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壄隐逸稿/目录识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辑诸书 壄隐逸稿
目录识
作者:田禄生
1714年
卷一

右《壄隐先生逸稿》曁副尉公遗迹幷附录、诸编,皆不肖所尝纂辑也。

呜呼!今去先生之殁,垂三百有四十年矣。其德业之盛,学行之正若清逸之志,已多揄扬于史家之书,儒门之语及赞真者之辞,久而不泯,使后人靡有不闻也。且其义烈之彰明较著者,请诛奸臣李仁任皇明胡元之罪,实出于《春秋》之旨也。遂与圃隐郑先生同为首事,而潘南朴先生同为首祸,以至毕命谪路而无悔,所以东表志士,至今诵义抆泪,而亦可以有辞于天下后世者也。

独其文章,因祸馀世远,零落殆尽,顾以姓裔故家而咸无所守者,不肖尝庸𬤊慨然。间尝阅东国史记、诸家诗文及群书等语,凡文字所存如落落晨星,其益可贵重,非比于全而无缺。不肖于是,日把三复,若奉咳唾。遂幷与其可征事实而掇拾之,又添入家藏诸牒,釐为上下二卷。号曰逸稿,盖收于散轶之谓也。

凡本稿为一编,而附录亦四编也。第六编则又继之以孙孝子副尉公遗迹。盖公之懿行,亦有以上光于孝理,而下激于顽婾,则馀可知也。间亦附先生季弟耕隐先生遗事及先生后孙松潭公诗。而若夫《李詹全伯英之狱,辞连先生解》者,即不肖所录,有所不得已而作也。

呜呼!先生既为臣而尽忠,公又为子而尽孝,则此实为传家忠孝之录。而夫忠孝使人有所赖,且有所法,则抑观是书者,忠君孝亲之心,皆可以油然而生矣。然而其简袠甚寘,止为巾衍之私,而非复可以公于世者也。

最后获睹《潘南先生遗稿》,则亦朴文纯公所校正,而并之以冶川公之遗稿,附之以儒士公之遗迹,亦潘南先生后孙也。其编辑凡例,实多相类,斯皆异矣。而况又见朴文烈公所撰《潘南先生家传》,则曰:“田公与先生同祸,其守正蹈患,必有其迹,而于史无所考,可恨!”然则不肖之今玆搜辑,不谋而同。

有若慨逸稿之独泯,惜遗迹之莫考,则尤有所区区不容已者,而尚恨书籍不备,多所遗阙,嗣有所得,当续书之。第未及仰质于先正,未知后之观者将以为如何也。然而此书庶几从今而永图其不灭,则姑且俟当世君子之有旧义者,谨得一言之惠,列于卷端,要以揭先生及公之大体云尔。

岁在崇祯纪元周甲后阏逢敦牂之南吕朔日庚午,后孙万英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