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国都宜在武昌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国都宜在武昌
作者:孙中山
1912年4月12日
在同盟会湖北支部欢迎会讲词

诸君今日之开此欢迎大会,实为同盟会成立以来所未有之盛事。忝以总理,从事诸同志后,猥蒙推许,且感且惭。至五族大同之政,万国和平之规,海内外同志诸君,自能一一宣布。鄙人深愧学识之未充,不足以语此。惟同盟会初取三民主义,尚当相与商榷。三民之意,原有取于民族、民权、民生。去秋武昌首建义旗,各省响应,不数月而满清已覆,民国以成,虽共和政体犹未组织美备,难语完全,而民族民权之目的已庶几达其八九。惟民生问题,种种繁难,建设方兴,动形滞碍,将来尚须诸会员及海内外同胞,齐心协力,急起直追,务达此目的而后已。虽然,当今重要问题之待解决者,又不止民生一事。瞻望中原,如沸如羹,而于存亡利害有最急最切之关系者,则尤在首都问题。往者南函北电,纷纷争持,发言盈庭,究无定议。窃谓都城者,木之根本,而人之头目也。根本不固,枝叶焉依;头目未安,手足无措。民国存亡利害之关系信于是,首当讲求。据目前研究此种问题者,或主设燕京,或主设江甯,或又欲迁设武昌。试先就燕都以论,主是说者,大约以不都此,不足以控制满洲,驾驭蒙古。岂知日俄逼处,久已野心勃勃,北顾满蒙,早在其势力范围以内,即燕云诸州,孤悬北塞,亦俱如海底星河,时见动摇,人方扼其喉吭,捣其心腹,死生旦夕,惟人所命,我尚能手足撑持,索兵械以自捍卫乎!如履虎尾,如涉春冰,欲其不危,岂不可笑!彼以现时之历史地理经济诸问题,而必欲设都于此,固亦未尝非是,但尚有两大问题,为他人所未曾计及者,生死而已矣,存亡而已矣。何以言之?凡都城有外人兵队者,其国必灭。南望安南,法则主人;东瞰高丽,日为外府。前鉴匪遥,后车宜戒。彼都既外兵云屯,耽耽虎视,沽津等炮台既撤,永难添筑。我以初立之民国而新缔之政府,竟孤注乎!外无籓篱,内多荆棘之地,一旦巢覆,奚存完卵。欲求巩固安全之策,诚非改设南方不可。而就南方以论,又无如有江甯、武昌之争执。两两相较,本无轾轩,然其枢轴,总揽水陆交通,南足以连巴蜀滇黔,北足以控秦晋伊洛,指臂两湖,角犄三镇,则武昌信天下之根本,而上游之头目,此中关系诚非小小。日月易迁,河山多故,诸君于此,幸留意焉。或又谓国家文明发达之迟速,端视其海岸线之短长,武昌僻居腹地,江甯尤邻偏枯,新耳目而蕲灵通,诚宜都辐辏殷繁之上海。岂知堂奥不深,徒有门户,街衢相接,奚恃关键,上海孤海隅,环伺租界屏障,而资航线尾闾,而建屋瓴均势,理之所未堪信者。一旦潮流湍激,崩溃立形。东周洛阳,尚受四面之敌;南宋临安,终致一隅之困。背水可阵,而亦可国乎!琉球台湾朝鲜之属,孰阶斯厉,皆前途既覆之车也。窃溯吴淞而上,镇芜甯皖,叠锁重关,居中驭外,终当目武昌为天府。至于人心之巩固,俗尚之劲悍,即首义一节论,已足觇众志之成城。刻惟局势窘迫,不得不权行迁就焉耳。

1996年1月1日,这部作品在原著作国家或地区属于公有领域,之前在美国从未出版,其作者1925年逝世,在美国以及版权期限是作者终身加80年以下的国家以及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国本地版权期限更长,但对外国外地作品应用较短期限规则的国家以及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