚淳祐中跌坐而化

 ︹土产︺铁各县俱出明统志零陵祁阳江华永明寕远五县出江华县出细葛零陵出元

  和志永州贡又道州开元元和贡细苎𬘫线 克丝明统志零陵祁阳二县出

  燕祁阳出元和志永州贡青碌祁阳石磬方舆胜览出零陵石屏

  胜览出祁阳香茅零陵出水经注晋书地道记曰泉陵县有香茅气甚芬香言贡之以缩酒

  零陵香唐书地理志永州道州贡方竹 斑竹俱道州出寕远县出

  异蛇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里产异蛇黒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腊之以为饵可以己大

  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金橘桂海虞衡志金橘出营道者为天下冠










                         前总纂官李光涵恭纂辑

                         提调官张日章恭覆辑

                         校对官贺式韩恭 校

                         校对官沈维钰恭覆校

大清一统志

 永顺府在湖南省治西北一千八十里东西距五百里南北距五百五十里东至辰州府沅陵县

  界一百五十里西至四川酉阳州界三百四十里南至乾州厅界二百八十里北至湖北宜昌府鹤

  峯州界三百九十里东南至沅陵县界一百七十里西南至永绥厅界一百三十里东北至鹤峯州

  界二百九十里西北至湖北施南府来凤县界二百五里自府治至 京师四千八十里

︹分野︺天文翼轸分野鹑尾之次唐书地理志溪为鹑尾分

︹建置沿革︺禹贡荆州之域秦黔中郡地汉为武陵郡

  地后汉以后因之隋为辰州沅陵郡地唐天授二

  年析辰州置溪州天宝初改曰灵溪郡乾元初复

  曰溪州属江南西道五代时属楚宋为羁縻永顺

  州及上中下溪三州属荆湖北路元至元中置永

  顺路至大三年改为永顺等处军民安抚司至正

  七年升宣抚司明统志元时彭万潜自改为永顺等处军民安抚司后彭天宝又改

  宣抚属四川行省明洪武六年升为永顺等处军

  民宣慰使司明统志领州三长官司六南渭州施溶州上溪州腊惹峒长官司麦著黄

 峒长官司驴迟峒长官司施溶溪长官司白崖峒长官司田家峒长官司属湖广都司

 本朝因之雍正四年设永顺保靖二同知隶辰州府

 桑植同知隶岳州府七年以永顺同知地改永顺

 龙山二县以保靖桑植二同知地改二县七年置

  永顺府属湖南省领县四

    永顺县附 郭东 西 距 三 百 里南 北 距 三 百二 十 里东 至澧 州 永 定 县 界一 百 一 十 里西 至 龙

    山 县 界八 十里 南 至 保 靖 县 界八 十 里北 至 桑 植县 界 四十 里东 南 至 辰 州 府 沅陵 县 界一 百 七 十

    里 西南 至 保 靖 县 界 四 十 里 东北 至 桑 植 县 界 三十 里西 北 至 龙 山 县 界 六 十 里汉 置 酉 阳 县 属 武

    陵郡 晋宋以后 因 之 梁 改 置 大乡 县 隋 属 沅 陵郡唐溪 州灵溪郡 治 五 代 时 蛮 置永 顺 州 宋 为 羁縻

    州元 为 永 顺 宣抚 司 治明 为 永 顺宣 慰 使 司 冶本朝 雍 正 七 年改 置 永顺 县 移 治于 旧 司 治 西北

    三十龙 山 县在 府 西二 百 二十 里 东 西 距 一 百七十 五 里南 北 距二 百 一 十 里 东 至永

    顺县界一百 三 十 里西至 四 川 酉 阳 州界一 百 八十里南至保 靖 县 界一百 五 十 里 北 至湖北 施 南

    府 宣 恩县 界六 十 里 东 南 至永 顺 县界一 百 里 西南 至 四川 黚江 县 界 二 百 里东 北 至宣恩 县 界 八

    十里 西 北 至 湖 北 来凤 县 界 五十 里汉 沅陵 酉 阳县地 晋 分 置 黚 阳 县属 武 陵 郡宋 齐因 之梁 省 入

    大 乡县五 代 及 宋 为 上溪州 蛮地元 为白 崖峒长官 司属葛 蛮 安 抚 司 为江西 寨明改 㔉永 顺宣慰

  使司 本朝雍正七年改置龙山乾隆元年以大喇司地来属保靖县在府南一百四

  十里东西距一百七十里南北距一百四十里东至永顺县界三十五里西至四川酉阳州界一可

  三十五里南至乾州厅界一百一十里北亟永顺县界三十里东南至辰州府泸溪县界一百二十

  里西南至永绥厅界五十里东北至永顺县界四十里西北至四川酉阳州界一百里汉置迁陵县

  属武陵郡后汉以后因之南齐省梁以后为大乡县地唐贞观九年析置三亭县属溪州五代时蛮

  置保靖州宋为羁縻保静州属荆湖路元改静为靖属葛蛮安抚司明初置保靖州安抚司洪武六

  年升保靖军民宣慰使司属湖广都司领五砦篁子坪二长官司 本朝雍正七年改置保靖县

  桑植县在府北百二十里东西距百七十里南北距百四十里东至澧州慈利县界一百二

  十里西至永顺县界五十里南至慈利县界八十里北至湖北鹤峯州界一百八十里东南至澧州

  永定县界一百里西南至永顺县界六十里东北至鹤峯州界二百里西北至鹤峯州界二百里汉

  充县地晋临澧县地隋崇义县地唐为慈利县地五代以后为蛮所据宋置安福砦元置桑植安抚

  司至正末废明永乐四年复置属九溪卫领美坪等十八峒 本朝雍正七年改置桑植县移置于

  旧司治东五十里九溪卫之安福所乾隆元年三年以上下峒司茅冈司之赤溪苦竹潮塔等地

  

 ︹形势︺牂牁接境楚马希范铜柱记东抵荆襄西通巴蜀南近

  辰阳北距归峡明统依山为郡乃四通八达之地

  

 ︹风俗︺槃瓠遗风楚马希范铜柱记击铜鼓沙锣以祀神鬼

  蛮夷渔猎养生刻木为契明统耕农男女合作

  

 ︹城池︺永顺府城在旧永顺司治西北三十里岢场地周五里有奇门五三西有河雍正七

  年筑永顺县附郭龙山县城在麂皮坝地周三里有奇门四雍正十年保靖

  县城在茅坪地周三里有奇门四雍正九年桑植县城本九溪卫安福所城周三

  里有奇门三明洪武二十五年筑 本朝雍正七年改为县城

 ︹学校︺永顺府学在府城内西北隅雍正十一年建干隆二十四年四十八年嘉庆十五年

  屡修入学额数十二名永顺县学在县治西雍正十一年乾隆二十四年嘉庆二十

  一年重修入学额数八名龙山县学在县治西南雍正十一年乾隆六年四十四年嘉

  庆十六年重修入学额数八名保靖县学在县治西南雍正十一年建乾隆十九年二十

  七年嘉庆十五年重修入学额数八名新童一名桑植县学在县治西南雍正七年

  乾隆二十一年二十八年嘉庆四年屡修入学额数八名桂香书院在府东门外旧在府

  治西雍正十一年乾隆二十八年名崇文嘉庆十六年迁建今所复旧名莲塘书院

  在保靖县城内乾隆十二年雅丽书院在保靖县西城外嘉庆十一年澧源

  书院在桑植县城西旧为崇文书院乾隆二十一年建四十二年易今名五十三年重修

 ︹户口︺原额人丁三百五十二今滋生男妇共六十四万三千九十五名口计十三万一千三百六十

  

