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2023年)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2022年 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郑栅洁(受国务院委托)
2023年8月28日于人民大会堂
(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
发布机关: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4年
本作品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23年/第六号
——2023年8月28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
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2023年8月28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郑栅洁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受国务院委托,我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请审议。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执行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议要求,落实全国人大财经委的审查意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服务业较快增长,新动能加快壮大,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加强,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人民生活继续改善,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前7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以人民币计价货物进出口额同比增长0.4%,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5%,7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比去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外汇储备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主要指标处在合理区间。

今年以来经济运行主要情况和亮点,有9个方面。

(一)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本届政府成立以来,全力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有序推出“三个一批”,即延续优化一批阶段性政策、研究出台一批针对性强的新举措、积极谋划一批储备政策,系统打出一套“组合拳”,形成了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加大。全面梳理现行税费优惠、金融支持、能源资源保供等措施,及早明确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等一批到期优惠政策。在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促进家居消费等方面,推出一批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针对二季度经济运行出现的新变化,围绕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做强做优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四个方面,及时谋划实施一批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政策措施。财政货币政策精准发力。用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前7个月,累计发行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36万亿元。加快财政支出进度,用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前7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3.3%,民生和基层“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前7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5%。货币信贷较快增长,7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分别增长10.7%和8.9%。前7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6.08万亿元,同比多增1.67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保持较高增速。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2000亿元。积极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等下行,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前7个月企业贷款利率为3.94%,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加快处置不良资产,严厉打击金融违法犯罪行为。政策统筹和预期管理进一步强化。建立部门与民营企业、制造业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高效开展新出台政策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加强国家战略、宏观政策、经济形势等宣传解读,及时回应社会热点关切,努力稳定市场预期。

(二)积极扩消费促投资,内需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按照全国“两会”关于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的安排部署,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服务消费快速回升,新能源汽车销售增势强劲,重大工程项目有序实施,基础设施、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上半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10.8%,比去年同期提高59.4个百分点,其中最终消费贡献率达到77.2%,提高46.4个百分点。消费较快恢复。开展“2023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支持文化、旅游等市场恢复发展,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2.7%。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前7个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41.7%。体育娱乐产品、服装、日用品等商品销售较快增长,前7个月商品零售额增长5.9%。投资保持增长。扎实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基本下达完毕,推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持续加强用地、用海、用能、环评等要素保障。前7个月基础设施、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6.8%、5.7%,其中水利管理、装备制造、高技术制造业等领域投资增长较快。加强社会资本投融资合作对接和项目推介,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项目,推动制造业民营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三)着力支持实体经济,三次产业发展态势较好。按照全国“两会”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安排部署,积极应对黄淮海地区小麦“烂场雨”,夏收粮油再获丰收,做好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制造业增速有所加快,大力推动服务业恢复发展,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明显回升。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夏粮总产量2922.6亿斤,粮食收购进展顺利。秋粮播种面积稳中有增,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长势正常。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大豆、油料播种面积明显增加。适当提高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明确2023—2025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维持不变。积极稳妥做好化肥保供稳价,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100亿元。工业生产稳步恢复。前7个月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分别增长15.1%、12%。工业用电量、全社会货运量分别增长4.8%、6.9%。服务业较快增长。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比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其中,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分别增长15.5%、6.6%。现代服务业平稳恢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分别增长12.9%、10.1%。

(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效明显。按照全国“两会”关于强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安排部署,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协同,关键设备、材料、零部件国产化攻关取得重要进展,新能源汽车、光伏、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在调整,新旧动能转换在加快。科技创新体系持续完善。完成第二批国家实验室挂牌组建,新建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组医药、能源、工程等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加快制定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措施,从制度上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化院士制度改革,深入实施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和减负行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积极进展。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构建攻关任务统筹协调和组织运行机制。加快实施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深入实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五年行动计划、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加快推进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前7个月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3.2%、56.3%。创新成果不断涌现,C919大型客机圆满完成商业首航、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顺利出坞。

(五)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活力稳步释放。按照全国“两会”关于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安排部署,新一阶段改革任务全面展开,国务院机构改革深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推进,以元首外交为引领,多双边经贸务实合作亮点纷呈,新优势产品出口较快增长,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新成果。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深化。制定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制定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印发实施浦东新区、厦门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资本市场改革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前7个月共有210家企业首次公开发行(IPO)上市、融资2479亿元。制定实施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总体工作方案,清理和废止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规定,制定不当市场干预行为防范事项清单。前7个月,新设经营主体1910.2万户,其中企业579.1万户,同比分别增长12%和15.6%。外贸外资平稳发展。深入推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成功举办春季广交会、消博会、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开展促进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前7个月货物出口同比增长1.5%,其中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出口合计增长52.4%。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较快增长,旅行服务贸易明显恢复,上半年服务进出口同比增长8.5%。推动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实施,举办国际产业投资合作系列活动和“投资中国年”招商引资系列活动,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基本稳定。进一步加强境外投资审查和监管,境外投资有序发展。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推进。巩固拓展与重点共建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务实合作,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前7个月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7.4%,中欧班列开行量、货物发送量分别增长13%、27%。多双边经贸合作务实开展。成功举办中国—中亚峰会。扎实做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各项工作。实质性完成和推进若干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或升级。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WTO)改革。

(六)统筹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按照全国“两会”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安排部署,区域发展各项机制进一步完善,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落实力度加大,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协同发展持续深化。雄安新区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印发实施支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的政策措施。稳步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污染治理“4+1”工程。横琴、前海、南沙等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加快建设,“港车北上”政策发布实施。长三角科创与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推动黄河流域各类公园规范建设和纠正整改。支持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推进广西、云南等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建设,建立产业梯度有序转移机制。新型城镇化战略深入实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持续推进,多个城市出台促进就业居住稳定的外来人口落户政策。推动超大特大城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初见成效。统筹利用各类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积极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进一步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强化以工代赈、消费帮扶措施落实。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推进村庄规划编制,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强设施农业、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等重点项目建设。

