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明成祖文皇帝实录/卷007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六 大明成祖文皇帝实录
卷七
卷八 

二年[编辑]

六月[编辑]

○甲午[编辑]

朔。 齐泰、黄子澄闻李景隆等屡败济南危急皆震悚丧气乃谋遣尚宝司丞李得成等来讲和以缓我师。

七月[编辑]

○甲子[编辑]

朔。 上遣李得成等归谕之曰:吾尝上两书陈达中恳皆不见答今不敢再渎尔吾皇考所奖拔者能不忘皇考之恩则归为奏于朝臣之中诚前书备矣但望皇上明断而已自古听谗邪之佞诛骨肉之亲鲜不复败我为王下天子一等富贵已极尚何求哉而谗人交构积毁销骨诬之以极恶加之以大罪发兵见屠哀哉何辜是以有死之心无生之志不得己用兵自救然犹日夕觊望有回旋之恩今尔之来实副所望夫明主之治天下不忘其所尊不弛其所亲举其大而略其细是以九族睦而天下平今欲转祸为福在掌之间耳诛奸谗以谢祖宗去新政以复旧章施恩宗亲而罢兵息民非独保全臣之一家亦永保国家无穷之休若溺于权奸之言必欲去臣但恐臣去而国家亦危矣惟圣明审之言讫。 上流涕左右闻者皆流涕得成归备言之齐泰等怒而囚之。

○癸未[编辑]

 上遣书谕 世子煦曰:谍报敌将平安领众二十馀万营单家桥欲于御河邀我粮舟又选善水者五千度河将合势攻德州今德州尚馀粮数十万但虑众寡不敌且山东新附义勇军今皆挈妻归北不绝于道亦虑为敌所邀吾料敌新败胆破气索必不敢出然不可不备汝即令高燧将万馀人南出初营于彰义明日移营卢沟河西又明日营良乡如将与我军合势者使敌闻之必狐疑不敢轻进四五日后令高燧率军复回敌必再来觇往返逾旬日则我之粮舟及新军皆过直沽矣 世子如 上旨行之已而平安觇知果蓄疑不敢出。

八月[编辑]

○癸巳[编辑]

朔。

○戊申[编辑]

解济南围还师北平命诸将缘途严禁军士侵掠召陈旭还北平。

九月[编辑]

○壬戌[编辑]

朔。 先是承天门灾朝臣多言宜罢兵息民以答天谴翰林文学博士方孝孺独言诸侯当灭之应孝孺遂建议改谨身殿为正心殿午门为端门为应天承天门为皋门前门为辂门悉从之自是益多变更矣。

○乙丑[编辑]

师至北平。

○辛巳[编辑]

遣北平府知府唐靖祭雄县山川及白沟河神。

十月[编辑]

○壬辰[编辑]

朔。

○己亥[编辑]

陈亨卒 上亲为文遣仪宾袁容祭之。

○丙午[编辑]

下令征辽东。

○丁未[编辑]

 上率师至通州张玉朱能请曰:今密迩敌境而勤师远征况辽东早寒恐士卒难胜惟殿下熟计之。 上乃屏左右密语之曰:今敌将吴杰平安守定州盛庸守德州徐凯陶铭欲城沧州为犄角之势德州城壁坚敌聚定州亦城完有备沧州土城𬯎圯已久今天气向寒城岂易就我乘未备出其不意急趋攻之敌有必败之势今声言东征者示无南伐之意以怠之耳失今不取彼城完而守备固难于为力凡事贵密故未令众知者虑泄也玉与能叩头称善。

○庚戌[编辑]

驻营夏店。

○壬子[编辑]

密令徐理陈旭等朱诣直沽造浮桥济师。

○丙辰[编辑]

移师还通州循河而南众咸疑曰:今征辽东而南行何也。 上绐之曰:夜来有白气二道自东北指西南占书云执本者胜今行师利南不利于东天象显示不可违也时徐凯等谍知我师征辽东果缓守备而发军四出伐木修城。

○戊午[编辑]