 ︹田赋︺田地一千一十七顷八十三亩九分九厘有奇额徴地丁正杂银八百二十六两八釐又古丈

  坪保䇌县苗疆屯田六十顷三十四亩八分

 ︹山川︺飞霞山在永顺县东二十里上有飞来石阁贺虎山在永顺县东八十里明溪

  太平山在永顺县东南二十馀里下有月漾池山顶有太乙池又龙山县西北一百四

  十里亦有太平山锡帽山在永顺县东南三十里绣屏山在永顺县东南三十

  里六峯拱抱如城将军山在永顺县东南三十里相近有福石山天马山

  顺县东南三十三里福禄寿山在永顺县南二十里后为华盖山上多古木苏木

  山在水顺县东南七十里产木可染红紫土名隙合苦又相近有岩蜂山产蜂黄连山产黄连木

  岩人山石状人土名农那必鸦噪山在永顺县东南八十里多竹木相近有兰黄山

  霭山在水顺县东南一百里峯峦峻峙俯视群山下有岩力坡龙坪潭高望山

  顺县东南一百二十里茶溪出此路通辰州府野猪山在永顺县南九十里多野猪

  亚牙山在永顺县南一百里与保靖交界相近有拏取牙山水田山在永顺县南一

  百里山出泉流灌数十里因辟成田相近有骆驼山常出兽似骆驼者羊峰山在永顺县

  西八十里心印山在永顺县西九十里纱帽山在永顺县西北三十里岩屋

  山在永顺县西北一百八十里有同如堂观音山在永顺县北十里下有玉泉古洞

  玉屏山在永顺县北十五里雕峯绣壁环立如屏牛角山在永顺县东北二十里又

  桑植县北六十里亦有牛角山飞凤山在永顺县东北三十里两峯若凤翅蟠龙山

  在永顺县东北八十里山势蜿蜒绵互灵溪出此下有马谷坡铁炉山在龙山县东八十里

  金十山在龙山县东南二百里马鞍山在龙山县南七十五里又保靖县东二里

  亦有焉鞍山史雨山在龙山县西南八面山在龙山县西横亘百里搂四川酉阳

  仙人山在龙山县西二十里石壁有仙人洞洛塔山在龙山县北界五十里

  回龙山在保靖县东二里米西吾山在保靖县东一百里吕洞山

  靖县东南百五十里接干州厅界霞林山在保靖县南十五里铁门山在保靖县

  南一百五十里后龙山在保靖县南稞沙山在保靖县西南五十里洛浦

  山在保靖县西省志唐置洛浦县以此狮子山在保靖县西十里烟霞山

  靖县西二十里黔山在保靖县西元和志黔山在三亭县西五十里后汉时陆康伐蛮经此即

  祷请为援谢树木皆有人马之形因平群寇改为武神山纱帽山在保靖县西二十五里相

  近有呼梯山马路山云台山在保靖县北十二里崖窝山在保靖县北八十里世溪

  著苦土山在保靖县西北八十里蒙冲溪出此阳岐山在桑植县东三十里

  高十二里广三十里北滨酉水彭家山在桑植县东二十里即水獭铺一名黄𡽊峪

  箕山在桑植县东三十里东王坪天星山有二一在桑植县东一百二十里一名天

  池口一在县东北一百四十里与湖北宜昌府鹤峯州交界茅花山在桑植县东南一百

  四十前山在桑植县南一名瓦窑冈赵家山在桑植县南五里高十二里上有天

  鹅堰下有观音洞老虎洞其山趾曰竹叶山老鸦山在桑植县南五十里与澧州永定县

  椒阳山在桑植县南六十里相近有西界山万民山在桑植县西卧龙

  架山在桑植县西案台山在桑植县西东瓜蓬山在寻植县西

  草坡山在桑植县西十八里卧云界山在桑植县西二十里产铁笔架山

  在桑植县西五十里三峯并峙故名木头坡山在桑植县西六十里相近有大米山

  香山在桑植县西北八十里鳯凰山在桑植县西北一百里旧志旧时土司曾筑城

  岭上以避兵云朝山在桑植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历山在桑植县西北一百二十

  里高数十里澧水发源于此得胜砦山在桑植县北七里莺嘴山在桑植县

  北十五里高家山在桑植县北六十里即沿鸭儿池山羊溪一路山总名也杉木山

  在桑植县北二百四十里接湖北宜昌府鹤峯州界牛咸山在桑植县北二百四十里路最

  龟山在桑植县东北六十里以形似名桑树垭山在桑植县东北七十里

  雷打山在桑植县境分水岭在桑植县东四十里酉水中分东入慈利西入桑植

  立雪峯在桑植县城内白岩在桑植县西北一百五里四面悬崖陡壁下有洞可容千

  茅冈在桑植县南接永顺县及澧州安福县界一名峒冈三门洞在永顺县江中

  有三犬石对立如门又响水洞水自深山流出注于江激石如雷腊惹洞在永顺县东南

  六十里泉出洞中祈雨多应相近有犀牛洞衙住洞在保靖县南出纹石石门洞

  在保靖县西北元和志在三亭县东百五十里其险才通一舟观音洞在桑植县南三里洞

  有三重逶迤而入澄潭石髓幽胜莫可名状第三潭数里许通县城东门闻男女鸡犬声

  虎洞在桑植县西南有水南流入上峒河鼓皮洞在桑植县西南岩壁洞

  植县西北有水东流入西河钱桶埠在桑植县西七十里临澧水峭壁巉岩向为土司据

  险负固之所酉水在永顺县西南源出县西北南流经县西南又东南流入辰州府沅临县

  界汉书地理志武陵郡充县酉阳山酉水所出南至沅陵入沅行千二百里水经注酉水导源益州

  巴郡临江县故武陵之充县酉源山东南流经无阳故县南又东迳迁陵故县界与西乡溪合谓之

  西乡溪口又东迳迁陵县故城北东迳酉阳故县南 按湖南通志沅陵县有酉水源出小酉山东

  北流入酉水禹贡注所云酉水出今沅陵县者是也永顺县酉水源出县之冲正保白羊水经葛

  寨入沅陵境为酉溪即沅陵志所载出苗地了角山者是也其自四川酉阳州而下经保靖永顺沅

  陵入沅者曰北河所汇溪水皆曰酉水汉书地理志武陵郡充注曰酉源山酉水所出水经注云酉

  水导源益州巴郡临江县故武陵之充县者是也更始水在保靖县北自四川酉阳州界

  流入又东流至永顺县界入酉水一名北河水经延江至巴郡涪陵县注更始水即延江枝分之始

  也东入巴东之南浦县其水注引渎水石门又谓之西乡溪溪水间关二百里许方得出山又二百

  馀里东南入迁陵县西乡溪口在迁陵县故城上五十里左合酉水旧志北河有二源一出邑梅土

  司界一出平茶土司界至烂泥湾合流自酉阳州界流入径县西北会诸水至永顺界与灵溪合即

  西乡溪也龙峒水在桑植县西东流入上峒河五道水在桑植县西北下趋源河

  流鹿𫤘口经凉水口而归两夹澜杜诗溪行一流水曲折几五渡其水纡曲若五水分流也

  竹江在龙山县西源出隆头下流入酉水猛洞河在永顺县东源出县东北西南流入

  酉水雍正九年开濬始通舟楫牛路河在永顺县东南四十里即云溪下流自旧司城五六

  十里至此又五六十里达王村激石奔沙水𫝑奇险自王村至郡城陆路必过此两岸悬崖夹峙上

  下约十里极陡险山路历经修治皆砌石为磴可行舆马颗沙河在永顺县东北源出内颗

  砂保经畬刀弯等处流入石洞里许复出钓矶岩合喇著河入灵溪西河在寻植县西南亦名

  酉水源出龙山县界东南流迳桑植县西又东南流入澧州安福县界入澧水官坝河

  植县西南北流入上峒河田谷河在桑植县西南西流入官坝河上峒河在桑植县

  西七十里东北流入西河绿水河在桑植县西北六十里水色如靛即澧水也源出湖北施

  南府宣恩县界南流入西河两家源河在桑植县东北源出湖北施南府宣恩县界南

  流入西河一名八斗溪聚龙湖在永顺县东南四十里贺虎溪在永顺县东一

  百二十里源出县东羊峯山榔溪在永顺县东南四十里源出县东北分水隘西南流入酉

  纳溪在永顺县东南六十里西流入酉水白水溪在永顺县东南八十里西流入

  施溶溪在永顺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源出吴良界西南流入酉水明溪在永顺县

  东南一百二十里东南流迳辰州府沅陵县界入酉水水经注武陵有五溪一曰樠溪通志即明溪

  也一曰明滩宋史辰州泸溪郡有明溪砦天禧五年诏溪州刺史彭儒猛至明滩要盟遣之即此

  荼溪在永顺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源出高望山即会溪上流东南流入沅陵县界五代时马希

