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壄隐逸稿/卷五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四 壄隐逸稿
卷五
作者:田禄生
1714年
卷六

附录[编辑]

遗事[编辑]

至正癸巳四月,益斋先生、阳坡先生典贡举,无燕会。仆与同年成行,罢则休于家,甚萧索也。岁乙未,南村李政丞星洞安政堂典贡举,时李公之姑,奇后母也。因献寿觞,故两学士皆设燕。然比旧减十之七八。丁酉科,李樵隐金思亭典贡举,略设,亦如之,但日数多耳。庚子科,金四宰韩商议典贡举,粗有前规。壬寅岁,驾在清州洪阳坡柳商议典贡举,如癸巳。岁乙巳,李樵隐再知贡举,副之。岁己酉,又如之。岁辛亥,知贡举,田政堂副之。岁甲寅,李评理廉政堂典贡举,皆不设宴。今上即位,言者归咎阳坡,复设宴享,今数科矣。糜费不为少,言者又非之,请如己酉科。既而又以今庚申年,主司皆有亲在堂,当献寿。于是,成均试员徐承旨以父母在乡里,故请如癸巳,而廉公朴公皆侍亲侧,依旧规设礼宴。出《牧隐集》

田禄生孟畊潭阳人。五岁,知读书,能缀句。八岁,《咏盆松》诗曰云云。在本稿见者异之。及登第,以文名著称,累迁政堂文学,《直夜》有诗曰云云。在本稿虽是寻常篇什,而其忧国爱君之心类如此。出《师友名行录》

洪武四年,恭愍王二十年辛亥三月,及第榜,李穑知贡举,田禄生同知贡举。六月,亲试。出《历朝榜目》,又见《宜春世乘》。

政堂得培《题金海客馆》云:“来管盆城二十春,当时父老半成尘。自从书记为元帅,屈指如予有几人?”政堂禄生《题合浦》云云云。在本稿。两公皆文章钜手,兼总戎兵,其横槊哦诗气象,大异于雕篆酸寒者之所为也。学士早杖节钺,《题锦江楼船》云:“贺若弼祖将军。杖剑过江水,归来誓扫云。”其词语豪壮杰特,大丈夫之立语,固不当如是乎?出《东人诗话》

金齐颜恭愍朝登第,以军簿佐郞,从田禄生河南王。至燕京,皇太子恶其通信沮之。禄生东还,齐颜达国书于河南王。后谋诛辛旽,事泄而死。出《舆地胜览》,又见《青丘风雅》、《海东杂录》、《大东韵玉》、《海东文献录》。

暎湖楼诗板阴记曰:“《圃隐集》有曰:‘昔壄隐田先生鸡林判官时,幸金海玉纤纤。后十年,来镇合浦纤纤已老。呼置左右,日使之弹琴,有诗云。’”在本稿鸡林有诗云。在本稿全罗,罢烟户军防霁亭鸡林,上礼状曰:“按骆辔则一道之休称大著,用牛刀则二州之遗爱尚存。”《谢送倭酒》诗曰:“元帅坐吟诗,无心强攻敌。感化执奠来,何必烦羽檄?”又曰:“至正丁未,出镇合浦,清心省事,久不递代,从民望也。”益斋曰:“田郞作倅吾鸡林,父老至今怀德音。”尹平壤,执释器诛之,后为政堂文学。大明初起,驻北时,以台谏朴尚衷李詹等疏章辞连,忤权臣坐贬。《东国通鉴》论曰:“禄生文武全材,陶隐《送李浩然赴合浦幕序》,论浩然之气曰:‘况得田先生为之主乎?’固城悬板首曰:‘吾先人遁村壄隐田公,佐合浦幕。’”弘治乙卯,后孙承差,幸登是楼,目一诗板残缺无刻,览者不知何许人,改板次韵,仍以旧闻,记其出世大略云。出《洁城家藏行迹》