我军过直沽。 上语诸将曰:徐凯等所设备惟青县长卢而已塼垛儿灶儿坡数程皆无水皆不备趋此可径至沧州城不是夜二更启行昼夜三百里敌两发哨骑皆不相遇明旦至监仓遇敌哨骑数百尽擒之食时至沧州敌犹未觉督军士筑城我军既至城下始苍黄分守城垛众皆股栗不及擐甲我军四面急攻之。 上麾壮士由城之东北角登逾时拔其城而先已遣人断敌归路遂斩首万馀级获马九十馀匹而生擒都督徐凯程暹都指挥俞琪赵浒胡原李英张杰并指挥以下百馀人馀众悉降咸给牒遣时迫暮馀三千馀人未给牒期明旦给而遣之是夜悉为谭渊所杀。 上闻亟召渊切责之曰:尔虽善战有功然擅杀无罪三千馀人如何可掩过汝诚欲吾得人心乎失人心乎吾每临战戒汝辈勿妄杀惟尔好杀不止天报显明若此所为汝能免祸乎渊叩头对曰:此皆各处精选壮士今释之无几日当复来杀我矣既尽力获之而复纵之是纵虎贻患也故臣愚计不如去之便。 上曰:如尔所言凡与我为敌者必尽杀之乃已乎不顺我者杀之矣顺我者亦杀之则彼宁尽死力以斗谁复甘心见顺也渊惭悚而退。 上置酒饮徐凯等遣之归凯等稽首曰:臣等荷太祖皇帝深恩以有爵禄今为奸臣所驱迫干犯大义罪当死殿下天地之仁不杀而赦之臣之一家虽糜粉不足报大德今尚何归殿下方诛奸臣以安宗社臣等虽驽愿效犬马之力尽死以报诚不愿归矣。 上从之皆遣回北平仍其官禄。

十一月[编辑]

○辛酉[编辑]

朔。

○甲子[编辑]

先是我军破沧州所得辎重器械及降将徐​​凯等移直沽之舟于长芦载还北平。 上虑德州盛庸之众要之乃率诸军自长芦度河循河而南至景州遂至德州遣人于城下招盛庸庸坚壁不出时我军皆已过。 上独率数十骑殿后庸觇知之遣骑数百来袭后。 上返兵击之杀百馀人生擒千户苏𤩽馀悉降。

○壬申[编辑]

驻军临清。 上语诸将曰:盛庸聚众德州而仰给御河运粮若邀其粮彼乏食必不得而出出必虚声蹑我之后其实欲向南就食今觇伺其出还军击之蔑不破矣。

○甲戌[编辑]

移军馆陶遣轻骑哨至大名尽得其粮舟遂取其粮焚其舟我军至馆陶渡河至冠县过莘县遂向东阿东平以诱敌众。

十二月[编辑]

○辛卯[编辑]

朔。

○甲午[编辑]

驻营汶上,逻骑至济宁。 上闻盛庸引军出德州遣轻骑往觇之。

○丁酉[编辑]

获盛庸运粮百户二人询知盛庸营东昌其先锋孙霖以军五千营清口。 上命朱荣刘江率精骑三千夜袭破霖营杀数千人获马三千匹生擒都指挥唐理等四人孙霖仅以身免。

○乙卯[编辑]

我师至东昌盛庸背城而出 上谕诸将曰:盛庸乏粮而出今东昌素无蓄积彼必决死一战须以智破之敌欲速战则我不战敌不欲战我则扰之以精骑绕出敌后观其阵薄厚虚实若可击就击之尔等但望军动即鼓噪而进俾其腹背受敌内必自乱可以收功借不可击我掠敌营而回尔等慎无恃累胜之威有玩敌之心尤当加警诸将叩头受命。 上历观其阵曰:吾已得破之之术敌精锐火器俱在前两旁及后空虚时敌持重不欲战。 上以轻骑击其左翼绕出其阵后复冲其中坚敌围。 上数望。 上望其阵西南稍薄遂冲击而出杀其将士甚多。 上顾所率一勇士马伤不能出复杀入敌阵挟出之时我军违命不俟。 上击敌辄先踊跃驰赴曰:见敌不杀无勇矣遽进先薄其阵为敌火器所乘而退张玉突入敌阵大战连杀百数十人玉亦被伤而殁。 上犹未知力战不已敌败退时已昏暮就阵执敌卒讯知我步军已退遂还营。

○丙辰[编辑]

 上旋师命步军辎重先行。 上以百馀骑殿后敌五千馀骑来追。 上按辔徐行俟追者至其先锋出阵挑战。 上发一矢射之应弦而毙敌退而复进但先出战者辄射殪之敌乃惧不敢逼而退。

○丁巳[编辑]

师至馆陶时盛庸驰报真定于是敌众四出以要我归师敌间获我军士即皮面抉目刳剔心腹惨毒特甚我军闻之咸怀愤恨恃必死之志故每临阵人自为战不俟督促云。

三年[编辑]

正月[编辑]

○辛卯[编辑]