  范立铜柱于此一名茶滩宋熙寕五年筑下溪州城置砦于茶滩南岸即此又东南四十里有罗衣

  溪亦源出高望山下流入酉水庙溪在永顺县南源出雷公嘴北流入酉水白沙溪

  在永顺县西南有连云坡左右两泉自山迸出合流入灵溪劳车溪在永顺县西八十里

  源出洗亚车喇著二处西南流入灵溪灵溪在永顺县东北三十里源出蟠龙山分二支俱

  西南流入酉水容虎溪在永顺县东北接澧州永定县界白溪在保靖县东五十里

  源出排都当北流入北河小溪在保靖县西南一名小江又名小河源出辰州府蜡尔山东北

  流由小江口入北河蒙冲溪在保靖县西北六十里源出著苦土山南流入北河世溪

  在保靖县北五十里源出崖窝山东南流入北河冒洞溪在龙山县东南六十里水从平

  地冒出西南流折而东北历金竹坪谢家寨南流数十里入山洞伏而不见茨滩在永顺县

  凤滩在永顺县东二百八十五里卯洞滩在龙山县西南四十里龙马

  滩在保靖县境又有古牛滩婆树滩棋步滩俱在县境象滩在永顺县东南松云潭

  在永顺县治西北上有醒心学又有安寿山房潭上石壁勒松云潭三字甘泉在永顺县东南

  三十飞泉在永顺县东南五十里马力坡下飞瀑如珠帘温泉有二一在永顺县东

  猛洞河侧一在县东北麻阳坪又桑植县西北五千里亦有温泉从石中出四时皆温斗泉

  在永顺县北五十里石上有石刻斗泉二字阳鱼泉在桑植县西北一百里泉盛主旱泉

  竭主七眼泉在桑植县西北一百五十里泉水喷涌东南流入西河龙眼泉

  在桑植县东北南流入西河莲池在永顺县东南三十里有红白二莲池天池

  顺县东南七十里毛土坪一名天堰

 ︹古迹︺酉阳故城在永顺县东南汉置县梁改置大乡县而此城废宋书州郡志武陵太守

  领县酉阳汉旧县水经注酉水东迳酉阳故县南县故酉陵也 按通典旧唐书地理志与地广记

  皆于大郷县注汉沅陵零阳二县地而不及酉阳其汉酉阳县通典元和志旧唐书寰宇记皆注于

  黔州彭水县下然以水经注所载酉水源流证之所云自酉源山东南流径无阳故县南者今之龙

   山县也所云又东径迁陵故县城北者今之保靖县也所云又东径酉阳故县南者即今之永顺县

   也故寰宇记虽于彭水县下注汉酉阳县地而于涪州下则云汉酉阳县在今溪州大乡界与黔州

   相去千馀里今三亭县西北别有酉阳城乃蜀汉所置非汉之酉阳据此则汉酉阳之在今永顺县

   界明矣又方舆纪要载酉阳城在沅陵县西北按沅陵西北与永顺接壤盖故城在永顺东南与沅

   陵邻近故通志载酉阳故城于永顺而沅陵县 志亦载之于沅陵也益可知汉酉阳之不在今彭 水

   下溪州故城在永顺县东南接辰州府沅陵县界溪州世为彭氏所据五代楚徙

   其州治 于此遂称下 溪州后为北江蛮酋誓主宋熙寕五 年改名会溪 城通鉴后晋天福五年楚刘

   勍等焚彭士愁寨而攻之士愁遣其子师暠帅诸酋长纳溪锦奖三州印请降于楚楚王希范徙溪

   州于便地表彭士愁 为溪州刺吏以铜五千觔铸柱高丈二又入地六 尺铭誓状于上立之溪州宋

   史蛮夷传溪州总二十州皆置刺史而以 下溪州刺史兼都誓主十九州皆隶焉谓之誓下 州熙寕

  五年遣章惇经制南北江誓下峒蛮各以其地归版籍诏修筑下溪州城并置砦于茶滩南岸赐新

  城名会溪新砦名黔安戍以兵隶辰州出租赋如汉民又地理志辰州城一会溪熙寕八年置 按

  下溪州后晋时马希范移置名胜志以为即唐之溪州误溪州故城在龙山县东南本梁

  大乡县唐置溪州五代时为蛮地隋书地理志沅陵郡大乡梁置旧唐书地理志溪州旧辰州之大

  天授二年分置溪州旧领县二又分置洛浦县长安四年以洛浦属锦州天宝元年改汉州为灵

  溪郡乾元元年复为溪州大乡汉沅陵零阳二县地属武陵郡梁分置大乡县旧属辰州天授二年

  来属州所理也迁陵故城在保靖县东汉置县南齐省宋书州郡志武陵太守领县迁陵

  汉旧县水经注酉水又东迳迁陵县故城北又迁陵县酉阳故县两县相去水道可四百里许

  亭故城在保靖县西唐置县五代后为蛮地元和志三亭县木汉迁陵县隋废入大乡贞观

  元年分大乡后置因县西十五里有三亭古城为名旧唐书地理志三亭贞观九年属辰州天授二

  年改属溪州黚阳废县在龙山县境晋置县南北朝梁省宋书州郡志武陵太守领县

  黚阳二汉无晋太康地志有水经注酉水北岸有黚阳县许慎曰温水南入黚盖鄨水以下漳流沿

  注之通称也故县受名焉洛浦废县在保靖县南唐置县五代后为蛮地元和志洛浦县

  先天二年分大乡置以县西洛浦山为名旧唐书地理志洛浦天授二年属溪州四年改属锦州

  施溶废州在永顺县东南九十里东接澧州永定县界南接辰州府沅陵县界五代时蛮

  置宋为羁縻溶州属荆湖路元属恩州安抚司明属永顺宣慰使司田氏世为土官 本朝雍正七

  年改土归流置巡司州裁九域志荆湖路北江羁縻溶州元史地理志思州军民安抚司会溪施溶

  等处明统志洪武二年置施溶州南渭废州在永顺县西五代时蛮置宋为羁縻州属

  荆湖路元属新𣸸葛蛮安抚司后废明复置属永顺宣慰使司彭氏世为土官 本朝雍正七年

  土归流州裁九域志荆湖路北江羁縻南渭州元史地理志新𣸸葛蛮安抚司南渭州明统志南渭

  州明洪武二年复置上溪废州在龙山县境唐溪州地五代时为蛮所据宋为羁縻州后

  废明复置属永顺宣慰使司彭氏世为土官 本雍正七年改土归流州裁宋史蛮夷传北江蛮

  酋有上溪州明统志宋初有上溪中溪下溪三州后废洪武二年置上溪州旧安福所

  今桑植县治宋为安福砦属沣州明置安福守御所 本朝雍正七年与桑植土司俱改为桑植县

  而建县治于此宋史地理志澧州慈利有安福砦岳州府志明洪武二十三年置安福守御所于瓦

  窑冈属九溪卫羊峯城在永顺县西羊峯山上龙标城在保靖县东元和志三亭

  县酉水南有龙标故城蜀将马德信所筑其城甚宽大在龙标山铜柱在永顺县东南一百

  四十里接辰州府沅陵县界五代时溪州刺史彭士愁率众蛮攻澧州马希范遣刘勍等击败之士

  愁子师暠率诸蛮酋降希范乃立铜柱为表命学士李宏皋铭之与溪州分界

 ︹关隘︺野毛关在永顺县东一百三十里野毛埤龙爪关在永顺县东一百五十里

  接澧州永定县界榔溪关在永顺县东南一百一十里白溪关在保靖县东五

  油罗关在桑植县东南五十里一名牛骡隘大泉关在桑植县南四十里路出

  澧州安福县野雉关在桑植县西南五十里一名野难关路通澧州永定县三江

  口关在桑植县西北四十里路出湖北宜昌府鹤峯州施南府恩施县界洪家关

  在桑植县北王村巡司在永顺县东南九十里即施溶土司旧地上达川黔下通辰州

  为水陆要津 本朝雍正七年置巡司隆头巡司在龙山县西一百八十里隆头镇上

  通四川酉阳州下通辰州北河为水陆冲要地 本朝雍正七年张家坝巡司

  靖县西南百里接四川平茶土司界雍正七年上下二峒巡司上峒在桑植县

  西南其北有下峒俱土司雍正七年改土师流乾隆元年设巡司后裁施溶峒司

  顺县东南汪氏世为土官属下溪州元置长官司明因之 本朝雍正七年改土归流明统志施溶

  溪长官司元置属思州军民安抚司明改属永顺宣慰使司驴迟峒司在永顺县南向

  氏世为土官属下溪州元置长官司明因之 本雍正七年改土归流元史地理志思州军民安

  抚司驴遅峒明统志驴逢峒长官司明改属永顺宣慰使司田家峒司在永顺县西南

  田氏世为王司属下溪州明置长官司属永顺宣慰司 本朝雍正七年改土归流设巡司乾隆九

  腊惹峒司在永顺县西南向氏世为土官属下溪州元置长官司明因之 本朝雍

  正七年改土归流元史地理志思州军民安抚司职惹峒明统志腊惹峒长官司明改属永顺宣慰

  使麦著黄峒司在永顺县西南黄氏世为土官属下溪州元为麦著土村置长官司

  明为麦著黄峒仍置长官司 本朝雍正七年土归流元史地理志思州军民安抚司麦著土司

  明统志麦著黄峒长官司明改属永顺宣慰使司白崖峒司在龙山县治地张氏世为

  土官属上溪州元置长官司明因之 本朝雍正七年改土归流元史地理志新𣸸葛蛮安抚司白

  崖峒明统志白崖峒长官司明改属永顺宣慰使司大喇司在龙山县东一百九十里旧为

  彭氏土司地明设巡司今裁美坪峒在桑植县西旧桑植安抚司领美坪朝南那步人士

  黄河鱼龙夹石苦南杆坪蚕案金藏拓山烂洞黄家板山龙潭书洛等十七峒皆苗獠聚处 本朝

  雍正七年改土归流吴良界在永顺东南一百五十里东接澧州永定县界南接辰州

  古铜溪砦在保靖县南三十里接永绥厅花园砦界有把总领兵驻防里耶

  砦在保靖县西接四川酉阳土司滥泥湾界高罗峒汛在龙山县西六儿口

  在桑植县北接湖北宜昌府鹤峯州界古丈坪在永顺县西南同知府巡检俱驻此嘉庆

  二年设营置都司驻防于此大毛坪左龙山县东大木坪在桑植县北一百入

  十里楼湖北宜昌府鹤峯州界

 ︹津梁︺太平桥在永顺县东五里高桥在永顺县东 本朝顺治四年土司官彭宏澍

  败流寇于此自生桥在永顺县东门外伙砂桥在永顺县东西十里长三丈阔

  二丈高二丈聚龙湖桥在永顺县东四十里有上下二桥榔溪桥在永顺县

  东南四十里慈惠桥在永顺县南旧名锦绣桥明嘉靖四十二年重修改今名竹桥

  在永顺县西四十五里长官桥在龙山县东四十里接龙桥在保靖县城内

  德桥在保靖县西门外康熙二十七年普济桥在保靖县南门外雍正八年请帑建

  兴龙桥在保靖县境黄龙桥在桑植县东门外明𥘉建 本朝乾隆十二年

  芙蓉桥在桑值县东四十五里浮牛桥在桑植县境玉村渡在永顺县

  南三十里钓矶岩渡在永顺县北三十里里耶渡在龙山县东一百十里

  头镇渡在龙山县东南一百八十里誓溪河渡在保靖县东北四十里

 ︹堤堰︺天堰在永顺县东二十五里周迥六百馀丈灌田甚溥湖壁塘在永顺县西三

  十里周三千馀丈灌田千馀亩三塘在龙山县南十五里每塘相距半里许一日三潮潮起水

  流居民环置机椿羊公潭陂在桑植县北又县境有洪家关陂

 ︹祠庙︺凤滩神庙在永顺县东一百三十里滩最险恶神著灵应伏波庙有二一在

  永顺县东南会溪上一在保靖县南祀汉马援福民庙在永顺县西南白沙溪上祀五榖之

  