高丽田禄生潭阳人,字孟畊,号壄隐忠惠王朝,登第以文名著称;恭愍王朝,累迁政堂文学。辛禑初,与李詹请诛李仁任,杖流道死。

○镇合浦有诗云在本稿:“公以文章钜手,兼总戎兵,其横槊哦诗气像,大异于雕虫酸寒者之所为也。”《诗话》金海府玉纤纤善弹琴,田壄隐尝倅鸡林,爱之赠诗云。在本稿公后镇合浦纤纤已老,呼置左右使弹琴,其后骚客多咏其事云。《阳村集》尝通判东都,有声绩。益斋作诗思之曰:“田郞作倅吾鸡林,父老至今怀德音。”《名宦录》田禄生曰:“州县之弊,防为大。寇至,征兵州县,谓之烟户军。虽置戍所,未闻御寇。”尝在解额,见疾于权豪,不得应举于出《海东杂录》第二条、第三条、第五条、第六条,又见《大东韵玉》哦字、纤字、军字、额字。

田禄生孟畊,号壄隐潭阳人。忠惠王时登第,以文名著称;恭愍王朝,累迁政堂文学。辛禑初,与李詹请诛李仁任,杖流道死。出《大东韵玉》又《大东韵玉、古今诸贤斋号》曰:“壄隐,田禄生。”

田禄生孟畊潭阳人。忠惠王时登第,以文名著称;恭愍王朝,累迁政堂文学。辛禑初,与李詹请诛李仁任,杖流道死。出《海东文献录》

白淡庵文宝和父稷山县人。辛禑为大君就学,王命公及田禄生郑枢为师。官至政堂文学,封稷山君,谥忠简出《东儒师友录》

隐类:高丽农隐崔瀣樵隐李仁复壄隐田禄生牧隐李穑圃隐郑梦周陶隐李崇仁渔隐闵霁郊隐郑以吾冶隐吉再出《旬五志》

田壄隐禄生高丽名宰也。有德业,能文章。尝为鸡林通判时,有金海玉纤纤善弹琴,壄隐爱之,题赠一绝曰云云。在本稿金海有三叉水,七点山在二叉之间,七峯如点故云。又金海古有“伽倻国嘉实王造琴,及旵始仙人抱琴欢戯”之语云。其后十馀年,壄隐庆尚道都巡问使出镇合浦,时纤纤已老矣。呼置左右,日使之弹琴。后金海燕子楼题咏,多用其事。圃隐追和其韵曰云云。见首卷阳村又和其韵曰云云。见首卷壄隐深得琴中旨趣,诗语清越秀古,而其重游雄镇,再呼佳人,日使弹琴于棨戟之暇者,可作风流胜话也。圃隐阳村亦相继和韵,称艶不已,可见其倾慕之意也。纤纤亦以一琴娥,若非壄隐一诗,安得传芳于后世耶?出《梦轩笔谭》

旧说附[编辑]

一说,先生家居于潭阳府檠台山原栗川之里。中年,属其旧基于公家,以建文庙。故潭州父老,至今称乡校为先生旧址云。

一说,先生尝奉使入中国,始购来《古文真宝》,手自删增,其镇合浦时,刊行于世。故至今读《古文》者,必称先生用功云。

一说,先生墓在灵光郡佛岬洞丛竹里云。

一说,先生墓在长湍府西玉心洞。连四世坟墓皆在,邑人至今称壄隐洞云。

一说,皇甫麟撰先生墓志云。

一说,先生墓碑在灵光,而中世天使由水路往来,道经灵光。故有一天使书一“镜”字于碑头云。今按先生《真赞》,亦有“闲不以镜而真闲”之语,无乃先生尝有取镜为象之义耶?

《潭阳田氏族谱跋》曰:“惟我田氏,起家于潭阳,门阑趾美,奕世𬊤爀。至三先生,文章功德,辉映古今。或以直节显,或以清白贻,瓜瓞绵绵,家声不坠。”生员田霦

《赠右议政性庵先生田公佐命行迹》曰:“田氏系出延安,粤自昔世,青紫相望,台铉继出。至末,有壄隐禄生耕隐祖生耒隐贵生三兄弟,俱以文章德行,为时名宰。”白惟让撰,出《一善家藏行迹》。按:田氏本贯潭阳,而三隐之后,多以土居为贯,如延安南阳是也。其说备见于族谱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