朔。 师次威县真定敌师以马步兵二万来邀 上以精骑数千缘途按伏而躬率十馀骑薄其阵诱之且斗且却引入伏内尽殪之。

○乙丑[编辑]

师次深州真定敌帅复以马步兵三万来邀。 上先命骑兵千馀遥厄其归路而率精骑百馀薄敌势动我军乘之遂溃奔还真定为我骑兵所要生擒监军内侍长寿并指挥以下数十人斩首万馀级获马三千馀匹馀众降者悉纵遣之。

○戊辰[编辑]

师次蠡县百姓苦敌虏掠逃散出境 上遣人招之百姓闻 上至皆悦遂还复业。

○丙子[编辑]

师至北平。

○丁丑[编辑]

诸将以东昌无功免冠顿首请罪 上曰:尔等冠非尔之失其失在予予恃尔等皆同心同德骁勇善战故爱惜才难每有小过略而不问循至违律并废前功譬如慈母爱子过于骄纵久则不听母命此岂子之罪哉诸将皆叩头惶恐流汗浃背。 上复曰:胜负固兵家常事今胜负亦相当未至大失所恨者失张玉耳艰难之际丧此良辅吾至今寝不帖席食不下咽也言讫流涕不止诸将皆泣下莫敢仰视。

二月[编辑]

○庚寅[编辑]

朔。

○戊戌[编辑]

命僧修斋荐阵亡将士 上亲为文祭之祭毕。 上流涕言曰:奸恶横加毒害于我尔等悯我无辜奋力战斗为我而死含无穷之冤于地下每念及之痛切于心遂脱所服袍焚于前诸将趋进亟止之 上曰:将士于予情同父子死者有知鉴予之哀焚讫悲恸不已将士视之皆恸阵亡之家其父兄子弟见者皆收泪曰:人孰不死死而蒙主恩德如此又何憾我等但当努力图报且为死者雪冤也遂相率请从征自效。

○壬寅[编辑]

 上谕诸将曰:敌势已渐见逼宜因其未出先往御之不可坐受其制。

○乙巳[编辑]

 上率师南出谕将士曰:尔等怀忠奋勇同心协力临阵斩敌每战必胜可谓难矣比者东昌之役不遵号令遂弃前累胜之功深可惜也大扺惧死者必死捐生者必生若白沟之战南军怯懦望阵却走故尔辈得而杀之此惧死必死也尔等每于战斗之际冲冒白刃奋不顾身以一当百以百当万故能出万死全一生此捐生必生也是皆尔所见所知者故惧死退后是自求死自今毋恃累胜之功慢不加警必沈著有谋必刚勇不怯毋率略毋选耎庶几可以建功勉之勉之。

○己酉[编辑]

驻师保定。 上会诸将议所向咸曰:定州军民新集城池未固攻之可拔 上曰:野战易于成功攻城未易取效今盛庸复聚众德州吴杰平安颉颃真定相为犄角如吾攻城未拔顿师城下彼合势来援坚城在前强敌在后胜负未可决真定距德州二百馀里我军出其中敌必出迎战西来则先击西东来则先击东败其一军馀当破胆诸将曰:二百里非远我军介两敌之间彼合势齐进则腹背受敌矣 上曰:百里之外势不相及两阵相对胜败在于呼吸之间虽百步不能相救矧二百里哉遂决明日移军于紫围八方。 上所御素红绒袍忽见白花如雪色凝为龙纹鳞鬣皆具美如剌绣诸将见者骇异皆叩头曰:龙君像天命嘉兆必获大捷 上叹曰:我与若等不得已御难求生耳敢有一毫非分之望哉但荷天地宗庙之灵得去权奸清朝廷安宗社退守藩封传于子孙吾志愿毕矣况今生死未保乎且水花偶然所凝岂可据云嘉应果若嘉应亦非吾德可当尔曹慎毋妄言又戒之曰:方当相与戒慎之际不可妄以此为喜而有怠心。

三月[编辑]

○庚申[编辑]

朔。 进军缘滹沱河列营当敌柱来之冲遣游骑哨定州真定而多为疑兵以误之。

○辛未[编辑]

闻盛庸军至单家桥。 上率师由陈家渡度河逆之不见庸军恐其潜与真定合于是往复度河者三遇一虎咆哮河侧遂杀之。 上谕诸将曰:格杀猛兽胜敌之征也。

○己卯[编辑]

侦知盛庸军营夹河遂进师迫之。

○庚辰[编辑]