 ︹寺观︺观音寺在桑植县南门内最高处修篁曲径幽寂如山林明建 本朝康熙三十七年

  迎恩寺在桑植县东五里即古擎天观明建 本朝康熙四十一年重修大泉

  寺在桑植县东二十里𡊮家坪太平寺在桑植县北二十五里山水秀异院宇清幽

  玉极观在永顺县境三清观在保靖县东圣母观在保靖县南

  龙观在桑植县西南七里其也多猿四时啼声不绝玉宸宫在保靖县西蟠桃

  庵在永顺县界狮子庵在保靖县西隔河狮子山洞前

 ︹名宦︺︹宋︺张纶汝阴入由辰州徙知南渭州蛮入寇以纶为沿边五溪十峒巡检使安谕之遣

  官与盟刻石境上︹明︺青德绥德人正德中任九永边粮通判边人信贩勘永顺狱多所平

  反苗夷安辑

 ︹本朝︺田易大兴人雍正五年任永顺同知时值改土归流飞檄旁午易因地方情形条议各事

  宜后建置多本其议袁承宠长山人雍正七年设流官始以承宠为知府捐家资三千金筑

  城与利除弊称首庸焉王钦命临汾人雍正七年知保靖县地方改流创建俱有条理时

  辟六里红苗暇即纂成县志皆叹其才袁振绪曹县人雍正七年设龙山以振绪知县

  事创置有条令民田照道州下则倒民便之张秉义胶州人雍正中知桑植县建义学劝

  农桑一时称泊骆为香惠安人乾隆中知永顺府修学宫治祭器设廪额禁汉民毋占苗产

  卒于官人咸惜之应武进人乾隆中知永顺 县值大旱徒跣祈雨日中雨立 至复捐

  廉买米平粜民赖以不饥锺人文兴国州人知桑植县建崇文书院教民作水车士民久而

  杨有凤西寕人乾隆中为永顺协都司延师教营中子弟建五里桥以利行人调征金

  川阵亡永顺人建祠祀之

 ︹人物︺︹宋︺彭儒猛先世吉水人后徙上溪州五世祖瑊梁开平中为溪州刺史遂世官其地

  太宗时知溪州彭允林归顺诏为溪州刺史真宗时儒猛为下溪州刺史辰州诸蛮来攻击走之擒

  酋首以献诏赐锦𫀆银带儒猛自陈母老愿𬒳典诏时加邑封子仕汉入朝为殿直逃归诱群蛮

  为乱儒猛遣别子仕端等杀之朝廷嘉其忠降诏奖谕时儒猛为检校尚书右傼射特迁左仆射又

  以仕端为检校国子祭酒知溶州︹明︺彭世麒儒猛十四世孙宏治间为永顺宣慰使征

  贵州苗及米鲁贼有功进阶昭勇将军赐麒麟服郴州民颂其征贼时号令严明彭世麟

  永顺土舍正德间流寇蓝廷瑞倡乱两川结婚于世麟以为援世麟伪许之因与约期既而廷瑞与

  贼首鄢本恕及王金珠等二十八人皆来会世麟伏兵擒之馀贼溃渡河官兵遂殱之彭荩

  臣保靖土司嘉靖中为宣慰使调赴苏松征倭战于石塘湾败之贼北走平望荩臣率兵尾之于

  王江泾又大破之斩𫉬二千级赐三品服令统兵益击贼进昭毅将军加右参政彭翅

  土舍嘉靖中调征倭至新场陷伏中死之事闲赠一官田菑永顺土官嘉靖中调征倭争入

  贼巢为所围死之田丰永顺土官亦死于征倭彭象周保靖宣慰使彭象乾之弟

  万历末调援辽与侄绲天祐率亲兵战于浑河一门皆死之天启二年俱赠都司佥书

 ︹本朝︺田宇永顺人家贫母石氏素患心病每发辄欲自𢦤宇䕶之甚谨一日母病负痛投水宇

  趋入水援之石氏近岸众救得甦宇竟溺死魏国仕永顺人性孝友葬父于太平山汲水

  甚远国仕号泣拜祷路旁枯井忽涌水出观者如堵同知田易顺名曰孝感泉彭腾鳌

  岁贡生诚朴好学主讲崇文书院辨析经义娓娓不倦朱定国保靖人㓜失怙能孝养其

  母及母殁食粥尽哀刘汉景保靖人㓜孤两兄继卒汉景抚其兄子五人如己出王佐

  保靖人敦睦宗族好施予乡里宿负贫无以偿者悉还其胜伍才显保靖人佣以养父父

  卒卖身其殡殓父䘮三年乃赎身归问里称其孝向鼎暹桑植人旧为土官副印深沈寡

  言笑邻司畏之不敢加兵改土后垂三十年足不入城市年逾八十手不释卷乡人咸敬事之

  其性桑植人家贫事母孝冬月常以身温被然后奉母就寝母殁日夜悲号竟以毁卒

  国瑞保靖人由把总洊升守备乾隆三十七年征金川屡𫉬战功五十四年随剿台湾逆匪

  击贼于黎城伤重障亡事   闻议恤荫恩骑尉张应宗永顺人官九谿营千总嘉庆五

  年随剿楚北邪匪贼窜至郧县花果园应宗竭力防堵受伤障亡同时遇害者干总黄金桂彭奉陈

  大勇把总陈俊事 闻议恤均荫云骑尉黄恢先龙山人家贫奉母必竭甘旨母殁负

  土营墓手足为皲后家渐𥙿捐置义田周恤群季教子孙成名嘉庆二十四年以孝义 旌

 ︹列女︺

 ︹本朝︺杨大任妻张氏永顺人夫亡守节乾隆年间 旌陈名妻程氏

  保靖人夫亡守节同县贞女锺应瑞聘妻范氏易之干聘妻戴氏均乾隆年间 旌萧国榜

  妻蒋氏桑植人夫亡守节同县烈妇锺朝选妻张氏均乾隆年间 旌黄学舜妻

  杨氏永顺人少寡有讽改适者引刀自割得救免同县孝妇李世麟妻龙氏均嘉庆年间 旌

  锺之凤妻舒氏龙山人夫亡守节嘉庆年间 旌程文周妾彭氏

  保靖人乾隆六十年苗变殉难死同县烈妇夏正俸妻唐氏妇陈氏黄光荣妻杨氏均嘉庆年间

  宋盛富妻李氏桑植人夫亡守节嘉庆年间 旌

 ︹土产︺棉花诸县皆出织成布皆粗厚府志汉之賨布宋之溪布即此类土锦 斑

   布永顺龙山桑植出峒茶四县皆出桑植为多桐油四县皆出蜂蜜四县皆出

   在崖壁石隙间色香气味更佳黄连桑植县出通草名通脱木各县俱出可为花又制成

   𥿄可供书画茜草即紫草永顺县出山牛 山羊 锦鸡明统志永

   顺土竹鸡明统志保靖县岀






                  前总纂官李光涵恭纂辑

                  提调官张日章恭覆辑

                  校对官贺式韩恭 校

                  校对官沈维钰恭覆校

大清一统志

 澧州直隶州在湖南省城西北六百五里东西距四百三十五里南北距二百五里东至岳

  州府华容县界一百二十五里西至永顺府永顺县界三百二十里南至常德府武陵县界一百二

  十里北至湖北荆州府公安县界八十五里东南至常徳府沅江县界一百四十里西南至常德府

  桃源县治二百五十五里东北至公安县界八十里西北至荆州府枝江县治三百六十里本州界

  东西距一百四十里南北距二百五里东至安乡县界九卜里西至石门县界九十里南至武陵县

  界百二十里北至公安县界八十五里东南至安乡县界一百二十五里西南至桃源县治二百五

  十五里东北至公安县界八十里西北至安福县界一百六十里自州治至 京师三千七十里

