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三大革命运动需要的新人 吉林海龙县“五·七”中学调查报告
培养三大革命运动需要的新人
吉林海龙县“五·七”中学调查报告 |
|
“五·七”中学的前身是海龙县第四中学。过去,旧教育部门把它作为全县的“重点”,大力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是一所典型的“三脱离”学校。
文化大革命中,这个学校的革命师生批判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遵照毛主席“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导办学,开设了学习毛主席著作课,坚持办起了小农场、小铁工厂,学生既学文,又学工、学农,走毛主席《五·七指示》的光辉道路。
把现场教育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编辑]学工、学农基地建立以后,在教学联系实际的问题上,仍然存在着斗争。当时有人认为学工、学农问题解决了,应该集中精力搞好课堂教学。有的同志认为,这是课堂教学和学工、学农分家,既搞不好学工、学农,也不能解决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改革,学校领导班子深入实际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关门主义”的倾向:有的教师出去搜集材料是为了“印证”书本知识;在学工、学农中碰到一些可以和课堂教学结合的问题却不注意结合;没有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学工、学农中去,等等。他们把这些情况都摆出来,让全体革命师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搞好课堂教学和学工、学农。大家认为,课堂教学必须同现场教育结合。第一,“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脱离政治形势和工农群众,只在小课堂里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往往变为单纯地学理论、记条条,同师生的思想改造结合不紧。第二,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课堂教学和学工、学农分家,联系“实际”往往是任意联想,学生到实践中去仍然不会用。第三,三大革命运动在不断发展,光在小课堂里学知识,吸收不到新的营养,会落后于三大革命运动的新形势。要解决小课堂的这些问题,使教育革命深入下去,就必须坚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个大目标,紧紧抓住理论联系实际这个要害,在三大革命运动中,把现场教育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学校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是在群众斗争中产生的,是在革命大风大浪的锻炼中成长的”伟大教导,经常组织师生到三大革命运动第一线去,使教学取材于三大革命运动,服务于三大革命运动,打破“形势不断发展,教材一成不变”,“窗外飘雪花,教室里种庄稼”,“只能听到老师讲,学不到工农兵的好思想”的状况。
以前在农业课教材中,关于水稻栽培一节,只介绍水床育苗的耕作技术,而海龙已经普遍推广了比较先进的另外两种育苗技术。今年,当地贫下中农又创造了更先进的草绳育苗技术。如果还用旧教材,就会脱离实际。学校立即派农业教师到贫下中农那里当小学生,编写乡土教材,用贫下中农创造的新成果丰富教学内容。今年,学校种植了五个品种的水稻,采用了四种栽培技术。通过对不同品种、不同技术的试验、对比、研究,师生就把书本知识和贫下中农的经验掌握起来;同时,对在生产劳动和科学实验中积累的感性知识,又及时加以总结、提高,上升成为理论。这样教学,学生和贫下中农都很欢迎,说“学的是真知识,掌握的是真本领。”
要使现场教学和课堂教学结合好,很重要的一条是,充分发挥学工、学农基地的作用,使它成为学校紧密联系三大革命运动的纽带。
他们在学工、学农活动中,以转变学生思想为目的,用三大革命运动实践充实、提高、改造课堂教学,把社会主义文化课上得生动活泼、结合实际,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符合三大革命运动的需要。今年春天,学校决定把一部分旱地改成水田,数学教师就把“简易测量”这一课,搬到工地上去,边学边干、边干边教,并且认真学习贫下中农修水渠的实践经验,几天就修成了一条长八百米、底宽一米五的水渠。由于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学生在课堂上难懂的“设计高程”、“自然高程”,一下子变成了浅显易懂的东西,还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在三大革命运动中检验教学质量
[编辑]毛主席教导说:“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
“五·七”中学破除了以学生分数来衡量教学质量的旧观念,把贫下中农看做是教育革命成果的最好验收人,三大革命运动是最实际的验收标准。学校革委会认为,毕业出去的学生,既是学校的毕业生,又是三大革命运动的实习生,要帮助他们在贫下中农中扎根。
学校革委会把做毕业生工作,同不断改进学校工作联系起来。每批毕业生到农村经过一段实践,学校就派人去调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去年寒假,学校领导成员和师生代表到生产队访问,发现有些学生,虽然注意帮助贫下中农进行政治学习,但同形势结合得不紧,不善于抓活思想。学校领导班子感到,这反映了学校政治课教学中的问题。他们和政治课教师一起,找到了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的缺点,并且带着这个问题,到解放军那里学习,把解放军狠抓“四个第一”、开展谈心活动等好经验,运用到政治课的教学中去。
几年来,这个学校把毕业生在三大革命运动中碰到的新问题,作为学校改进教学的新课题,使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农村三大革命运动,学生质量一期比一期提高。在海龙县,谷子是低产作物。为了夺高产,旱地改水田,谷子种植面积逐渐缩小,随之而来的矛盾是饲草不足。在农村插队的学生,几次向学校反映这个问题。去年,学校组织师生种了七亩谷子试验田,按照农业“八字宪法”,边教学,边实践,精心管理,夺得丰收,平均亩产达五百多斤,跨过了《纲要》。每亩比当地多出谷草一倍多。当年的毕业生,就把谷子的高产经验和谷子良种带到农村去推广。
关键在于要有革命化的领导班子
[编辑]海龙“五·七”中学,能够在教育革命中不断前进,关键在于有一个革命化的领导班子,有好的带头人。
这个学校的领导班子,对毛主席关于教育革命的伟大思想和光辉的《五·七指示》,坚信不疑、坚持不懈地贯彻执行。他们在改造旧学校的斗争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几年来,学校革委会干部一直坚持学习毛主席的教育革命思想,紧紧抓住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这个根本目标,提高师生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觉悟,使师生沿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路线不断前进。他们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毛主席怎么指示,我们就怎么办,贫下中农怎么要求,我们就怎么干,党把我们放在教育阵地上,我们就要用毛泽东思想把它染红。”
这个学校的领导班子,在教育革命实践中,敢字当头,放开手脚干革命。他们对自己不懂的东西敢摸,对不符合毛泽东思想的一套敢破,对符合贫下中农和三大革命运动需要的东西敢创。党支部书记王成立只进过扫盲班,没有多少文化,但是他敢于深入实际,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他说:“有些知识我虽然不懂,但我要用毛泽东思想统帅教改,帮助教师给学生灌输毛泽东思想。”
王成立是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优秀代表。他人在学校,心里想着贫下中农。他碰到不懂的问题,经常回到贫下中农那里去听取意见,请他们把关、定向。
学校领导班子的革命化,带动了教师的革命化,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遵照毛主席关于“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的伟大教导,不怕苦,不怕累,在教育革命实践中不断改造思想,在教学改革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别名发表,确实作者身份不明(包括仅以法人名义发表),在两岸四地以及马来西亚属于公有领域。但1970年发表时,美国对较短期间规则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国仍然足以认为有版权到发表95年以后,年底截止,也就是2066年1月1日美国进入公有领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权在原作地尚未过期进入公有领域。依据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极容忍处理,不鼓励但也不反对增加与删改有关内容,除非基金会行动必须回答版权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