距敌营四十里驻兵 上语诸将曰:吾观敌列阵每精锐在前罢弱在后明日与战以劲师当其前摧其精锐馀自震慑矣中军常去敌五六里严整列阵以待之我以精骑先薄其阵绕其背击之推之使前彼急行五六里气喘力乏中军俟其既过随而击之我蹑其后乘势逐之慎毋逆击之彼败不得前奔则尽死力赴斗矣。

○辛巳[编辑]

令诸将列阵前进午至夹河盛庸亦列阵以待 上先以三骑觇庸阵见其军火器强弩战楯悉列阵前遂掠其阵而过敌出千馀骑来追。 上勒马注矢待之其追骑将近 上射殪一人其馀众稍止已而复来又射殪一人如是者三乃却 上以兵骑一万兼载步卒五千薄其阵前将交锋步卒下马攻其左掖敌拥盾层叠自蔽我军攻之不得入。 上预作木䂎长六七尺横贯铁钉于端钉末有逆钩令勇士直前掷之连贯其盾亟不得出动则相牵连不可以蔽遂乘其空隙攻之矢下如雨敌众弃盾走仓卒其火器又不能发我骑兵乘之而人捣其中坚敌众乱皆前奔中军将谭渊望尘起遽出兵迎之鏖战而死朱能张武等率诸军并进。 上以劲骑掩击敌背冲贯阵中与能等合势斩刈甚众杀其都指挥庄得骁将楚智皂旗张等时迫暮各敛军还营。 上以数十骑逼敌营而宿天明视之四面皆敌左右曰:亟出无为所困 上曰:且休无恐日高丈馀 上引马鸣角穿敌营从容而出敌众顾视惊愕略不敢近。

○壬午[编辑]

 上谕诸将曰:“昨日谭渊见敌走逆击太早,故不能成功。《兵法》曰‘穷寇勿遏’,故我先戒中军,令整兵以候敌已过,然后顺势击之。盖彼虽少挫,其锋尚锐,汝必欲绝其生路,安得不致死斗?大抵临敌贵于审机变、识进退,渊不从吾言以致丧。汝曹当慎之。今日敌来,尔等与战,我以精骑往来阵间,敌有可乘之处,即入击之。‘两阵相当,将勇者胜。’光武所以破王寻也。”遂严阵俟敌,至时我军于东北,敌军于西南,进与交战,自辰达未。 上临阵督战,将士人人争奋,乃张奇兵往来冲之。敌军屡退而复合,两军兵刃相抵,彼此战疲,各坐而息;已而复起战,相持不退。飞矢交下,忽东北风大起,尘埃涨天,沙砾击面,敌军眯目,咫尺不见人。我军乘风大呼,纵左右翼横击之,钲鼓之声震地,敌军大败,弃兵而走。斩首十万馀级,追至滹沱河,溺水及践蹋死者,不可胜计,馀皆溃散。降者悉纵遣之。尽获其器械辎重。盛庸单骑走德州。 上战罢回营埃尘满面将士不能识,及闻 上语声乃趋进见。 上每临战,出入阵间、决机应变,但见一卒为敌所困,皆骑赴拔出之。诸将士遥见 上旗帜皆喜,莫不奋戈争先,一以当百,故无往不胜也。

初敌师骄溢,谓此举必成功,各持金银器皿及锦绣衣服,俟破北平城,盛作宴会。至是大败,所持器皿衣服,尽为我军所得。

○癸未[编辑]

遣人报捷于 世子,至单家桥遇敌万馀营桥南,不能进,遂还。

○甲申[编辑]

 上率兵径趋单家桥,破敌营,斩首数千级,溺死者甚众。是日驻师楼子营。先是,吴杰等引军出与盛庸合,未至八十里,闻庸败,复还真定。 上语诸将曰:“吴杰等若婴城固守,则出上策;若军已出复归以避我,此中策;若来求战,此则下策也。我计其将出下策,破之必矣。”诸将曰:“彼闻盛庸败,必不敢出。” 上曰:“不然。吴杰、平安拥众十馀万,不得与盛庸合者,以我军间隔之。今逗遛不出,则将有老师费财之罪矣。况彼虽外与盛庸合,其实忌庸先成功。今庸已败,彼必欲独成功矣,其势必出。我暂散军士,托言取粮,彼闻我军散,必乘虚而来。我军之出不远,伺彼将至即回,严师待之。必落吾彀中。”是日,军士四出取粮。又令校尉荷担抱婴儿伪作避兵者,奔入真定城,扬言北军皆出取粮,营中无备。杰等闻而信之,遂出军袭我。

 卷六 ↑返回顶部 卷八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远远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