︹分野︺天文翼轸分野鹑尾之次

︹建置沿革︺汉孱陵零阳二县地属武陵郡三国吴分

  属天门郡东晋析置义阳郡宋齐以后因之隋平

  陈废郡置松州兼置澧阳县为治寻改为澧州大

  业初曰澧阳郡唐武德四年复为澧州天宝初仍

  曰澧阳郡乾元初复曰澧州属山南东道五代属

  楚后为周行逢所据宋亦曰澧州澧阳郡属荆湖

  北路元至元中立澧州路总管府属湖广行省明

 洪武初曰澧州府属湖广布政使司二十九年降

  为州以州治澧阳县省入明年改属岳州府

 本朝因之雍正七年改升直隶州属湖南省领县五

  石门县在州西九十里东西距五十五里南北距三百九十里东至安福县界三十五里西

  至慈利县界二十里南至常德府桃源县界七十里北至胡北宜昌府长阳县界三百二十里东南

  至常徳府武陵县界七十里西南至桃源县界五十里东北至本州界七十里西北至安福县界一

  百二十里汉武陵郡零阳县地三国吴永安六年析置天门郡晋太康四年置澧阳县为郡治宋齐

  因之陈改郡县俱曰石门隋废郡县属澧阳郡唐属澧州五代因之宋属澧州沣阳郡元属澧州路

  明属澧州隶岳州府 木朝因之雍正七年改属澧州安乡县在州东南一百二十里东

  西距八十里南北距一百五十里东至岳州府华容县界三十五里西至本州界四十五里南至常

  德府武陵县界九十里北至湖北荆州府公安县界六十里东南至常德府沅江县界一百四十里

  西南至武陵县界九十里东北至荆州府石首县治一百里西北至荆州府公安县治二百里溪武

  陵郡孱陵县地后汉建武十六年分置作唐县三国吴为南郡治晋太康元年置南平郡治作唐后

  徙治县属东晋分置义阳郡南北朝宋齐梁因之陈复为南平郡治隋废南平郡改作唐曰孱陵县

  又废义阳郡置安乡县俱属澧阳郡唐初二县属澧州贞𮗚元年有孱陵入安乡五代因之宋属澧

  州澧阳郡元属澧州路明属澧州隶岳州府 本朝因之雍正七年改属澧州慈利县

  西一百六十里东西距一百六十里南北距二百九十里东至石门县界六十里西至永定县界一

  百里南至常德府桃源县界七十里北至湖北宜昌府鹤峯州界二百二十里东南至石门县界六

  十里西南至桃源县界五十里东北至石门县界八十里西北至安福县界五十里汉置零阳县属

  武陵郡三国吴分属天门郡晋宋齐因之后省隋开皇中改置零陵县十八年又改曰慈利属澧阳

  郡唐属澧州五代因之宋属澧州澧阳郡元至元初升为慈利州属澧州路明初复为县属澧州隶

  岳州府 本朝因之雍正七年改属澧州安福县在州西南一百七十里东西距一百二十

  五里南北距一百二十五里东至本州界四十五里西至石门县界八十里南至常德府武陵县界

  五十里北至本州界七十五里东南至武陵县界六十里西南至常德府桃源县界八十里东北至

  本州界五十里西北至石门县界九十里汉充县地吴永安中于此置溇中县晋属天门郡宋改属

  武陵郡周废县置衡州隋开皇中置崇义县为衡州治大业初州废县属澧阳郡后并省县唐武德

  中复置属澧州麟德元年省入慈利县明洪武二十二年置九溪卫属湖广都司 本朝雍正七年

  改置安福县属澧州永定县在州西三百四十里东西距九十里南北距一百二十里东至

  慈利县界五十里西至永顺府永顺县界四十里南至辰州府沅陵县界五十里北至永顺府桑植

  县界七十里东南至慈利县界五十里西南至沅陵县界五十里东北至慈利县界五十里西北至

  永顺县界九十里汉置充县属武陵郡三国吴属天门郡晋省太康四年改置临澧县宋齐因之后

  省明洪武初置羊山卫三年改曰大庸卫建文初又改为永定卫隶湖广都司 本朝雍正十三年

  析安福及慈利地置永定县属澧州

 ︹形势︺倚连冈以起伏面长江以演漾唐戎昱澧州新城记沅湘

  衡岳接其前汉沔荆岘带其后宋澧州郡守题名记彭阜耸

  其西萧山列其东兰江前陈仙洲外蔽

 ︹风俗︺澧有屈原遗风唐刺史王堪制词土腴俗美力于耕桑

  畏上乐输号为易治

 ︹城池︺澧州城周九里有奇门五有濠明洪武初筑本朝顺治六年修筑康熙二十二年

  乾隆二十七年踵修又开门一石门县城周二里有奇门四明成化间筑安乡

  县城周二里有奇门六 本朝顺治十六年创筑康熙三年重葺慈利县城

  里有奇门六明万历六年筑 本朝乾隆二十九年安福县城周二里有奇门四

  本朝雍正九年建永定县城周六里门五有濠 本朝雍正十三年即原卫城修筑

 ︹学校︺澧州学在州南明洪武初因宋元旧址建 本顺治六年重建康熙雍正乾隆中屡

  嘉庆四年十六年重修入学额数二十五名石门县学在县西门外明宏治中旧址嘉

  靖中迁于县治西南 夲朝康熙四十七年仍迁建今所入学额数八名安乡县学

  治南明洪武初建 本朝顺治十七年重建康熙雍正乾隆中屡修嘉庆十四年踵箿入学额数十

  慈利县学在县治西旧迁徙无常 本朝康熙五十九年迁建今所雍正乾隆中屡

  修入学额数八名安福县学在县治东 本朝雍正十年乾隆十一年五十一年嘉

  庆十一年屡修入学额数十二名永定县学在县治西南旧为卫学 本朝康熙二十

  年即明旧址重建卫左乾隆元年设县即卫学为县学四十四年迁建今所入学额数八名

  阳书院在州治东旧名溪东书院范仲淹尝游北后因建书院乾隆五十四年就遗址修建

  改今延光书院在州东津市顺治七年建康熙五十年澹津书院

  东康熙二十一年建文正书院在安乡县北即读书台旧址建以祀范仲淹康熙四十八

  年修乾隆十年重修有祀田崧梁书院在永定县乾隆二十五年建又旧志载州东南

  新洲市有车渚书院相传车武子囊萤读书处元时碑记尚存城南仙眠洲有文山书院唐李群玉

  读书处慈利县有月川书院清溪书院环溪书院羊山书院安福县有龙池书院永定县有天门书

  院今俱废附载于此

 ︹户口︺原额人丁一万二千九百二十八今滋生男妇共一百三万三千九百八十名口计二十一万

  三千五百四十七户

 ︹田赋︺田地山塘二万八千九百七十二顷九十二亩七分六釐有奇额征地丁正杂银七万四千五

  百九十一两八分漕粮二百二十一石六斗九升九合五勺

 ︹山川︺关山在州东十五里唐书地理志澧阳县有关山名胜志山形盘踞十馀里江水东奔是

  山崛立水口如关锁故名州志山有云气一缕即两上有廉泉下有紫水彰观山在州东十