(七)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按照全国“两会”关于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的安排部署,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扎实推进水土流失、荒漠化防治,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生态环境治理持续加强。积极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全面加强节水管理。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持续开展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排查整治入河入海排污口,强化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源头防控与管控修复。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实施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防治。上半年,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7.8%、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碳达峰碳中和有序推进。落实原料用能和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进一步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全面推进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和供热改造“三改联动”。持续更新完善重点行业和重要产品设备能效标准。修订出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上半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0.4%。

(八)加强经济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安全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按照全国“两会”关于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础的安排部署,坚持底线思维,粮食等民生商品量足价稳,能源矿产等初级产品保障有力,产业链供应链抗冲击能力持续增强。粮食安全保障力度加大。出台实施省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新增国产大豆收储计划,积极组织企业做好玉米等进口工作。督促各地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强化生猪产能调控,开展冻猪肉收储,粮油、蔬菜等民生商品价格总体平稳。能源供应保持稳定。推动国内油气增储上产,一批重点油气产能项目开工建设,前7个月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增长1.9%、5.7%。煤炭先进产能有序释放,产量增长3.6%,7月末全国统调电厂存煤1.99亿吨、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加强迎峰度夏电力供应保障,持续开展电力供需形势监测研判,加快重点电源电网项目建设进度,大力提升和稳定机组出力,加大跨省跨区电力调配力度,进一步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断提升。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级物流示范园区建设扎实推进,“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九)切实强化民生保障,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按照全国“两会”关于实施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的安排部署,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失业率总体稳中有降,主体人群就业得到有力保障,农村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住房保障工作扎实推进,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帮扶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劳动者就业,7月份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失业率为4.8%,比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居民收入稳步提高。7个省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8%,比一季度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居民实际增长7.2%,提高2.4个百分点。住房保障得到强化。持续抓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指导各地因城施策优化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已有28个省份开展“带押过户”。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城市更新行动稳步推进,上半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26万个、涉及742万户。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科学精准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要求,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发展,推动家政服务进社区。持续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稳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上调3.8%。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突出抓好安全风险源头防控、常态管控、监测预警、工程治理,部署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持续实施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高效开展北方地区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应急响应。

总的来看,全国“两会”确定的重点任务今年以来完成情况良好,巩固拓展抗疫成果、扩大国内需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改革、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对外开放、绿色低碳发展等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重点领域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和年度计划确定的重大工程项目加快推进。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较好,经济增长、就业、居民消费价格、国际收支等主要指标符合预期,居民收入、基本养老保险、粮食能源生产、市场销售等相关指标进展顺利,能耗强度继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总的看,今年以来,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变化对我不利影响加大等情况下,我们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办好自己的事,科学精准实施宏观调控,坚定不移扩大内需,加大对经济恢复发展的必要支持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努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经济呈现出回升向好的发展势头,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二季度延续恢复态势,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展现出我国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领航掌舵的结果,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根铸魂、凝心聚力的结果,是各地区各部门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顽强拼搏的结果。事实充分证明,党中央关于经济态势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采取的措施是有力有效的。成绩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增长的内生动力还不强,发展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经济运行持续回升的基础仍不稳固。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从国际看,外部环境更为复杂严峻。从国内看,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部分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有所积聚,民生保障和改善难度加大。

在清醒认识上述困难挑战的同时,更要看到,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新发展格局正在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正在全面推进,经济发展仍具有良好支撑和有利条件,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推动经济结构持续向优、增长动能持续增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下半年,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安排部署,根据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要求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强化各类政策协调配合,继续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延续、优化、完善并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资金使用,督促地方用好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发挥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进一步活跃资本市场。强化宏观政策统筹协调,扎实开展“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健全政府与民营企业、制造业企业、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等各类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做好预期引导,提振市场发展信心。

(二)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提振大宗消费,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好促进汽车、家居、电子产品消费的政策举措,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出台实施有针对性的激励民间投资政策,抓好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完善推进有效投资长效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及其他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

(三)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创新能力建设。加快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产业,推动数字经济与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全面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激发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动能。促进人工智能安全发展。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延链、升链、建链。

(四)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切实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坚决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多措并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支持外贸企业通过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拓展销售渠道、培育自主品牌,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支持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增加国际航班,保障中欧班列稳定畅通。扎实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精心办好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五)全面抓好农业农村工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强化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积极做好作物田间管理,努力夺取秋粮丰收。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扎实推进消费帮扶,推动各类帮扶资源向重点帮扶县倾斜。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六)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激发地方发展活力,鼓励地方竞相发展、加快发展,创造性开展工作。因地制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深化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大区域重大战略实施力度,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加快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积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七)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强化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好“碳达峰十大行动”,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

(八)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加强风险预警和妥善处置,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优化供地结构,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支持地方政府和企业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盘活改造各类闲置房产。做好城镇老旧小区、危旧房改造。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落实好一揽子化债方案。稳妥处置金融领域风险,稳步推动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强化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加强迎峰度夏期间跨区跨省电力输送和余缺互济。

(九)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强化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着力促进青年等重点群体就业,持续做好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等就业帮扶。持续促进居民增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鼓励地方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力度。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继续抓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全力做好洪涝等灾害防范和抢险救援工作,切实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任务艰巨,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自觉接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担当作为、求真务实,大兴调查研究,提高创造性执行能力,扎实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高质量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本作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本作品不适用于该法,在中国大陆和其他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注:中文维基文库社群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演讲,不总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