  大同山在州东二十五里舆地纪胜大同山有廉泉嘉山在州东三十里上有

  望夫台刺竹镜石将军山在州东南六十里上有纪信庙相传汉纪信所居云居

  山在州南三十里相近有㸔花山在州南宋玉城白石山在州南六十里与丰古山相连

  两山夹峙岩壑深𮟏昔有白石先生尝隐于此药山在州南九十里隋书地理志澧阳县有药

  山舆地纪胜昔多芍药故名名胜志山顶有长啸峰唐僧惟俨夜啸处州志药山北有白云山南有

  红岩山亦名金刚山岩前有净产桥白龙井清凉亭诸胜铜山在州西南四十里相传产铜明

  永乐中曾置冶炼之不成大浮山在州西南一百三十五里一名独浮山寰宇记山谷中有

  自然石室户牖上有青玉坛舆地纪胜独浮山在澧阳县南九十里浮恤子修道于此名胜志山跨

  石门武陵桃源三县界有丹灶白鹿池十八洞彭山在州西十里舆地纪胜彭山庙碑曰崇山

  连天外界越巂冈阜靡迤如舞如驰遏千里之势于洞庭之野屹瞰郡治并为彭山盖澧邦之所胆

  也名胜志彭山以唐彭思王而名下有金鸭滩州志彭山上有井甘冽有雷洞钦山在州西十

  五里与彭山相接周二十里夹山在州西四十里周三十里接石门县界山有灵泉

  龙山在州西八十里相近有紫金山逾山十里有水木桃花霞溪等洞中有龙床水极清冷

  凤尾山在州西北形如鳯尾伏牛山在州西北上有伏牛池刻木山

  西北七十里桃花溪出此天供山在州西北八十里相传唐时建寺石穴产粟因名山为天

  供山寺为金粟寺燕子山在州西北一百里上有燕子岩岩有洞人至则水涛怒涌不可

  入唐张九龄有燕子岩诗横山在州西北一百二十里横水之阳冈岭平直远无峰岚其南有

  潺水大清山在州西北一百六十里一名太清山周七十里接安福县及荆州府松滋

  县界上有五老峰老君岩石室又有琼瑶紫极宫乃李疑阳得道之所其麓为茹溪所辽紫和

  山在石门县东南十里上有皮子药炉仙女洞铁冶山在石门县东南三十里相近有

  马鞍山又南二十里有观国山石匮山在石门县南十里有石大方如匮故名又佛哑山在

  县南十五里方顶山在石门县西一里石门山在石门县西十五里官道台两

  崖壁立如门又西二十里为碧云山花山在石门县西十五里与地纪胜县有东花山西花山

  及花山堰府志山下有𫎇泉又西十五里有鸡鸣野鹤山仙客山在石门县西北十五里高

  岩陡峻一径萦纡天门台山在石门县东北二里名胜志山顶方正如台状二小溪合

  流台下为天门桥又北八里为白云山有风云二洞层步山在石门县东北三里亦名层山

  荆州记此山外望只如一山入里乃有二重因号层山水经注层步山高秀特出下有峭涧泉流所

  发南流注于澧水名胜志山侧有石亭亭屹立如人形石家山在安乡县东一里相传宋

  岳飞讨杨么时驻兵于此车公山在安乡县西北四十里相传车武子游息于此石田

  山在安乡县西北六十里上有石田黄山在安乡县北六十里接湖北荆州府公安石首

   县界隋书地理志安乡县有黄山府志黄山阳属安乡阴则公安山上土色皆黄故又名金峰山

   小黄山在安乡县北去黄山西一里一名石子岭元未熊义山筑城保障其上又有马鞍甑

   筚二山连亘于小黄山之北麓湖山在安乡县东北一百里接湖北荆州府石首县界

   星子山在慈利县东十里其形高圆有石茔白望之若星兔座山在慈利县东二

   十里上有松泉太元山在慈利县东二十里耸列如屏延袤十馀里范丹山

   利县东三十里相传丹尝寓此铜盘山在慈利县东四十里铜盘水所出下注为滩

   云山在慈利县东四十里铜盘山左高接云汉形如屏障盘旋数十里山后有西泉金莲

   山在慈利县东南三里亦名紫金山县志山有紫金树开花百日不谢羊角山在慈利县

   南一里以形似名亦名阳适山下有祠祀阳适神紫霞山在慈利县南七里一名叇云山

   县志宋仁宗尝建观于上今石柱镌字犹存五雷山在慈利县南三十里一名雷岳山山

  最高屏障环拱于县南有龙头岩虎踞石会仙桥诸胜道水所出骑龙山在慈利县南四

  十里大矫如龙上有石室室中有石龙龙口吐水下注为黄泥泉可灌田九渡山在慈利县

  西南三十里水经注九渡水南出九渡山山下有溪亦以九渡为名县志山有仙人楼清水潭其中

  幽壑绝壁人不能至云朝山在慈利县西南五十里白云山在慈利县西二里常

  有白云覆其上宝珠山在慈利县西十里下有三真洞七姑山在慈利县西三十里

  上有七姑仙女祠蟠桃洞银剑山在慈利县西山高千仭两壁如削上插银剑长二丈

  虎山在慈利县西北三里三浯山在慈利县西北六十里山下有泉泉有二眼中有龙

  洞水一日三涌高二三尺溪流亦骤涨灌田甚广若五六日不潮则水自后山逾岭而至黄石

  山在慈利县西北一名连巫山水经注黄水出零阳县西北连巫山溪出雄黄颇有神异采常以

  冬月祭祀凿石深数丈方得佳黄元和志黄石山在石门县西北二百十里饭甑山

  利县西北道人山在慈利县北十里山下一石高五丈馀形如黄冠向南而立㸔花

  山在安福县东二十里相传宋玉㸔花处营驻山在安福县东二十五里汉纪信驻营

  紫峰山在安福县东南二十里接石墨山其峰秀特时有紫气古老山

  福县鼓城山在安福县西北麻察所南牛角尖山在安福县西北麻寮所南

  桐木山在安福县西北麻寮所南麻风山在安福县西北麻寮所西李子哑

  山在安福县西北麻寮所西龙门山在安福县北添平所西南渫水出焉山有石穴二孔

  水由此出夹马山在安福县北添平所东北又有金子山亦在所东北金鸡山

  福县北添平所西与麻寮所接界叠龙山在安福县东北添平所南又有穿山亦在所南

  屏山在安福县东北一峰突出如屏天马山在安福县东北远望屹然锁断江流形如

  虎头山在安福县东北尖山在安福县东北一名笔峰山高六七里山旁皆水泉

  溪㵎无林麓麻山在安福县东北一名麻阜山突然屏立四面皆峰其中平坳可种麻

  颈山在安福县东北一名焉颈峰与紫驼峰对峙山势峻拔草木之利最饶民多资之

  凤山在安福县东北山高翠耸白羊山在永定县令县治踞其岭青龙山

  定县东门外上有㢠龙阁赤松山在永定县南名胜志赤松山与天门山对峙其下有赤松

  村又二十里为挂瀑峯峰顶高千仭瀑泉下溜望之如飞练 按隋书地理志县有始零山舆地纪

  胜又有赤崖山白石山今皆无考望高山在永定县南相近有尖山天门山

  定县南三十里即古松梁山一名嵩梁山吴录松梁山山石开处容数十丈其高以弩射之不及水

  经注武陵郡有嵩梁山高峰孤耸素壁十寻望之苕亭有似香𬬻吴永安六年其山洞开圆朗如门

  高三百丈广二百丈孙休以为嘉祥分武陵置天门郡旧志嵩梁山有十六峰相次最高为天门空

  朗透彻明贯山顶其上有泉门之两向有竹磬折垂地摇拂无尘人谓天帚一名帚竹宇文周建德

   中祀为南岳又有天漕堰白练千仭悬流而下每夏旱山麓之田利赖焉崇山在永定县西南

   与天门山相连通典澧阳县有崇山即放驩兜之所 按明杨慎丹铅录引唐沈佺期崇山向越裳

   诗其地有崇山越裳四十里杉谷以为在交广之域为是考尚书孔疏崇山在衡岭通考澧阳注有

   崇山蔡传崇山南裔山在今澧州朱子云在澧州慈利县诸说历有本据沈诗杨录恐误白虎

   山在永定县西门外白龙潭上天门福德青龙白虎环绕县城饶有胜概峻座山

   定县西茅冈司东又司西有面屏山接永顺府永顺桑植二县界云朝山在永定县西芭

   蕉里孤峰壁立广三十馀里上有石屏石𬬻石烛之类应在永定县西石峰高耸下临河

   流旁阜有石室下有花岩沿河数丈茎华如莲按舆地纪胜有花石出慈利县武口砦石上自然有

   花如堆心牡丹之状枝业缭绕或以物击其花应手而碎既而拂拭之其花复见重叠非一盖即花

   历山在永定县西北汉书地理志充县有历山澧水所出水经澧水出武陵充县西历山

  东过其县南卫志历山在卫西福德山在水定县北旧名子午台 本朝雍正十年改名

  茅花岭在慈利县东北九溪城西北八十里楼永顺府桑植县界西北有汆洞有水出焉

  马鬃岭在慈利县东北九溪城北壁立万仞两旁如削岭上一径极细狭秀峯

  利县东七里遗笔溪出焉紫驼峯在慈利县东北九溪城北形如驼立岭阴壁削高十馀里

  横数十里冠绝群山四时烟雾接天望之紫色井字冈在安乡县北十五里又茶条冈在县

  北二十里包家冈在安乡县北七十里绵亘七里许中有饮马池飞练岩在慈利县

  东十五里有瀑布飞下判岩在慈利县东十五里洞深如屋中有石龙石田奇花异草四时

  燕子岩在慈利县东南二里亦名燕子洞宋端平闲题燕子岩三字于洞额舆地纪胜

  县有燕子洞岩洞深广可容数千人岩后有石穴秉炬而入亦有明处四围石乳融结中有石如燕

  形故金鼔岩在慈利县南三十里道旁有石如鼓其旁又有千里岩高千仞仪照

  岩在慈利县北澧水北岸大星滩下峭壁百仞洞内可容数百人洒珠岩在慈利县东北

  二十里泉自悬崖流下溅沬如珠白马岩在安福县东澧水南岸上有白斑如马

  尉岩在安福县西水经注澧水东迳临澧零阳故界水之南岸白石双立厥状类人高可三十

  丈古老传言昔充县尉与零阳尉共论封境因相伤害化而为石东标零阳西揭充县跂人

  岩在永定县南十里冈阜迢遥一石特立高约五丈上舒下缩如人跂立石嶂崖

  门县东北二里高四丈馀广六十馀丈狮子崖在安福县西北麻寮所东谿涧出焉东南

  流合于和豹诸溪百丈峡在永定县北五十里高逾百丈中通一峡长三十里流泉峻急

  古木𭩚枒视天光如一线又有犀牛峡在县西南九折坡在石门县西二十里石洞

  在州西六十里洞中有石崖十馀所产巧石舆地纪胜澧阳石崖寺洞中有石崖十馀所雷公

  洞在慈利县南二十里与地氾胜雷公洞天色阴晦则其中殷殷有雷声县志雷公洞有二一在

  羊角山一在道人山马涡洞在慈利县西舆地纪胜在县西之团崖山名胜志洞有石笋如

  碧玉亦产钟孔光彩绚烂龙门洞在慈利县东北九溪城东修长如径旁多坎坷如蜂房蚁

  穴入洞一里许有石狮蹲踞因又名狮洞后以旁近鲤鱼滩改名龙门九溪卫志去慈利县十五里

  有两洞相连一南开一西向名联环洞仙侣洞在慈利县鸣鳯山下宏敞轩豁旁多竹木

  禽鱼之胜白马洞在安福县东北旁临白马溪风洞在永定县东南五十里旁穴出

  风可以占岁丰歉星子洞在永定县东南中可容数百人以火照之如众星灿烂有泉极

  甘刊自洞中流出将军洞在永定县东南门广一丈高数大有石柱倒悬游人秉炬而入

  中有石田区画井然其水伏流时有糠秕出同名白焉泉春时鱼极肥美槟榔洞在永定县

  西接永顺府永顺县界术志在茅冈司西南一穴而入后有大门镌石像人为民SKchar2分界过此则为

  猺人所居陡临峭壁下可数百步有一坪阔十里许四山壁立无路径中有小溪自东南来入石窍

  中伏流复出为大溪最为幽胜水沈洞在永定县西北鲁阳溪自永顺府桑植县流至此洞

  伏流不见俗呼为鲁阳迷鬼谷洞在永定县天门山下石室深𮟏下有清流世传鬼谷子尝

  澧水在州南源出永定县西东北流迳慈利县又东北流迳石门县又东南流迳安福县

  北又东北流迳州南又东南流迳安乡县又东流入岳州府华容县界入洞庭湖汉书地理志武陵

  郡充历山澧水所出东至下𮥼入沅过郡二行一千二百里水经澧水出武陵充县西历山东过其

  县南又东过零阳县之北又东过作唐县北注澧水自充县东迳临澧零阳二县故界又东茹水注

  之东与温泉水俞又东合零溪水又东九渡水注之又东娄水入马又东迳零阳县南又迳澧阳县

  右会渫水又东迳渫阳县南又东历层步山入作唐县左合涔水乂东澹水出焉又南迳故郡城东

  东转迳作唐县南舆地纪胜楚辞沅有芷兮澧有兰故名兰江又云遗余佩兮澧浦故又称佩浦州

  志澧水之源有三一出桑植县七眼泉一出桑植县栗山坡一出永顺县十万坪至龙江口东流入

  永定县东南流合茹水又东武溪水注之又东迳大庸所酉水注之又东左合温汤水右合大庸水

  又东迳永定县南又东仙人溪注之又东焦溪注之又东鲤鱼溪注之又东入慈利县界围布溪注

  之又东九渡水注之又东团岩溪注之又东至观嘉渚会溇水绕县治北杨夜溪注之又东零溪注

  之又东遗笔溪注之又东英溪注之又东桂棒溪注之又东茶陵溪注之又东过东阳山下为东阳

  潭为界溪河抵石门县界至三江口会渫水过县南为零阳河又东至州东二里旋折如绣纹亦名

  绣水东流合涔水入安乡县境至县城西名所前潭又名县前河亦称长河一支东流入华容县界

  入洞庭湖一支东南流于县界内入洞庭湖又旧澧水经州城下潴为大池秋冬则涸明参政刘庭

  诰濬之名新开河 按零溪入澧水在澧水会溇水之东水经注以为在会溇水之西恐今本水经

  注有错简涔水在州东北九澧之一楚辞九歌望涔阳兮极浦水经注涔水出西北天门郡界

  南流迳涔坪屯屯场涔水溉田数千顷又东南流注于澧水县志涔水出州西北潭龙洞其源名龙

  洞水一支由龙神潭一支由石马堰合流而东南为青泥滩竹恨滩东至梦溪寺会团潭水又东为

  黄潭黄溪注之又东为涔河至州东入澧水道水在石门县东南九澧之一东北流至州东

  入澧黄水在石门县西九澧之一源出慈利县黄石山东北流至石门县入渫水一名黄

  石溪水经注黄水出零阳西北连巫山北流注于渫水寰宇记慈利县有黄石溪渫水

  门县西北九澧之一源出安福县西北南流入县界注澧水俗名铁水河水经注渫水出建平郡东

  迳渫阳县南左合黄水又东注澧水谓之渫口府志渫水出九溪卫添平所西龙门山东南流迳所

  南又东南会𤍠水溪又东流至石门县迳水南山鲤鱼山合阳泉南溪之水始通舟楫至县西十里

  入澧澹水在安乡县东今名后河九澧之一水经注澹水上承澧水于作唐县东迳其县

  北又东注于澧谓之澹口县志后河在县东上承澧江至县治东南名兔儿港又南流入澧江明宏

  治初湮塞九渡水在慈利县西三十里北入澧水水经注九渡水南出九渡山北迳仙人楼

  下旁有石形极方峭世名之为仙楼水自下历溪曲折逶迤倾注行者闲关每所褰溯山水之号盖

  亦因事生焉又北流注于澧 按今在石门县南温泉水在慈利县西九澧之一水经注

  温泉水发北山石穴中长三十丈冬夏沸涌常若汤焉南流注于澧水与地纪胜慈利县汤泉有三

  一在义镇砦之南一在县南鼎澧界上汤口市一在龙洑潭之北溇水在慈利县西北九澧

  之一源出湖北鹤峯州界东南流迳永定县至慈利县西入澧水古名娄水今名九溪河水经注娄

  水源出巴东界东迳天门郡娄中县北又东迳零阳县注于澧水旧志溇水入九溪城界左会大泉

  溪右会冷水溪响夹溪又东左会和豹溪右会𬬻煽溪又南右会输赢溪而东南流左会张马溪右

  会索水溪而迳九溪城南名蒋家河至城东北会仁石溪是为九溪又东入慈利县界入澧水县志

  溇水俗谓之后江合九溪入县界汇为守野潭至洄人市东流合四十㵎水又东南至饭甑山观嘉

  渚入澧江又溇水自容美至县境为潭一为滩渚凡一百三十秀水在慈利县东北九溪城西

  南源出麻山绕流至小渚入溇水茹水在安福县西九澧之一水经注茹水出龙茹山水色

  清澈漏石分沙庄率说楚里王所谓饮茹溪之流者也东注澧水杨潭河在州北下流入

  汊在州东北上承虎渡河自荆州府公安县南流至州东北入涔水一名牛浪河

  景港河在安乡县东自荆州府公安县四水口分流至县界灵石湖南迳丈田村东又右会

  东因湖水而南为景港渡分二流一西南流为中澌港又南为南澌港而南入澧其东一支入岳州

  府华容县界亦入澧此三代以前江水经流禹贡导江所谓东至于澧是也麻河在安乡县

  西南分羌口河南㳘入常德府武陵县界即便河上流羌口河在安乡县西自本州界分

  澧水流至县界仍入澧水大奠河在慈利县东北九溪城西北源出查洞南流过柳梁入溇

  水又冷水河亦在九溪城西北黄驿湖在安乡县东南十五里相近有大溶风岚庸田三郎

  踏江西鱼流大乘冯占魏地诸湖俱在县东南大通湖在安乡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接

  常德府沅江县界亦洞庭之一隅也安南湖在安乡县南二里铜盆湖在安乡县

  西六十里以形似名大鲸湖在安乡县西北二十里昔有人渔于此湖一日忽雨雪有大鲸

  跃波间故名又西有小鲸湖马田湖在安乡县北三十里永安村相近有珠玑湖

  溢湖在安乡县北四十里文田村相近有大滋北伯黄容等湖桃花溪在州北里许源

  出刻木山东入涔水后溪在石门县北又北流入湖北宜昌府长阳县界为汉阳河旧志源出

  天门台山零溪在慈利县东一里源出县南冯家源北流入澧水遗笔溪在慈利县

  东三里原出秀峯山西北流入澧英溪在慈利县东十五里又县东二十里有桂棒溪又东

  有茶陵溪皆北流注澧索口溪在安福县北东流入溇水白马溪在安福县东北

  下流入溇水𤍠水溪在安福县东北添平所东𤍠气勃涌遇冬尤𤍠下流入渫水

  溪在永定县西南东北流入澧大庸溪在永定县西十五里北流入澧鲁阳溪

  在永定县西北源出永顺府桑植县东南流入溇水仙眠洲在州东一里澧江中名胜志洲

  在兰江乡外唐李群玉读书之所上有水竹居白马洲在州东二十里浮洲在安乡县

  东南十五里南平村水涨时诸地皆没惟此洲独浮故名芙蓉洲在慈利县西澧水之所迳

  也洲上多芙蓉故名鸳鸯浦在慈利县西一名鸳鸯洲澧水至此始入县界观嘉渚

  在慈利县西三里溇澧合流之所泗水口在州东北七十里接湖北荆州府公安县界东

  为安乡之景港河北连荆江每值水溢芦荻蔽岸支港四通明隆庆时设粮仓哨于此增兵戍守

  金鸡滩在州西南二里澧水中水势湍急有声如雷声闻数里磨房滩在永定县

  西澧水上流晴霁时声激如雷阴雨则否卫志自卫城而上至大庸所为滩九自卫城而下至金藏

  关潭口渡为滩十自潭头下至龙洑关为滩二十五此下至慈利尚有十馀濑惟燕子大星滩水流

  险恶其馀水势俱平东阳潭在石门县东三十里澧水中舆地纪胜在县东阳山下出石鲫

  鱼重唇鱼双鳞鱼皆珍品又有长乐潭在县东南二里白龙潭在永定县西三里甚深广

  明月池在州西南与地纪胜明月池在郡圃东李群玉游息之所双泉在州西九十里

  两泉并涌闻人声则怒沸白龙泉在石门县乐普山相传有白龙出水中其地又名牛抵山

  产茶谓之牛抵茶龙王泉在石门县南十五里流合仙女洞水溉田数十亩东流入道水

  𫎇泉在石门县西花山下有宋黄鲁直书𫎇泉二字五雷诸山至此忽然开朗两水并流山川

  𥥆窕为石门最胜处安民泉在石门县西北五里溉田甚溥东泉在石门县西北三十

  里源出石洞祷雨多应又西十里为西泉下流俱入澧水鱼泉在慈利县西二十馀里石室中

  盐井在州北八十里水征咸明初立场煎煮不成而废










                        前总纂官李光㴠恭纂辑

                        提调官张日章恭覆辑

                        校对官吴葆晋恭 校

                        校对官章诒燕恭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